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好好玩喔!」
終於開學了,第一天中午回家吃午飯,這句話孩子不知道講了幾次。
開學前,小雨是老神在在。
小風這天總算一掃開學前的不安。她很擔心重新編班後,不認識同學,從完全陌生開始重新交友,令她感到焦慮。
我們家兩位女孩都非常自律。暑假兩位女孩自己排定了每天的行程表,上午下午各學習三十分鐘、看影片或用電腦三十分鐘,學習科目每日各異,小風安排華語、英語書寫、英語閱讀、數學,小雨安排華語、英語、日語、數學、化學、物理,每日規律運動,週末是家事時間,其他時間則自由安排,她們會一起玩樂高、畫畫、觀星之類。
小雨首度把物理和化學納進自習科目,動機的觸發就在於之前打疫苗時流傳的「萬磁王」現象,當時我跟她說明了水的表面張力原理,她感到有趣,也感受到知識的力量,便從圖書館找來適合她閱讀的書籍。
除了自動自發、自學力以外,自制力也是很重要的能力,況且現在線上學習資源繁多,這個夏天我請孩子自己留意螢幕時間,媽媽不再盯著。兩個月下來,兩位女孩都能控制好自己的螢幕時間,也能自己執行自己排的行程表。
小風和阿嬤視訊聊天時,阿嬤聊起想寄東西給我們,小風馬上拍了幾本練習本照片,跟阿嬤說:「幫我找這系列的練習本,我已經玩完了。」小雨則要山水畫和古陶瓷相關書籍。阿嬤覺得太有意思,轉述給我們聽。
大約八月中旬,兩位女孩就各自備好開學用品,包括文具、衛生與消毒備品、室內鞋、運動衣物、樂器等等。(附圖是小雨的開學備品)
因為孩子自動自發,我的介入也愈來愈少。經過一個夏天的演練,覺得兩位女孩又成熟了許多,自我管理能力又升級了。開學前一天,早餐都就緒,隔天我打算放生:「明天我不早起,早餐妳們自己準備吧!」
小雨表示沒問題。
小風忐忑不安,一再確認鬧鐘。
隔天早上,小風提早一個半小時起床,她總是喜歡早起慢慢準備,從容上學。我其實早早醒來,躺到躺不住了,決定起床。小風在餐廳見到我,開心得抱緊緊。
「媽媽,如果我以後學建築,妳覺得怎麼樣呢?」小雨問我。
我說:除了不要犯法,要養活自己、做好自我管理,其他方面我並沒有特別的期待,並不會期待妳們一定要走入什麼行業或不走入什麼行業。我相信生活管理做得好,自然就能做好工作。就是平常妳們在做的,包括飲食、睡眠、主動學習、發表和溝通協調、運動、規律的作息、家事、興趣的安排等等,這些才是我在意的。
小雨笑了:「不要沒有期待,我喜歡妳對我們有所期待。⋯⋯但不是具有壓力的期待。」
咦?該怎麼拿捏才好?
看來媽媽真難當呢。
化學書籍心得 在 年獸兩隻-家有三千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類文化學前圖書、教具又來了☺️☺️☺️
https://www.littlehumanbooks.com/?sl-ref=f0006a5
🙋🏻♀️下單後3個工作天內出貨
(也有屁屁偵探!)
———————————
距離開學最後15日,孩子收心預備備
今年小獸要上小學一年級了☺️☺️☺️
再也不是天天去放空玩樂的幼兒園孩子
所以幫她準備了一些「練習冊」,稍微收收心
從5月中下停課以來,直到暑假前
我都有讓她們天天練習寫字、或是IQ練習的書
7月暑假開始,覺得就是要開心玩
除了要求看些書,就是任她們玩😆
現在開學日子近了,也開始每天一點點的要求書寫練習
順便收收心👌🏻
▪️學前提升智能系列適合準小一新生
▪️最新「wow!漫畫科學探索」套書適合中高年級(很好看)
▪️神奇貼紙書適合給幼兒園中班以下孩子
▪️階梯數學是很棒的系統化練習冊
▪️左腦右腦也可以給準小一生收心
▪️1-2歲的豬豬很愛手指點點系列
▪️3歲以下我也推薦「媽媽問,寶寶答」
▪️2片拼圖認知卡質感很好,當禮物也很讚
小學跟幼兒園的學習環境跟強度差很多
為了協助孩子適應的更好
我已經「天天」規定小獸寫功課一陣子
可能是注音練習冊、也可能是寫自己名字
還有練習簡單的數學、或是寫小日記…..
除了要習慣天天有作業,也要刁孩子字寫整齊工整
再來就是「作業」量一天比一天多一點點這樣加
(目前她能適應的量,應該可以應付小一作業量)
而金寶看小獸天天有功課,也說想要寫
剛好復健科醫生建議她開始拿筆書寫
我們就讓金寶從數字開始…..
一開始寫的跟蝌蚪一樣,現在越來越ok
當豬豬午睡,就是她們寫作業時間
金寶有些時候是操作貼紙書,學著聽題意去貼
(現在孩子不是只要會寫會背,理解力很重要,越小訓練越有成效!)
幼兒教玩具、書籍的出版社不少
人類文化算是市佔率不低的一家
我自己沒有設限孩子該看哪些書單什麼的只要孩子有興趣會摸會看,就都是好書呀😆
從手指點讀書後,對人類文化的產品蠻有信心
前後入手了不少書籍跟教玩具
https://www.littlehumanbooks.com/?sl-ref=f0006a5
——————————
(下面是我上次分享的心得,這回我多選了操作性的練習冊給孩子加強收心)
我把我們家目前有的人類文化產品做一個分類
按照1歲,1-3歲,3歲以上這樣的分類
讓新手媽媽比較有概念一些
1️⃣ 1歲
一歲寶寶需要的書我認為不多
而是需要更多摸得到、看得到的東西
因為他們正在進行物品的認知跟命名階段
所以能有效將抽象具體化的輔助我認為很重要
✔️認知卡
✔️立體書
✔️2片拼圖認知卡
都是不錯的選擇
又這個階段發展詞彙的開始
手指點點書挑語詞性的入手,即便大人忙孩子能自聽跟學
2️⃣ 2-3歲
2歲上去到3歲前的孩子
還沒有很完整的與人遊戲模組發展
所以還是比較圍繞自我的遊戲方式
語言發展也從語詞進展到句子
所以拼圖類、故事類可以加入(語詞練習要持續)
再來就是手部動作的發展也在進步,大推認知黏貼書
這套還有附著色紙
這階段孩子觀察顏色跟命名顏色的開始
著色能力還沒有很強,但透過孩子著色紙來命名顏色成果不錯!
3️⃣ 3歲以上
3歲以上我自己從小獸開始就有買那種數學練習冊
不是先修問題、而是有些能力需要上小學前會
比方:用尺連線、數過的畫掉...最重要是看懂題目
這件事我會在孩子3歲以上再做,認知能力的進步
會讓他們跟自己都輕鬆許多☺️
大推一下人類文化的左腦右腦跟階梯數學
命題方式蠻符合新課綱對素養的詮釋
建議學齡前家長都買來做練習
很多學習習慣跟模式都是日常練習出來的
化學書籍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一次聽到李國鼎的時候是 2018.02 和威宇去台中聽 Hank 演講
之後進公司不斷不斷聽 Hank 講李國鼎。過程中看了關於他的影片、公司也買了一堆李國鼎寫的書,但兩年過去,我沒有靜下來系統性地讀任何一本
這次的 trigger 點是讀台灣半導體早期的資料,想要把這個歷史拼圖拼起來,就先選了一本比較薄的、1987 年出版的 <工作與信仰> 讀起
這本是整理李國鼎在不同場合的演講、投稿而成,涵蓋很多主題,光是我摘要的內容就超過 7000 字,所以打算分三篇來整理心得
今天先講讀完李國鼎 1983 年在中央大學演講,主題 <求知的過程和經驗> 我非常喜歡這章,從李國鼎小時候講到他 70 歲
曾經老闆問我:阿堯,如果今天要你幫台灣科技化,你會怎麼做?當年蔣中正可是丟了臺灣工業化的題目給李國鼎
那時我完全沒有 idea,怎麼可能,太難了吧。但讀完這章,我覺得李國鼎有這樣的能力,完全不是因為他聰明。幾個 takeaway
1.跟最厲害的人學
2.保持初衷,一路保持初衷
3.每一步都算數,每一件看似困難的事,對往後都會有極大幫助
4.對現狀不抱怨,認真做事、隨遇而安
5.讀萬券書,更要行萬里路。與頂尖人才交流,不要活在自我想象中
-------底下內容摘自 <工作與信仰>-------
- 1934 到劍橋去做研究,因為那裡是核子物理的聖城,1930 年代前後,許多新發現皆從那裡研究出來。做了兩年的核能物理研究,和一年的極低溫下面超傳導現象的研究,這個題目是當時中國學物理的人沒有去學的。大學教科書 Radiation from Radioactive Substance 的作者 Rutherford 就是這裡的主管,另一位實驗室教授兩度得到諾貝爾獎。很多優秀學生都在當高級研究員指導研究生研究,還有發明電子的 Sir J.J Thomson 和發明 Cloud chamber 的 Wilson 雖然退休,但仍到實驗室來,可以常常請益
- 每天下午茶時間,做理論的人就會跟做實驗的人進行交流與辯論。不斷交互、修正,結果就帶來很多新發明。使得那時劍橋物理研究所成為世界物理學的聖地,全世界理論或實驗派的有名物理學家都常來演講訪問,這是他的黃金年代
- 這些研究學問的方法和思路無形中給我很大的訓練和啟示,那就是對任何問題,要先有整個的了解,然後選定優先次序再著手推動進行。
- 回國在還沒找到軍事工作以前,先到武漢大學教物理。第二年在長沙加入防空學校(月薪從 360 下降到 150)做照測總隊修理所的所長,招收了許多大學理工畢業生為技術員和一批機械生,所有後方主要城市的防空部隊都要我們派員工去大修,還要訓練軍隊技術人員的維護工作。因為當時沒電,就將磨米的磨子改成水力發電機。油不夠,就收購玉米和燒酒來練強力酒精,一面又做木炭汽車。這一段時間使我對技術問題和工廠工作,發生了很大的興趣
- 過了三年被邀請到中央研究院,參加 1940 西北日全蝕觀測。做沒多久,覺得這份工作和當初回國的初心不一樣。第二年同學介紹去資源委員會的資渝煉鋼廠做工務組主任,當時後方缺鋼鐵,而四川有鐵、有煤,在技術人力方面,有一批資源委員會送到德國去實習、然後計畫去湘潭參加設計中央鋼鐵廠的年輕工程師。我就和這一群專家中三四位共同來籌畫資渝煉鋼廠。我參加該廠工作期間,得到非常有意義的經驗,管理和技術的
- 在資渝做了三年,資源委員會調我到會本部工業處管理會數五六個鋼鐵事業,同時去戰時生產局也主管協調聯繫鋼鐵事業。因此對後方鋼鐵業的認識增加了解。勝利後,主動收集日本在東北所建設的鋼鐵工業資料。資源委員會擬在上海見一個有規模的造船廠,計畫用日本的賠償及美國的援助來辦,我就參加了籌備工作,技術人員延攬順利、碼頭已建好,但國共內戰,被調到基隆台灣造船公司。在此期間,曾以五十天的時間到日本實地考察其機械、造船等重工業。在台船約五年時間的磨練,最重要的使我對機械、造船工業也能略窺堂奧。
- 1953 被尹仲容徵招到經濟安定委員會下新成立的工業委員會做專任委員,做他主要的助手。一方面設計經建四年計畫的工業部門,尋找可發展的工業與產品。另一方面把這些計畫做出來後,便申請美援支持款項來加以推動,使國家走上工業化的途徑。在這方面我管的範圍很廣泛,除化學、食品工業外,諸如電力、紡織、機械等都歸我主管。這一工作時期是非常有意義的,可以接觸到很廣的層面,每天都接觸到新的事物及新的知識,同時以能代替進口、節省外匯的產品為優先。這段期間也開始參加國際會議,從 1954 開始每年一度的聯合國亞洲暨遠東經濟委員會年會,和其會前的工業分組會議,討論各國工業化的問題。以前只有外交部派人參加,注意力放在代表權問題,對其他專門議程都沒有意見。但我很認真看完議程中工業化涵蓋範圍的每個項目,在每項議程中我也盡量設法將彎的情形介紹給與會各國代表,交換經驗。連續參加三年,得到很多知識,對於推動一個國家工業發展,有了廣泛和整體性的看法。對於其他國家工業發展的途徑和方法或若干措施有助於我們推動工業的,回來即像工業委員會和經濟安定委員會報告並建議。
- 同時開始注意研究工業發展環境的問題。誰願意辦工廠?什麼情況下願意辦?什麼情況下能賺錢?政府哪些措施會影響工業生產?我最早有認識的是租稅問題對工業的影響。那時推動紡織外銷,發現進口的棉花有關稅,棉紗有貨物稅,賣出去有營業稅。我在經濟安定委員會先後建議關稅和貨物稅退稅制度,建議經採納就陸續實施了
- 由科學轉到工程,再由工程轉到社會科學,接觸財稅、經濟許多方面,凡是有關聯的問題或頭痛的問題,只要給我學習機會,都不會放過。一面做、一面學、一面想辦法解決問題,一面探尋新的問題和新方法,在工業委員會做了五年學到很多
- 1958 被派任美援會秘書長,因擔任幕僚長的關係,開始了我和財經首長接觸頻繁的時期。這時期我的三個身份,第一是美援會秘書長,第二是經濟部工礦計畫聯繫組召集人,第三是工業發展投資研究小組(IDIC)召集人。工業發展過程中研究投資環境的知識,當時尚無專門書籍可以參考,幸而隨顏靜波於 1957 參加舊金山世界第一次國際工業會議,會議中所收集的資料全有用處,徵選了十幾位同事,大家用科學的方法分析所謂投資環境有哪些
- 發現第一買土地很難,有很多法綁住。第二影響資本累積和行程得稅法很多,譬如印花稅。因這兩個因素,我邀請稅務專家、土地專家和法律專家來參加我的工作
- 我主持美援會最大信念是怎樣不依賴美援而可以生存,這是很少國家肯這樣做的。1960 提出財經發展 19 點措施
- 同時我想如何把這些觀念、法律功能、時代需要以及經濟學家的許多知識、社會應有的認識等,讓一般人都能了解,唯一的辦法是辦展覽會。這個展覽會將許多經濟觀念介紹給大家,讓大家了解和自行解答這些問題(人口過剩、水庫不足)設計一套圖表,分析一塊地三公頃要生產農作物的話,可以得到多少錢養多少人?若要辦工廠的話,可以生產多少?養多少人?若要外銷,可以得到多少外匯?這個觀念介紹給大家,大家對土地利用觀念很快就由農業社會轉變到工業社會
- 一個國家經濟的進步,同事也需要人民觀念的進步,來互相配合。我很快發現,今天我們所需要的是又懂法律、又懂經濟的人,我在美援會成立一個小組培養此種人才,並在台大及東吳大學設置獎學金鼓勵學經濟的去學法律,學法律的去學經濟,這樣對國家將有更大的用處。如果只懂法律而不懂經濟就會發生很多問題
- 在這期間,我每年有五、六次出國開會的機會,參加國際會議或帶領友好訪問團加強雙邊關係。行萬里路中,結識很多朋友,至今還保持聯絡,尤其在亞洲地去的財經首長,多變成好友。同時藉著外國投資人可知道世界的經濟情況、產品的發展情況,各公司的經營哲學及策略,這些都是學校學不到的,這些只有從談話中、公司年報中得來。知識增加了,而且增加的多半是動態方面的知識,而不是書本中固定的、靜態的資料
- 1969 由經濟部轉任財政部長,在我個人是極不願意的事,但當局既然一定要我做,也只能盡我的力量,仍抱著虛心學習的態度全力以赴。每一個銅幣拿到手中總有兩面,一面是人頭、一面是數字,我唯一可自傲的,看過數字,也看過人頭。我做過經濟部長,也做過財政部長,因此知道,同樣的一塊錢財經兩邊的看法,完全不同
- 從經濟部長轉到財政部,我仍不斷了解農工業的發展,從而綜合財政與經濟的關係。我常常告訴財政部裡的同仁,不要做經濟發展的障礙,假如有就趕快告訴我,如果法律有瓶頸就修改法律,辦法有瓶頸就修改辦法,若是人的話,則人的觀念就要改變。如果不能改變,應該調開原來工作崗位,這是我做事的哲學
- 1975.12 心臟病發,1976.06 請辭獲准,調任行政院政務委員
化學書籍心得 在 生活中不可不知的物理化學常識閱讀感想【博客來ptt推薦】 的推薦與評價
簡而言之,透過一些【博客來省錢】活動會關注你要的產品,【博客來省錢】就可以揀便宜囉~! 叭叭!誰的聲音?書評心得報告【博客來周年慶】@E@ · 【讀書心得】 ... ... <看更多>
化學書籍心得 在 型男老總書給你聽EP262《手機、咖啡、情緒的化學效應》 的推薦與評價
型男老總書給你聽】 【#留言送好書】 《手機、咖啡、情緒的 化學 ... ① 觀片 心得 ② 你對型男老總在影片 ... 看更多 書籍 介紹:https://bit.ly/2Mx39WJ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