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中如果自己被孤立了你可以怎麼做
#你的孩子被孤立了父母可以如何回應
#精選粉絲好文
來自於 Chun-Yu Tracy Tsai 的好文,讓我獲益良多,也分享給你們💗
\
幼稚園到小三左右,我也經過想要成為小團體一份子的過程.:為了一個愛當老大和控制的小女生,我會用零用錢和自己的各個行動去極力討好。他哭我也要哭、他笑我就要笑.。
當時我的爸媽覺得不健康,就會不停提醒:「 #你不是任何人的小丑,你有自己的優點,你要做你自己」
我的媽媽會引導分析 一個人的本質和動機,教我去觀察光環後面那一個人的那一個靈魂,到底是什麼樣子。尤其是“非理性”的行為,我們會去探討心理動機.
我覺得第一個重要的基礎是: #培養興趣參加活動和比賽去持續地建立自我的信心和價值 (運動藝術宗教,有興趣都好)。在學習當中,摸索領悟自己的優點、缺點.,需要什麼方法去變更好。 同時去欣賞別人,去瞭解怎麼去學習別人的優點.。看到自己的進步,會快樂,也會繼續驅使自己去跟會讓自己進步的大朋友或小朋友相處。
再來就是,#去慢慢了解不管是大人或者小孩都有心理強大和軟弱的地方。軟弱的時候,人會做什麼樣的事情去掩飾?慢慢了解當人沒有安全感的時候會有的表現。在建立同理的過程,就“不容易因為表面跟著去造神跟風”。
#了解自己的界線,喜歡什麼樣的交友方式,,喜歡什麼樣的討論內容。
每次見完面,想一想,我是更快樂了?還是我焦慮了?自我懷疑了?
經過這樣的思考練習, 慢慢去接近讓自己更正面的朋友, 跟不太ok的朋友畫一個界線。
爸爸媽媽的支持很重要。如果被排擠,回家最需要爸媽加強信心。重複的加強,孩子會開始自己也有能力自我喊話。
如果碰到排擠/霸凌者肢體上或語言上蓄意的傷害,我的做法就不會佛系。
爸媽和小孩就要溝通好一個因應的計畫 (如果真的出了衝突,要注意什麼?要怎麼做保護自己)。如果老師有了解和能配合更好,就是一個末期,有想過討論過,小朋友就 #不會表現膽怯( #那是狩獵動物_霸凌者最想看到的姿態). 沙盤推演過 碰到了會更冷靜。
我高中的時候,因為糾舉同學作弊,被兩個女生騷擾一陣子.。從剛開始,我就不要讓他們認為我不會認真對抗。
有天他們又來嗆我,我覺得下一次可能會打起來,就先去訓導處主任那邊,跟他講好來龍去脈,然後最後告訴他:「你下次要是看到我跟這兩個女生幹架...你就知道是什麼回事,不用等我們解釋給你聽!(這個主任聽完很驚訝,但是他說好他知道了). 」
之後我發現我更不怕了. 很奇怪,後來她們也就不太為難我...
有些小朋友很精明,很會看人欺負.。
如果能給這些小朋友一些" #我不好惹“ 的訊號,一般他們就不會冒險。
關於孩子被排擠的事情,我會跟大一點的孩子說,#排擠_謠言和小團體_都是一個權力的遊戲。
#那樣依附在一起而去排擠別人的_其實自己更怕孤單。
他們從來都沒有想要去「喜歡」別人,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貼過去讓他們「喜歡」,去證明自己值得被include。
我們要的只是他們不來侵犯自己。
如果有侵犯的動作,一定視情況反制。
如果只是變得孤單了,就選一兩個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做。如果有喜歡的大人導師,也可以多問問題和聊聊。
如果可以跳脫排擠者的遊戲規則,用大人引導的角度去面對,然後把精力放在讓自己更好,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
去慢慢了解不管是大人或者小孩都有心理強大和軟弱的地方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s post 的推薦與評價
不管是大人 ,還是小孩, 我們都能從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叮嚀。 或許,抽空耐心看看、翻翻、讀讀一本好的繪本,不急 著「讀完」、「翻完」,而去享受過程中的感官與內心 ... <看更多>
去慢慢了解不管是大人或者小孩都有心理強大和軟弱的地方 在 筋肉媽媽- #群體中如果自己被孤立了你可以怎麼做#你的孩子 ... 的推薦與評價
再來就是,#去慢慢了解不管是大人或者小孩都有心理 強大和軟弱的地方。軟弱的時候,人會做什麼樣的事情 去掩飾?慢慢了解當人沒有安全感的時候會有的表現。 在建立同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