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我們來介紹一位美國總統,就是美國的第30任總統卡爾文·柯立芝。有的人可能對他不太熟悉,讀完這封信之後,你也許會對這位低調的總統留下不一樣的印象。
如果要問美國最好的時代是什麼時候,美國人通常會給出兩個時間段:第一個時間段離我們比較近,就是克林頓當政時期。那時冷戰剛剛結束,又趕上互聯網產業起步,美國在政治、經濟和社會方方面面都進入了一個繁榮的時代。
第二個時期很多人就沒那麼熟悉了,就是史稱「柯立芝繁榮」的柯立芝當政時期。雖然距離我們比較遠,但從經濟指標來看,柯立芝繁榮甚至超過了克林頓時期,柯立芝這位總統的很多做法也成為了後世學習的樣板。這封信我們就來瞭解一下,柯立芝是如何締造了美國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柯立芝是一個怎樣的總統?
柯立芝最初其實是從副總統位置接任總統職位的。他原本是第29任總統沃倫·哈定的副總統,1920年和哈定一起在大選中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但1923年哈定因為突發心臟病身亡,柯立芝就接任了總統之位。柯立芝做副總統時十分低調,他剛接任的時候,很多人覺得第二年就是新一屆大選了,柯立芝肯定會被選下去。結果柯立芝上台後一掃之前哈定內閣醜聞的陰霾,成功恢復了民眾對於政府的信任,在1924年大選中又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並且在接下來四年中開創了「柯立芝繁榮」的局面。
柯立芝並不貪戀權力,儘管他的支持率極高,但他仍然決定不再參加1928年大選。他說:「如果我再任職一個總統任期,就會在白宮待到1933年……十年,比任何一個當過總統的人都長——太長了!」離任後,他和妻子回到了老家北安普頓,開始寫作。根據傳記作家唐納德·麥考伊在《柯立芝傳》中的描寫,當時美國民眾希望柯立芝再乾一屆的熱情堪比當年輓留國父傑斐遜。
柯立芝治理國家的理念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不妨聽聽他自己是怎麼講的。成為總統之前,柯立芝曾經在馬薩諸塞州擔任州長,在就職演說中,他講了這樣一段話:
「馬薩諸塞州是一個整體,我們都是它的一分子。弱者的福祉和強者的福祉密不可分。如果勞工憔悴,工業也不會繁榮;製造業衰退,運輸業也不會興隆。任何單方的行動,都不足以提供普遍福祉。但也要記住,一個人的利益也是所有人的利益,忽視一個人就是對所有人的忽視。暫停一個人的股息,也意味著停掉另一個人的薪水。」
這段話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說出來的呢?當時美國工會運動蓬勃發展,很多人都認為資本家太富有了,應該限制他們的利益。瞭解了這一點你就能體會到,柯立芝其實是在強調每個人的合法利益都應該得到正當的保護。後世的歷史學家也認為,柯立芝是一位典型的秉持古典自由主義理念的總統。
為什麼柯立芝堅持保護有產者的利益?
柯立芝自己是這樣詮釋這一理念的。首先他講,美國人一直追求的自由,就是建立在尊重個人財產的前提之上。如果可以隨意剝奪一個人的財產,就相當於可以隨意剝奪他的權利和自由,這樣的做法必然會傷害社會的正義。
古典自由主義認為,享有自己的財產乃是人的天然權利。說到底,財產權和個人權利是一回事,一方遭到侵犯,另一方也難以苟全。就在柯立芝這番講話的20多年後,大西洋彼岸的歐洲,納粹政府開始剝奪公民的財產,社會的自由也就此喪失了。
第二,柯立芝強調,政府不能解脫人們的辛勞。柯立芝講,政府的作用是照顧社會中的弱者,比如殘障者等等;同時,政府也可以表彰那些傑出的人士。但是政府不是保姆,它的職責不是供養所有人的生活。人仍然需要自立,要能夠自己照顧自己,自己取得成就。弱者需要保護,但這並不意味著打擊強者。
第三,柯立芝講,應該讓每一個人都擁有平等的機會,也只有這樣,現在的弱者和窮人才有可能在未來變得富裕;如果要剝奪富人的財富,窮人也會失去富裕的機會。這很好理解,如果一個人變得富裕,財富就會被拿走,那麼人也就不會有動力追求富裕了。
歷史學家克勞德·費斯評論說:柯立芝體現了中產階級的精神與希望,他能解讀中產階級的期待,表達中產階級的意見。你可能會覺得柯立芝好像是站在富人一邊,其實只有尊重每個人的權利、包括富人的權利,人們才會有動力去奮鬥。如果個人失去了奮鬥的動力,社會也就失去了走向繁榮的驅動力。
在自由市場的作用下,社會經濟利益的分配是不可能完全平均的,如果要強行拉平,就像非要把生長速度不一樣的樹木剪成一樣高,違背了自然的屬性。財富從被創造出來,到惠及社會中的大多數人,總是有一個傳遞的過程。知識也是如此,人類發現了新知,總是從那些最前沿的研究機構和大學慢慢傳播到普通學校、再普及到中小學之中。
我們不會因為大學的知識密度比小學高,就廢除掉大學,把大學的研究資料平均分給一百所小學,因為這樣不會促進科研的進步。同樣的道理,柯立芝認為,應當保護那些通過奮鬥獲得了大規模財富的人和機構,因為這最終會有助於社會的整體繁榮。簡單來說,柯立芝主張通過社會總財富的增加來解決貧困問題,而不是平均主義。
柯立芝取得了怎樣的成就?
柯立芝的這一套想法是1913年他擔任麻省參議員的時候提出的,十年之後,他成為了美國總統,有機會將他的理念付諸實踐。那麼他的成績如何呢?
柯立芝剛上台時,美國剛剛結束一戰後的經濟危機,由於戰爭帶來的巨大開支,美國政府當時是債台高築,雖然比歐洲的情況還是略好一些。1923年夏天柯立芝上台之後,到1929年1月柯立芝離任,這期間美國工業生產總值增長了近一倍,佔到了當時全世界工業總產值的一半左右。同時,美國的技術革新、設備更新和企業生產管理的科學化,也使得它在全世界的競爭力迅速提升。
柯立芝保護有產者的理念並沒有造成社會的不平等,而是造就了大量的中產階級。當時美國的失業率只有3%~4%,是歷史最低點,美國失業率再次接近這個水平是疫情之前特朗普當政時期。柯立芝在任期間,中等家庭年均儲蓄額以每年8%的速度上漲。到他離任時,美國的汽車產量比一戰後漲了3倍,平均每五個家庭就擁有一輛汽車。1921年剛剛被推向市場的電冰箱,到了1929年已經成為了美國中產家庭中的常見電器。柯立芝自己也在演講中說,美國人民的生活達到了「此前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幸福境界」。柯立芝繁榮的說法也由此而生。
另一方面,柯立芝的減稅政策並沒有產生財政赤字,而且由於削減不必要的政府開支,柯立芝當政期間第一次做到了使政府債務大幅減少。美國200多年的歷史上,只有兩個總統做到了這一點,另一個就是克林頓。這是怎麼做到的呢?說來簡單,雖然減稅了,但由於經濟繁榮,個人和企業收入的總量增加,因此稅收總額並沒有什麼減少。
柯立芝在經濟上成功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重視科技的作用,發展新工業。柯立芝自己是一個農民的孩子,但是他從來不主張通過補貼的方式促進農業發展。一戰後美國國會通過了一個法案,叫做麥克納利-豪根農田救濟法案,就是由聯邦政府出面來購買農產品,幫助美國農民和歐洲農業競爭。柯立芝否決了這個法案,他講,農業也必須「立足於一個獨立的商業基礎之上」。相比之下,柯立芝更支持通過實現農業現代化來增加農民的收益。
有人評價柯立芝是一個「無為而治」的總統,其實柯立芝當然做了很多實事,包括大力支持美國民用航空業發展、推動航空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技術革新等等。不過,也可以講柯立芝的政治理念和「無為而治」有相通之處,就是政府做的事情越少越好,相信社會自我發展的能力,相信商業社會和企業的效率。
類似地,在法律方面,柯立芝也認為「人無法制定法律,我們只能發現法律」。柯立芝講,社會中存在著一些有利於社會的習慣、規則和文化,立法機構的職責是去發現它們,將它們提煉成法律,而不是基於主觀意見閉門造車,制定不合民情的僵硬的法條。
另外,柯立芝重視法律的權威,警惕多數人的暴政。他講,政治運動不能代替法律,如果審判可以在法庭之外進行,法制也就壽終正寢了。今天互聯網上有一些所謂「鍵盤俠」的做法,就像是要在法庭之外進行審判,這就不符合法制社會的基本原則。
柯立芝的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他說:「我們要廣泛地、堅定地、深刻地相信人民,相信人民渴望做正確之事……國家才會長存。」
小結
柯立芝於1929年卸任之後,美國發生了大蕭條事件,有的人就認為,是不是柯立芝的一些做法讓經濟過熱,導致了經濟危機的發生?這也是之前一種流行的觀點。不過上世紀80年代以後,學界發現導致大蕭條的原因非常多,結束大蕭條的原因也非常多,很難在柯立芝的政策和後來的危機之間建立直接的聯繫。同樣的道理,也很難把克林頓的政策和2001年的股災直接聯繫起來。
總的來講,柯立芝確實創造了一個美國歷史上屈指可數的黃金時期。他言行合一,用實踐向人們展示了保護個人財產和個人權利的重要性,降低稅率對刺激經濟的重要性,以及以技術發展驅動產業更新的重要性。」
勝利工業評價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賽克特訪華,大人物來臨聖迎
前情提要:
由於德國顧問團團長─魏澤爾,與蔣介石衝突日漸升級,老蔣開始尋找更合適的顧問對象,此時正好有一退休老將對來華工作頗感興趣,於是藉機來華訪問,而此人正是有德國國防軍之父美名的漢斯‧馮‧賽克特上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漢斯·馮·賽克特,此人在一戰中被派往德國東線戰場擔任參謀職務,而他的上司則是馬肯森。
希望各位還記得馬肯森,這位名將曾被老蔣列為最初想要聘請德國顧問的第一首選。先前提過,馬肯森曾在1915年橫掃巴爾幹戰場,這其中就有賴賽克特的出謀劃策。當時德國的參謀總長─法金漢,曾經將「馬肯森與賽克特」的組合常為與另一組黃金組合「興登堡和魯登道夫」相提並論;英國軍事史學家─李德‧哈特則紀錄當時流傳的說法:「哪裡有馬肯森哪裡就有賽克特,哪裡有賽克特哪裡就有勝利。」
但真正讓賽克特聞名於後世,卻是他在一戰後的練兵手腕。
由於德國在凡爾賽條約的限制下,陸軍只能保留10萬人,當時擔任陸軍總指揮的賽克特決定打造一支精良部隊,具體做法為:士兵當士官訓練、士官當軍官訓練、軍官當將軍訓練。如此在日後需要急速擴軍時,現有受過嚴格訓練的軍隊成員可以立刻成為幹部,奠定德國日後能快速擴軍的基礎。(我想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隆美爾了,這位老兄在一戰後始終只有上尉的軍階,結果日後卻成為橫掃北非戰場的德國元帥。)
另外賽克特還大力推動德國與蘇聯簽訂 《拉帕洛條約》,這不但改善兩國關係,而且還隱藏了一個對德國國防至關重要的協議:「德國能夠送戰鬥人員到蘇聯受訓(這其實已經破壞凡爾賽條約的內容了,可見賽克特也有不擇手段的一面,但我個人其實是理解賽克特的行為,畢竟德國在一戰後的軍事真的被限縮得太嚴重,任何一個期待國家有自衛能力的人,都會試圖補強這危險的現況)。」這為德國空軍提供後來復興的種子。
正因有賽克特的精心建設,才造就日後德國橫掃歐洲的精銳之師,而這一切還是在諸多限制且資源匱乏下成就,這位被人尊稱「德意志國防軍之父」的老將,自然也引起求才若渴的蔣介石重視。事實上,當初蔣介石在1926年想要組建德國顧問團時,也曾邀請賽克特;不過,當時賽克特剛被德國政府從陸軍總指揮一職中逼退,心情正惡劣,所以婉拒邀約。
如今數年過去,滿腹韜略的老將不甘在國內閒居冷落,加上一個非常現實的原因:太久沒工作,需要賺錢補貼家用。當蔣介石在1933年作出熱烈邀請,賽克特也心動地前往中國,準備認識一下這可能讓他重新出山的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經過2個月左右的參訪,其中還與蔣介石促膝長談3天,賽克特感受到國民政府各方人員的尊崇之情,以至於他曾寫信告訴自已的姐姐:「在這裡,我被當作一位充滿智慧的導師,就像軍事上的孔夫子。」
而蔣介石也直接的告訴他:「懇請將軍留下來當我的『高級顧問』,若是有需要,將軍還可以接任顧問團長一職。」
此話一出,可讓賽克特為難了,一來他自己還沒下定決心在華工作,二來他如果趁勢接任團長一職,那是相當冒犯魏澤爾。所以賽克特說:「原諒在下身體老邁,於貴國旅途中時常感到精神不繼,身體如此不佳,實在無法任職而有所貢獻。但貴國及委員長對在下如此款待,敝人會在返國前盡可能考察,並提供一份軍隊整理建議書以作為回報。」
於是賽克特前往華北視察國軍駐長城部隊,之後提出《陸軍改革建議書》,其中主有內容有:
一、整個軍隊的訓練、發展、人事任免,需置於一個最高統帥(也就是蔣介石)之下,絕不允許其他單位有任何獨自為政之舉。
二、必須建立一支人數少、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軍隊,為此須先設立示範作用的教導旅,以及仿效德國軍隊的軍官團。
三、中國兵工廠的產能遠不足其軍隊所需,應逐步建立自身軍工業,這可在「歐洲軍火公司」的幫助下進行;另外也需改善交通基礎建設,如此在外敵入侵時才能迅速輸送部隊至危急地區。
四、增加德國顧問團人數,並讓德國顧問參與軍政部改組、掌握軍費,好達成軍火工業發展。
大概是有感於中日雙方衝突日漸頻繁,賽克特還在文章中強調:「依本人來看,在長江流域重要據點設置炮台及魚雷,以封鎖敵艦通航和侵襲,為刻不容緩的急務,如此才能保障國家政治及軍事中心的安全(這裡指的就是首都南京)。」
蔣介石對於賽克特的建議極為讚揚(個人覺得老蔣最欣賞的,大概就是讓自身大權在握的建議了),在依依不捨的目送老將軍回國後,他迫不及待的對手下說:「我們國家要建軍,建軍是不容易的事,主持建軍的人要具有很高的學識經驗與品德,賽克特將軍正是這樣一個勝任的人!」
接下來蔣介石展開對賽克特瘋狂的「追求」,首先在賽克特還在歸國旅程中,蔣介石就寫信給他,大致內容可以簡略為:「賽老將軍身體好不好呀?我好想你呀,我對你可是覺得相見恨晚呀!你的建議我都開始照做了,然後順便想跟你反應一下,那個魏澤爾也不是說他能力不行,但他還是有許多缺憾,然後你真的好優秀,你覺得我可以怎麼辦?」(說真的,我把老蔣的公文做好以上整理後,現在一整個覺得肉麻到起雞皮疙瘩。)
之後蔣介石又對德國放話:「你不讓賽克特將軍來華擔任顧問團團長,我索性找法國的貝當元帥組新的顧問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裡岔題一下,蔣介石口中的貝當(法語:Henri Philippe Pétain),是法國一戰的民族英雄。在1916年,德軍進攻法國重鎮─凡爾登(這地號稱「巴黎鑰匙」,是通往法國首都─巴黎的交通要道;此外,凡爾登也是法國高盧民族的發源地),貝當發下「不准敵人通過」的誓言,最終粉碎德軍的進攻,成功拱衛首都,可說是法國防守悍將的最強代表。
蔣介石這個放話的意思,我想就是:「我就要最好的外國顧問!你們德國如果不派最好的,我就找法國組隊!」
這可讓德國政府坐不住了,畢竟德國從中國市場收穫不少利潤,還可以獲得中國的特產─稀土,好發展高科技及軍事工業,更重要的是:要是中國轉跟死對頭法國合作,那對德國無異是巨大的損失。
所以德國政府同意賽克特擔任新任顧問團團長,剛回到母國不久的賽克特,於是又要長途跋涉去中國就任了。但在臨行前,他決定先給魏澤爾發個通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即將在1934年3月前往中國,接替你的顧問團長職務,不知將軍是否願意留在中國和我一起共事?」
接到老上司訊息的魏澤爾,起先雙手不住地顫抖,接下來就是一聲爆喝:「這簡直是無恥的勒索!」
接下來魏澤爾對著代為轉達的德國軍官一陣劈頭痛罵(我覺得那軍官真衰):「當初是我建議蔣介石讓賽克特來華訪問,我本來希望以前的老上司為顧問團增加聲勢,方便開展顧問團工作,結果賽克特竟然搶我工作,還要我留下來一起共事?這是過河拆橋!簡直是無恥的勒索!」接下來魏澤爾對蔣介石放話:「中國政府敢再跟賽克特有所聯繫,我就立馬走人!」
聽聞此言的蔣介石只覺得好氣又好笑:「娘希匹,本來就要你這普魯士頑固走人呀。」
於是1934年3月,賽克特將軍二度來華,成為新一任的顧問團團長。與此同時,魏澤爾忿忿不平的打包走人,臨走前他還做了一件事,各位要不要猜猜看他做了麼?
魏澤爾在臨走前,寫了兩份「整理部隊建議書」,首先他先總結目前部隊狀況:「華北戰事足以證明,顧問團在中央軍所施用的訓練及戰鬥原則完全適當。其顯著的進步,在於這四年來中央軍校的新式軍官訓練。中國人民確能練成良好陸軍,在先前基礎上繼續建設陸軍及發展,自然能建造出強大的國軍。」接下來,他從武器、練兵方式、軍事組織設計、軍事部門改革、面對日本未來侵略應採取戰略,全部都提出改進的建議。
蔣介石細讀了魏澤爾的臨別之言,然後告訴屬下:「我覺得魏澤爾的意見很正確,是陸軍進步的關鍵,將全書抄錄給相關單位實施,並且要回報給我結果。」
寫到這,我想評價魏澤爾:「真是一位實在的人物,克盡職責到最後一刻,並且能提出對手都認為中肯的建議。雖然退場的並不完美,但在中德合作史上已經留下扎實且深刻的功績。」
而隨著賽克特的到來,中德合作的格局將再發生巨大的變化。
圖片為:漢斯‧馮‧賽克特上將
勝利工業評價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拜寒假所賜,我比平常能更快的看院線片,所以我極為難得的在1917上映第二天就去欣賞這部一戰題材電影。
先說這部電影雖然具有歷史元素,但其實不懂歷史、軍事,一樣也可以去觀看。因為它的劇情極其單純:兩個士兵受命出發去前線通知停止進攻的命令。
電影沒有給出什麼歷史名人、戰役名詞、戰術名稱,從頭到尾,就是用一個個長鏡頭連接成「類」一鏡到底的形式,讓觀眾目不轉睛的全心投入一戰士兵的視角之中。
注意到了吧?這部片是「類」一鏡到底,如果各位有去看就可以知道,其實還是有幾個蠻討巧的剪接點。
根據我看超立方的影評,有介紹到「剪接=眨眼,眨眼=等於讓觀眾有停頓思考的空間」。所以為何所有去看過1917的人都給出身歷其境的評語?因為不像大部分電影的影像,是在刻意剪接下的精心安排。我們平常的生活,其實很多時候視角是盲目的,而且是立即性的刺激,還要及時反饋而少有思考的空間或是多次的回放。一言以蔽之:「生活就是有許多的不確定性。」而長鏡頭就是給人無法喘息的空間,觀眾在難以思考的情況下,只能下意識的先盡可能接收眼前的一切資訊,這個手法完全還原一戰時翻閱壕溝的士兵,所要面臨的強大不確定性。
雖然我前面有說過,這部歷史題材影片,就算你不懂任何歷史知識也不妨礙觀影,但接下來我還是會談一些一戰的相關知識以及影響,而這些很大程度也是1917會一炮而紅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英國一戰陣亡人數比二戰多
一戰的英國陣亡人數是120萬,二戰的英國陣亡人數是30萬。
事實上,在歐洲,一戰比二戰更被紀念。很大的原因,就是一戰的戰損比例通常都遠高於二戰。(尤其是法國,畢竟它在二戰實際交戰不到兩個月就被德國扣倒到投降......好的,我又再損了一次法國。)
除了人數損傷眾多,英國的社會結構更因一戰而改變。因為英國在一戰時期,有眾多貴族及上流社會子弟投入戰爭,結果這群貴族有極高的比例都死在戰場。
根據統計,一戰中,英國有600萬人投入戰場,死亡率為12.5%,但當時入伍的英國貴族及貴族子弟傷亡率則高達45%。另外在1916年7月爆發的索姆河戰役中,英軍損失了45萬士兵,其中就有6萬貴族子弟。
貴族的大量傷亡,直接導致英國貴族文化式微,同時,也導致大量接受更高層級教育的人才流失,使英國無力在戰後重振國威。這也讓英國在二戰時謹記教訓,先是在戰爭前採取盡量避免開戰的綏靖政策,後來更是避免打一切的硬戰。
像是在德國進攻法國,並且切斷英法聯軍主力的後路時,法國政府要求英國在派更多遠征軍登陸法國支援防守,並希望被圍困的英軍殺回法國國內。結果英國的反應卻是:不派更多的遠征軍,而被圍困的遠征軍直接撤往海岸,想辦法再撤回英國本土(也就是著名的敦克爾克)。
另一起著名的案例則發生在緬甸戰場,當時中國派遣遠征軍一起協防緬甸,但英國軍隊根本不想和入侵的日軍死嗑,而是盡可能地先撤往印度,想保留實力並鞏固印度這塊「皇冠上的明珠」。在撤退的過程中,還非常不仗義的沒通知中國部隊,或是希望中國部隊先頂上去防守,但自己卻先想著落跑。
英國在二戰中,有許多賣隊友的表現,但如果回看他們在一戰中的慘痛損失,倒也能明白他們在二戰一直尋求保存實力的作風......雖然還是非常賤就是了。
2.各國沒有準備好面對戰爭
為何一戰會讓歐洲國軍損失如此慘重?很大的原因是:歐洲強國不知道怎麼打一場強國間的戰爭。
事實上,自從拿破崙戰爭後,歐洲國家就開始積極地向外擴展殖民地,歐洲各國迎來100左右的和平。
當然,一戰之前,還是有歐洲強國間的戰鬥,比如英法聯軍PK俄國的克里米亞戰爭。但這一場戰爭,一方面遠離歐洲核心地帶,另一方面,克里米亞戰爭大部分時間都是以圍困要塞為主,也就是說:大部分時間是很少交火的,所以克里米亞戰爭反而是士兵的療傷照顧比較獲得重視(也就是護理人員的始祖─南丁格爾的發跡史),但是戰場上的展況就比較容易被忽視。
另外,普法戰爭也可以算是強國間的戰鬥,但這場戰鬥進展速度太快,所以也沒能造成太多心理上的震攝。事實上,一戰剛開始,各國都打算速戰速決,當時喊的口號是:「我們將在聖誕節前讓各位回家過節。」(某方面來說,這句口號也沒喊錯,不過政府沒料到會是在4年後的聖誕節前才結束戰爭。)
由於大部分時間,歐洲強國都是去霸凌亞非等非工業化國家,在歐洲列強用機關槍掃射贏下一場場的勝利,很少將領想過:那如果對方也有機關槍,我們又該怎麼辦?
於是等到一戰爆發,尤其是陷入僵持狀態,各國開始發現不知道怎麼擊敗眼前的另一個歐洲強國,在這期間,一些傳統戰術的運用或是觀念,更是讓己方士兵在新型武器前上演一齣齣無謂的集體自殺。
舉個例子,來跟大家實證一下。
傳統軍隊為了方便辨認自己人,通常會把軍服製作的相當花俏(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教皇的瑞士衛隊,他們仍然保留中世紀的軍服,他們的軍服就是非常鮮豔的黃+紫)。但各位也知道,在現代戰爭,非常需要掩蔽自己,所以軍服都盡可能製作的像是戰場顏色。但在一戰剛開打的法國,法軍仍然穿著象徵法蘭西共和的紅、藍、白三色軍服。
想一想這在戰場是多麼找抽的一件事,所以曾有人提議:「砸們法軍的軍服應該進行改革吧?」
沒想到最終大眾投票否決這個提案,而原因是:「紅藍白是法國的精神象徵,怎麼可以拋棄?而且這樣的軍服才美觀呀!」然後這批花俏的部隊在戰場慘遭德軍炮轟,沒多久,法軍就迅速地更換新制服,畢竟在生命的選擇上,什麼國家精神或是美觀全都是個屁。
另外,戰爭初期,許多軍官會要求士兵集體衝鋒,結果就是造成機關槍榮登目前世界上殺人最多的武器種類。(倒不是說不能集體衝鋒,但現代戰爭要嘛是分成數個小隊彼此進行支援,要嘛就是確定已經火力壓制對方才可能進行,而一戰初期,往往是沒搞清楚狀況就發動衝鋒......其實應該叫送命才對。)
3.英軍的布洛迪頭盔
在1917的電影中,英國士兵非常好認,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們獨特外型的軍盔─布洛迪頭盔。這款頭盔是在1915年被研發並裝備到英國(以及後來的美國)部隊。
相信對年代比較敏感的看官應該注意到:一戰不是1914年就開打了嗎?
是的,頭盔的廣泛裝備也是在一戰開打後才開始的,在那之前,不少部隊仍帶著布帽,然後很多士兵就會被砲彈的碎片以及激起的飛石集中頭部陣亡,所以各國才趕緊研發新頭盔裝備給士兵。
要不要猜猜看是哪一個國家先裝備頭盔的?答案是法國(很意外吧,這個國家竟然有在戰場上蠻與時俱進的時刻)。
話說頭盔的發明構想,據說是法國將軍亞德里安去視察前線時,聽說一發炮彈就打死了十多名士兵,但其中有一名伙頭兵安然無事,於是他問:「你是怎麼活下來的?」伙頭兵回答:「當炮彈炸到時,我下意識地拿起一個鍋子蓋住頭,結果擋住了飛石,這才逃過一劫。」亞德里安將軍根據此一經驗,於是發明出「亞德里安頭盔」裝備給前線士兵,後來各國也紛紛跟進。
英國的布洛迪頭盔因為外型,還有「飛碟盔」的外號。我本人私底下也有購買一頂,戴上這頂著名頭盔時,我的感想是:「我怎麼覺得非常不牢靠?」
因為布洛迪頭盔它只重視正上方的防備,卻沒有保護到頭部的邊緣以及後腦杓(所以我戴這頂頭盔的時候覺得涼颼颼的,然後更覺得自己好像隨時會掛掉的心寒),這種設計在戰壕中還算實用,畢竟戰壕會擋掉許多側邊的攻擊,但一走出戰壕,卻十足地不靠譜。
雖然英國也知道這款頭盔的設計有缺陷,但因為經費不足,直到二戰,英國仍然裝備這款頭盔,甚至二戰後,一些後備部隊仍然持續裝備。
不過看看當時的中國,有些地方部隊甚至是頂著斗笠上戰場,那真是強的太多了。所以布洛迪頭盔後來也有裝備給中國的軍隊,而且往往還是戰力較強的部隊才能領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後還是評價一下1917這部電影。
基本上我覺得它能獲得眾多電影獎項,尤其是金球獎的最佳電影,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它用了幾乎只有電影才能呈現的手法去說好一個故事。
這種單一視角且幾乎都是在敘述外部的方式,小說能用嗎?電視劇敢用嗎?其中的視覺衝擊,更是把電影的喧染力極為突出的強調出來。
劇情上,它真的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也沒有要進行什麼觀念的傳達。
可以說,這是一部很純粹強調電影技術的電影,我真心推薦大家去電影院好好感受一門藝術帶給觀眾的震撼以及直擊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