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is Johnson身邊有這樣的一個人。
//Dominic Cummings,自2019年7月成為了約翰遜的Chief Adviser, 他的其中一個強項是「大數據王」,Brexit的「Vote Leave」campaign都是靠閱讀、掌握和播弄大數據打贏。
上場後不久,高調公開表明唐寧街要聘請"weirdos and misfits with odd skills"入局,騎呢及格格不入但有特殊技能的人。
"We need some true wild cards, artists, people who never went to university and fought their way out of an appalling hell hole",正統高尚學府畢業的悶人太虛偽又應付不了新時代的挑戰,在他眼中牛津英文系畢業者只會去飯局,和電視監製"spread fake news about fake news",要避開這些人。
怪,不是資產;怪,但有能力,最啱破局用。
創意半桶水的人,會擁抱兼歌頌特立獨行;真正懂創意的人也一樣,但同時會審視那特立獨行有沒有價值。用鼻孔吃飯很特別,前者會以為好型,後者視為低B。//
英國的餐廳,不同規模檔次的,自己英倫自己救。
//他們在知道疫情非同小可之後,餐廳不營業,自發仍焗製麵包,免費送贈給想要的人。有餐廳仍然保持廚房低密度運作,好繼續和本地食材農莊交易,養活本土農產的可持續性。購入的食材,他們會.........
英國有這樣的飲食業智慧及積極的社會責任感。//
英國最英姿颯颯的新人氣偶像,非財政大臣Rishi Sunak莫屬。打動人心不是他到胃的救經濟保飯碗方案,撥款保障了打工仔的8成薪金,是亂世疫潮下他體貼憫人的說辭:
"Now more than at any time in our history we will be judged by our capacity for compassion. Our ability to come through this won't just be down to what government or businesses do but the individual acts of kindness that we show each other……
We want to look back on this time and remember how in the face of a generation-defining moment we undertook a collective national effort and we stood together. It’s on all of us"。
對得住列祖列宗如邱吉爾。//
連freelancers,自僱人士他也考慮埋,推出自僱人士支援計劃.........體貼說句"You have not been forgotten"。
再看看香港,英國人留下的,還剩什麼?
只餘高薪養庸的一堆三四流高官、九流財相。
#睇吓人哋睇吓自己
#BorisJohnson #DominicCummings
#又話戀英戀殖
#weirdos與misfits優先
#RishiSunak
#香港只有四流高官
#九流財爺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電影 #影評 #歷史 (00:00:00) 開場引言 (00:00:44) 1960-MAY. 11 納粹劊子手落網 / 《#摩薩德間諜》The Spy (00:22:55) 1937-MAY. 12 喬治六世登基 /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 (00:41:11...
又話戀英戀殖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電影 #影評 #歷史
(00:00:00) 開場引言
(00:00:44) 1960-MAY. 11 納粹劊子手落網 / 《#摩薩德間諜》The Spy
(00:22:55) 1937-MAY. 12 喬治六世登基 /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
(00:41:11) 1846-MAY. 13 美墨戰爭 / 《#圍城13天阿拉漠戰役》The Alamo
(00:52:23) 2004-MAY. 14 盧武鉉復職總統 / 《#正義辯護人》The Attorney
(01:13:53) 1756-MAY. 15 七年戰爭 / 《#大地英豪》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01:41:32) 1929-MAY. 16 第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 《#鐵翼雄風》Wings
(01:48:03) 1990-MAY. 17 國際不再恐同日 / 《#驕傲大聯盟》Pride
(02:06:35) 結語
【影史7日談】用電影回顧那些歷史課不會教的事
feat.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感謝收看 / 收聽【影史7日談】節目,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將會每個禮拜用七部電影,對應到七則歷史故事,來回顧那些歷史課本上不會教的事!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A0OSq9qc8Iw
▶ 收聽PODCAST聲音:
.
這次我們要來分享的電影和歷史事件,分別有:
▶ 1960-MAY. 11 納粹劊子手落網 / 《#摩薩德間諜》The Spy
二戰期間執行「猶太人問題最終解決方案」,「納粹劊子手」阿道夫艾希曼,在二戰後潛逃阿根廷定居。但在1960年5月11日被以色列的情報機關「摩薩德」綁架,秘密運送回以色列進行史上具有爭議性的審判。
.
▶ 1937-MAY. 12 喬治六世登基 /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
從小患有嚴重口吃的喬治六世,因愛女人不愛江山的哥哥 愛德華八世退位,讓他意外繼承王位;喬治六世於二戰爆發前的1937年5月12日登基。他為了改善口吃問題,還特別找了一位澳洲籍語言治療師萊納爾羅格,而成為畢生摯友,為後世流傳的一段佳話。
.
▶ 1846-MAY. 13 美墨戰爭 / 《#圍城13天阿拉漠戰役》The Alamo
由於邊界糾紛問題,美國和墨西哥兩國在1846年爆發了一場為期一年又九個月的戰爭。美國兵分兩路從海上和陸地夾擊墨西哥,一舉攻陷了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讓墨西哥一度陷入亡國恐慌;戰爭也在雙方簽屬條約、墨西哥割地賠款的狀態下結束。
.
▶ 2004-MAY. 14 盧武鉉復職總統 / 《#正義辯護人》The Attorney
有「草根總統」之稱的韓國第16任總統盧武鉉,在2003年當選後因二哥涉嫌干預國家人事及非法使用選舉資金,而被國會提出彈劾通過。盧武鉉被終止總統職務,63天後韓國憲法法院宣判盧違反《選舉法》屬實但不致罷免,而恢復了盧武鉉的總統職權。.
▶ 1756-MAY. 15 七年戰爭 / 《#大地英豪》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1754年,歐洲列強因殖民地問題爆發一場為期七年之久的戰爭;這場全球衝突遍及世界各地,也因發生的區域不同而有不同的戰爭名稱。其中又以英國和法國兩大帝國間的衝突最受注目,被視為延續17世紀的「第二次百年戰爭」。
.
▶ 1929-MAY. 16 第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 / 《#鐵翼雄風》Wings
由美國影藝學院主辦的奧斯卡金像獎,旨在表揚過去一年傑出的電影作品及影視產業工作者。1929年5月16日的第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採晚宴會型式進行,總共頒發12個獎項,前後只有15分鐘;得獎人在三個月前就被通知獲獎,因此他們只是前來授獎而已。
.
▶ 1990-MAY. 17 國際不再恐同日 / 《#驕傲大聯盟》Pride
自1990年5月17日起,世界衛生組織 WHO在大會上決議,將同性戀自國際疾病及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ICD)上刪除,並訂每年的5月17日為「國際不再恐同日」,希望喚醒世人關注LGBTQ議題,並打破任何型式肉體或精神上的暴力即不公平對待。
.
.
你對這七部電影和七則歷史故事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movie #history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影史7日談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XXY #PODCAST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又話戀英戀殖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又話戀英戀殖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九十後話】
香港樓價長居全球之首,寸金買不起尺土,已是常態。年輕人期望有獨立居所,但置業不成,租金又吃人,要有合理的居住空間,可謂難過登天。他們期望的「家」,所指何處?
《果籽》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性格小店】71歲前江湖大佬利時商場開古着小店 奄尖揀客嫌戴勞力士Rolex同大媽無品味(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xswqQs-b2fQ
【美魔女】47歲凍齡靚媽操肌玩健美 「我怕老怕更年期,想早啲操fit自己!」(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g2y8GL2U6ok)
【重案解密】特務生死戰 — 生擒行刺名人殺手 前G4長七:最唔似的就是特務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RleGdqACzI8)
【入行前喺雜技團賣藝】Bingo姜皓文: 無綫嗰啲踩雞蛋、吳剛食炭係我哋教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8gvvmlSXZQ)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生命鬥士】值得鄭秀文都讚 前女歌手車禍癱足27年 靠聲控製花椒辣椒油:即使手腳不能動 腦袋仍可很靈活(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gREGjaLELTg)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全球樓行「戀殖」張堅庭 籲BNO送子女赴英 授英倫買樓三大秘訣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o2itR_w6Ezs)
#住在工廈 #住得起正常住宅一早住咗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又話戀英戀殖 在 請梁班子帶頭行動據說香港人不應該「親英戀殖」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據說香港人不應該「親英戀殖」,但是,今天八九十後的香港人,住劏房公屋,沒有錢去英國的寄宿學校讀書,他們想「親英戀殖」,也沒有途徑。 不過,港區人大代表、政協、梁 ... ... <看更多>
又話戀英戀殖 在 20230124英軍廣東話拜年,駐港解放軍賀歲片驚現BNO 的推薦與評價
20230124英軍廣東話拜年,駐港解放軍賀歲片驚現BNO,點解香港人會 戀殖 ? ... 英軍vs駐港解放軍拜年 • 英陸軍廣東話拜年「鴻兔大展」VS . ... <看更多>
又話戀英戀殖 在 [新聞] 香港示威遊行中的港英旗:戀殖還是發洩- 看板CrossStrait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示威遊行中的港英旗:戀殖還是發洩不滿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8865476
林祖偉/BBC中文
立法會大樓的殖民旗幟,成為國際媒體的焦點。(Getty Images)
今年7月1日是香港脫離英國殖民統治、主權移交中國的22週年,一群反對《逃犯條例》修
訂的示威者闖入立法會大樓,在議事廳掛上一面香港殖民時期的旗幟(又稱港英旗),他
們破壞主權移交後主法會歷任主席的肖像,殖民時期立法局主席的肖像則完好無缺,示威
者在見證殖民時期的歷史展品前,貼上「保護文物」的字句。
這些舉動的象徵意義遠遠超越單純的反對《逃犯條例》,在親中陣營眼中,這突顯了香港
的「戀殖」情意結。
其肖像被破壞的前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直斥,示威者的訴求「是要回到殖民時代」,質疑
示威者是否想成為殖民地的「二等公民」。但香港的示威者和觀察人士對BBC中文表示,
高舉這面殖民旗幟並不代表示威者希望把香港再次被英國統治,更大的是一種抗爭符號,
表達對現狀的不滿。
為何高舉港英旗?
自2010年開始,隨著多次中港矛盾的爆發,港英旗多次出現在香港的示威抗議活動。
主張香港獨立的組織「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對BBC中文表示,香港示威者無法接受揮
舞香港洋紫荊區旗,因為這等同認可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但示威者之間,無
法設計一面能取得廣泛共識的旗幟。
他強調,這面旗不代表他們有「歸英」的想法,只是在沒有任何其他選擇下,港英旗成為
「本土派」和「港獨派」不太抗拒的旗幟。
鍾翰林說,高舉港英旗是因為香港示威者找不到一面能有共識的旗幟。(BBC Chinese)
「我就是知道中共不喜歡看到它才刻意拿出來,」33歲的「反送中」示威者王先生對BBC
中文說。
王先生不屬任何政黨,主張香港有更大的自治權,明白到爭取香港獨立在現實環境中並不
可行。他屬於「和理非」(主張和平、理性、非暴力)的示威者,沒有走到最前線衝撞,
但多次出席和平的大規模「反送中」遊行。
他在遊行中揮舞細小版的港英旗,但身邊大部分人是高舉「反送中」、「林鄭月娥下台」
的紅色牌子,他自認是溫和民主派支持者中少數會舉這面旗幟的人。
「如果是一般民生議題,的確我不用這面旗,但在香港,差不多所有爭議都是與中港矛盾
有關,《逃犯條例》就很明顯,我們不希望大陸化。」
「我們不是喜歡被殖民,但社會在退步,現在我們感覺好像中國在對我們殖民。主權移交
以來,有100萬名中國大陸的人來香港居住,我們輪候公屋時間愈來愈長,周圍的人講普
通話比廣東話的多,」他說,「政府政策往往先想中國,你看國民教育、普通話教中文、
國歌法,常常先提國家、國家、國家,有時我很想問,香港呢?香港在哪裏?」
他指出,開放自由行(中國大陸旅客到香港的政策)、近年的高鐵、港珠澳大橋,表面上
說有利香港經濟,但賺錢的也只是財團,「我只是希望有一點點的政策,是真的考慮到香
港整體利益,但沒有。」
英國旗、殖民旗容易吸引媒體眼球,但事實上更多的示威者是有明顯訴求。(EPA)
主流「反送中」示威者中,不是全部人都贊成高舉英國旗或港英旗。6月21日,香港示威
者包圍灣仔警署當天,一名中年男子高舉港英旗,現場群眾不斷叫他收起旗幟,不想被人
質疑這場運動是「戀殖」、「港獨」、「反共」。但因為這場運動沒有公開領袖,示威者
之間建立起一種要求大家不互相批評的文化,所以在場也有人阻止爭吵。
然而在這場運動的一個高點──佔據立法會大樓,示威者容許在會議廳的當眼處掛上港英
旗,這成為國際媒體關注的焦點,有歐美網民就提出「被中共統治比被英國殖民更糟」、
「把香港交回中國是錯誤的決定」。
目前,BBC中文無法獨立驗證誰在立法會議事廳掛上港英旗,以及示威者展示這面旗前是
否取得共識。
有歐美媒體分析認為,示威者是希望提醒英國有責任就香港問題發聲和向中國施壓。
香港立法會前主席范徐麗泰直斥,這並非政府接不接受示威者訴求的問題,而是示威者的
訴求「是要回到殖民時代」。
「我想問大家,在殖民地做二等公民好,還是做香港特區的一等公民好呢?」她說。
英國外相亨特警告,如果中國不履行《中英聯合聲明》會有嚴重後果後,中國駐英國大使
劉曉明高調批評,「在某些人心目中,他們認為香港還在接受英國統治,他們忘記香港現
在已經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他警告那些英國不要對香港有殖民者的思想,不要干預香港
。
(Getty Images)
抗爭符號
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對BBC中文分析認為,這面旗幟是一個抗爭的象徵,表達對中港政
府現在的不滿,但不代表他們認同過往殖民統治或是「戀殖」。
他指出,香港較年長的人,體會到港英政府初期對香港實施的高壓殖民統治,1997年後出
生的年輕人沒有在港英年代生活過,但70後和80後示威者的成長階段,見證了殖民後期一
段「港英政府開始對香港有實質貢獻的時候」。
1967年,香港爆發左派人士稱之為的「反英抗暴」運動,引發騷亂和暴動,突顯香港的社
會問題,加上英國政府開始考慮與中國談判香港前途問題,70年代起,英國政府在香港實
行懷柔政策,大力發展經濟民生,推行十年建屋計劃、九年免費教育、建立打擊貪腐的廉
政公署、改善警民關係等等,慢慢在立法機關加入選舉機制。到1991年,香港的立法局首
次有部分議席由直選產生,也逐漸啟蒙了香港人對民主訴求的意識。
但主權移交後,香港民主步伐在中國影響下難以繼續向前,例如在雨傘運動爆發前,中國
明確在普選方案前加入篩選機制,與港人期望的不符,香港示威者視為中共背棄承諾。經
濟問題方面,貧富懸殊嚴重,香港年輕人也面對樓價高企、階層流動困難等問題,種種落
差造成對現況的不滿。
「很多時候,是因為對現實不滿才會想起以前的情況,這是一個心理反射,」劉銳紹說,
「北京千萬不要錯誤解讀這班人是戀殖、懷念英國,也不要以為英國在香港做了甚麼,或
以為英國會回朝,這只是假像。」
他認為示威者展示殖民旗幟激怒中國既是一個策略,也是反映民怨,「因為他們對政權毫
無信心、甚至是極度反感,處於一個絶望的狀態,他們被迫到不理會官方的想法,去到如
此地步時,執政者要思考為何人民對你這麼反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36.188.8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rossStrait/M.1562323694.A.13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