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6] 細說分鏡 Vol.23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29
🖍我做的是
🖍努力再努力,嚐試紮實的傳達每一個想法
🖍分享給你的,並不只是「攝影的基礎」
🖍更期待你也能體會,我心中攝影的世界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我覺得最難的部分,大概就是「解惑」吧,如果「下課」對於老師是指…,時間到了,把該教的東西教完了,學生學會了,那工作就結束了,那我想這樣子的「下課」是簡單的,但身為「老師」,以及身為「創作者」角色,我的心情並沒有隨著鐘聲而下課,因為我本身仍是不斷的「創作」,並且將「創作」的東西,帶回到課堂上,與學生分享
🟥備課漢
我還記得一開始在教攝影時,每周都在「備課、備課」,這個班上完了第二堂,也許二天後換下個班上同一堂課,二天的時間檢討一下講義內容,修修補補改改,以修改後的講義,拿下一個班嚐試看看有沒有更好,然後不斷的重複下去。
開始教攝影頭一年,不時都在「備課」是真的,因為不夠熟練教學內容、技巧,要把腦中會的東西「攤在學生眼前成為講義」非常苦惱,一份講義改上非常多回,每改一次,多少會影響上課表現,有時改的不錯,前文搭後文串得不錯,節奏流暢,覺得這樣子改就對了。
但到了下一堂課,也許隔沒兩天,同一份講義在不同班級,又覺得不對勁了,前一堂課給自己表現也許有 90 分,這一堂課又倒退為 70 分,又在檢討哪裡不對勁? 明明都一樣的東西,學生也都是初學者,怎麼會落差這麼大呢?
然後再修改、再嚐試,直到一份講義適應了每一堂課的學生,表現也都差不多,那麼這份講義就算是「安全了」,未來要再變動的機會不大,最多是把裡頭的例子稍微換點新拍的例子,雖然是訴說相同概念,學生也不知道眼前頭影片是「新的例子」,但對老師來說,這很重要,同一張照片講上數十次、近百次,其實也會很膩,換換新照片,讓自己上課的心情好一點也是不錯。
每天面對著「上課、檢討、修改、再上課、再檢討、再修改」,每天都在反複做這些事情,「備課漢」那段時光,我仍現在仍深深體會。
🟥舉手提問
學生觀念沒學懂,老師責任最大,但這個「不懂」是哪裡不懂,需要在課堂上搭配一些教學技巧,打好上課氣氛,才能讓台下學生別畏懼「舉手」發問,說到這,真的不得不說,我們台灣人上課風氣與文化真的需要改改,不懂也不敢問,怕問了蠢問題被他人視為傻子,但通常舉手發問的學生,往往自己學習效果最好,正是因為「不懂」加上自己「主動」,才能在課程中學到該學到的部分。
🔹但身為老師,其實我是「非常感謝舉手發問的同學」,理由有三點。🔹
其一是讓整場 2 小時的課程,不會讓老師像是在唱「獨腳戲」一樣,一個人在台上自顧自的說完整個課程,再數著還有幾頁投影片要講,那…其實有一點痛苦,說真的,舉手發問的學生能改變上課氣氛,同一門課在二個班,只要一個班有那麼 1-2 個學生真能發問的話,整個 12 堂課都會非常和樂融融,反之亦然。
第二點,若是學生提問,更能帶動整個課程的「深度討論」,如果問題適合該堂課,反而會為了解決學生的問題,讓我延伸更多深入的觀念,或是引用更活潑的例子,學生獲得的更多,我很喜歡這樣子「有問有答」的上課方式,或許未來課程設計,就設計一堂「你問、我答」,或許這是一個不錯的課程設計。
🔹第三點,對身為「老師」是最重要的 – 透過學生提問,才知道自己哪裡講的不好、不夠清楚,還是太快? 還是自以為學生懂? 最後這點才是最糟糕的,這是「授課」不是「個人表演」,重點是學生吸收,而不是台上老師個人表演 show,如果沒有學生提問,反而老師會沉浸一種「自 High」的心情,覺得自己真的好棒棒,內容超紮實,學生都沒問題,都聽得懂,如果真的身為老師真心這麼認為,我想…,這老師要小心了。🔹
其實還有第四點,至少對我來說…這點比前三點還重要要,透過學生的發問,我才知道原來「這個你不懂」,雖然講義也寫明,透過問答也解決當下問題,但我反而會特別將學生的提問,成為我攝影網站教學的文章題材,一但文章上線後,我再帶回來修改講義,有好有壞,好的是讓講義內容更加充實,壞的是頁數一直增加,從 2 小時 100 頁,一路加到 110 頁、120 頁,這樣子一直增加下去也沒完沒了,又得要回頭適當的刪減…,這對講義來說是很大的變動,不但影響課程設計主旨,同時也會影響上課節奏。
🟥為何你不懂?
傳道、授業並不難,只要針對學生問題「加以解答」就好,如果能真的讓學生滿意,那這一問答過程,是對學生、老師完成一項任務,學生既能學到東西,老師也能知道學生哪裡不懂,教學相長。
難的是「解惑」,如果用在攝影教學上,我是這麼樣的解釋:
🔹身為老師,難的不是備課的辛苦,也不是回覆學生的問題,難的是去了解「為何大家都了解,偏偏你不懂」,如果大家都是初學者,同處一個班級,聽到的東西看到的講義也都相同,有什麼原因讓你「不懂」,這個不但困惑著學生,更困惑著老師。🔹
但這也不意外,坐在台下的學生,雖然每個都是「攝影初學者」,但終究素質不一,有些人稍微接觸過一些,有些人則完全沒概念,在講述一個抽象觀念,透過實體例子來講解,不見得台下每個同學都能接受,這跟每個人生活經驗多少都有關係,但解決的辦法,就是用更多不同的例子,來解釋相同的一句話,多少能解決這個困境。
🔹當一個學生提問,對我的挑戰不是如何回答表面的問題,而是「你為何不懂」,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你感到「困惑」,如果課堂上有機會我會多問二句,而若是一對一的教學,更讓我有機會透過學生「表面所提問的問題」,去挖堀問題背後的問題,這一挖堀反而讓我感覺到「問題表面終究是冰山一角,問題底下永遠藏著另外的問題」問到再深,往往會離了題,有時反而變成去「了解這個學生 “生活、生命” 的經驗」,才比較能了解為何相同的課程,有些學生有問題,有些則完全不被困擾過。🔹
🟥老師,沒熱忱了怎辦
在一次外拍,一位同學靠近我問說「老師,我拍照也拍了二、三年,很多主題也都拍過了,雖然稱不上多好,但好像也都體驗過了,好像有點失去熱忱了」,這問題真是個大問題,一時間也無法好好的回答,不過我也稍微跟他聊聊「熱忱」這件事。
🔹相信你也接觸很多不同的攝影主題,找到哪些喜歡、不喜歡,喜歡的主題追求下去,不喜歡的主題就避開,沒有人什麼主題都喜歡拍,更沒有人什麼主題都拍得精彩,我是你的話,我會在自己喜歡的主題,找到拍得比我更利害的攝影師,破解他的技巧,並且嚐試拍出讓人一眼就認得出「這就是你的風格」,不彷試看看朝著這樣子努力看看。🔹
不知道他能聽懂多少,也許…,我這番話他也曾在別的老師口中聽到,我也不確定他有沒有嚐試過,但是若要談談「熱忱」這件事,我可是能夠花上數萬字來說說我拍照至今近 20 年下來,心裡那「熱忱如何起伏、心裡峰迴路轉折的心路歷程,甚至一度還真想放棄攝影,把相機、鏡頭通通賣掉的衝動…」,我很想分享,但不是今天。
🔹我已經有一個…,我這輩子對於「攝影熱忱」有了定義,以及設定了目標,這目標永遠達不成,只能在有生之年,看是能做到哪裡,就到哪裡,直到我相機拿不動、雙腿走不遠、眼睛看不清、腰也打不直那天為止吧,今天我並不害怕是否會失去「攝影的熱忱」,但我該如何也讓他人跟我一樣,找到自己的「攝影熱忱」並且設定目標持往下走呢?🔹
🔹我想做為「攝影老師」,應該做的不只是教導課堂上的知識外,更應該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除了學到該學的知識、技巧外,更能讓「攝影」,成為他們生命中,如何讓自己的生命、生活過的更開心、更美好的一項美好的事情,這點是我認為,身為他人攝影老師,所應該肩負的責任。🔹
當我開始嚐試走出國外,且還是用「自助旅行」的方式開始第一步,由於自助旅行自由度非常高,你能自由地安排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待多久隨便你選擇,讓我對陌生的國家的「好奇心」,在此自由下得到大大的滿足,開拓了我不少視野,讓我知道原來世界如此的大,更期待還有什麼不曾踏過的國度,能有什麼驚豔的景觀,讓心靈空虛的我能得到一點點的救贖。
當我不斷的走,特別是這幾年跑的更勤,就像著了魔一樣停不下來,除了心裡的「好奇心」之外,同時我也在追尋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到底為何那麼熱愛攝影,不只是興趣,也不只是工作,更是一份對他人、對世界的「責任」,我有這個責任,將世界上所有美好的角落帶回給所有人欣賞,這也是我對「攝影熱忱」的目標之一。
🔹但我的體會告訴我「照片離現場十萬八千里遠」,不是拍照技巧問題,是更多的「感觸」是要你親臨現場才能感受到我所感受的,於是我考上外語領隊,開始帶團,帶著我的學生、讀者造訪我看到的「世界、視野」,我相信這是另一種更積極的做法。🔹
我自認我還算幸運,能有機會與能力去這麼追尋,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子的機會,於是我盡可能的,從課堂的設計,到講義的安排,至觀念的例子,盡可能將我所感受到的種種感觸,傳達給課堂的學生,以及我的讀者朋友,希望上過我課程的學生,不但能學到攝影基礎,更能感受我對攝影的熱忱,當課程結束後,進而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攝影熱忱與目標。
我想,讓你看到、感受到我所看到的一切,現在在設計課程,都抱著這想法在設計每一堂課、每一個觀念、例子、每一張投影片,這也是讓我的「課程」更加充實,也不至於內容一成不變。
這,就是我現在努力的方向,不只是為了學生,更是為了自己而努力。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同時也有76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i3Fresh愛上新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敲碗最想看的【低醣雞胸蔬菜飲食組合】開箱! ✅影片附上加熱方式~每份任選只要$39元就有菜又有肉! 【11款雞胸!17款鮮凍蔬菜皆可任選!】 39元專區👉http://i3b.tw/qqwGs 🙌這組合賣超狂耶!而且購買回購率高達95% 先來看看別人怎麼說! 陳先生:很方便!我都選1片雞胸再搭配...
「去冰少冰微冰」的推薦目錄:
- 關於去冰少冰微冰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去冰少冰微冰 在 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去冰少冰微冰 在 MKbowfoodie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去冰少冰微冰 在 i3Fresh愛上新鮮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去冰少冰微冰 在 愛上整理整頓整理收納師 J.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去冰少冰微冰 在 糖餃子Sweet Dumpli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去冰少冰微冰 在 [討論] 微冰是一個怎麼樣的概念? - 看板Drink 的評價
- 關於去冰少冰微冰 在 [討論] 飲料微冰/少冰後到底容量應該多少是正常? - 看板Drink 的評價
- 關於去冰少冰微冰 在 飲料店糖量冰量分析- 美食板 的評價
- 關於去冰少冰微冰 在 爆料公社- 點手搖杯要求少冰卻冰塊滿滿 的評價
- 關於去冰少冰微冰 在 少冰半糖.去冰微糖台手搖飲難倒北京人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去冰少冰微冰 在 [問卦] 飲料女店員:我們的少冰是微冰喔! 的評價
- 關於去冰少冰微冰 在 [問卦] 手搖店員:去冰還是有小碎冰喔,介意嗎?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去冰少冰微冰 在 飲料店如何抓冰? 的評價
- 關於去冰少冰微冰 在 清心冰塊ptt - barroudeurs.fr 的評價
- 關於去冰少冰微冰 在 2023一沐日菜單推薦哪些?Dcard網友大推6款飲料!首創「 ... 的評價
- 關於去冰少冰微冰 在 清心冰塊ptt - domainecombes.fr 的評價
- 關於去冰少冰微冰 在 清心冰塊ptt 的評價
- 關於去冰少冰微冰 在 夏日灼冰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去冰少冰微冰 在 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威士忌裡的歧視鏈
秋節連假期間看了兩部商業大片。《沙丘》完全不讓等候多年的影迷失望,黃沙滾滾的浩蕩沙漠下潛伏的巨型沙蟲,與夢境、預言、背叛和勾心鬥角的政治鬥爭交織出一幅未來異世界,導演刻意壓低觀眾習以為常的科幻元素,以沉重的配樂鋪陳,一上映便注定成為史詩級鉅作。《尚氣與十環傳奇》承襲並銜接過去十年漫威築起的宇宙觀,為下一個十年盛世開拓新局,卻大異於「復仇者聯盟」中飛天遁地、忽大忽小的超能力,以東方拳拳到肉的武術打出另一番天地,上映後在美國蟬連三周票房冠軍,一掃未上映前選角問題的紛擾,跌破眾人眼鏡。
《沙丘》的導演丹尼.維勒納夫過去曾拍過多部叫好、但不太叫座的電影,如《異星入境》《銀翼殺手2049》,這部改編自經典科幻小說的電影,由於故事隱澀、上場人物眾多,過去曾毀在大導大衛.林區手中(我於Netflix重看了一遍《沙丘魔堡》,的確慘不忍睹),此時改編上映的只是上半部,華納公司將視賣座成績決定是否繼續投資,讓身負商業與藝術片重任的導演忍不住批評部部大賣的漫威電影:「我們實在看太多了,那就是一部部複製貼上的作品,這種類型的電影已經把我們的感官變成了喪屍般麻痺」。雖然是有感而發,但也不是無的放矢,因為《華爾街之狼》的名導馬丁.史柯西斯的批判更是猛烈:「漫威那樣根本不是在拍電影,而是在做主題樂園!」
作為一個單純的電影喜好者,藝術片有值得沉浸的深思課題和美感,而商業片也有其不可忽略的感官刺激,兩者大抵都實踐了第八藝術的價值,卻無從化解彼此間競相討拍和相互鄙視的心結。不過我並不是想討論電影,而是威士忌產業同樣出現類似的情結,而且從消費端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出。不知酒友們是否注意到,威士忌的飲者或多或少存在某種「歧視鏈」:喜好單一桶的所謂「老饕」們,對於遍地都是的單一麥芽威士忌有點不屑一顧,而獨鍾單一麥芽威士忌的資深酒友,又瞧不上眼調和式威士忌。這種微妙的心理雖然不很明顯,卻潛藏、刻印在心中,並影響著我們選酒、喝酒的興致。
先幫酒友們複習一下。蘇格蘭威士忌法規中,所有的威士忌只分成五大類,分別為單一麥芽、調和麥芽、單一穀物、調和穀物,以及調和式威士忌。儘管有人倡議,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針對單一桶做出規範,也就是說,這個名詞純粹只是行銷話術,酒廠、酒商不需要提出任何證明,都可以宣稱某一款酒是來自同一個橡木桶,且無論這桶酒在裝瓶前是否歷經換桶、過桶或併桶。至於單一麥芽威士忌,則必須倚靠技藝嫻熟的調酒師,把數十到數百個橡木桶的酒液調和成消費者喜好,又不脫酒廠風格的口味,其中蘊含的工藝技術與調和式威士忌相似,只不過後者的原酒不是出自同一間酒廠,或者包含了穀物威士忌。
台灣是個既成熟又奇特的市場,多年來進口的單一麥芽威士忌總量一直排名全球第三或第四,但若把調和式威士忌的進口量計算進去,卻擠不進前十名,顯然台灣的消費者十分固執且偏執。不過這種情形在近兩年逐漸翻轉,根據「國際葡萄酒暨烈酒研究」(International Wine and Spirits Research, IWSR)的統計,在2019年中,調和式威士忌的進口量一舉超越單一麥芽威士忌達30萬箱(9公升/箱)之多,2020年的資料尚未公布,但猜想趨勢不變。
我長期生活在厚厚的同溫層裡,所以無法真切了解實際生活現狀。我的好朋友告訴我,當他評估進口的酒款時發現,即使價位相同,40%的酒精濃度比43%更容易賣,讓我大吃一驚,原來普羅大眾並不在意每一滴酒精的成本,稍微提高酒精度,反被認為刺激性較強,違反了順口易飲的原則而較不受歡迎。前陣子有個機會與酒商合作,推廣一款調和穀物威士忌,同樣也是40%,原本以為這種連我都非常陌生的酒款,市場接受度可能不高,不料品牌喜孜孜的告訴我舖貨創紀錄的快速,而且已經賣到缺貨,又再度讓我大吃一驚,原來就算是極度陌生,長期建立的品牌形象可輕易推動新品。這幾個例子,讓我逐漸從崩解的同溫層罅隙中窺見真實世界的面貌。
商業大片好拍嗎?雖然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不過現代觀眾胃口早被養大而十分挑剔,必須節奏明快、邏輯清楚、不落俗套、隨時迸出驚喜,就算看完戲後忘得精光,但至少在那兩小時內爽度爆表。同樣的,大賣的威士忌也得風味獨特、甜美討喜,順口不刺激之外,若加水加冰塊不致渙散,又能百搭東西方料理,才能讓人大口乾杯醺然陶醉。這樣的威士忌,是不是也不容易調製?
將單一桶、單一麥芽及調和式威士忌比擬為藝術片與商業片,確實有點不倫不類,但是從市場的角度看,倒也有些相似。當然,儘管兼容並蓄是種美德,也無法強迫個人喜好,百花齊放的酒款各取所需,「歧視鏈」應可休矣,《沙丘》導演不是也說:「當今依然有很多藝術價值高的商業大片,我不覺得一切有必要太悲觀看待。」
去冰少冰微冰 在 MKbowfoodie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香港真係臥虎藏龍,前兩日係觀塘search緊有咩隱世小店,發現左呢間隱世法日fusion 菜「Boon」,最近新推出左tea set menu,性價比幾高,一於試下啦😋
French Omelette with Cheese 法式芝士奄列配沙律 $88
奄列煎得剛好,口感很滑,一咬下去流心芝士已湧出來;配合新鮮嘅沙律菜和少少甜味的黑醋汁,絕對是輕怡之選!
Duck leg Confit & fries with Creamy Curry Sauce $118
油封鴨腿薯條配忌廉咖哩醬
油封鴨腿絕對是功夫菜,用慢煑方式烹調,原來佢地用左semi confit嘅做法,令鴨腿醃得入味之餘亦不會太咸,無論味道或口感都較符合亞洲人的口味,食後你會發現原來鴨皮可以咁酥脆,鴨肉都可以咁腍咁嫩,配合自家製忌廉咖喱醬,很有驚喜!
Signature French Toast 法式多士 $88
Vanilla Gelato 雲呢拿意大利雪糕 +$20
由於我同朋友都係甜品控,點了dessert menu全份的French Toast及追加雪糕😜
呢度嘅法式多士係佢地嘅招牌,外表吸引,煎得兩邊微微焦香,內裡則非常鬆軟,讓麵包充分浸漬蛋液才能達致像在吃梳乎厘鬆軟的效果,再淋上糖醬,並伴以口感奶滑嘅Gelato及風乾 raspberry 粒粒,酸酸甜甜的,超級幸福美味😍
Earl Grey Latte 伯爵茶奶泡
飲品份量比一般大,茶味都出,奶泡夠滑,不會太甜👍
Mango Yogurt Smoothie 芒果乳酪沙冰
沙冰高過隻杯一大截,芒果不太甜不太酸,飲完我已經冇晒quota喇🤣🤣
雖然係樓上鋪,但其實都幾近地鐵站,而且很有heart嘅小店,食物都很有水準,超級推薦,下次會再encore!!
.
Boon
📍觀塘駿業里10號業運工廈14樓G室
.
.
🔎#mkbowfoodies觀塘 #mkbowfoodiescafe #mkbowfoodies西餐
.
.
.
.
#觀塘cafe #觀塘美食 #kwuntongcafe #hkcafe #brunch #hkcoffee #duckconfit #frenchtoast #nomnom #hkfoodie #hkfoodblogger #like4like #hongkongeats #topcitybites #fotdhkig #852food #follow4follow #相機食先 #美味しい #foodstagram #foodie #brunch #あさごはん #フレンチトースト
去冰少冰微冰 在 i3Fresh愛上新鮮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大家敲碗最想看的【低醣雞胸蔬菜飲食組合】開箱!
✅影片附上加熱方式~每份任選只要$39元就有菜又有肉!
【11款雞胸!17款鮮凍蔬菜皆可任選!】
39元專區👉http://i3b.tw/qqwGs
🙌這組合賣超狂耶!而且購買回購率高達95%
先來看看別人怎麼說!
陳先生:很方便!我都選1片雞胸再搭配蔬菜就是一份減脂餐!
趙媽媽:皇帝豆、毛豆都很好吃!都能挑自己喜歡吃的很好!
林小姐:準備便當帶去公司很方便,雞胸蠻好吃的😁
【雞胸如何加熱? #記得要先前一晚冷藏/退冰哦!】
1.香煎加熱-放油兩面各煎一分鐘。
2.隔水加熱-放入85度C溫水5分鐘等回溫。
3.電鍋加熱-放入電鍋半杯水即可。(可依照喜好口感調整水量)
4.微波加熱-剪開一小角放入微波中,中火微波2-4分鐘。
5.瓦斯加熱-蔬菜是半熟食狀態,簡單川燙20秒即可!
6.氣炸加熱-每一道蔬菜都可直接料理~快速又方便!
不管你想紐澳良風味雞胸搭秋葵和四季豆、或是原味雞胸搭綠花椰和栗子南瓜👌這個組合都可以滿足你!雞胸+蔬菜+優質澱粉每份都只需39元! #免運
這裡買👉http://i3b.tw/qqwGs
想要少量購買或嘗試的,也有提供任選10入和20入哦!
10包每份$59👉http://i3b.tw/qqwGV
20包每份$49👉http://i3b.tw/qqwGJ
----------------------------------------------
👉訂閱我們接收更多美食資訊 http://bit.ly/2F1NjPu
👉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i3Fresh
👉加入Line@ 吃美食不脫節 https://line.me/R/ti/p/%40lvk5668v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SHn59jajEc/hqdefault.jpg)
去冰少冰微冰 在 愛上整理整頓整理收納師 J.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Foodsaver #FM2110 #斷捨離
https://www.hengstyle.com/product/3115
整理師的冰箱都很整整齊齊嗎?
我自首之前沒有花很多心力在冰箱收納上,
尤其是冷凍區,
有些食材也是用塑膠袋包著就直接冷凍了,
雖然也有使用夾鏈保鮮袋、
學日本主婦用錫箔紙包裹再放夾鏈袋等等,
但這些方式其實保鮮程度很不好,
食材肉品常被凍到結霜,
無法直接看出食材內容,
就漸漸遺忘了‧‧‧‧‧
這狀況平時倒也還好,
但就在三級警戒後,
為了減少外出機率,
每次買菜都多買些冷凍保存,
也有參加團購、
媽媽、婆婆都會多準備食物給我們一家,
從那時候冷凍區就開始爆滿越來越失控‧‧‧‧‧
疫情解封後,
心裡想著好想整理冷凍區,
但拖延著還沒開始面對與行動,
就接到來自
Hengstyle 恆隆行 FoodSaver FM2110
#家用真空包裝機 的合作邀約,
讓我終於動起來整理冰箱冷凍區了!
實際使用後,感受到真空包裝機的優點 ✨
■ 真空保鮮卷
疫情間有次在美式大賣場,
買到狀況不好的雞肉,
解凍獨立包裝後,
都還沒剪開包裝袋,
流理台就充斥著一股不好的氣味,
從那次後,
就偏好到傳統市場購買生鮮;
但又因工作忙碌,
不是常有時間上市場採買,
所以每次就會多買一些冷凍保存,
真空包裝機在分裝保存保鮮上幫助非常大!
未來去露營時的食物保鮮與冰桶內食材收納,
會省去許多處理時間與空間,
光想到就好期待10月的露營 XD
■ 真空密鮮盒
不擅廚藝的我,
都是利用在家工作的空檔到市場買菜,
但買菜的當天常常不是要煮飯的那天,
可能過一兩天有空時才要料理,
可能有人無法理解,
為什麼當天買菜不當天煮,
我真的動作沒那麼快又俐落,
如果當天買菜、備料、下廚,
那開飯都不知道要幾點了 ‧‧‧
所以買菜回來我會先清洗並處理好食材,
若是隔天或當週要煮,
就先用真空密鮮盒保存延長保鮮期,
這樣料理時很快就能開飯上菜。
真空密鮮盒也可裝熟食,
還可開蓋後將盒體與食物放進微波加熱,
一物多用很實惠 👏
- - - - - - - - - - - - - -
以前曾認為真空保鮮卷不環保,
但其實還是用了其他種塑料袋,
在分裝保存冷凍食品,
而且保鮮效果又很不好,
於是決定轉念使用看看FoodSaver FM2110。
只針對較有需要的肉品、海鮮,
或者需要事先調味醃漬的食材做分裝保鮮,
使用保鮮卷時,
由於可以自行裁切袋子大小,
盡量測量剛剛好的尺寸,
減少保鮮袋的浪費。
實際使用下來,
對真空密鮮機改觀很多,
使用方法簡單好上手,
也放大了冰箱的收納量!
對職業媽媽的我來說,
用對方法與工具,
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
料理時無時間壓力輕鬆上菜,
讓我更有下廚意願!
看著食材都能以直立式收納擺放,
且明確分類後的冷凍區,
每次打開要拿取都非常明確且快速,
不用再翻箱倒櫃,
心情也輕鬆了不少,
想買一台給媽媽使用 XD
FM2110 家用真空包裝機
本體體積約 長43*寬22*高10公分,
我放在廚房的無印良品層架上很剛好,
旁邊還可收納保鮮卷,
想要入手一台的話,
別忘了為它規劃個擺放的位置,
才不會一直放在紙箱裡,
久了就懶得取出使用,
這麼方便又實用的好物,
放著不用真的太可惜了!
這次J.T.沒有開團喔,
詳細商品介紹請見下方網址
https://www.hengstyle.com/product/3115
======================
|| BGM ||
In the field(作曲:未知 / https://soundcloud.com/llexieboy/in-the-field)
Pleasant Episode ( 來源:Cloria Sound Labs. )
Colorul cooking ( 作曲:未知 )
Happy Present ( 來源:Drumsuko )
緑色の木漏れ日(作曲:まつもとたくや / ioni)
#高雄整理師
#整理收納師
#開始整理整頓生活可以不一樣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JOIL1GH-MM/hqdefault.jpg)
去冰少冰微冰 在 糖餃子Sweet Dumpli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嗨!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 今天的『食不相瞞』要來做一道非常老派又家喻戶曉的英倫甜點:蘋果香酥 (Apple Crumble/蘋果奶酥/蘋果酥派)。
作為一道深受歡迎的英倫家常甜點,家常兩個字點出了 Apple Crumble 是許多家庭在尋常日子裡常做、常吃的飯後甜點或午茶點心,它不但好吃,香氣和口感也非常有療癒感。
傳統上,Apple Crumble 是使用 Bramley 蘋果來製作,它略帶酸香的口味跟香酥的甜味恰成鮮明對比,但其實不同品種的蘋果做出來的口味也各有特色。
很多人在第一次嚐到 Apple Crumble 時,會聯想到蘋果派,味道真的有像,但好消息是它不用製作派皮,做法和時間更符合居家糕點的便捷快速,口感則更為輕盈。
它要趁溫熱享用,帶有淡淡肉桂香氣的蘋果內餡,酸度與甜度微妙平衡,搭配上層爽脆的奶油香酥碎,很容易取悅大眾的味蕾。
關於 Apple Crumble 的做法,網路上可以找到成千上百的食譜,在配方上為了更符合自己喜歡的口味,我們做了一些調整,這個調整沒有任何新手法,只是把 crumble的味道和口感,做得更香濃酥脆,而蘋果內餡酸甜怡人,兩相結合趁溫熱享用已經夠好吃了,若再添上一球冰淇淋,一熱一冷,美味程度立刻加100分,簡直讓人無抵抗力。
在這個食譜裡,我們儘可能以簡單的食材,像是 crumbe 跟內餡都是很好買到的材料,而製作上則更是沒什麼難度,此外內餡也可以換成梨子、桃子或莓果(新鮮冷凍皆可),這是一道值得一試的低難度甜點,大家一定要親自感受哦!
📍 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weetdumplingofficial/
📍 我們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dumpling.studio/
這支影片還有無人聲的 #ASMR 版本:敬請期待
-----------------------------------
英式蘋果香酥 怎麼作呢?
下面是英式蘋果香酥派的做法與食譜:
📍 烤模尺寸:鑄鐵平底鍋,直徑 16cm, 高 3cm
📍 份量:份量因人而異,這份食譜約可以做成四份甜點
✎ 材料 Ingredients
☞ crumble
中筋麵粉 70g
細砂糖 20g
三溫黃砂糖 30g
杏仁粉 15g
軟化的無鹽奶油 50g
鹽 一小撮(約0.5g)
☞ 蘋果餡
蘋果 300g, 削皮、去籽,切小塊
細砂糖 25克
檸檬皮適量
檸檬汁 15
肉桂粉 0.3g
✎ 做法 Instructions
1. 將麵粉、白砂糖、三溫黃砂糖、杏仁粉跟一小撮鹽加入料理機中充份攪勻,接著加入不需軟化的冷藏冰奶油,打到大小不一的碎屑塊狀 (也可以用手來搓捏)
2. 把做好的 crumble 取出倒在小碗裡,蓋上保鮮膜送冷藏冰最少半小時,要冰一天也可以,但使用前 crumble 會變得較硬,要稍微剝鬆,若有較大的結塊,也可以稍微捏碎。
3. 接著將蘋果削皮、去核,切成 2 公分大小的塊狀
4. 小鍋中加入 300g 的蘋果塊,再加入白砂糖、肉桂粉、檸檬汁跟檸檬皮
5. 開中火先煮 1-2 分鐘,再轉小火蓋鍋燜煮 6 分鐘或直到蘋果稍微變軟,不要煮到過軟,因為之後還要進烤箱烤。
6. 蘋果煮好後,可以靜置 5-10 分鐘,讓它略略降溫,再倒在銬盤上,均勻舖平
7. 均勻灑上事先做好的 crumble 在蘋果餡上
8. 烤箱預熱 200°C, 烘烤 18-20 分鐘,或烤到表面金黃上色,烤溫和時間請依據自家烤箱來調整
9. 出爐後稍微放涼,趁溫熱享用,最經典的吃法是搭配一球冰淇淋,一熱一冷,非常好吃
-----------------------------------------------------------------------
影片章節 :
00:00 開場
00:30 食材介紹
01:27 如何製作奶油香酥(Crumble 奶酥)
04:26 如何製作蘋果內餡
07:42 製作 apple crumble
09:19 apple crumble 烤箱與烤溫、時間設定
09:39 搭配冰淇淋,一冷一熱吃 apple crumble
10:43 製作英式 Apple crumble 技巧分享與注意事項
-----------------------------------------------------------------------
更詳盡的作法與 Tips,可以參考我們的食譜網站喔:
更多的食譜:
https://tahini.funique.info
-----------------------------------------------------------------------
#AppleCrumble
#蘋果甜點
#英國甜點
#簡易甜點
More Info:
https://www.sweet-dumpling.com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dumpling.studi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l89jf2oCiY/hqdefault.jpg)
去冰少冰微冰 在 [討論] 飲料微冰/少冰後到底容量應該多少是正常? - 看板Drink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mango1986 (水球是甚麼 能吃嗎)》之銘言:
: 其實最近受了多×之一肚子氣,
: 之前從沒有注意過他們的飲料容量,直到發生了以下事情。
: 事件ㄧ:
: 點了冰拿鐵重量杯 我有先詢問可否用微冰,
: 因為前一日朋友聚會同樣有點拿鐵重量杯 少冰,
: 喝完冰塊還有約1/4 (聊天最起碼有快兩小時,喝超慢),
: 店員表示幫我問詢問,詢問後說,可以做微冰但容量可能會少一些可以嗎?
: 想說少一些是還好,於是就同意這樣做了,
: 外帶回家後,搖ㄧ搖準備享用,咦~~拿起來感覺重量好怪 ,
: ㄧ撕開,5~6分滿 ,完全傻眼 ,去了冰偷了將進一半的容量
: 第二次:
: 為了湊集點卡點數,再去買了同樣的拿鐵重量杯,
: 這次店員說最少只能做少冰,並且沒有表示容量會少,
: 基於上次半杯飲料事件,心想少冰也可以反正不要容量差太多就好,
: 同樣外帶回家(5分鐘車程) ,
: 不信邪,立刻私開封膜8分滿,原來少些冰 就少兩分的容量
: 第三次:
: 前往更換集點點數可兌換的拿鐵ㄧ杯,
: 同樣點少冰,也同樣回家又撕封膜看容量依舊是永遠的8分,
: 所以立刻上多×之網站投訴。
: 結果後來接到該分店當時的值班經理或是組長來店,
: 她向我表示總公司本來就是讓他們最多做八分滿,
: 假設我有想要填滿,可以要求請值班主管處理,
: 他們會針對像這種“特殊“的客人,
: 當時值班主管會自掏腰包花錢用牛奶幫忙補滿,
: 我便表示這樣消費者根本是花錢買他們偷走的容量,
: 該主管就說,所以假設你有特殊需求我們會針對這樣特殊的客人自掏腰包補滿,
: 我又表示為什麼消費者還有分一般跟特殊,
: 大家花一樣錢為什麼飲料容量不一樣,
: 該主管還是一直強調特殊客人什麼的。。。
: 後來眼看沒有共識,我便表示,8分滿本來就是有問題的規定,
: 你自己看看你們標示的容量跟實際裝的差多大,
: 這是你們公司問題,這樣討論是沒有意義的,
: 你們有其他改善方式再說吧 ! 到這結束無意義的對話 ,
提供小弟的看法,給各位同業及消費者一個參考
市面上一般桶裝茶,裡面的原茶都是濃厚的,目的是為了經過手搖冰鎮後,熱的
濃茶與融解的冰塊稀釋,達到最佳的飲用濃度。
飲品的濃度是隨者冰塊的融解量多寡而定,而冰塊的融解量多寡則與茶的溫度有
直接的關係。而在固定的溫度下,冰塊的融解量也是固定的,這是大自然的定理。
假設我們以70度C的熱濃茶 350cc,加入350cc的冰塊,調製成一杯700cc的正常冰
茶飲,未融解的冰塊量假設為150cc。
那麼可以得知,70度C的熱濃茶350CC可以完全融解200g的冰塊得到550CC的稀釋
冰飲料。
依造正確的比例原則,一杯700CC去冰的飲品該如何調製呢??
設X為濃茶量
X/700=350/550 得到濃茶量X*445,冰塊量700-445=255
若是少冰呢?假設少冰的冰塊量為100cc,那麼可喝的飲料為600cc
X/600=350/550 得到濃茶量X=380,冰塊量為700-380=320
為了方便各位理解,小弟把以上數據以下列表格表示
目標冰量 熱濃茶茶量 添加的冰塊量 融解後的冰塊量 融解的冰塊量
正常冰 350 350 150 200
少冰 380 320 100 220
去冰 445 255 0 255
由表格可以得知,隨者目標冰量的減少,所需的濃茶量愈高,添加冰塊量
愈少,但所融解的冰塊量卻是愈多,這樣才可達到與正常冰相等的濃度,因此加水
只會使茶味變淡而以。
隨者需求目標冰塊的減量,相對的濃茶量的增加,仔細看表格中不同冰量所需的濃
茶量,差異並不甚大,而這樣的成本其實都是身為業者的我們可以吸收的。
至於若是鮮奶類茶飲,就要請消費者多包含,竟可能不要要求店家去冰補鮮奶,
畢竟冰塊與鮮奶差價是甚大的。
買賣之間,若是彼此都有者較正確的認知及作法,其實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紛爭。
內文冗長,感謝觀看,有錯請指正,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1.1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rink/M.1404410023.A.061.html
這就要看您的比較基準點為何?
假設比較基準點(相同店家、相同茶飲、相同調製人員、無糖)
茶飲會沒有比較濃的主要原因,多為茶桶內的濃茶為剛泡製出爐或是離泡製出
爐的時間很近,茶溫過高導致需要降溫的融冰量過多所致。
假設比較基準點同上,但在有糖的情況下呢??
有些店家,去冰會捕糖,有的店家不會。
假設700cc,正常甜含糖量為10顆方糖
正常冰
正常冰量為150CC
代表者,扣除冰塊量後 550CC茶飲 含有10顆(50g)方糖,含糖率為 9%
去冰不補糖者
即為700CC茶飲含有10顆(50g)方糖,含糖率降為 7%
這就是去冰後,茶味讓您感到變淡的主要原因了。
如果是剛泡出來的茶(茶溫較高)、又不補糖者,可想而知,茶味是必非常淡的。
希望能解決您的疑問,謝謝。
※ 編輯: amigo1111111 (118.161.68.159), 07/04/2014 16:10:10
稍微看了您在上篇的推文,確實咖啡的泡法與茶飲不同,去冰若是要再補咖啡
是需又要再重新沖提咖啡,就像您說的,咖啡機出來的量就是固定的,往往重新沖提
咖啡,除了須多耗工,更會浪費掉多餘的咖啡,所以咖啡去冰不加水、不補滿是合理的。
若是要求去冰補咖啡者,除非是願意花費兩杯的價格來購買這杯去冰補咖啡鮮奶的飲料。
畢竟店家若是為了達到口味一致、容量達到要求的標準,也是花了兩杯的材料錢及工時。
對於咖啡來說,就像您說的,去冰補滿不是義務,這點小弟是認同的。
關於茶飲呢?畢竟茶飲是泡好在那邊等的,跟咖啡是不同的,除非是購買使用茶咖機現沖
的茶飲,不然一般的桶裝茶,差別僅在於冰塊與濃茶的比例而已,對於工來說並不會
多費工的。而成本的增加坦白說其實是不會差異很多,如果連這樣的成本都跟身為消
費者的您們計較,不補滿,加水,說了一堆似是而非的道理,是否該繼續消費,決定權
是由各位消費者所掌握。回歸到市場機制。
※ 編輯: amigo1111111 (118.161.68.159), 07/04/2014 19:17:12
"加厚",其實這是被一些業者以似是而非的觀念(ex茶是濃的,加水會比較順口)誤導
消費者後所衍生出的服務。
為各位板友做出數值說明:
70度C的熱濃茶(濃度為50%)350cc加入350g冰塊一起雪克後可得到一杯700 cc,正常冰
的飲料,其中漂浮於飲料中的冰塊量為150g。
扣除冰塊後,實際的飲料量為 700-150=550cc
正常冰飲品濃度=(濃茶量*濃茶濃度)/實際飲料量*100%=(350*50%)/550*100%=31%
去冰捕水的飲品濃度,由於是捕水不是捕茶,所以濃茶量不變,
但實際的飲料量因為去冰,從原本正常冰的550cc變為700cc
去冰的飲品濃度=(350*50%)/700*100%=25%
由此可知去冰捕水的飲料,濃度是降低的,相對的茶味比正常冰淡許多。
所以何來有茶是濃的,去冰加水比較順的道理呢??
而因為濃度差異甚大,味覺只要稍微敏感的消費者都可發覺到差異,所以才衍生
加厚的服務。
飲料真的要加厚,濃度變濃,是以濃的冰茶來補,才有實質上的加厚意義。
※ 編輯: amigo1111111 (118.161.68.159), 07/05/2014 13:48:07
... <看更多>
去冰少冰微冰 在 飲料店糖量冰量分析- 美食板 的推薦與評價
身為一個前專業的飲料店員工,這裡來跟大家分析一下,首先放上白貓圖鎮,昨天看到朋友的一則限時動態,她說她去飲料店買飲料,員工問他要完全去冰還是 ... ... <看更多>
去冰少冰微冰 在 [討論] 微冰是一個怎麼樣的概念? - 看板Drink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到大苑子買了一杯柳橙綠
點餐時告訴店員我要一杯柳橙綠 微冰
因料泡好後送到我手上
拿出來看到整杯滿滿的冰塊
轉過身跟店員說我剛剛說我要的是微冰
他就說他有標記在貼紙上了
我拿起來搖跟他說但這整杯都冰塊
店員:我們的微冰就是冰塊裝7分滿
我們的微冰就是冰塊裝7分滿
我們的微冰就是冰塊裝7分滿(當場傻眼=口=)
問:微冰 = 冰塊7分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4.166.8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rink/M.1417191993.A.37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