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緹卡 #慈善彩妝 #保育眼彩盤
之前我們提過蝴蝶、海豚、海龜、大象、老虎等等,也幫助過海洋與珊瑚,2019年秋季更致力於非洲瀕臨危機的物種,讓世界看到他們岌岌可危的生活環境。
.
獵豹 Cheetah | 獵豹保護基金會
世界上90%的獵豹已在上個世紀小時,目前全球數量不足萬隻,棲地減少、農業發展與黑市的獵豹收藏貿易是銳減主因。
獵豹保護基金會透過教導農民如何與獵豹和平相處,並引進獵犬護畜,減少獵豹因獵食而遭人類殺害,降低人豹衝突以捍衛獵豹永存。
.
穿山甲 Pangolin|狄基海伍德信託基金會
奇特的外型與夜行、穴居的特性,讓穿山甲罩著一層神秘面紗,華人認為穿山甲肉有活瘀通血脈功能,鱗片可入藥活血。人類的慾望使得穿山甲超越犀牛、大象,成為全球走私數量最多的哺乳類動物。僅僅在半個世紀以前,台灣曾是世界級穿山甲皮革輸出地,每年出口6萬張穿山甲皮革,幾乎讓穿山甲絕跡。隨著政府積極推動法規與全球保育觀念起步,如今台灣可能是亞洲穿山甲的最後一塊淨土。根據國際野生生物貿易調查委員會統計,過去十年,有100萬隻穿山甲遭盜獵,數量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等級,非洲每年更超過10萬隻穿山甲被送到中國及越南。來自辛巴威的狄基海伍德信託基金會長期致力於穿山甲的保育與救援行動,撻伐非洲的盜獵情況而努力。
.
上面一個個文字都是我看著新聞稿打下來的,因為我很希望能夠將這些訊息傳達到妳們的眼中,我們都喜歡美的事物,若在購買這些消耗品時,能夠為世界多盡一份力,那不是更有意義嗎!
.
慈善眼彩盤共推出6款6色,其他還有獅子🦁️、犀牛🦏、長頸鹿🦒、大象🐘也需要大家的關注與照顧,週年慶期間不妨到香緹卡櫃上看看吧!
——
喜歡香緹卡的品牌理念,更尊重她們每年推出慈善美妝系列的用心,提醒各界關注地球上正在受到生命威脅的物種與生態環境,期許我們追求美麗的同時也能關心地球🌍
Chantecaille 香緹卡
半穴居功能 在 MANDY 韓遊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MANDY韓遊記|百濟考察團7👣
還記得最一開始去的公山城嗎?
百濟熊津時期為了防禦高句麗,而將首都建於三面環山、北臨錦江的公山城,但公山城的地形局限性較高,不利於國家發展,故在國力恢復以後,百濟為了能更壯大而遷都扶餘。
.
最後一站我們來到的是百濟泗沘時期的王宮後花園——扶蘇山城。扶蘇山城其實距離街區並不遠,海拔106m算是滿容易登的山,這次礙於時間關係,我們只走了小段,去看了半地穴式房屋遺址。
雖然扶蘇山城的確空氣清新、風景優美,很適合作為後花園,不過其實它的另一個功能是戰亂時最後防禦的地點,如何可以知道這個功能呢?原因是當時在進行半穴居房屋遺址考古時,於房屋內發現了鎧甲,並於其不遠處發現了燒毀的穀物,推測為當時軍倉的遺址。
這兩個發現佐證了扶蘇山城的軍事功能,回顧這兩天一夜去的景點,我個人覺得扶蘇山城滿山的樹是其中風景最優美的😂可惜不夠時間走遍,我會於圖片中放入扶蘇山城的其他景點介紹,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唷❤️
.
#扶蘇山城 #부소산성
地址:忠清南道扶餘郡扶餘邑扶蘇路15
(충청남도 부여군 부여읍 부소로 15)
開放時間:9:00-17:00
票價:成人 2000韓元/青少年 1100韓元/兒童 1000韓元
#百濟考察團 #百濟文化 #백제문화 #公州 #공주 #益山 #익산 #扶余 #부여 #全羅北道 #전라복도 #忠清南道 #충청남도 #韓國旅行 #韓國自由行 #한국여행 #역사여행
半穴居功能 在 京築居いくえ先生の日本語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本是「土間」和「床」
是兩者的結合
#圖解台灣日式住宅建築 #頁111
誰說萬丈高樓就一定是「平地」起?—— 有的房子一走進去就是二樓或地下室呢!
臺灣原住民族建築大致可分為:高架式(干欄式)、平地式、凹陷式、凹陷式(半穴居)這四種,每一種都是在與自然共生下的生活型態發展出來的,有著不同的考量與功能!今晚就讓 #建築小教室 來詳細介紹一下吧~
1. 高架式(干欄式)
高架式地基是以竹竿或木桿將地基向上撐高的建築模式,在臺灣原住民族當中,家屋以高架式為特點的就是噶瑪蘭族,由於高架式具備防水、防洪、防潮的功能,成為適合生活於溪水或湖邊的地基型態。話說水源雖然重要,但水邊易受氾濫蚊蚋之苦,也只有少數原住民族是直接住在水邊的~
即便不住在水邊,高架式地基仍被應用在部落的會所與穀倉,特別是穀倉,為了避免老鼠侵入以及潮濕,除了架高以外,還會在撐起地基的柱子上設置圓形的防鼠片,讓鼠鼠更難爬上去!
2. 平地式
平地式地基即是與地面齊平,選好建地後將泥土鋪平,建物的牆面從地面向上建築,臺灣多數的原住民族都採用這種地基。為了防水,部分的部落發展出將門口或牆邊的泥土堆高或是堆石頭的建築方式;在舒適度方面,也有其他部落發展出將石板或木板鋪在泥土上的建築型態。
3. 凹陷式
凹陷式地基是讓建築稍微向下發展的模式,選好建地後將地基挖到最深不及60公分高,再築起牆面。此種建築方式部分是為了在入夜入睡後不受建築縫隙的寒風吹拂,讓身體溫暖,另一部分是增加屋內的空間,為臺北與臺中地區泰雅族以及賽德克族所有的建築型態。
4. 凹陷式(半穴居)
凹陷式地基當中,有部分將地基挖得更深,最深將近 150 公分高,根據格局還可分為布農族的「堅穴居」、太魯閣族的「豎穴居」與達悟族的「半穴居」。此種格局是為了因應颱風與防敵而發展出來的建築型態,又以較重的石板、石材為建材居多空間難以向上發展,向下發展的建築較不易受強風影響,且即便地面上的建築倒塌,族人仍有空間可以躲在地下,待天災或敵人離去再返回地面,可以說是地下堡壘。
--
資料整理&製圖/台灣樣 TaiwanCode.共感建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