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故事一起看斯卡羅
身為一名探險家,必麒麟幾乎走遍了臺灣各地,與原住民進行深入交流。那麼,在他眼中,原住民是怎麼樣的一個族群呢?
以下內容節錄自由必麒麟本人撰寫的《歷險福爾摩沙》:
原住民多居住在深山地區,鮮少與漢人接觸。一直到 1865 年,我才有機會拜訪莫里遜山附近的原住民,在此同時,淡水商人陶德則見到了臺灣北部的部落。
住在西部的漢人相信山地原住民長著尾巴,模樣像猿猴,還會吃人。長尾巴的想法當然是無稽之談,至於吃不吃人,倒是值得爭議的。
事實上,山區原住民十分熱衷獵取人頭,能將敵人的首級帶回部落,是一名勇士的偉大功績。
一旦獵得人頭,其家屬和族人便會設宴慶賀,將死人的腦漿混入烈酒裡,一飲而盡,據說這種酒可增加力量,變得更為英勇。
除此之外,我並不認為臺灣原住民是食人族。即使有上述那種行為,漢人也不能蔑視原住民,而自視中國文明高尚。因為漢人社會中也流行一些可怕的行為,例如:
『罪無可赦的罪犯被處予死刑後,劊子手會將死者的肝臟挖出來,過油煎烤,切成小塊狀,自己吃了一口後,把剩餘的賣給觀眾,他們相信吃過這種肝臟,可以感染被砍頭之罪犯的大膽勇氣。』
1868 年,在臺灣府附近,有一位不幸的基督教徒被一群漢人暴民扯成碎片,最後他的肝臟就像上面所描述的那樣被人吃了。
山區原住民以部落形態群居。他們所居住的房子用石頭建造,屋頂也是石板瓦,外觀十分潔淨,也有若干部落用竹子茅草和泥土建造房子。
原住民通常對外國人很友善。如果送一些肥皂、小珠子、紅布、鋼製器具或小鏡子,他們會十分感激。原住民對漢人極為反感,有時也對行為不檢點的歐洲人表現敵對的態度。
原住民具有特殊的敏感度,可以察覺文明人看不出的足跡,去追蹤敵人。常常,只要發現可疑人物,他們便尾隨跟蹤許多哩路,一定等到最有利的時機才出現,敏捷地將敵人包圍起來。
所有原住民都是英勇、技術高超的獵人和漁夫,即使年紀輕輕的獵人,也能輕易獵取一隻鹿。通常,他們有一種特殊品種的狗幫忙打獵。
我拜訪過幾個部落後,發現男人們除了打獵、捕魚、戰鬥和製造或裝飾自己的武器外,心裡並無其他懸念。
婦女們負責背負重擔、做飯、照料農務、種植玉米、旱稻及煙草,空閒時還要織布。
她們善於用麻和多色的歐洲棉線,編織美麗的紋布,製造精美的網袋。男人們要遠征狩獵時,一些婦女也跟著去,好將獸肉揹回部落……
📺和故事一起看斯卡羅
1867 年發生在恆春半島南端的「羅妹號事件」,深刻地影響了臺灣日後的發展。
看完公視年度大戲《斯卡羅》,想要更認識這段臺灣歷史?想要理解歷史上各族群在事件中如何互動,並在國際關係中彼此角力?想要知道劇情與史實有哪些差異?
鎖定故事的FB和IG,我們會隨著劇情發展,分享相關歷史知識。和我們一起認識這段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歷史,歡迎一起邊看邊討論!
#斯卡羅 #羅妹號事件 #瑯嶠 #瑯嶠十八社 #必麒麟 #探險家 #歷險福爾摩沙 #原住民 #習俗
▶百年前,外國人眼中的臺灣人是什麼模樣?英格蘭冒險家必麒麟的福爾摩沙歷險記,網站文章這邊請:https://bit.ly/3lgfbVj
📖本文節錄自必麒麟(William Alexander Pickering)著作,由前衛出版社的《歷險福爾摩沙:回憶在滿大人、海賊與「獵頭番」間的激盪歲月》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臺灣南島民族廳 聽完了臺灣史前史,再來就是要進入了南島民族廳,邀請到展示教育組 #蔡念儒研究助理,來帶著聽眾朋友一起逛臺灣南島文化與臺灣的16個族群。 展覽說明: 臺灣南島民族的文化內涵相當豐富,且各族群的文化有異有同。本項展示採取一個族群一個主題的...
原住民織布機 在 SU YANG , 蘇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容我先歡呼一下!雖然是電話採訪,但是內容依舊精彩唷!
我太開心今天和明天晚上八點「哈娜麥莎微醺時刻」的節目 ,邀請到我非常非常欽佩年輕有為、才華洋溢的年輕音樂家,以太魯閣族傳統音樂結合現代音樂的音樂藝術新秀~謝皓成!
因為去年主辦的泰雅音樂節,結識了皓成,在他白皙年輕的外表下,卻藏著一個古老的音樂靈魂~!
他投注所有的心力,就是希望將太魯閣族的音樂傳承與發揚光大,甚至帶到世界各地!正值年輕歲月的他,已經上演百場音樂會了!
雖然他的音樂學習路程起步較晚,但從大學時代,他的音樂才華源源不斷的創意,ㄧ路過關斬將得到許多的獎項,在各地演出,讓更多人注意甚至重視我們台灣最美的寶藏~原住民族傳統音樂!除了他的父母親長年致力於原住民藝術團的潛移默化,我想也是冥冥之中上天的帶領選擇了一個具有獵人心志的他!
皓成致力於推廣與創作太魯閣族的音樂,擅於演奏太魯閣族傳統樂器獵首笛、口簧琴及木琴,透過音樂的演奏與作曲,讓太魯閣族更能認識自己族群血液裡的文化。最特別的是,他將傳統太魯閣音樂配合結合了古典絃樂甚至現代的電子音樂,他還自己自製傳統樂器在各地各方傳講太魯閣傳統音樂!
他的特別的演出以及得獎作品如下~~
2015年 國家音樂廳跟NSO演出《意與象》馬水龍紀念音樂會;2015年於國家音樂廳演出 《當我們紅在一起─太魯閣傳奇》;2015年 作品《泰雅族織布曲管弦樂》文化部文創之星藝術與文化應用類組第二名,作品《太魯閣傳奇數位音樂》最佳人氣獎⋯。
1996年得到Pulima藝術星宿獎項(Pulima是特別為原住民成立的每兩年ㄧ屆的當代藝術獎項)!
2016年 總統府歲末聯歡演出!
才氣縱橫的他當然也完成了專輯~首張專輯2018年風潮音樂發行的「獵首笛」,以及即將在今年要發行的專輯「還能當多久原住民」,因為疫情延後發行,但是還是值得大家期待!
原本要同步在我的臉書以及電台節目分享在六月跟八月「還能當多久原住民」音樂會,因為疫情而延期,我還是把相關的內容訊息Po在我的臉書上,請大家還是繼續要關注哦!🙏🙏
專輯以及音樂會舉行的時候,
我一定一定會去參與支持!🌹❤️
這麼優秀的太魯閣族音樂家,今天和明天晚上,大家千萬不要錯過!
「哈娜麥莎微醺時刻」
49集 6/19播出 曲目
1、Brothers/ Leo Rojas
2、太魯閣傳奇(獵首笛)
3、水(還能當多久原住民)
4、雲(還能當多久原住民)
50集 6/20播出曲目
1、Into the wild /Leo Rojas
2、火(還能當多久原住民)
3、曦月(獵首笛)
4、風 (還能當多久原住民)
🪘⛰🌾🌿🌻 🪘⛰🌾🌿🌻 🪘⛰🌾🌿
「還能當多久原住民?」音樂會介紹
音樂作品將太魯閣族的傳統歌謠融合生活中的活動,並將生活中的「聲音」融入音樂,用Re、Mi、Sol、La四個音階作曲發想,將大自然中的風聲、鳥聲、水流聲及各種大自然的聲音,配合特色樂器發展出多元的曲調。
「若一棵樹被拔離了土地,它能活多久呢?若原住民失去了與土地的連結,還能當多久的原住民呢?如果一棵樹只剩下空殼,還能算一棵樹嗎?如果原住民沒有文化去滋養他的靈魂,還能算原住民嗎?」
新一代太魯閣族音樂家-謝皓成,使用太魯閣族傳統樂器:木琴、口簧琴、獵首笛,結合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樂器,將傳統與現代音樂重新賦予自己的靈魂創作出來,用音樂詮釋從大自然及祖先那得到的道理,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發聲。
「還能當多久的原住民」,是當代原住民對自我身份認同的反思,沒有一定的答案,在這個期待理解與被理解的過程裡,我們也在瞭解、找尋、定義自己。
【特別邀請】
►節目音樂總監|高潮,為獲得第30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斯瓦細格」專輯製作人。
►澳洲管演奏|大恭,台灣Didgeridoo迪吉里度演奏家、台灣迪吉里度社團(野迪迪部落)創辦人。
►西塔琴演奏|吳欣澤,曾任中國人權搖滾詩人、左小祖咒西塔琴手、德國柏林新音樂室內樂團Enenble KNM Berlin主唱,及圖瓦共和國超級女聲珊蔻·娜赤雅克Sainkho NantchyIak現場音樂設計。現為「西尤島融合樂團」西塔琴手兼主唱。
►太魯閣族金曲歌手|伊祭達道,曾獲第18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第二屆新唐人「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民族男子組銅獎。
►泰雅族金曲歌手|雅維·茉芮Yaway‧Mawring,曾獲第三十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最佳原住民專輯。
►排灣族吟遊歌手|達卡鬧,被譽為排灣族藍調吟遊歌手,曾入圍第二十四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專輯、最佳原住民歌手。
🪘⛰🌾🌿🌻 🪘⛰🌾🌿🌻 🪘⛰🌾🌿
謝皓成臉書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258662105
2016年Pullman藝術新秀獎
https://youtu.be/u53GEdm1iro
獵首笛專輯
「曦月」https://youtu.be/VuqB3efvMBU
泰雅族織布曲-文創之星獲獎(泰雅傳統結合古典管弦樂)
https://youtu.be/v9XKSqf9spg
Alian原住民族廣播電台三週年音樂會開幕演出
https://youtu.be/SJiBvetHd08
🪘⛰🌾🌿🌻 🪘⛰🌾🌿🌻 🪘⛰🌾🌿
每週六每週日晚上
20:00-21:00
Alian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 哈娜麥莎微醺時刻」
每週六日晚八點
歡迎跟我蘇婭一起聽聽音樂
談談心 小小微醺一下 🥂🍷🥃🌹
App下載「Hinet Hichannel」
~「Alian FM96.3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index.do
(手機電腦都可以聽)
http://alian963.ipcf.org.tw/programs_view.php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隨選節目網址~可以點選你喜歡的節目收聽)
🪘⛰🌾🌿🌻 🪘⛰🌾🌿🌻 🪘⛰🌾🌿
原住民織布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桃園 Tayniho 桃原好棧
是一個新開幕觀光景點,
能租借原住民禮服拍照,
我身上穿的這件,
還是部落老師當場量身縫製,
因為原本的禮服太小我穿不下😂
(噓~不要笑
品嘗原住民風味料理,製作染布DIY,
在室內展覽拍美照,16族圖騰燈籠好漂亮⭐
生動的織布文化介紹,
以苧麻編織藝術,訴說著大安溪的故事~
等疫情結束,可以找機會去參觀喔🌸
#Tayniho桃原好棧
電話: 03-3808161,0986828262
地址:桃園市大溪區員林路一段29巷101號
原住民織布機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臺灣南島民族廳
聽完了臺灣史前史,再來就是要進入了南島民族廳,邀請到展示教育組 #蔡念儒研究助理,來帶著聽眾朋友一起逛臺灣南島文化與臺灣的16個族群。
展覽說明:
臺灣南島民族的文化內涵相當豐富,且各族群的文化有異有同。本項展示採取一個族群一個主題的方式,介紹各種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面向,包含族群關係、族群文化的多元性、建築文化、兩性與親屬、海洋文化、會所制度、生計方式、祭儀、精靈觀念、分合與連結等。展廳中除了呈現原九族文化,亦介紹近年歷經民族識別過程的七族,以完整呈現當代臺灣原住民族的重要發展歷程,及其族群文化,並且延伸介紹世界南島語族跨越海洋的文化連結。觀眾參觀所有的展示廳之後,對於南島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可以獲得一個初步的印象,並且做為更進一步探討的基礎。
社會人群關係:
本展示室為南島民族廳的第一廳,介紹了世界南島語族的範圍以及可能擴張的途徑,試以說明臺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的關係。透過多媒體的互動,一覽臺灣原住民族的基本概況,同時在展廳內迴廊上,還有多媒體觸控語言學習機,以真人發聲,學習臺灣原住民族的基本問候語。本展示室另呈現族群之間的人群關係,諸如透過契約的展示介紹平埔族與外來族群的互動關係。泰雅族與周邊族群的多元文化融合,在文面與織布文化上,又擁有在地的文化獨特性。排灣族的聚落與建築是以大型繪圖介紹部落的選址與空間佈局,而建築生活空間,則是以石板屋立體模型呈現。此外,在族群人群關係中,還介紹了阿美族重要的兩性分工的互動模式。
工藝、生計與社會:
本展示室的主題為雅美族(達悟族)海洋文化的工藝技術、卑南族會所制度的社會組織、魯凱族現代的生計方式等。縮為「工藝、生計與社會」作為展示室的標題。本展示室最醒目吸引人的,即是放置展廳中間的三艘雅美族拼板舟,並採用多媒體播放方式介紹整體架構的組成。展示中有十二人座的大型刻紋的拼板舟,也有小型無紋飾的拼板舟,它各具什麼特性,邀請您來參觀討論。在卑南族會所制度的介紹是運用多媒體播放,同時也放置了少年會所的模型,並且透過大型繪圖介紹了會所內學習的內容。此外,為了讓大眾瞭解臺灣原住民的現代生活情況,特別將魯凱族散布在各行各業的工作照片,製作成大型百工圖呈現在展示室的挑高牆面上。
祭儀與精靈觀念:
臺灣原住民族的原始信仰相當地特殊,本廳採用大型繪圖、文物與看板介紹賽夏族、鄒族、布農族的祭儀與精靈觀念。 並以多媒體播放賽夏族、鄒族的祭典紀錄片。賽夏族的矮人祭是南島民族之中相當特殊的祭典,祭祀中述說著族人與矮人之間的關係。這也是族人展現傳統祭儀、服飾與
社會型態的重要祭典:
戰祭與小米祭是鄒族的重要祭典,呈現部落與家屋的結構關係。近年來鄒族積極走出部落,進行以傳統儀式為基礎的文化展演,1997年演出舞台劇《Tsou伊底帕斯》。 布農族的巫術具有除病消災或使人身陷災厄的效果。巫術多由巫師進行,成巫儀式、法器以及每年增強法力的祭典是巫師力量的來源。但巫術絕非巫師的專利,而是所有的人都想要嘗試學會的一種能力。
分合與連結:
近年臺灣原住民族的民族意識逐漸提升,2000年後政府識別出七個民族。本主題除了用圖文介紹臺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概況,以及識別出的七族傳統文化,同時也呈現七族強化的文化特質。如噶瑪蘭族的香蕉絲文創產業;撒奇萊雅族的重現火神祭;太魯閣族語言文字化的族語詞典;賽德克族文化展演的多媒體運用產物;邵族的觀光在地發展的神話商品;拉阿魯哇族的貝神祭;卡那卡那富族的米貢祭。此外,臺灣原住民族的發展,已跨越到世界南島語族的視野。在最後,以大量的活動照片(包括南島語族文化特徵,以及在臺灣與海外舉辦的各項交流活動「南島文化節」、「世界原住民廣電聯展」、「南島語族至臺灣原住民族部落探尋」、「臺灣原住民族海外南島文化交流」等),呈現臺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語族的重要關係。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原住民織布機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灣最後一位泰雅族的文面國寶耆老,柯菊蘭,在這個月過世了。
文面是泰雅族一個傳統文化,其實跟刺青有點類似,只是它是刺在臉上,而且它的文化意義是不一樣的,一般是泰雅族他們在成年之後,男生如果善於狩獵或是女生如果很會織布的話,就可以接受文面,文面紋得越漂亮,代表他的技術越好;不同的家族也有不同的文面圖樣,他們過去的審美觀認為,有文面的才是好看的,沒有文面後代就可能不會受到祖靈的祝福,雖然最後一位文面國寶逝世了,但其實文面的技術並沒有失傳,只是受到文化衝擊和審美觀改變,現在已經沒有人繼續文面。
在現代全球化的環境裡面,想要保存這些傳統文化更加的困難,因為當你跟跟外來的文化交往得越多的時候,傳統文化被沖淡的機率也會更著增加。
目前文化資產局把文化資產分為有形跟無形,有形的話就是像我們平常能看到具體的空間跟樣貌,古蹟、古物、歷史建築等等,這些都是屬於「有形文化資產」,「無形文化資產」就比較像是非具體存在的東西,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就是來自某一個文化地區的一個創作,它就把它視為是一種無形的文化資產,但這些文化傳統,因為你看不到它,所以你也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破壞,所以它是比較難保存的。
但現在也有許多方式可以讓傳統文化被重新認識,像是有一位原住民的年輕歌手,舒米恩,他就每年都舉辦阿米斯音樂節,用這樣的方式讓更多年輕人去接觸到原住民的傳統文化,讓大家更認識去更接納這些東西。
這種無形的文化保護資產,它雖然聽起來非常的抽象,但其實一直在我們的身邊不斷發生,像是各種的繞境都是珍貴的資產,雖然它沒有被登錄,但這種文化習俗要怎麼樣被保存下來也都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不過在美國的時候我有去美國印地安原住民的保留區參觀過,當時我有一個非常大的心結,就是「保存文化固然重要,但堅持使用傳統生活方式,卻會讓部落與外界社會落差加大」,像是語言、典章制度這些都不接軌的時候,可能會讓部落有重被隔離的感覺;傳統文化要如何與主流文化接軌,是非常難平衡的,或許有些傳統文化還是應該要適時的跟著演化,像是現在有很多新的科技,生活的方式,這些都應該是可以和傳統文化一起進步。
雖然聽起來很像社會達爾文,但傳統文化也必須適時的演化,不然文化確實會像生物一樣會面臨絕種。
👩🏫文面、紋面、黥面才不一樣呢
原住民文面有深厚的文化淵源與禮法,並不是單純的紋上圖樣,所以用「文面」取代「紋面」;黥面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刑罰,又稱為黥刑,會在犯人的臉上刺字,記得不要用錯了喔!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原住民織布機 在 Mwaray da美織織品工坊- Posts 的推薦與評價
喜歡傳統編織,從織布生活裡應用的物件喜歡縫縫補補完成一件件有趣喜歡陪伴學習,串連溫暖的事移動的織箱說 ... 花蓮市開發原住民伴手禮太魯閣族傳統織布丰采菱紋結業.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