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展評估(影片是重點㊙️)
#SMA(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新生兒
#發展遲緩
#新手父母
♥️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後,隨之而來的是便開始注意照顧孩子需要的大小事。許多家長對於孩子的發展是否落入正常範圍有許多的困惑。小寶貝有時候好像聽得懂指令,有時候又好像不大懂,到底在這個年紀是正常的嗎?孩子很快就會走路了,但還不大會說話,究竟是不是像長輩說的「大隻雞晚啼」呢?是否只要耐心等待,時間一到孩子就會「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呢?還是孩子真的有發展遲緩的可能性呢?
🔺️兒童發展包含了感官、語言、動作、情緒和認知五大面向,而發展的歷程可能受到遺傳、染色體異常、孕期營養攝取或服用的藥物、產程狀況等影響,而寶寶出生後是否受到意外傷害、罹患腦部疾病、早期環境經驗、家庭狀況或教養態度也都和孩子的發展息息相關。在照顧和教養孩子的路上,不免會面臨許多的疑惑或擔心,因此了解兒童發展概念、順序,並接納孩子個別發展特性與性格特質,便是家長們最重要的功課了!
透過兒童發展評估來了解是否有需要轉介並連結通報中心的資源,透過「醫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臨床心理師、聽力檢查人員、視力檢查人員及社工師」專業的評估,必要時基因遺傳檢查諮詢才能進一步釐清孩子是否需要專業的協助。假如寶寶在發展上有些落後了,把握孩子們腦部可塑性最佳時接受早期療育,更有機會能夠減緩並改善發展遲緩的情形,甚至逐漸追上正常發展的里程碑。
🔳少部分發展遲緩與遺傳性罕見疾病有關,如SMA(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目前已有健保給付藥物,透過產前篩檢/新生兒篩檢及新生兒時期發展評估若能及早發現,正確就醫,就能幫助SMA寶寶順利成長。
ps:感謝臺灣兒童健康暨身心發展協會補助製作🙏
協 康 會 兒童成長 里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防疫在家兩週,終於有時間寫寶寶紀錄了,本來打算每個月寫下寶寶的發展紀錄,不過身為職業媽媽,雖然有強大的後援系統幫忙,但要能持續記錄真是太困難了,調整目標改成紀錄寶寶的發展里程碑好了😆
https://immian.com/yu-7-month/
-
根據兒童健康手冊的說明,三個月大的寶寶必須要能俯臥時抬頭至 45 度、四個月大的寶寶要能在俯臥時用兩隻前臂將頭抬高到 90 度、五個月大時要會自己翻身( 由趴著變成躺著),小皮寶這三項都落後進度一個月到兩個月。
-
六個半月去打預防針時問醫生寶寶現在還是不願意抬頭 (但稍微可以抬頭)、也不會翻身(一定要我們幫她推一下),加上身高、體重曲線下滑,頭圍曲線上升,是不是需要找專業人士協助?
-
醫生花了一點時間慎重的評估寶寶,表示確實六個多月還不會抬頭、不會翻身是有點慢了,不過可以自己坐穩看起來是不用太擔心,但為了慎重起見,還是開了轉診單,請我們到馬偕掛小兒神經科檢查看看。
-
看診完,關於抬頭抬不好、不會翻身的問題,醫生的結論是,寶寶是屬於肌肉張力偏低的寶寶,但不到低張力的程度,我們在家能做的就是盡量引誘他翻身、爬行。
-
而關於拱背這個情況,醫生看了我們的錄影片段(所以有任何異狀一定要立刻錄影下來),她認為應該不是腦波造成的問題,因為寶寶拱背時表情和眼神看起來都正常,但因為拱背這樣的情況也不是什麼好事,所以建議我們在寶寶拱背時讓她換個姿勢不要拱,這樣久了就不會在拱了。
-
至於頭圍成長快,醫生也覺得速度偏快,所以開了腦部超音波單請我們照照超音波看看有無異狀,然後一個月後再回診。
-
照完腦部超音波,當下超音波師是認為沒有什麼異常,不過還是要等到醫生判讀才行,但就在回診之前肺炎疫情爆發,所以我們還沒去回診。
-
那寶寶現在的發展呢?
看完醫生後隔天寶寶又成功自己翻身了,接下來每天都會翻個幾次,會從躺著變成趴著,也會從趴著變成躺著了,大概到七個月的第三週,小皮寶就能自己躺在地墊上滾來滾去了。
-
不過她對於翻身的意願還是很低,大部分的時間都喜歡坐著 (或是被抱著),清醒的時候不喜歡躺著更不喜歡趴著,但因為醫生說要多多練習鍛煉肌肉,所以即使他不喜歡,我們還是每天會讓她翻翻來翻去鍛鍊一下。
-
是說其實我本人就是小時候不會爬的人,我媽說我跳過爬直接學站學走了,雖然我還是好好長大成人了,但我的運動能力極差,虧我爸還是超級運動好手 (短跑、長跑、跳高全都難不倒他),不知道這跟小時候不會爬有沒有關係。
協 康 會 兒童成長 里程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打勾勾,不打小孩! 歡迎響應"430國際不打小孩日"活動 👨👩👧👦】
前副總統陳建仁在臉書發文指出:只有當我們決定不要用『打』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問題時,才有機會重新看待自己跟孩子所遇到的困難。
在我成長的過程當中,我從來沒有被父母打過,也從來沒看過他們體罰小孩。他們總是疼惜、呵護著每個孩子。
中學的時候,我的成績比弟弟好很多,但是爸爸回答朋友說,阿仁、阿德一樣好。當時我聽了心裡有點不是滋味。而事後證明,弟弟和我都同時在47歲時獲得中央研究院院士。爸爸媽媽這份對孩子的疼惜,深深影響了我們8個兄弟姊妹,讓我們彼此友愛、團結。
我的孫子孫女,有很宅、不愛出門的,有鬼點子很多又很愛打扮的男生,也有心思細膩,舉止卻很大喇喇的女生。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特別的氣質。
當這些天生的特別氣質能夠好好地被呵護、被欣賞,這些天生氣質就能有所發揮,孩子就能發展成自己的樣子。也因為孩子長大的過程當中被理解、包容、被溫柔地對待,自然而然,他們就會更有能力溫柔地對待別人。
1989年(民國78年)聯合國通過「兒童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是國際兒童人權保障的基本規範,也是目前最多國家簽署、共識度最高的國際公約。為將兒童權利公約國內法化,強化我國兒少權 益保障與國際接軌, 103年6月4日公布「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並自103年11月20日起施行。
這是台灣兒童人權保障新的里程碑。這幾年,政府一直在努力推動CRC(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兒童權利公約)國內法化,同時致力落實零體罰,讓家庭能夠有支援系統。
▶我要誠摯邀請所有朋友,一起響應"430國際不打小孩日"的活動,試試看不要打小孩。
▶因為只有當我們決定不要用「打」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問題時,才有機會重新看待自己跟孩子所遇到的困難[1]。
■「4月30日國際不打小孩日💕」
前副總統陳建仁說不只在「國際不打小孩日」這天停止體罰,而是應該從日常就開始練習,以更多正向教養方法取代暴力。如此你的孩子,也將更懂得同理他人。
因為孩子調皮、不符合你的期待,或者做了什麼讓你覺得不正確的事,一時氣惱,你忍不住對他體罰了嗎?
4月30日國際不打小孩日,為 1998 年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發起。它們訂定這天為“SpankOut Day”,邀請家長們試試看不要打小孩,「至少在這一天不要打,也許你會發現,將來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
陳建仁副總統於臉書上響應時提到「健康快樂的成長最需要的是愛,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讓世界更美好、更和諧!」
只有當我們決定不要用『打』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問題時,才有機會重新看待自己跟孩子所遇到的困難[2]。
■衛福部提供4⃣招「正向教養(防止理智線斷掉)」
「國際不打小孩日」主要精神是:「邀請你試試看不要打小孩,至少在這一天不要打,也許你會發現,將來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了 」。
1998 年美國有一位臨床心理學家Robert Fathman 深知體罰是沒有效益的教育方式,他有感於體罰對兒童的傷害,是一件非常讓人遺憾、扼腕的事,因此選擇了 4/30 為「不打小孩日」(Spank Out Day),由美國終止體罰組織(EPOCH-USA)支援,藉由各種活動來向社會大眾宣導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
在今天 4/30「國際不打小孩日」,我們的衛生福利部每天積極宣導防疫之餘,仍貼心照顧爸媽孩子的身心健康,「想告訴所有瀕臨理智線斷裂的照顧者們,你其實可以有更好的選擇!」,提供 4 招如下:
▶第1⃣招「深呼吸:恢復冷靜」
透過深呼吸,冷卻自己即將爆炸的情緒,避免因為情緒失控動手打了孩子。
▶第2⃣招「引導孩子:嘗試溝通」
家長對孩子感到不滿或覺得負面的行為,透過溝通與引導、示範,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也讓孩子從正向學習中成長。
▶第3⃣招「暫離場:請家人協助」
如果覺得自己的情緒短時間內無法冷靜,可以請家人協助照看孩子,自己可以先行離開現場,以免再起衝突。
▶第4⃣招「解困境:尋求外援」
疫情期間被各種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家長,可以撥打「紓困專線-1988」或「福利諮詢專線-1957」尋求經濟上的協助,也可以撥打「安心專線-1925」來舒緩身心壓力唷[3]。
每一個孩子都是未來之星!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最需要的是愛,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讓世界更美好、更和諧!讓我們一起來打造千千萬萬個充滿愛心與溫馨的家庭,讓每個小孩都能健康、快樂、平安地長大![4]
■ 陳建仁 Chen Chien-Jen 「歡迎大家共同響應「430國際不打小孩日」活動!」
▶ (人本教育基金會) 💕 #430國際不打小孩日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hef.tw/posts/1920968051392801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1] 陳建仁 Chen Chien-Jen 「打勾勾,不打小孩! 歡迎響應"430國際不打小孩日"活動」:https://bit.ly/3tEpZj0
∎[2] (女人迷 womany)「國際不打小孩日|陳建仁副總統:只有當我們停止體罰,才有機會看見孩子所遇到的困難」:https://bit.ly/3eic8IR
∎[3] (VidaOrange 生活報橘)【4/30 是國際不打小孩日】衛福部總柴防疫之餘,提供 4 招「正向教養(防止理智線斷掉)」:https://bit.ly/3emYKTI
∎[4] 陳建仁 Chen Chien-Jen 「歡迎大家共同響應「430國際不打小孩日」活動!」:https://bit.ly/3gq5xP8
➤➤照片
∎(女人迷 womany)「國際不打小孩日|陳建仁副總統:只有當我們停止體罰,才有機會看見孩子所遇到的困難」:https://bit.ly/3eic8IR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探究弱勢兒少保護個案之風險管理與身心發展
https://forum.nhri.edu.tw/book-109-3/
👨👩👧👦兒虐議題之教育推廣與提升警政人員專業兒保效能
https://forum.nhri.edu.tw/book-108-1/
👨👩👧👦兒虐議題之資訊整合與政策建言
https://forum.nhri.edu.tw/book-107-6/
👨👩👧👦兒童虐待之現今困境與解決之道
https://forum.nhri.edu.tw/book-106-2/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國際不打小孩日
人本教育基金會 / 衛生福利部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