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貓CPR】
門診的時候,尤其是有心臟病狗狗的主人們常常會問,如果狗狗又突然昏倒了,我有什麼可以幫他的? 我該怎麼辦呢?
這篇,我們來介紹一下狗貓的心肺復甦術吧(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狗貓發生狀況昏倒後,如果沒有意識,胸腔沒有呼吸的起伏,也沒有心跳的時候,就要趕快實施CPR了。
犬貓CPR遵循的原則和人類是一樣的,就是必須盡快重建ABC。
A. airway:
保持呼氣道的暢通。把脖子伸直,如果口腔有東西或分泌物,盡快把他們取出並且清乾淨。
B. breathing:
幫助呼吸。在氣管插管後,用麻醉機器或ambu bag提供正壓呼吸,給予氧氣,每間隔5-6秒左右幫助呼吸一次。如果呼吸道不能立即保持通暢,氣管插管沒辦法緊急插進去的時候,就須要實行氣管切開術了。
C. circulation:
循環的重建,也就是胸外心臟按摩。通常每分鐘約按壓100-120下,下壓幅度約為胸腔深度的1/3~1/2。因為必須壓足深度,才能達到效果,所以有時候可能難免會造成肋骨的斷裂和肺臟的受傷。
小型犬貓和深胸犬,心臟大概在手肘後方的胸腔位置,小型犬貓可以用手指或一個手掌來按壓,較大型的深胸犬則要打直雙手來下壓。
一般中大型狗按壓的位置,在側躺時的胸廓最高處。
鬥牛犬的胸型比較特別,呈現桶狀,所以會仰躺著按壓,位置在胸骨正中間處。
狗貓呼吸心跳停止後,循環的重建是最急迫需要的,所以CPR流程最先介入的應該是C,接著才開始A和B的進行。在所有的過程中,要盡量避免胸外心臟按摩被中斷的時間,這樣成功率會相對高一點。
如果發現狗貓在家中休克時,也可以趕快遵循CAB原則,緊急做CPR處置,只是家裡無法幫助動物插管,所以要用手把動物的嘴巴捂住,再用我們的嘴巴含著動物鼻子的方法,來做人工呼吸,把空氣吹入呼吸道中。通常心臟按摩30下後,含鼻吹2下,在送醫途中要不停的重覆這個過程,直到狗貓有自主的呼吸和心跳為止。
到達醫院後,如果仍然沒有呼吸心跳,醫生們會開始幫動物上靜脈留滯針,給予強心藥和急救針,並插上氣管插管,接手持續地做CPR,試著搶救生命。但是,目前統計上,狗貓CPR急救後,後續可以存活到出院的比例很低,如果很幸運的呼吸心跳有機會回復後,接下來也要看看生命跡象是否可以維持得住,意識有沒有辦法回復,之後也要觀察有沒有因為循環停止、身體缺氧後,造成的腦神經和其他器官的受損,如果這些情況一旦發生了,身體將會處於一個更加糟糕的狀態。
CPR開始介入的時間是很重要的,及早的開始,才有可能有較好的結果。所以病危住院的動物們,醫生會請家長思考清楚,先簽好是否急救同意書,把握急救的時間,寵物家長們也可以學習一下CPR的流程和方法,避免錯過急救的黃金時段。
#CPR #心肺復甦術 #休克 #急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PanSci 泛科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可能性調查署第二季 #記得開cc字幕 #急救知識 過馬路等紅燈時🚦,突然有人倒下,全身抽搐、意識不清。這個時候,你除了打119外🚑,還能做些什麼呢? 🧠這回泛科學與「安妮怎麼了?」聯手出擊,聊聊6個你可能從小錯到大的急救知識,像是被毒蛇咬該怎麼辦🐍,親友疑似中風該怎麼處置等等。下回萬一遇上這...
口對口人工呼吸每分鐘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及時CPR 的重要」
比醫生快一步,離死神遠一步!
再次強調及早執行一般民眾施救者的 CPR 重要性。
林口長庚醫院 研究顯示:
152 位 OHCA 病童中,有15名病童在心臟停止跳動後,有即時接受心肺復甦術(CPR),經急救後恢復自發心跳率為60%,其餘137例沒有接受CPR者,經急救僅有32%恢復自發心跳,顯示即時進行CPR可增加救活率高達1倍。
2020 AHA CPR重點提到:
2015年,美國約有 350000 名成人曾經歷非創傷類到院前心臟停止 (OHCA) 並由緊急醫療服務 (EMS) 人員到場急救。 儘管此數量近來有所增加,但在 EMS 抵達前由一般民眾施 行 CPR 的個案所佔比例仍不到 40%,而使用自動體外心臟 電擊去顫器 (AED) 的個案所佔比例則不到 12%。經過一段時 間的大幅改進後,自 2012 年起,OHCA 的存活率達到穩定水準。
美國每年有 20000 多個嬰兒及兒童發生心臟停止的情況。雖然小兒 IHCA 治療後的存活率有所提升並且神經功能預後良好的機率比較高,但小兒 (尤其是嬰兒) OHCA 治療後的存活率仍然不佳。
莫忘初衷,常保急救的熱誠
2020 AHA 兒童CPR有更新,部分重點如下⋯⋯
首先:
若嬰兒和兒童有脈搏但沒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 ,每2-3秒進行1次人工呼吸 (20-30 次/分鐘) 。
另外就是高品質CPR:
「快快壓」1分鐘至少壓100下(100-120),
「用力壓」按壓深度約1/3胸廓高,
「要回彈」按壓後確保胸口回彈再繼續按壓,
「不可中斷」CPR期間不可中斷超過10秒,
若無使用高級呼吸道,則維持15:2按壓通氣比率,
每2分鐘更換一次按壓者,疲倦時可提早更換。
最後就是:
小兒復甦術的最新資料顯示,對於所有情況下的小兒復甦術,建議的輔助通氣速率加快至每 2-3 秒通氣 1 次 (每分鐘通氣 20-30 次)。
對於需要插管的任何年齡層病人,建議使用有氣囊的氣管內管, 以減少漏氣情況發生以及管的更換頻率。
為小兒病人進行氣管插管時,不建議例行地採行環狀軟骨壓迫法。
盡早給予腎上腺素 (epinephrine),最好在不可電擊心律(無收縮心臟停止與無脈性心電氣活動) 引起的心臟停止後 5 分鐘內給予腎上腺素 (epinephrine)。
最新的研究顯示,對體內動脈導管的小兒病人施行CPR時,若嬰兒的舒張壓不低於 25 mm Hg、 兒童的舒張壓不低於 30 mm Hg,則存活率以及神經功能預後良好的機率更高。
比醫生快一步,離死神遠一步!
口對口人工呼吸每分鐘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每年都loop一loop急救知識嘅謬誤》
兩年前消防署「任何人」推廣全民CPR時,有一群「急救達人」指點江山,去講hands only CPR不作人工呼吸或者laymen隨便進行CPR會害死病人。
今日又有一群+/-上了30小時急救課拿著一封急救證書的「急救達人」去講Hands only CPR剔除人工呼吸就如餐蛋治走餐肉,實為欺世盜名。
首先,bystanders hands only CPR美國心臟病學會已經推廣了很多年,2016時早已更新了指引,建議民眾心肺復蘇法時,如覺得不適宜進行人工呼吸的話,可以只進行心外壓。
其次,當一名病人心臟停頓時已經是臨床上死亡(Clinically dead),無論進行任何急救或治療都不可能令病人情況更惡化。Any CPR is better than no CPR, with or without artificial ventilation
另外,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時候這些急救達人,都總會用一些看似非常專業的醫療字眼,例如「保持空氣流通和患者呼吸暢」。但其實什麼是保持空氣流通?呼吸暢順呢?他們是不會告訴你的。
更甚的是,他們往往連什麼是氣道airway都不知道,自以為戴了一個口罩就會令病人的氣道堵塞,卻連怎樣打開病人的氣道都不知道。開airway要做的不是打開嘴巴,head tilt, jaw thrust, chin lift等等都是急救時常用的airway maneuver,滿口只是「戴口罩會堵塞氣道」代表他們根本就不認識怎樣打開氣道。
當遇上一個氣道被阻塞的病人,任由這群根本沒有足夠知識及訓練的人進行急救的話,氣道根本就不會被打開,就算有或沒有佩戴口罩的話病人仍然不會可以呼吸。如果你幫病人開了氣道的話,病人戴不戴口罩個airway都是patent,空氣一樣可以流通,不存在窒息風險。
而我不知道為病人帶一個口罩到底需要多久的時間,他們常常都會說與其為病人戴口罩,倒不如馬上立即為他們進行心肺復蘇法和人工呼吸才能提升救活率。彷彿戴個口罩需要用上三五七分鐘,不知道的話還以為戴口罩比插喉更困難更高階。
的確,不進行任何的保護措施直接進行心肺復蘇法當然是會有最好的效果,但是我們都知道急救的第一原則是要避免急救員負上不必要或可減少的風險,如果要做這種英雄式漠視風險、漠視現有醫學指南而且不合邏輯的急救,那是你個人的選擇,但這是受過專業醫學訓練的醫護人員不會做的事,亦是一般民眾不應該學習的對象。
最後,不難發現這種似是而非的言論總會舉一兩個看似關事但其實差之毫釐繆以千里的例子。例如這裡,他們說鴉片類藥物過量引起的昏迷的時候建議使用人工呼吸急救。在這種鴉片類藥物過量的情況下本來就不會需要用到心外壓,當病人仍有心跳,只是respiratory depression時當然不用進行心肺復蘇法,不進行心肺復蘇法並沒有心外壓的aerosol generating risk,幫病人戴上口罩的marginal benefit便沒有如進行心外壓的大。但當鴉片類藥物過量至cardiac arrest secondary to respiratory failure的時候,急救還是回到心肺復蘇法而不是提供氧氣或進行人工呼吸。
至於兒童cardiac arrest或drowning cardiac arrest,我不知道這名作者到底是看那一份指引或研究,無論是兒童或成人,cardiac arrest的急救都是心肺復蘇法,人工呼吸是optional的。
*optimal resuscitation include both compression+ventilation for pediatric patient but hands-only CPR is acceptable, any CPR is better than no CPR
**很多人說當初世衛以及外國的醫學指南也是說佩戴口罩並不能減少感染的風險,如果我們覺得醫學指南是絕對可信的話為什麼我們當初一直批評外國的指南。沒有人講過醫學指南一定是對的、一定不能被挑戰的,如果他們的建議或者研究的數據違反常識或邏輯的話,我們當然要挑戰並且要求這些機構改善他們的醫學指南,但你的挑戰的理據要合乎邏輯合乎常理而且合乎科學。不過,當你們連什麼是氣道、怎樣打開氣道、戴口罩到底怎樣影響氣道暢通也說不出來的時候,大眾怎能期望你們的論點是可信而且合乎科學及醫學理論的?
***我最近發現很多難以溝通而且缺乏基本醫學知識和理解能力的人出現,而且臉書的接觸率越來越低。為了改善讀者群的質素,我慢慢會同步將文章migrate到patreon,建議讀者們先行subscribe free membership閱讀免費文章,如有適合的文章才考慮轉做paid patron閱讀收費文章。
Link: https://www.patreon.com/munforsun
口對口人工呼吸每分鐘 在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可能性調查署第二季 #記得開cc字幕 #急救知識
過馬路等紅燈時🚦,突然有人倒下,全身抽搐、意識不清。這個時候,你除了打119外🚑,還能做些什麼呢?
🧠這回泛科學與「安妮怎麼了?」聯手出擊,聊聊6個你可能從小錯到大的急救知識,像是被毒蛇咬該怎麼辦🐍,親友疑似中風該怎麼處置等等。下回萬一遇上這些偶發事件,可千萬別再做錯囉!
🚑【章節重點】
00:54 面對癲癇患者,嘴巴該塞什麼?
02:50 用嘴吸蛇毒,有效嗎?
04:39 受傷的人要扶他起來嗎?
06:08 CPR要不要人工呼吸?
07:25 你看得出中風嗎?
09:36 誤喝清潔劑要催吐嗎?
11:24 關於「安妮怎麼了?」
🚑【追蹤我們】
如果你喜歡我們💙
除了按讚影片、訂閱頻道,開啟小鈴鐺🔔
還可以到這些地方和我們一起聊生活中📱、時事裡📰、課本上📚沒有的科學 ↓↓↓
PanSci 科學新聞網|https://pansci.asia/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nSci/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ansci/
Telegram|https://t.me/pansciasia
💻【新增工作人員】
助理剪輯|楊詠鈞
🚑【參考資料】
👉安妮怎麼了?
(1) 線上急救教育平台|https://www.anne.education/
(2)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hathappenedtoanne/
(3)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_HZnqu05VawWrdloAjRY8Q
👉政府公開資訊
(1) 回應「遭最毒鎖鏈蛇咬,台中沒血清!醫搭末班高鐵救命」報導 _ 衛福部公關室|https://ppt.cc/fzcRDx
(2) 以健保資料庫分析2008–2012年抗蛇毒血清使用之情形 _ 衛福部疾管署|https://reurl.cc/W4pjQ5
(3) 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 把握黃金3小時,中風是可控制的 _ 衛福部|https://ppt.cc/fYaJGx
(4) 中風 _ 衛福部中央健保署|https://ppt.cc/ffln9x
👉論文或研究報告
(1) 台灣毒蛇咬傷預防及處置 _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33(2)|https://reurl.cc/A1GGW3
(2) Effects of 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 on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est; a Brief Report|https://ppt.cc/fwfsTx
(3) Chest Compression Fraction Determines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Out-of-hospital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https://ppt.cc/fv0b5x
(4) Time Is Brain: The Stroke Theory of Relativity|https://ppt.cc/fS5eFx
(5) 腸胃道腐蝕性傷害─機轉及處置 _ 內科學誌|https://ppt.cc/ftDXSx
(6) Update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ustic Ingestion|https://ppt.cc/fvaFLx
👉其他相關網站或資料
(1) 什麼是癲癇症?_ 台北榮總|https://reurl.cc/D1Wa7d
(2) 媒體錯誤報導 癲癇發作不會咬舌 別再塞東西進嘴裡|https://ppt.cc/fYEocx
(3) Seizure First Aid_CDC|https://reurl.cc/W4pjgx
(4) The Truth About Snakebites and Sucking Out the Venom|https://youtu.be/x34rgXhVA3M
(5) 談毒蛇咬傷 _ 高醫資訊|https://ppt.cc/fIaRbx
(6) 台灣蛇毒傳奇 _ 環境資訊中心|https://reurl.cc/1QrrW8
(7) 出車禍別亂搖傷者 – 急性脊髓損傷(懶人包)_ 照護線上|https://reurl.cc/ZnYDg6
(8) Cervical Spine Anatomy|https://reurl.cc/Qp88A9
(9) How long should you continue CPR? Longer than 30 Minutes|https://ppt.cc/fw6OHx
(10) 何為腦中風 _ 台中榮總|https://ppt.cc/fPmd0x
(11) 腦中風的預防與保健 _ 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https://ppt.cc/fUq6rx
(12) Recognize the Signs and Symptoms of Stroke - Use GFAST|https://ppt.cc/f7aTbx
(13) 一失足成千古恨 – 上消化道之腐蝕性傷害 _ 高雄榮總|https://ppt.cc/fdkvVx
👉新聞
(1) 唉呀!加油突然倒地 阿伯癲癇員工急搶救|https://youtu.be/b5sy0Gp1ju0
(2) 揪甘心!4熱心騎士路過 聯手搶救癲癇男|https://youtu.be/JMAnEn-qupU
(3) 癲癇男發作抽搐 警塞筷防咬舌|https://youtu.be/vObz87kiIjg
(4) 男購物突癲癇 女警官「插筷」救一命|https://youtu.be/wowRinFSTdg
(5) 手機套塞嘴!"正義哥"救癲癇患者|https://youtu.be/pci5nj_gsu4
(6) 乘客癲癇! 公車.稽查「即刻救援」給他咬|https://youtu.be/HYsEpskvi10
(7) 開毒趴癲癇發作 狠咬同伴指|https://youtu.be/WshazBnlI7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