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在南極,比北極更北邊的地方在台北。
台灣人對南部的定義可以說是眾說紛紜。
有人覺得濁水溪以南就算南部,也有人認為台中以南就算南部,更有人說捷運圓山站以南就算南部。
還記得當初我要到新竹唸書,特別跟板橋人中哥視訊。
「我要到新竹念書了,以後我們都在北部,可以常約。」
螢幕那頭一陣尷尬的沉默。
「新竹不算北部吧?」中哥皺眉。
「新竹還不算北部?」我張大嘴。
「北極圈以南都算南部。」中哥說道。
「那全台灣都是南部啊幹!」我怒道。
「沒有錯啦,我不是針對你,我的意思是在座各位都是南部人。」中哥冷笑。
「靠么,你們台北人不也在……」
我話還沒說完,就被中哥揮手打斷。
「別、別亂講話,我不是台北人。」
剛才還盛氣凌人的中哥,突然壓低音量,彷彿做了什麼虧心事。
「對不起,剛剛是我太囂張了,其實我只是板橋人而已。」
「板橋還不算台北?」我詫異。
「板橋算新北。」中哥赧然說道。
「有差嗎?」我歪著頭。
「傻孩子。」
中哥嘆了一口氣。
「等哪天你有機會到台北就知道了。」
等我真正拜訪台北,已經是好幾年以後的事。
□
前陣子,我有幸跟有方文化的社長與總編輯見面,約定的地點在永康街的一間咖啡廳。
我鄉下小孩沒見識,想說我小時候在台南永康長大,環境應該差不多。
搭捷運到了目的地才發現,原來永康街位於尊爵不凡的北市大安區。
我戒慎恐懼地出了捷運站,發現這一帶的餐廳價格都比台南多一個零,不禁肅然起敬。
果然一寸光陰一寸金,千金難買大安區。
我從懷裡拿出指北針,發現指針像發瘋一樣狂轉。
還在驚愕間,路邊一個人拉了拉我的衣服。
我回頭一看,是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乞丐。
乞丐捧著一個紙碗,碗中裝著幾張千元鈔票,露出一口參差不齊的缺牙,輕蔑地笑著。
「南部人,呵呵。」他拿出一張千元鈔,輕輕放進我上衣的口袋裡。
不愧是大安區,連乞丐都把我當乞丐。
「有、有錢了不起啊?」
我憤怒地撥開乞丐的手,把鈔票收進口袋,有骨氣地說道:「謝謝!」
□
余姐是有方文化的社長,談吐溫儒,儀態端莊,渾身散發處一股雍容嫻雅的文學氣息,使我不禁自慚形穢。
「這是我的總編輯,你們認識一下。」余姐向我介紹了身旁的年輕女性。
總編輯的氣質很奇特,慵懶中帶著點厭世,就像貓一樣,所以我叫她貓小姐。
「你就是二師兄?」貓小姐冷冷地開口。
「是,您好。」我畢恭畢敬地鞠躬。
「我看過你寫的東西。」貓小姐的臉上好像結了一層霜。
我瞬間汗出如漿。
「對不起。」我其實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道歉。
「你知道編輯這份工作,最痛苦的事是什麼嗎?」貓小姐輕聲問道。
「看很多字很累嗎?」我猜測。
「不,是要看一堆垃圾。」貓小姐用看髒東西的眼神看著我。
「辛苦了……」我陪笑。
「我不看垃圾,懂嗎?不、看、垃、圾。」
貓小姐每說一個字,指節就在桌上敲一下。
我只好點點頭。
「你平常都寫什麼類型的作品?」余姐突然問。
我張開嘴巴,想起過去在PTT上寫過的怪力亂神,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歸類自己的文章。
「純文學。」我瞇起眼睛。
「純文學?」貓小姐皺眉。
「很多網友看過我的文章後,都會在下面留言說,這篇很純。」我硬著頭皮說道。
「你的文章下面,很多人都問,你到底嗑了什麼?這是什麼意思啊?」余姐又問。
「那是讀者在關心我有沒有按時吃飯,真是一群貼心的傻瓜。」我昧著良心回答。
「哼嗯──」
貓小姐拖著長長的鼻音,在一旁翹起了腿,好整以暇地看著我說謊。
「別說這個了,我第一次來台北,有好多問題想請教。」我趕緊轉移話題。
「你說。」余姐親切地笑著。
我拿出筆記本,終於問出心底埋藏多年的疑問。
「在台灣到底要多北才算北部啊?」
咖啡廳裡霎時一陣靜寂,所有人都豎起耳朵傾聽。
「你有上過高中地理課嗎?」貓小姐不答反問。
隔壁桌正在唸書的高中生嗤地笑了一聲,從書包中拿出地理課本,啪地一聲摔在我臉上。
我定睛一看,乖乖不得了,我真是孤陋寡聞,這麼多年書都白唸了。
根據課本上的敘述,台北市中心就是北極點,站在這個點上面所指的任何方向都是南部。
「問題是,到底哪裡才算台北市中心啊?」我抱持著認真向學的精神繼續問。
聽到這個問題,咖啡廳裡登時一陣騷動,來自台北各地的人們紛紛發表高見。
「我信義共和國群英匯聚、寸土寸金,堪稱『真‧台北市』。」
「放屁!我大安自治區臥虎藏龍、人文薈萃,實乃『超‧台北市』。」
「我大天母帝國千秋萬世、長樂未央,才是貨真價實的『究極‧台北市』啊!」
「笑死,出了忠孝敦化共榮圈以外都是蠻夷之地啦!」
群情激憤中,我默默低下頭,偷偷在咖啡裡面加糖。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紅綠燈……」我小小聲哼著歌。
很多人都問我為什麼不寫北部的故事,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到今天都還不知道北部在哪。
台中寸頭ptt 在 Z9 的看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奇怪 那這次台北台中怎麼打成這樣!? #缺黨產資源
--
2015年6月,凱文(化名)有長達4週的時間幾乎寸步不離自己電腦和辦公室,身為專案操作人員的他,正焦頭爛額地思索如何打贏這一場「戰爭」。因為在短短不到一個月內,他必須得利用Facebook、PTT等社群媒體,在喧鬧不已的公共爭議事件中,替單一政黨「稀釋」一面倒的言論風向。
坐在我們面前,憶起過往的戰功彪炳,於行銷公司任職10年以上的資深專案負責人凱文說:「回顧這場戰役,我們打得非常成功,給錢的政黨也十分滿意,它就是3年前轟動一時的課綱微調事件 。」
台中寸頭ptt 在 Y道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奇文共享之 /
.
她的文筆寫來真是很有種的鏗鏘有力。
.
我問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企業必需把勞動薪資給足給齊,短期之內是費用上的暴增,那麼中長期會產生什麼效果?
.
企業會合理的思考企業流程、必需把員額補滿 (或者縮簡不必要的業務)、必需透過資訊科技來增近效率,或者體質不佳的企業必需裁員或關閉。
.
這就是我昨天的發文「如果企業真正的去檢視問題,那他就會成長、會進步,會帶動整個產業也一起進步。」(只是說在今天的文章中,那個「照妖鏡」是政府規範。)
.
企業在「國家規範」下思考而必需做出合理的調整。
.
而這些規範或制度是站在什麼立場呢?通常是以「國家」為層級的,而不是個人。國家會認你要組織企業成為資方,你必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以薪水來說:你必需給到最低薪資。
.
國家「目前」沒有把企業主必需樂於助人、樂善好施、好為人師條件寫進去。就算有,你也必需把薪水給足。
.
假設今天有個企業說「我為了學生好,決定給出企業每月 10,000 塊台幣薪水。反正這些學生找不到工作,那就來拿我的10,000 吧?」或許企業主是好心,但你實在不用好心,因為你未滿足國家對企業主的規範。
.
國家不知道你是好心或壞心。但就算你是好心,你還得有錢才能去聘請其他人。(這當然會讓資本家比起一般人更容易累積財富。但現在不討論這個問題 ... )
.
不管是實習或者正式員工,當你給出低於規範的薪水時,很可能會連鎖的造成一系列問題。這是為什麼國家必需規範最低薪資,的原因。
.
Mrs. 洪可能有她自己的立場。但可能從未想過從她本文的論述裡,有心人可以延伸出多少惡劣的立論。
.
像是:給22k 是要讓學生學東西。
像是:公司不給加班費是因為公司給不起。
.
很糟的是,她位處高位。而且恐怕還會影響極端公司的人力策略 ... 。
.
我回到結論,我想提一件事情。Mrs. 洪這篇文章讓我最不舒服的事情不是「實習生拿低薪去爭取一個機會」的這個論點,而是隱藏在後面「企業給低薪,賜給實習生一個機會」的這個立場。
.
我看完真是怒了。
.
包括我昨天談的,企業之所以沒有升級、產業就是沒有升級,就是因為我們一直用三十年前的立場去看今天的企業。
.
就是這樣的主管,所以產業的樣貌如此,大家能夠想像吧?
.
#以下開放大家出來戰自己家的主管
..
//
//
#我開玩笑的你們要戰把八卦給我我來幫你們戰
#千萬不要自己上場Y先生的血條長防御厚啊
.
我腦子裡出現:「我願意不拿薪水來實習怎麼做5G」「科科科科,做得起 5G 的在外頭拿的薪水可高了,你不用拿錢是怎麼一回事?」「我有熱情,但什麼都不會做,我是來學習der」「我希望擁有來訂便當的機會也好!」
.
https://www.facebook.com/…/a.15089874860…/1802514213375597/…
【學生實習,要不要給付薪水?】
我一直在遲疑,要不要寫這個話題?在這個當口,一定犯眾怒,鄉民準是把我罵翻了,但是思來想去兩天之後,決定依照自己個人的價值觀,寫下內心最真誠的感言。
事情的源起是這樣的:我有個朋友Charles人到中年,還像個熱血青年,奉獻自己,經營一個同業的學習性社團,固定舉辦講座,幫助大家在專業領域上日益精進。
一個人默默耕耘、無償付出8年之後,Charles想到嘉惠在學的研究所學生,讓他們一起參與,從策畫主題起,邀請講師、在社群媒體上寫文案做宣傳,並與業界的前輩互動學習,提前建立人脈,還可以撥出三分之二的時間用來免費聽課。於是他推出一個實習生計畫,每個月52小時,並提供津貼2千元。
到今天我都記得,當時Charles跟我提到這個計畫時,兩眼炯炯發亮,看得出熱血又在他的身體裡沸騰。遺憾的是,一番美意被扭曲了…
這個消息被po到PTT上,引起鄉民公憤,他們用的邏輯一向是對價關係、換算原則,一算的結果,竟然每小時只領到38元,於是媒體跟著報導,連勞檢單位都表示要找Charles談一談,因為凡是勞務都必須支付薪水,而政府規定最低時薪是140元,Charles依法是有爭議的。
這件事引爆出一個陳年老問題,實習要不要給付薪水?
我私底下訪查過,年輕人普遍一致認為,實習當然要付薪水!如果企業不付,他們第一個反應無他,就是認為又是一個慣老闆,剝削勞力,必須向媒體爆料,或到勞動局檢舉。可是當我反過來了解企業端,發現奉公守法的企業其實都不太敢接實習生。
我的讀者Jimmy在竹科任職,他說,過去他們公司很願意提供實習機會,現在卡在必須支付薪水,已經不再提供。公司的理由是,一名新人任職兩年之後才能有符合薪水的產值,短期實習生既無法有貢獻,還要額外撥出2至3名資深員工來陪同與教導,而這些前輩的時薪都至少在500元以上,並且供餐、出設備、出錢,最後可能被爆料剝削實習生,令公司心寒到極點,Jimmy不禁發出一聲長嘆:
「到底是誰在剝削誰?」
當然也有例外,有些大企業可以從實習生找到有潛力的人才,提前綁住人才,就會有意願給付薪水。而什麼是有潛力?就是名校或理工醫護科系學生。這樣的結果只有一個:
有些學生難以獲得良好的實習機會,特別是私校的非理工醫護學生。
一名私校的行銷系學生,校方規定有實習時數,於是老師想盡辦法運用私人關係,安排他到一家咖啡店實習。你以為是星巴克嗎?不是!是台中一個偏僻地方的一家小店,只有老闆娘一個人,雇不起任何下手。這樣的店,要實習什麼?這名學生理想比天高,雄心壯志地提出一個展店計畫,老師也讓他過關。後來呢?他回答:
「不知道吔,老闆娘很忙,沒空理我,可能連看都沒看吧!」
這就是現在多數學生的實習經驗,只要這個拜託來的人脈關係願意幫忙簽個名、回個話,表示時數足夠,學生有得交差,可以畢業就好。
再有一名南部國立大學學生,也念行銷系,學校規定實習一年,她找到一個打工機會,在百貨公司頂樓負責辦理會員卡,工作內容是檢查身分證與資料無誤,沒人帶領、沒人教導。做了一年之後,我問他學習到什麼行銷?她搖搖頭說:
「我算是好的,做的是行銷的其中一個環節:客戶服務。有些同學在餐廳當服務生,還有在外帶飲料店shake、shake…就看報告怎麼寫。」
我知道的例子雖不多,但是幾乎可以大膽地斷定,在大學裡,存在著一個現象,有些實習是虛應故事!只是這件事無解,主要是卡在學生普遍認為實習要付薪水,任誰都無奈,不論是校方或企業。
三十多年前,念新聞系要實習,憑成績申請,動手搶才搶得到。因為那個時代,言論管制,媒體還未開放,家數少,報紙主要是兩大報,電視只有三台。媒體付不付薪水給實習生?一毛錢也不付!我還要自備單眼相機,花錢沖洗相片,更不用說上山下海的交通費,你說我會不會抱怨?
一點都想不到這裡去!
我的整個腦袋裡想的,只有這三件事:好好珍惜機會,好好學習,好好表現。
然而請注意,不是我特別清高,而是我那個時代的人都是這麼想的,把機會看得比薪水還重要!
你要知道,當時的報紙不是今天的十幾大張,而是只有三小張,每張報紙是現在的一半尺寸,一家報社養的記者都有數百名,什麼叫作「搏版面」?那才是!不過憑我一名實習記者,偏偏有本事幾乎天天擠上版面,還配一張圖,你看有多占篇幅!如此的囂張,還引來一位剛留學回來的正職記者來拜託我讓他掛名。
今昔相比,令人感慨!
實習之所以不叫工讀,就是以學習為重,不是為了領薪水,因此我的真心話是,為了讓學生有更多更好的實習機會,政府不要硬性要求企業給付薪水,否則守法的企業是不會有意願的。
為了屈屈幾萬元的薪水,賠上一個實習機會,以及未來的發展性,是得不償失的做法。不過,校方可以對企業做其他的要求,比如有前輩陪同與教導、有提供教育訓練、做的是與所學相關的工作內容等。
學生沒有經驗,實習最重要的是學習與發展性,如果有人願意給機會,累積經驗,爬著都要爬過去,還管什麼薪水!
攝影Teresa Shih
----------
洪雪珍的最新力作《哪有工作不委屈,沒有工作你會更委屈》
在各大書局及網路書店都可以購得:
●博客來 https://goo.gl/iBHnHV
●誠品 https://goo.gl/eMDCME
●金石堂 https://goo.gl/QqWDPA
●TAAZE https://goo.gl/BCywDe
●時報悅讀網 https://goo.gl/7miwRC
電子書獨家預購
●樂天KOBO https://goo.gl/Gaj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