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是被學生丟進荷花池的老師......】
這年頭,當老師,當一名好老師,真的是越來越不容易了。
回想我滿懷熱情來到教育現場時,實習時的我,不知怎麼拿捏跟學生相處的分際,心累、身也累。
學生打球贏了,因為另一個班「輸得臉色難看」,就要跟別人打架;打球輸了,也說「裁判不公平、對方手腳不乾淨」,也要跟別人打架。那時,我橫亙在走廊上,兩手推著兩班的學生緊張不已,終於等到教官趕到,平息了一場紛爭,真是大大鬆一口氣。
那時,我忙著鼓勵學生讀書,緊盯他們放學後的生活,跑去學校附近的撞球店找人,深夜還跟學生在熱炒店搏感情,到最後學生送我的實習禮物,就是把我丟進學校的荷花池,全校注目,歡聲雷動,我還以為那代表我們很親,我終於贏得他們的心。
事後,我在每一年來來往往的實習老師中,看到當年那個「既沒有分寸,又缺乏威嚴,徒有熱情,最後不像老師也不像學生」的我,決心一改風格,成為一名嚴師。
———
「嚴師」就是不苟言笑,像法官嚴格執行命令;「嚴師」就是立場鮮明,不容學生質疑。
第一個班是我正式老師的實驗,也是我形象的大翻轉,我成天穿著黑色套裝,頭髮故意弄成老派捲髮,做了數十種表格,每天緊盯學生各項表現。
遲到,記。周記遲交,記。上課睡覺,記。掃地不認真,記。升旗講話,記。態度不禮貌,記。所有行為化為表格,我從法官變典獄長,我的學生就是我的囚犯,我的愛就是不讓你鬆懈,我的記過就是督促你改過向上。我這麼辛苦努力,都是為了你!
那一年,第一個學期我就記出了一百四十七支警告。誰還敢說我「沒有威嚴」?誰還敢質疑我「年輕老師不會帶班」?我的班各項競賽都得名,我的班整齊畫一,我的班和我都一絲不苟。
可是,我的學生乖了一個學期後就越來越不聽話,我每天越來越忙,過單越送越多,也頭腦越來越不清楚。
「這個過記出去了沒?通知家長了嗎?怎麼又有他?」我從老師變成一個文書小姐,整天糾纏在一堆表格跟通知中,同樣問題一再出現,和家長已經談到無話可說,跟學生更是只有「恨鐵不成鋼、你怎麼那麼沒有羞恥心」的無奈感。
直到班上一再爆出大事,我才終於覺醒「不是學生有問題,而是我有問題」,思考「嚴師」的真諦。
———
在這之後,我又開始另一波實驗。
我決定當一個原則清晰但不隨便記學生過,把學生視為「白紙」的「嚴師」。
學生犯錯時,我依然凶狠變臉,教導做人道理,但過單幾乎沒送出去,試圖以「高中生的自覺」喚起他們的良知良能,重新考驗我對「人性本善」的信仰。
不知道是這個方法奏效,還是我比較幸運,這個班既貼心又懂事,還品學兼優,我終於好像比較知道怎麼當老師,也知道怎麼當一個又嚴又溫暖的老師了。
那一屆,我很滿意學生,也很滿意自己。
———
❤️但,教育這條路不僅是學生的學習之路,也是老師的成長之路。
來到下一個班,當我以同樣方法運用在這群孩子身上時,我的確看到類似的成果,正當我充滿信心之際,卻在一個休業式的下午,迎來「你是一個很爛的老師!你教書非常爛,帶班也非常爛,而且我們全班都這麼認為!」的批評。
那一天,是我教書的第十三年,我已經閱人無數,經驗豐富;那一天,我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但我從未因為有孩子就不認真教書,依然把學生排在孩子之前;那一天,我已經開始到處演講,被稱讚啟發很多學生,也充滿教育熱忱,全台走透透;那一天,我已經開始在網路上發表文章,那些教學故事與理念也深獲認同。
那一天,在那個走廊上,我感到錯愕與挫折。第一次完全否定自己,覺得自己太噁心、太丟臉、太爛,也太可悲了。我自以為帶著愛站在學生面前,學生就會感受到我的用心,但事實上並沒有,他們依然討厭你。
教書這麼久,我以為自己已經明白怎麼教書了,但原來我的教育理念一點都不成功,原來這些都是自我感覺良好,原來我們班都覺得我是很爛很爛的老師,原來我這麼可笑、這麼白癡,還以為跟學生是好朋友。
「如果有一張『好老師畢業證書』,那我在退休的那一天,有可能領到嗎?」「我是一個爛老師嗎?」「怎樣才算是一個好老師?」「在每個事件發生的當下,我到底做得對不對?又該怎麼去看待呢?」「我的學生為什麼這樣對我?他們是怎麼想?我又該怎麼做?」「我該怎麼重新站上講台?我該相信誰?我到底哪裡做錯了?」
在遭受學生無情攻擊後,這些問題反覆迴繞在我的心中,也逼迫我放下老師高高在上的優越感,誠實且真摯地反省自己,面對問題。
———
這本書就是我重新回溯後的整理,其中有故事,有方法,但更多的是我站到學生角度後的發現。
教育不容易,尤其在現在這樣一個標榜勇於做自己的環境下,身為老師既要兼顧課業,又要兼顧品行,更是萬分不易。
因此,我也期待藉由這本書,把教學現場的故事寫下,讓老師們有參考,在前行的路上不覺得孤單無助;讓學生們可以藉他人故事思考自己的盲點,跳脫無意義的迴圈;也期待家長藉由這本書更了解孩子的真實面,用更好的教養拉近孩子的心。
❤️身為老師,我很惶恐,但責任重大,也很有意義。
不論這世界如何紛亂,我都相信所有的安排都是為了成就更好的我們,如同我所遭遇的一切一樣;我也相信沒有真正的壞人或冥頑不靈的孩子或家長,每個人需要的只是愛和自尊而已。
我不願說學生越來越難教,不願隨便給孩子貼標籤,我覺得這只是不同時代本來就有不同的考驗而已,身為師長,不是拿著過去的標準丈量孩子還差幾分幾吋,而是謙虛接納上天的安排,接受時代的趨勢,努力盡自己的使命,把每個星球都點亮!
憂鬱的孩子變多了、情緒障礙的孩子變多了、辛苦的大人也變多了,如果我們有力量,就去解開這些困住他們的枷鎖,把掉進黑洞的他們拉上來,這就是成為老師的意義,這也是每個人來到這世界的意義。
❤️最後,衷心感謝您們購買我的書,謝謝我們的緣分,謝謝您們給我無限的支持與鼓勵,我經常想:
我只是勇敢寫下故事的人,只是眾多教師中的一個縮影,只是希望藉由書寫幫助更多迷惘的孩子,鼓舞更多受傷的老師與大人。
我將繼續在摸索試錯中前進,更不敢說每個狀況都正確處理了,但我會繼續努力學習。
❤️大家給予我的一切我都收到了,身為老師,我很幸福。
———
每個成功學生背後,都有一個人生導師。
我是嘉嘉,我陪你更強!
(本書融合多人事例,不指涉特定人物,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
#勇敢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沈雅琪/神老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許峰源/律師作家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歐陽立中/Super教師、暢銷作家
▫️蔡淇華/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
#目錄
✅Chapter 1 讓我們重新找回教育的光:為什麼我們在這裡?
▫️因為一件事,我站在這裡
▫️常常,我想起那位老師
▫️大人的一個決定,是小孩的天堂或地獄
✅Chapter 2 使帶著愛站在學生面前,也是千瘡百孔:那些學生教會我的事
▫️他是我最肯定的班長,他卻說我是最爛的老師
▫️可不可以,好好說話?
▫️在社會教你之前,我想先努力把你教好
▫️人性本墮!所以要「慎始」與「慎獨」
▫️為什麼一定要「勉強」學生參加班級活動?
▫️從請假到休學,需要多少時間?
▫️你不用變弱,我就會注意到你了!
▫️這世界不缺聰明的腦袋,但缺善良的心
▫️離開前途似錦的資訊科,轉往美術系
▫️我願意代替大人向你道歉!
▫️特殊生是這世界的肉身菩薩
▫️為什麼我要原諒你?
▫️只要我「不喜歡」,沒什麼不可以?
▫️你只罵他「怎麼那麼壞?」卻沒問他「怎麼變壞的?」
▫️我無欲無求,每天只要打電動就好了,又有什麼問題?
▫️前三名的作弊生只能放生?
✅Chapter 3 老師的自我修復力
▫️不嚴格的老師就不是好老師嗎?
▫️會等到那一天的!
▫️身為老師,我很惶恐
▫️最難的一堂課:我是一個爛老師嗎?
✅跋
▫️如果教育可以是(B),我們何必需要「王」?
✅附錄
▫️教書近二十年,我體會關於「教」的智慧
———
【#最難的一堂課:充滿挑戰的教育現場,老師如何帶著愛和勇氣站在台上】
✅博客來:https://reurl.cc/1gYZlX
✅金石堂:https://reurl.cc/a59nR4
✅誠品:https://reurl.cc/Agk7pY
✅MOMO:https://reurl.cc/GdmxgW
#全台新書分享會
✅2/26 20:00~21:30 誠品台北信義店
✅3/20 19:30~20:30 誠品台中園道店
✅3/27 15:00~16:00 台南政大書城
#歡迎分享_用愛與勇氣讓教育更好
#期待見面會見到您們
#歡迎與我分享您的書或讀後感
#大家都辛苦了
💕感謝龍騰「最難的一堂課」廣告,鼓舞許多老師—肯定自己,肯定不同:https://fb.watch/3ixpZ_LmkA/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台中啟聰學校事件」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台版「熔爐」!台中啟聰學校遭曝發生多起校園性侵案 的評價
- 關於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東森新聞- 【不能說的秘密】 台版《熔爐》 台南啟聰學校集體性 ... 的評價
- 關於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台南啟聰學校老師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動漫二維世界 的評價
- 關於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台南啟聰學校老師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動漫二維世界 的評價
- 關於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台南啟聰學校老師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台南啟聰學校老師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啟聰學校台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啟聰學校台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關於台南特教性侵的,以及台南特教的回憶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問卦] 台南啟聰學校1百多件性侵案還有人記得嗎? - 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問卦] 台南啟聰學校1百多件性侵案還有人記得嗎?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特教學校集體性侵案追蹤性平事件仍發生中…… - YouTube 的評價
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早收到一位台大退休同事,傳來一封匿名的連署函。[見以下附件A]
匿名者發給台大校友的連署函,標題是《搶救傅鐘》,誇張的說「母校有難!」
説「台大學生會 這些被洗腦教唆的年輕人,殺到眼紅瘋狂了!」
説學生「主張在台大校內,成立所謂轉型正義小組,以清除具”威權意象”的標誌地景,恐涉及傅鐘、傅園、⋯等。」
我一收到連署函,就覺得不對。使用「恐涉及⋯」這種莫須有的臆測之辭,又指控學生殺紅了眼,裡頭一定有文章,況且又是匿名信。
經過查證,果然是不實的指控。學生會並沒有主張拆除傳鐘、傅園啊!
請見[附件B: 學生會正式提案文」
匿名信要大家進入校方的網站連署,反對學生提案。這樣危言聳聽、故設圈套的連署發起函,若由台大校方發出,真叫人齒冷。
堂堂國立大學,少數身為教授的行政人員竟如此玩弄文字,操控校友民意,實匪夷所思。1980年代,台大多少師生,致力於推動校園民主,提升大學實事求是的精神。迄今三十多年了,台大有長進嗎?
民主的道路,真是迂迴曲折。
/黃武雄 2020-6-11
P.S.
這只是學生會的提案,學生在200多位校務會議代表中只佔幾席。依過去我在校務會議當十多年代表的經驗,此案通過的機會甚低。更何況即使通過此案,也要匯集全校各領域專業者的意見,來回討論。那些反對轉型的校方人士,何懼之有?
一個尊重民主程序的大學,應該樂觀其成,以開放的態度,譲代表的提案在校務會議中公開討論。捨此正道,卻藉匿名信,危言聳聽,以不實的指控,引發不明究理的校友們加入連署,反對學生提案,手法實在不堪。
關於匿名信的來源,請看林芳玫教授寫她辛苦追查的結果: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612687622080817&id=100000188432913
——————
[附件A]
匿名函:
「因為急迫性,抱歉打擾不是台大畢業的朋友。但也懇請幫忙轉發給您台大畢業的朋友。🙏🙏
母校有難!這些被洗腦教唆的年輕人殺到眼紅瘋狂了!不讀歷史,其實傅校長是最反對威權的,不讓軍隊進校園!
大家馬上簽名後大力廣傳給校友,要趕在星期六的校務會議之前。🙏🙏
請馬上聯署並廣發給校友們!
《搶救傅鐘》:台大校友支持保留文物地景連署
據報載,母校學生會長及部分學生代表,已於本週六校務會議上提案,主張在台大校內,成立所謂「轉型正義小組」,以清除具「威權意象」的標誌地景,恐涉及傅鐘、傅園⋯⋯等。
如果你持反對意見,懇請於台北時間6/12(週五)晩上12時前,上網署名,以供校方參考。」
———————
[附件B]
學生會正式提案文:
編號:108217 (收件時間:109.5.22 16:59) 提案人:凃峻清、王昱鈞、李博華、林謙、王培祺、鄧廣志、陳潤儀、陳泓瑋、謝明良、蔡振家
案由:建議成立本校校園轉型正義小組,處理校園空間與威權地景轉型、校史之重構與檢討、檔案的開放與徵集及其他工作。建議(決議草案):應推動校園轉型正義,邀集歷史研究相關教師、校史館代表、學生代表、各學院教師代表,由秘書室召集 後推舉一名召集人,共同組成校園轉型正義小組。國立臺灣大學應達成之校園轉型正義任務,至少包含歷史事實調查與公開、相關歷史事件紀念與教學規劃、調查並推動清除校園空間所具有之威權意象,及保存不義遺址等,以促進轉型正義、去威權化、民主深化,使校園民主健全發展。
說明:轉型正義乃攸關臺灣民主鞏固,建立長期社會和平穩定及實現公平正義 之當務之急。國立臺灣大學雖非政府機構,但做為全國第一學府,自當 負起社會責任,主動揭露、面對、承擔與檢討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 歷史,完善校史之內容、教育與重新記憶。
決議:(待定)
———————
[附件C]:
校務會議提案,
成立轉型正義小組
原委
/台大學生會長
涂峻清文
台大本學期第二次校務會議,學生會提出成立校園轉型正義小組的提案,處理校園空間與威權地景轉型、校史之重構與檢討、檔案的開放與徵集及其他工作。
戒嚴時期與白色恐怖時期,台大本身就有許多政治案件,台大校方曾是協力的一部份,在教師被迫害、學生被捕的過程中有所角色;到了80年代,也曾有校長大力打壓校內的學生抗議,祭出退學、記過,而校園裡的空間命名,在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之前,不曾看到受害者的名與姓,卻滿佈在「偉人命名」脈絡下,以過去的台大校長為名的空間,而校史中紀載了台大的過去,但受害的師生與加害的體制,卻未有任何記錄。
這幾年台灣進行了一些轉型正義的工程,包含受害者名譽回復、威權地景轉型、歷史真相揭露。台大學生會過去一年,也在校內做了很多努力,包含記憶戒嚴時期中受到政治迫害的師生、持續推動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針對校園地景做出呼籲,並希望推動在校史中納入:戒嚴與白色恐怖時期,校園裡的政治案件,和受害學生的名字與事實。
可是,校方從不面對轉型正義的課題,負起社會責任。光是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過程中受到(來自校方)的阻礙,就罄竹難書。轉型正義工作只靠學生組織推動,是不足的,更需要有校方的力量。我們認為校方應全面盤點校園中的轉型正義工作,負起社會責任,才能推動社會和解。也使校園中研究的教師、學習的學生,能夠誠實面對過去,在清理歷史傷痕的場域中成長。
聯合報報導,「一名不願具名的台大教授、校務會議代表」,指出校園應該如香港城大校長郭位倡議的「政教分離」,並指責台大學生代表失去理想性,把政治人物鬥爭技倆帶進校園,令人痛心。他擔心⋯學生成為校園內的錦衣衛,用政治意識形態來霸凌與威脅台大人的自由意志,「究竟是要挖誰的墳?鞭誰的屍呢?」
首先,我們要清楚說明:我們這個小組的定位是:盤點並推動校園的轉型正義。至於實質進行任何空間轉型的議題,仍需經過校內法定程序(例如:校規小組、校務會議),徵集檔案公開,且邀集各院師生、校史館、歷史研究學者參與。任何相關議題,都有待符合史實,而且細緻的公共討論。
聯合報的報導,由特定不願具名的教授,主觀臆測,操弄此議題,無視實質提案內容,刻意誤導討論,混淆概念。不知其恣意指控學生會的目的,是否恰恰是在反對轉型正義?
如果揭露過去的歷史、推動校園空間的轉型,就叫做「用政治意識形態來霸凌與威脅台大人的自由意志」,那麼過去在校園中開讀書會被捕、遊行抗議被退學、莫名其妙被解雇的師生,都是活該倒楣?現在開啟公共討論就叫做「錦衣衛」,過去校園裡,上課監控教師授課內容與同學言行的線民,就是優秀的愛國學生?
這位教授可能搞錯了,現在是民主時代,過去威權時代統治者迫害異議者的手段不會出現。不然今天你根本沒機會在這裡,對恢復受害者尊嚴,釐清加害體制的轉型正義工作,說三道四了,已經2020了,有點長進好嗎?
台大校方扮演幕後藏鏡人 散播假消息
我是台大畢業生,於1984年獲得文學院學士學位。幾年前,同屆同學開始建立LINE群組,並進行餐會等活動。我們外文系也有一個群組,今年一月還一起到台中旅遊。
今天台大外文系LINE群組的聯絡人傳來一份聯署,大意是台大學生會擬於校務會議提案,成立轉型正義小組,傅鐘與傅園會被拆除云云,請大家聯署反對拆除傅鐘。
我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很聰明,不會這麼粗暴地主張要拆除傅鐘。
我點進聯署書,發現幾個疑點: 沒有發起人或發起單位;聯署書提到傅鐘會被拆除,因此聯署主張保護<文物地景>。於是我在群組詢問: 是誰說要拆除傅鐘? 聯絡人回覆說,總召劉寧指出,學生會主張成立轉型正義小組,並認為XXX,傅鐘<恐將被>拆除。
我很好奇,聯署書上沒有發起人姓名,怎麼又出現<總召劉寧>? 於是我繼續google,原來劉寧是台大校友中心執行長,而台大校友中心是台大內部單位,提供辦理校友證等服務。
於是我又在LINE群組說,台大內部單位怎麼魚目混珠,讓人誤以為是台大校友會? 台大校友會各地分會很多,最上面是台大校友總會。這是哪個分會或總會提的聯署書呢?<恐將被拆除>與台大學生會主張要拆除,這是不同的。
我在google資訊時,又發現台大今年一月擬拆除臺靜農宿舍,還是學生會出面呼籲保存。這實在太荒謬了,台大自己過去這些年來拆了多少建築? 現在卻以校友會名義說傅鐘恐將被拆除,請大家聯署保護<文物地景>。
今天下午台大學生會出面開記者會,表示他們提案內容根本沒主張要拆除傅鐘,他們主張蒐集各種史料,重建台大歷史,而且他們相關活動已經進行一學期了。
台大學生會痛斥台大校方造謠抹黑。台大此時又推得一乾二淨,說這是校友會發起,台大校友中心只是被動接受校友會的聯署結果。剛才我的LINE群組又有最新消息,說剛開始的確是畢業校友主動發起聯署,之後<將名單提供給學校>。根本沒有這回事的烏龍聯署,台大還接受? 台大不主動澄清校友的誤解,還在那裏接受聯署名單?
誠如我上面提起的,聯署書本身並沒有發起人姓名,更沒寫是哪個校友會分會或是總會發動的。根據我收到的LINE訊息,發訊息的人說這是<總召劉寧>在校友會LINE群組主動告訴大家傅鐘<恐將被>拆除。如果劉寧沒講,校友會也不知道。
前一陣子新聞才在報導,台大去年畢業典禮播放中共軍歌。台大的回應是,畢業典禮是外包的。這種說詞太可笑,如果台大蓋校舍時發生工安事件,砸傷路過的學生,台大說法也是蓋校舍的工程是外包的嗎? 外包就表示台大校方畢業典禮前根本沒有先看活動流程? 我自己以前在政府機構做事,很多典禮或研討會也是招標找廠商,得標者確定後我們都會事先把典禮流程與廠商溝通確認。
過去二十年來的台大很讓人失望。前一任校長的研究團隊發表的論文捏造研究數據而校長也掛名在這些論文。校長本人沒事,科技部卻安排一堆<研究倫理>的課程,叫老師們去參加。
回到這個聯署書,還一堆腦殘的人去聯署,台大畢業的並不表示素質比別人高。台大如此操弄校友會,無中生有,以<狼來了>玩弄校友感情,聯署書名為<搶救你我的回憶>。文字滿滿的文藝腔與文青風,訴諸情感,把大家當傻子?
我們拭目以待,看台大敢公布多少人聯署嗎? 以後提醒台大,有若干校友支持<保留文物地景>,不要再亂拆臺靜農宿舍等級的建築。
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紙風車劇團位於八里幕後工作室,今天(6日)凌晨發生嚴重火警,20年來使用過的各式舞台布景與道具都燒光,損失五千萬元。
上午敲這個aniki,問他狀況,他說:「人生嘛!總是困難重重!苦難生智慧!一切多謝!」
隨即看到《蘋果日報》的報導,問上半年武肺讓劇團形同癱瘓,隨之而來又是一場大火,至於需不需要各界捐款協助?aniki霸氣回應:「先謝謝大家的好意啦!先不用了!武漢肺炎把大家搞的都不好過,所以我們還是先自己處理就好,例如去貸款之類的來重建,如果可以,我還是希望靠自己。」想起了去年訪問時,問他紙風車名字的由來,他說和柯一正等人於1992年成立紙風車,之所以名為紙風車,是因為小朋友看到紙風車會很開心,創團精神也要學紙風車:「有風就動;沒風自己動。」一切自己來,這是紙風車精神。
《嚼檳榔哼古典樂/李永豐》
排練場上十餘名男女蹦蹦跳跳,有人學狗爬,有人學貓叫。那是紙風車劇團青少年校園反毒劇《拯救浮士德》甄選演員現場,執行長李永豐坐一旁,只見李永豐望著場上男女手舞足蹈不發一語,眉頭深鎖的他突然喊停:「那個浮士德啥洨,攏嘜擱講啊,你們動作要瘋狂一點,急躁一點,要更自虐一點!不是特技,但要有特技的感覺,不是舞蹈,但要像跳舞,每個人要在節奏裡把自己的個性彰顯出來。」演員們點頭稱是,神情肅穆,音樂一下,又拉下臉來鬼吼鬼叫,但李永豐還是不滿意,「眼神太潰散了!」他把演員叫過來,隨手拿一張紙,畫出劇場平面圖,在觀眾席標出ABCD四個點,要他們盯著觀眾台的2/3處,視線左右來回,前後交叉,如此,全場觀眾都會被關注到了,「看過國父遺像嗎?不管你坐在哪裡,都會以為國父在看著你,你們要把自己當作國父遺像凝視觀眾,我那時候也這樣跟蔡英文講的。」
怒告葉慶元 拎北袂爽
眼前57歲的李永豐一頭蓬亂白髮,輪廓深邃,乍看像音樂教室掛著的貝多芬畫像,頗有藝術家架勢,但一開口「幹拎娘」就破了功,委實難想像他曾是蔡英文、柯文哲的禮儀老師,專門幫政治人物訓練肢體語言。李永豐日前上新聞版面,當然不是監製的《再會吧 北投》場場爆滿,一票難求,而是他按鈴申告律師葉慶元。事情經過是這樣: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安排的「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公益演出遭台中市政府刁難,他取消演出,葉慶元在臉書酸紙風車13年來拿政府3.68億元,卻宣稱「沒拿過公家機關一毛錢」,他指葉慶元將紙風車專業收入以及368兒童藝術工程公益混為一談,憤而告上台北地檢署。
專訪當天,他把一箱箱的單據搬出來,都是歷年贊助319、368兒童藝術工程的捐款明細,「這條代誌對阮來講,不是大代誌,但是拎北就是袂爽,拎北尚賭爛別人欺侮弱小,這個葉慶元事件就是這樣,這是我第一次告人,你欺侮我的員工,拎北做人頭家欸,一定拿槍偕伊拚,大不了打死嘛,你判我刑,我囝仔都大漢了,我驚啥洨!」他嗆聲完,再補一句幹,氣勢十足,不免好奇地問他是否混過流氓?「以前雖然比較兄弟氣,大家拿武士刀、鋤頭跑來跑去,殺來殺去,我驚都驚死了,跑都嘛跑第一的,我現在是不怕死了,但以前膽小又怕死,當不成流氓啦。」
不耍流氓的時候,他在家聽古典音樂,聽馬勒,「從馬一馬二聽到馬五,一路聽下來,你知道世界不是你的,靠么,這個天才嘛。伊就是一個性無能,當你性無能,老婆又跟人家跑了,寫出來的音樂超屌。馬五第三樂章憂愁到不行,人生很多無奈被他寫進旋律裡,當我心情不好聽馬勒,那個憂愁會發散。」
綽號美國仔 輪廓深邃
他檳榔嚼著嚼著,突然哼起馬勒《第五號交響曲》,那個巨大的反差不免讓人好奇他的成長經歷?他出生於嘉義布袋,家中五個兄弟姊妹,他排行老三,父母捕魚種田也開雜貨店,「我中學時期跟著表哥聽古典音樂,第一個聽的音樂是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那一年拿破崙去攻打俄國,結果被俄國人打敗,表哥跟我講說這段旋律代表是戰馬出來了,那段旋律是兩軍交戰,音樂跟寫實完全結合,我完全入迷了。」他聽古典樂,也畫畫,說自己還得過全國啥洨美展,「我生出來跟明治嬰兒奶粉一樣,足好看,足水欸。以前可以說是個俊俏文青,哈哈哈。」因為輪廓深邃,「美國仔」這個綽號一直跟著他至今。已故雕塑家李良仁是他大哥,妹妹李美玲是童書繪本作家,他說父母其實不知道他們兄妹在搞什麼,小孩子只要不要黑白來,太歹看就好,「我卡甲意藝術啦,我是另外一個韓國瑜嘛,足熱情欸,彼一時陣,攏無咧讀冊,不是交朋友,就是弄藝術,結果大學考了7次才考上藝術學院。」
他一度考上世新三專部,在校期間加入蘭陵劇坊。但校方規定外地生要住校,他嫌宿舍有門禁,排戲看電影從台北回景美不方便,下學期把戶籍遷到表哥家,學校不准,他和主任教官吵完跟訓導主任吵,最後驚動校長出面。校長說你註冊我讓你搬出去,「我說不要,我跟校長說校長應該教一個人如何誠實跟面對世界,學校這樣規定是欺騙。不得已去金門當兵,當藝工隊,退伍後再考上北藝大。」
專做兒童劇 性格熱情
他是北藝大戲劇系第四屆,同學有張玉嬿、郎祖筠等人,「我以前多才多藝,你不知道我會看總譜吧。大四的時候就在國家戲劇院演出,導《彼得與狼》音樂劇,指揮家是艾科卡,幹,我知道這個人很雞歪,我就叫一個北藝大的同學教我看總譜,我花了3個月去學,我是用總譜跟他溝通的,演完他很尊敬我,叫我Sir。」他臭屁他是僅次賴聲川,北藝大第二個進國家戲劇院導戲的人,但同時也是不受師長歡迎的學生,「北藝大教導學生成為藝術家,對我來講,那是中產階級對大眾的無病呻吟,但我在蘭陵,當兵學跳舞去藝工隊跟阿兵哥混,大家開心笑成一團,那是很美好的,對我而言,劇場本質是跟人的互動。」其時,最夯的劇團是環墟、河左岸和臨界點,習慣在作品中關懷政治,道不同不相為謀,1986年和鄧志浩成立魔奇劇團,專做兒童劇,因為兒童劇沒人知道,沒有評論,是非主流。
所以你喜歡小孩喔?「拎北尚賭爛囝仔啦,小孩子吵得要死,煩得要死。」他不加思索地說:「大家問我為什麼做兒童劇?我覺得我跟小孩子心思一樣,卡熱情,卡單純。」
1992年和柯一正、徐立功等人成立紙風車兒童劇團,27年過去了,兒童劇團進化成基金會,開枝散葉有紙風車和綠光2個劇團,跟現代舞團體「風動舞蹈劇團」、兒童創作力工作室和表演學堂。在其廣告代表作《鳥頭牌愛福好》,他是查埔人只存一張嘴,但是現實生活中,他有通天本事搞定三教九流,「我沒有財團支持,婚喪喜慶我都去,我高中吹西索米,我們用自己的專業去賺錢。」他口中的三教九流包含當時的總統府,「宜蘭國際童玩節」、「總統府前飆舞」皆是他的手筆。陳水扁卸任前在總統府宴請藝文界人士,席間有人爆粗口,從三字經罵到五字經,隨扈衝進來,原來是李永豐在講笑話,陳水扁說:「隨扈以為你在翻桌,總統府蓋好至今,大概只有你在府內罵三字經吧。」
參訪開眼界 自我懷疑
但意氣風發的男人在38歲卻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是,「那時在紐約待了半年,看了一百多齣戲,去亞維儂、巴黎一個月,當你看了全世界所有優秀的作品,你會怎麼想?你努力一輩子,也無法追上菲利浦‧葛拉斯,不能跟勞勃‧威爾森比,你不是個咖,你不是洨,你連洨都不是,你還是死一死比較乾脆。」他自我懷疑,人生抵達了中年危機,像置身一條長長的隧道,無盡的黑暗,每天都很想死,不知道何時是盡頭,5、6年後,他轉念了,認清現實,不要當導演,專心當製作人,等於是放過了自己,幽暗的隧道前方有微弱光亮。
「三十幾歲不知天高地闊,覺得自己好棒,但當你認清了自己的能力不足,就是快樂的開始。你開始會欣賞別人。我這一世人雖然不是咖,但我願意去成就別人,我願意去當金字塔下面的墊腳石,我希望台灣的年輕藝術家踩著我的肩膀往上爬,因為我最後的力氣只能做這件事。」是了,專訪這一天是《再會吧 北投》台北倒數第二場演出,本應該自我宣傳的時間,他寧可帶我們去後台炫耀他們的燈光師有多棒、演員有多厲害,「我想讓你們看一些不一樣的,世界有許多不一樣的領域,不然大家以為學戲的都三三八八,隨時被拖去幹。」他這裡打招呼,那裡哈拉,「啥米是頭家?頭家就是叼一支菸、吃檳榔,巡頭看尾,三不五時譙兩句,但大家知道伊給你的錢不會漏勾,大家知影這摳是好人嘛。」
受父親影響 暖心助人
紙風車團長任建誠半開玩笑說李永豐流氓氣,但是心思細膩,員工生病住院,他要同事們排班輪流去看護,不單單自己員工的福利要顧,別人家劇團發不出年終獎金,出國演出沒有經費,他也跳下去張羅。訪問時我們向李永豐求證:聽說作家李維菁最後幾年,他贊助李維菁寫作?「你怎麼知道?這個可以寫嘛?」他愣了一下,張狂的人突然欲言又止:「嘸啦,我就是吳Sir(吳念真)講的,一個畜生啦。李維菁以前採訪過我,我們算認識。伊從時報退下來,伊彼時身體不爽快,我說維菁妳若有閒,來紙風車當顧問,來開一下會,一個月給妳6萬元。她開了幾次會,寫文章的人,你叫伊去開會衝啥洨,伊沒法度嘛,我自己做過創作,我知道寫文章很耗神,給錢是呼伊專心創作,那是一個心意。」
他好管閒事,每年給小孩的紅包上頭寫著:「要努力學習變強,但強大的目的是幫助別人。」人有能力就要幫助別人,他說這是被父親影響;「我爸捕魚,做漁民共同運銷,伊真會譙,但是心肝很好,鄉下有外省老兵破病,伊就去偽造文書,乎老兵有漁保,看病不用錢,老兵死了,伊幫忙買棺材,這個有影響到我。」
樂於助人的態度發揮到極致,就是兒童319、368藝術工程,「不瞞您說,我以前是野百合的,那時候倒扁行動,我知道藍綠是無法對話,這2、30年把社會搞成藍綠對立,政治人物有很大責任,我一直反省我能為小孩子做什麼?我到現在記得我媽媽背著我去看布袋戲,看爸爸參加歌唱比賽。童年美好的印象都還記得,我何不讓小孩子有一個開心的夜晚?」所以是贖罪?「我會懺悔,我會努力,但那並不是贖罪,我是做戲的人,我沒希望了,但我何不利用我現有資源讓孩子開心一下?藍綠衝突是台灣最大的困境,人性撕裂無法和解,那至少我覺得我們為孩子做一點事,但我做了13年,還是失敗的。」
他說他老了,面對世界,無能為力了。以前募款餐會,桌上高粱6瓶、威士忌8瓶、啤酒4手,他一個人可以喝掉一瓶高粱、3瓶威士忌、2手啤酒,現在沒法度了,肝有氣泡,威士忌喝1/3就頭痛,只能喝一休一。他愈來愈喜歡一個人在家,手機接藍牙音響聽馬勒,要不就等老婆兒子睡了,自己玩《世紀帝國》直到天明。「這個世界已經不是我的世界了,我只能玩我熟悉的東西,我能力愈來愈虛弱。」
悲觀看人生 憂鬱勸世
難道還沒走出中年危機嗎?李永豐嗤一聲笑了出來:「哪有那麼簡單。」臭幹落譙的流氓口氣突然低沉下來了:「我老了,反應變慢了,我現在沒有能力對付像葉慶元這種聰明而惡意的人,前幾天我跟媒體說你們不要這樣糟蹋我,我可以用死跟你拚,這不是氣話,我對生命是悲觀的,因為去年我大哥走了,前年我二哥走了,今年我媽死了,我什麼事情都無所謂了。這件事情爆出來的時候,大家在FB聲援,寫一大堆,我看完跟吳Sir(吳念真)說,幹,拎北欸告別式辦完。」
人物
2019.09.17 18:28
【一鏡到底】嚼檳榔哼古典樂 李永豐
文|李桐豪 攝影|王漢順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至 Line
李永豐(右)和柯一正等人於1992年成立紙風車,之所以名為紙風車,是因為小朋友看到紙風車會很開心,創團精神也要學紙風車「有風就動;沒風自己動」。
李永豐(右)和柯一正等人於1992年成立紙風車,之所以名為紙風車,是因為小朋友看到紙風車會很開心,創團精神也要學紙風車「有風就動;沒風自己動」。
李永豐受訪時口嚼檳榔,把三字經掛嘴邊。他為人海派,用一種流氓的方式處理人間事。日前律師葉慶元酸紙風車13年來拿政府3.68億元,卻宣稱「沒拿過公家機關一毛錢」,他指葉慶元將劇團專業收入跟公益演出混為一談,狀告法院,「這是我第一次告人,你欺侮我的員工,拎北做人頭家欸,一定拿槍偕伊拚,大不了打死嘛,你判我刑,我囝仔都大漢了,我驚啥洨!」
不耍流氓時他都在家聽古典樂。「當我心情不好聽馬勒,他很多旋律都寫到我的心裡,聽他的音樂,憂鬱會發散。」哀樂中年何以解憂?唯有檳榔與古典樂。
排練場上十餘名男女蹦蹦跳跳,有人學狗爬,有人學貓叫。那是紙風車劇團青少年校園反毒劇《拯救浮士德》甄選演員現場,執行長李永豐坐一旁,只見李永豐望著場上男女手舞足蹈不發一語,眉頭深鎖的他突然喊停:「那個浮士德啥洨,攏嘜擱講啊,你們動作要瘋狂一點,急躁一點,要更自虐一點!不是特技,但要有特技的感覺,不是舞蹈,但要像跳舞,每個人要在節奏裡把自己的個性彰顯出來。」演員們點頭稱是,神情肅穆,音樂一下,又拉下臉來鬼吼鬼叫,但李永豐還是不滿意,「眼神太潰散了!」他把演員叫過來,隨手拿一張紙,畫出劇場平面圖,在觀眾席標出ABCD四個點,要他們盯著觀眾台的2/3處,視線左右來回,前後交叉,如此,全場觀眾都會被關注到了,「看過國父遺像嗎?不管你坐在哪裡,都會以為國父在看著你,你們要把自己當作國父遺像凝視觀眾,我那時候也這樣跟蔡英文講的。」
李永豐在媒體面前嘻嘻哈哈,但在劇場有其嚴肅專業的一面。圖為他在紙風車校園防毒劇的甄選過程。
李永豐在媒體面前嘻嘻哈哈,但在劇場有其嚴肅專業的一面。圖為他在紙風車校園防毒劇的甄選過程。
怒告葉慶元 拎北袂爽
眼前57歲的李永豐一頭蓬亂白髮,輪廓深邃,乍看像音樂教室掛著的貝多芬畫像,頗有藝術家架勢,但一開口「幹拎娘」就破了功,委實難想像他曾是蔡英文、柯文哲的禮儀老師,專門幫政治人物訓練肢體語言。李永豐日前上新聞版面,當然不是監製的《再會吧 北投》場場爆滿,一票難求,而是他按鈴申告律師葉慶元。事情經過是這樣: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安排的「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公益演出遭台中市政府刁難,他取消演出,葉慶元在臉書酸紙風車13年來拿政府3.68億元,卻宣稱「沒拿過公家機關一毛錢」,他指葉慶元將紙風車專業收入以及368兒童藝術工程公益混為一談,憤而告上台北地檢署。
專訪當天,他把一箱箱的單據搬出來,都是歷年贊助319、368兒童藝術工程的捐款明細,「這條代誌對阮來講,不是大代誌,但是拎北就是袂爽,拎北尚賭爛別人欺侮弱小,這個葉慶元事件就是這樣,這是我第一次告人,你欺侮我的員工,拎北做人頭家欸,一定拿槍偕伊拚,大不了打死嘛,你判我刑,我囝仔都大漢了,我驚啥洨!」他嗆聲完,再補一句幹,氣勢十足,不免好奇地問他是否混過流氓?「以前雖然比較兄弟氣,大家拿武士刀、鋤頭跑來跑去,殺來殺去,我驚都驚死了,跑都嘛跑第一的,我現在是不怕死了,但以前膽小又怕死,當不成流氓啦。」
2006年,紙風車啟動了319兒童藝術工程,活動採取自由募捐,但是謝絕政黨捐助。只要獲得35萬元的資助,紙風車劇團就會到一個鄉鎮演出。2012年活動達標,又開啟368兒童藝術工程,從319到368,至今有89,973人和團體捐款,演出684場,目前約有147萬人次看過。(東方IC)
2006年,紙風車啟動了319兒童藝術工程,活動採取自由募捐,但是謝絕政黨捐助。只要獲得35萬元的資助,紙風車劇團就會到一個鄉鎮演出。2012年活動達標,又開啟368兒童藝術工程,從319到368,至今有89,973人和團體捐款,演出684場,目前約有147萬人次看過。(東方IC)
不耍流氓的時候,他在家聽古典音樂,聽馬勒,「從馬一馬二聽到馬五,一路聽下來,你知道世界不是你的,靠么,這個天才嘛。伊就是一個性無能,當你性無能,老婆又跟人家跑了,寫出來的音樂超屌。馬五第三樂章憂愁到不行,人生很多無奈被他寫進旋律裡,當我心情不好聽馬勒,那個憂愁會發散。」
綽號美國仔 輪廓深邃
他檳榔嚼著嚼著,突然哼起馬勒《第五號交響曲》,那個巨大的反差不免讓人好奇他的成長經歷?他出生於嘉義布袋,家中五個兄弟姊妹,他排行老三,父母捕魚種田也開雜貨店,「我中學時期跟著表哥聽古典音樂,第一個聽的音樂是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那一年拿破崙去攻打俄國,結果被俄國人打敗,表哥跟我講說這段旋律代表是戰馬出來了,那段旋律是兩軍交戰,音樂跟寫實完全結合,我完全入迷了。」他聽古典樂,也畫畫,說自己還得過全國啥洨美展,「我生出來跟明治嬰兒奶粉一樣,足好看,足水欸。以前可以說是個俊俏文青,哈哈哈。」因為輪廓深邃,「美國仔」這個綽號一直跟著他至今。已故雕塑家李良仁是他大哥,妹妹李美玲是童書繪本作家,他說父母其實不知道他們兄妹在搞什麼,小孩子只要不要黑白來,太歹看就好,「我卡甲意藝術啦,我是另外一個韓國瑜嘛,足熱情欸,彼一時陣,攏無咧讀冊,不是交朋友,就是弄藝術,結果大學考了7次才考上藝術學院。」
李永豐小時候輪廓深邃,因而被叫美國仔至今。(李永豐提供)
李永豐小時候輪廓深邃,因而被叫美國仔至今。(李永豐提供)
他一度考上世新三專部,在校期間加入蘭陵劇坊。但校方規定外地生要住校,他嫌宿舍有門禁,排戲看電影從台北回景美不方便,下學期把戶籍遷到表哥家,學校不准,他和主任教官吵完跟訓導主任吵,最後驚動校長出面。校長說你註冊我讓你搬出去,「我說不要,我跟校長說校長應該教一個人如何誠實跟面對世界,學校這樣規定是欺騙。不得已去金門當兵,當藝工隊,退伍後再考上北藝大。」
專做兒童劇 性格熱情
他是北藝大戲劇系第四屆,同學有張玉嬿、郎祖筠等人,「我以前多才多藝,你不知道我會看總譜吧。大四的時候就在國家戲劇院演出,導《彼得與狼》音樂劇,指揮家是艾科卡,幹,我知道這個人很雞歪,我就叫一個北藝大的同學教我看總譜,我花了3個月去學,我是用總譜跟他溝通的,演完他很尊敬我,叫我Sir。」他臭屁他是僅次賴聲川,北藝大第二個進國家戲劇院導戲的人,但同時也是不受師長歡迎的學生,「北藝大教導學生成為藝術家,對我來講,那是中產階級對大眾的無病呻吟,但我在蘭陵,當兵學跳舞去藝工隊跟阿兵哥混,大家開心笑成一團,那是很美好的,對我而言,劇場本質是跟人的互動。」其時,最夯的劇團是環墟、河左岸和臨界點,習慣在作品中關懷政治,道不同不相為謀,1986年和鄧志浩成立魔奇劇團,專做兒童劇,因為兒童劇沒人知道,沒有評論,是非主流。
李永豐從世新三專退學後,只好去金門當藝工隊。他說他是藝工隊王牌,可以逗得全場官兵笑到從板凳摔下去。(李永豐提供)
李永豐從世新三專退學後,只好去金門當藝工隊。他說他是藝工隊王牌,可以逗得全場官兵笑到從板凳摔下去。(李永豐提供)
所以你喜歡小孩喔?「拎北尚賭爛囝仔啦,小孩子吵得要死,煩得要死。」他不加思索地說:「大家問我為什麼做兒童劇?我覺得我跟小孩子心思一樣,卡熱情,卡單純。」
1992年和柯一正、徐立功等人成立紙風車兒童劇團,27年過去了,兒童劇團進化成基金會,開枝散葉有紙風車和綠光2個劇團,跟現代舞團體「風動舞蹈劇團」、兒童創作力工作室和表演學堂。在其廣告代表作《鳥頭牌愛福好》,他是查埔人只存一張嘴,但是現實生活中,他有通天本事搞定三教九流,「我沒有財團支持,婚喪喜慶我都去,我高中吹西索米,我們用自己的專業去賺錢。」他口中的三教九流包含當時的總統府,「宜蘭國際童玩節」、「總統府前飆舞」皆是他的手筆。陳水扁卸任前在總統府宴請藝文界人士,席間有人爆粗口,從三字經罵到五字經,隨扈衝進來,原來是李永豐在講笑話,陳水扁說:「隨扈以為你在翻桌,總統府蓋好至今,大概只有你在府內罵三字經吧。」
基隆市長林右昌(前左)與李永豐(前右)在基隆童話節開幕現場。李永豐說自己與綠營人士交好,但心中並無藍綠成見,故而在郝龍斌、胡自強當市長的時候,去台北與台中演出的次數都比其他城市還多。
基隆市長林右昌(前左)與李永豐(前右)在基隆童話節開幕現場。李永豐說自己與綠營人士交好,但心中並無藍綠成見,故而在郝龍斌、胡自強當市長的時候,去台北與台中演出的次數都比其他城市還多。
參訪開眼界 自我懷疑
但意氣風發的男人在38歲卻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是,「那時在紐約待了半年,看了一百多齣戲,去亞維儂、巴黎一個月,當你看了全世界所有優秀的作品,你會怎麼想?你努力一輩子,也無法追上菲利浦‧葛拉斯,不能跟勞勃‧威爾森比,你不是個咖,你不是洨,你連洨都不是,你還是死一死比較乾脆。」他自我懷疑,人生抵達了中年危機,像置身一條長長的隧道,無盡的黑暗,每天都很想死,不知道何時是盡頭,5、6年後,他轉念了,認清現實,不要當導演,專心當製作人,等於是放過了自己,幽暗的隧道前方有微弱光亮。
「三十幾歲不知天高地闊,覺得自己好棒,但當你認清了自己的能力不足,就是快樂的開始。你開始會欣賞別人。我這一世人雖然不是咖,但我願意去成就別人,我願意去當金字塔下面的墊腳石,我希望台灣的年輕藝術家踩著我的肩膀往上爬,因為我最後的力氣只能做這件事。」是了,專訪這一天是《再會吧 北投》台北倒數第二場演出,本應該自我宣傳的時間,他寧可帶我們去後台炫耀他們的燈光師有多棒、演員有多厲害,「我想讓你們看一些不一樣的,世界有許多不一樣的領域,不然大家以為學戲的都三三八八,隨時被拖去幹。」他這裡打招呼,那裡哈拉,「啥米是頭家?頭家就是叼一支菸、吃檳榔,巡頭看尾,三不五時譙兩句,但大家知道伊給你的錢不會漏勾,大家知影這摳是好人嘛。」
李永豐經過了長達5、6年的中年憂鬱,開始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
李永豐經過了長達5、6年的中年憂鬱,開始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
受父親影響 暖心助人
紙風車團長任建誠半開玩笑說李永豐流氓氣,但是心思細膩,員工生病住院,他要同事們排班輪流去看護,不單單自己員工的福利要顧,別人家劇團發不出年終獎金,出國演出沒有經費,他也跳下去張羅。訪問時我們向李永豐求證:聽說作家李維菁最後幾年,他贊助李維菁寫作?「你怎麼知道?這個可以寫嘛?」他愣了一下,張狂的人突然欲言又止:「嘸啦,我就是吳Sir(吳念真)講的,一個畜生啦。李維菁以前採訪過我,我們算認識。伊從時報退下來,伊彼時身體不爽快,我說維菁妳若有閒,來紙風車當顧問,來開一下會,一個月給妳6萬元。她開了幾次會,寫文章的人,你叫伊去開會衝啥洨,伊沒法度嘛,我自己做過創作,我知道寫文章很耗神,給錢是呼伊專心創作,那是一個心意。」
李永豐在《再會吧 北投》的後台準備登場謝幕。
李永豐在《再會吧 北投》的後台準備登場謝幕。
他好管閒事,每年給小孩的紅包上頭寫著:「要努力學習變強,但強大的目的是幫助別人。」人有能力就要幫助別人,他說這是被父親影響;「我爸捕魚,做漁民共同運銷,伊真會譙,但是心肝很好,鄉下有外省老兵破病,伊就去偽造文書,乎老兵有漁保,看病不用錢,老兵死了,伊幫忙買棺材,這個有影響到我。」
樂於助人的態度發揮到極致,就是兒童319、368藝術工程,「不瞞您說,我以前是野百合的,那時候倒扁行動,我知道藍綠是無法對話,這2、30年把社會搞成藍綠對立,政治人物有很大責任,我一直反省我能為小孩子做什麼?我到現在記得我媽媽背著我去看布袋戲,看爸爸參加歌唱比賽。童年美好的印象都還記得,我何不讓小孩子有一個開心的夜晚?」所以是贖罪?「我會懺悔,我會努力,但那並不是贖罪,我是做戲的人,我沒希望了,但我何不利用我現有資源讓孩子開心一下?藍綠衝突是台灣最大的困境,人性撕裂無法和解,那至少我覺得我們為孩子做一點事,但我做了13年,還是失敗的。」
2006年希望可以藉由戲劇化解藍綠,但近日的台中事件讓李永豐覺得挫敗。
2006年希望可以藉由戲劇化解藍綠,但近日的台中事件讓李永豐覺得挫敗。
他說他老了,面對世界,無能為力了。以前募款餐會,桌上高粱6瓶、威士忌8瓶、啤酒4手,他一個人可以喝掉一瓶高粱、3瓶威士忌、2手啤酒,現在沒法度了,肝有氣泡,威士忌喝1/3就頭痛,只能喝一休一。他愈來愈喜歡一個人在家,手機接藍牙音響聽馬勒,要不就等老婆兒子睡了,自己玩《世紀帝國》直到天明。「這個世界已經不是我的世界了,我只能玩我熟悉的東西,我能力愈來愈虛弱。」
悲觀看人生 憂鬱勸世
難道還沒走出中年危機嗎?李永豐嗤一聲笑了出來:「哪有那麼簡單。」臭幹落譙的流氓口氣突然低沉下來了:「我老了,反應變慢了,我現在沒有能力對付像葉慶元這種聰明而惡意的人,前幾天我跟媒體說你們不要這樣糟蹋我,我可以用死跟你拚,這不是氣話,我對生命是悲觀的,因為去年我大哥走了,前年我二哥走了,今年我媽死了,我什麼事情都無所謂了。這件事情爆出來的時候,大家在FB聲援,寫一大堆,我看完跟吳Sir(吳念真)說,幹,拎北欸告別式辦完。」
再說下去簡直是遺言相託了:「以前少年時代跟查某囝仔鬥陣,感情的代誌一定有所虧欠,少年時代的事能報答就能報答,不能,我就放在心上,若是真是有鬼喔,妳若當鬼,我能幫也多幫一點。」中年男人還在憂鬱的隧道裡面,還未見光明。他反過來問了我們的年紀,勸我們工作步調要放慢:「你們工作吼,心情愛放卡輕鬆欸,做工作跟別人意見有不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個性,不一定有對錯,但好好把心情放呼伊輕鬆,回家好好看電視,呷一碗泡麵,打一管手槍,要讓自己開心,生命難得,像我阿兄,看病,檢查惡性腫瘤,3個月就走。」我們未料訪問會得到一個如此悲傷的結論,只好說:「執行長不如你帶我們去拍謝幕吧。」
後台幽暗如隧道,我們得小心翼翼地走動,避免被電線牽絆住,抵達舞台側邊,一群演員等著上台謝幕,哀傷的中年男子推下笑容,這邊和女演員拍照留念,那邊偷襲男團員下體,輪到他上場了,他自暗地裡走向燈火輝煌,掛著微笑,臉上恍若有光。
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鄭麗君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2.0418. 鄭麗君質詢教育部:多元性別、愛滋防治應納入性平教育,教職人員性平意識應提升
1.學校性平教育不普及所衍生出的社會問題。
性平教育之必要性:校園內不同性特質、性氣質的學生受到嘲弄或霸凌的新聞頻傳。案例一:我們從2011年板橋鷺江國中因不堪被同學嘲笑為「娘娘腔」而跳樓自殺的楊姓男同學。案例二:2000年屏東高樹國中葉永鋕同學平常在學校遭受性霸凌,最後被發現在學校廁所中不明死亡。( 葉永鋕的事件凸顯出性別氣質不符社會期待的學生遭受同儕歧視與欺負的問題,讓當時正在研擬中的《兩性平等教育法》改為《性別平等教育法》,並增訂定相關條文:「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校園內有甚麼樣的同志學生求助管道與資源?為什麼經過家長反應,學生在學校受到霸凌的情況仍沒有改善?依教育部來看,我們的性平教育做得夠嗎? 還缺少甚麼?
愛滋教育列入性平教育之必要性:最年輕的通報感染者是1名13歲男孩,遭中年男老闆誘拐發生性行為而感染,此個案創下本國籍因性行為感染愛滋者年齡最小。這凸顯了青少年愛滋防治教育的重要與急迫性。性的開放及性行為年齡的下降,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與能力保護自己,愛滋病毒終將在年輕族群間快速蔓延。
目前教育部的性平教育課程裡面,除了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之外,是否併入愛滋防治教育?
我國至2010年底累積通報20,057名本國籍HIV感染者,以男男間性行為為最主要之傳染途徑(佔44%),其中15-24歲佔MSM感染者之26.3%。而15-24歲MSM通報感染者有33.3%是學生。 ("愛之關懷"第76期-台灣年輕之男男間性行為者愛滋感染流行病學分析)
2.「九年一貫課程-性別平等教育書面報告」第四點之「辦理教師增能及培訓」:
(1) 縣市輔導團是由哪些人員組成?有甚麼資格要求?
(2) 培訓性別平等教育種籽教師,有任何明訂實行計畫嗎?
(3) 現存學校教職人員之性平意識提升
教育人員的性平意識培訓是否為強制性?要求性平培訓課程列入校長遴選評鑑項目。
台中同志健康文化中心接獲案例:青少年在學校跟老師說明自己性取向的身分,結果被校方逼到轉學。因此基於培養正確性別觀念, 人權平等,為人師表都沒有先做到,這是很難達到的教育。
3.性平教育涵蓋之層級:
性平教育實施於學校當中,包含身心障礙學校嗎?比方肢障、聽障者、啟聰者,他們的性教育管道又是如何?是哪個單位在負責?甚麼辦理辦法?南部特殊學校性侵案件凸顯出身心障礙者所受之性教育為目前性平教育之一大漏洞。
中輟生如何取得性平教育資源?政府如何從旁輔導?有甚麼配套措施?教育部是否考慮與中途機構配合實施?
關懷愛滋議題的露德協會祕書長徐森杰表示,現在青少年感染愛滋人數上升,就他們所知,多數為中輟生,教育宣導很難觸及,應檢討中輟生無法接觸愛滋防治教育,政府應跨部會著手愛滋防治。
如何規範學校教職人員之性平教育培訓?如何確保學校輔導老師以及負責全校運作的校長與教務長,在發生性霸凌、性侵事件時能有正確的性平觀念來處理以避免學生受到二次傷害?
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東森新聞- 【不能說的秘密】 台版《熔爐》 台南啟聰學校集體性 ... 的推薦與評價
【不能說的祕密】 台版《熔爐》台南 啟聰學校 集體性侵 事件 #花編:不要再沉默了社群新聞吳念樺採訪報導※畫面為手譯老師重述學童真實經歷, ... ... <看更多>
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台南啟聰學校老師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動漫二維世界 的推薦與評價
那些因沉默而無聲的大人們--後來怎麼了? | 人本教育基金會在南部特教學校集體性侵事件中,大人的沉默,讓大量的孩子遭受了災難般的... 女學生的多次求助紙條及日記,台南 ... ... <看更多>
台中啟聰學校事件 在 台版「熔爐」!台中啟聰學校遭曝發生多起校園性侵案 的推薦與評價
國光客運公車時刻表查詢網,2018年11月9日— 台灣網11月9日訊據台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台中市某身障福利服務中心辦理夏令營,竟發生同為身心障礙者的志工性侵學員事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