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出版社的邀請閱讀這本書,拿到書後,最先令我震驚的是,它真的是一本名冊,記載了150名連環殺手所有的背景、受害人、殺人手法、逮捕狀況、審判過程及刑罰內容。
其中最令我驚訝的是,讀到一個英國著名的殺人犯,「死亡醫生」哈羅德.希普曼(Harold Shipman)的事蹟。會引起我的注意是在這本名冊中,希普曼的名單落落長。在1975年到1998年間,他的被害人竟然高達250以上(書中列出了所有被害人名單)。所謂死亡醫生是因為他利用職務之便,謀害病患,注射二乙醯嗎啡毒害致死。他被判處十五條無期徒刑,加上因假造遺書多判四年有期徒刑,2004年1月13號在監獄中上吊自殺。
很多心理學家都分析他的作案動機,一位應該拯救生命的醫生,卻變成一位殺人魔,是什麼原因造成他的心理轉變?也許可以從他的成長背景看出端倪。希普曼出生於英國諾丁漢,父母都是虔誠循德宗教徒。從小父母對他期望很高,並且與母親的感情很親密,母親常灌輸他一種優越心理,認為自己比其他人都強。在他十七歲時,母親因肺炎去世,希普曼親眼目睹醫生為母親施打嗎啡及海洛英來減輕痛苦,但卻無濟於事地離世。也不知道是否因為嗎啡讓母親的痛苦減輕,還是嗎啡最終還是令親愛的母親離世,也許這奠定了之後希普曼的作案手法。顯然地,母親的離去對希普曼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及心理創傷。
根據統計,希普曼的受害者的年齡幾乎都與母親當年一樣,沒有性侵也未取財,也沒有做出任何肉體上的折磨或摧殘。也因此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假設:他的殺人動機與母親的離世有關。有可能是因為母親因病而離世,而年齡相仿的受害者們卻可以平安地活下去,他心裡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於是痛下殺手。
當然我覺得也有可能因為早年的自戀(自以為比其他人強大),導致於身為一位行醫者能便於穿上白袍決定他人生死,而扮演掌控去留的上帝。自戀情結(上帝情結)也就如願地以此種手法開展開來。至於晚年在獄中自殺,也可能因為自戀無處伸展,少了觀眾的自戀水仙,也只能在岸邊觀看河裡的倒影,獨自凋凌枯萎。
「孩童長成反社會人格是因為情緒與社交發展都發生於自我為中心的想像中,所以正常對於對錯的概念,以及對他人的同理心,在他們身上都發展不良的緣故。若想像世界的存在用意是滿足這個人的需求,那麼這個人在自己的世界裡可以毫不犯錯,其他人的痛苦對他來說也沒有什麼後果。」一名專家如是說。
長期研究連續殺人魔的海倫.莫里森醫生說:「你會想問怎麼會有人能對另一人做出這種事?然後你會意識到,這些殺人兇手並沒有把受害人視為人。對他們來說,就像拔下蒼蠅的翅膀,或是扯下蛟子的腳,就只是想看會怎樣而已,是最基本不過的實驗。」
許多專家表示,童年創傷是所有殺人魔都有的經驗,以下是一些明確的特質:
1)反社會行為
心理病態者通常是獨行俠,所以如果一個孩子本來很愛交朋友也很外向,卻突然變害羞、反社會,那就會是個問題。傑佛瑞.丹墨本來是一個擅長社交、充滿活力的孩子,一直到因為父親的新工作,父母舉家搬遷到俄亥俄州為止。他在新環境中變得退縮(據稱是在被性猥褻後)並且不去交新朋友,而是開始把注意力放在解剖遭路殺的動物。
2)縱火
火就是力量,力量與控制對連環殺手來說有著吸引力,他們享受擺佈受害者的感覺。大衛.伯科維茨從小就有縱火行為,他的同學都戲稱他為玩火仔,他對火的執念人盡比知。
3)虐待動物
連環殺手通常從小就開始動手,並且會以動物來測試界線,包含家裡或鄰居的寵物。根據研究顯示,70%的暴力犯在童年時期就曾虐待動物,非暴力犯則僅有6%的比例有過這種行為。
4)惡劣的家庭史
許多連環殺手都來自有犯罪紀錄、精神病史或酗酒歷史的家庭。艾德蒙.肯珀殺害了自己的祖父母,只為了想看看結果會是什麼樣。在他殺害好幾名大學生後,他殺了自己酗酒的母親,將她的聲帶用水槽鐵胃碾碎,以求消滅她不斷羞辱他的聲音。
5)童年受虐
殺害至少21名男孩與年輕男性的威廉.波寧在小時候就被抛棄,被送到中途之家,在那裡遭受性侵害。這樣的連結通常會造成無法抹滅的憤怒感。
6)煙酒藥物濫用
7)窺視症
8)連環殺手通常都很聰明
9)無法穩定維持同一份工作
#原來開膛手傑克至今還是個懸案
#高寶書版
#殺人魔名冊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不談他的過去,因為他崛起出道的時候我還不知道在哪邊玩沙玩水。所以我幾乎訪問過他所有的小內閣跟他本人之後,才比較有把握可以分析。 網友說不是過年不談政治嗎?對啊,因為他短時間之內只有毫無懸念的新北市長連任,其他都沒有真正牽涉進甚麼競逐大位的空間。他真正的戰爭是在2028年,民進黨籍的總統第一任之...
「反社會行為」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反社會行為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反社會行為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反社會行為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反社會行為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反社會行為 在 接棒啟蒙計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反社會行為 在 接棒啟蒙計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反社會行為 在 什麼是「高功能反社會人格」?「心理變態」是反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反社會行為 在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B型人格#反社會人格違常診斷量表要 ... 的評價
反社會行為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我們來談一個犯罪心理學的經典理論:破窗效應。
所謂的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 theory),是指輕微的犯罪、反社會行為和社會混亂等等跡象,會創造一個鼓勵進一步的犯罪和混亂的環境,進而讓社會治安惡化。
就好像一棟房子破了一扇窗戶的房子,如果窗戶沒有馬上修理好,接下來會有越來越多窗戶被破壞,並升級成非法侵入、竊占甚至縱火等更嚴重的犯罪。
而疫苗接種政策的破窗,就在氾濫的「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之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要官員」。
以台南市為例,這個月初就爆出沒有參與防疫第一線的法制處長、主計處長,在6月7日就打了疫苗。這個月中,在指揮中心還沒將參與相驗案件的司法人員納入疫苗優先施打對象以前,台南市政府也「超前部屬」,讓台南地檢署100多名人員施打疫苗,甚至包括通常沒有辦理相驗案件的檢察長。
事發後,台南市政府都表示,施打的人均屬「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之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要官員」。
同樣的窗戶只會越破越多,越破越大。一萬一千多名公務員的台南市政府,在上個禮拜有1461人打了疫苗,甚至包括完全沒有公務員身分的「臺南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人員。
當然,台南市政府還是說,這些人是「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之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要官員」。
事實上,台灣疫苗目前供給仍然相當的不足,目前才到貨約485萬劑。就算這些需要2劑才能完整接種的疫苗先只打一劑,以台灣約2350萬人口計算,才20.6%的覆蓋率。
每多一針不當分配的疫苗,就是讓一個原本可以受到保護的高風險者,暴露在風險之下。以疫苗公費接種對象順位累積為例,最直接衝擊到的,就是第8類以後的人員,包括死亡率更高的65歲以上、19-64歲具高風險疾病、罕病及重大傷病者。
疫苗接種,患寡更患不均。而疫苗接種順序是否能被遵守,除了涉及該被優先保障的人有沒有被保障到,更涉及平等、法治等國家基本價值。
其實,疫苗原本還有一個破窗,也就是「醫事機構之非醫事人員」被偷渡「志工」的狀況。只是這個洞在剛破的時候就被迅速地修理。
「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之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要官員」這個洞,又要什麼時候才能補上?還是會越破越大洞呢?
其他縣市政府和全國人民,都在等著看。
———延伸閱讀———
2021/06/26 蘋果新聞網「南市府12局處千名員工打AZ 全列第二類!議員批特權」:
https://bit.ly/2Uacz1j
2021/06/10 聯合報「台南法制、主計處長遭爆特權打疫苗!市府澄清:合規定」:
https://bit.ly/360mTvL
2021/06/17 蘋果新聞網「台南地檢署遭控特權打疫苗!中央宣布前兩天 檢察官等100多人就接種」:
https://bit.ly/3x3DRoK
2021/06/21 鏡週刊「台南地檢超前部署打疫苗 檢察官嗆檢察長不適任還要告貪汙」:
https://bit.ly/3x3hNdR
反社會行為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穿帽T=壞人?】
荷蘭鹿特丹荷蘭新研究所曾經舉辦《連帽衫》(The Hoodie)特展,探索這種在現今社會極其普遍的服裝,在不同歷史情境下所代表的意義。
「在我大部份的青少年及成年時代,連帽衫時不時就會出現在新聞上。」《連帽衫》策展人Lou Stoppard表示,「英國在2000年中期,有一段時間針對連帽衫曾有一段道德恐慌,年輕男性會收到反社會行為禁制令,要求他不能在特定時間穿連帽衫出現在特任地點,購物中心禁止他們進入,政客還發起可笑的『擁抱連帽衫』運動。」
「不久後在美國,與連帽衫有關的新聞與騷亂隨著特雷沃恩馬丁命案(Trayvon Martin)越演越烈,與此同時,連帽衫又成為高級時尚中重要的單品,是街頭服飾影響力進入精品品牌的證明。因此,即使連帽衫被某些媒體妖魔化為偏差行為、犯罪與反叛的象徵,它同時也在高鮮亮麗的雜誌中被捧潮流單品。」Lou Stoppard說。
⭐帽T居然是能引發恐懼的服裝?>>https://bit.ly/3vyGflK
#BeautiMode #帽T #服裝
反社會行為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天不談他的過去,因為他崛起出道的時候我還不知道在哪邊玩沙玩水。所以我幾乎訪問過他所有的小內閣跟他本人之後,才比較有把握可以分析。
網友說不是過年不談政治嗎?對啊,因為他短時間之內只有毫無懸念的新北市長連任,其他都沒有真正牽涉進甚麼競逐大位的空間。他真正的戰爭是在2028年,民進黨籍的總統第一任之後的連任之戰,2022年侯友宜一定連任,但2024年不會代表國民黨出來選總統,因為在台灣游離選民的文化改變之前,2024年國民黨就算派川普出來也選不贏,所以2024年這局選舉根本是板凳時間,2024的選戰看頭只是在賴清德還是鄭文燦出來而已,出來了就會贏。喔對了,我根本沒提柯文哲對吧,因為2024年沒他的局啦,真的有人想聽再說吧。
我用四個字來描述現在的侯友宜,藏鋒求訥。他並不是口才真的不好,他只是沒有政治魅力,但請注意他最近每一次的新聞回應,都算是得體而且沒有侵略性。因為現在不是他嶄露鋒芒的時刻,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警政體系需要在行政首長帶領之下運作,所以長時間以來他隱忍鋒芒的能力已達化境,他不想說的話根本套不出來。所以對媒體來說他不會是個很有趣的採訪對象,但問題是少說少錯啊!【回看那些妙語如豬的政治人物啊】
他的內閣用人並不突出,但十分穩定。因為這個模式才符合他的【人民的小事,就是政治人物的大事】的風格。新北市府的橫向連結,社福、警政體系橫向連結的很好,當我現場問他認為施政滿意度最重要的部分是甚麼時,他的回答是讓人民睡得好?!這真的不是唬爛,聽他一解釋之後才明白這是有道理的,幾百億的大建設對民眾來講不是那麼重要,民眾要求的是晚上睡得好,出門不被砍,家附近治安好,帝力與我何有哉,然後這樣就滿意了~~~不是東一個科學園區,西一個科學園區可以取代的。
甚至,這也跟學校附近的照明跟清潔程度有關,也跟學校附近的宮廟民政體系拜訪有關,也跟家庭中有人入獄之後的弱勢家庭照顧有關,打起字來很複雜(由於今天沒稿費我就偷懶了,等下直播用講的),但實際上很簡單,就是破窗理論的應用,但其他市長怎麼都沒想到這件事情呢?(抓頭)
摘自維基百科:破窗效應(英語: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心理學理論,由詹姆士·威爾遜及喬治·凱林提出,刊載於《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題為《Broken Windows》的文章上,20世紀90年代,美國紐約市警察局局長威廉·布拉頓和市長魯迪·朱利安尼(英語:Rudy Giuliani,朱註:但他後來變成川普的瘋狂爪牙,這件事情就不多說了哈哈)進一步推廣了這一理論,他們的警務政策受到該理論的影響。在這十年裡,這個城市的犯罪率顯著下降。該理論認為,犯罪、反社會行為和社會混亂的可見跡象創造了一個城市環境,鼓勵進一步的犯罪和混亂,包括嚴重的犯罪,所以,針對輕微犯罪(如破壞公物、公共飲酒和逃票)的警務方法有助於創造一種秩序和法制的氛圍,從而防止更嚴重的犯罪。
以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沒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裡佔領、定居或者縱火。又或想像一條人行道有些許紙屑,如果無人清理,不久後就會有更多垃圾,最終人們會視為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地上。因此破窗理論強調著力打擊輕微罪行有助減少更嚴重罪案,應該以零容忍的態度面對罪案。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會員專屬影片】 https://reurl.cc/bzGpWE (說書影片要社會宅以上才看得到啦,目前只有一百個人哈哈)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反社會行為 在 接棒啟蒙計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若要持續有活動投注在心理諮商工作,他則提到,需要能有清楚的「心理界限」,能夠同理與瞭解當事人眼中的世界,但也要能適度地客觀抽離來評估。比如說對一個因多重因素而有反社會行為的當事人,我們可以理解何以他有這樣的行為產生,但不須認同其行為;再如,遇到沉重議題的個案,我們可以理解他的痛與苦,並與他討論如何因應,但不須承擔他的苦與困境,我還是我,可以在工作之餘擁有自己的生活,但這對諮商心理師來說是很不容易但也是很必要的學習與歷鍊。
完整內容請看:
https://batonproject.com/2019/05/09/consultant-psychologist/
反社會行為 在 接棒啟蒙計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若要持續有活動投注在心理諮商工作,他則提到,需要能有清楚的「心理界限」,能夠同理與瞭解當事人眼中的世界,但也要能適度地客觀抽離來評估。
比如說對一個因多重因素而有反社會行為的當事人,我們可以理解何以他有這樣的行為產生,但不須認同其行為;
再如,遇到沉重議題的個案,我們可以理解他的痛與苦,並與他討論如何因應,但不須承擔他的苦與困境,我還是我,可以在工作之餘擁有自己的生活,但這對諮商心理師來說是很不容易但也是很必要的學習與歷鍊。
完整內容請看:
https://batonproject.com/2019/05/09/consultant-psychologist/
反社會行為 在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B型人格#反社會人格違常診斷量表要 ... 的推薦與評價
通常,反社會型人格違常患者從幼年開始,就會不斷出現所謂的品行疾患(Conduct disorder),也就是未滿十五歲時的反社會行為,包括#慣性說謊、#偷竊、#霸凌、無法遵守 ... ... <看更多>
反社會行為 在 什麼是「高功能反社會人格」?「心理變態」是反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在每25人裡可能就有一位 反社會 人格,也許在你一生當中至少會遇過他們一次。但有可能你卻沒有察覺他們的存在。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心理變態」和「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