【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
想像一下,如果你初來乍到一個地方,每個人卻像早就認識你,親切的跟你打招呼,甚至擁抱親吻你,最後你發現原來他們把你誤認為另一個人,你是否會開始好奇那個人到底跟你長得有多像? 最近在Netflix上看了一部紀錄片「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就是以這樣為開場,而意外找到失散多年的三胞胎兄弟的故事。
然而這個美好的故事,隨著媒體深入挖掘他們的身世,從一開始的驚喜變成震驚,再轉為憤怒!原來他們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參與了一場暗黑的秘密實驗,三胞胎兄弟一出生就分別被領養至上層、中產與藍領家庭,只是為了完成一位精神科醫師的研究。
先撇開這個實驗的道德爭議,在片中探討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到底先天的基因與後天的環境,哪個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一開始重新相聚的三胞胎,發現他們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共同點,例如:不約而同的習慣性手勢,抽同一個牌子的香菸,都曾經迷上拳擊,甚至一樣比較喜歡年長的女性…,某種程度來說,身而為人似乎不得不屈服於基因的設定,這樣的結果令人沮喪,難道人沒有自由意志?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嗎?然而隨著時間過去,這些男孩漸漸發現,他們在初相遇時過度放大了那些共同點,卻忽略了後天環境早已讓他們在內心深處變成很不一樣的人,這也導致後來他們衝突不斷,最終這個故事以悲劇收場。
在人類圖的世界中,也常會有人問:同一時間、地點出生的人,人類圖一模一樣,那麼他們的命運是否一樣?記得曾聽過一個比喻,即使是同樣配備在同時間出廠的兩台車,開了10年後,兩台車也可能因為使用情況不同,呈現完全不同的狀態,這三胞胎兄弟的確因為先天的基因,讓他們擁有某些共同的「配備」,但別忘了人類圖中那些空白的地方,每天都在接受來自外在不同的制約,以及每一個微小的決定,都可能影響你更趨近或偏離正確的人生軌道,種種的變因累積在一起,即使是一樣的兩張圖,也可能活出很不一樣的結果。
所以總結的來說,先天的基因與後天的環境幾乎一樣重要,人類圖雖然認為我們必須臣服於自己先天的設計,但其實同時後天是否有好好地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好好的活出自己,也深深的影響一個人的命運。你對命運的看法又是如何呢?你認為人可以掌控命運,還是要臣服於命運呢?歡迎留言跟我分享喔。
「初來乍到netflix」的推薦目錄:
- 關於初來乍到netflix 在 Joyce的聊癒新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初來乍到netflix 在 奶媽 Naim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初來乍到netflix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初來乍到netflix 在 菜鳥新移民許瑋甯-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 的評價
- 關於初來乍到netflix 在 #初來乍到-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初來乍到netflix 在 電影節奏失衡,一下寫他從職業觀眾的配角成為焦點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初來乍到netflix 在 初來乍到-一對台灣夫妻移民到美國,而後帶著全家大小搬家 ... 的評價
- 關於初來乍到netflix 在 初來乍到第一季線上看- 美劇- Gimy劇迷 的評價
初來乍到netflix 在 奶媽 Naim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際關係最大的殺手,就是「交淺言深」】
判斷一個人情商的高低,可以觀察他如何處理和人相處的關係,事實上,與朋友相交時,我們經常因「認知不同」的緣故,不知不覺中得罪他人。
#蔡康永 曾經以過來人經驗分享,某天他撞見一名女性友人,關心詢問對方:「妳的丈夫很好吧?」
結果該名朋友私底下正和丈夫談離婚,聽到蔡康永的話內心很不爽,覺得他想刺探消息,隨意打發幾句,之後兩人漸漸疏遠。
交淺言深,是人際交往中最深奧的學問、最無形的殺手,在於我們很難清楚對方的真實想法,以致不曉得該如何用適當的方式表達好意。
若是太冷漠,擔心人家覺得我難相處;若是太熱情,擔心人家誤會我裝熟。
為什麼我們容易犯下交淺言深的毛病?
/
網路時代為我們創造便利性,滑開手機都能看到朋友的動態,臉書和 IG 加了將近百位好友,順手點讚留言,「感覺」距離就靠近很多。
但請記住,感覺終究是感覺,在沒有見面相處、深度交流之前,你們都還不算是「真正的朋友」。
多數人在社群網站上僅會展現美好的一面,哪怕是曬兒放閃的生活紀錄,寫得再怎麼淋漓盡致,「絕對」都會隱藏全貌。然而,看著對方寫得如此洋洋灑灑,我們仍舊會產生某種錯覺,覺得自己完全明白對方的生活。
這種狀況在「粉絲與明星」之間尤其明顯。
我時常見到知名偶像直播時,底下粉絲經常問出十分不禮貌、探人隱私的問題,且理所當然要求偶像必須回答不可。
藝人 #LULU(黃路梓茵)發文提過,粉絲經常私訊她衣服哪裡買,卻連「請」字都不會說, 甚至還會追問她「為什麼不回我」。
讓 LULU 相當不解:「一個人當你連最基本的禮貌都沒有,是要我回什麼?」
/
除了網路便利模糊界線,還有另一種,他們很簡單,就是太喜歡對方了。
中國女星 #金靖 很喜歡 #大S ,某天終於有機會合作、雙方互加微信,金靖傳了小作文給大 S ,熱情地向她介紹自己、試圖想跟她成為好姊妹,結果對方只是禮貌回覆她一句:「謝謝妳,要加油喔。」
事後金靖受訪,透露起初很失落,覺得自己想交朋友的誠意沒有被大 S 接收,但她旋即換位思考,若有一個人突然和自己說:「我能成為你的好姐妹嗎?」,連她自己都會感到傻眼。
過分熱情,對別人來說也是一種打擾。
就是希望對方能喜歡自己、了解自己、和自己成為好友,以致某些人才見面不到幾次,就滔滔不絕地向他人掀自己家底,雖然沒有探人隱私,但難免會讓對方感到困惑,心想:我跟你很熟嗎?
/
近期 Netflix 夯劇《艾蜜莉在巴黎》就是一個精準示範交淺言深的例子,樂觀善良的女主角 Emily 到法國工作,初來乍到就拚命對同事和上司獻殷勤,卻因不了解公司文化而吃悶虧,一度被同事們冷落。
通常「轉學生」也容易陷入這樣的情況,剛到新班級,眼見同學們早已打成一片,自己孤零零地坐在位置上,心想要是不做些什麼,擔心被外界誤認自己是怪咖。
於是,一旦有同學開始釋出善意,人家才問一個問題,轉學生就會止不住暢聊,沒想到對方可能只是客套罷了,留下一陣尷尬。
交淺言深的關鍵,就是太急。
/
參加朋友聚會時,偶爾會聽見他們討論某某某很愛裝熟,藉此判斷對方是否別有居心時,我的內心總是對於那些「裝熟之人」感到心疼,我明白那些人大多不是故意的,大抵是社交經驗不足。
他們要嘛是很急著想要找新朋友,要嘛就是認為自己已經和對方很熟悉,豈知對方完全沒有這麼想。
就是三個字,太急了。
孔子曰:「不得其人而言,謂之失言。」如果你不曉得對方根底,就跟他無所不談,這種舉措不但冒昧,更是沒有好好保護自己的表現。
交友和談戀愛一樣,都是要花時間培養的,你如果想要「得其人」,必然要透過「深度對話」才能明白對方和自己是不是同道中人。
如何創造「深度對話」,那也需要時機,不是一時半刻想創造就能創造,你要懂得尊重對方。
交朋友貴在真誠,但判斷真誠與否,需要長期交流。
因此不要緊張,不要急躁,建議先從適度交流日常和興趣開始,讓彼此在最舒服的狀態下相處,你自在,他自在,友誼的小船自然就不容易說翻就翻了。
原文刊載:#Adaymagazine
初來乍到netflix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看到有回應說,怎麼都到了 2019 年還會有人寫這部電影,當下會心一笑,我想,可能即使漫不經心活到午夜的年紀,也不會對如此雋永的三部曲感到一絲厭倦吧。幾日前才於 Netflix 上重溫過,是的,就是 2020年,《愛在黎明破曉時》問世至今正式邁入第 25 個年頭,走過無數對戀人的花開無聲,經過無數段戀情的煙花易冷,持續在電影時空之外延展成漫漫歲月的一首長長的歌謠。
李察林克雷特、茱莉蝶兒、伊森霍克三人因而再度聚首接受紐約時報訪談,以十年為單位,談當年拍攝的過程,談影迷心中不曾褪色的三部電影,談眾所期待第四部曲的一線曙光,依然沒人有把話說死,伊森霍克表示:
「當我拍完《愛在午夜希臘時》時身體內部浮現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彷彿告訴我,這就是終點了。《愛在黎明破曉時》、《愛在日落巴黎時》與《愛在午夜希臘時》每部皆以相當奇異的方式獨立運作,這並不代表不會再出現另一項計畫,像最終章。假使愛在系列還有續集,我也將會引頸期待,期待我們如何真正面對自己人生的下半場。」
導演隨後接續補充:
「也許我們會等到他們八十歲的時候,重啟一個搞笑版的《愛.慕》,在遲暮之年由一個人親手為另一個進行安樂死,我沒有排除這種可能性。」
(光想像就要哭了)
「當在進行《愛在黎明破曉時》的拍攝工作時,我從未預期到有一天將回歸這些熟悉的角色,相隔一段時間後,我們三個人萌生了拍攝第二部電影的念頭,回想起來依舊非常有趣,我們都很喜歡三個人一起發布這個消息的感覺。在我心裡,《愛在黎明破曉時》是相對失敗的作品,有些影評很喜歡然而票房表現卻是非常慘淡,所以我們當初動念決定拍攝《愛在日落巴黎時》其實稍嫌過度自負,可以說是這個世代票房最差還能拍攝三部曲的電影,那時候還有一位交情很好的朋友跟我說:『哇,你們這群人還真有自信。』」
伊森霍克對於愛在三部曲能拍完三部曲,並被推崇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系列電影之一,至今仍感到不可思議,他過去曾說,這三段故事總是牽動著他的靈魂,因為他的現實生活裡沒有這麼夢幻的旅程,《愛在午夜希臘時》所講述的內容已經像是達成圓滿的感覺,第一部曲是從火車上一對 40 歲上下的夫妻正在爭吵展開,而 Jesse 和 Celine 因此被吸引了注意力,在第三部曲裡,他們之間的相處則變得像是當初那對夫妻的模樣,這對自己而言是真正的句點,對導演或茱莉蝶兒則不一定,但如果要他們重回到 Jesse 和 Celine 兩個角色,則必須以一個完全不同於過去的方式呈現。
「那時候並不清楚會是歐洲男性與美國女性,還是歐洲女性與美國男性,所以最一開始我們將兩個角色人名為 Chris 和 Terry,兩個人名都是中性的,就是因為沒有任何定見。」
導演如此回憶,時間重回二十五年前,當初爭取 Celine 一角的還有最近的話題人物珍妮佛安妮斯頓與小辣椒葛妮絲派特洛,珍妮佛安妮斯頓當時初來乍到,也尚未拍攝《六人行》,李察林克雷特希望以開放的態度盡可能尋找一位新面孔,所以未曾事先鎖定美國人或歐洲人。最後他選擇了伊森霍克與茱莉蝶兒,三位真正的藝術家惺惺相惜,也為彼此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就。
「許多導演很喜歡掌控一切事物的感覺,但與李察林克雷特合作就好像這些都是我們的電影,當他喊出殺青時,讓人覺得是自己的作品,他最厲害之處在於善用自身的信心和知識鼓舞他人、展現應有的尊重,並適時助人一臂之力。1995 年他選擇網羅兩位 23、24 歲的年輕演員拍攝《愛在黎明破曉時》,當時我們兩沒有一個人有過撰寫或執導任何作品的經驗,但現在我們兩不約而同的撰寫和執導了屬於自己的電影,難不成最初時導演就已經看出我們的潛力?還是這些共同經歷讓我們變成現在的我們?我依然無從得知是因為導演一雙慧眼透視了這兩位初出茅廬的電影工作者,希望我們成為這些過程的一部分,還是這些過程造就了今天的我們。」
初來乍到netflix 在 #初來乍到-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經典美劇《初來乍到》全集解說! · Fresh Off the Boat · 亚裔父母移民到美国小镇,到超市一看就懵了,怎么孩子就吃快餐! · #初来乍到1-6季#FreshOfftheBoat 1-26集#吴恬敏# ... ... <看更多>
初來乍到netflix 在 電影節奏失衡,一下寫他從職業觀眾的配角成為焦點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職業觀眾,2018】 《職業觀眾》劇情描述一個初來乍到洛杉磯的人, ... 觀看《職業觀眾》電影前,完全不知道這部電影,在Netflix看到《職業 ... ... <看更多>
初來乍到netflix 在 菜鳥新移民許瑋甯-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 的推薦與評價
找菜鳥新移民許瑋甯在Dcard與PTT討論/評價與推薦,提供菜鳥新移民哪裡看,菜鳥新移民線上看第一季,初來乍到netflix相關資訊,找菜鳥新移民許瑋甯就在網路品牌潮流服飾穿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