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綠島必拍的地標「#睡美人」,背後其實是滿滿垃圾。表面的和平很簡單,但有一天一切終將引爆。#像極了愛情
大家都對綠島發生火災的原因議論紛紛,但我自己認為非常有可能是沼氣引起的。
掩埋場的構造比我們想像中的複雜,要做到不影響當地生態需要很多道防護。像是一些有機物質如果沒有被完全分解,就會與厭氧菌作用釋出「#掩埋沼氣」。美國每年有8300起火警就是因為掩埋沼氣引起的。掩埋場沼氣是 #甲烷 的前三大「人為排放來源」(與 #畜牧業 及 #能源產業 並列)。
其實沼氣可以用來發電,但目前台灣很少掩埋場有沼氣回收處理發電設施(已知有發電設施的掩埋場:台北市的山豬窟、福德坑,台中文山,高雄西青埔,新北三峽)。
偏遠地區掩埋場的沼氣防治、甚至可不可以進一步化為 #再生能源,都是需要被重視的🥺
參考資料:
https://www.eia.gov/environment/emissions/ghg_report/ghg_methane.php
https://www.epa.gov/ghgemissions/overview-greenhouse-gases
https://www.epa.gov/lmop/basic-information-about-landfill-gas
環境資訊中心 報導連結
https://e-info.org.tw/node/227957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40的網紅土土藥師totofunmac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晶球技術 #LP33 #LGG 益生菌(Probiotics)顧名思義就是對生理有益的乳酸菌。 根據歷史記載,人類最早食用的益生菌是來自於優酪乳(酸奶),早在西元前3000多年前,居住在土耳其高原的古代遊牧民族就已經製作和飲用酸奶了。發現除了可讓羊奶酸甜適口,還有利於腸胃道內的變化。 至於常常...
厭氧菌作用 在 土土藥師totofunmac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晶球技術 #LP33 #LGG
益生菌(Probiotics)顧名思義就是對生理有益的乳酸菌。
根據歷史記載,人類最早食用的益生菌是來自於優酪乳(酸奶),早在西元前3000多年前,居住在土耳其高原的古代遊牧民族就已經製作和飲用酸奶了。發現除了可讓羊奶酸甜適口,還有利於腸胃道內的變化。
至於常常搞混的益菌生(Prebiotics) 是益生菌的食物,通常是人類所不能消化,但是細菌卻可以從中提取養分或為促進生長繁衍的環境,例如膳食纖維、菊糖、難消化性麥芽糊精及果寡糖、木寡糖…等。
✅A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嗜酸乳桿菌。
主要定居在小腸內數量最多的細菌,可以代謝醣類而產生乳酸、醋酸等酸性物質,抑制壞菌入侵以維持腸道菌叢平衡,增強免疫力、降低陰道黴菌。
✅B菌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比菲德氏菌。
也稱雙歧桿菌,是大腸腸道內好菌的代表,也會減少有害菌的繁殖,維持腸道平衡,還會附著在腸道表面形成保護膜,排便是否順暢跟它有關。但屬厭氧菌,無法存在接觸到空氣的環境,故需要特殊包覆技術保護它,就是晶球技術。
✅C菌
Lactobacillus Casei 凱氏乳酸菌。
腸內定殖力最強的乳酸菌,人體腸道細胞是每天都會不斷脫落與增生,而凱氏乳酸菌可在腸道內存活15天以上,可以改善腸道不適症狀、提昇免疫力及抑制過敏。
✅LP菌、LGG菌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33
Lactobacillus rhamnosusGG,正式名稱為鼠李糖乳桿菌GG株。
想藉由可以調整過敏體質的益生菌,不如先要求重腸道健康較實在,因為這類產品可能需要連續使用2個月,再評估過敏狀況有無改善,如果沒有明顯成效,可能就是這個產品不適合你,還是乖乖看醫生吧!
📌晶球技術除了物理屏障隔絕外在氧氣、還能耐酸讓他順利直達腸道作用,好讓存活率高達90%,所以不需要冷藏,飯前飯後都無所謂,千萬不要咬破晶球。
ᅳ
非業配純分享,歡迎大家【幽默看影片,簡單學健康】
📌訂閱我的頻道♥️ https://goo.gl/wpz26x
▫會做影片的藥師
▫正職人資部的訓練講師
▫每月更新一次
🔵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facebook.com/totofunmacy
🟣Instagram土土在幹嘛♥️ https://www.instagram.com/totofunmacy_ig
厭氧菌作用 在 旭豐SFA - #DODOFLY #蛋糕濾材是你培養#厭氧菌的最好幫手 ... 的推薦與評價
培養硝化菌固然很重要,但也請不要忽略 厭氧菌 的功效 ! 厭氧菌 執行#脱氮 作用 ,將缸內過剩的硝酸鹽轉為氮, 使缸內毒素降低,最後讓氮逸失在空氣中! ... <看更多>
厭氧菌作用 在 [問題]關於厭氧菌的培養- 精華區Aquarium 的推薦與評價
據說是要不受光照的環境@@
我在想可不可以用滴流的方式來造成
外掛用風管串接寶特瓶 裡面塞陶瓷環之類的東西
然後再接到魚缸
寶特瓶用個箱子什麼裝著不要曬到太陽
瓶內風管配置當然是像計泡器那樣
一邊在瓶口(水面) 一邊在底層
讓他流過中間的濾材
不知道這個方法可不可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197.194
※ 編輯: rnc 來自: 218.162.197.194 (10/24 01:17)
> -------------------------------------------------------------------------- <
作者: snngy (長的不帥 很抱歉) 站內: Aquarium
標題: Re: [問題]關於厭氧菌的培養
時間: Wed Oct 24 02:11:08 2007
※ 引述《rnc (假作真時真亦假)》之銘言:
: 據說是要不受光照的環境@@
: 我在想可不可以用滴流的方式來造成
: 外掛用風管串接寶特瓶 裡面塞陶瓷環之類的東西
: 然後再接到魚缸
: 寶特瓶用個箱子什麼裝著不要曬到太陽
: 瓶內風管配置當然是像計泡器那樣
: 一邊在瓶口(水面) 一邊在底層
: 讓他流過中間的濾材
: 不知道這個方法可不可行@@
硝化菌也是屬避光性,
你這方法看起來,其實跟硝化作用的生物床差不多。
脫氮作用的跟硝化作用的反應速率比較起來
其實效率是明顯的慢。
還有脫氮菌偏好在溶氧低的環境下進作脫氮作用。
因此一般建立脫氮環境會注意三個要點
一、避光
二、低溶氧 (低氧化還原電位,但也不能過低)
三、緩水流
要在水族箱設置脫氮環境,
我還是會選擇直接用風管(或細管)來做脫氮作用的環境
以管壁當菌床,整段放進一個不透光的箱盒裡就可以了。
不過實際效果,管路的總長度、流速都要控制得宜.
若管路過長或流速過慢,會使得後端的氧化還原電位過低,
而造成環境裡的硫化菌增生(甚至出水口會聞到臭味),
這就不是我們所期望的。
這個方法,比設置一般平面或立體菌床更好控制大部份的變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snngy 來自: 61.62.74.1 (10/24 02:13)
> -------------------------------------------------------------------------- <
作者: jackyu (.....) 看板: Aquarium
標題: Re: [問題]關於厭氧菌的培養
時間: Wed Oct 24 09:13:28 2007
※ 引述《rnc (假作真時真亦假)》之銘言:
: 據說是要不受光照的環境@@
: 我在想可不可以用滴流的方式來造成
: 外掛用風管串接寶特瓶 裡面塞陶瓷環之類的東西
: 然後再接到魚缸
: 寶特瓶用個箱子什麼裝著不要曬到太陽
: 瓶內風管配置當然是像計泡器那樣
: 一邊在瓶口(水面) 一邊在底層
: 讓他流過中間的濾材
: 不知道這個方法可不可行@@/
淡水會需要搞厭氧脫氮,一般都是蝦缸
但是即使是蝦缸這種氧化還原電位相對低於草缸的淡水缸
用'長細管還是最好的方案,因為:
1. 方便,簡單,好用
2. 這是驗證過處理量和運作效果最好的方式,而淡水搞厭氧又比海水難很多
我試過用寶特瓶大多都失敗
原po不想用長風管而想用類似海水缸硝酸鹽除化器的方式
會有以下更多要考慮的:
1. 低流速度要更慢. 因為不是強迫式的過濾,所以在降低氧化還原電位上會比長軟管更慢
會須要更久更慢的時間來滴流
2. 因為1, 所以處理量會小很多,而且可能效果不好
3. 因為1, 水流慢所以帶來的東西也少,厭氧菌的碳原這個頭大的問題還等著解決
所以若覺得長風管這方法還是太貴太占空間
我相信還是乖乖換水比較適合你
而且我做過測試
100米的風管要頂多讓60~100公升水量停在5ppm左右(不過仍要視餵食量有所保留)
高密度繁殖者可能不試適合
--
水族心 草缸情 山水經
https://www.wretch.cc/blog/jacky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87.27
> -------------------------------------------------------------------------- <
作者: FlyinDeath (死之舞) 看板: Aquarium
標題: Re: [問題]關於厭氧菌的培養
時間: Wed Oct 24 12:17:31 2007
我有想到另外一個作法
在保特瓶中填滿細沙製造類似厚沙系統的環境
然後水從上面進去從底部出來
不過手邊沒有NO3試劑 沒辦法實驗...(試劑好貴啊囧)
※ 引述《jackyu (.....)》之銘言:
: 淡水會需要搞厭氧脫氮,一般都是蝦缸
: 但是即使是蝦缸這種氧化還原電位相對低於草缸的淡水缸
: 用'長細管還是最好的方案,因為:
: 1. 方便,簡單,好用
: 2. 這是驗證過處理量和運作效果最好的方式,而淡水搞厭氧又比海水難很多
: 我試過用寶特瓶大多都失敗
: 原po不想用長風管而想用類似海水缸硝酸鹽除化器的方式
: 會有以下更多要考慮的:
: 1. 低流速度要更慢. 因為不是強迫式的過濾,所以在降低氧化還原電位上會比長軟管更慢
: 會須要更久更慢的時間來滴流
: 2. 因為1, 所以處理量會小很多,而且可能效果不好
: 3. 因為1, 水流慢所以帶來的東西也少,厭氧菌的碳原這個頭大的問題還等著解決
: 所以若覺得長風管這方法還是太貴太占空間
: 我相信還是乖乖換水比較適合你
: 而且我做過測試
: 100米的風管要頂多讓60~100公升水量停在5ppm左右(不過仍要視餵食量有所保留)
: 高密度繁殖者可能不試適合
--
╭洄瀾夜月──────────────╮
│ https://blog.webs-tv.net/flyindeath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194.20
> -------------------------------------------------------------------------- <
作者: sasaka (無家可歸) 站內: Aquarium
標題: Re: [問題]關於厭氧菌的培養
時間: Wed Oct 24 18:14:25 2007
※ 引述《FlyinDeath (死之舞)》之銘言:
: 我有想到另外一個作法
: 在保特瓶中填滿細沙製造類似厚沙系統的環境
: 然後水從上面進去從底部出來
: 不過手邊沒有NO3試劑 沒辦法實驗...(試劑好貴啊囧)
: ※ 引述《jackyu (.....)》之銘言:
: : 淡水會需要搞厭氧脫氮,一般都是蝦缸
: : 但是即使是蝦缸這種氧化還原電位相對低於草缸的淡水缸
: : 用'長細管還是最好的方案,因為:
: : 1. 方便,簡單,好用
: : 2. 這是驗證過處理量和運作效果最好的方式,而淡水搞厭氧又比海水難很多
: : 我試過用寶特瓶大多都失敗
: : 原po不想用長風管而想用類似海水缸硝酸鹽除化器的方式
: : 會有以下更多要考慮的:
: : 1. 低流速度要更慢. 因為不是強迫式的過濾,所以在降低氧化還原電位上會比長軟管更慢
: : 會須要更久更慢的時間來滴流
: : 2. 因為1, 所以處理量會小很多,而且可能效果不好
: : 3. 因為1, 水流慢所以帶來的東西也少,厭氧菌的碳原這個頭大的問題還等著解決
: : 所以若覺得長風管這方法還是太貴太占空間
: : 我相信還是乖乖換水比較適合你
: : 而且我做過測試
: : 100米的風管要頂多讓60~100公升水量停在5ppm左右(不過仍要視餵食量有所保留)
: : 高密度繁殖者可能不試適合
小弟提供一下淺見..
(海水篇)
1.活砂基本上除了有硝化菌之外厭氧菌也是有的
但這都只是基本配備 活砂活不活 在於其中是否有翻砂生物..
ex.沙蠶 跳蝦...各式住在砂中活動的生物
他們能把砂中環境改造成適合他們自已居住
讓氧分散在每個角落 防止缺氧區域的產生(不會變黑,變臭)
2.其實厭氧菌天然海水裡就有了
只是一般魚缸裡適合他們居住的地方是很不夠的
舉例來說若要用4呎缸 用活砂系統沒什麼壞處 唯一就是砂層太厚了有礙觀賞
(養海水缸的目的就是觀賞用 若是砂層太厚則違反初衷)
而且說實在 整個NO3處理的能力仍然要到4個月甚至以上才能發揮的出來
何況處理的量其實不那麼大的 意謂著魚支數仍然不能多
只能維持少少的(最好能到自給自足,數天餵1次的程度)
才能夠保證處理NO3等營養塩的能力 而不會累積
換言之 4呎缸大約只能養個15隻小魚
而且要慢慢加入(一週一隻 營養塩升上來又要停止進魚)
連魚的種類的要慎選 這對新手來說無疑是種痛苦
(因為活砂系統重的是整個礁岩生態 而不是魚)
3.而這麼厚的活砂厭氧區處理的NO3量 卻只要幾管大管的NO3化除器就能做到
處理速度也快很多 又不佔視覺空間 只是一樣到完全作用要數個月
價格上 自已做並不貴 用買的效果也不會好多少 養菌時間也是相同的 都是需要耐心....
只是這種比較方便管理~若是用琉黃珠的 也有某些負作用
所以俗話說 有1好無2好(台)
4.若是底缸想設厭氧區 其實也無不可 只是效率上會比整缸用活砂系統還低落
而且也無法像NO3化除器般保證効能
5.小弟個人是覺得 照傳統形式方濾材或是設藻缸(這個要有額外電費支出)都不錯
每個東西都各有優缺點 其實多找一點相關資料會更好...
6.中間怎麼取捨 如何互相配合使用 就得看樓主瞭解的夠不夠清楚
何況除了NO3 另外還有PO4 SIO2....等等塩類的累積問題
不一定靠某個系統就能完全解決 也很多人是利用吸氨石直接把海水中的氨取出
也有人用NC大的鐵化除方式來化除PO4等等 以上不一定都沒有風險....
還請大家抽空再做多點瞭解再來規劃各自的新缸會更有幫助
實際上越大的缸 想養越多的魚 就會有越大的金錢開銷...
連每個月的固定支出也要先預算一下較好~
以上為小弟僅知,請參考看看
--
老公:老婆我想養海水 老婆:好阿 可是最大只可以養2呎
老公:喔 好 老婆:還有 不准用那種很亮很亮的那種燈
老公:喔 好不用HQI 老婆:還有 還有 不准吹冷氣
老公:喔 好不用冷卻機 老婆:最重要的是零用錢我不會加喔 要買什麼都要扣零用錢
老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4.29.17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