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 History + Movies】用電影回顧那些歷史課不會教的事 08/17 ~ 08/23
每週一次的【影史7日談】單元來囉!我會用七部電影或影集,告訴你這禮拜在歷史上發生過哪些重要的歷史事件,讓你在看這些電影或歷史事件時,有更多不一樣的思考空間唷!
.
▶ 1945-AUG. 17 #動物農莊 Animal Farm
《#普立茲記者》Mr. Jones, 2019
英國小說家 喬治歐威爾在二戰結束之際,將他以自己在西班牙內戰和二戰所見的經歷,於1945年8月17日出版了《動物農莊》;這本小說透過一群在農場生活的動物故事,藉以諷刺蘇聯的馬列共產思想,以及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的總總亂象。
.
▶ 1976-AUG. 18 #板門店事件 Korean Axe Murder Incident
《#JSA共同警戒區》Joint Security Area, 2000
1976年8月18日,美軍因為在南北韓「共同警備區」(JSA)的老楊樹阻礙監視視線,決定派員前往砍樹卻導致北韓軍人砍死美軍指揮官的意外。朝鮮半島一度進入戰爭戒備,直到21日,在大批軍力的警戒之下,老楊樹成功被砍倒,板門店事件才告一段落。
.
▶ 1908-AUG. 19 #比屬剛果 Belgian Congo
《#泰山傳奇》The Legend of Tarzan, 2016
19世紀時,比利時國王雷奧波德二世將剛果河流域納為王世的私人國家,成立「剛果自由邦」,掠奪當地資源更剝奪當地民眾人權、販賣奴隸。在國際譴責的壓力下,1908年8月19日剛果自由邦正式由比利時接管,是為「比屬剛果」的開始。
.
▶ 1968-AUG. 20 #華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Warsaw Pact Invasion of Czechoslovakia
《#布拉格的春天》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1988
1968年8月20日,蘇聯及華約組織成員國,為了制止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所發動的「布拉格之春」政治改革,派出50萬大軍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隔天蘇聯軍占領首都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第一書記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被捕,布拉格之春也以失敗做結。
.
▶ 2000-AUG. 21 #庫爾斯克號事件 Kursk Submarine Disaster
《#庫爾斯克號深海救援》Kursk, 2018
2000年8月12日,俄羅斯海軍一艘奧斯卡級核動力潛艦 庫爾斯克號,在演訓時發生魚雷在魚雷管內爆炸的意外;船艦沉入108公尺深的海底,有23名生還者在艦尾等待救援。21日時,荷蘭救援隊打開艦尾門時發現全艦已被水淹沒,艦上118名官兵全數罹難。
.
▶ 1870-AUG. 22 #刺馬案 The Assassination of Ma Xinyi
《#投名狀》The Warlords, 2007
清同治九年,兩江總督馬新貽在閱兵後返回總督轅門途中,被刺客張汶祥所殺;由於張汶祥被捕後說詞反覆,他又是曾經與馬新貽義結金蘭的太平軍首領,張最終被慈禧太后下旨凌遲至死,這起著名的「刺馬案」,也成為了「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
▶ 1942-AUG. 23 #史達林格勒戰役 Battle of Stalingrad
《#大敵當前》Enemy at the Gate, 2001
納粹德國自1941年開始入侵蘇聯,是為「巴巴羅薩行動」。一年後,德蘇雙方在這座以蘇聯領導人為名的城市展開攻防戰;蘇聯在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投入之下,德軍最終潰敗,也是德軍二戰以來首次大規模戰敗,史達林格勒戰役成為二戰的歷史轉捩點。
.
.
你對這七部電影和七則歷史故事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movie #history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影史7日談
**************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利捷巴羅 在 Dr. Shu 的旅遊文化攝影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溫泉水滑,洗滌靈魂——捷克的卡羅維瓦利
卡羅維瓦利,Karlovy Vary,與其他許多波西米亞的地方一樣,也有個德文名字:Carlsbad。取名Carlsbad的地方至少還有兩個:美國加州的海邊度假勝地,以及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洞穴國家公園。因為同名的因緣,前者與KV締結為姐妹市。
KV在布拉格西方大約150公里處,以溫泉著稱。在鄰近區域還有一座規模相當的溫泉小鎮:Mariánské Lázně。許多人在兩者間猶豫:該去哪個。而我決定兩者都去。事實證明,兩者雖然同以溫泉著名,但風格截然不同。
我從啤酒城皮爾森(Plzeň)搭乘火車經過ML,再轉往KV。沿途就是波西米亞森林與草原,有著想像不到的清冽,甚至蕭瑟;那時還只是夏天。其他季節不知是否更為荒蕪。可惜陰暗的天氣拍攝不了好照片,就取用網路的一張,讓您感覺。
抵達KL時,午後已然沉墜。但是來時的蔭翳,卻有陽光乍現。夕陽染紅大地,是人們常說的、對夕陽神力的描寫;但看到渲染成紅海的天空,燃燒著溫泉小鎮的屋宇,才知道夕陽是那麼地無遠弗屆。
陽光照映陰灰色的畫布,自然出現彩虹。還沒體會溫泉水滑之前,那如同清真寺鑲彩的彩虹已經溫潤了我的氣血。
KV有兩個景點是特別突出的。第一是抹大拉的馬利亞教堂(Catholic Church of St. MaryMagdalene)。
抹大拉是耶穌的女性門徒,跟隨耶穌旅行,並且目睹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以及他的復活。教堂位於一個小丘上,面對KV主溫泉(Vřídlo)。教堂是捷克重要的巴羅克建築。
第二個是普普大飯店(Grandhotel Pupp),位於KV中心區域的盡頭,從火車站走路過去,大約40分鐘。沿途所經之地,就都是KV重要景點。
2006年的007電影皇家賭場(Casino Royale)中的Hotel Splendide就是這座酒店。
利捷巴羅 在 Dr. Shu 的旅遊文化攝影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啤酒之鄉——捷克百威與他的啤酒(附赫盧博卡城堡)
捷克這個國家對於現代遊客而言,已經不再神秘了。這兒我們先介紹契斯凱.布達札維(České Budějovice,之後按照一般旅行者的慣例,簡稱CB)。到捷克,就要喝啤酒。我會介紹三個非去不可的啤酒廠。CB的Budějovický Budvar就是第一個。與許多捷克的名稱一樣,這個啤酒廠的名字冗長難記,但他的德文與英文名字就是大名鼎鼎的Budweiser,翻譯成中文,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百威。
聽到百威,大家一定會覺得奇怪,那不是美國啤酒嗎?是也不是。這裡面牽涉到非常有趣的商標權的故事。
CB的釀酒歷史可以追朔到13世紀,當時的波西米亞國王授予該城市釀酒權。酒的品牌就是城市的名稱。為了維持啤酒的品質,在德國巴伐利亞佔領波西米亞期間的1516年,國王甚至頒布啤酒純釀法(Reinheitsgebot),規定釀酒的原料,以免酒廠偷工減料。經過數百年來的品質管制與研發,CB地區的啤酒自然是最高等級的象徵。
國營的CB酒廠(姑且稱為No.1)優游自在地釀酒,一直到了1876年,情況卻開始改變——美國公司安海斯-布希(Anheuser-Busch)以百威為名銷售啤酒(No.2)。根據他們自己的說法,意思是賣的啤酒如同CB一樣的品質。事情還沒完,到了1895年,CB的市民組建了另外一家釀酒廠,也以百威為名(No.3,私營的CB酒廠)。這在波西米亞地區是可以接受的,因為以城市命名啤酒,算是一種慣例(我們之後會提到的Pilzen也是以城市命名)。所以此後就有了三家公司都以百威命名販售啤酒。三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1907年,No.1 以及 No.2達成協議,雙方各自負責歐洲與美洲市場。但這紙協議卻是雙方訴訟的開始,因為雙方互相都有銷售到對方勢力範圍的情事發生。此後,雙方有著超過100起法庭訴訟案件,直至今日。
在國際的訴訟中,歐洲大陸國家傾向給予No.1使用百威的權利。但在北美,原始的捷克百威卻得讓出品牌,而使用Czechvar。更有趣的是英國,竟然准許兩家公司都可以用百威。想不到英國法官在此一訴訟上竟然和稀泥。而讓人發噱的是,一直告人侵權的美國人,自己竟然就是侵權的始作俑者。
在網路上找資料的時候看到時代雜誌的一個標題,可以為他們的訴訟下個最好的注腳:當百威不准是百威!(Where a Budweiser Isn’tAllowed to Be a Budweiser)。
CB另外還有一個景點是赫盧博卡城堡(The State Chateau ofHluboká),從CB的市區有大巴前往。早上背光,下午接近黃昏的時候最美。它是模仿英國溫莎城堡的巴羅克建築,異於以哥德式建築為主體的溫莎城堡。加上石材不同,因此兩者給人的感覺並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