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盤後〉非農觸及市場甜蜜點 標普續創輝煌 連7日破新高
週五 (2 日) 美國 6 月非農新增就業達 85 萬人,優於市場預期,美債殖利率走低,科技股勁揚,美股續創輝煌,標普連續第七個交易日創新高紀錄,拿下自去年 8 月以來的最佳連漲紀錄。
一週來看,那指本週漲幅近 2%,標普和道瓊週漲幅分別為 1.7% 和 1%,科技和醫療保健板塊收於新高水平。
聯準會近期鷹聲不停歇,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戴莉 (Mary Daly) 週五受訪表示,經濟確實正在好轉,今年晚些時候考慮縮減購債規模是合適的。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蔓延全球,截稿前,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即時統計,全球確診數已飆破 1.82 億例,死亡數突破 395 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 3368 萬例,累計死亡數超過 60.5 萬。印度累計確診超過 3045 萬例,巴西累計確診 1862 萬例。
週五 (2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美股道瓊指數上漲 152.82 點,或 0.44%,收 34,786.35 點。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32.40 點,或 0.75%,收 4,352.34 點。
那斯達克指數上漲 116.9 點,或 0.81%,收 14,639.3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20.8 點,或 0.63%,收 3,315.8 點。
標普 11 大板塊中僅能源和金融大板塊收黑,資訊科技、非必需消費品和通訊服務領漲。
焦點個股
科技五大天王齊揚。蘋果 (AAPL-US) 漲 1.96%;臉書 (FB-US) 漲 0.087%;Alphabet (GOOGL-US) 上漲 2.30%;亞馬遜 (AMZN-US) 上漲 2.27%;微軟 (MSFT-US) 上漲 2.23%。
道瓊成分股漲跌互見。IBM (IBM-US) 下跌 4.62%;波音 (BA-US) 下跌 1.27%;沃爾格林聯合博姿 (WBA-US) 下跌 1.11%;嬌生 (JNJ-US) 上漲 1.82%;Visa (V-US) 上漲 1.48%。
費半成分股多收高。博通 (AVGO-US) 下跌 0.31%;英特爾 (INTC-US) 下跌 1.34%;應用材料 (AMAT-US) 跌 0.15%;美光 (MU-US) 跌 0.27%;AMD (AMD-US) 下跌 1.49%;NVIDIA (NVDA-US) 上漲 1.36%;高通 (QCOM-US) 下跌 1.26%。
台股 ADR 集體收紅。台積電 ADR (TSM-US) 上漲 0.41%;日月光 ADR (ASX-US) 上漲 1.49%;聯電 ADR (UMC-US) 上漲 1.40%;中華電信 ADR (CHT-US) 漲 0.32%。
企業新聞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 指控博通壟斷晶片市場,週五博通和 FTC 達成和解,博通同意停止相關市場操作。此消息促使博通盤中股價大跳水,收黑 0.31% 至每股 468.17 美元。
蘋果 (AAPL-US) 上漲 1.96% 至每股 139.96 美元。歐盟對蘋果祭出警告,切勿以隱私安全當藉口,遏制來自 App Store 應用商店的市場競爭。
特斯拉 2021 年第二季共交付 201,250 輛電動汽車,低於華爾街預期。特斯拉 (TSLA-US) 上漲 0.14% 至每股 678.90 美元。
富時羅素將滴滴、小鵬納入富時羅素相關指數,7 月 8 日起生效。小鵬 (XPEV-US) 收紅 0.18%,
滴滴赴美上市不到一週的蜜月行情突生波瀾,週五中國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突襲審查滴滴,要求滴滴審查期間停止新用戶註冊,嚴防風險擴大。滴滴 (DIDI-US) 下跌 5.30% 至每股 15.53 美元。
IBM (IBM-US) 下跌 4.62% 至每股 140.02 美元。IBM 總裁 Jim Whitehurst 已遞出辭呈,但將持續擔任 IBM 高級顧問。
做空機構 Iceberg Research 週五表示正在做空全球院線龍頭 AMC 娛樂。AMC (AMC-US) 下跌 4.20% 至每股 51.96 美元。
嬌生 (JNJ-US) 上漲 1.82% 至每股 168.98 美元。該公司稱旗下新冠疫苗有望保護人類免受 Delta 變種病毒侵襲且具 8 個月的保護時效。
電動皮卡生產公司 Lordstown 傳出遭司法部調查,調查涉及上市活動及預售訂單,盤中其股價因暴跌暫停交易,終場收黑 10.82% 至每股 9.23 美元。
Robinhood Markets 申請首次公開募股 (IPO),尋求以「HOOD」的股票代碼在那斯達克上市,發行規模為 1 億美元,根據披露文件,2020 年淨收入為 9.59 億美元,淨利為 745 萬美元,2019 年淨營收 2.78 億美元,但虧損 1.07 億美元。
經濟數據
美國 6 月新增非農就業報 85 萬人,預期 69.5 萬人,前值自 55.9 萬人上調至 58.3 萬人
美國 6 月失業率報 5.9%,預期 5.7%,前值 5.8%
美國 6 月平均每週工時報 34.7 小時,預期 34.9 小時,前值 34.9 小時
美國 6 月平均每小時薪資年增率報 3.6%,預期 3.6%,前值 2.0%
美國 6 月平均每小時薪資月增率報 0.3%,預期 0.4%,前值 0.5%
美國 6 月勞動參與率報 61.6%,前值 61.6%
美國 5 月耐用品訂單月增率終值報 2.3%,前值 2.3%
美國 5 月工廠訂單月增率報 1.7%,預期 1.6%,前值 - 0.6%
華爾街分析
Aberdeen Standard Investments 資深全球經濟學家 James McCann 表示,最新非農就業數據強而有力,應視為勞動力市場加速發展的跡象。
Edward Jones 投資策略師 Angelo Kourkafas 認為這些金髮姑娘報告之一,非農數據顯示經濟成長穩健,但不足以改變 Fed 貨幣政策路徑,觸及了市場甜蜜點。
Charles Schwab 首席投資策略師 Liz Ann Sonders 表示:「市場前景仍然不明朗,新冠疫情是終止經濟和市場去年 2 月以來的週期,還是結束一個週期並開始另一個新的? 華爾街將在未來幾個月從經濟、通膨數據的基期效應中得到解答。」
TIAA 銀行全球市場總裁克里斯 · 加夫尼 (Chris Gaffney) 表示:「人們真的很擔心任何可能會出現疫情捲土重來或部分封城的情況。注意新冠病毒仍然存在,並且可能會再次擴大。」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670181?exp=a
【全球股市觀察站】2021-07-02(美國時間)
阿斯匹靈實戰文章
https://scantrader.com/u/9769/service
阿斯匹靈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pirin_grandline/?hl=zh-tw
印度薪資水平 在 朱成志的華山論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Fed將售公司債 AMC狂飆逾95%
萬寶投顧研究部6/3新聞
*Fed將出售137億美元公司債和ETF 擬年底前完成
*華為鴻蒙正式上線!向蘋果iOS、Google安卓下戰帖
*BarclayHedge:避險基金資產總額飆至4.07兆美元 寫歷史新高
週三 (2 日) 國際油價續揚,美債揚升,美元回吐漲幅,能源、科技股領漲,Reddit 散戶進場爆買之下,AMC 放量大漲,然而,材料、非必需消費品類股走跌影響,標普 11 大板塊有 6 大板塊收紅,能源、房地產和資訊科技板塊領漲,材料、非必需消費品和工業板塊領跌,四大指數近乎持平。
政經消息方面,聯準會 (Fed) 週三宣布將開始出售去年啟動緊急貸款工具購買的公司債 (含 ETF),Fed 考慮交易基金和公司債的日常流動性和交易條件,將循序漸進地出售該投資組合,盡可能降低對市場不利影響。
華爾街正靜待非農就業報告,聯準會 (Fed) 週三發布最新褐皮書報告顯示,美國經濟在 4 月、5 月以溫和速度擴張,但通膨壓力和勞動力供應短缺並未消退。
費城 Fed 銀行總裁哈克 (Patrick Harker) 再度重申,是時候考慮縮減購債 (Taper),美國里奇蒙 Fed 分行總裁巴金 (Tom Barkin) 稱,他正觀察薪資壓力狀況。
美國貿易代表署 (USTR) 週三宣布,將對英國、印度在內等 6 國實施的懲罰性關稅措施延後 6 個月執行,為 OECD 和 G20 的國際稅收談判爭取更多時間。
週三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財政部長葉倫進行視訊通話,雙方一致認為中美經濟關係十分重要,對關注議題交換意見,並願繼續保持溝通。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全球確診數已飆破 1.71 億例,死亡數突破 368 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 3329 萬例,累計死亡數超過 59.5 萬。印度累計確診超過 2830 萬例,巴西累計確診 1662 萬例。
週三 (2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美股道瓊指數上漲 25.07 點,或 0.07%,收 34,600.38 點。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6.08 點,或 0.14%,收 4,208.12 點。
那斯達克指數上漲 19.85 點,或 0.14%,收 13,756.33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22.66 點,或 0.71%,收 3,196.98 點。
歐洲股市週三收漲,接近創紀錄水平,原因是能源股及消費類股推動,加上美國及歐洲經濟數據強勁,提振了投資人信心。
倫敦FTSE 100指數上漲27.54點或0.39%,收在7108.00點。
法蘭克福DAX 30指數上揚35.35點或0.23%,收在15602.71點。
巴黎CAC 40指數上漲32.12點或0.50%,收在6521.52點。
印度薪資水平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Joe:「未來很多中低技術性的工作,很可能會被日益進步的自動化取代,中高階技術人才需求會持續增加,中低階工作還是會有需求,但薪水拉不上去,因為人力成本太高的,乾脆就用自動化取代就好,這個趨勢其實也不是剛開始,只是疫情後又加快速度了。」
方舟投資創辦人Cathie Wood針對當今的市場投資策略提到,未來人們要擔心的是人工智慧(AI)。事實上機器部署速度正在加速,除了美國,日本和亞洲國家的企業正使用比以往更多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減少人與人接觸,而這將成為長期趨勢,隨著基本工資不斷提升,加上人工智慧訓練成本大幅降低,企業將更積極採用AI取代人力,她觀察到美國運輸業與餐飲業已加速導入無人技術,即使疫情結束,這些趨勢也不會逆轉,許多人將成為永久失業的一群。
一種會快速取代人力的技術是原本在工廠使用的自主移動機器人。醫療電子產品製造商Omron在疫情間開始出售原本自家工廠使用的貨運搬運機器人,Omron表示已在20多個國家銷售機器人,其中一半在亞太地區,包括中國、韓國、印尼、泰國、越南和印度,新加坡機器人製造商SESTO Robotics執行長Ang Chor Chen提到,以往在工廠搬運與物流業使用的自動行動機器人,未來將不再局限於工廠車間,新應用包括餐飲業送餐機器人、飯店業消毒機器人等都會出現龐大的市場需求。
日經新聞觀察在日本已經有連鎖餐飲業加速採用送餐機器人,這類機器人使用AI計算最短路徑,一次行動可將餐點從廚房送到3張桌子。生產這種機器人的公司Japan System Project於2020年3月開始在日本銷售,客戶主要來自餐廳和工廠,每台售價為200萬日圓,2020年5月詢問度就增加一倍。
另外一家生產服務機器人的公司SoftBank Robotics表示,使用服務機器人,餐廳只需要原本一半的服務人員。疫情期間,東京許多飯店配備機器人為中國武漢肺炎症狀的旅客提供服務。市場研究機構Fuji Keizai Group估計,到2025年,用於購買服務機器人的金額將從2019年的1.9兆日圓增加到4.6兆日圓。
2020年日本郵政還在東京街頭實驗機器人送郵件的可行性。日本郵政說,「大流行改變人們的觀念,越來越多人開始認為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長期以來所做的工作。」南韓也在加速採用,LG計劃推出具有消毒功能的機器人,鎖定酒店、零售、企業和教育市場,SESTO Robotics估計,2019年全球自動行動機器人市場規模為380億美元,2026年將達到1,455億美元。其中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的規模在2020年為141億美元,2027年將由於疫情大流行而增長三倍以上,達到509億美元。而全球清潔和消毒機器人市場的收入到2027年將達到83億美元。
這場疫情讓AI取代人類工作的進程恐怕又加快一步。日本非營利組織RobiZy表示這場流行病將讓社會迫切需要機器人,直言「社會正處於轉折點,並將發生巨大變化。」與Cathie Wood的說法一致,Flippy是Miso Robotics公司為企業廚房打造的機器人,專門處理危險、繁瑣且注重時間的烹飪,例如翻轉漢堡、炸雞、切菜等,換而言之,就是做餐廳中工資最低的工作,Miso Robotics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讓機器人能在速食生產線上像人類一樣幹活,並且讓成本比最低工資還低,最初Flippy的價格並不便宜,一台需要10萬美元,但由於硬體成本迅速降低,2020年它的價格已經降至不到1萬美元,且很快會有更便宜且更節省空間的型號登場。
Miso Robotics還推出訂閱制,每月2,000美元就可以僱一台機器人在後廚幫忙,相當於每小時的用工成本只要約3美元。同樣的工作若僱傭真人員工,根據餐廳的營業時間和不同地區的最低工資,每月需要支出4,000到10,000美元,何況機器人永遠不用請病假,只要你願意,它可以24×7小時運轉,目前Flippy已經在道奇體育場和連鎖店CaliBurger投入使用,或許美國人不久以後就能在各種速食店吃到由機器人製作的漢堡了,說不定勞動力成本降低後,食物的價格也能更便宜,Flippy有望解決餐飲業長期以來人手不足的困擾,消費者對速食食品的需求不斷增長,但較低的薪資導致美國餐飲業離職率居高不下,每年超過100%。
如今電機發動機和感測器技術都得到了改善,成本也大為降低,Flippy等機器人既便宜又可靠,還能在正常環境下工作,這才引起了人們的焦慮乃至恐慌,不只是餐廳工作人員,自動化對工作職缺的侵襲是全方位的,而且來得比想像中快一些,貝恩諮詢公司2018年發布的報告《勞動力 2030》就因探討了自動化對社會環境的衝擊而備受關注,到2030年,自動化的普及將減少當前20%-25%的工作職缺,也就是說有4,000萬人的工作會被機器取代,這還只是在美國。
更糟糕的是,即便保住飯碗的員工,工資的增長也會慢得多,例如餐廳採用自動點餐機和線上點餐系統,其成本可能低於專門僱傭服務員,因此若服務生的工資保持在該水平以下,就不用擔心就業問題,只不過工資漲幅就變得極其有限。JL Warren Capital的報告指出,特斯拉上海工廠的自動化程度低於其加州工廠,原因是上海的勞動力成本低於全自動化產業的成本。
未來幾十年中,大約80%的工人或受到工資增長停滯或失業的影響,而且Flippy的例子已告訴我們,自動化的成本只會越來越低,中國武漢肺炎疫情的爆發,也讓許多原本依賴人力的行業看到或重新思考自動化的必要性,機器人除了降低人工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外,也能在病毒面前無所畏懼。在提倡「非接觸」的大環境下,我們也能看到機器人在送餐、消毒、體溫等場景的應用。
當然,自動化給就業帶來的也不全是壞消息,機器人消除舊有工作,但新的技術也意味著新的就業機會,就像電腦讓成打字員退出歷史舞台的同時,也創造出軟體開發者、電腦技術人員等新的職業一樣,自動化的普及勢必會讓機器維護人員的需求迅速擴大,AI 產業高速發展的背後,「數據標註師」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
好在,低技術勞動力被機器取代大概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總還有機會向其他勞動力密集的領域轉移,餐廳的工作沒了,還可以去送外賣、快遞,總不至於所有人在一夜之間都丟掉飯碗,自動化技術侵占勞動力市場不是AI出現後才有的現象,美國1900到1940年的農業自動化使數百萬農民失業,就被視為大蕭條的誘因之一,在那一時期出現的商業洗碗機,更是威脅要消滅整個後場工作,歷史彷彿進入了新的輪迴,但和上個世紀相比,如今技術變革的步伐顯然越來越快,留給人們適應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https://technews.tw/2020/03/25/robot-labor-is-indeed-getting-cheaper/
https://technews.tw/2021/02/18/robots-deploy-faster-will-replace-human-j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