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書真的不容易】
這次分享的短篇,出自加拿大幽默作家里柯克。算是一部比較輕鬆的作品。
故事是寫一位書店店長,用盡各種天花亂墜的方式,向顧客們推銷書籍。但同時又逗趣地點出「他們不讀」的事實──就像我們這些屯書的人一樣。
來看看這部有趣的短篇小說吧。
-
大眾讀者 / 里柯克
「想到店裡看看?噢,當然,先生。」他打招呼說。
然後,他一邊彬彬有禮地把雙手合在一起擦來擦去,一邊透過眼鏡向我投來銳利的一瞥。
「在店後面左邊的書架上,您會找到些也許會使您感興趣的東西,」他說,「在那兒我們備有一套重印的叢書——如《從亞里斯多德到亞瑟·巴爾福的一般知識》,一毛七一本。或者,您也許想看看《已故作家群英錄》吧,每本一毛錢。斯拜婁先生,」他叫道,「帶這位紳士看看我們的重印經典——一毛錢一本的那套。」
說著他朝一個銷售員招了一下手,接著就把我置之腦後了。
換句話說就是,他片刻之間已推斷出我是哪一流的人物。雖然我去百老匯大街買了頂灰綠色軟呢帽,還繫了一條點綴著錢幣般大小的花斑的俏領帶,但是這一點用也沒有。這些小小的裝扮根本掩蓋不了內在的靈魂。我是一個教授,他知道這一點,或者,至少可以說他能立刻推斷出這一點——這也是他生意的一部分。
十個街區內最大的書店的銷售經理,是不會看不準顧客的。他當然知道,作為一個教授,我根本不是什麼好主顧。正如所有逛書店的教授一樣,我來到書店無異於一隻黃蜂飛向一罐敞開的橘子醬。他知道我會在店裡賴上兩個小時,不是妨礙這個就妨礙那個,最後才買上一本重印的《柏拉圖對話錄》,或《約翰·彌爾頓散文全集》,或洛克的《人類理解論》,或是其他類似的陳舊貨色。
至於說真正的文學品味——也就是欣賞封皮有如裝了彈簧而且附有卷首畫的那種上個月才出版的一塊五毛錢一本的小說的能力——我是沒有的,他清楚這一點。
他瞧不起我,那是當然的。但正如書店行業的一句格言所說,一個教授站在角落裡埋頭讀書的形象能使書店生輝。真正的顧客們喜歡這種形象。
正由於這一點,就連塞里耶先生這麼時髦的經理都容忍了我在他書店裡面的一個角落裡的存在。也正是由於這一點,我才有機會見識他那些與他真正的顧客打交道的手腕——我得承認,他那些手腕運用得非常成功,難怪所有的出版界人士都公認他無疑是美國文學的一根頂樑柱。
我並不想站在某處像間諜似的偷聽別人的談話。說實話,其實我立即就被一本新翻譯的《埃皮克提圖道德論》吸引住了。那本書印得很精緻,裝訂得也很好,而且只需花一毛八分錢,因此我當即就很想把它買下來,儘管看來最好是先翻閱一下。
我還沒翻完開頭的三章,突然我的注意力就被書店前面的談話吸引過去了。
「你肯定這是他最近的作品嗎?」一個穿戴入時的婦女在問塞里耶先生。
「噢,沒錯,拉塞里葉夫人,」那位經理回答說,「我向您保證這是他最新的作品。真的,它們昨天才到哩。」
他一邊說一邊用手指了指一堆大大的書。那些書的封面是藍白相間的,色彩挺明快。我能看清書名那兩個燙金字——《金夢》。
「噢,沒錯,」塞里耶先生重複道,「這的確是史拉什先生最近的作品。它銷得可好啦。」
「那就行了,」那位女士說,「你知道吧,有時候還真容易上當:我上個星期來這兒,買了兩本看樣子很棒的書,我回到家裡之後才發現兩本都是舊書,是六個月以前出版的,我記得是。」
「噢,天啦,」那位經理以抱歉的口氣說,「拉塞里葉夫人,實在對不起。請讓我們派人去把它們取回來,換別的書給您吧。」
「噢,那沒關係,」那位女士說,「我當然不會去讀它們。我把它們給了我的女僕。反正我估計她是看不出新舊來的。」
「我想她看不出來,」塞里耶先生說道,露出一絲居高臨下的微笑,「當然如此啦,夫人,」他以時髦書商的和藹姿態繼續閒聊起來,「諸如此類的事是時有發生的。昨天我們就碰到這樣一件非常頭痛的事情。我們的一位來得最勤的顧客跑來,急急忙忙地,來買些書帶到輪船上去讀。我們還蒙在鼓裡哩,鬧不清他是怎麼回事——我想大概是僅僅憑書名選書吧,有些先生是經常這樣的——他竟然挑了兩本去年出的書。我們立即打電話去輪船上,只可惜已經太晚了。」
「那麼,這本書,」那位女士說,同時慵懶地翻了翻,「這本書好看嗎?是講什麼的?」
「這可是一本極為動人心弦的書,」塞里耶先生說,「事實上,是大家手筆呀。評論家們都在說,本季度最動人的書恐怕是非此莫屬了。」說到這裡塞里耶先生停頓了一下,不知怎的,他的舉止讓我想起我在大學的課堂裡解釋我本人也不懂的東西時的作派。「它有一種——一種——力量,就這麼說吧,一種很不尋常的力量,事實上,你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是本月最有力量的一本書。真的,」他舉了一個自己更勝任例舉的理由,補充說,「它的銷量非常之大。」
「你們好像還有好多沒賣掉。」那位女士說。
「噢,我們不得不大量備貨呀,」經理回答說,「來買這本書的人源源不斷。的確,你知道這是一本必定會引起轟動的書。事實上,在某些地方,有人說這本書不應該——」說到這裡塞里耶先生把聲音降得那麼低微,一副投人所好的樣子,我壓根兒沒聽見他的下半句。
「噢,是嘛!」拉塞里葉夫人說,「那好,我想買了算了。無論如何,也該看看這些招來紛紛議論的東西講的是什麼。」
她已開始扣手套的扣子和重新調整毛皮圍巾,這條圍巾已接二連三地把復活節卡片從櫃檯碰落到了地上。接著她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噢,我差點兒忘了,」她說,「你們能順便也送點什麼書到我家供拉塞里葉先生讀嗎?他正準備南下到維吉尼亞去度假。你知道他喜歡讀些什麼,對不對?」
「噢,一點兒沒錯,夫人,」那位經理說,「拉塞里葉先生一般讀的是——呃——我想他主要買的是——呃——」
「噢,旅遊讀物和其他類似的東西。」那位女士說。
「太好了。我想我們這兒有拉塞里葉先生愛讀的書,」他指了指左邊書架上那排漂漂亮亮的書,「有《撒哈拉七周遊》,每本七塊;有《半年乘車遊》,實價六塊五毛;有《午後牛車遊》,分上下卷,定價四塊三,優惠兩毛。」
「我想這些書他都讀過了,」拉塞里葉夫人說,「至少我家裡有很多這一類的書。」
「噢,很可能。可您瞧這兒,《在科孚島食人族裡》——噢是的,我想這本他有了——《在……》——這本,我想他也有了。不過這一本書我敢肯定他會喜歡,今天早上才到的,《在新幾內亞的猴子們中間》。每本十塊,實價。」
說著塞里耶先生把手搭到了一堆新書上,顯然這堆書的數量不亞于《金夢》。
「《在猴子們中間》。」他重複了一遍,那神氣幾乎像是在撫慰那些書似的。
「看來價格相當貴。」那位女士說。
「噢,是挺貴的——貴極了,」那位經理熱情洋溢地重複道,「您瞧,拉塞里葉夫人,貴就貴在插圖上,價真貨實的照片。」——他用手指快速地翻動書頁—— 「價真貨實的猴子,用相機拍攝的;還有優質用紙,您一看就知道了。事實上,夫人,這本書光製作成本就花了九塊九毛錢。我們當然盈不了什麼利,但我們還是喜歡賣這種書。」
每個讀者都樂於瞭解圖書製作的詳情;而且每個讀者當然都樂於知道書商在賠錢。我意識到,這兩點是塞里耶先生與讀者打交道時所信奉的兩條公理。
於是拉塞里葉夫人非常自然地買下了《在新幾何亞的猴子們中間》,接著塞里耶先生叫一個部下記下了拉塞里葉夫人在第五街的地址,然後點頭哈腰地送這位女士出了店門。
回到櫃檯邊的時候他的舉止與先前判若兩人。
「那本猴子的書,」我聽見他對他的助手說,「會很難銷。」
但他沒有時間進一步細想。
另一位女士進店裡來了。
這一回,即使是一個眼力不如塞里耶先生的人,都可以從來客那華貴的深色喪服和陰鬱的臉色,一眼就看出她是一個感傷的寡婦。
「想要本新到的小說吧,」經理又是老調重彈,「有的,夫人,這兒有本很感人的,《金夢》,」——他一副為書名著迷的癡態——「一個很可愛的故事,可愛極了,事實上,夫人,評論家們都在說,這是史拉什先生所寫的最感人的小說。」
「這本書好看嗎?」那位女士說。
我開始意識到所有的顧客都這樣問。
「好看極了,」經理說,「是一個愛情故事——非常簡單、甜蜜,但感人極了。真的,書評上都說這是本月最動人心弦的書。我妻子昨天晚上還在大聲朗讀哩。她感動得熱淚直流,簡直沒法再讀下去。」
「我想這是一本很安全的書,對吧?」那位寡婦說,「我想買給我的小女兒看。」
「噢,非常安全,」塞里耶先生用幾乎是父親一般的語調說,「事實上,寫法是很傳統的,和過去那些可敬可親的經典一樣,就像」——塞里耶先生說到這兒停頓了一下,他的眼中明顯地流露出一絲疑惑之光——「就像狄更斯、菲爾丁、斯泰恩等人的作品。我們向神職人員賣了不少,夫人。」
那位女士於是買了一本《金夢》——店員用綠色的彩光紙把它包紮了起來,然後她就出了店門。
「你們有適合假期讀的輕鬆點的書嗎?」接下來的一個顧客用輕快的聲音大聲問道——他那神氣像一個準備去旅行的股票經紀人。
「有,」塞里耶先生回答說,他的臉幾乎堆滿了笑容,「這兒有一本棒極了的書,《金夢》,是本季度最幽默的書——簡直可以笑死人——我妻子昨天還在大聲朗讀它哩。她笑得直不起腰來,簡直沒法再讀下去了。」
「多少錢一本,一塊嗎,一塊五,好吧,給我包起來。」
櫃檯上響起錢幣的丁當聲,然後那位顧客就走了。我開始清楚地認識到,只想買一毛八一本的《埃皮克提圖》和每本一毛二的「重印世界文學名著」的教授們和其他學院人士,在圖書銷售業中所占的地位何其可憐。
「您好,法官,」經理對下一個顧客說,此公戴著寬邊呢帽,大腹便便的好不威武,「想要海洋小說?當然,像您這樣用腦偏多的人,讀讀小說無疑是件大好事。這兒有一本最近出的最新的書,《在新幾內亞的猴子中間》,定價十塊,四塊五優惠給您。光製作成本就花了六塊八。我們快賣光了。謝謝您,法官。替您送上家去嗎?好的。再見。」
接下來顧客們來來去去,接連不斷。我注意到,儘管書店裡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書——估計有上萬本吧——但塞里耶先生顯然只在銷售其中的兩種。每個女顧客到店裡,買走的是《金夢》;每個男顧客來,買走的是《在新幾內亞的猴子中間》。對這位女士,推薦《金夢》的理由是它剛好適合在假期讀;對另一位女士,推薦它的理由則是它正好合適在休完假之後讀;第三位女士把它當作雨天良友來買;第四位來買時它又成了晴天讀物。猴子的故事被當成海洋故事、陸地故事、叢林故事和高山故事賣了出去,售價依據塞里耶先生對顧客的不同估價而各不相同。
忙了兩個小時之後,書店空閒了一會兒。
「威爾弗雷德,」塞里耶先生轉過身去對他那位領頭的店員說,「我準備出去吃午飯。你要盡最大努力推銷那兩本書。我們準備再賣上一天,然後就拉倒了。我要去找多肯姆一狄斯康特公司,也就是出版商,把球踢回給他們,看他們怎麼辦。」
我感到我在店裡逗留得太久了。我拿著那本《埃皮克提圖》走了過去。
「您好,先生,」塞里耶先生說,他立即再一次表現出了職業風範,「《埃皮克提圖》?一本很棒的書。一毛八。謝謝您。也許我們還有其他或許令您感興趣的東西。我們的小間裡還有些二手貨,或許您有興致看一看。有一套《亞里斯多德》,上、下卷,字印得細極了,簡直難以辨認,您也許會喜歡;還有一本昨天到的《西塞羅》,求之不得的好書,被濕氣弄壞了一點;我想我們還有一本《馬基雅維裡》這一本很特別,幾乎散架了,封面也沒有了。一本很難得的古書,先生,您要是專家就用得著。」
「不,謝謝,」我說。然後,出於一種早已在我心中滋長而且我無法抗拒的好奇,我說,「我要那本——《金夢》,您好像覺得它棒極了,對吧?」
塞里耶先生用他那銳利的目光瞥了我一眼。他知道我並不想買那本書,而且也許像其他次要人物一樣,他一時間也有點六神無主了。
他搖了搖頭。
「買賣難做啊,」他說,「出版商硬是把這類東西塞給我們,我們不得不盡自己的努力。他們陷入困境了,我明白這一點,他們正眼巴巴地盼著我們拉他們一把哩。他們正在大規模做廣告,或許能脫身也難說。當然,只有一次機會。誰也說不死。很可能我們能使教會人士起來攻擊這本書,要是那樣我們便有救了。否則我們就再沒有什麼指望了。可以想見這本書糟透了。」
「你沒讀過嗎?」我問道。
「哎呀,沒有!」經理說。瞧他那模樣,就像一個被獻上一杯他自己擠的牛奶的擠奶工。「要是試圖去讀那一本本新書的話,那就有我好受的了。別說去讀,光是追蹤它們的動態就夠我受了。」
「可那些買了書的人怎麼辦?」我繼續說道,深感迷惑,「難道他們不會感到失望嗎?」
塞里耶先生搖了搖頭。「噢,不會,」他說,「你知道吧,他們不會去讀它的。他們從來就不讀。」
「但無論如何,」我不甘心地說,「你的妻子覺得這是一本好極了的小說。」
塞里耶先生啞然失笑。
「先生,」他說,「我還沒結婚哩。」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Meck大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店名:味奇香烤鴨莊 電話:02 2232-5000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永貞路12號 營業時間:am10:00 - pm20:30 公休日:不定 關於: -北京烤鴨起源於明代- 香氣逼人的純手工荷葉餅皮軟糯些,捲起來雖軟卻不爛,咀嚼時更加地突出了鴨肉的酥香鮮嫩用薄餅卷著食用包上烤的金黃酥脆的鴨皮/火...
十二之卷學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深川是現在東京都江東區西部的的一個町,是明曆大火之後放置為了重建江戶的木材而興起的地方。而深川飯(深川めし/ふかがわめし) 是盛產貝類的深川的漁夫的漁夫料理。在東京灣還盛產文蛤時,漁夫捕完於回到岸上就會把剛捕撈的貝類剝殼取肉煮成味噌湯,然後加炸豆皮和蔥綠拌飯吃。因為這個深川的漁夫湯拌飯料理省時省事而且便宜,所以很快就受到歡迎。而後來作法不止是將貝類味噌湯淋在飯上,而用日本酒和醬油調味再加蘿蔔,這就是明治末期引發大流行的深川飯。
深川飯原本是與江戶前壽司、天麩羅、蕎麥麵同等地位的傳統江戶美食。最早是以馬鹿貝(バカガイ)或文蛤當主料,現在則是改用海瓜子。馬鹿貝的就是青柳貝,是江戶前壽司不可欠缺的貝類,之所以叫做青柳,是因為牠過去的知名產地是日本古代令制國的位於東京灣的上總國的青柳村,現在則是千葉縣中南部的市原市。另外,根據《広辞苑》的說法,則是把殼去掉,單指貝肉的部份的時候,才稱之為青柳。而其標準和名則是「笨蛋貝」(馬鹿貝/バカガイ)。這個名稱是來自於其對潮水與沙灘的變化非常敏感,而在一夜之間替換棲身處的「場替え」(ばかえ)特性,而バカガイ就是「場替え」的轉音。另一說是因為牠的殼很容易碎裂,因此被稱為「破家貝」(バカガイ)而轉音成バカガイ。還有一說比較可愛,說是因為牠被捕獲後,常常會從殼中伸出其足部,看起來好像在吐舌頭一般的小笨蛋。此外,牠又因為自古都出現在港口船的停泊處,而又被稱為「ミナトガイ」(港貝)。在九州則稱之為「キヌガイ」(絹貝)。
不過雖說叫「笨蛋貝」,但從上文看到的牠變換棲息處的速度來看,牠在貝類之中可說是靈敏而神速。以潛沙的速度來說,文蛤需要兩分鐘,海瓜子要快15分,而青柳只需要23秒。這歸功於其強健發達的「斧足」,以其前端的彎屈處迅速潛入沙中。不單如此,如果有敵人接近的話,牠甚至可以用斧足的力量跳飛出沙子,而這跳飛的最高記錄為18公分。而這另一方面也要歸功於其輕薄的殼,與同樣大小的文蛤比起來,青柳的殼只有文蛤的殼重量的一半。
青柳最好吃季節是2~4月,在日本的主要產地包括了北海道、三河與東京灣。不過北海道所產的青柳與東京灣產的有著明顯的差異。北海道所產的青柳,是奶油般的淡黃色,肉厚、體大,而富有嚼勁;東京灣產的則是深橘色,而且比較小顆。但是由於東京灣許多原本貝類的棲息處現在都被填平了,所以目前可稱為江戶前的青柳多產自千葉縣的船橋、木更津和富津。在千葉縣的產地,會把青柳從水管用竹串串起來曬成蛤乾,稱為「目刺し」(めざし)。四國的愛媛縣也會將之做成乾,在那則被叫做是「姫貝」,都是稍微烤過就香氣四溢的珍品。而同樣在產地的千葉縣,生食的話則會把青柳混合蔥、薑、紫蘇、味噌一起剁碎,做成當地的漁師料理「ばか貝のなめろう」。「なめろう」多被當成晚上的下酒菜,如如果前一天晚上的「なめろう」沒吃完的話,早上則可以將之捏成肉餅的形狀,或煎或烤成另外一道千葉縣的鄉土料理「さんが焼き」。
青柳的肉有著強烈的海水香氣,而其閉殼肌則是特別甘甜,為江戶前壽司的重要與高級食材,也就是「貝柱」(はしら),而青柳的貝柱也就是「小柱」(こばしら)。青柳的閉殼肌有兩個,一大一小,其中小的小柱比較小的又被稱為「小星」,大的稱為「大星」,都做成軍艦卷食用。而剝殼取貝柱的技術,則是江戶前自古便有的技藝。
不過這種江戶前的重要貝類食材的中文和學名卻都走中國風,叫做中國蛤蜊(學名Mactra chinensis),或是中華馬珂蛤,為簾蛤目馬珂蛤科馬珂蛤屬。
而馬珂蛤屬的重要特徵,其雙殼間的靭帶(閉殼肌)在殼外,而不像其牠雙殼綱物種那樣在殼裡。在台灣分布於高雄縣,小琉球,金門金寧,金城,金沙,金湖,烈嶼,宜蘭縣,澎湖等地。
這間「割烹 みや古」位於森下與清澄白河之間,是大正十三年(1924)創業的老店。第一代谷口宮治氏先生創業時賣的是天麩羅,到了第二代目谷口春義氏先生該店的深川飯大受歡迎,並將原本使用的青柳貝改為海瓜子。
還有一間深川飯也很好吃的店是位於清澄白河的「深川宿」,離晴空塔不遠,而且「深川宿」對面就是江戶歷史博物館,值得一逛。再過條街則是三菱財閥創業者岩崎彌太郎以前招待貴賓和三菱員工的清澄庭園(きよすみていえん),是吃完吃後享受江戶傳統風情的好地方。
《貝類之兵法》:https://naihaolee.pixnet.net/blog/post/348322640-
十二之卷學名 在 詰雅花卉農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裏般若~
學名 : Haworthia 'Ura Hannya' ~
十二卷屬裡算是屬於特大窗的品種~
一般的克雷克大就算有很凸透的窗~
也都是只有葉表上層
很難是像裏般若這種非常有立體感的大窗~
從側面看也可以被那巨大的窗給吸引住!!
(一般的壽類寶草從側面根本看不到甚麼窗)
而吳皣自己之所以會入手~
就是因為有一次在某前輩家看到五吋盆的裏般若
是五吋滿盆喔!! 各位可以想像一下到底有多大!!
那是我第一次被驚艷到!!
就二話不說跟前輩吵著要買側芽!!
結果沒有側芽可以買~
因為這一品是比較不會長側芽的~
那為何還能入手了?
因為前輩告知 " 沒有側芽~ 但是有TC的~ "
當下也是二話不說 " 好 " ~
其實台灣的TC(組織培養)技術很強~ 從蘭花產業就可以得知!!
(就算不是台灣的TC苗~ 小弟當下也還是會入手)
入手到現在大約也有4~5年~
從小小的三片葉子養到像照片中的三吋半大小
其實很有成就感!!
而且越長越美~
不過說真的~ 養這麼久了半個側芽都生不出來~
可見為什麼會用到TC方式去做量產
不過像這種窗大的品種~
其實在百合市場裡滿多玩家都很喜歡收藏!!
而且男女通殺~
(普遍百合科都是男性花友居多)
價格也因為大量組培生產的關係也親民不少~
長的不快~ 但是好顧!! 沒有甚麼病蟲害~
又耐陰~ 耐潮濕~
價格既然已經親民不少~
有喜歡的花友~ 如果哪天在市集上遇到~
不妨考慮一下!!
https://ayeah3713883.pixnet.net/blog/post/558773657-%E5%A4%9A%E8%82%89%E6%A4%8D%E7%89%A9-%E8%A3%8F%E8%88%AC%E8%8B%A5-haworthia-'ura-hannya'
十二之卷學名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店名:味奇香烤鴨莊
電話:02 2232-5000
地址:新北市永和區永貞路12號
營業時間:am10:00 - pm20:30
公休日:不定
關於:
-北京烤鴨起源於明代-
香氣逼人的純手工荷葉餅皮軟糯些,捲起來雖軟卻不爛,咀嚼時更加地突出了鴨肉的酥香鮮嫩用薄餅卷著食用包上烤的金黃酥脆的鴨皮/火候醬爆鴨骨烤鴨鮮嫩多汁的特點正統的北京烤鴨是以餅皮包上鴨皮、宜蘭特選三星蔥、金の醬,胸部的鴨皮晶瑩圓潤,全瘦的鴨肉鮮嫩清香,腿肉每片都帶皮帶肉皮層酥脆肉質肥嫩,顏色鮮豔,味道香美,油多不膩,百嘗不厭北京烤鴨已成為市食種常見的佳餚,親戚朋友之間也常以烤鴨為厚禮相互饋贈。烤出的鴨子,表面色澤金黃油亮,外酥香而裡肉嫩,別有一種特殊的鮮美味道。烤鴨的吃法,是首先以利刀將其削為薄片,用烙制好的荷葉餅涂上甜麵醬,然後放上、烤鴨片等卷而食之,極為香美。風味更加珍美。
- 烤鴨外酥內軟 -
真正的"酥不膩" 又酥又脆"。又專門選用了甜度比較低的方粒白糖,用酥酥的鴨皮蘸了放在舌間不用咀嚼也能化掉,口感層次豐富,也沒有其他家鴨皮的油汁豐腴的感受烤制完成的鴨子用刀削成小片,叫做「片鴨」,理想情況下2分鐘30秒片完剔除鴨肉後剩餘的鴨架可以用來煲湯把骨頭熬湯喝。 鴨子入爐後,要用挑桿有規律地調換鴨子的位置,以使鴨子受熱均勻,周身都能烤到。掛爐烤鴨的鴨胚受熱均勻、強烈,皮下脂肪已經融化,烤制的鴨子皮脆肉嫩。精選肥厚多肉的土蕃鴨製作菜餚為了增加風味,就用炭火烘烤,使得口感酥香、肥而不膩皮香甦肉嫩外觀美麗,肉質細嫩的北京鴨,真是大開眼界。據記載:北京鴨在美國,"樣品既出,社會耳目為之一新,紳士名媛,交譽不置。購者驟多,供給缺乏。一時價格騰貴,每種卵十二枚,竟需價十至十三元美金,而每卵一枚,當金元一元之價。美國社會,遂有鴨即金磚之美稱。並因其來自中國之北京也,而賜以北京鴨之佳名。" 從此"北京鴨"揚名於世界。用填肥的北京鴨為原料烤制出的鴨子,皮層酥脆,肉質肥嫩,顏色鮮豔,味道香美,油多不膩,百嘗不厭,成為京師第一名特產。北京烤鴨已成為市食種常見的佳餚,親戚朋友之間也常以烤鴨為厚禮相互饋贈。鴨子是中國的特產。烤鴨所用的鴨子更是由中國培育而成的良種。它的學名就叫做北京鴨。如今全世界都在吃這種鴨子掛爐烤鴨所烤出的鴨子,表面色澤金黃油亮,外酥香而裡肉嫩,別有一種特殊的鮮美味道。而烤鴨的吃法,是首先以利刀將其削為薄片,用烙制好的荷葉餅涂上甜麵醬,然後放上烤的金黃酥脆的鴨皮與肥嫩肉質、宜蘭特選三星蔥、涂上金の醬卷著而食用極為香美。 北京烤鴨:表面色澤金黃油亮,皮層酥脆肉質肥嫩,顏色鮮豔,味道香美,油多不膩,百嘗不厭,而別有一種特殊的鮮美味道 。
#Meck大叔#味奇香烤鴨莊#烤鴨三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lDsSUmBryw/hqdefault.jpg)
十二之卷學名 在 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明代中後期至清朝初年,西方正處於文藝復興後期,歐洲的封建制度走向解體,資本主義崛起,科學發展成為國家富強的要角,而大批傳教士的世界足跡,也把西方科學傳入亞洲,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西學東漸」。可惜,本位主義之故,當時在位者並未體悟西學的重要性,錯失了體質大改造的機會,中國也因此從自以為的天下中心逐漸跌落,慢慢失去主導,甚至最後更因為故步自封,變成西方帝國強權的刀下俎!
但並非所有人都是如此,在明代中後時期,也是有秉持開放精神吸收西學的人,其中徐光啟,就是極少數有遠見的人。徐光啟二十歲中秀才,三十六歲中舉人。三十九歲,到南京,首次遇見了天主教耶穌會的傳教士利瑪竇。四十二歲,徐光啟受洗入天主教會,隔年考中進士,入朝為官。徐光啟從政的同時,也跟著利瑪竇學習,他跟利瑪竇合譯出《幾何原本》的前六卷,也譯定了許多重要數學名詞,比如點、線、面、直角、銳角、三角形、四邊形、圓形等等,一直沿用到現在,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囉!
徐光啟就像明朝中葉的一盞明燈,照亮了中國科學文明的曙光。如果,在那時有更多像徐光啟這樣,以開放胸襟接受西方文明與科學的有志之士,那麼,或許就不會有清末諸多喪權辱國不平等條約與戰亂發生,今日的東亞甚至世界局勢都會有不同的發展了!
想知道阿綱老師錄影時的小故事嗎?
還有更多有趣的內容~請上馮翊綱說文解字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FCCSD2016/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AFrIN5IHV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