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搭建剩食與貧窮的橋樑──食物銀行在台灣的發展故事】
#台灣食物銀行 #系列報導之1
2017年亞太資訊平台糧損資料庫統計,每年台灣的蔬果魚肉損耗浪費高達373萬噸,每日平均廚餘量可以堆成60棟台北101大樓。在剩食與飢餓之間,台灣的食物銀行因地制宜長成不同的樣貌和型態,彼此相異卻各有特色:
👉 1997年,台灣第一間以食物銀行命名的社福機構「青年和平團食物銀行」(定點定時型)
👉 2012年,第一間「超市型」的食物銀行「台中市食物銀行綠川店」(超市型)
👉 2016年,社福單位與大型賣場合作,捐贈賣不完的生鮮蔬果予受助者
💝 讓參與成為一段愛與充滿意義的關係,邀請您與芥菜種會社區食物銀行ㄧ起努力👉goo.gl/3J4npm
剩食 平台 台中 在 羅廷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拜訪了Boho Studio 羊毛氈設計工作室與Dog face 寵物肖像工作室,讓我更了解到新創產業在台中不被重視,青年創業凡事都要靠自己努力,在大環境不佳的這個時刻實在很辛苦。
比起歐美、大陸...等國家從政府到私人企業鼓勵新創的做法,我們實在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當選後
就如之前我們的主張
☑建置新創、青創產業部落
☑政府提供創業基金
☑提供新創產品曝光的平台
為年輕人和新創產業提供種子初冒芽階段的養份,幫助我們的產業能夠走向世界!
▀▀▀▀▀▀▀▀▀▀▀▀▀▀▀▀▀▀▀▀▀
下一次的#政策訪談
我們將邀請到
華美社區剩食廚房 的廖執行長
我們將針對「食物浪費」及「剩食有效利用」的議題進行對談
也歡迎朋友們留言告訴我們對於這個議題的想法及疑問
剩食 平台 台中 在 親民黨 People First Par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即期食品何處去?】
親民黨團於12/9(五)召開了「即期食品何處去?『食物銀行-滿滿愛的大平台』公聽會」,親民黨團總召李鴻鈞指出:減少食物浪費已成為全球的共識,聯合國在2015年啟動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中(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簡稱SDGs),在第12.3的細項的裡面,就有提出「在2030年前,將零售與消費者階段的全球糧食浪費減少50%」
而APEC更從源頭開始,提出了強化公私部門夥伴關係降低供應鏈之糧食損失的5年期計畫,臺灣的農委會也參與提出了「強化公私部門合作以降低供應鏈糧損」多年期計畫(2013-2018),來共襄盛舉。
法國在今年初便實施禁止大型超市浪費食物的政策,強制要求大型超市必須捐贈未售出的食物給慈善機構,違例者最高可罰7萬5,000歐元(約273萬台幣);義大利也於今年3月中旬通過新法,透過節稅、簡化捐贈流程等方式,鼓勵超市把食用期限內的剩餘食物捐給其他慈善單位。
因此減少食物浪費,解決剩食問題,不僅是國際趨勢,也是大家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
而台灣的現況是怎樣呢?根據食藥署今年5月6日公布的各大通路商過期食品的調查結果,便利超商、量販店、超級市場及餐飲業共11萬2,130家,保守估計台灣一年過期的食品總計是3萬6,880公噸。到底該麼樣減少浪費?
目前在社會救助的實際做法上,有現金給付,也有實物給付,而臺灣民間早有慈善團體,例如:出席公聽會的1919食物銀行、安德烈食物銀行、台灣全民食物銀行、紅十字會台中市支會,已經有提供食物銀行的服務,而台中市更已經率先政府制訂自治條例,積極推動食物銀行。新北市政府也在今天啟動「惜食分享網」,讓餘裕物資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現在在立法院有六修法個版本,行政院與徐永明委員是修社會救助法專章,陳亭妃委員與洪慈庸委員是立食物銀行專法,而林麗蟬委員是立實物給付條例,蔣乃辛委員是立公益實物銀行專法。
所以,這個法要怎麼立,才能讓中央能從法律上,行政資源上,協助民間的活力與創意,卻不會讓民間力量綁手綁腳,這就是親民黨黨團召開這個公聽會的目的,來傾聽各界的聲音,再來草擬適切的法律。
立法委員李鴻鈞
立委 陳怡潔 Chen Yi-Chieh
周陳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