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台灣,竟有21個製造業撐起全球運轉!】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在印度、越南等重要生產基地接連斷鏈時,台灣人憑著「生產的彈性、防疫的韌性」,成為全球供應鏈堅強後盾。
《遠見》調查發現,小小台灣,竟有21個足以轉動地球的製造業,更有許多產業、產品不可被取代,寫下無數全球第一的紀錄!
#製造業 #半導體 #自行車 #扣件業 #電子業 #PCB #手工具 #產業聚落
====================================
【限時回饋】輕便•俐落•有型,立即出發!
訂《遠見》再贈《American Aviator》菱紋抗刮超輕量行李箱20吋/25吋(不挑色,兩款擇一)
立即擁有👉https://lihi1.com/UsuVe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10的網紅吳光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知道嗎?我們所配戴的鑽石大多來自於這裡 一、印度孟買 印度的鑽石切磨工業主要集中在貿易大城孟買和西部城市蘇拉特,近年來蘇拉特憑藉港口城市的便利,鑽石工業發展迅速。印度切磨師向來以化腐朽為神奇而聞名於世。20世紀90年代後期,印度在切磨鑽石總量上排名世界第一,其後依次是以色列、比利時、紐約。200...
印度面積人口 在 大紀元 epochtimes.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斯里蘭卡前總統轉生農家男孩,父母擔心前世宿敵索命。前世的習慣❓2歲男孩為何每天凌晨三點,準時禮佛❓寵物和你的命運有關嗎❓寶寶不和母親親暱的原因,竟是因為⋯⋯| #未解之謎 扶搖
印度面積人口 在 大紀元時報 - 台灣(The Epoch Times - Taiwa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斯里蘭卡前總統轉生農家男孩,父母擔心前世宿敵索命。前世的習慣❓2歲男孩為何每天凌晨三點,準時禮佛❓寵物和你的命運有關嗎❓寶寶不和母親親暱的原因,竟是因為⋯⋯| #未解之謎 扶搖
印度面積人口 在 吳光頭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知道嗎?我們所配戴的鑽石大多來自於這裡
一、印度孟買
印度的鑽石切磨工業主要集中在貿易大城孟買和西部城市蘇拉特,近年來蘇拉特憑藉港口城市的便利,鑽石工業發展迅速。印度切磨師向來以化腐朽為神奇而聞名於世。20世紀90年代後期,印度在切磨鑽石總量上排名世界第一,其後依次是以色列、比利時、紐約。2000年時,印度鑽石從業人口約達65萬左右,2007年,僅蘇拉特就有80萬人從事鑽石加工。印度希望依賴政策傾斜和本國自身的優勢將孟買建設成新的「世界鑽石之都」。現代化的管理和資訊科技在這些新興的切磨中心將扮演更關鍵的角色。
二、以色列特拉維夫
以色列鑽石業的發展得益於上千年的歷史與近百年的運作經驗,再加上專業的管理體制,才成就了當今的輝煌。長期的流散生活使猶太鑽石商人和技工遍佈世界各地,他們先後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比利時安特衛普、美國紐約建立了世界上最具規模和影響的鑽石加工及貿易中心。20世紀30年代後期,猶太鑽石商帶着鑽石和拋光用的打磨輪重新回到巴勒斯坦這片土地,從而掀開了世界鑽石加工業回歸「聖地」的序幕。
1970年,特拉維夫已是世界主要的鑽石切磨中心之一。以色列從最初專注於小鑽的切磨,到20世紀80年代已轉型為大顆和花式鑽石的主要切磨者。以色列的鑽石加工工廠,被譽為全球鑽石工藝最高水準的楷模。今在市場上保持很強的競爭力。將先進的科學技術與熟練工人的精湛技藝完美地結合起來,令以色列的鑽石加工業成為全球成本效益最高的典範,在切磨精密度等方面居於遙遙領先的地位。
三、比利時安特衛普
安特衛普自中世紀時代起就主宰着歐洲的寶石交易,15世紀,已成為鑽石切磨和交易的中心。20世紀時躍升為大顆鑽石的切磨中心,今日已無疑地成為全球大部分原石、切磨成品和工業鑽石的交易中樞。當今全球80%的鑽石原石和半數的切磨成品流經此地,安特衛普鑽石工匠的手藝被公認為是全世界最優秀的。
四、美國紐約
除了本身的切磨專業外,紐約在鑽石交易的影響力上可和安特衛普、特拉維夫並駕齊驅。紐約海關通關的已切磨鑽石數量佔全球一半,之後抵達美國珠寶工廠和零售店。紐約是世界金融貿易中心,許多知名的大珠寶商都匯聚於此,由於紐約人力資源昂貴,鑽石切磨工業專注於大顆、高品質的原石上,一般以加工3克拉以上的大鑽為主。紐約的鑽石加工區面積不大,且僅有數百名技術精湛的切磨師,但卻因為世界級富豪切磨超級巨鑽而聞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YpphMUi_dM/hqdefault.jpg)
印度面積人口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們常常會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意思就是有錢連鬼都可以收買啦。有錢可以買的東西真的太多了,我可能買不到青春,但至少可以去拉皮少兩條皺紋吧?我現在還沒去喔,我存起來過十年再用。
但這次肺炎疫情,我真的看到一個金錢沒法收買的,那就是COVID-19 。
紐約時報在前幾天就在頭版頭,刊登了這次在疫情中過世的人的人名,因為美國的死亡人數已經跨過了十萬人,結果整個頭版頭整頁塞滿了人名。要知道現在確診人數跟死亡人數,飆到讓大家車尾燈都看不到的,就是號稱世界上醫療資源最完善、財富淹腳目的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爆衝當中!我以前在美國住了快三十年,我真的滿頭問號,到底是在幹嘛?最有錢的是你、做最爛的也是你,就好像富二代成績竟然吊車尾一樣,現在想想,富二代吊車尾的還不少,總之這就讓我忍不住開始思考,有錢真的是防疫必需品嗎?
最近就有個小地方抓住了國際媒體目光,還被拿來跟美國做比較,就是印度西南方的「喀拉拉邦」。
喀拉拉邦面積3萬8,863平方公里,比台灣大了一些,卻塞了3500萬人口;印度1月27日首個確診就是出現在喀拉拉邦,不過4個月過去,印度全國病例不斷爆增,至今已有超過14萬人確診,四千多人死亡,喀拉拉邦卻只有896例確診,7人喪命,情勢整個大逆轉,被稱作全印度唯一成功控制疫情的省分。
再拿來跟美國比一比,美國人均GDP達6.5萬美元,但Covid-19死亡率卻出奇高,達到5.8%;反觀以服務業為主的喀拉拉邦,人均GDP只有2900美元,失業率高達11.4%,但在這波疫情中,死亡率只有0.7%,怎麼看都狠狠打臉美國以及其他資源充足的大國。
包括英國BBC、衛報,美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以及經濟學人,都大篇幅報導這個「喀拉拉現象」,以及他們採用的「喀拉拉模式」。
其實喀拉拉邦政府長期投入大量經費,加強公共衛生基礎建設,當地有2700多家政府醫療機構,平均每10萬人有330張床位,是全國最高,但要比醫療資源,美國更多啊,也沒比較厲害,我們就幫大家歸納出三項喀拉拉防疫秘訣。那第一項,就是跟台灣一樣的「超前部署」。
台灣17年前有SARS教訓,17年的萬全準備就等這一仗,喀拉拉邦在2018年也有「立百病毒」的前車之鑑,這個病毒也是由「果蝠」傳染的,當時一個月就奪走17條性命。
所以這次中國武漢傳出病情的時候,喀拉拉邦就立刻拉響防疫警報。1月就開始在四個國際機場對旅客進行體溫篩檢,追蹤並且隔離疑似個案;2月成立一個24人的防疫小組,3月10日就宣布關閉所有教育機構和娛樂中心,禁止大規模聚會,呼籲民眾不要前往宗教場館,兩天後進一步宣布封城令,比中央政府的全國封鎖令(3/24)早了將近兩週。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每一區都設立負責處理Covid-19的專門醫院,連飯店也變成隔離病房;曾經擔任過中學教師的喀拉拉邦衛生部長「夏拉賈」,兩年前就靠防疫一戰成名,故事還被翻拍成寶萊塢電影。這回更是專訪接不完,還被封為「Covid-19殺手」、「巨星衛生部長」。這次的防疫模範生,怎麼那麼剛好都是女性領導人呀!
我們再看到第二點,同時也是非常具有印度style的「人海戰術」。
大家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人怎麼那~麼多,印度是目前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中國,雖然人口密集往往會造成防疫困難,但喀拉拉邦反而把這項劣勢轉為優勢,號召民眾擔任防疫志工,結果短短一個月內就有30萬人加入!
喀拉拉邦把人海戰術運用在病例追蹤上,分為電訪和親訪,電訪中心運用地理標籤技術定位,志工再一一打電話詢問被監測的對象有沒有出現症狀,還有專門用來防疫的20萬個WhatsApp群組;當地還成立一支「追蹤部隊」,2萬6千名經過認證的社會衛生工作者和稽查員,挨家挨戶訪查隔離檢疫者,同時出動好幾千名警察,嚴格執行封鎖令,騎機車到處巡視,看民眾有沒有乖乖待在家。
但是喀拉拉邦的經濟,靠外邦和外國的日薪移工支撐,封城沒飯吃怎麼辦?當局也有完善的福利制度,把對人民的衝擊降到最低。
原來喀拉拉邦是由左派的共產政府當家,主張人人有飯吃,和印度中央和其他地區的右派種姓色彩大不同。相較其他省份的民眾因為封城挨餓,喀拉拉當局靠2萬個「社區廚房」,填飽30萬移工的肚子,有志工幫忙煮大鍋飯,民眾甚至能依據飲食喜好點餐,至今送出800萬份餐點;地方政府還免費向每個家庭發放15公斤白米、豆類和調味料,而且送貨到府,就算學校關閉,也會送營養午餐給學童,並且提供醫療和個人衛生用品給需要的民眾。
雖然「喀拉拉模式」目前看來很成功,但專家警告,仍然不能掉以輕心。例如印度泰姬瑪哈陵的所在地,北部城市阿格拉(Agra),先前防疫模式被大力讚揚,結果4月初案例暴增,神話破滅!不過喀拉拉邦的表現,依然可以證明財富並不是政府防疫的絕對條件。
西方資本主義的理念向來是:財富能讓民主政府,在承平時期為公眾提供服務,並且在危難當頭時,保護公眾免於傷害,不過看看美國這次的表現,或許就是因為資源太多反而掉以輕心,螺絲不知道鬆了幾百顆,反觀喀拉拉邦這樣相對不寬裕的地方,或許正明白自己沒那個本錢,也就不敢去冒險。錢多有錢多的優勢,但沒錢也有沒錢的做法,你認為資源多寡跟防疫表現成正比嗎?
這周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喀拉拉模式 #窮無損防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Pm98dj6ZUk/hqdefault.jpg)
印度面積人口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佐科威の豪語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36 雅加達⋯逐漸母湯⋯⋯
02:25 搬去帕朗卡拉亞是個好主意嗎?
04:13 哪裡才是適合做首都的地方?
05:11 從無到有的理想之都:巴西利亞
06:33 至於台灣的話嘛⋯⋯
06:51 提問TIME
07:03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歡歡
|腳本:歡歡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BBC 中文網|印度尼西亞計劃遷都離開雅加達的背景與原因:https://bbc.in/2XQcwJp
→ 拾方視角|印尼真的會放棄雅加達,轉到大森林旁邊建設新首都嗎?:https://bit.ly/32BqSfd
→ 維基|印度尼西亞:https://bit.ly/1XeZ8mP
→ 鏡週刊|【印尼遷都(上)】「雅加達就像是一個碗,而這個碗正在下沉」:https://bit.ly/2GjB0jg
→ 鏡週刊|【印尼遷都(下)】相當於兩個烏來的土地面積 卻擠進台灣一半的人口:https://bit.ly/32Cvvpi
→ 換日線|巴西版天龍國──首都巴西利亞的10大「超現實」事蹟:https://bit.ly/2M1Sqo4
→ 多維新聞|巴西與韓國遷都成敗之比較:https://bit.ly/2Lv4M8M
→ 維基|首都:https://bit.ly/2xS5ynI
→ 換日線|首都該遷嗎?遷哪比較好?從世界大國歷史找答案:https://bit.ly/2LWx8IJ
→ 聯合|印尼總統佐科威向中國借錢搞建設 遭批賣國:https://bit.ly/2Lv4Aqi
【 延伸閱讀 】
→ 報導者|21歲憤青創造「虛擬」總統候選人,吸引82萬印尼人追隨:https://bit.ly/2WfFXmm
→ 天下雜誌|「標榜進步的總統,為什麼要妥協?」印尼年輕人為何對佐科威失望?:https://bit.ly/2xWXPEM
→ 多維新聞|巴西與韓國遷都成敗之比較:https://bit.ly/2Lv4M8M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VQuVXqWO0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