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計畫換產業、職能小轉型,他選擇一年制 MBA】#校友來分享 #CornellJohnson #1YMBA
Andy 拿到化學碩士學位後,任職於生技產業,因為工作接觸到行銷等領域的工作,讓他產生想攻讀 MBA 的念頭。但是他不打算換產業,只想從研發轉管理職,因此鎖定一年制 MBA。
Andy 在 Cornell Johnson 的那一年,用3個月上完 MBA 必修課,雖然沒有 #實習,不過有課程要求學生解決企業遇到的問題、定期跟客戶開會等,累積的實戰經驗跟實習很像。
Andy 建議,MBA可能是大部分人學術的終點,因此選課不要太過職涯導向,多修一些自己有興趣的課,也要改掉亞洲學生善於當「學霸」的習慣,不用逼自己每科都拿高分,寧可拿這些時間去認識更多同學。
同時也有6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科學減肥】香港健身小老闆 Zoe 李芷慧,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膽固醇 #心血管阻塞 相信膽固醇的高、低、好、壞,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 一連兩集為大家正解膽固醇問題 *常見混淆詞彙: 膽固醇cholesterol 低密度血脂蛋白(LD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高密度血脂蛋白(HDL) high-density lipoprot...
化學 碩士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免費公開課 #Zoom線上進行
【準哈佛、劍橋、MIT 生齊聚一堂的英語學術寫作課】
前陣子收到了現在在 #美國芝加哥大學 求學的學生的一封信。該生學的不是什麼簡單的科目,是芝大製造出最多諾貝爾獎得主的社會科學領域。
信中她對於前年在我的 #學術英文寫作課 中所學到的東西,表達了滿滿的感謝。她現在已經是芝大的助教,指導學生甚至包含了好多芝大的美國人。
我的學術英文寫作課中,常常臥虎藏龍。
✔︎ 有接下來要到 CMU、MIT 念電腦科學的準碩士生們、
✔︎ 有要到劍橋、牛津唸生化、物理的準碩博士生們、
✔︎ 有在 UCLA、NYU 念大學,中間回來加強寫作的學生
✔︎ 也有在中研院研究公衛的研究員,甚至也有
✔︎ 在台大醫院、北榮等教學醫院,邊執業、邊協助做醫學研究的醫生們
從商業分析 (BA) 到經濟學、心理學、哲學, 從公共衛生到化學、物理、電腦科學、土木工程,#不分領域,他們都在努力將學術寫作學好因為這項能力,在他們的生涯裡頭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
✔︎ 你知道 literature review 要怎麼寫嗎?
✔︎ 你知道學術寫作文法跟一般文法的差異嗎?
✔︎ 你知道 paraphrasing skills 不只是換換同義字、主被動改變嗎?
✔︎ 你知道比起 cite 文獻, 對該文獻的 elaboration 更重要嗎?
在 9/28 (二),我將用帶來一場 #學術英文寫作公開課。名額有限,請到下方活動通 link 完成報名,公開課前將 email 公開課的 zoom link。
時間:7:30 - 8:30 pm
地點:參照當日寄出的 zoom link
一秒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107030310471117652660
(我另外有商業寫作課程,若沒有學術英文寫作需求,請留機會給有需求的學生,感謝您!)
化學 碩士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的南丁格爾陳姿妃獲選十大傑出女青年
陳姿妃,一個看似浪漫與唯美的名字,卻是幾乎與志願服務劃上等號的年輕女子,已經在世界各地,經常自費參與台灣路竹會執行的國際醫療援助計畫,在貧困、戰亂、災後復建的國家或地區進行醫療救援工作。
陳姿妃獲選中華民國第十九屆十大傑出女青年,三月八日在台北市劍潭受獎,陳姿妃表示,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好,所有的服務只是盡本分而已,也感恩許多人一起為社會大眾種下心靈福田淨土。
接受副總統呂秀蓮道賀頒獎的十大女青年當選人分別為方翠筠、余麗娟、林依依、林聖芬、柯佩鳳、陳姿妃、陳詩欣、張鑾英、楊淑怡和蔡銀娟,她們在不同工作領域中服務人群,不但有具體成就,而且表現傑出。
中華民國第十九屆十大傑出女青年當選人由副總統呂秀蓮親自頒獎;呂秀蓮表示,當選的十大傑出女青年來自各行各業,她以女性為榮,不過,女性成功的背後也要感謝男性的支援。
陳姿妃在台北榮總、振興醫院共服務六年多,後赴澳進修心臟護理,在當地做社區志工。
陳姿妃畢業於澳洲阿得雷德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是慈濟技術學院護理系講師,慈濟醫院兼任督導,慈濟護理雜誌執行編輯。
她在澳洲攻讀碩士時,參與澳洲當地的志工團隊,在假日時經常前往老人院關懷需要關愛及醫療的老人。
剛從東非索馬利蘭完成護理指導與訓練的陳姿妃,回想起結業典禮當天,索國學生所說的話「因為Cristina(陳的英文名字)的努力與教導,我們覺得『台灣』就像是我們的第二個家一樣溫暖」。
她說,「當我聽到時,我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感動,真的很感動。我從來沒有想過,我的存在與努力,原來已經深植人心。」
她說,做國際救援常苦於被誤為來自大陸,在非洲五個月一大收穫是「現在他們會說,嘿,這女生是台灣來的!」
這是讓她記憶最深刻的場景,陳姿妃表示,「我只覺得自己的付出是應該的,從沒想過有任何報。」當天,眼淚數度在陳姿妃的眼眶中打轉。「我想,當我離開索馬利蘭,即便我已經白髮蒼蒼,這裡的一景一物一人,仍是我最美麗的回憶。」
真心奉獻非洲的陳姿妃,長期致力於國際醫療服務,獲得十大傑出女青年,可謂實至名歸。
碩士畢業時,陳姿妃曾陪同學前往泰北地區,深刻感受到當地對醫療資源的殷切需求,當時她下定決心,若今生行有餘力,將會投入這些醫療資源貧乏地區的義診。
自此,台灣的原住民部落、外勞收容所、育幼院有她的足跡;非洲甘比亞、馬拉威、南亞斯里蘭卡、中南美洲多明尼加與海地、亞洲柬埔寨、泰北或澳洲、東非索馬利蘭,將服務過的國家串起來,幾乎橫跨大半個地球。
活潑開朗的她,雖然在護理和國際賑災中,面臨到各種悲歡離合,在國外即使內心淌血,仍堅守崗位發揮專業救助災民,但是這些經驗,卻更堅定她繼續參與跨國界醫療服務的心。
每年的春節、新年、耶誕節,她多是在這些國家度過。慈悲、喜捨與奉獻,讓她歡喜走上服務人群的不歸路。
忙碌的情況就像是一顆陀螺,不停的在打轉。
陳姿妃說,「在海地服務時,當時正處於內戰,醫療團身旁還有荷槍實彈的軍人保護。」在南亞海嘯期間,陳姿妃與路竹會以及慈濟醫療團隊,兩度前往斯里蘭卡參與救災行動。
陳姿妃投入服務領域達廿年,從台北榮總到南亞、非洲、中南美、泰北,救助足跡遍及半個地球。看盡災難悲苦,最令她震撼的是南亞海嘯。
她說,第一次隨路竹會赴斯里蘭卡叛軍區,「沿路都是白幡布、收容所睡滿人」,景像嚇人,當地拒絕外援,「孩子拿槍對著我」。她回台灣每天惡夢,但隔不到十天,又隨慈濟赴災區蓋大愛屋。
去年八月,陳姿妃隻身前往非洲索馬利蘭協助建立當地護理體系以及訓練國家醫院的護理訓練。
抱病參與服務的陳姿妃,忘記身體的病痛,在一個不被國際承認的國家,協助建立制度化、標準化的護理體系,讓病患能獲得最妥善的照料。
「朋友都擔心問我有錢嗎?我說精神糧食很夠!」
她感嘆說,中國組織在衣索比亞服務,吃好住好,到索馬利蘭有出差費,還有「艱苦津貼」,「但他們不想待,很難理解我為什麼自願過去。」
當地的醫療資源缺乏,病患與醫護人員之間也都處於學習階段,雖國家醫院對外援物資不珍惜與缺乏管理制度,陳姿妃並不灰心,她從零開始,以醫院管理改革為起點,成立示範病房、設計了索國國家醫院病例管理系統、帶領護理人員自己動手釘製病歷櫃、工作分配板、衛教看板、建立財產清冊,列管醫療護理器材、制定消毒物品運送流程、設立垃圾分類制度、為病床編號、探病時間管理。
結業典禮合影時,陳姿妃被邀請坐在主位,兩旁為索馬利蘭官員,感謝她半年來不放棄、無私的付出。今年一月陳姿妃回台,她說,「我擔心七個示範病房會不會在我不在時,全部鬆散退步;也擔心行政主管沒有全力督促。」
「另一方面,我又期盼他們能夠在我不在的一個月內,將醫院剩下的六個病房做改革整頓作。」
令人欣慰的是,二月重返非洲時,見到七個示範病房不但保持很好的制度與環境,甚至還帶領其他的病房一起改善。她說「這真的是令人高興的結果,播下的種子終於開花。」
很多訪客到醫院病房,都很驚訝與讚賞病房新的改革面貌,且拚命詢問:「是誰改變了這一切?」學生都很驕傲地回答:「我的老師,Cristina。她一個人在這裡教導我們,她來自台灣」。
訪客稱讚說:「她一定是個很有能力的人,可否請她永遠留在索馬利蘭?」陳姿妃聽完後,除了感動外,還是感動。
陳姿妃說,能夠順利的完成護理訓練的任務,背後付出許多的艱辛,除了組織以外,隻身在異鄉也要克服水土不服、文化差異。
台灣的伙伴也不斷鼓勵,希望埋在非洲的種子,在注入活水後,總有一天可以發芽茁壯。
有了改變,就會有希望。有了精神支柱,讓陳姿妃心情低潮時,可以平常心面對,讓自己心境歸零。大家相信,這一條改變非洲醫療之路相當漫長。不能因此灰心喪志,澆熄熱忱。
秉持著護理專業,在醫療的義診服務、護理教育及抗煞防疫,陳姿妃實踐「醫療無國界」的真理,並且用她柔軟的手,撫慰災難人民的創傷,也燃起貧窮心靈的溫暖希望。
這就是陳姿妃,台灣的南丁格爾。她說,未來她還是會不斷參加國際醫療行動,為整個地球盡心,為接受她醫療協助的人點燃一把愛的火。
當選十大傑出女青年的女性,分別在食品科學及生物化學、婦幼維安、科技成就、捍衛弱勢、消防、醫療賑災、運動競技、抗疫保健、和繪畫藝術等領域貢獻卓著獲獎,獎勵雖輕卻意義重大。
這次的十大傑出女青年選拔,由
中華民國歷屆十大傑出女青年協會、財團法人真善美基金會、中國青年救國團主辦。(2007-03-09 夸父老鷹🦅,Cidal Palang 吉達兒 巴狼、Wagi Qwali 瓦紀瓜歷)
化學 碩士 在 【科學減肥】香港健身小老闆 Zoe 李芷慧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膽固醇 #心血管阻塞
相信膽固醇的高、低、好、壞,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
一連兩集為大家正解膽固醇問題
*常見混淆詞彙:
膽固醇cholesterol
低密度血脂蛋白(LD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高密度血脂蛋白(HDL)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三酸甘油脂 Triglyceride
(以下文字主要補充文獻資料及歷史,請大家務必聽影片清楚解說噢!超實用,記得抄筆記!)
「高密度血脂蛋白」負責將膽固醇從血管帶回肝臟,分解或排出體外,因此被稱為「好」。
「低密度血脂蛋白」負責將膽固醇從肝臟帶到全身 (因為身體需要使用),若果在經過血管時積聚會形成斑塊導致血管塞,因此被稱為「壞」。
「三酸甘油酯」是血液中另一類脂肪,將從飲食攝取的過量熱量儲起。
膽固醇功用
人們總是擔心膽固醇過高,膽固醇是製造荷爾蒙的原料,包括性荷爾蒙和抗壓荷爾蒙等,因此過低問題更大。膽固醇過低會發生維生素D不足、使荷爾蒙分泌不足,導致性慾降低、記憶力變差、頭暈、心悸、免疫力下降等,臨床上也發現不少癌症病人有膽固醇偏低的現象。
膽固醇的製造
膽固醇很重要,所以身體會自行製造。事實上有80% 的膽固醇都是身體自己在肝臟造出來的,只有20%從食物得來,並且部分會經糞便排出體外。
[以下是膽固醇成魔之路的歷史記載]
人們對吃膽固醇的恐懼,大多始於100多年前的一項兔子實驗:
-1913年,俄羅斯病理學家尼可拉·阿尼契科發現,餵食兔子巨量膽固醇,兔子身體會出現動脈粥狀化式的損害。這是人類史上,最初把膽固醇攝入與心臟病連結在一起。其後的科學家,基本上都是以此實驗來引證膽固醇同心血管疾病的關係,但卻沒有實質證據證明膽固醇對人體有害,這是因為大家忘記了一件事:兔仔日常飲食是草,不是蛋!兔仔是草食性動物,沒有分解膽固醇的能力。相反,人類是雜食動物,進食過多或過少膽固醇,身體可以自行追節。
-1937年,兩位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化學家提出:如果我們能避免攝取蛋黃,就可以預防膽固醇升高,進而遠離心臟病。
-1977年,美國膳食指南在沒有任何有力科學證據支撐下,將膽固醇攝入建議量限制在每天300mg以內(相當於不能超過1顆蛋)
-後來安塞·基斯給推翻研究發現,不管志願者攝入多少膽固醇,甚至是每天2000毫克(相當於15個雞蛋)的巨量膽固醇,對總膽固醇影響也不大。
-瑞典醫生鄔非·洛凡斯科夫也曾拿自己做實驗,從一天1個雞蛋,改成一天吃8個雞蛋,一周後,他的總膽固醇反而下降12%(從278 mg/L 降到 246 mg/L)。
-1984年,日本東海大學醫學系的本間康彥醫師的研究團隊進行實驗,讓受驗者每天攝取3個蛋黃含量的膽固醇(750毫克),並持續兩週觀察其身體的變化。驗的結果顯示,壞膽固醇上升的人占總受驗者的35%,其他65%的人沒有變化,壞膽固醇降低而且好膽固醇上升的人則是約44%。由這次的實驗結果可知,蛋不是只能吃一顆,而是吃愈多對身體愈好。
-1999年,哈佛大學教授法蘭克·胡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的論文,調查了12萬人的飲食與心臟病情形,發現吃蛋與心臟病,沒有具體關聯。
-2013年,《英國醫學期刊》刊登一項薈萃分析,整合了17份、多達308萬人的研究,發現雞蛋攝入與心臟病發生無關。
-2015年,美國開始修改膳食指南 (2015-2020 Dietary Guidelines),取消每日最多食兩隻雞蛋的建議。不過對魷魚,蛋黃這些高膽固醇食物避之則吉的想法已深入民心。
** 文字主要補充文獻資料及歷史,請大家務必聽影片清楚解說噢
参考文獻
1. Ross R. The pathogenesis of atherosclerosis: a perspective for the 1990s[J]. Nature, 1993, 362(6423):801-809.
2. Katagiri H, Yamada T, Oka Y. Adipos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disturbance of the regulatory system consisting of humoral and neuronal signals[J]. Circ Res, 2007, 101(1):27-39.
3. Glass CK, Witztum JL. Atherosclerosis: the road ahead[J]. Cell, 2001, 104(4):503-516.
4. Steinberg D. Atherogenesis in perspective: hypercholesterolemia and inflammation as partners in crime[J]. Nat Med, 2002, 8(11):1211-1217.
5. 美國1977年膳食指南 (2015-2020 Dietary Guidelines)
6. 安塞·基斯的研究
7. 1984年,日本東海大學醫學系的本間康彥醫師研究團隊進行的實驗
8. 1999年,哈佛大學教授法蘭克·胡刊登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的論文
9. 2013年,《英國醫學期刊》刊登雞蛋攝入與心臟病發生無關的薈萃分析(整合了17份、多達308萬人的研究)
10. 美國2015年膳食指南 (2015-2020 Dietary Guidelines)
以下是我推薦的必看影片:
【科學減肥知識系列】
5個斷食常犯錯誤
https://youtu.be/_yIWAooNGJ0
持久不復胖的減肥科學10大問題
https://youtu.be/PcHoW3VAFu8
如何減脂不減胸?
https://youtu.be/DIRFQ632yIE
增肌/減脂適合你?蛋白質 吃多少克?
https://youtu.be/N5vxgYtf9RE
【Zoe生酮必看系列】
生酮研究:(1)TDEE計不計(2)脂肪到底吃多少(3)酮體測量法
https://youtu.be/9jHB1iTJC10
生酮前要想清楚 !好處壞處I 內附健身教練身體檢查
https://youtu.be/KEGTjaUOSpc
生酮飲食吃什麼? 超市必備
https://youtu.be/LixYQVt5bL0
iHerb開箱 l 生酮減肥必買清單
https://youtu.be/N-VDDTjIcBQ
【跟教練做運動系列】
4mins HIIT 超燃脂間歇訓練丨美女們減肥生捱的秘訣
https://youtu.be/IMSrZKzS5QE
居家運動 20mins 全身消脂HIIT
https://youtu.be/V0HM4A32h4k
【Zoe精選食譜系列】
健身每天早餐丨牛油果or朱古力蛋白奶昔碗 丨無敵低醣甜點丨
https://youtu.be/DIRFQ632yIE
Zoe 是中文大學運動科學碩士、合資格生酮斷食教練。
Zoe 是一位健身教練也是健身中心老闆,全力研究及推廣健康飲食和運動,在youtube和IG裡經常放各類教學,歡迎大家留言,互相交流理性討論!記得馬上訂閱噢!
希望大家喜歡和訂閱: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c/ZoeSportDiary
?IG: https://www.instagram.com/zoesportdiar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E_Nho7UwwA/hqdefault.jpg)
化學 碩士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英國的視覺藝術產業是什麼氛圍?佳士得拍賣內部有什麼秘密?
✅離島人訪談花絮:https://www.humansoffshore.com/2020/ep104/
這週離島人邀請到藝術實踐的不合作方式:唐逸芊。
逸芊畢業於東吳德文,後來前往倫敦取得金匠大學當代藝術理論碩士學位,現在是佳士得藝術拍賣的客戶顧問,同時也出版獨立刊物、同時進行寫作與攝影創作的藝術家。
歡迎大家來聽聽這週的離島人播客節目,
來聽聽逸芊如何在英國倫敦視覺藝術界的經歷及所聞。
0:00 intro
3:14 德文背景決定攻讀當代藝術理論的契機
7:08 畢業後如何留在倫敦
14:20 前進英國視覺藝術業界
17:36 兼職寫作、攝影、創作及出版刊物等創作的理由
20:41 英國藝術品及奢侈品拍賣行:佳士得
27:55 極度商業化的環境裡,是如何看待藝術品?
33:35 藝術拍賣背後的金流與定價是如何決定
42:06 回台時程與規劃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 離島人官網 | https://www.humansoffshore.com
🎬 訂閱Youtube收聽節目 | https://bit.ly/ho_youtube
🌹 Paypal支援離島人生存計畫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paypal
-----
🎙Ep104 - 藝術(實踐)的不合作方式:唐逸芊
#唐逸芊 #視覺藝術 #佳士得
🔗 https://www.instagram.com/ichientang/
🔗 http://ichientang.com/
🏆經歷
- 倫敦_佳士得藝術拍賣
- 倫敦_Chisenhale, Bosse & Baum, Laura Bartlett 當代藝術畫廊
- 倫敦_Banner Repeater 藝術家獨立書店及畫廊
- 台灣_畫廊協會(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台灣_五觀藝術
🎓學歷
- 英國倫敦_金匠大學 當代藝術理論碩士
- 台灣_東吳大學 德國文化學系 學士, 英國文化學系及創意文化學程 輔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xwh3l7J7Po/hqdefault.jpg)
化學 碩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環遊世界八十樹」介紹
訪問編輯:莊琬華
內容簡介:
一粒沙一世界,每棵樹裡也有一整個世界
每個跟植物有關的故事,都屬於另一個更廣泛的,與動物或人類有關的故事
世界的樹種變化多得令人吃驚──我們現在已經知道至少有六萬種不同的樹種。樹沒辦法拔腿逃離喜歡吃它們的動物,只好製造難聞的化學氣味來驅逐侵略者。它們會滲出樹膠、樹脂、乳膠,用以淹死、毒死、癱瘓昆蟲和其他敵人,並且阻絕真菌和細菌。這些防禦機制賜給我們口香糖、橡膠、以及世界上交易歷史最悠久的奢侈品:乳香。有些樹木,比如赤楊木,已經適應了生長的多濕地區,發展出防止在水中腐爛的木質,威尼斯就是靠著這類樹木才得以奠下城市基礎。然而,樹木的演化並非為了滿足人類需求。幾百萬年來,它們靠著適應不同的外在環境條件來自我保護、確保後代能持續存活繁衍。適應得最好的樹木就能產出較後代,擴大分布範圍。
作者強納生.德洛里,在本書裡以樹木的特性和種類為基礎,選出八十個故事,描繪出樹木與人類的互動寫照,有熟悉的日本染井吉野櫻與漆樹,愛美女子的摩洛哥堅果,有些人不敢恭維的榴槤,經典畫作中的主角歐洲黃楊……儘管只是世界植物中的一小部分,就已令人目不暇給。
作者簡介:強納生.德洛里(Jonathan Drori)
強納生˙德洛里是伊甸園計劃的信託基金董事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大使,曾經擔任九年皇家邱園和林地信託基金會的董事。他也是林奈協會和倫敦動物協會會員,曾任BBC紀錄片製作人。他並於二○○六年獲頒大英帝國勳章。
繪者簡介:綠西兒.克雷克(Lucille Clerc)
法國插畫家,取得ENSAAMA職業藝術應用學校視覺傳達專科的高級應用藝術文憑,接著攻讀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的傳播設計碩士文憑。她的主要工作領域為傳媒設計,但是也涉獵室內設計和藝術裝置專案。在過去兩年間,她陸續和貝魯提Beluti、迪奧Dior、DC漫畫出版社DC Comics、法羅與包爾Farrow & Ball彩漆、福南梅森食品百貨Fortnum & Mason、巴黎旅館連鎖Hôtel de Paris、馬莎百貨M&S、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A Museum、溫莎與牛頓繪畫用品公司Winsor & Newton、以及皇家歷史城堡基金會Historical Royal Palaces。她以手工繪畫和絹印創作,大部分的個人作品靈感來自於倫敦市,以及自然與城市的關係。
出版社: 天培文化
粉絲頁: 九歌文學國度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5154QGCxH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