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琪夫人信箱 】動作冒失容易與人碰撞的四歲男孩
小墨魚媽媽:
V媽您好,我想請問您怎麼用慢慢刷幫助兒子小墨魚?我只有一個兒子3歲11個月,明年要上學讀中班了,現在的小墨魚會因為動作大冒冒失失跟其他孩子玩的時候容易產生碰撞,有時候也不知道自己是因為怎麼樣產生碰撞怎麼受傷,請問這種狀況需要就醫嗎?還有就是開心或要引起別人注意的時候就會很大聲唱歌或說話,在場的人有告訴他不舒服,我們也不斷提醒小墨魚把音量放小,也很難去導正這種情況。碰撞和大聲這二個狀況是讓我很擔心上學後會造成學校和他自己困擾的地方,請問使用慢慢刷有幫助嗎?家裡已經有慢慢刷,但他說腳底會癢不喜歡,不喜歡就先不刷,對嗎?
V媽:
小墨魚媽媽,看了這一段文字,腦袋瓜裡突然浮現前陣子看的一本書,書裡有一個兒童食譜,是一位名為“克拉克男爵夫人”寫的,很有趣,想跟您分享~
~保護兒童食譜~
原料:
一片草地、一打孩子、六隻狗(如果有的話最好是小狗)一條小溪、一百磅(約45公斤)的鵝卵石
方法:
把孩子們和狗“倒”在田野裡,混合均勻。
把小溪“倒”在鵝卵石上,直到微微泛起泡沫。
當孩子們變成漂亮的棕色時,
在卵石泡沫中冷卻下來、擦乾,
搭配牛奶和新鮮出爐的薑餅。
不知道小墨魚媽媽看到這食譜時腦袋裡浮出什麼畫面呢?想像三歲多的小墨魚和其他朋友開心的和狗狗玩耍著,玩得一臉興奮、一身髒,有水有泥巴有石頭有草皮,有風有雲有太陽有汗水,追著跑著打滾著大笑,累了,跑到媽媽身邊休息、擦汗,喝著溫暖的飲料和好吃的點心~~多滿足的童年!
#玩耍的童年
在滿足的自由遊戲過程中,小小孩子慢慢透過滾草皮、玩沙玩水等感覺到自己的身體; 透過走平衡木、盪鞦韆等學習控制自己的力道,還有練習大力氣小力氣、大聲小聲等身體肌肉與聲帶肌肉的彈性控制等;玩累了就休息、餓了吃點心渴了喝水,可以練習察覺自己的身體感受、不會硬ㄍㄧㄥ; 你看,自由的遊戲對小小孩來說多麼多麽重要啊!也就是說,快4歲的小墨魚就是要從這些遊戲過程慢慢學習覺自己身體的存在、然後好好練習感覺別人的感覺。我們大人用按摩、用慢慢刷、用卷壽司等遊戲,甚至帶著孩子進廚房、做挖土等小園丁,其實也是在幫助小小孩比較快、有更多機會認識自己身體的邊界,好讓他更有覺察力,免得冒失弄到別人而不自知、容易與人產生碰撞、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受傷的、搞不清楚什麼是大聲什麼是小聲等抽象主觀性語言、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聲帶肌肉.....這些,我們在感官場講座或界線練功坊講座中都會很重要的提到的很多觸覺上的協助(例如:捲春捲、包壽司遊戲...)。
#跟觸覺工作
當然有一個方式很直接、也能在短時間內有幫助,那就是:
按摩及擁抱!
緊緊的按摩及擁抱!
全心全意的按摩及擁抱!
這真的是老生常談卻極度重要的議題了,跟孩子的觸覺工作。如果腳底會癢,就換成別隻動物慢慢刷來陪伴,例如最粗的刺蝟先生,讓小刺蝟靜靜有力道的待在他的腳底不要動、待上一段時間,讓他身體久違的觸覺受器鮮明起來,然後接著用一樣的方法放在不同部位,讓孩子身體各個不同部位的觸覺慢慢甦醒。接著,再試試是否能進入到“刷”的階段。
我們人的觸覺神經接受器在接受外在刺激後,是由兩大神經路線傳遞訊息:一條用來分辨(與探索、動作計畫能力有關),另一條是用來傳導(與反射動作、執行保護能力有關)。我們有許多皮膚受器去分辨不同的感覺形式,舉例來說:我們在皮膚無毛區和手指頭的地方,有一群被膜包住、長成膠狀的小東西叫「梅斯納氏小體」( Meissner's Corpuscles),這群可愛的小東西會幫助我們感受到速度或輕觸,例如螞蟻爬過、風吹過、甚至感覺拍手這種速度的震動、或「咻」滑過去的光滑感等等,都是梅斯納氏小體在負責接收的;有的受器呢是住在皮膚很深很深的地方,例如有一群很像洋蔥外衣一樣一層一層呈現大而平疊盤狀的「帕西尼氏小體」(Pacinian Corpuscles),這些住在深處的洋蔥盤子會幫助我們感受到震動與深度壓覺,像砂紙的粗糙感或床墊下的豆子顆粒感,這些洋蔥盤子就會幫我們感受到而使我們有敏銳的反應。當然皮膚感覺接受器太多了,族繁不及備載!
觸覺神經接受器接受了外在刺激後,這兩大神經路線,用來分辨與傳導的這兩個神經系統之間失衡時,就可能導致孩子觸覺遲鈍,感覺不太到周邊環境和別人的感覺,所以撞到別人也不知道,別人告狀時一臉無辜錯愕;失衡時,也有可能導致觸覺過於敏銳、警醒度太高,怕濕怕黏怕髒,別人還沒碰到他,他就大喊:「媽媽,哥哥踩到我了!」「老師,小明看我,他一定是在笑我!」之類的,這些都只是好小好小的例子,但也都足以讓大家理解觸覺的極重要性!當然,不是只有我們自己的孩子需要在觸覺上好好工作,如果孩子的共學夥伴、同學、朋友、座位鄰居觸覺需要被協助卻沒被好好按摩好好擁抱好好與之工作的話,我們的孩子如何好好學習好好參與活動呢?這,絕對是一個需要有共同意識、「共好」的時代!因此,好好的跟孩子的觸覺工作實在非常重要!
#試著把口頭抽象提醒具體化
我們大人很容易用“不斷的用嘴巴提醒”當唯一方法,但孩子大腦理智上的「知道要小聲、知道不要去碰別人」,但對快4歲的小墨魚來說,實在很難轉化為「身體的做到」,就像我腦子知道少吃多動才能減去一身肥油,但一遇到聚餐開心場合,身體就往另一方向執行,唉~哈!總之,腦子知道不代表身體做得到,碰撞和大聲說話真的很難用口頭提醒去內化成孩子的身體作為,我們在即將線上起跑的「小學不再碎碎念講座」裡,會分享到其中一種「真實拍手方式」,讓孩子能用身體、用眼睛具體感受什麼是抽象的大聲小聲,例如我們玩一首拍手遊戲,五隻手指頭玩時是大聲唱歌、四隻手指頭玩時是小聲一點、三隻手指頭玩時再小聲一點、兩隻手指頭再小聲、一隻手指頭玩時是超級宇宙小小聲(像蚊子一樣)唱歌,用這樣的方式去將抽象概念具體化。因為小墨魚才快四歲,這樣的體化概念可以化身成很多繪本或故事裡的遊戲,例如聽貓頭鷹故事時,大貓應說話大聲、小貓頭鷹說話很小聲,讓孩子去模仿大小貓頭鷹的聲帶控制差別; 講到巨人/小矮人國的故事時,巨人走路咚咚咚很大聲、說話轟隆隆很大聲,小矮人走路輕輕跳、說話輕輕柔小小聲,讓孩子去有趣的演出來,用小墨魚自己的身體/聲帶去模擬、去感受、去內化。
小墨魚媽媽,有很多小學中學端的大哥哥姊姊在班上也都還有碰撞、大聲等狀況,小墨魚其實也才快四歲,他真的可以透過好多好玩肢體的玩、痛快自由的遊戲去達到平衡,玩,真的很重要!
祝福小墨魚~
V媽
----------------------
感恩蛋殼上裂縫的存在,因為有裂縫,光才能走進來~歡迎分享、留言互動喔!大家願意來看來留言來給讚就是對V媽最大的鼓勵~
---------------------
🔸V媽小學不再唉唉叫線上講座火熱報名中
https://page.cashier.ecpay.com.tw/forms/6Y3
🔸V媽線上讀書會:療癒我們的孩子火熱報名中
https://page.cashier.ecpay.com.tw/forms/7b3
🍎 放學後放電好物,彎板、慢慢刷現貨搶購中
https://vmashopping.cashier.ecpay.com.tw/....../000000......
🔸V媽教室line群組,講座團購不漏接:https://line.me/R/ti/p/%40uwr7373l
🔸V媽教室Podcast:https://reurl.cc/Y1jkVx
反射裂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抱崖山屋小作休息,掙扎要不要就地迫降,住進這座駐在所造型的小山屋後,為避免隔日遙遠的崩潰路途,我們還是摸摸鼻子啟程了;迎接我們的是無盡的寬大古道、籠罩四周的氤氳,還有必然摸黑的命運。
十里、山陰、多土袞、綠... 景物急速地後退,路過2016年暫住過一宿,如今卻已幾近坍塌的山陰獵寮,我們好像疾行於時光的長廊上,飛也似的自廿世紀往廿一世紀邁進。八通關真的是一條長長的路,這一次,我依然無法好好欣賞古道上的一橋一坎,只能暗自祈禱在這埋頭疾走的旅途中,能在某個轉角與害羞的台灣黑熊迎面相遇,互相嚇到對方,然後各自退避,那將會是一場多深刻的邂逅?
當然,事情才沒那麼順利,我們連水鹿都沒撞見。到了多土袞駐在所時,天色已全黑,我們摸摸鼻子戴上頭燈繼續摸,直到晚上19:30才抵達瓦拉米山屋,那象徵著現代與人潮的大三角形。
玩了一天大家都累了,依照各自的節奏在明確的漆黑之中沈默行軍,鳳梨不知道吃了什麼藥,早就飛也似的不見蹤影,追也追不到,我則陪著腳程最慢的隊員徐徐而行。打開瓦拉米山屋大門時,發現大家都到了,這晚又是包場,真是太開心啦!隨即把背包丟著,成大字型躺在黑色軟墊上大喘兩口氣再說。
兩次八通關古道,離開抱崖山屋後給人的感覺,都是歸心似箭的衝刺;而瓦拉米山屋作為回到人間前的最後一站,黑夜中屋內散發溫暖的黃光,在大老遠從大分趕來的登山人眼中,無疑是最溫暖的救贖。
翌日我們啟程,完成旅程的最後一天,也進入了大家都很熟悉的「瓦拉米步道」。沒了深山探險的感覺,有的倒是回家的輕快與逸樂路線的輕鬆。
在到達佳心遺址之前,有一個「鯊魚岩」,是我這些年在台灣山上看過長得最像鯊魚的一塊石頭,沒有之一。那空洞的眼神彷彿尋找獵物中的殺戮機器,巨大的裂縫則是準備吞噬一切的血盆大口,栩栩如生。但這鯊魚的頭上卻長滿了姑婆芋,使肅殺的形象瞬間萌化,讓腦中出現了揮之不盡的「ba~by~shark 嘟嘟嘟嚕嘟嚕」
#八通關訪太魯那斯・佳心鯊魚岩
啊,今天也是父親節,這邊也祝各位Dady Shark們父親節快樂唷~
這邊也希望明天指揮中心能宣告進一步的山區解封措施。畢竟,如果連餐廳、大賣場、百貨公司等風險比登山高太多太多的場域都解封了,山區主管單位卻連風險和郊山一樣的「一日單攻」都一直繼續封下去,那就顯得非常非常的不合理了。
這種百業復甦的時刻,如果要繼續封山,我認為需要提出強而有力的理由才行,而不是完全沒有根據,就憑心情「繼續封下去」,那絕對是不對的。當政府很隨性的選擇性打壓特定活動,卻提不出「為什麼要這麼做」時,那就失去疫情控制的原意,只剩威權思想了。
比如說,「山屋住宿風險過高,正式清零之前繼續不開放山屋或要大幅降載」,這點我與大部分山友也非常同意。但「風險跟郊山一樣的單攻」卻繼續封閉,在這個連一定會拿掉口罩用餐的餐廳都逐漸可以內用的當下,我希望能聽到明確的解釋,而不是威權的命令。
希望我們能聽到指揮中心基於疫情判斷而下達的指令,而不是反射性的基於個人情感「開放郊山繼續封閉保護區」,那就和疫情完全無關了。
最後,要謝謝指揮中心與所有醫療人員對於控制疫情所做的努力,讓我們能在三個月內幾近清零,這在國際間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大家都希望生活能盡快恢復正常,所以如果是對疫情有幫助的決斷,我想不論是不是山友,都會全力支持的喔!讓我們一起期盼早日回到正常生活吧!
反射裂縫 在 狂人日誌:MadVn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狂人新聞台] Rolls-Royc致敬陸地最速推出 Wraith & Dawn Black Badge Landspeed典藏版
#小編:為了紀念 George Eyston 駕駛 Thunderbolt 創下的傳奇記錄,分別打造了35輛和25輛。
從眾所周知的Bespoke客製化到近期重啟的Coachbuild全車體客製化並帶來了獨一無二的並榮登全世界最貴車價的Boat Tail,可以證明勞斯萊斯的精神是無限制的客製化。
而這次勞斯萊斯一次帶來Wraith 和 Dawn Black Badge Landspeed (陸地極速) 限量版本,而每一次推出的限量版本背後都有著偉大的故事,這一次將由Wraith和Dawn領軍將故事呈現揮灑。
Landspeed系列包括Wraith Black Badge和Dawn Black Badge兩款車型。他們是為無所畏懼、具有開拓精神的領袖人士所打造。啟迪設計靈感的喬治·艾斯頓(George Edward Thomas Eyston)集劍橋大學畢業生、賽車手、天才發明家和工程天才多重身份於一身。19世紀30年代後期,喬治·艾斯頓駕駛其搭載兩台勞斯萊斯R型V12 引擎的八輪車型——Thunderbolt,三度打破世界陸地速度記錄。他是堪稱史詩般的英雄。然而,歷經80多載風雨,他和傳奇車型 Thunderbolt 卻已然被淡忘。
勞斯萊斯旨在憑藉Wraith Black Badge和Dawn Black Badge Landspeed典藏版的推出,喚起世界對這位英雄非凡成就的記憶。勞斯萊斯也以此重述喬治·艾斯頓和他傳奇賽車Thunderbolt的精彩故事。
Wraith和Dawn Black Badge Landspeed這兩款典藏版車型均採用精心打造的雙色設計,將黑鑽石金屬色( Black Diamond Metallic)與新的客製化配色博納維爾藍(Bonneville Blue)結合在一起。這一配色在Landspeed典藏版的展現可謂極具意義,在陽光照耀下,該配色由淺藍色慢慢轉換到銀色,仿佛是目光從博納維爾上空的廣闊天空延展到Thunderbolt鋁制機身上反射出的脆鹽平原。
博納維爾鹽灘看似光滑,但細小裂縫層層密佈。這種獨特的紋路完美再現於Wraith及Dawn Black Badge Landspeed典藏版的儀錶台和中控台的木質飾板中,表面本身還進行了數位化還原。Wraith及Dawn Black Badge Landspeed典藏版車內前部面板採用拋光陽極氧化鋁。這些車內設計與Thunderbolt遙遙呼應,並傳承了Thunderbolt車型獨特輪廓、傳奇記錄等無數細節。Wraith Black Badge Landspeed典藏版 還描繪了喬治·艾斯頓駕駛時所見的景色在後排座椅之間上方位置雕琢有博納維爾的銀島山脈的輪廓。
在Wraith Black Badge Landspeed典藏版的星光頂篷完美再現了1938年9月16日出現在鹽灘的天空。就是這一天,喬治·艾斯頓駕駛著Thunderbolt創造了他們的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世界陸地速度記錄。這一星光頂星雲由2133顆單獨放置的光纖“星星”精確標記。Wraith車型的星光頂也是勞斯萊斯首次應用最多的“星星”進行點綴。
#Rolls #Royc #Wraith #Dawn #Black #Badge #Landspeed
反射裂縫 在 06、鋪貼反射裂縫抑制材0818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06、鋪貼 反射裂縫 抑制材0818. 78 views · 3 years ago ...more. IA K. 330. Subscribe. 330 subscribers. 1. Share. Save. Report. ... <看更多>
反射裂縫 在 现代道路路基路面工程 - 第 200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推薦與評價
... 裂缝和温(湿)度收缩车辆荷载重复荷载、荷载过重永久变形环境因素膨胀土或冰冻作用、固结、水渗入车辆荷载耗损环境因素损坏形式疲劳断裂或龟裂、滑动裂缝、反射裂缝横向裂缝 ... ... <看更多>
反射裂縫 在 原有水泥混凝土上的裂縫或接縫,會使柔性鋪面面層出現反射 ... 的推薦與評價
縱、橫向裂縫(Longitudinal Cracks, Transverse Cracks) --- 縱向裂縫為#與行走方向平行之裂縫, 橫向裂縫走向則#與行走方向垂直。 . 裂縫狀況通常為線狀及分岔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