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錢包裡的世界史:從黃金、白銀到比特幣,貨幣如何改變我們?」介紹
訪問編輯:李韻
內容簡介:
世界史的每個轉變關鍵,都有「貨幣」在搞鬼!
★NHK電視台強力推薦!日本知名歷史學家帶你透過金融解讀全球大趨勢
★3大通貨演進脈絡╳12堂鑑古知「金」的世界史講座╳29個解讀貨幣的重點,一本搞定
★貨幣是經濟的血脈,血往哪裡流,世界往哪裡走。洞悉貨幣體系,你的視野從此完全不同
整個世界的今昔洪流、未來走向,
只要一枚小小錢幣就能解答。
.波斯遊牧民族只靠硬幣,就打造全世界第一座帝國?
.每個月最期待的「薪水」,原來是古羅馬人的發明?
.為何中華文化圈的貨幣不是金銀,而是銅鐵?
.荷蘭之所以成為大航海霸主,全拜鯡魚所賜?
.全球政經一團亂,追根究柢都是美元的問題?
.比特幣為什麼無法成為合法貨幣?
貨幣,是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
至今,我們對世界史的理解皆以民族、國家,甚至當權者的意識形態為出發點。我們熟讀戰爭年表、各國外交關係,卻忽略足以左右世界潮流的兩大基礎——貨幣與經濟。
日本歷史學家宮崎正勝說:「當今,貨幣是最強的武器,經濟的變化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經濟由人類的交易行為所構成,而交易行為透過貨幣來推進。自古至今,貨幣是經濟的命脈,牽動著國家的榮盛興衰。從貨幣系統的變化了解世界的變遷,方能窺知我們的現在與未來。
◢ 貨幣,象徵君王權威
「沒有造錢更賺錢的生意了!」西元前六世紀,利底亞國王首創在錢幣刻印圖紋,賦予其信用與價值的保證,一舉征服商業市場,將經濟的血液注入社會。其後兩千數百餘年,東西方君王皆透過貨幣強化統治、主宰經濟。
◢ 貨幣,代表國家野心
十九世紀,英國運用淘金熱潮來挑戰銀本位制,以英鎊重組世界經濟;二十世紀,美國在戰後趁勢建立霸權,各國貨幣都向美元看齊;一九七一年貨幣價值回歸各國中央銀行,全球走向幣值浮動的不穩定局勢。貨幣是國家的支柱,同時也指向無以計量的劇烈波瀾。
◢ 貨幣,反映人心盤算
二〇〇八年金融海嘯爆發,人們開始不信任過往的貨幣,促成電子貨幣快速發展。其中,比特幣憑藉其能夠祕密且快速轉移資產的特性,一舉成為富人的寵兒,更是時下最熱門的投資遊戲工具。從古至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秩序不斷被貨幣重組,與貨幣連動。
◢ 來點貨幣世界史的冷知識
☆十八世紀南海泡沫事件,沒有人是局外人
當泡沫危機來襲,連牛頓也賠了兩萬英鎊。他感嘆:「我雖然可以計算出天體運行,卻算不到人類的瘋狂。」另一方面,音樂家韓德爾卻憑著良好直覺大賺一筆。
☆你知道嗎?美國獨立戰爭原來爆發於小酒館
北美殖民地民眾從組織激進派到走上美國獨立戰爭,全都在吵鬧的酒館策畫而成。當時殖民地連釘子都要仰賴母國進口,根本沒本錢打仗。即使如此仍有許多人奮勇赴戰,這可說是藉酒壯膽的結果。
☆十七世紀的荷蘭:「世界就是我的後花園~」
有人這麼形容:荷蘭人就像蜜蜂般吸取各國花蜜。挪威是他們的森林,萊茵河、加隆河、多爾多涅河畔是他們的葡萄園;德國、西班牙、愛爾蘭是羊牧場,波斯、波蘭是穀倉,印度、阿拉伯是他們的庭園。
從西元前到近現代;從黃金、白銀、紙幣再到電子訊號的金錢革命,世界史上每個驚心動魄的轉折背後,都由貨幣主宰一切。
現在翻開本書,讓我們從錢包裡那枚小小硬幣開始俯瞰世界。
作者簡介:宮崎正勝(Miyazaki Masakatsu)
1942年出生,東京教育大學文學部史學系畢業。曾任都立三田高中、都立九段高中、筑波大學附設高中教師,以及筑波大學講師、北海道教育大學教授等職,現於NHK文化中心等機構擔任講師。著作豐富,尤其擅於透過「經濟」「貨幣」等角度重新解讀世界史,廣受好評。著有暢銷書《世界史圖解》(商周出版)、《51個影響世界經濟的關鍵大事》(時報出版)、《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金錢史》(暫譯)、《如何解讀世界史》(暫譯)、《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馬、航海、資本、電子資訊的空間革命》(遠足文化)。
出版社粉絲頁: 今周刊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錢包裡的世界史:從黃金、白銀到比特幣,貨幣如何改變我們?」介紹 訪問編輯:李韻 內容簡介: 世界史的每個轉變關鍵,都有「貨幣」在搞鬼! ★NHK電視台強力推薦!日本知名歷史學家帶你透過金融解讀全球大趨勢 ★3大通貨演進脈絡╳12堂鑑古知「金」的世界史講座╳29個...
「南海泡沫事件」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南海泡沫事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南海泡沫事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南海泡沫事件 在 歷史下酒菜historysakan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南海泡沫事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南海泡沫事件 在 聞いて分かる投資教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南海泡沫事件 在 [新聞] 牛頓也被割韭菜!央行回顧1720年「南海泡- 看板Stock 的評價
- 關於南海泡沫事件 在 站在巨人的肩上也無法看透人類的瘋狂,鬱金香泡沫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南海泡沫事件 在 謝晨彦股怪教授- 泡沫經濟的起源 - Facebook 的評價
南海泡沫事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錢包裡的世界史: 從黃金、白銀到比特幣, 貨幣如何改變我們?》(分享抽新書3本)
★ 從西元前到近現代;從黃金、白銀、紙幣再到電子訊號的金錢革命,世界史上每個驚心動魄的轉折背後,都由貨幣主宰一切。
★ 世界史的每個轉變關鍵,都有「貨幣」在搞鬼!
★ NHK電視台強力推薦!日本知名歷史學家帶你透過金融解讀全球大趨勢
★ 3大通貨演進脈絡╳12堂鑑古知「金」的世界史講座╳29個解讀貨幣的重點,一本搞定!
★ 貨幣是經濟的血脈,血往哪裡流,世界往哪裡走。洞悉貨幣體系,你的視野從此完全不同
★ 貨幣,是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
至今,我們對世界史的理解皆以民族、國家,甚至當權者的意識形態為出發點。我們熟讀戰爭年表、各國外交關係,卻忽略足以左右世界潮流的兩大基礎——貨幣與經濟。
★ 日本歷史學家宮崎正勝說:「當今,貨幣是最強的武器,經濟的變化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經濟由人類的交易行為所構成,而交易行為透過貨幣來推進。自古至今,貨幣是經濟的命脈,牽動著國家的榮盛興衰。從貨幣系統的變化了解世界的變遷,方能窺知我們的現在與未來。
★ 貨幣,象徵君王權威
「沒有造錢更賺錢的生意了!」西元前六世紀,利底亞國王首創在錢幣刻印圖紋,賦予其信用與價值的保證,一舉征服商業市場,將經濟的血液注入社會。其後兩千數百餘年,東西方君王皆透過貨幣強化統治、主宰經濟。
★ 貨幣,代表國家野心
十九世紀,英國運用淘金熱潮來挑戰銀本位制,以英鎊重組世界經濟;二十世紀,美國在戰後趁勢建立霸權,各國貨幣都向美元看齊;一九七一年貨幣價值回歸各國中央銀行,全球走向幣值浮動的不穩定局勢。貨幣是國家的支柱,同時也指向無以計量的劇烈波瀾。
★ 貨幣,反映人心盤算
二〇〇八年金融海嘯爆發,人們開始不信任過往的貨幣,促成電子貨幣快速發展。其中,比特幣憑藉其能夠祕密且快速轉移資產的特性,一舉成為富人的寵兒,更是時下最熱門的投資遊戲工具。從古至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秩序不斷被貨幣重組,與貨幣連動。
★ 來點貨幣世界史的冷知識
☆十八世紀南海泡沫事件,沒有人是局外人
當泡沫危機來襲,連牛頓也賠了兩萬英鎊。他感嘆:「我雖然可以計算出天體運行,卻算不到人類的瘋狂。」另一方面,音樂家韓德爾卻憑著良好直覺大賺一筆。
★ 你知道嗎?美國獨立戰爭原來爆發於小酒館
北美殖民地民眾從組織激進派到走上美國獨立戰爭,全都在吵鬧的酒館策畫而成。當時殖民地連釘子都要仰賴母國進口,根本沒本錢打仗。即使如此仍有許多人奮勇赴戰,這可說是藉酒壯膽的結果。
★ 十七世紀的荷蘭:「世界就是我的後花園~」
有人這麼形容:荷蘭人就像蜜蜂般吸取各國花蜜。挪威是他們的森林,萊茵河、加隆河、多爾多涅河畔是他們的葡萄園;德國、西班牙、愛爾蘭是羊牧場,波斯、波蘭是穀倉,印度、阿拉伯是他們的庭園。
❤️ 【名人推薦】
專文力薦──
蔣竹山(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兼所長)
陳韋聿(「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專欄作家)
重磅推薦──
安納金(《高手的養成》系列暢銷書作家)
Mr. Market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胡采蘋(財經網美)
陳鳳馨(News98財經起床號節目主持人)
劉奕成(將來銀行前總經理)
謝金魚(歷史作家)
謝哲青(作家)
❤️ 2021/5/12(三) 20:20之前在粉絲頁上對此貼文按讚、分享者,將抽出3位獲各獲得新書一本!
願善良、紀律、智慧與你我同在!
#錢包裡的世界史
南海泡沫事件 在 歷史下酒菜historysakan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EP57&58參考資料
拖延症的我來奉上EP57&58的參考資料
突然發現這兩集節目都跟投資有關係🤔
真是微妙的緣份呢~
:今天鄰居一直在單曲循環永不失聯的愛
:好了!我現在會唱這首歌了哈哈哈哈哈🥲
--------------------
❖八種收聽管道一次滿足,愛怎麼聽就怎麼聽
☞https://is.gd/JLam7K
#podcast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歷史 #歷史故事 #歷史下酒菜 #牛頓 #南海泡沫事件 #南海泡沫 #蘇伊士運河 #長賜號 #拿破崙 #埃及
南海泡沫事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錢包裡的世界史:從黃金、白銀到比特幣,貨幣如何改變我們?」介紹
訪問編輯:李韻
內容簡介:
世界史的每個轉變關鍵,都有「貨幣」在搞鬼!
★NHK電視台強力推薦!日本知名歷史學家帶你透過金融解讀全球大趨勢
★3大通貨演進脈絡╳12堂鑑古知「金」的世界史講座╳29個解讀貨幣的重點,一本搞定
★貨幣是經濟的血脈,血往哪裡流,世界往哪裡走。洞悉貨幣體系,你的視野從此完全不同
整個世界的今昔洪流、未來走向,
只要一枚小小錢幣就能解答。
.波斯遊牧民族只靠硬幣,就打造全世界第一座帝國?
.每個月最期待的「薪水」,原來是古羅馬人的發明?
.為何中華文化圈的貨幣不是金銀,而是銅鐵?
.荷蘭之所以成為大航海霸主,全拜鯡魚所賜?
.全球政經一團亂,追根究柢都是美元的問題?
.比特幣為什麼無法成為合法貨幣?
貨幣,是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
至今,我們對世界史的理解皆以民族、國家,甚至當權者的意識形態為出發點。我們熟讀戰爭年表、各國外交關係,卻忽略足以左右世界潮流的兩大基礎——貨幣與經濟。
日本歷史學家宮崎正勝說:「當今,貨幣是最強的武器,經濟的變化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經濟由人類的交易行為所構成,而交易行為透過貨幣來推進。自古至今,貨幣是經濟的命脈,牽動著國家的榮盛興衰。從貨幣系統的變化了解世界的變遷,方能窺知我們的現在與未來。
◢ 貨幣,象徵君王權威
「沒有造錢更賺錢的生意了!」西元前六世紀,利底亞國王首創在錢幣刻印圖紋,賦予其信用與價值的保證,一舉征服商業市場,將經濟的血液注入社會。其後兩千數百餘年,東西方君王皆透過貨幣強化統治、主宰經濟。
◢ 貨幣,代表國家野心
十九世紀,英國運用淘金熱潮來挑戰銀本位制,以英鎊重組世界經濟;二十世紀,美國在戰後趁勢建立霸權,各國貨幣都向美元看齊;一九七一年貨幣價值回歸各國中央銀行,全球走向幣值浮動的不穩定局勢。貨幣是國家的支柱,同時也指向無以計量的劇烈波瀾。
◢ 貨幣,反映人心盤算
二〇〇八年金融海嘯爆發,人們開始不信任過往的貨幣,促成電子貨幣快速發展。其中,比特幣憑藉其能夠祕密且快速轉移資產的特性,一舉成為富人的寵兒,更是時下最熱門的投資遊戲工具。從古至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秩序不斷被貨幣重組,與貨幣連動。
◢ 來點貨幣世界史的冷知識
☆十八世紀南海泡沫事件,沒有人是局外人
當泡沫危機來襲,連牛頓也賠了兩萬英鎊。他感嘆:「我雖然可以計算出天體運行,卻算不到人類的瘋狂。」另一方面,音樂家韓德爾卻憑著良好直覺大賺一筆。
☆你知道嗎?美國獨立戰爭原來爆發於小酒館
北美殖民地民眾從組織激進派到走上美國獨立戰爭,全都在吵鬧的酒館策畫而成。當時殖民地連釘子都要仰賴母國進口,根本沒本錢打仗。即使如此仍有許多人奮勇赴戰,這可說是藉酒壯膽的結果。
☆十七世紀的荷蘭:「世界就是我的後花園~」
有人這麼形容:荷蘭人就像蜜蜂般吸取各國花蜜。挪威是他們的森林,萊茵河、加隆河、多爾多涅河畔是他們的葡萄園;德國、西班牙、愛爾蘭是羊牧場,波斯、波蘭是穀倉,印度、阿拉伯是他們的庭園。
從西元前到近現代;從黃金、白銀、紙幣再到電子訊號的金錢革命,世界史上每個驚心動魄的轉折背後,都由貨幣主宰一切。
現在翻開本書,讓我們從錢包裡那枚小小硬幣開始俯瞰世界。
作者簡介:宮崎正勝(Miyazaki Masakatsu)
1942年出生,東京教育大學文學部史學系畢業。曾任都立三田高中、都立九段高中、筑波大學附設高中教師,以及筑波大學講師、北海道教育大學教授等職,現於NHK文化中心等機構擔任講師。著作豐富,尤其擅於透過「經濟」「貨幣」等角度重新解讀世界史,廣受好評。著有暢銷書《世界史圖解》(商周出版)、《51個影響世界經濟的關鍵大事》(時報出版)、《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金錢史》(暫譯)、《如何解讀世界史》(暫譯)、《從空間解讀的世界史:馬、航海、資本、電子資訊的空間革命》(遠足文化)。
出版社粉絲頁: 今周刊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南海泡沫事件 在 聞いて分かる投資教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日は『新訳 バブルの歴史 ──最後に来た者は悪魔の餌食(https://amzn.to/3efvv6Y )』をご紹介しました。
▶︎エドワード・チャンセラー (著) パンローリング(出版)
株価が高まり、日経平均は30年ぶりの3万円台回復。バブルなのかとも一説では言われていますが果たしてそうなのか、過去のバブルの事例から、バブルの特徴、共通点を探し、今に当てはまるのか考えます。
感想としては、現在はバブルではないと、個人的には感じます。
0:00 導入
1:17 目次
1:28 チューリップバブル
3:37 日本のアート、ゴルフ会員権バブル
6:30 覇権国の傲慢
7:46 モラルハザード
8:32 南海泡沫事件
11:50 泡沫会社の量産
14:22 まとめ
********************************
こんにちは。タザキと申します。会社員をしていて、2人の子がいるアラサー男子です。【毎月20万円】ほどを投資に回しています。インデックス&海外ETFを【コア】に、成長株、アクティブ投信、暗号資産等を【サテライト】にした、コア・サテライト投資です。
【アセットアロケーション】は、タイミングに応じて動かしていますが大まかには、キャッシュ3割、株式6割、その他1割です。株式は【全世界分散派】です。)
大学時代に株に出会い、授業で株を買うなどしておりました。社会人になっても前述の通り毎月継続しています。その経験が意外と珍しい事だったと気づき『YouTubeで自分自身の学び』をシェアするにいたりました。
イメージとしては、普通の会社員が、マネーリテラシーを高める「為になる情報」を発信しています。日本では特に「お金の話」は汚い、はしたないという文化があります。
しかし、マネーリテラシーとは本来【義務教育にいれても良いくらい人生に必須の知識】です。
そのため、それを知らないまま大人になってしまっている人がとても多い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このチャンネルでは、
・書評や本の要約解説
・個人ができる投資の知恵
・自己投資に関して
・スモールビジネスや副業のネタ
などを更新しています。一人の「親」として子供や家族の生活を守るため、大人として経済的に自立するため、成功するために役立つ知識を、お届け致します。
*/Twitterでも発信しています/*
https://twitter.com/tazaki_youtube
*/リンク集/*
マネー本100冊解説して考えた投資の王道と取るべき戦略の結論
https://youtu.be/8oD1M61UGXs
投資信託を初めて買う人が見るべき【完全マニュアル】
https://youtu.be/gFSDHLQ_ht0
楽天証券の設定マニュアル
https://youtu.be/qHUDJXHCDNc
NISA初心者向けしっかり解説講義
https://youtu.be/7EbGHxUshYQ
確定拠出年金で初心者が2000万円貯めるシミュレーション
https://youtu.be/9e5exS4PAnA
ネット銀行4社比較と攻略法と裏技まとめ
https://youtu.be/UfFrdhZyIlg
#バブル #歴史 #投資
南海泡沫事件 在 站在巨人的肩上也無法看透人類的瘋狂,鬱金香泡沫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歡迎收看「高調經濟學」第03集的節目播出既上集鬱金香泡沫事件發生近百年後的歐洲又一起震驚歐洲的著名資產泡沫事件「# 南海泡沫事件 」天才物理學家 ... ... <看更多>
南海泡沫事件 在 謝晨彦股怪教授- 泡沫經濟的起源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泡沫經濟的起源,讓牛頓吃鱉的「#南海泡沫事件」 【「#泡沫經濟」一詞的起源】 南海泡沫事件(英語:South Sea Bubble)是#英國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間發生的經濟泡沫 ... ... <看更多>
南海泡沫事件 在 [新聞] 牛頓也被割韭菜!央行回顧1720年「南海泡- 看板Stock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標題:
牛頓也被割韭菜!央行回顧1720年「南海泡沫」 投資人慘賠血淚史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原文連結: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270608?redirect=1
※網址超過一行過長請用縮網址工具
發布時間:
2022-06-11 10:48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記者署名:
記者李錦奇/綜合報導
※原文無記載者得留空
原文內容:
302年前(西元1720年)的今天,引爆了金融史上知名的南海泡沫(South Sea Bubble)
事件,原本被吹捧的股票,股價暴漲10倍,就連英國國王喬治一世,都買了股票,
沒想到,最後股價崩跌,成千上萬家庭受害,據傳就連知名物理學家牛頓,都被割韭菜,
慘賠2萬英鎊(相當於1位技術性勞工工作600多年的薪水),
而這件事也被稱為近代歐洲3大泡沫事件之一。
我國央行臉書,今天也特別發文回顧這起事件。
以下是央行臉書全文:
小編先前曾與大家分享史上三大泡沫中的二個泡沫—鬱金香狂熱(tulip mania)
與密西西比泡沫(Mississippi Bubble),最後一個粉絲敲碗作業來啦!
今天就來看看英國在1720年的南海泡沫(South Sea Bubble)。
要說南海泡沫的歷史,得從故事的主人翁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說起。
1711年,英國政府因戰爭積欠逾900萬英鎊的龐大債務,
遂決定接受倫敦商人George Caswall、John Blunt的提議,於同年成立南海公司,
藉由以債權換股權的方式,讓英國的政府債權人從無數個,變為唯一一個,
也就是南海公司。
英國政府的債權人將英國國債,轉換成南海公司的股票後,每年可固定收取6%的股利;
至於南海公司,則取得由英國政府授予與西班牙南美洲殖民地(當時彼等稱作為南海)
貿易之壟斷權,作為回報。
南海公司以銷售英國若干商品、販賣非洲奴隸等貿易活動的龐大獲利,將回饋公司股東,
作為吸引投資人的宣傳手段;此外,南海公司與英國政府的合作關係密切,
讓人們產生似有政府撐腰的錯覺,以為投資這家公司,未來就能賺大錢。
1720年4月,南海公司又再次提出向英國政府融資的大型以債換股計畫,
藉由「南海法案」(South Sea Bill)的通過,取得南美洲貿易壟斷權。
於是,南海泡沫愈吹愈大。南海公司股價從1720年1月的約120英鎊,上漲至逾300英鎊;
迨至同年夏天,南海公司股價已飆漲約10倍,達到約1,000英鎊的價位,
帶動倫敦股市大漲。
據外媒報導,當時從英國國王喬治一世(George I)到女僕都買了南海公司的股票,
交易盛況空前。
其實,南海公司向股東承諾的貿易活動和豐厚利潤,始終沒有真正兌現;
其真正從事的業務,恐僅是將政府承諾每年給予的利息所得,再轉發予投資者。
不久後,英國國會爲打擊「泡沫公司」(bubble company),
於1720年6月11日通過了「泡沫法」(The Bubble Act),
除經皇家特許外,禁止新成立任何股份公司,致股市投資熱潮開始退燒。
影響所及,南海公司股價從1720年9月開始急遽崩跌,
迨至10月,跌幅已逾75%;
南海公司股價驟跌後,社會各個層面幾乎無一倖免,成千上萬的家庭被毀,
尤其是投入鉅額資金的社會菁英與機構。
據說,知名物理學家牛頓(Isaac Newton)在南海公司股價起漲時,曾小賺7,000英鎊,
但因抵擋不住南海公司股價持續飆漲的誘惑,又再度進場,最終被割韭菜,
慘賠20,000英鎊收場。遭
逢此一打擊,牛頓說了一句名言:「我可以預測天體的運行,但無法預測人類的瘋狂。」
(I can calculate the motions of heavenly bodies, but not the madness of peopl
e?
小編很好奇1720年在英國慘賠20,000英鎊是什麼概念呢?
查了一下,居然相當於一個技術性勞工工作600多年的薪水!
可以買上185匹馬或240頭乳牛!牛頓真的賠很大啊!
南海泡沫破裂,當時輿論嘩然,各界群情激昂。
文人墨客以詩歌、諷刺漫畫和舞台戲劇,抨擊市場和那些被認為的始作俑者。
英國國會展開調查揪出元兇,南海公司董事會成員被傳召到國會出席問訊,
當中有位居內閣高官者遭受彈劾,據說私人資產被沒收補償投資人。
時任英國財政大臣John Aislabe也被撤職,甚至一度被羈押在倫敦塔裡。
南海泡沫凸顯了投資者盲從、市場貪婪與金融監管等問題。
伴隨南海泡沫破裂,股份公司紛紛倒閉;
最後,倫敦皇家交易所只剩3家股份公司可供交易,也就是俗稱的「三姐妹」:
BoE、東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及南海公司。
超級比一比,小編先前介紹過的密西西比泡沫,雖與南海泡沫同在1720年發生,
但有何不同呢?南海泡沫已被後人視為金融醜聞案件,
至於密西西比泡沫,紐約Fed官員與前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
經濟學教授Peter Garber都指出,密西西比公司其實很認真地發展殖民地貿易,
基本面相當穩健,主要的問題係出在失敗的貨幣實驗(發行銀行券、固定股票價格),
從而導致短暫的惡性通膨(hyperinflation)。
不過,不管是南海泡沫,還是密西西比泡沫,以結果來看,投資人都是血本無歸啊~~
關鍵字: 南海泡沫 ﹑ 央行 ﹑ 股價 ﹑ 投資 ﹑ 股市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30字,無意義者板規處分
央行於今天跟大家談起南海泡沫事件
儘管學歷史不見得可以學到教訓
但至少聊以慰藉
(補充一下 牛頓當年任職皇家鑄幣局局長 類似於現在的央行總裁)
話說牛頓被割韭菜 我也被割韭菜
牛頓沒結婚 我也沒結婚
四捨五入的話 我應該跟牛頓同等級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138.5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54917412.A.38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