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COVID 19疫苗小心誤判乳房攝影診斷」-淋巴腫大別擔心
這篇文章之前3月時分享過,
但那時候台灣疫情風平浪靜,
現在每天打開電視就是在討論疫苗的事情
我覺得這篇CNN發布的新聞蠻重要的
因此很值得分享、提醒一下民眾。
我在懷第二胎弟弟時,曾經發生一個小插曲
孕婦必須施打百日咳疫苗(目的是提供寶寶免疫力)
我在懷孕七個多月也安排了接種
某天,我突然摸到在我左鎖骨上放出現一顆淋巴結
左鎖骨上淋巴結對身為醫師的我來說
是相當恐怖的意思,為什麼呢?
左鎖骨上淋巴結有個特別的名稱叫做「Virchow's Node」
它在醫療上是個胃癌、胰腺癌、食管癌、肺癌轉移的重要指標
以前實習、學生時期,對這個位置的淋巴結可是嚇死了
因為這個位置淋巴腫大是個非常不好的代表
(可能是什麼癌症的轉移)
我趕緊在我中山醫院的放射科做了檢查
我們放射科的醫師技術、經驗值都非常高
然而,醫師也掃了半天...
還立刻隔天把我安排去國防做進一步檢查
當時的我心涼了一半
心裡想了一千萬種可能
就在當天晚上洗澡時
摸到左手臂上施打百日咳疫苗的位置
酸酸痛痛、紅紅腫腫的,就不自覺得多摸了兩下
突然像驚醒一般!
有沒有跟前天打疫苗有關?
當晚找了很多疫苗與局部淋巴結腫大相關文章
找到較多的是與卡介苗有關的文章
但我心總是安心了許多
隔天一大早,去了國防再做一次超音波檢查
跟那邊的醫師討論了一下
順便分享了一下我自己的這個打疫苗病史
當我跟醫師提到疫苗時
醫師像吃了定心丸一般,說這樣就很合理了
安排幾週後追蹤,果然淋巴結消失了
這才讓這齣驚嚇鬧劇畫上句點。
最近看到CNN發布一篇文章
在波士頓當醫師的Dr. Devon Quasha
在接受後COVID19疫苗後,安排了例行的乳房超音波
結果在原本就要密切追蹤病變的左側乳房
發現了一塊新的腫脹淋巴結!
理論上,近一步病變需要做切片來診斷檢查
然而這位也是醫師的女性,由於醫療背景讓他很有概念
這個新發現的腫塊很有可能與疫苗施打有關
當他進一步與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放射科醫師分享他的自身經驗,
意外發現原來同樣狀態不止她一人
主要是疫苗會引發我們人體正常的免疫反應
而負責免疫的淋巴系統當然可能因此被叫醒工作
因此在查詢與疫苗有關的副作用發現
尤其活性疫苗,更容易發生局部淋巴結腫大
雖然,這只能算是一種輕度的副作用
然而若同時間安排乳房超音波、
剛好在施打同側有正在追蹤的乳房腫塊病變
就可能使的病人必須安排切片做進一步確診
造成多餘醫療浪費、病人多增加不必要手術風險
由於我本身有相關經驗
因此對這篇文章特別有感
那如果說在台灣疫苗真的進來了
我們該如何預防同樣狀態發生?
1.在預計施打疫苗前,安排乳房攝影
2.若已經做完檢查,發現有變異
請主動告知你醫師近期施打過疫苗
交由專業醫師判斷是否需進一步做檢查
雖然最近埋首於寫書、教孩子、上班
有點少關心時事
然而COVID 19疫苗是我持續關心的議題
大家無不希望疫情能及早結束
疫苗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因此相關知識多了解
有助於疫苗進台灣時,減少惶恐唷!
本文發佈於CNN health 3月3日2021年
我將相關連結放在留言處
如果有興趣的歡迎點進去看全文唷!
#另外今天我終於預約到AZ疫苗了
#這三天跟大家分享我打疫苗的心得喔
「卡介苗突然紅腫」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卡介苗突然紅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卡介苗突然紅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卡介苗突然紅腫 在 囉咪手作×Romi handmade×育兒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卡介苗突然紅腫 在 [寶寶] 川崎症之卡介苗紅腫-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卡介苗突然紅腫 在 [寶寶] 11個月大卡介苗處突然紅腫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卡介苗突然紅腫 在 卡介苗疤痕紅腫的原因和症狀,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卡介苗突然紅腫 在 卡介苗疤痕紅腫的原因和症狀,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卡介苗突然紅腫 在 卡介苗疫苗接種... - 中華川崎症關懷協會Kawasaki disease ... 的評價
- 關於卡介苗突然紅腫 在 【卡介苗紅紅的】Dr.E小兒急診室日誌-Facebook +1 | 健康跟著走 的評價
- 關於卡介苗突然紅腫 在 [寶寶] 1Y11M寶-先前打卡介苗處紅腫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卡介苗突然紅腫 在 [懷孕] 莫德納疫苗的副作用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卡介苗突然紅腫 在 [寶寶] 1Y11M寶-先前打卡介苗處紅腫- babymother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卡介苗突然紅腫 在 先前打卡介苗處紅腫- BabyMother - [寶寶] 1Y11M寶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卡介苗突然紅腫 在 [寶寶] 川崎症住院經驗分享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卡介苗突然紅腫 在 [心得] 非典型川崎氏症- BabyMother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卡介苗突然紅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打COVID 19疫苗小心誤判乳房攝影診斷」
今早看到CNN發布的這則新聞
覺得好熟習的感覺,COVID 19疫苗似乎也快盼來了
因此覺得這則新聞很值得分享、提醒一下民眾。
我在懷第二胎弟弟時,曾經發生一個小插曲
孕婦必須施打百日咳疫苗(目的是提供寶寶免疫力)
我在懷孕七個多月也安排了接種
某天,我突然摸到在我左鎖骨上放出現一顆淋巴結
左鎖骨上淋巴結對身為醫師的我來說
是相當恐怖的意思,為什麼呢?
左鎖骨上淋巴結有個特別的名稱叫做「Virchow's Node」
它在醫療上是個胃癌、胰腺癌、食管癌、肺癌轉移的重要指標
以前實習、學生時期,對這個位置的淋巴結可是嚇死了
因為這個位置淋巴腫大是個非常不好的代表
(可能是什麼癌症的轉移)
我趕緊在我中山醫院的放射科做了檢查
我們放射科的醫師技術、經驗值都非常高
然而,醫師也掃了半天...
還立刻隔天把我安排去國防做進一步檢查
當時的我心涼了一半
心裡想了一千萬種可能
就在當天晚上洗澡時
摸到左手臂上施打百日咳疫苗的位置
酸酸痛痛、紅紅腫腫的,就不自覺得多摸了兩下
突然像驚醒一般!
有沒有跟前天打疫苗有關?
當晚找了很多疫苗與局部淋巴結腫大相關文章
找到較多的是與卡介苗有關的文章
但我心總是安心了許多
隔天一大早,去了國防再做一次超音波檢查
跟那邊的醫師討論了一下
順便分享了一下我自己的這個打疫苗病史
當我跟醫師提到疫苗時
醫師像吃了定心丸一般,說這樣就很合理了
安排幾週後追蹤,果然淋巴結消失了
這才讓這齣驚嚇鬧劇畫上句點。
今早看到CNN發布一篇文章
在波士頓當醫師的Dr. Devon Quasha
在接受後COVID19疫苗後,安排了例行的乳房超音波
結果在原本就要密切追蹤病變的左側乳房
發現了一塊新的腫脹淋巴結!
理論上,近一步病變需要做切片來診斷檢查
然而這位也是醫師的女性,由於醫療背景讓他很有概念
這個新發現的腫塊很有可能與疫苗施打有關
當他進一步與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放射科醫師分享他的自身經驗,
意外發現原來同樣狀態不止她一人
主要是疫苗會引發我們人體正常的免疫反應
而負責免疫的淋巴系統當然可能因此被叫醒工作
因此在查詢與疫苗有關的副作用發現
尤其活性疫苗,更容易發生局部淋巴結腫大
雖然,這只能算是一種輕度的副作用
然而若同時間安排乳房超音波、
剛好在施打同側有正在追蹤的乳房腫塊病變
就可能使的病人必須安排切片做進一步確診
造成多餘醫療浪費、病人多增加不必要手術風險
由於我本身有相關經驗
因此對這篇文章特別有感
那如果說在台灣疫苗真的進來了
我們該如何預防同樣狀態發生?
1.在預計施打疫苗前,安排乳房攝影
2.若已經做完檢查,發現有變異
請主動告知你醫師近期施打過疫苗
交由專業醫師判斷是否需進一步做檢查
雖然最近埋首於寫書、教孩子、上班
有點少關心時事
然而COVID 19疫苗是我持續關心的議題
大家無不希望疫情能及早結束
疫苗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因此相關知識多了解
有助於疫苗進台灣時,減少惶恐唷!
本文發佈於CNN health 3月3日2021年
我將相關連結放在留言處
如果有興趣的歡迎點進去看全文唷!
卡介苗突然紅腫 在 囉咪手作×Romi handmade×育兒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十萬分之六十九—川崎症】
—更新—
有媽咪詢問能否分享此文,我當初寫文的目的,就是希望更多爸媽能認識這個疾病,所以可以自行分享不用再另外詢問我喔!
——————
這幾天真的心力交瘁,有先在社團跟各位媽媽報告狀況,也收到很多鼓勵,終於今天情況明朗,才有精力將這個疾病寫在公開的粉專,讓更多爸媽可以參考留心。
十萬分之六十九,機率這麼小,但還是發生了,就在阿萌身上,連續幾天不明原因的高燒,燒掉她的元氣,也燒壞我的心。
川崎症,簡單一點的說法,就是一種讓全身血管發炎的疾病,好發於五歲以下兒童,常因診斷不易,錯失5~10天的黃金治療期。
川崎症的特癥
⚠ 5 天以上不明原因的高燒。
⚠雙眼發紅
⚠嘴唇發紅龜裂
⚠草苺舌
⚠手掌和腳掌會有發紅、腫脹、脫皮
⚠皮膚紅疹、卡介苗接種部位紅腫。
⚠頸部單側或雙側淋巴結腫大1.5 公分以上
⚠會陰肛門部位泛紅
如果你的寶貝不明原因反覆發燒,且有以上症狀就需要多注意,有些非典型川崎症只會出現其中幾項。
醫生告訴我,其實有些川崎症寶寶最後也會自己好,甚至看不出有什麼異常,但可能長成冠狀動脈瘤而變成後天型心臟病,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不幸中的大幸,萌這次的症狀非常典型,只差沒燒滿五天,再加上急診剛好碰到兒童心臟科專業的醫師值班,所以馬上對症下藥了,後來醫師還問我是不是有碰過類似情形,因為他覺得我們對病癥的描述很明確。
這個疾病的發生機率不高,甚至曾經有案例是媽媽詢問醫生是否為川崎症,醫生還不相信,最後卻確診了。
我因為其它媽媽的分享認識這個疾病,因此提早提高警覺,希望我的分享也能讓妳們對這個疾病有所認識。
身為父母,多一分留心總是好的,因為醫生只能看到寶寶看診的那5-10分鐘,照顧者的我們才是最清楚寶寶狀況的!
——————
萌的病程演變情形如下:
12/14
白天參加完姐姐的運動會,一路跟姐姐玩到晚上沒有異狀,晚上卻突然自己躺在床邊睡著,當時確認體溫,就已經有升高趨勢,半夜更燒到39.6,於是先給了退燒。
12/15
星期天,整天斷斷續續發燒,週日診所幾乎都不營業,考量到:
1.萌已經快兩歲
2.退燒時活力不錯
3.只有發燒沒有其他症狀(連感冒症狀都沒有)
4.燒的溫度沒那麼高
為了不浪費醫療資源所以沒有直衝急診。
12/16
一早帶去診所,果然因為沒有症狀,醫生只是開個退燒藥就說回家再觀察。
下午時眼睛開始變紅,此時我就開始懷疑,是之前看過有媽媽經驗分享的川崎症。
果不其然到晚上症狀一一出現了
1.高燒40度不退(口服退燒藥也無法)
2.眼睛發紅
3.腳底紅腫
4.脖子單側淋巴腫大(約1.5公分)
5.施打卡介苗的位置出現紅斑及紅點
當下立馬衝急診,因為早有預期,所以提供了觀察到的所有病症給醫師,醫師也立刻判定川崎症的機率極高,馬上安排住院治療。
12/17
驗尿顯示發炎指數高,此時是發燒第四天,因為萌的症狀十分典型,且發炎指數很高醫師決定提早開始施打免疫球蛋白及口服阿斯匹靈治療。(一般要燒5天以上才能確診)
看到她兩手都要打點滴,只能被壓著手躺著不能動,還不停對我哭喊「媽咪、抱抱...媽咪、抱抱...」,我感覺到她很害怕,忍不住也跟著哭了。
幸好護理師技術純熟,很快就打好點滴,此時雙手都不能自由活動了。
下午跟晚上分別流了兩次鼻血,嚇壞媽媽我,實習醫師說是因為發炎引發的反應。
12/18
經過連續12小時的免疫球療法,終於沒有再繼續燒了,醫生說如果可以撐到24小時沒發燒,就代表第一階段的治療是有效的。
萌恢復的還不錯,如果明天降低口服藥的劑量後沒有再燒,後天就能出院回家,後續要服藥兩個月跟持續追蹤心臟的狀況即可。
今天已經可以下床走跳了,打點滴沒辦法穿外套,之前為了趕單沒幫她多做一件斗篷,所以只能當外套披風俠,這次回家一定幫姐妹倆各做一件。
晚上12點無預警又流鼻血了,而且比前兩次的量還更多停不下來,雖然明知是藥物的關係,我還是忍不住驚慌失措了,可能太緊張,胃痛到自己也睡不著了。
12/19
昨天熬到兩點多,確定沒流鼻血我才放心入睡,沒想到早上六點又感覺萌的體溫有了變化,一量又燒到38.7了......
重新抽血檢查,血球數跟白血球偏低,但凝血值正常,所以無法確定鼻血的原因,如果又燒起來,代表碰到了頑固型的川崎症,又要重覆免疫球蛋白的治療,昨天好不容易解放的右手又重新上了軟針。
血液科醫師表示目前只燒一次,還不急於斷定川崎症復發,所以又回到什麼都不能做的觀察狀態,但嗜睡的情形比較令人擔心。
今天的萌打針時沒有反應,也沒有哭鬧,只是兩眼無神的看著護理師,好像習慣了這一切,我怎麼覺得比哭鬧更讓我心疼?
昨天好不容易放下的心又重新提起了......
體溫雖然沒有燒,但也大概在夯夯的程度,下午又流鼻血,晚上喝完奶突然吐了滿身,我又重新有種要長期抗戰的預感了。
12/20
昨晚體溫最高到38度,後來自己出汗降溫了,早上自己醒來,總算沒有一直昏睡,還玩了一個早上。
今天雖然沒有鼻血,半夜卻又燒到38.4,醫生說驗尿的結果出來了,阿萌除了川崎還有尿道感染的狀況,原來阿萌同時在對抗兩種病魔。
白天都沒事都燒半夜,體溫一直起起伏伏,我的情緒也跟著起起伏伏,已經4天沒有抱到我的寶貝水水了...
12/21
因昨晚又燒,一早主治醫師就衝來看阿萌,萌同時有兩個狀況,無法確定是哪一種引起發燒,保險起見,醫師決定再補免疫球蛋白,合併抗生素治療,另外安排腎臟超音波檢查,小小的身體不知道還要受多少折磨。(感謝主治醫師一直持續關注阿萌的情形,也會完整告知我們,讓我們安心)
接近中午的時候又燒到39.2,這下應該八成是中獎了—頑固型川崎症,除了免疫球蛋白,為了抑制發炎反應連口服類固醇都用上了,我只能祈禱第二次療程有效了...
12/22
昨晚打完免疫球蛋白後燒基本都退了,因為口服類固醇的關係,今天一直吵肚子餓要吃餅乾,雖然有點煩,但比病懨懨的好多了!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就知道,有沒有效要等48小時才知道了!
12/23
為了了解尿道感染的範圍跟成因,今天做了腎臟超音波跟顯影,昨晚的抽血報告顯示血紅素過低,醫師評估的結果,決定要輸血...
因為萌並沒有什麼內外傷出血,研判是因為注射免疫球蛋白抵消了紅血球,不管怎樣聽到要輸血還是覺得怕怕的,但為了預防後續發生更多的危險,只能相信醫生了!期間有多位醫師一直在關注萌的病況,真的很感謝所有醫護的辛勞!
12/24平安夜
早上做了心臟超音波,冠狀動脈沒有異常,高高興興的接收到醫生准許出院的指令,高高興興的回房收拾行李,行李收拾完覺得阿萌有點躁動,摸摸覺得有點燙,一量又38度......心情瞬間跌落谷底,醫生說,那就再觀察一天,我的情緒有點到達臨界值了,到底什麼時候可以回家?
已經一個星期沒有抱到水水了,我從來沒有跟她分開這麼久,每天都跟她視訊電話,她昨天說:「媽咪,我很想妳,但是我知道妳在醫院照顧萌萌。」
妳知道妳的懂事會讓媽媽淚崩嗎?
機率問題,萌不只中籤,還中了籤王中的籤王,川崎將進行第三期的治療,需使用自費的免疫抑制劑,藥物相關資訊就不公開了,真的有需要了解再私訊我。
12/25
今天體溫一直偏高約37.7,大約是夯夯的狀態,精神還不錯,食慾非常好,目前沒感覺出自費藥物有什麼效果或副作用,不過食慾好到快把爸媽吃垮了,類固醇的效果驚人,等明天照完心臟超音波,又要再次抽血檢查了,加油啊萌寶!
12/26
或許我一開始就不該太過樂觀,總是看著每次治療的點滴想說這會是最後一次,直到今天早上溫度終於又攀到38.2,我才發現第三次的自費藥物終究也是失敗。
萌的川崎真的有這麼頑固嗎?或是我做錯了什麼?只能眼睜睜看著萌的雙手佈滿針孔留下的痕跡,早上又抽了快10管的血,萌大聲哭喊媽咪,而我再次忍不住哭了,幸好當時老公在旁邊,總算還覺得有所依靠。
不幸中的大幸,冠狀動脈沒事,目前沒留下什麼嚴重的後遺症,最後還是得走上類固醇脈衝治療這條路吧,連第三階的藥物都無效,我不知道還能相信什麼,更不知道高劑量類固醇會帶來什麼,只希望這次的治療可以還我一個平安健康的寶貝,趕快好起來,我們一起回家好嗎?
12/27
脈衝治療第二天,體溫一直維持在36-37之間,沒有再發燒,但嘴巴的紅腫龜裂好像越來越嚴重,羊脂膏有很好的舒緩效果,指縫開始出現輕微脫皮,精神狀況非常好,可以跟爸爸鬧來鬧去,活力大躍進。
12/28
原本的主治醫師要請假,所以又換成在急診室碰到的醫師幫萌診斷治療,早上兩位醫師一起幫萌做了心臟超音波追蹤,冠狀動脈沒有異常,不過因為高劑量類固醇抑制了免疫反應,萌目前的免疫力不太好,今天開始有乾咳、鼻塞的狀況,要好好保護了。
12/29
脈衝治療結束的第一天,沒有燒,嘴唇依然紅通通,早上主治醫生來時說這次要觀察久一點,於是默默提出了不想住院到明年的小小希望,醫師猶豫了一下說,那明天來抽個血吧,發炎指數回覆正常且沒有發燒的話,看31能不能回家喔!阿萌妳要爭氣點啊!
12/30.31
抽血報告顯示一切數值逐漸恢復正常,終於在31號出院回家囉!後續還要長期追蹤心臟的狀況,可以回家跨年囉!
#本人非醫護相關人員
#只是分享自身經驗給大家
#寶寶如果身體有狀況
#務必即時就醫尋求專業協助喔!
卡介苗突然紅腫 在 [寶寶] 11個月大卡介苗處突然紅腫 - Mo PTT 鄉公所 的推薦與評價
[寶寶] 11個月大卡介苗處突然紅腫 ; : 我女兒當時也是11個月大的時候卡介苗施打處紅腫,04/05 21:19 ; : 建議趕快去診所就醫,如果是川崎氏症才能第一時間04 ... ... <看更多>
卡介苗突然紅腫 在 卡介苗疫苗接種... - 中華川崎症關懷協會Kawasaki disease ... 的推薦與評價
卡介苗 疫苗接種部位紅腫,結痂是川崎症相當重要的症狀之一但為何不是川崎 ... 今天突然發現這樣,目前5Y1M,沒有發燒、沒有紅眼、手腳沒有紅腫,這樣 ... ... <看更多>
卡介苗突然紅腫 在 [寶寶] 川崎症之卡介苗紅腫-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母親節當天能出院,要感謝很多人。
感謝台中榮總的醫護人員~
您們照護病童,自己卻無法休假過母親節,
非常感謝您們的奉獻!
感謝家昌耳鼻喉科診所 小兒 李醫師~
謝謝您的仔細看診,
讓孩子能夠即時轉診至大醫院治療。
更感謝台中榮總健兒科打預防針的護理師,
您們的卡介苗衛教做得很仔細,
特別強調要注意卡介苗注射處,
讓我即時發現異常能馬上衝診所。
第一天:
下午發燒,晚上看診所,喉嚨發炎,鼻子有些微鼻涕,醫師交代藥裡面有退燒藥,要注意
發燒等症狀。
第二天:
吃藥退燒,藥效過了就發燒。
活動力、食慾都不錯。
診所護理師上午有打來關心,有交代持續觀察發燒狀況。
白天都還好,但是凌晨開始燒到39度以上,給退燒藥一次。
第三天:
早上起來,沒有發燒。
中午請娘家媽媽的幫忙顧一下,晚上接她回家。
準備換衣服睡覺時,發現卡介苗注射處紅腫。
馬上衝去的診所給李醫師看。
李醫師說:目前台灣卡介苗注射處會紅腫的病,通常是川崎症,但是川崎症要發燒五天,
才能確診。
李醫師告知回家持續觀察是否有下列症狀:
1)眼白有血絲
2)草莓舌
3)淋巴腫
4)手腳浮腫
5)出疹子
第四天:
早上起床還是有發燒,吃藥後,上午嗜睡。
偶爾會看一下她的肚子有沒有出疹子,
下午跟小孩玩很久,突然想說看一下背後有沒有疹子。
啊...背部到屁股一片疹子......
馬上再衝診所,
掛號後,感謝護理師有先跟醫師說狀況,
所以讓我們先插隊看診(我們沒要求要插隊喔),
李醫師看診說:
1)眼白有血絲(媽媽真的看不太出來,因為小孩眼球太大了)
2)舌頭比昨天紅
3)淋巴沒腫
4)腳掌有些浮腫
5)背都是疹子,肚子也開始冒疹子了
李醫師馬上開轉診單,直接去台中榮總急診報到。
急診醫師馬上排病房住院,也給一次退燒藥。
病房醫師過來看診,覺得症狀的確像川崎症。
但是詢問詹醫師後,認為再觀察一天,確定持續發燒,且明天照完心臟超音波後,再決定
是否用免疫球蛋白治療。
第五天:
詹醫師上午來看診後,親自照心臟超音波,
上午十點多開始用免疫球蛋白+阿斯匹靈。
中午還是發燒,再吃退燒藥一次。
晚上打完藥,今天小孩都懶懶的,食慾也不好。
打完免疫球蛋白就是觀察24H是否發燒,
很慶幸小孩沒再發燒了。
母親節能帶著孩子出院真的心懷感恩!
再來就是下週的複診了,
希望孩子健康長大就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70.52.7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57642510.A.0E8.html
這下推薦後,看病要等更久了吧>.<
謝謝大家的祝福,
為人父母真的唯一希望就是孩子健康長大!
希望大家能留意川崎的症狀,
川崎症只有即時治療,真的不用太擔心。
※ 編輯: cheryl13 (118.170.52.71), 05/12/2019 23:29:0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