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第二次護理師國考題目與解答
就基礎醫學而言
今年在生理與解剖學與往年比較不同是
有比較多一些題目回到細胞生理學來
至於其他系統的出題機率比沒有太大變化
也沒有出現太過於超出範圍的題目
而藥理學上
神經系統藥理學一直是出題的重心所在
以上的簡單分析提供未來應考的同學作為參考
還是一句話
利用國考準備期間
將學理重新統整
才是主要的態度與方法
囫圇吞棗的考古題刷題
並不會佔太多的便宜喔~
https://wwwq.moex.gov.tw/exam/wFrmExamQandASearch.aspx?y=2021&e=110110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刷 考古題 方法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放榜了!
三升一孩子都知道自己花落誰家,
不少孩子私訊詢問俐媽準備考語資班、數理資優班、電腦科技班、人社班、音樂班、舞蹈班、美術班、雙聯學制⋯的資訊,
去年有分享過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資優班篇
大家可以去看看
今年也陸續收到學長姐的投稿📇
以下是建中駱學長針對建中數資班的分享,
非常感謝他的大方慷慨!👍🏼
其他學長姐的投稿,俐媽一樣歡迎喔🙏🏻
———————————————————————-
📍 考進數資班有什麼優點呢?
🔆 主科老師會是比較有經驗的,幾乎沒有地雷老師。
三年不分班,會有電神互相切磋討論。
教學資源多,可以借用科學館做實驗、借競賽資料、想考數理科免修可以直接報名。
數理科目進度較快所以比較早上完,有更多時間準備大考。
📍 數資班的內容會不會比較難,成績會不會不好看?
🔆 數理科的內容會比較難,高一時課內最多到高二的難度,像我們班的老師是把必修和選修一起上。
某些科目段考較難,老師會調到比較高分,不用怕成績很難看。
我們這班的數理科老師高一還沒當過人,反而是英文和家政有人被當,所以在讀數理之餘也要顧一下文科。
📍 我是一個沒有超修的國三生,要怎麼快速準備考試?
🔆 初試:
認真寫考古題,就比較有機會過。
先寫完數資班的考古題,行有餘力再寫更難的科學班考古。我那一屆就有遇到差不多的題型。
初試會有沒準備的人來考,分數的標準差較大,只要考得好,T分數就可以多拉高一點(可以去看一下成績計算方式)。
初試有分數學和自然(沒記錯的話數學佔4成),數學會需要一些幾何觀察或代數技巧,我認為絕大部分可以用國中方法解出來。當然有些題目可以用高中方法算,但初試的題目多數還是設計成用國中方法就解的出來。建議不要從0開始拼高中數學,反而是刷考古題和看一下國中數學競賽技巧就好。
自然的部分也是多刷考古題,然後會發現各個領域的常考方向,主要是邊刷考古題邊加強自己國中基礎較弱的章節。
🔆 複試的部分變化較多:
數學佔複試4成,會出一些基本上不會看過的題目,每屆幾乎都有幾何證明,很重要。另外也會出數學遊戲,或尺規作圖,不要忘記帶圓規。我認為這裡比較難準備,因為範圍太廣了,只能確定的是加強幾何和作前幾屆的考古題。
物理和化學各佔複試的2成,都有筆試和實驗。
物理筆試會考一些標準的高二高三題型,但範圍較大,最常考的是運動學和力學,可以先讀一下好拿分。光學和熱學大多是國中的變化題,高中的電磁學與國中難度差較多,考的比較少。
化學筆試範圍有點多,建議稍微瀏覽高中各個章節,看過基本觀念,簡答題才不會空白,就算不會也要用自己有的知識掰出來。另外也有計算題,要寫整齊,細節也要嚴謹,因為我們的幾個化學老師是比較嚴格的人,所以不要讓會的題目被扣分。當然如果不會寫就盡量掰吧,老師還是會斟酌給分。
🔆 實驗的部分就要練習寫1次以上的實驗報告,建議要有基本的排版和模型在腦中。物理實驗大多很好懂。化學實驗如果沒學過就盡量掰。老師會在一旁觀察大家,操作器材也算一個分數,不要有危險行為。實驗不是每個人都做的完,數據也不一定很有參考價值,分數主要是在實驗報告裡的內容,如果實驗做不完記得先寫報告。
生物和地科各佔複試一成,我建議精熟國中內容就好,除非時間很多,不然不要花太多時間看高中內容。生物高機率會有辨別動植物器官、顯微鏡細胞等跑臺的題目,要對圖片有印象。
🔆 考試時不會就跳過(有時候錯題目怪怪的會送分,不要太糾結在文字)
簡答題不能空白,一定要寫。
如果有不會寫的難題不要太緊張,搞不好那一年特別難大家都不會寫。
✅ 再來是學習歷程的部分,學習歷程會用到競賽、專題等東西,不論最後有沒有要考數資,還是建議先從5科(數物化生地)中找到一個或多個有興趣(一定要有興趣,不一定是本來比較強)的科目,並加強他。
✅ 開學初會有能力競賽,奧林匹亞之類的,比較好選擇方向(除非5個科目都超強,但班上的確有那種神人)。
✅ 聽學長說歷年來數資班的升學率幾乎都是靠大考,能用科展或競賽保送的人佔少數。但建議還是可以多少參加競賽,就算有些只有初試過也是一個超大的加分,畢竟名額不多,學習歷程也用得到。
✅ 再來就是要關注人才培育計畫,大概在8, 9月可以去考,有台大、清大、中研院等等各科的培育。我是因為忘記報考所以學習歷程就少了一個重要的東西,學弟一定要記得有人培可以考。
———————————————————————
還有沒有學長姐願意補充?
俐媽代替學弟妹感謝您😊😊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
#俐媽學子經驗分享資優班篇
#台大明明學長姐學弟妹的經驗傳承很棒
刷 考古題 方法 在 賴川、祁明、高宇的民商法教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準備一試,該怎麼辦?】
上禮拜的抽書文,有開放讓大家問些準備一試上的問題,發現好多人都有共同的疑問~~
問題不外乎有如何準備、考古題要刷幾遍、練考古跟看法條哪個優先、一直忘記怎麼辦等等最常見,於是小編跟老師討論、也順便請教的周邊的學霸朋朋們,就來回答下各位的問題啦!
小編覺得,既然目前現在倒數一個月,還在迷惘的同學們,最快找到自己如何準備的方法就是:
⭐直接、抓一份來做
然後對答案,不要覺得說阿可是我還沒準備怎麼樣的
沒有,你就是直接做,然後算分數多少,就大概可以規劃了。
👉如果你是在500分以上的,一試考古題丟一邊吧,你大概前一個禮拜在把灰塵拍一拍拿回來看就好了,照著規劃去念你的二試就好了,順便收下小編的膝蓋。
👉400分以上的,可以評估一下自己面對考試的緊張程度,個人覺得是不用急,到兩、三個禮拜前理論上應該都還來的及,或是慢慢做,保持手感就行,每個選項要記得都要訂正檢討呀,對的也要。
👉300-400分的,建議要差不多開始練習了,分數有點抖抖的,方法對的話,但現在準備肯定是來得及的,注意一下自己掉分大概在哪個區塊,是大科觀念不清?還是幾乎都錯平常不熟的小科?這些多少都會影響自己準備考試的方向,如果發現小科真的錯的太誇張,而且大科的分數cover不過來的話,小科就不要放。
(小編這邊不建議小科全放)
小科有些都有CP值很高的準備方式,其實抓對方法的話,取分並不困難
📍務必確實每個選項都要訂正檢討,「並且複習相關的其他概念」,對的也要!
如果是大科,也注意看看自己是錯在觀念題、還是單純法條背誦題上面,觀念題的話,就要徹底回去搞懂觀念,因為在二試的考場上還是可能碰到的。
法條背誦題的話,常見的基本上你在多做考古題的時候就會發現,或是各家一試總複習的老師們可能都有些整理,就一直硬幹他們就對了XD,這種題目雖然會有,但總數坦白講不會太多,重點還是「基礎觀念要穩」。
👉300分以下的,真的要非常注意了,這邊多半是大科觀念還不夠清楚,可能要回去把它搞懂,每個選項徹底檢討複習訂正,加油,拚一下還是可以看到長足成效的!
🎯再來是QA的部分:
1. 練考古題和看法條哪個優先?
小編覺得練考古題一定還是先的,因為常見的概念還是會重複出現,多看就會有概念,甚至可以大概猜出哪些地方會考,純看法條的話CP值真的太低,還不如看一些日期、%數等等的總整理,而且在確實檢討的時候就會連帶複習法條了。
2. 一試要刷幾遍?
小編覺得這個很看人欸,自己那時候是都是一邊就上場,但小編覺得這種東西重質不重量,但是當然,如果不放心或是發現自己真的有這樣準備習慣的話,當然也可以多刷,但是記得不要太多次阿,cp值太低了。
3. 一試怎麼準備?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小編一直在強調 「#確實檢討」的重要性,每個選項都要檢討,因為 #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剛好猜中的,而且在檢討的時候,翻翻法條就會順便複習到相關爭點,雖然很花時間,但是真的超值得,而且後期複習根本只看自己的檢討,有時候還是會答案遮起來稍微再練一下,但是相較上面那種,速度快很多。
4. 一直忘記怎麼辦
孩子,大家都是的,多看幾次吧,真的不行,你就把那題剪下來,貼在床頭,每天默念三次在睡覺,或是設成桌布,你一天解鎖手機上百次,肯定記的住。
偷偷分享一個,還記得小編之前在被那個幾天幾%的時候,是錄音在手機裡面,無聊通勤就聽,洗碗就聽、摺衣服就聽,後來,連我媽都記起來了……
你們大家還有什麼疑問或是有自己準備的小撇步,都歡迎大家一起在下面留言討論呦!
#追蹤賴川祁明高宇的民商法教室
#備考心法通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