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外禁止
勞基法的修法,讓我想到英美法和歐陸法一個精神上的不同,英美法大致上是「例外禁止」,而德國來的歐陸法,大致是「例外許可」。簡單地說,就是在英美,民眾除了法律明文禁止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歐陸則是除了法律明文許可外,什麼都不能做。繼承中華民國法律的台灣法律,師承德國,所以也是「例外許可」制,英明偉大的政府不准你做的事情,你就得乖乖地不許動。
勞基法討論的細節,分開每一個來看,都重要的不得了。超過幾天加班,連續幾個小時加班,不明文訂下去,好像就會出人命。所以政府在工時、休假的原則上,訂的清清楚楚,但又針對行業不同,給予各種彈性。法律細成這樣,看似成理,但我如果手上有一筆錢想要創業做個事業,我得先過五關斬六將,搞清楚到底我和僱用員工的關係是什麼,我有沒有可能違反這些大小法律規定,也許一個精通勞資關係的律師還不夠,還要一個工安的、一個環衛的、一個稅務的。光想到這麼多關卡,「老子不幹了,總可以吧?」鼓勵創業 、剌激經濟,只會是屁話。
這就是「例外許可」的法律最可怕的地方,這種法律是不獎勵創新發明,不支持創業發財的。民眾在「例外許可」的環境久了,會習慣大有為政府決定人民生活的一切,慢慢地,凡事都會先問,這樣真的可以嗎? 在德國、日本那樣的國家,雖然沒有創新,但循規蹈矩的國民,會把事情做得好,也會服從上位菁英的領導,國家還是會有個進步模樣。
但創新發明是人類社會真正往前進的動力,只有英美這樣的普通法系,民眾才會有真正的自由,才不會自縳手腳。而且不只是「例外禁止」,在英美法系裡,這種被禁止的例外,還要經常地受挑戰,過激的行政命令或是法律,是連基層法官都能進行違憲審查,而宣布無效的。川普搞了一年的穆斯林禁令,到現在都還沒辦法通過法院的許可,就是個例子。因為政府的權力,時時受到壓制,民眾才有自由,才有可能無受牽制的創造發明、創業投資。
以前的台灣,還有現下某種程度的中國,很微妙的,雖然屬於大陸法系,但是人治大過法治的色彩,讓民眾自己有「原則許可,例外禁止」的英美法精神。民眾心裡有個念頭,不是先想合不合法,而是先想有沒有搞頭。有搞頭,那就先把事業做大,政府官員那邊有什麼事,再來慢慢想法處理,也許是賄賂,也許是關說,也許是訴諸民意,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這樣的精神,創造出了不起的經濟奇蹟。但現在台灣碰到「轉大人」的困境了,民主生根,法治就不能再唬弄過去,該怎麼「原則禁止,例外許可」就怎麼做。勞基法的立法只是個開始,未來的每個法條,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唯有鉅細靡遺才不會有紛爭,但一旦讓政府走上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的管理人民,那國家就玩完了。
這種「例外許可」,最好的結果是像德國、日本,但人家有厚實的工業化底子,有嚴明的社會階層體制配合,才有今天的富足。但就連德國、日本,都逐步露出「事事聽從權威」的問題,這些人平常循規蹈矩,但一旦出事,都弄得很大。德國的汽車排放造假,日本大企業的財報造假,不都是從上面開始爛,而下面沒辦法質疑造成的? 扯遠一點,連二戰也許都和這「例外許可」有關。
「例外許可」的法律精神,幾乎是完全信賴主事者,相信家父式的政府可以理出最好的道路。但這些主事者也是人,也是有七情六慾,也是有自利人性,也是一大堆笨蛋組成,怎麼冠上「政府」的名字,就會變成萬能的領導者呢? 勞基法訂得「精準」,但真能跟上社會變遷的腳步嗎? 還是未來的新創產業,就會因為主事菁英的未能預知未來,而胎死腹中了呢? 而到頭來,誰有辦法預知未來呢? 比爾.蓋茲不能,郭台銘不能,在政府裡被綁手綁腳的「菁英」更是不能。
美國的政府,也是充滿了這些自許為菁英的官僚笨蛋,所以政府也在不斷地擴大,這幾年搞出了金融法規大怪獸Dodd-Frank Act,把金融業變成「原則禁止,例外許可」,ObamaCare健保,也快把醫療產業變成政府全權指導的死亡產業。影響的不只是這幾個行業,而是全國民眾,因為創新者、冒險家,只要看到政府插旗了,除了搞裙帶關係的外,大概都閃得遠遠的,那金融、醫療業就很難看到創新,自然不用想效率提升、費用下降的可能。
但美國有質疑政府的傳統,有很大一群人不相信政府,還有一個政黨以縮小政府規模為職志,所以在歷史上常可以看到偉大政客出場,逆轉政府擴張的趨勢。但現在的台灣,還有未來的中國,在大有為的政府下生活久了,相信「原則禁止,例外許可」久了,國民並不知道如何抑制政府權力,問題會很大。不信,問問台灣大小政黨,那一個政黨,不是像美國的民主黨一樣,認為政府有權才是對的,政府有問題,那是管理不當,只要讓我來管,就會管的好。
我說,相信政府有權才是對的,給他管就會變好的人,通通去吃大便。
「創新發明 例子」的推薦目錄:
創新發明 例子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開播12週年經典回顧:之七
【堅持視野,永遠走在時代的前端:世界周報主持人陳文茜2015年 率領團隊訪問世界頂尖的人工智慧實驗室麻省理工學院CSAIL中心 專訪主任丹妮艾拉魯斯 一位自羅馬尼亞移民年輕漂亮優秀的女性科學家 她已經是美國科學工程院士 帶著世界周報團隊解釋機器人不是冰冷的鋼鐵 而是生活上可愛好幫手 走進她的實驗室 每個人都不禁愛上她製造的機器人】
我們曾經在台灣的時候,他來台灣訪問的時候我們採訪,我和他對談,我採訪了Rodney Brooks,他過去也是CSAIL的中心主任,那麼他是從澳洲過來的科學家,人們稱他為機器人之父,他跟我說不,我已經是機器人的祖父,因為在我手中,就出現了非常多的機器人。
MIT有一個很大的特色,他跟我們的教育體系是,完全不一樣,這是他們可以鼓勵創意的原因,教授進來領的不是死薪水,教授自己參與各種不同的發明,創新之後,你可以出去開公司,像Rodney Brooks,最好的一個例子,然後你去開公司的時候,就會有資金來投資你,所以你現在可以看到,他的整個CSAIL中心,非常多的跟產業的結合。
事實上台灣的台積電,在那個地方捐了他很大的一個,一進去,整個CSAIL中心裡頭,他一進去,我們稱為叫做CSAIL的大廳,就是大廳,就是台積電所捐贈的,廣達跟CSAIL的關係非常的深,另外像台灣的富士康等,台達電子等等,上銀等等,就是我們做機器人病床的,上銀工具機,也是把很多的,他們的公司裡頭的研究經費,捐到CSAIL裡頭,然後企業和他們之間的,一個合作,他們所發明出來,發展出來的東西,我們再回來台灣的公司裡頭,進行R&D研發,然後才變成量化的生產,所以他們可以說是,台灣有很多高科技,可以變成很好的,各種科技能力裡頭,非常重要一個重鎮,對全世界也都是如此。
那麼正因為這樣的一個,鼓勵創新發明,跟企業結合的概念,使得MIT的CSAIL,可以說是引領全球的發展,而且非常的蓬勃,他最好的人才通通都可以進來,接下來我們為大家介紹,是現任的主任,她是一位女性,非常的漂亮,丹妮艾拉魯斯,前幾年,我們看到她的照片,再看到她本人,都以為她是她的秘書,因為她變得好年輕,我們一說她漂亮她好高興,為什麼我特別提到,因為這很重要,因為她所發明的機器人,是一個對所有的人來講,難以抗拒的機器人,每個都好可愛,它像一個小娃娃一樣,充滿了鮮豔的色彩,各種不同的創意。
對她來說,美 外型 材質這個事情,是很重要的,所以機器人除了用在工廠裡頭,自動化生產之外,在她的手上,這位傑出的羅馬尼亞後裔的女性,這位她的手上,機器人變成太可愛了,第一個 你可以DIY,兩個小時就可以做出,一個機器人,然後你使用的材質,可以是塑膠,可以是紙,可以是任何你想像中的金屬,或是其他的任何材質,然後你可以用現在的3D列印,當你用一個工業設計完了以後,放到電腦,3D列印出來,你這個機器人的外衣就好了,然後摺疊起來,裡頭放一個晶片,這個晶片裡頭,你只要寫進去,它的功能的程式,這個機器人就可以幫你工作,所以它可以在家裡頭幫你掃地,它可以幫你餵你的貓,然後它可以幫你在花園裡頭,放肥料,然後它可以幫你切蛋糕,有非常多各種不同的功能,而且造型很可愛,有的還可以變成一條會游的魚。
她認為整個機器人將來,會成為我們日常生活裡頭,很重要的幫手,它不是取代你,而是讓你,像她這樣一個職業女性,這麼優秀的科學家,她回到家裡頭,她家裡頭有很多工作,都可以找小機器人幫她,一樣一樣來解決,那麼丹妮艾拉魯斯提到她的小機器人,以及給我們看她所有相關的,她所製造出來,她的實驗室,所製造出來的機器人的時候,我們所有的人就愛上了機器人,然後都覺得走錯了行業。
創新發明 例子 在 許景泰-Jerry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學什麼?07/04》#創新 , #發現
媒體喜歡報導:創新企業,如:Google、特斯拉、Facebook、Amazon...等等。但事實上,現在創新愈來愈複雜,而且難度也愈來愈高。
.
舉個例子,很多人提要做”大數據“(Big Data),在某產業做出大數據的創新型的產品。但往往做出的大數據,不是技術不好,而是精準度欠佳,能取樣的數據樣本不夠,而要做出的判斷和維度又太多面向,導致投資的“大數據”創新模式,反而產出的效益不大。
.
明白的說,投入5年大數據創新產品,回收期太長,而巨型企業只要一推出相似的產品,可能就推倒你耗時,耗力,耗錢,之前辛辛苦苦所做的產品結晶。
.
因此我認為,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刻意創新“。特別是我們常聽到的,”創新“企業的成功,真的靠“創新成就大事”是一萬中選一。這並非多數創業者該追逐的。
.
反而我認為,更實際的創業路徑是:“發現”比“發明”更重要,這也是無印良品企業成功的哲學。低調但做的更實際,不追求媒體吹捧的創新發明,而走一種真正賺錢務實的商業模式。
.
我不是反對創新,也不是說創新不好,而是當你一開始研發的創新產品,若市場格局太小,很容易資金產生斷鏈。只要全球企業一加入你所處的賽局,你就更容易失敗。
.
因此,創業多年之後我逐漸發現,不要鼓勵“刻意堅持的創新”。反而,我鼓勵自己和同仁應該更“敏銳的洞察市場”,”發現“顧客真正的需求(特別是“基本需求”)。
.
當一發現確認之後,提早一步把發現市場所需的產品或服務,只要早半年(6個月)提早切入,哪怕第二名半年之後,模仿你跟你做的一樣,後面加入的競爭對手,一切都得用二倍以上的代價來跟你比拼才有機會。無論是經驗,掌握顧客度,你都處於先站先贏的先居者優勢位子。
.
回想十年前,我第一次跟合夥人創業,發現”個人可以透過自身創作的內容賺錢“契機。當時國外的Google廣告,開始讓個人賺錢了,然而當時Google Adsense中文版還沒進入台灣(直到2006年12月中文版進軍台灣)。我們於是在2006年10月,選定了當時發展快速的部落格,早先做了台灣“第一個”部落格廣告平台,這也是第一個先推出“讓部落格賺錢”的服務平台。結果半年後,搭著Google提供個人與網站賺錢的服務,在台灣席捲成了風潮,我們公司也如雷軍說的:豬在風口上也會飛!努力加上選擇對了,搭著順風車,於是公司就興起了!
.
重新回想這段歷程,我發現,一位會成功的創業者,多半是提早半年,先看見市場缺口,而不是刻意跟風,也不是刻意為創新而創業做了一個看似偉大但市場接受度不高的產品。
.
相反的,我們做一個很實際,貼近市場需求,而當風口一吹向我們時,我與夥伴打造的個人廣告賺錢平台,自然就更容易成功了!
.
當平台推出上線半年後,我又發現另一個市場缺口。我看到台灣人非常相信口碑,而買東西,找資訊,都會看部落格文章所寫的評論,開箱文..等。於是,我們決定馬上又在原有平台上,推出一個寫手接案即可賺錢的服務。
.
事實上,當時也有不少廣告公司在找部落格寫手接案,但並沒有任何一家公司用一個平台來做更有效率的管理和服務。我們推出的平台,真正幫助了加入我們會員的部落客和廣告主之間,成了一個高效率的新中間溝通商。當平台做完後,我們努力推行了一年,不久就成了最大的部落格廣告寫手平台。我們取得大量廣告主與部落客的重要媒合橋樑。
.
最近,我又重新思考“創業”的成和敗的問題!
.
很多人鼓吹企業必須”創新“,或看見一堆媒體吹捧”創新“企業有多厲害,厲害到好像我們都要被這些企業搞到失業了。厲害到,我們企業若不創新,肯定要被淘汰的。厲害到,每個人好像一創業都要創新,幹點什麼大事,才算真正轟轟烈烈的創業。厲害到,創業唯有靠所謂’創新“才能成大夢,賺大錢!
.
事實上,我認識不少創業賺大錢的公司,都不是靠創新而成就的。更不是得了一堆國內外大獎、經常上媒體,所做的事業就會賺錢。我更多的認識是,“創業”絕對不等於“創新”,而且創新企業的成功率,比起”提早一步發現消費者需求“,做出更貼近消費者所需的產品(雖不是創新性產品)還低很多。而那些以「發現需求」創業的公司,通常只是將產品加以改良和精進,把那原本產品不起眼,沒人注意或在意的缺陷,改良後比原本好上10倍,就非常可能被消費者深深吸引,願意快點掏錢買單!
.
因此,新創事業老闆多數不該以”創新“一直掛口對同仁說,反而更多創業者要以“發現”和“洞察”市場需求,做更深遠的思考,找到核心痛點所在。
一樣的中大型企業在推動的”創新“,我認為在大數行業“創新”已愈來愈難,所需資金,人才,非常巨大,只有在少數“特別”有活力的產業,才有很大創新的空間。多數行業是少有創新空間。但如果真的企業想要革新,產生新的動力,擁有一個成長引擎,也許可以透過“跨行整合”或“跨業取經”,或許更容易找到一些新的發現與契機!
創新發明 例子 在 創意發明例子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創意發明例子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 ... 這是LG的最後一台電話,充滿創新精神,超級落本,勇於嘗試,結局是 ... ... <看更多>
創新發明 例子 在 創新之門- 項目40發明原則說明例子1 分割a.將物體分成獨立的 ... 的推薦與評價
項目40發明原則說明例子1 分割a.將物體分成獨立的部分b.使物體成為區段區塊或模組化(使容易組裝與拆卸) c.增加霧體可分割程度硬碟分割a.系統區b. ... <看更多>
創新發明 例子 在 CES2021|九個最新的發明與概念|【有趣的發明】特輯 的推薦與評價
為大家整理上禮拜剛結束的CES2021中,九種最新的 發明 與概念。 ... 103件產品CES 2022 終極懶人包全集 2022年度必睇科技新品 智能家居 創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