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與一位照顧五年之久的乳癌患者對談,
她是一位師父,
不願意循西醫治療,
只希望能用營養療法以及中醫來照顧自己,
五年中,
腫瘤逐漸變大,
每次看門診時我都勸她接受手術以及後續治療,
但都被她婉拒了,
在談話的過程中,
觸及了佛法真意,
因緣和合是確定的,
有因有果,
似真還假。
年輕時的我會拒絕治療這類『不配合』的患者,
隨著年齡增長,
我越來越會傾聽這些朋友的內心話,
並且盡力從專業角度來支持他們,
強摘的花謝得快,
硬揮的拳血肉傷。
她告訴我,
歡喜我的治療模式,
不會強加不快樂的言語去傷害病患,
因為她看過言語粗暴的醫師對待患者,
導致患者心生恐懼,
並且用強烈二分法來論述不治療的結果,
也就是依照醫師的治療方法一定會好,
不依照醫師的治療準則病一定會不好,
那種傷害是強大的。
是的,
因為我越來越懂的人內心的那層脆弱,
既然知道,何必去硬揭開呢,
我的言語柔暖讓她信任我,
感恩,
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視患者為老師,
每位看診的過程當中讓我觸及各位的病情,
了解各位的苦,
現在幾乎沒有脾氣的我並沒有失去醫治的熱誠之心,
反而更因為了解人心而變得更強大,
我會認真、積極,
並將充盈的善醫學傳達出去。
最後她說:我一位信徒罹患乳癌當初也是依照醫師建議手術、化療,辛苦到最後三年還是走了,我現在依你的調理五年來不是還好好的嗎,雖然腫瘤有變大,我還是很感恩。
謝謝師父的教誨,
一切盡在不言中,
阿彌陀佛!
預防重於治療,
繼續分享善知識,
各位粉絲好友晚安。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mail protecte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腸癌成因/高危因素: 愛吃低纖高脂食物、紅肉,少運動,就要當心了,因會增加患大腸癌機會。除飲食因素外,肥胖和遺傳都是大腸癌的高危因素。 大腸癌篩檢/檢查: 建議年過50歲的人士,即使沒有腸癌的症狀,也應進行腸癌篩檢,這是預防大腸癌的最好方法。因大腸癌通常是由大腸息肉引起,大腸息肉經10年時間惡化...
化療後腫瘤變大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良醫健康網>>【港星吳孟達癌逝》「眼白變黃」代表肝臟已經病得很嚴重了!台大癌症醫師:必看「#肝癌」4大警訊⚠️⚠️】
港星吳孟達驚傳今日因肝癌過世,享壽70歲,他因肝癌化療期間由於癌細胞擴散、多重器官衰竭不治。過去曾與吳孟達是「黃金搭檔」的周星馳,在得知消息後悲痛悼念:「現時我還無法接受。」😢
肝腫瘤出現初期往往沒有痛感、也沒有明顯症狀,幾乎無法被察覺。若你出現這4️⃣大警訊,可能就要注意,並盡速就醫...⬇⬇⬇
✔加入LINE好友,掌握第一手重要健康訊息 https://bwhealth1.pse.is/3auanx
化療後腫瘤變大 在 Victor 陳紹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腫瘤與癌症】
現代醫療雖普及,但癌症都是現代醫學的頭號敵人,癌症也已經成為最大的死亡原因。我們要理解引發腫瘤和癌症的原理,才能從根本上阻止或解決它。
腫瘤是一群多餘且異常增生的細胞,在任何器官或部位都可能會發生。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分裂速度比一般細胞快得多,且會不斷增生,最後影響到人體功能。在西醫裡,腫瘤還分良性和惡性,良性腫瘤的增生有侷限性,雖然可能持續變大,但不會入侵到鄰近組織;而惡性腫瘤就是所謂的癌症,除了和良性腫瘤一樣會不斷增生外,惡性腫瘤還會入侵周邊組織,並會經由血液或淋巴系統持續擴散。
在現代西醫裡,大部分人所理解的致癌因素是來自致癌基因啟發或活化,及抑癌基因缺失或失效有關。我們的作息飲食及外在因素誘發致癌基因,導致癌細胞生長,又加上抑癌基因失效,所以沒有將癌細胞抑制。基本上西醫的看法,所有的問題都歸於「基因」問題。
我個人則認為西醫的看法「不完整」。何謂不完整?意思就是癌症的誘發並不僅因為基因,除了因外界和自我因素造成的,還可以靠後天抑制或逆轉。
這分為三個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西醫能解釋,一個問題是中醫能解釋,第三個是中西醫一起能解釋和解決的。
第一個問題是「信息錯誤」。
我們人的中樞神經會給予身體各個器官和系統發送指令信息,何者該做什麼,何者什麼不該做,免疫系統何時該啟動,何時該休息。而我們身上所有的細胞也都聽令於我們的中樞神經。而我們的細胞是不會無限期活著,中樞神經會給指令告訴細胞該自我毀滅,這就是所謂的「新陳代謝」,講老舊的細胞殺死或自行死亡,讓新的細胞取而代之。
但或許因為吃、睡、姿勢、壓迫、心理壓力、各種外界和自我等等因素,造成中樞神經無法正確的發送信號,又或是各部位接受信號受阻或不完全,造成該死的細胞不自行毀滅,又或是免疫系統該殺的細胞不殺,進而放任其自我生長,變成「多餘且異常曾生的細胞」。這就好比中央政府通知地方政府要整肅不法之徒,但信息沒傳達,地方政府沒整肅,造成不法之徒變多一樣的道理。
而「信息錯誤」有很大一部份是脊椎問題,因為我們的中樞神經都是靠脊椎來做信息傳輸的主幹,脊椎一旦歪或壓迫,則信息傳導容易出錯,因此骨骼端正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我都建議大家看病前先去喬骨,平時沒病也應該定時去喬骨。
第二個問題是「陽不足,陰過剩」。
陰陽概念在中醫是身體有物質(陰),也有機能(陽),而中醫裡講滋陰補陽,滋陰便是增加營養、物質;補陽便是加強機能。我們現在常常營養過剩,但身體機能不好,新陳代謝不夠,無法將多餘的陰帶出體外,造成陰在體內囤積,久而久之則成為「多餘且異常曾生的細胞」的營養成份,形成腫瘤,進而形成癌症。
我們現在常晚睡、暴飲暴食、飲食時間不固定、吃宵夜、口味重、重油鹽甜、喝冰吃生冷、不運動等,都會造成陰陽兩虛。陰虛(在該休息時不休息,物質營養不能充分轉化)久了會造成陽虛(身體機能變差)。試想,你的車不加汽油不補充機油,這引擎能正常運作嗎?而陽虛久了自然成為陰實(物質及營養過剩),你身體機能不好了,但還是照樣吃,變成無法正常代謝多餘的物質,最後在體內囤積,中醫稱之為瘀、痰、濕。而因為陽氣不足,免疫系統功能異常,也不會對自體的癌細胞殺掉,任其增生。
另外回到和「信息錯誤」問題有關,因為骨骼不正造成經脈不順暢,導致「氣不通」,不通則訊息不正確,陽氣(新陳代謝和免疫)無法正常運作,那麼就容易產生前述說的某部位或臟器陽虛,導致陰實,進而造成腫瘤癌症。
有人說「發炎」是造成癌細胞誘發的重要原因。沒錯,發炎看似會誘發癌症,但在中醫角度裡,發炎是「陽實」,也就是機能和免疫系統過剩,而機能過剩時容易造成「陰虛」(過度消耗物質和營養,和引擎太熱容易燒機油或蒸發冷卻液一樣),而陰虛久了會成為「陽虛」,陽虛久了會「陰實」(上述已說過)。
陽實→陰虛→陽虛→陰實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就說過,「陰實則死」,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個問題是「先天因素與後天影響」。
綜上所說,我們都有致癌基因,也有抑癌基因,這是先天的。後天的不良習慣也會誘發致癌基因的啟動,但我們其實能靠後天的努力及注意養生,而讓致癌基因不啟動。即便啟動了,也能靠新陳代謝和免疫系統正常來抑制癌細胞,因此第三點是可以中西醫合併來看並解決。西醫的做法是靠藥物或是注射幹細胞來增加免疫力,這雖然有效,但只有一時性,並沒解決根本問題。
所以回到基本面,就是要將「新陳代謝」和「免疫系統」功能正常化。
現代人都想著吃藥打針,甚至化療能抗癌,但新陳代謝和免疫系統豈是能這麼簡單就啟動或恢復正常?如果不好好注意生活作息、飲食習慣、日常運動、心理抒發、骨骼端正、經脈順暢,將自己「陽氣」(新陳代謝與免疫系統)恢復正常,將多餘的陰(物質營養)代謝掉,那麼就算一時的抗癌有成果,也不會維持。
會得癌症大多是長期造成的,要想好自然不可能短期內就有結果,我們在還沒病變前開始注重養生,自然能增加新陳代謝和免疫力,便能將癌症抑制。
很多已經患癌者想要短期內好會選擇開刀割除,但為什麼這麼多人開刀或化療後反而轉移?就是因為開刀及化療造成身體變虛,新陳代謝及抵抗力變差,那麼當然讓癌細胞更有機會竄到別的器官。
因此理解病症的原理和得病原因很重要,如何處理和有正確的生活習慣更是重要。
自古沒有長生之藥,只有養生之道。要健康必須從日常做起,你現在年輕時不在意不注重,就是在消耗將來老時的健康,即使現代醫療讓你延長壽命,但不代表你老時能健康開心的活著。
化療後腫瘤變大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腸癌成因/高危因素:
愛吃低纖高脂食物、紅肉,少運動,就要當心了,因會增加患大腸癌機會。除飲食因素外,肥胖和遺傳都是大腸癌的高危因素。
大腸癌篩檢/檢查:
建議年過50歲的人士,即使沒有腸癌的症狀,也應進行腸癌篩檢,這是預防大腸癌的最好方法。因大腸癌通常是由大腸息肉引起,大腸息肉經10年時間惡化,會演變成大腸癌。
預防大腸癌方法:
從飲食著手,多攝取膳食纖維(如從水果及蔬菜中攝取)、減少進食紅 肉及加工肉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做運動、充足睡眠、保持健康體重和腰圍;避免煙酒。
背景:53歲的王先生平時多在外食飯,一直最討厭食蔬菜水果。最近大便帶血,便後還有便意,腹部飽脹。多年前王先生曾因大便出血而到家庭醫生處求診,醫生診斷為痣瘡惡化,經治療後情況有好轉。
(一) 如果沒有大腸癌的病徵,仍然要接受大腸癌檢測嗎?如要,什麽時候最好?0:31
(二) 什麽因素會導致大腸癌?會遺傳嗎?1:57
(三) 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麽預防大腸癌的小貼士?(FindDoc 健康資訊) 3:06
大腸癌 專題 (Part 1) - 大腸癌症狀、大腸癌檢查、大腸癌治療方法和大腸癌復發率 - 潘智文香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http://youtu.be/_ZTyvnOgXM8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查詢醫生資訊:https://www.finddoc.com/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v5SSxiYHjc/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j-4onBAeonpgOnCCg1FOyaq2saQ)
化療後腫瘤變大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大便出血、大便習慣改變、腹瀉或便秘?這可能是患大腸癌的徵兆。大腸癌是香港的第二位最常見癌症 。在2012年,大腸癌新症已 有4563宗。
FindDocTV邀請潘智文香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為大家講解大腸癌的症狀、大腸癌的檢查診斷方法、大腸癌的治療方案(如化學治療/化療、放射治療/電療、標靶治療和手術),以及大腸癌的存活率和復發率等。
背景:53歲的王先生平時多在外食飯,一直最討厭食蔬菜水果。最近大便帶血,便後還有便意,腹部飽脹。多年前王先生曾因大便出血而到家庭醫生處求診,醫生診斷為痣瘡惡化,經治療後情況有好轉。
(一) 王先生現在的情況是痣瘡惡化,還是患大腸癌的徵兆?大腸癌有何病徵?0:31
(二) 有哪些檢查診斷大腸癌的方法?1:48
(三) 大腸癌有哪些治療方法?2:19
(四) 大腸癌治愈後會復發嗎?3:19
大腸癌 專題 (Part 2) - 大腸癌症狀、大腸癌成因和預防大腸癌方法:
http://youtu.be/Nv5SSxiYHjc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查詢醫生資訊:https://www.finddoc.com/
FindDoc個人化身體檢查預約: http://goo.gl/TlOs71
Let's Connect: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ZTyvnOgXM8/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n1El5lDGDPzrMcW2nNNpebU3LV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