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疫情下的經濟頹勢_日本考慮將逐步放寬行動限制
#部長大福的日本疫情觀察筆記
參考歐美先行實施的接種證明,如何抑制重症化將是放寬限制的重點舉措。
日本政府於9月9日表示,考慮將逐步放寬應對新冠肺炎的行動限制。歐美各國在解除如封城等嚴格限制之後,經濟的復甦正在進展之中。雖然傳染力增強的變種病毒傳播仍然是一個令人擔心的問題,但即使感染人數增加,由於疫苗接種的普及發揮效果,抑制了住院人數的急速增加。日本要加速回復全民經濟的正常化,就必須抑制重症患者的增加,而加速調整強化機能失調的醫療體制也是當務之急。
日本在之前應對新冠肺炎時的緊急事態宣言,完全是期待國民的自我約束,缺乏法源的強制約束力。在無法嚴格控管感染蔓延的情況下,只能持續經濟活動發生踩剎車的現象。
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學者運營的OWID「Our world in data」資料庫顯示,參考各國的設限指數即可得知各國防疫的趨勢走向。該指數是以學校和工作場所的關閉和行動限制等9個項目的總和為評比,最大值是100分。 其中英國數據張弛是最為顯著。 在21年初,該指數接近90分,但在7月份卻降至40分階段。而日本自2020年底以來,一直是持平在50分上下。
舉例而言,占英國人口大多數的英格蘭地區,在2021年1月因疫情再度蔓延,實施了第三次的封城行動政令,採取了禁止餐館內用,只允許外賣等多項禁令。 但自3月以後,便開始逐步解封,當7月約50%人口完成兩次接種疫苗之後,便全面解除限制命令。
歐美更進一步利用疫苗接種證明作為推動經濟的使力槓桿。法國從8月開始全面實施在進出餐飲店、博物館和搭乘長途大眾交通工具時必須出示疫苗接種證明或PCR陰性證明的義務, 更針對不要求出示證件的經營者,規定了例如暫時停止營業等嚴厲的處罰措施。
由於經濟活動的再啟動,4月至6月期間,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比前期成長20.7%的大幅度紀錄。在美國和歐洲,經濟活動也以同樣的腳步步上復甦之路,歐盟的增長率為9%,美國的成長率也達到6%。
而在此期間,日本經濟卻仍是持續低迷。 1月至3月期陷入負成長困境,4月至6月的成長率也只比前期成長1.9%而已。
「我們應該具體設定時程表,訂定政策預定表,並增加其可預見性。」在9月3日的日本政府經濟和財政諮詢會議上,民間議員也呼籲政府應該加緊腳步,靈活利用疫苗接種證明,希望在應對疫情和經濟活動之間取得平衡。
放寬限制其實也有令人擔心的地方。畢竟在入夏以來的Delta(印度型)變種病毒的橫行肆虐已證明其傳染性的強度。所幸與過去的疫情擴大時有所不同的是,隨著疫苗接種的普及,抑制了重症患者和死亡人數的增加。參考英國在去年冬天,每天約有6萬人感染,住院人數不下4萬人。而在7月全面解封後,一度感染者曾下降至數千人,然而最近又急增至3萬人以上,但住院人數卻低於1萬人,大約是冬季高峰期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見疫苗接種普及率的增加為一主要關鍵。
面對日本經濟活動再啟動的另一重點,是必須注意如影隨形的醫療體制的對應問題。目前仍處於未能有效的運用醫療資源如病床等嚴重不足的緊迫狀態。目前日本在"第五波"的肆虐蔓延狀況下,重症人數激增,因醫護人員不足等原因不能充分利用空病床,致使許多無法住院醫療的患者只能在家療養。厚生勞働省的專家小組指出,「許多地區的醫療提供嚴重不足的狀況仍在持續進行」。
📌在準備解除行動限制之前,要如何做到即使感染者人數增加,也絕不能增加需要重症患者和住院的病患,將是應對措施的重點。其一就是加快疫苗接種的普及速度。政府設定了10月至11月所有申請人完成兩次接種的目標。雖有"突破性感染"的報告,在接種兩次後仍然受到感染。 但厚生勞働省表示,確診的老年人的致死率,兩次接種疫苗的人大約是未接種疫苗者的五分之一。 依此資訊顯示如果接種進展順利,將可抑重症化與致死率。
📌另一項措施是如何強化醫療體制。東京都都廳在9月9日對醫療機構提出增加新冠肺炎專用病床的要求,並表示到9月底,應能確保最多達6651張的專用病床。 雖比原先估計增加了245床位,可惜仍無法達到原先7000張病床的目標。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能讓醫療機構的醫生和護士於臨時醫療設施中發揮專長,這也是強化醫療體制中的重點。
日本厚生勞働省為了抑制患者重症化,在7月份時率先世界核准了抗體雞尾酒療法用於治療輕、中度的新冠肺炎患者,尤其在東京都立醫院內廣泛針對輕度症狀病患。根據116家醫療機構的報告,在420名患者中,400人(95%)的症狀在療程開始14天以後有所改善。因此東京都也將進一步介紹療法供其他醫療機構參考,讓更多患者接受治療。但關鍵仍在於增加可接受療程的醫療機構。
自今年年初以來,東京的緊急事態宣言反覆進行發布與解除,約8成的天數生活在緊急事態宣言之中,幾乎已成為常態性。諸如限制人潮等對策的效果,也因為人民的慣性麻痺正在減弱中。希望通過階段性的緩解政策,能尋覓一個防疫與經濟能相容並存的方法。
*☝️註:上述編譯取材《日本經濟新聞》。
厚數據舉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接不到案子」的SOHO新手,8成都犯了「這3個錯誤」!】給接案菜鳥|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
.
「已經應徵了好多案子了,但都沒有回音!」
「在接案平台上,都搶不過其他SOHO接案者,該怎麼辦?」
.
我很常會在私訊裡面,收到像是這樣灰心喪志的詢問。於是便決定,要來整理一篇「新手接案者」接不到案子的「最常見失敗原因」,來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對各位有志展開「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職涯的朋友們,有所幫助喔!
.
如果你發現,自己也正面臨上述的瓶頸,就一起看下去吧!
.
[ 3大接案新手誤區 ]:
.
1. 錯誤一:只在 “人多” 的地方「搶案子」!
.
我們總是很習慣,在「競爭」中追求「卓越」。
.
但想成功,就一定要 “瘋狂競爭” 嗎?
能走出自己的路,不爭不搶,不是更好?
.
誰說要接到案子,就一定要去競爭激烈的 “付費”「主流接案平台」呢?
(即那些「專門主打外包接案」的 ”付費正式接案平台”,為了怕被打,在此就不一一舉例了。哈哈哈哈~XDD)
.
以我的親身經驗來講,主流的「正式接案平台」除了「競爭激烈」,且大多都需要「繳學費(支付一筆平台費)」之外,所獲得的「接案機會」、「案件價格」和「案件品質」還往往不見得,會比其他非主流「”免費” 接案管道」要來得好。
.
人多的地方,是削價競爭、血流成河的「紅海」。努力開發出自己的「藍海」市場,少了令人神經緊繃的「不必要競爭」,不只利潤會更高,也能做得更加開心、長久喔!
.
當然,對於剛起步,想省麻煩的朋友們,「主流接案平台」的確提供了一個「供需整合」的 “方便市場”。但建議還是把這類接案平台,作為「短期使用」就好。
長期來講,其他看似冷門的 “非主流”「免費接案管道」,反而才是我比較推薦的!比如:接案社團/論壇、陌生電子郵件開發、各大人力銀行一般工作區、人脈接案、昭告天下、口碑接案、個人品牌被動接案...等等。
.
關於各類「接案管道&方式」的介紹,可以去看我之前寫的這篇Blog文章:「接案平台」有哪些?台灣和國外精選「接案管道」大統整! ( https://pse.is/3m42vf )。在我的「線上課程」裡,也會有更詳細的「分析」與「攻略」說明喔!
.
.
2. 錯誤二:只顧著說自己的需要!
.
要想 “主動應徵接到案子”,就少不了一封好的「自我推薦信」。很多「菜鳥接案者」在主動應徵案子時,最常犯的一個致命錯誤,就是:「只顧著說自己的需要」!
.
「自我推薦信」一打開,內容全部都在再三強調、顯示著:「我真的很想要跟你合作」、「我真的真的很需要這份案子」...等等。
.
這樣的「自我推薦信」只會讓案主看到一個「渴望獲得幫助的人」,而非一位「來幫助我的專業合作夥伴」。信件內容完全看不出「你能為他帶來什麼 “價值”」,案主自然也就不會想要,找你幫忙、邀請你一起展開合作啦!
.
所以,在撰寫關鍵的「接案 “自我推薦信”」時,我們一定要多去考慮「對方需要什麼」?並且,盡量去告訴案主:你可以「怎麼樣幫助到他」、「為他帶來什麼樣的價值」?
.
如果你還是沒有頭緒的話,“實際上怎麼寫” 在我的線上課程「13堂接案必修課 (https://pse.is/3kvz6q)」中都會詳細教給大家,還有超真實的「試寫範本」解說,模擬給大家看喔!(直接一個六親不認的置入廣告,哈哈哈哈哈)
.
其他小提醒:
.
另外,開發客戶的 ”自我推薦信&應徵履歷”「寄的數量不夠多」或「潛在客戶名單搜集不夠精準」,也都有可能是你 “接不到案子” 的原因。
.
你可能會問:「寄10封夠嗎?」
當然不夠!!
.
如果你是「接案新手」,且真的真的很渴望能獲得「人生第一個案子」。那就給自己設下功課:至少搜集「50位 ”精準的” 潛在顧客聯繫名單」,並且至少寄出「50封自我推薦信」吧!(能寄100封更好XDD)
.
反正寄email又不用花錢,多寄出一封信,就是為自己多增加一個機會!
.
寄信之前,也別忘了先給自己一個心理建設。告訴自己:「寄出的信完全石沉大海、已讀不回,都是非常正常、完全可以理解的。真的沒有關係。只要其中有一位案主回覆了,讓你因此而接下一個 “高品質的長期案子”,一切就超級值得啦!」
.
所以,繼續努力優化自己的「接案能力」和「自我推薦信&接案履歷內容」,然後持續、持續的寄就對啦!
.
.
3. 錯誤三:說不清自己的「利基專業」&「價值主張」!
.
(1) 「利基專業」
.
「利基專業」就是你在 “大專業範疇” 裡面,”最擅長”、”最與眾不同” 的「細項專長領域」!
.
就好像「行銷科系」的教授,會在簡歷上寫自己的研究專長是「消費者行為」。
.
「行銷接案者」也要能說清楚自己 “最專精的”,究竟是:內容行銷、社群經營、活動企劃、廣告投放、數據分析、文案撰寫、商業合作洽談,還是搜尋引擎優化....(當然如果你最擅長的項目超過一個,也可以都列出來)。
.
不然「一個專業範疇」裡面那麼廣,案主又怎麼會知道,「你的能力」就恰巧是「他用得上」的呢?你也會因此,而讓自己在案主心目中「缺乏記憶點」,和好機會失之交臂。
.
所以呀,我現在也開始會介紹自己為「職涯作家/職涯領域文字工作者」,而非單單只說我是一位「作家/文字工作者」; 介紹自己為「職涯講師」,而非單單只是一位「講師」。
.
哈哈!不然誰知道要請我來,為他們「寫什麼文章」、「演講什麼主題」呢?你說對吧!
.
(2) 「價值主張」
.
「價值主張」就是「你能幫到案主最多的地方」,以及「你能為他帶來的 “最大價值點”」!
.
比如:
(a) 盡量做一個案件的「整體視覺設計師」,而不要僅僅是做「美編」; (b) 為顧客製作「”具有行銷導購邏輯” 的電商網站」而非僅僅是「功能齊全的網站」; (c) 幫案主翻譯出「”專有名詞&專業深度” 句句到位的學術文章」,而非單純只是「英翻中」。都能讓你擁有 “難以被取代” 的獨特「價值主張」!
.
所以,應徵案子之前,先想清楚自己的「價值主張」非常重要。否則一旦案主看不到其中的「價值」,就會想要來砍你的「價格」。或者在談不攏時,輕易的用「其他接案者」來取代掉你。甚至還會因為覺得,你能為他帶來的「效益不大」,而直接不找你合作。
.
清楚了解自己的「價值主張」,其實不只是「接案者」需要,對「一般上班族」來講也非常重要。因為,搞不清楚自己「對公司最大的價值」在哪,做事就很容易會「抓不到方向」、「搞不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這些不論是在「就業市場」,還是「職場工作」裡,都是很大的劣勢。
.
比如:
某位「業務」待人處事特別圓融、最擅長與人相處、建立深厚的交往。老闆認為他最大的價值就是「出去外面跑業務」,幫公司「帶來業績」、「維繫好顧客關係」。而他卻以為,老闆想要看到的是「業績報告PPT」和「精美的顧客資料建檔」,因而整日窩在辦公室裡,埋首電腦。老闆看了,當然會不解的覺得,這些事我請任何其他 “更擅長文書的” 「行政人員」或「業務助理」來做,都能做得比你好。那我為何還要請你來這裡浪費才華,不出去為公司創造最大價值?!
.
所以說呀,搞不清楚自己的「價值主張」,不只會讓你在「找案子/工作」時沒有亮點和記憶點、在「議價」時吃大虧。還容易讓你在工作中拼命努力,卻永遠也得不到應有的賞識和認同。大家千萬要特別注意呀!
.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啦!想知道更多「自由接案的秘訣」,都歡迎到我的最新線上課程「13堂接案必修課」去看看喔!(了解更多 ➡️ https://pse.is/3kvz6q )
.
在課程中,我會帶領大家從「接到人生第一個案子」,到打造「穩定的接案收入」&「安全的職涯保障」。並進一步,用「更少的工作時間」,挑戰比 “全職上班” 時「更高的收入」!
.
幫助有志成為「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的上班族,透過「接案」獲得更「自由、自主」的職涯與人生!
.
📣立刻加入課程 ➡️ https://pse.is/3kvz6q
📣課程介紹短片:https://youtu.be/Zrc7oAkdhEs
.
.
------------------
.
.
🔻我的最新「電子書」🔻
《野放上班族:斜槓自由工作者爽玩職涯》
➡️ https://easymall.co/2h1Fx
(***各大電子書平台都可以找得到喔!***)
.
🔻加入我的「特別分享好朋友email群組」🔻
➡️ https://forms.gle/JkQhzZoQNcxu6oVy8
.
.
-----------------
.
.
🔻歡迎追蹤🔻
▪️Facebook:「野放上班族」 https://pse.is/tdmmy
▪️Instagram:「freelance_mkt」https://pse.is/DQJGH
▪️YouTube:「野放上班族-野羊」https://pse.is/vwxa3
▪️Medium:「野放上班族」 https://pse.is/t4mkj
▪️官網Blog:「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usspu
▪️Blink佈告欄:野放上班族-自由工作者野羊 https://pse.is/w9yvg
.
🔻我的音頻節目🔻
▪️Apple Podcast:「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th437
▪️Spotify:「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vxs27
▪️Firstory:「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vwahs
.
🔻我寫的書🔻
▪️出版實體書籍:《不只找工作,幫你找到好工作》
https://dreamstore.info/2Yx-K
▪️最新電子書:《野放上班族:斜槓自由工作者爽玩職涯》
https://dreamstore.info/2h1Fx
.
厚數據舉例 在 玩遊戲不難,做營運好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每週遊戲新聞觀察-2021.07.W3
.
本週分享以下五則遊戲新聞:
📺《遊戲周邊有多火爆?戒指賣了500萬,賣設定集超2000萬》
📺《谷歌重塑遊戲體驗:Android 12將支持手遊“隨下隨玩”,心動不?》
📺《遊戲出海|如何將中文遊戲引入西方市場》
📺《出海必讀丨《2021 H1東南亞市場中國APP出海啟示錄》完整版報告重磅發佈》
📺《2021台灣手機遊戲產業分析與行銷洞察》
.
🔎文章同步部落格:https://bit.ly/3xQ7xWP
.
📺《遊戲周邊有多火爆?戒指賣了500萬,賣設定集超2000萬》
https://bit.ly/3rhUESY
.
這篇文章提到二次元遊戲的週邊市場在中國熱銷中,同時也進一步分析為什麼二次元遊戲的週邊商品能賣出好成績。
.
內文提到:
「據艾瑞咨詢《Z世代手辦消費趨勢報告》顯示,2021年國內Z世代購買手遊IP型手辦的占比已經躋身第二,僅次於日漫。若算上電腦和主機遊戲的占比,遊戲IP實際上已經超越了日漫IP,成為手辦周邊、潮玩產業中的大頭。
.
為何會出現這個現象?
.
從用戶畫像來看,雖然二次元遊戲公司本質上是互聯網公司,而非專注於周邊市場的實體公司,但由於其目標用戶大部分是深諳ACG的二次元玩家,而手辦文化最初也是從ACG圈逐漸发展壯大。
.
所以,二次元玩家群體實際與手辦愛好者存在一定用戶群重合,他們對於手辦本就十分熟悉與了解,這使得遊戲和周邊兩個市場減少了彼此的溝通成本。」
.
📺《谷歌重塑遊戲體驗:Android 12將支持手遊“隨下隨玩”,心動不?》
https://bit.ly/2Thedya
.
現在的手機遊戲容量真的是越來越大,
以前下載超過1G就覺得很嚇人,
但為了配合玩家的胃口,
現在遊戲越來越精緻,
畫質/畫面/特效/語音/動畫/內容等等,
整包全都下載的話,
要突破1G可以說是輕輕鬆鬆。
.
如此大的容量,
也讓玩家想玩一款遊戲前期所耗費的時間越來越長。
.
先前Google有提到未來上傳將推行AAB格式來取代APK,
很大原因是要讓用戶能更快體驗到APP內容,
而現在的隨下隨玩也是為了同樣事情,
就期待Google後續的更新囉。
.
📺《遊戲出海|如何將中文遊戲引入西方市場》
https://bit.ly/2UaZoOd
.
這篇蠻明顯是工商文,但我認為以內容來看可以說是很有誠意。
.
文章分享了如果中文遊戲想要出海到歐美地區的話,在翻譯上應該注意哪些地方,共有五點挑戰:
.
挑戰 1:漢語語法需要考慮語境
挑戰 2:漢字含義的多樣性
挑戰 3:用戶界面問題
挑戰 4:厚重的文化底蘊
挑戰 5:文化差異
.
裡面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挑戰3,
短短幾個字的中文,
翻成英文後卻變得很長,
如果遊戲介面沒預留好空間的話,
肯定會跑版,
屆時就得考慮找取代字或是把字體縮小,
無論是哪種方式,
對於歐美玩家遊戲體驗上可能都會帶來扣分。
.
舉個例子,
像商城內就會有許多限購商品,例如限購一次好了,
●中文:限購1次
●英文:limited purchase for 1 time
.
整個長度就差非常多,
這時候就需要做優化,
以《劍與遠征》來看,就是寫成limit : 1
.
文章內有大量的舉例與圖片,我覺得被工商的非常值得,也推薦給各位被工商一下(誤)。
.
📺《出海必讀丨《2021 H1東南亞市場中國APP出海啟示錄》完整版報告重磅發佈》
https://bit.ly/3hNfwON
.
雖然這份是中國遊戲在東南亞的成績單,但我覺得如果需要市場資訊的話,這塊還是頗有幫助。
.
內文提到:「東南亞是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互聯網地區,是世界第四大互聯網市場,在東南亞主要六國(印尼、泰國、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印尼是整個地區移動遊戲下載量最高的國家,泰國和新加坡是移動遊戲收入排名前兩位的國家。從數字經濟市場規模來看,印尼,泰國和新加坡也分別位居東南亞地區前三位。」
.
●「印度尼西亞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應用市場之一,是全球第四人口大國。從用戶體量來看,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移動遊戲下載量方面,印尼占該地區總下載量的 38%,收入占到約15%的市場份額。」
.
●「泰國在人口數量、互聯網滲透等方面在整個東南亞處於中等水平,卻是東南亞地區僅次於印尼的第二大數字經濟市場,是全球移動互聯網每日訪問時長最長的國家,也是東南亞地區手遊市場規模最大的國家,占該地區收入總規模的28%。」
.
●「新加坡人口體量少,但經濟发展成熟,是東南亞國家中唯一的发達國家,以高端機主導市場。新加坡是整個東南亞地區智能移動設備普及程度最高,也是該地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國家。從移動遊戲收入方面來看,新加坡占東南亞地區遊戲收入的19%,僅次於泰國。」
.
至於各國的暢銷排行榜,可以當個參考就好,甚至自己在app annie、appmagic上看一下就好。
.
📺《2021台灣手機遊戲產業分析與行銷洞察》
https://bit.ly/2US7YRV
.
飛鳥週末分享了2021台灣遊戲手機產業與行銷洞察,
裡面的內容非常豐富,
包含了市場、營運、行銷等各層面數據與洞察,
這份簡報不收藏起來根本是對不起自己!
.
如果有什麼要補充的地方的話,
大概就是簡報內的事前預約如果想了解更多,
可以參考部落格內的「新品上市重點事項」
連結:https://bit.ly/3xMXxOd
.
以上就是本週的遊戲新聞觀察,下週見!
厚數據舉例 在 要收集厚數據,先問個人類學式的「元問題」吧!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再舉例來講,當研究的對象是「不擅長使用智慧型手機的長輩」,就能進一步地去從他們使用手機的歷程、習慣去設計訪談的內容或是觀察的重點。(註:這樣的思考過程也用於拙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