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有驚喜】
筆:#筆yourself
—————————————————————
消極的人
也可以很快樂的吧!
我這個人實在是很害怕
那些像是少年漫畫主角一樣
積極進取又樂觀的人
他們太刺眼
我的眼睛有點畏光(這個是真的)
面對他們
我難以直視啊
正能量也好
負能量也罷
其實就是每個人對生活的理解
不同的人經歷不同的人生
輸入了不同的訊息
自然會輸出不一樣的結果
評斷對錯好壞實屬不必
適不適用在你身上而已
只不過既然最後的結果是自己承擔
就更重視自己心裡的想法吧
「迷路的人,就看看北極星;
迷失的人,就想想自己的初心」
說實在的,聊人生真的太無趣
我還是喜歡有趣一天的話題
「你們知道我今天在路上遇到一隻雞嗎」
—————————————————————
#dancingdancingsheep #handwriting
#手書 #手書き #美文字 #練字
#手寫 #手寫字 #手寫的溫度
#負能量 #背影殺手 #繁體字
#跟抄 #語錄 #跟抄語錄 #笑話
#幹話 #鋼筆 #鋼筆字 #萬年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海洋科學廳 今天是第二次帶著聽眾朋友走入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由館方展示教育組的研究人員 #彭海鯤博士,來為大家介紹這個常設展。 「海洋科技博物館」談海洋科學是名正言順且不可或缺的項目,但基於一般民眾生活在四周充滿科學的環境中,但又常聞「科學」而色變、對...
「北極溫度今天」的推薦目錄:
- 關於北極溫度今天 在 手寫澀群平台上線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北極溫度今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北極溫度今天 在 許添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北極溫度今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北極溫度今天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北極溫度今天 在 天氣小觀:北極渦旋發威,一周尾聲留意冷氣團接近 的評價
- 關於北極溫度今天 在 北極溫度的推薦,YOUTUBE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北極溫度今天 在 #國際冷笑話日#搶救北極行動#留言有 今天是國際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北極溫度今天 在 [問卦] 北極圈溫度比台北熱正常嗎?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北極溫度今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不講股票,來講一下環保,如果將來地球毀滅了,再多的股票也沒也用。
#我沒有LINE群_留言要你加入的都是詐騙
記得5月時因為疫情大家宅在家,電器、冷氣…用很多。有一回小女兒跟我說家裡電費用了4000多,一直提醒我要省電,然後她居然寧可流汗睡午覺也不開冷氣。
以前住老公寓時家裡冷氣費曾經達到6000多,可是現在新家比舊家大了很多,冷氣費卻便宜了,因為我裝的是大金「變頻式」冷氣。
冷氣最耗電的就是壓縮機,壓縮機最耗電的是啟動的時候,就像騎摩托車一樣,剛啟動的時候最耗油,在市區因為紅綠燈開開停停的最耗油,如果是長途行駛反而省油了。
所以要趕快把家裡的冷氣、冰箱通通都換成變頻式的,儘管價錢較貴,但是電費的帳單真的超有感。
目前全球還是以火力發電為主,源源不絕排出的二氧化碳會讓地球越來越熱。在我小時候,冬天時很冷,植物上面會結霜,大囤山頂會積雪,現在冬天是穿短袖跟喝冰水。
再暖化下去,南北極的冰山不斷溶解,溫室效應就回不去了!拿北極來說,本來白色的海冰可以反射太陽光,幫地球降溫。但是海冰溶化後成為深藍色的海水,反而吸收太陽光加快暖化的速度。
根據科學家研究,金星上面曾經有海洋,但是就是因為溫室效應失控,目前金星表面的溫度高達400多度,地球會不會是下一個金星呢?現在傍晚時分,太陽下山後往西方看去,最亮的那一顆就是金星了。
看看金星的結局就知道全球暖化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當地球溫度升到一定的極限之後,就再也回不去了!
我們只剩下短短的幾十年來拯救地球跟後代子孫,不是危言聳聽喔。
北極溫度今天 在 許添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世界因極端氣候,到處災難頻傳。聯合國傳來世界自工業革命開始到今天,北半球平均溫度已上升1.5℃的消息,本世紀末可能提高到2℃。低窪國面臨亡國的吶喊,其他世界大城市不是洪水,就是乾旱,或是熄不掉的野火,真是水深火熱的地球。加上疫情變種仍續肆虐,真是惶惶不可終日。
我2005年出席舊金山聯合國世界環境日,在高爾前美國副總統面前,聽他演講人類不敢面對的現實,北極冰原快速溶化的危機,歷歷在目。我堅持、我孤軍奮鬥、我付出政治生命代價、我終於欣慰,台南市「台江國家公園」終經8年,150場說明會,如我事先承諾「只要有一人反對我保證就不做」,終於在2010年成立了。
今天來到從乾涸見底到水滿充沛的石門水庫。我曾關心祈禱,我今更感動了。感謝上天的悲憫,感謝上天對台灣的厚愛!!我佇足靜觀,內心無限怦然!發電廠排水口水龍冲天,湖面悠悠,水天一色!
北極溫度今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海洋科學廳
今天是第二次帶著聽眾朋友走入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由館方展示教育組的研究人員 #彭海鯤博士,來為大家介紹這個常設展。
「海洋科技博物館」談海洋科學是名正言順且不可或缺的項目,但基於一般民眾生活在四周充滿科學的環境中,但又常聞「科學」而色變、對「科學」感到疏離高深又難親近,因此本廳的目的在於讓民眾消除對於海洋科學的排斥,進而產生對海洋科學的興趣。本廳將以活潑有趣的互動方式,呈現出海洋科學中已經了解與尚待探索的課題,同時也讓參觀者感受到海洋科學的發展對人類帶來的福祉,也希望藉由參觀者提出觀後省思,共築海洋可能的未來。
展廳主題:
海洋科學廳包含四大主題。為了讓參觀者從地球整體的角度了解所看到的海,同時也循著歷史軌跡介紹海洋的誕生,因此我們安排第一個主題為海洋面貌。在設計成海洋研究中心的空間裡,將以重視體驗的方式多元地呈現展示。為了呈現海洋波浪產生的情形,海中光線與聲音的傳遞方式,模擬深海水壓的實驗裝置、實際運用於海洋調查與資源探勘的儀器等,介紹海洋的科學特性以及海洋科學的現狀,我們安排第二個主題為「海洋探索」。為了展示日常生活中利用海洋資源製造的產品與一些半成品的原料實物,提醒參觀者其實在各種情形下我們不知不覺使用了許多海洋資源,生活中更少不了海洋資源,藉以說明海洋資源的重要性,我們擬定第三個主題為「海洋資源」。在對海洋科學有些瞭解後,民眾可能會對現況有些好奇,因此我們介紹國際與國內最新的海洋科學研究情形,同時介紹台灣海洋研究的歷程與發展狀況,安排第四個主題為「海洋資訊」。
主題一 海洋面貌:
利用七塊LED 柱狀的顯示板顯示裝置,以燈光與聲音製造出波浪、冰山、海嘯與海中生物等的海洋意象空間效果,稱為Data Pole。「海水的運動」是從不同的時間點、尺度,呈現海水的各種動態。「海洋生態剪影」呈現飛魚躍出水面、浮游生物群在海中徜徉、大鯨鯊在海上覓食、淺水的海藻隨波漂動、深海巨大的魷魚身影晃動、帶著螢光的水母群等。「海嘯」顯現海底發生地層斷裂大水激湧,跨越大洋的海嘯衝上海岸,形成一片汪洋滾流。「海冰與冰山」展現冰川與海水匯合處的大片崩落冰山,激起如山高的水花並形成一座座大型的冰山。北極熊帶著小熊追逐著海獅,最後出現一路挺進的破冰船。這四段重複播放的影片,讓參觀者一進展廳就感受到海洋的氣氛。地球是一個「水的星球」,地表有七成是海洋。這裡要從全球的角度介紹海洋的分布,海洋的寬度與廣度,同時讓參觀者與陸地作比較。另以「海洋相簿」來「重現古代海洋環境」與認識「海洋環境的變遷」。接著介紹水的行星、地球上的水、海的分布與深度、地球剖面與地殼厚度、全球海洋拼圖、從空中看地球(SOS)等課題。其中SOS 球型劇場是以「海洋與地球」為主題介紹全球性的現像,例如全球的洋流、海溫、海風、海面高度、海底地形、溫室效應等。
主題二 海洋探索:
將模擬研究中心創造空間感覺,以體驗型的展示方式介紹海水的性質與運動等等。
「海水的特性」是讓參觀者了解海水所具有的各種性質(溫度、鹽分濃度、壓力、光線、聲音等),同時也透
過海洋生物的生態學習海水所擁有的各種性質。「海水的成份」是介紹海水中含有哪些物質、多少份量,及各佔多少比例。比較海水所含物質與人體所含物質,可以發現主要成份的種類十分類似。「海洋生產力」是介紹在海洋生態系的最底層是微小的植物浮游生物,二氧化碳與陽光等無機物會產生養分供應給其他生物。另在全球物質的循環上,海洋與海洋生物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介紹海洋與海洋生物所扮演功能的重要性。
「海水的運動」介紹海中發生各種運動,同時利用實驗裝置讓參觀者體驗、學習該性質。過去在研究海洋時,必須實際到海上才能進行調查,但是由於遙測技術的發展,讓人類在不必到海上即能進行觀測,並且將觀測的結果應用到許多領域,「海洋遙測」將介紹相關內容。
「海洋調查船探勘」是以我國最新建造的海研五號為題,介紹研究船的結構、船內研究室所從事的活動、調查儀器等,引發參觀者對海洋調查的興趣。
主題三 海洋資源
呈現可從海洋取得各種資源的圖像,並利用影像與實物介紹人類對各種海洋資源的利用
其中海洋的非生物資源包含海洋礦物資源、海洋空間資源、海洋能源等。海洋礦物資源的應用,包含化工、紡織、造紙、染料、治金、陶瓷、肥皂、玻璃、醫藥、農漁業、食用等。海洋深層水以水產養殖與農業為應用重點,並用於漁牧、食品醫療、觀光休閒與溫差發電等相關產業。空間資源指可以利用的各種海洋空間,例如人工島、海上機場、海底隧道、海上度假村等。海洋能展項介紹溫差發電、波浪發電、海流發電等。
主題四 海洋資訊:
介紹國際與國內最新的海洋科學研究情形,同時介紹台灣海洋研究的歷程與發展狀況。
海洋的未來:
是以越來越熱的地球,引出全球暖化下的海水溫度上升等海洋的危機,作為本區的引言,讓參觀者警覺「我們僅有一個藍色地球」,開始關心海洋。然後針對人類與海洋關係的四大主題(環境、科學、科技、能源)一一介紹,讓參觀者了解世界各地保護海洋、研究海洋、運用海洋的各種未來可能的海洋願景,而達到「築夢海洋」。最後以「向海洋立約」為題,讓參觀者以自己的話或畫,寫「給海洋的一封信」,傳達對海洋未來的反思與展望。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80FDgIjaR0/hqdefault.jpg)
北極溫度今天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亞特蘭提斯 #地心世界 #Innerearth
【亞特蘭提斯】通往地心世界第二集,拜爾德日記是真的嗎?地心世界裡面究竟是怎樣的?難道地心引力是不正確的?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由於收集資料和大家的問題,然後在分門別類後,用文章的方式整理出來,讓大家久等了。今天除了會在影片當中回答一部人的問題以外,也會把問題的答案再詳細的解釋,所以會有點燒腦,不過大家喜歡看我影片的人就是喜歡另類燒腦,腦洞大開的主題吧!如果你也是喜歡這些主題,歡迎你訂閱HenHenTV,順便大開旁邊的小鈴鐺,然後選擇全部通知,已經訂閱的人也記得做這個動作,不然有更新的時候,你會收不到通知的。
之前有收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就是問,究竟地心的人是站在那裡的,是和我們相反站著,還是偏向核心那個方向呢?這個問題我也有想了一下,那從牛頓的萬有引力到愛因斯坦的理論裡面,都有說所以物質都有引力,而物質越大,引力就越大,但是這裡就有個問題了,因為牛頓說的引力是超越距離的,而且是比光速更快,立即性的發生在兩個物質的身上,那麼是否是意味著有一天太陽突然間沒了,那地球就會被拋出太陽系嗎?但是這一點就被愛因斯坦否定了,他說物質的質量會扭曲空間和時間,而引力就是在扭曲中產生的。所以並不是因為地球有引力,而是因為物質的扭曲才產生引力,大家明白愛因斯坦的理論嗎?
到現在為止我們雖然可以用牛頓的萬有引力的理論去到外太空,但是卻無法解釋和證實引力是如何運作的,究竟它是直線型的,還是怎樣的?而最新的M理論裡面也有個新的講法,這個就比較玄一點,那就是我們的宇宙是由11個維度產生的,而我們看到的維度只有4維,其他的維度就在真空裡面,而這個在真空裡面的七個維度會捲起成一個圓環型。
如果每一個維度是一塊薄膜,而電力,磁力,弱力和強力就好像弦連接在兩塊薄膜上面,而重力子的弦則兩端綁在一起成為一個圓圈,那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物質的引力是比較少,但某種情況之下,它的其他因素會讓它停留在那裡,因為每一條弦都有不同的張力的關係。
大家明白嗎?我也不是很明白,不過可以理解為引力並不是直線型的,而是以環形的方式形成的,那之前那個問題我也問過他,他的答案也是一樣:就是引力是圓環形的,而地心裡面的人是頭上向著核心,並且是與我們相反的方式站著,而地心裡面是沒有白天和夜晚,因為現代智人體內的lyra基因被修改,需要睡眠恢覆身體,而內部是沒有黑夜的,lyra基因從一開始沒有睡眠的基因編碼,都是通過冥想進入意識狀態恢覆身體。目前的現代智人到地底難以生存,因為沒有黑夜來適合目前的基因編碼。
那如果說通往地心的歷史記錄,需要提一個人叫拜爾德,他是美國海軍少將,是美國Medal of Honor,也就是國家最高榮譽勳章的得主,我在尋找地心資料的時候,一直出現他的名字,而且找到了他的飛行日記,如果真的出自於他的手筆,那可信度就大大的提高,雖然有很多人質疑他根本沒有去過北極,或是這個日記的其他人偽造的,我們先來看看這本日記如何描述:
裡面有講到:
在1947年2月19日,在北極遇到強烈氣流後,上升到2900尺的高空中,看到除了白色的雪地,而發現了淡黃色的光,並且以好像線型的圖案向外擴散,接著他飛機的儀器表和羅盤開始旋轉,就改用太陽能指南針並且和基地報告了位置後,就繼續飛行。
當他的飛機又再次遇到氣流是,就爬升至2900尺時,當他的飛機飛越山脈時,遭遇到強烈地震動。他繼續朝北飛越這些山脈後,他竟然看到了青色的山谷,山谷中有小溪流過,左邊的山坡上分布著茂密的森林。這是不可能在冰天雪地的北極可以看到的情景,此時它的羅盤又開始旋轉,
於是他下降至1400尺,並且向左急轉,以便仔細觀察這個山谷。他看到青色稠密的草原,而這裡的光線很奇特,有光線但是卻看不到太陽。
再下降至1000尺,他就用他的望遠鏡看看地面上的動物,結果吃驚地發現了地球上本已絕種的猛獁!繼而又看到綠色的山丘,外面的溫度為27℃,各種儀器恢覆正常,無線電通訊卻失靈了。
地面開始平坦了,他看到前方竟然有城市存在,發現空中有個不明飛行物體漂浮在空中。在艙門上端和右側出現碟形發光飛行器,上面有無法形容的符號。結果,拜爾德的飛機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吸住,無法控制了。
更不可思議的事情隨即發生,無線電竟然傳出帶著德語音調的英語:“歡迎將軍的光臨”,不用擔心,7分鐘之後將安全降落。
接著,飛機的引擎停止運轉,飛機在輕微地震動中平安著陸,幾位金發碧眼、皮膚白皙、體形高大的人出現了,這些人並沒有攜帶任何武器。拜爾德和他的通訊員受到熱忱地款待,他們登上了沒有輪子的平台車,急速奔向燦爛的城市。城市似乎是用水晶修築而成,閃閃發光,而且還發出彩虹般的色彩。
隨後,他們走進一巨大的建築物裏,飲用風味絕佳熱飲料。10分鐘後,拜爾德暫時離開通訊員,進入一架升降機,向下移動了數分鐘,後來升降機的門朝上無聲地開啟,他走過充滿玫瑰紅色的走廊,光線似乎是從墻壁上放射出來的。他在一扇巨大的門前停下,門上有奇特的文字。他親眼看到的華麗精致的房間,非常不可思議的裝潢,和那些人見了面,他們的聲音既悅耳又熱忱,他們告訴將軍,因他具有高貴的素質,並在“地表”世界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讓他入境。
那些人還告訴他,這個地下世界名為“Arianni”,自從美軍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過後,他們才開始關註外面的世界,也派遣許多飛行器到地表展開調查。他們表示,地下世界的科技和文化要比地上世界進步數千年,原先他們並沒有幹涉地上世界的戰爭的想法,但因為不願再見到人類使用原子武器,因此派出密使訪問超級大國,可是卻未受重視。這次借邀請將軍的機會,傳達地上世界可能會走上自我毀滅的信息。那些人抱怨說,他們派出的人在地上世界受到了不友好的待遇,而飛行器也常遭戰機惡意攻擊。人類文明之花慘遭蹂躪Rou lin,陰暗的幕罩已經降臨,全世界將陷入極度的不安之中。黑暗時代將出現,但新世界將從廢墟中再生,地下世界的人類會協助地上世界的人類重建家園。
拜爾德在結束會晤hui wu後,沿原路返回,與他的通訊員會合。在兩架飛行器的引導下,他們升至823米,然後平安返回基地。臨行之前無線電傳來德語“再見”的聲音,27分鐘後著陸。
1947年2月,拜爾德出席美國國防部的參謀會議,所有的陳述均有詳細記錄,並且向杜魯門總統做了匯報。會議歷時6小時40分鐘,他還接受了最高安全部門及醫療小組的調查,後被有關方面告之嚴守秘密。拜爾德身為軍人,只能服從命令。但他仍在1965年12月24日的日記中寫到:“那塊土地在北極,那個基地是一個巨大的謎。”
看完了這個日記,我找到歷史裡面的確是有記載,不過是他去到南極的記錄,那個行動叫Operation high Jump,我們在下一集會講到這個Operation high jump。至於有沒有去過北極,那就沒有任何的記錄,只有這個Flying Log。
如果飛行日記描述的是真的,那麼在他飛行時發生的第一次氣流,可能已經進入了巨大的洞口裡面,由於引力的關係,他們並不察覺到,就好像你飛行的時候,並不會察覺到地球是圓的,一樣的意思。在那裡開始算起他飛行了29分鐘,以以前的飛機飛行距離來算,以大概時速150-200公里的飛行29分鐘,就大概是100公里後,像之前我們說的,地殼本身就已經45km了,如過這樣來算,的確是符合邏輯的,至於是不是真的,那我們下一集再看多一個關於地心探險的記錄吧~
好了~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我們下一集會說納粹黨在北極和南極的探險,和在那裡建築新柏林的傳聞,究竟傳聞是不是真的,下一集我們一起來探討,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_EognTCwJ0/hqdefault.jpg)
北極溫度今天 在 #國際冷笑話日#搶救北極行動#留言有 今天是國際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國際冷笑話日#搶救北極行動#留言有 今天是國際冷笑話日! 這個日子訂在熱死人的七月太適合 ... 每多五則留言,溫度會下降一度本編會在留言處即時更新北極目前溫度. ... <看更多>
北極溫度今天 在 [問卦] 北極圈溫度比台北熱正常嗎? - Mo PTT 鄉公所 的推薦與評價
"台北37.8度破今年紀錄!氣象局發布14縣市高溫警報" 今天看到這個新聞對照昨天https://twitter.com/EKMeteo/status/1274292224671600640/photo/1… ... <看更多>
北極溫度今天 在 天氣小觀:北極渦旋發威,一周尾聲留意冷氣團接近 的推薦與評價
天氣小觀:北極渦旋發威,一周尾聲留意冷氣團接近
進入正統12月冬季月,一開始就有猛烈的冬季系統訊號,
模式預報,北極渦旋愛上北亞遠東地區,直接駐點,
由於12月永夜範圍邁向極大化,北緯66.5度以北將全部進入永無天日的黑暗世界,
北極渦旋中心在北緯60度左右的北亞遠東地區持續增強,目前已成為強烈北極渦旋,
往年北極渦旋強度在進入12月以後的冬季月之後,
中心百帕高度場都會增強到"小於15000米"的超級北極渦旋,
但今年北極渦旋中心偏離北極,加上東亞大槽強勁,因此北極渦旋的增強速度稍慢。
北極海冰面積增加的速度也不算快,北極海冰結冰的情況依舊慘不忍睹,但比去年好多了
。
東亞大槽的強勁也讓東北亞凍翻了,東亞更是頻頻寒潮爆發,
未來一周,入冬以來最強的東亞大槽下殺,冷氣團往台灣接近,
要留意台灣是否是入冬第一波冷氣團報到了。
今天天氣非常好,吹東風,這是太平洋副高的抵禦勢力,
但副高無法抵禦太久,明天1044百帕的蒙古冷高壓南下,
地面場重新由東風轉東北風,東北季風再度帶領冷空氣南下,
在副高的抵禦下,冷空氣南下速度不快,溫度是漸進式下降,
而副高也感受到冬季系統的擴張勢力,背後有北極渦旋的威力,
北極渦旋這位冬季系統大總裁一旦出手除非是南亞高壓復活,不然單靠副高是惹不起的,
因此,明天開始副高漸漸往東退,在副高退的差不多時,
一周後期,一把大刀揮來,西風大槽直接殺到,
高空西風帶壟罩全台灣,西風帶的西北氣流帶來冷空氣,
雖然不是西風帶正北氣流,但在北極渦旋的加持下,
一周尾聲,850帕3度線接近台灣北部,6度線壓過台灣北部,
換言之地面溫度大概會降到15度左右,接近冷氣團強度。
因此,台灣要開始留意冷氣團接近了。
一周尾聲這波冷空氣才剛開始,因為更遠的模式預報認為一周過後,
更猛烈的冷氣團侵襲下,850帕0度線已經到達北緯25度,不過影響的是華南地區,
台灣海峽發揮溫度調節,寒流要到達台灣有難度,但冷氣團可能就躲不掉了。
後續要再觀察。但不管如何,模式預報看來冷空氣將來勢洶洶,大衣要準備了。
在降雨來看,東北季風影響下除東北部外,沒有太明顯的水氣供應,中南部要降雨有困難
。
南方目前沒有擾動,且由於後期冷高壓強勢南下,這表示南支槽也被抑制無法提供水氣,
高空也呈現西風大槽後的"脊"的冷高壓堆積態勢,當然就沒有西風南支槽發揮空間。
至於北部來看,模式預報後期冷空氣南下是西風帶的西北氣流,北部也比較偏乾。
當然東北季風還是吹向東北部與部分東部,天氣較差。
(以上供參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194.2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Y_Research/M.1511865165.A.049.html
※ 編輯: daron (123.192.194.253), 11/28/2017 18:35:04
北極渦旋偏離北極通常是北極有暖高壓入侵,但偏離哪裡就是各大學問了,
要看東亞大槽和北美大槽的拉鋸。
颱風進入中南半島可以逼退副高,和南支槽的互動不一樣。
華南雲雨帶是因為南支槽東移加深,槽前在華南地區形成雲雨帶,
而華南的雲雨帶東移,也才會影響到台灣。
一般來說,南支槽受到副高影響大,但冬季冷高壓太強也同時抑制南支槽活躍。
※ 編輯: daron (123.192.194.253), 11/28/2017 21:35:08
北極渦旋偏離傾向北亞遠東地區應該是和東亞大槽有關。
目前雖然有大西洋暖脊入侵北極,不過永夜程度很強,很快又被冰凍平復。
東北季風
冷空氣 / / /
/ 涼 / /
/ / /
馬祖 16度 / / 熱 ====>
/ 熱 ===>
淡水22度
台北25度
信義區28度
中壢22度 桃園25度
新竹23度
(簡單表示圖)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