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人這種當初分辨本、外省的說法我們都檢討、改說法了(例如1949後難民、移民)
結果你們自己一直在自稱外省人是怎樣?
是真的感到有優越感了還是要讓我們產生愧疚感?
#潛言就是把台灣視為伎那的一省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6822451562/posts/2831788510391870/
“高級外省人” 其實就是一種莫名的優越感,這種優越感沒有也無須任何的根據。
屏東市有條 “青島街”,這一頭是軍方的宿舍,那一頭是“本省人”住的地段,中間是個常公演野台布袋戲的廟。我小時候,這一頭的都叫廟那頭 “未開化地區”。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865406669/posts/1705964092775754/
李宇辰:大小S的外省人優越感,讓我想起真正的外省二代張菲跟費玉清,他們在1990年代主持節目時,會配合來賓切換不同語言,張菲連客語都會講幾句
小S在節目中慣性嘲笑來賓的台灣國語,殷琦幾乎每次上節目都被笑。不斷輸出講台語很俗的價值觀,更把「很台、台客、台妹」當作貶義詞,取笑上節目的來賓
張菲跟費玉清會配合來賓的母語,即使聽得出不甚流利,偶爾卡詞切回國語,還是先講來賓的母語。來賓接國語,才會順著切換,有些來賓甚至很貼心在主持人卡殼時幫忙接話
陳盈潔上張菲節目演了客語短劇,看張菲客語說得很辛苦,還嘲笑他一下,隨後兩人切換成台語;陳小雲上費玉清節目,費玉清即使不甚流利,也是切換成台語聊天
#反而新生代的小S這種閩南外省後代
#不會說台語也聽不懂客語還極盡貶低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0709430054/posts/522695572430753/
多年前,為了開車提神,曾買過相聲瓦舍的錄音帶;那時只覺得好笑,後來才發現「滿是對受苦人們的殘忍嘲笑」。這幾年,看到更多:他們滿滿的四九移民(所謂外省人)優越感,他們歧視台灣這塊土地、歧視所有非四九移民的台灣人民(包括原住民和新移民);甚至裡面有阿美血統的宋少卿,也歧視自己的出身。
一
【加碼幹譙】
聽說網路上很少有對相聲瓦舍的負面評論,其中有一個「不好出口」的理由是宋少卿的原住民身份,怕批評了會被說歧視原住民。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我譴責相聲瓦舍正好。
我這生蕃就譴責相聲瓦舍!
宋少卿你這個阿美族的叛徒!
你懂什麼阿美族傳統文化?!
族服是給你穿上舞台去讓人笑的?!
你可恥不可恥?!
你眼裡有老人有祖先嗎?!
你在電視上講一堆原住民笑話製造外界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
你要不要照我族傳統爬進年齡階層裡向kaka謝罪?
要不要找個kalas來下令叫你切腹?
我這太巴塱生蕃就是幹譙宋少卿啦!
原住民不過是個身份,高金也有那個身份
有那個身份.... 屁的意義!
非原住民不用顧忌,能罵高金,就能罵宋少卿!
馮翊綱要心向中國,好歹他還有點藉口
宋少卿說自己是原住民,又心向中國
他比馮翊綱更該罵!
網友提供的相關新聞:
http://udn.com/news/story/1/2123055
(下圖就是新聞網頁截圖)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471687612/posts/1714642698561436/
???
莫非有外省國嗎?
1949中國內戰,有一群中國人打輸跑來台灣,自稱外省人。
所以正確比喻不就是CHINA嗎?
那就是吳崢文章自己說的第二社會不是嗎?啊還是你們要當不是中國人的華裔台灣人?不是中國國民黨的台灣國民黨就可以了。
說到底還是虛構的優越感作祟,那麼多論述就是不敢明講無法支持,台灣本土的民進黨。
唉,最後第三社會和第三勢力,會變成身份認同錯亂加上覺青小雞的集合體啦。
台灣人就台灣人。到底是有多難?
#外省萬萬年
#2020年了還在外省
https://www.facebook.com/830092231/posts/10158618900497232/
現在罵外省人,還是會有外省人氣噗噗的跳出來,然後說,你們台灣人還不是有一堆心向C國賣台的。
你們這樣講話是在分裂族群。
我是覺得真的有族群融合成功就不會氣到對號入座了啦,你們什麼時候要變成我們台灣人呢?
至今還要為虛幻的身份生氣,但是台灣人已經不會再閉嘴了。
如果外省人覺得被冒犯,我沒有想要表達歉意,事實上我對於外省族群理直氣壯的指教台灣人該怎麼講話非常不爽,已經70幾年了,該收起那種莫名的傲慢和優越感了。
你們愛台灣叫做天經地義知恩圖報,我們沒有必要感恩戴德好嗎?
台灣人沒有一絲一毫對不起外省人,外來族群,你們現在的不快只是台灣人三代感受的千百分之一。
把外省人三個字背著,就莫怪台灣人視你們為在台C國人。這三個字是中華民國為了執政貼的,你們要自己撕下來!
我沒有講錯,外省人應該世世代代感謝台灣,給你們一個落地生根的家,感謝台灣人的包容,對於外省人三個字,就該好好閉嘴,世代都不該提起。
#被分化的前提是外省人沒當台灣人是自己人
https://www.facebook.com/830092231/posts/10159424338232232/
對於藍丁,我只對「外省人」或軍公教的能理解。
(理解不代表認同,我同樣會罵人。)
所以我真的想不透我家族既不是「外省人」也沒有軍公教的是在藍個屁?
若是生活過的爽的既得利益者或社會高階層人士還能接受,反正你爽不想改變。但問題是一個都沒有,最多的還是被欺負最慘的底層藍領。
我真心不知道他們支持國民黨有什麼好處?
我被委託畫圖時還會有人付我錢,他們什麼屁都沒有。
我和我大妹綠到出汁,我是還好,但我大妹學經歷工作都爽到不行,我們才是比較接近成功和發大財的人,退一萬步他們若真的只看錢不看其他,為何都不會想想我們的差距在哪呢?或者相信我們倆說的話呢?覺得自己失敗為何不向成功人士學習?不相信愛你的成功家人卻相信外面直銷?
好像也只能套句我家族常講的:
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
我只能說自找的。
(溝通若有用我也不想這樣嗆聲。)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3814830551/posts/1665524170251395/
王偉忠身為殖民者,犯下最大的錯誤,就是不夠理解殖民地的風土,以至於錯估情勢。
台灣在國民黨70幾年的殖民之下,原本民智未開、遍地瘴癘,有幸在2016政黨輪替後成功蛻變,躍升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國家,人權表現也相當出色,但實際上就是不夠進步,不夠膠。
由於中華民國的殖民階級多數美國籍、家人不住台灣,就算住台灣,也過著與台灣人種族隔離的生活,當然是不了解台灣社會進步開放的局限性。
在此無意批評台灣社會,所謂的進步、膠是相對的概念,亞洲第一還不夠進步嗎?時力台民造謠不用罰錢、藻礁惡徒可以推公投滅台,這樣台灣還不夠膠嗎?
話是這麼說沒錯,台灣遠比中華民國殖民者的delta家鄉進步數倍,但比不上中華殖民者家人住的西方列強國家。
在台灣,種族跟性別都不是免死金牌,金曲獎演說可以公然嘲諷原住民、仇女跟恐同文化更是青年網路文化的主流,這是中華殖民的遺毒,但在娘娘之亂中,卻成為台灣人不幸中的大幸。
跟歐美不同,具有「外籍」跟「性少數」雙重免死金牌的Alizabeth,她的免死金牌恐怕只在左統49藍甲(偉忠幫唯一認識的進步年輕人)的圈子裡有用而已,出了圈子,這個免死金牌只有扣分,更何況要當黨國仇恨言論的傳聲筒?
我不會說是黨國遺毒在這次事件救了台灣人,如同文章開頭,我認為是殖民者對台灣的無知,讓台灣人僥倖逃過一劫。跟趙少康的「戰鬥藍」是一體的兩面,後者反而是因為殖民者高估台灣社會落後的程度造成的misfire。
台派某方面,當然比殖民者有優勢,但在上述兩個例子裡,都只是僥倖而已,更甚者,在時力台民等在地化的新買辦崛起之下,台灣人更沒有防禦力,手上只有范剛皓跟林飛帆。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340933367/posts/4269502966471026/
父親是外省第二代,高中時期很愛打架,不愛上課,但是外省身分讓他考試加分,所以考上了師大,一開始他的程度跟不上,因為上課常常遲到早退,動不動就翹課去撞球、晚上去溜冰、跳舞,老師和同學都很瞧不起他,自從他遇到一位音樂系的學姐之後,他開始熱烈追求,但是學姐要求父親的成績一定要甲等以上,才願意交往,因此父親開始努力讀書,一學年的成績,在大三時期就名列前矛,所以學姐就答應與父親約會,學姐就是我母親,兩人順利畢業,取得教師證書,在民國70年任教到民國95年退休,父母兩人都領18%優惠定存。
家裡生活一直都很好,因為父親還繼承爺爺名下兩筆房產,我也衣食無缺,有一次一位50歲左右的水電師傅來我家修理水塔,因為技術不錯,父親又請他順便整理電線管道,這位水電師傅話不多,總是愁容滿面,父親就無心說出一句:「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水電工當下沒說話,完工後,父親還沒交款給他,水電師傅沉著臉說:「端木先生,你是老師,有18%可以領,存200萬一年領36萬,加上夫人的,就72萬了,退休金一個月也有7萬吧?加夫人的也有14萬了,你的生活這麼優渥,怎麼能瞭解我們做工仔人的艱苦呢?我很鬱卒,是因為我原本要幫客人裝的太陽能板被偷了,成本就10萬元了,這對你也許是小數目,但是對我而言,我要賺兩三個月才補得回來,所以這叫我怎麼高興的起來呢?歹勢啦,跟你說這些,說了心裡爽快多了。」
父親聽了滿臉慚愧:「是我卡歹勢啦…沒有將心比心,聽你這麼說我很難過,不然我幫你出6萬…」
水電師傅趕緊推辭,堅決婉拒了父親的好意,只拿他應該拿的工錢和材料費,然後說聲「勞力啦」(謝謝的意思)就開著破舊的發財車離開了。
父親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滿是不捨,說:「我們外省人虧欠台灣人很多很多,永遠還不完的。」
可能是爺爺那一代生於亂世,殺了不少人,伯伯叔叔都很不好,伯伯後來流浪在街頭,不敢找我們,叔叔在大陸生意賠錢之後,就到一棟老舊社區大樓當警衛了,常常被主委凹,而父親算是運氣最好的,但是退休後第六年就忽然離開了。
我覺得我們外省人對本省人有許多虧欠,然而我從來沒有因為外省身分被本省人歧視過,所以我熱愛這片土地,也願意為台灣主權犧牲奉獻生命,這幾天看到網紅娘娘意圖幫我們外省人之恥洗白,這個人滿身權貴傲慢,其實就是一個幹鞋哥,一個小偷而已,想想看,他有什麼才華可以在演藝圈混那麼久?台灣演藝圈素質低劣,跟這個幹鞋哥沒有相干嗎?而如今他又挑起本省外省議題挑撥分化台灣人,說台灣人有多虧欠他、誤解他、對不起他…其實最對不起台灣人的是我們外省人,只有厚臉皮的人才會這樣繼續硬拗,吃台灣人夠夠,說真的,對不起,我們族群中還有一些這種自認為是中國人的高級外省人,我們引以為恥,深感不屑。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5063571451/posts/211163287729122/
【回顧】
➡「二二八事件裡的外省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91226247684118&id=584986081641475
#說好的國際觀呢?
ㄧ「中共意識形態遭全世界圍堵 好萊塢掀起反共熱潮(圖) - 時事評析」
先說個笑話:「[新聞] 馬曉光:金馬獎不搞台獨可合作」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71568832983191&id=58498608164147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
「反義詞相聲」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反義詞相聲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反義詞相聲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反義詞相聲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反義詞相聲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反義詞相聲 在 【丹尼挑戰】雙黃相聲《反義詞》 ft.黃逸豪 的評價
- 關於反義詞相聲 在 茵恩|相聲表演-國小版反義詞(2018.11.26才藝表演)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反義詞相聲 在 小张相声教室第1集-对口相声《反义词》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反義詞相聲 在 丹尼挑戰相聲ft.黃逸豪《反義詞》 的評價
- 關於反義詞相聲 在 11 儿童相声《反义词》 的評價
反義詞相聲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例:「那些披著「白色」力量的馬英九」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63856543754423&id=584986081641475
百靈果說自己是菁英
就像郭冠英說自己高級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531266208309863&id=102477577855397
百靈果就是女版柯文哲。
老娘就是菁英高不高興隨便你。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5287227703494&id=103752531856964
大家真的很愛崇拜精英
其實真正的是精英的人
不可能會說出這種優越意識的話語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09253326367288&id=1745581734
每天在那邊講換日線,
思考連大安溪都跨不過的自詡菁英。
百靈果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60082799804869&id=634529868
柯文哲:我智商157
百靈果:我是精英
真的是自我感覺良好,百靈果也有亞斯伯格症嗎?
對了,很多高級外省人也是這個樣子,一直看不起台灣人
講華語也覺得自己比較高級,說台語就是低俗
#柯粉真的很自以為是
#但都是噁心蠢貨哪
#都是泛藍不用分那麼細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2101540557060&id=100062716465005
說到「精英」讓我想到前陣子的「Podcast」。
還記得當時蘋果手機推出Podcast時,許多蘋果手機使用者常在臉書分享Podcast的訊息,蘋果手機使用者大概分成兩個族群,一個是純粹喜歡蘋果的iOS系統,覺得蘋果的介面和設計操作比較好用;另一種則是覺得拿蘋果手機有種「優越感」,這類「果粉」其實有些人是蠻偏執的,他們看不起其他Android系統的其他手機品牌,windows系統那就更不用提了。
蘋果推出Podcast時,因為僅限iOS系統,我個人是使用Android手機所以我個人是沒有參與感的,但我個人的觀察發現,當時那群所謂較優越的「果粉」,在他們的同溫層Podcast開起了節目,其中也發現了不少「社運」夥伴也參與了這個活動。
在Podcast開節目談論議題當然沒有問題,但在Podcast開節目卻只能僅限蘋果手機的使用者,不就更印證了在自家「同溫層」裡互相吹捧嗎?!蘋果手機的價格都比一般手機較為昂貴,一般貧窮和弱勢是無法接收與參與到的,如果真的想讓更多人聽到不同的議題與聲音,那不是應該在使用者可接納更多的平台談論嗎?!
還記得當初「藻礁議題」時,許多人嘲諷有些「左膠」叫他們「藻膠」,甚至批評他們總是在星X克喝著咖啡、吹冷氣,大談進步理念,卻很少看到他們到田野採訪收集在地資訊。
我記得百靈果當時也在Podcast開節目,也看到許多他的支持者及社運網紅們,也在臉書驕傲的說自己的節目有多少人參與,甚至有些網紅還說一直被眾人討論。
在Podcast的那段時間,看到了不少網紅享受同溫層的讚美,就如柯文哲被柯粉膜拜一樣,所以百靈果會有這樣自我感覺良好的優越感,那也就不那麼意外了。
#Podcast
#精英
#優越感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2455507188330&id=100062716465005
美國大選的時候就看這種自以為進步精英的東西不爽了,自識甚高其實超有毒。
當然有像白爛果、蚵砒這種看不起鄉下人(?)的假菁英,但是也有像陳文成、羅一鈞這種心懷社稷人民的真菁英。真正的菁英是不會每天一直幹幹叫自己很厲害的。
一
活到超過四十歲
看的人多了看的時間也久了
也些人事物真的會看得更加清楚
社會上當然很多那種以菁英自居的人
或許是學經歷很優秀或許位居要職
但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這種自以為菁英的人
往往無法成就長遠的價值
通常也不太讓人尊敬
而真正強大的人往往虛心又能同理
不會以菁英自居也不會處處顯露出自傲
樂於助人並更重視的是社會與國家的價值
所以我說阿
喜歡看百靈果的朋友要當心阿
他在販賣的就是一種自以為是的菁英感
這種有時候比心靈雞湯還毒阿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6726675729533&id=104315454970656
「我歡迎你來討論啊,我笑你不敢」
「民主社會,不就是公開辯論嗎?我給他舞台啊!」
你要不要聽聽看你這精英講什麼英菁?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669597889718324&id=100000044781297
作為「精英」的一方,我們本來就肩負把知識傳遞下去的責任,精英這個詞絕非榮耀,而是詛咒,我們從社會中掠奪了其它人的資源,該感恩所有人的成全,也該羞愧我們並未能盡到本份。絕對不是讓你拿來沾沾自喜吹捧自己之用的。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23595356583583&id=1580695095
百靈果在推特上進行言論狩獵的事情,其實以他們節目的調性,本來就像是他們會做的事啊,畢竟他們一直以來言行中就是呈現出「我們沒有要你們覺得我是對的,但我就是對的」的氛圍。
但這個事件值得給大家警惕的是,這年頭大家好像都被社群逼瘋了,都忘記了自己該做的就是專注做出好貨,並把你想講的話擺在裡面,而不是跟著社群裡面的無數言論和情緒攪和。
現在很多所謂的「IG Rapper」就是這樣,面對跟其他歌手的牛肉,或是來自酸民的黑特,回應的方式就是到IG拍限時動態或開直播,WTF?你是Rapper你要講什麼話就給我用音樂來講,以前饒舌歌手要吵架,就是出mixtape憑真本事在開嗆的,跟網友在社群網站上吵架鬥嘴真的是最low的做法。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幹勒這些網路上的鬼玩意躲在暗處魯小我不能直接嘴喔,那我會建議你也回到一般網友的身份,收掉你的Podcast、Youtube頻道,退出音樂圈,當個沒有話語權的普通人,那你爽怎麼嘴就怎麼嘴,想怎麼獵殺就怎麼獵殺,但你今天站上那個位置,你要馬就是直接忽視這些負面評價做你自己,要馬就用你的作品和專業說話。
一言以蔽之,百靈果最佳的做法其實是搞清楚實際狀況並改善自己的反諷技術,而不是先到處放火之後再做一檔節目叫別人進來自己的八角籠說我們來聊聊,好像自己很理性中立客觀很聽得下別人的意見,馬英九下鄉Long stay都比你們有誠意的多。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700940769919359&id=100000104481339
是沒錯啊~
看到像百靈果這種「沒見識」到以為只要用菁英的口氣說話,就能成為「菁英」的噁心言行,真的會讓許多台灣人噁心到吃不下向來最愛的肉燥飯呢~
所以說啦~百靈果這種「自認菁英」的噁心的言行,都已經影響到了我們吃肉燥飯的心情了,我們還不打爆~!!!
一
先不要管上面這個大頭症的菁英
請問下面這位來自博恩薩泰爾公司的不紅又難笑相聲演員
台灣人從小吃到大的滷肉飯是惹到你嗎?
這種準歧視好笑嗎?
幹你涼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333245093475925&id=100003713716161
甚麼是「菁英」?
看到幾個臉友都談到「菁英」,原來是有柯粉以此自我標榜、她也稱柯文哲為菁英。既然如此,我們就來看看「甚麼是『菁英』」。
在政治學與社會學理論中,「菁英」是一小群有力人士,在社會中佔有不成比例的財富、特權、政治影響力、或技藝。~以上引自維基百科、也有其他更可信或更有學術價值的出處抱持類似定義。
也就是說:「菁英」不見得更優秀,但就是更有錢有權、而其錢權的來源不見得合乎公義。
**英文維基百科:In political and sociological theory, the elite (French élite, from Latin eligere, to select or to sort out) are a small group of powerful people who hold a disproportionate amount of wealth, privilege, political power, or skill in a society. Defined by 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the "elite" are "those people or organizations that are considered the best or most powerful compared to others of a similar type."
**圖片也來自英文維基百科同詞條,描繪一群有錢人在大吃大喝,對餐桌旁的貧窮家庭不屑一顧。
**自稱菁英的(疑似)柯粉,據說藝名百靈果。
https://www.facebook.com/aesonchentw/posts/10226607877689091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566041193421538&id=100000471687612
柯粉的超譯天地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15070808944955&id=650387945413247
脫北者冰狼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45674870331967&id=107376217495168
查理碎碎唸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84670951894898&id=184330198595653
勇俊拔的嘴砲人生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53200462865733&id=101568824695566
反義詞相聲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分鐘閱讀
歷史不止一種寫法
我曾經寫過一句話:「歷史,除了人名和年代是真的之外,其他都是假的;小說,除了人名和年代是假的之外,其他都是真的。」這不是準確的研究判斷,而是一種極而言之的講法。因為正如意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所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都是由當代人按掌權者意圖而撰寫的。本朝人寫上一朝的歷史,多是貶多於褒;本朝人寫本朝歷史,就是褒多於貶。英國作家奧威爾的話說得更清楚:「誰能控制過去,就能控制將來;而誰能控制現在,就能控制過去。」所以我有那種極而言之的想法。
近日我讀到一本由十篇書評組成的書,分別介紹十本關於近代史的另類書寫。跳出由掌權者設定的框框,提出了不一樣的歷史景觀。這本書就是由任教於香港嶺南大學歷史系的毛升博士所寫的《歷史不止一種寫法》。
中國近代史常被表述為一部血淚史,充斥著被列強欺凌的敗戰、國恥、苦難和悲痛,都是「痛史」。但有一本書就講述清季民國還有一種喜劇化的表達方式,把當時的社會、政治寫作「連串的笑話」,作者根據這些笑話寫成「笑史」。
近代史講到二戰時淪陷區的汪政權,總書寫為「水深火熱」,管治者都是賣國求榮的「漢奸」,但有一本書就敘述名城蘇州在淪陷區時期更加繁榮,更享有「天堂」盛名。
十本近代史的另類書寫,包括:以小人物書寫大歷史、以笑代淚重寫近代史、以邊疆定義中國、以底層角度審視現代化,等等。撕破歷史的假面,讓我們看到部分歷史真相。
《中國近代新笑史》
在毛升的《歷史不止一種寫法》這本書中,我選其中一篇文章介紹。這篇文章講述一本叫做《大不敬的年代:近代中國新笑史》(The Age of Irreverence: A New History of Laughter in China)的書。
《大不敬的年代》是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系副教授雷勤風(Christopher Rea)的著作,2018年台灣出版了中譯本。毛升以《走出「痛史」》為題作介紹。
晚清以來的中國充斥著敗戰、國恥、割據、苦難、悲痛,近代史常被表述為一部血淚史。那個時代的文學作品,也常以「痛苦」為底色。西方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著作,也記錄了十九世紀以來中國所經歷的一連串創傷,強調歷史遺留的暴力如何宰制了現代文學的主題,更有把近代中國歷史比作積累多年的一堆殘骸。在這一主流的經驗下,是否還有另類但重要的體驗呢?加拿大教授雷勤風的研究指出,清季民國還有一種喜劇化的表述方式,即把歷史「當作一連串的笑話」。笑與淚是硬幣的兩面,正如晚清文人吳趼人既寫了一部《痛史》,亦寫了一部《新笑史》,「不見得因為有苦難所以不需要笑聲,有時苦難甚至正需要笑聲」。
英文學術界已經出版的中國幽默研究,討論的對象主要是老舍、魯迅、林語堂的作品,豐子愷的漫畫,以及侯寶林的相聲。雷勤風這本書用了更多關於中國笑話材料,附錄列出從1900年到1937年出版的中文幽默笑話文集就多達一百多本書。此外,還有漫畫、電影、傳記資料、學術著作、辭典、廣告等惹笑的出版品。
《大不敬的年代》通過呈現二十世紀前四十年中國人的笑,重構在現代化所造成的陣痛中,一些中國人如何用玩世不恭的方式,不僅熬過去,還能從中找到樂趣?
近代新笑史的起源是十九世紀晚期小報媒體的興起。義和團動亂之後,白話報紙大量出現,下層社會的啟蒙運動就開始於清末的1901年。為達啟蒙一般人之效,精英們放下身段,在報刊內容的通俗和嬉笑上下足功夫。吳趼人曾說,「竊謂文字一道,其所以入人者,壯詞不如諧語」,寓意好笑才能發揮最大作用。為將笑話從傳統上純粹只為娛樂提升為社會改良的工具,吳趼人提出「笑話小說」一詞,試圖利用小說,將笑話連接,以達改造時風的最佳成效。1905年科舉廢除,使得文人斷了學而優則仕的念頭,開始依賴小報媒體謀生,寫笑話是一種職業。《大不敬的年代》一書指出,從晚清到民國,一股笑話潮長盛不衰。晚清的譴責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就是以笑話貫穿了整部小說的所謂「笑話小說」。民國報刊上充斥笑話,副刊、專欄中笑話既是賣點,亦為補白的好材料。如果說晚清的笑話主要是趣事軼聞,那麼民國的笑話則主要是文人編寫的、類型化的笑話書。
「遊戲」在1890年末成為印刷媒體的一個流行詞彙,同時也被其他大眾文化所借用。文人在印刷媒體玩「文字遊戲」,寫諷刺文章、笑話、謎語以及鬼故事。他們不再以道德模範自居,而是以賣遊戲文章為生,同時也麻醉自己。
晚清的遊戲文字催生了梁啓超的《新中國未來記》和李伯元的《新石頭記》。這兩個作品涉筆成趣,想像奇特,但論旨卻是嚴肅的政治話題。
辛亥革命前後,遊戲文字流傳到了各大報,打趣式的口吻成為當時時評的主要風格,揶揄是上海小報的重要特色,機智的笑罵文章也為各大報紙編輯所喜聞樂見。
接下來是石版印刷與攝影技術的發展,使報紙副刊出現了大量的漫畫。漫畫在有關政治議題的表達上更為直接、有力。
晚清以降,中國的政治文化論壇就充滿了尖刻的諷刺與惡毒的謾罵。
《大不敬的年代》一書指出,各種政治事件中,都是謾罵在主導輿論,如排滿運動中罵滿人、五卅運動中罵西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罵日人、1945年光復後討伐漢奸。文人之間的鬥嘴、詛咒也從來沒有停過。文人互罵,更在1920年到1930年出版的文學雜誌中成為常態。白話報刊的發達給了罵人以登報的機會,同時文人的筆戰更是銷量的保證。文人都以批評謾罵作為辯論問題的主要方式。一旦有人罵到自己頭上,則絕不嘴軟,一定要罵回去。雷勤風特別提到一本充滿粗言穢語的小說《何典》,指出受白話文運動影響後的文人,反對用典,以粗俗為美,反認為雅是中國產生不了好文學的禍首。
《何典》以「放屁放屁,真正豈有此理!」為廣告語,因其風格粗俗又具極高文學價值,在1920年代重版後,受到了文人積極的回應,並成為教人如何粗鄙地罵人的範本。
到了1920年代,「遊戲」一詞逐漸失去了喜劇性,報紙期刊也紛紛迎合小市民的口味,逐漸培養出了一股滑稽風。滑稽風創造了一個惡作劇的世界。笑話、遊戲、罵人、滑稽,發展到惡作劇,逐漸激起人們的厭惡、鄙視、焦慮甚至是慎防被戲弄的恐懼。不安情緒逐漸匯成一股輿論,催生出1930年代的幽默。
「幽默」是林語堂對英文「humor」一詞的翻譯,在他的努力下,逐漸成為一種新的喜劇形式,開始改變之前惹笑的各種粗鄙。林語堂通過《論語》雜誌,將這種講究「同情」、「有理」、「從容」的「幽默」加以推廣,並試圖說服中國人,幽默其實是生活的一部分。幽默文學影響了多位作家,影響力持續了至少十年,並引發文學界的討論:什麼是幽默?孔子幽默嗎?中國需要幽默嗎?需要怎樣的幽默?如何從幽默的角度,重新評價、發掘中國的傳統文化?「幽默」理念在當年的影響是如此深遠,以至於有人提出,對文學家來說,1933年不是「憲政年」,不是「國貨年」,而是「幽默年」。
《大不敬的年代》把中國近代史的「痛史」翻轉,書寫出笑史,寫得妙趣橫生。除了豐富的材料、細節、圖像,睿智的觀點,精心設計的章節,作者在寫作風格上也在努力復原當時的幽默感,如模仿民國小報的風格寫序言,大量使用中國笑話中常見的雙關語。本書原是英文著作,中譯本有些直接用了原中文。笑依賴語言,讀原文常比讀譯文好。因此作者雷勤風在中文版序言中說:「本書的中文版比英文版更好。」這句不是笑話。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大不敬的年代》
作者:雷勤風
由 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23&eid=182364&year=2021&list=1&lang=zh-CN
反義詞相聲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每到這個時節,很多人就會開始盤點自己過去一年,到底做了什麼?又或者是什麼事情該做,你卻沒有去做?
最明顯的就是,你可能在今年的年初,為自己設下一些好習慣的目標。比如說,我要每天讀英文啊等等之類的。可是呢,過了一年這一切好像又煙消雲散了!
又到了一年的結束、又到了新的一年即將要開始,你是不是彷彿都在這樣的一個輪回裡循環?
你知道呢,你應該為自己設定目標,可是每一次哦都設定的很無力,因為幾乎沒有一次能夠有效的達成。
那麼我今天喔,要跟你分享的這個內容哦;就是呢,怎麼樣幫自己建立一些好習慣。然而關於「習慣」的建立這件事哦,我們多數人為什麼會失敗?
很簡單!因為我們的內在都會直覺的告訴自己,我應該要做某件事、我應該要讀英文、我應該要養成閱讀的習慣。
你聽出來了沒有?關鍵字不是「英文」跟「閱讀習慣」,關鍵字是「應該」啊!
其實呢,我們之所以能夠養成一個好習慣,或者是去除一個壞習慣,我們就必需要先瞭解,我們的大腦是怎麼運作的?
如果呢,你給自己的方法,儘管你很努力,甚至於你很用力,但是違反我們大腦運作的規則;它很有可能就會為你帶來,一個所謂的越努力、越挫折的結果啊!
所以呢,我們來談談大腦喔,在我們的大腦裡面有一個部位很特別,叫做「杏仁核」。「杏仁核」呢,它是我們的情緒中心。
它除了讓我們去判斷外界的刺激,給自己什麼樣的主觀感受之外呢;其實「杏仁核」還有一個部分,叫做判斷舒不舒服、愉不愉快?
然而呢,如果我們要能夠持續一個好習慣,或者是要戒除一個壞習慣;最重要的關鍵就在於,我們是不是能夠符合「杏仁核」的運作機制?
簡單來說,你想要養成的事情,你要把它跟「愉快」連結在一起;你想要去除的事情,你要把它跟「不愉快」連結在一起。
比如說吧,學英文你可能不會覺得很愉快!可是呢,把時間用在玩手遊,你就會覺得很愉快。
你要減肥、控制體重,你就會覺得蠻不愉快的;可是呢,吃甜點、吃甜食你就會很愉快。
然而回頭你想想,為什麼在年初你為自己設下要養成那些習慣的部分,總是到最後半途而廢呢?
很簡單啊,因為你的思維出發點,並不是幫自己設計出一個讓自己愉快的環境跟流程;你只會不斷的告訴自己「應該、不應該」啊!我應該做什麼?我不應該做什麼?
你要知道一件事哦,「應不應該」這樣的一個思維模型,這是你的杏仁核最容易反彈、最容易反抗、最容易不爽、不做的主要原因。
所以呢,如果你想要養成一個好習慣,你是不是能夠幫自己設計一些方式,或者是流程;把這個習慣跟你在感受上的愉快,要能夠連結在一起。
講一個我自己過去在求學時代的例子哦,回想我高中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我非常的愛玩、非常的不愛念書。
我每一科的成績都非常的爛,唯獨有一科的成績還蠻不錯的,那就是國文。為什麼我國文會好呢?
很簡單,因為老師上課的方式讓我覺得很有趣;因為呢,這一個老師長得非常有喜感、講課又好笑。於是呢,引發了我對國文的興趣。
你看!一個老師讓我感覺到愉快,是不是愉快跟這個老師,跟這個老師教的科目~國文,連在了一起?
於是呢,高中時期的我,其他的科目都讓我痛苦萬分;但是國文我從來沒有被要求,或者是我從來沒有被規定,但是我國文卻讀得很好。
然而你聽到這裡,你可能又想對呀!你這樣講是沒錯啊!可是我要學英文這件事情,我找不到一個讓我賞心悅目的老師;如果是林志玲或金城武來教我,我當然學的好啊!
那找不到林志玲,或金城武當老師也就罷了,偏偏呢我也找不到一個妙語如珠,能夠讓我覺得聽他上課,是很享受的一個老師,那這時候我該怎麼辦呢?
其實喔,這一點也幫你想到了,如果你找不到這樣的老師,那還有另外一個更簡單、卻更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改變你的語言」。
什麼是「改變語言」呢?比如說,從小到大求學的經驗,你一聯想到「學習」這兩個字,你是不是通常都會感覺到壓力呀、考試啊、不愉快啊?
所以呢,「學習」這個詞彙在你感受上的連結,就是不愉快的!
可是如果我換一個詞彙呢,「學習」的同義詞當中,有沒有哪些詞彙,是讓我會感覺到愉快的呢?比如說「自我提升」!
你看哦,在過去的經驗學習有可能是被逼的;但「自我提升」是發自內心,自主自覺的一個行動啊!
所以呢,如果你每次要學英文,你都告訴自己,我現在開始學英文,你可能就會有一種下意識的厭惡、下意識的反感。
但是呢,如果你現在告訴自己,我從現在開始「自我提升」英文能力。
當你的語言有做這樣的改變的時候,其實你的大腦就會從一種厭惡、逃避的反應,變成是一種開心,而且願意趨近的反應。
那如果這樣子延伸來看的話,假設你想要在新的一年控制自己的飲食,你覺得自己總是不忌口,特別喜歡吃蛋糕。
那這個時候,我幾乎可以確定,蛋糕在你心中的主觀情緒連結,一定是開心的、一定是快樂的。所以在這樣的狀況底下,你要怎麼樣捨得下這個蛋糕呢?
很簡單哦,如果一樣用「換個語言」的方式,來形容同樣一件事情,這個時候你把蛋糕變成是「一堆脂肪」。
你看喔,當你告訴自己我現在要吃蛋糕,是不是開心的要命,儘管你很有罪惡感,但是你還是會多吃兩塊。
可是如果你把語言換成,我現在要吃「一堆脂肪」!
當你的語言是這樣的時候,我想啊,你可能對這所謂的「一堆脂肪」沒有什麼食慾吧,甚至有一種做噁的感覺。
所以呢,談到這裡,你有想到什麼樣的一個方式,幫自己置換語言嗎?
其實呢,幾乎所有的研究都告訴我們,改變語言有時候會比改變行為來得更容易。但是當我們開始改變語言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就會受到引導,而我們的大腦受到引導,我們的行為就會開始改變。
最後喔跟你分享到這裡,我就想到一位我很喜歡的相聲演員,叫做馮翊綱。
有一次我在某個節目裡面看到他的訪談,他就說到自己過去戒煙的經驗;因為他從年輕的時候開始抽煙,所以已經是個老煙槍。
但隨著年紀漸長喔,他知道抽煙對自己不好;而且相聲很重視自己的發音啊、口條啊,其實抽煙呢,就會影響到自己聲帶的部分。
那他每一次哦,要戒煙都不是很成功,一直到最後一次,他終於戒煙成功了。你知道他怎麼做嗎?
他不是拼命的規定自己不要抽煙、告訴自己絕對不能抽煙;他只是告訴自己,我從現在開始去扮演一個不會抽煙的角色。
你看哦,扮演一個「不會抽煙」的角色,他本身是一個很熱愛表演的人;所以他扮演任何角色,對他來說都是「愉快」的經驗。
在那一段訪談裡面他就說道,他從告訴自己,我從現在開始要演好一個不會抽煙的角色;從那一刻之後,他果真是一根煙都沒有碰。
所以呢,其實有時候改變沒有那麼困難,關鍵在於你有沒有真的弄懂,我們的心智是怎麼運作的?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無論是我們的YouTube,還是我們的Podcast。
我們近期推出Podcast,我懇請你哦,一定要支持我們、一定要訂閱我們。無論呢是在apple還是Android手機,都有內建的Podcast的應用。
那除了這些地方之外呢,無論你是用Spotify,或者是聲浪Soundon的服務,我都懇請你在這些地方訂閱我們的服務。
你只要搜尋關鍵字「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找到我們的頻道。
Podcast有很多好處,它是純音頻的呈現,所以呢,你可以更輕鬆、更容易的進行學習;期盼我們能夠在Podcast的裡面一起成長,一起前進。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呼應今天所提到的習慣的建立;其實啊,我有一門線上課程叫做【時間駕訓班】。
這一門課呢,會用有系統的方法,教會你怎麼樣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而且是回到你的心智運作的原則。而這裡面喔,其中有一個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在教你怎樣去建立好自己的習慣。
所以我相信透過今天的分享,如果你再加上【時間駕訓班】的學習,我想新的一年,你真的可以好好期待,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時間駕訓班】期待你的加入,而詳細的課程連結和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成長。
歡迎你的加入,那麼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反義詞相聲 在 茵恩|相聲表演-國小版反義詞(2018.11.26才藝表演)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茵恩| 相聲 表演-國小版 反義詞 (2018.11.26才藝表演). 24K views · 4 years ago ...more. Try YouTube Kids. An app made just for kids. Open app · 茵茵 ... ... <看更多>
反義詞相聲 在 小张相声教室第1集-对口相声《反义词》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小张一人分饰两角,改编 相声 段子-《 反义词 》。笑一笑,没烦恼,希望大家喜欢。 #对口 相声 # 相声反义词 #搞笑#笑一笑#没烦恼#一人两角小张 相声 教室第2 ... ... <看更多>
反義詞相聲 在 【丹尼挑戰】雙黃相聲《反義詞》 ft.黃逸豪 的推薦與評價
丹尼挑戰相聲ft.黃逸豪《反義詞》 唉唷看來丹尼果真是個相聲迷耶☺️ 他們倆幾乎是第一次搭配就很有感覺~ 黃逸豪-台灣最強八零後相聲演員黃丹尼唯一粉專.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