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成了一項人生成就啊 』
週末的兩天在老地點 @彰濱微創中心
達成了人生中 第一次 『線上直播』內視鏡手術
由我們彰化秀傳醫院骨科部 胡名賢部長 擔任座長
由小弟我來示範 經椎間孔脊椎內視鏡
一個半小時的時間 原本還以為綽綽有餘
沒想到遇到的無語良師
竟然真的有椎間盤突出以及狹窄的問題😭😭😭
還好沒有漏氣 照著平常的步驟 座長的指引
還有兩位Joimax 廠商的協助下
最後成功的在一個半小時內處理完😅
這次AO Spine 非常給力
兩天的線上課程
從頸椎到腰椎 從前開到後開
邀請了台中榮總 台北榮總 台大 亞東醫院
花蓮慈濟醫院 林口長庚醫院 的醫師
都是目前這幾個領域上的前輩先進來示範手術
線上課程能提供近似手術者的視角
也能立刻提問且得到解答
這是一般實體課程上比較難解決的問題
即便如此
我還是懷念實體課程啊😅😅😅
#脊椎內視鏡
#微創脊椎手術
#椎間盤突出
#彰化秀傳醫院
#戴著浴帽怎麼也帥不起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290的網紅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您的支持 讓我知道還有人在乎 受益,也可以提供更優質的內容給大家!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dc9eb737-7abd-4ed4-9cb0-19b93459627b 員生醫院 吳漢強主任 學經歷 https://www.ysh.org.tw/?page_i...
台大內視鏡醫師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門診胃腸鏡檢查,術前新冠肺炎評估🌈
我希望這個議題被重視,才不會讓胃腸鏡檢查變成疫情的破口,記得之前的案例也是胃鏡檢查前的PCR被發現的,請大家多多分享這篇文章,提高大眾認知與認同💪💪💪💪💪
💖上週五參加了消化內視鏡醫學會舉辦的線上專題
題目: 新冠肺炎下,腸胃內視鏡臨床上遇到的挑戰
專家醫師提到目前北部幾家醫院(台大,北榮,林口長庚, 北醫,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以及輔大)的胃腸鏡檢查術前評估規範如下 📣
1. 檢查前七天內電話詢問相關旅遊病史以及症狀,只有林口長庚有此作業流程。(員生胃食道逆流中心以及台北中山我的患者也有)
2. 檢查當天詢問相關旅遊以及接觸病史以及症狀等, 所有醫院都有
3. 門診胃腸鏡檢查前
👉須提供3天內新冠PCR 核酸陰性報告: 北榮,北醫, 林口長庚,仁愛院區 (員生胃食道逆流中心麻醉內視鏡,及台北中山無打過疫苗的患者)
👉須提供3天內新冠抗原快篩陰性報告: 台大(近期可能會修正)(員生胃食道逆流中心不麻醉內視鏡)
👉不需要提供: 輔大
🥸主持人以及專家群一致認為: 打過疫苗不應該取代PCR 或是快篩陰性的報告,因為DELTA突破性感染早已不是新聞, 打過疫苗仍舊可能是感染者. 另外台大的教授也指出:台大近期可能也會因應DELTA突破性感染而將門診胃腸鏡改成需提供“3天內新冠PCR 核酸陰性報告”
📣重點: 因此根據疫情的嚴重度分區 (快篩以及pcr的費用根據政府規定,不符合則需自費):
我在台北中山醫院的患者❤,門診檢查胃腸鏡一律須持有👉7天內新冠肺炎PCR陰性報告才可以檢查,已請護理師聯絡病患!!
我在員林員生醫院胃食道逆流中心的患者💖,門診檢查胃腸鏡一律須持有👉3天內新冠肺炎抗原快篩陰性或PCR報告才可以檢查,已請護理師聯絡病患!!
😊以上規定 會根據疫情做 "滾動式調整"
歡迎 各家醫院的內視鏡中心以及檢查室朋友 留言分享你們的處置規範
感謝各專家提供以下該院規範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1.檢查當天詢問相關旅遊以及接觸病史以及症狀等,
2.門診胃腸鏡檢查前不需提供PCR,除非臨床有相關懷疑才需要提供PCR
3.急診胃腸鏡需PCR陰性報告
🌈彰濱秀傳:
內視鏡檢查當天需要有三天內的快篩陰性報告
#消化內視鏡醫學會 #員生醫院 #中山醫院
#新冠PCR #新冠肺炎 #胃鏡 #大腸鏡
台大內視鏡醫師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跨國界白袍紀事:半世紀臺大醫院國際醫療史】
在學生時代,就很好奇,為何台大的楊泮池校長(時任胸腔科主任),會對伊斯蘭教有所瞭解,甚至還會說幾句阿拉伯語。這對來自馬來西亞的阿金來說,格外的親切,因為這是我從小身邊所接觸的文化。後來才知道,原來有不少台大醫院的老師,都曾到過沙烏地阿拉伯進行國際醫療交流。
近期比較有聽說的是,台大和印尼的醫療交流,看了這本書,才知道還有利比亞、越南、蒙古國、瓜地馬拉。對於醫療人文關懷、台灣醫學史有興趣的朋友,或者對學醫有興趣的國高中生,可以來看看這本書。
藉由國際醫療援助,不僅讓台灣被世界看見,也讓參與者有所成長與收穫!
國際醫療交流最大的意義就是將醫學的人道精神發揮到極致,
Taiwan Can Help,台灣在半世紀以前就做到了!
醫療交流的影響力,有時難以想像,也無法用量化數據來評估。
不僅治療疾病、不只交流醫療技術,更是交流一份情感與友誼。
台大醫院吳明賢院長說:「台灣最成功的外交有兩個領域,一個是顧肚子——農耕隊,一個是顧身體——醫療。食物與健康都是民生基本需求,不因政治、種族而有所差別,台灣也因此得到了肯定與友誼。臺大醫院從1964年派出利比亞醫療隊開始,參與國際醫療交流已逾半世紀,見證了台灣的醫療外交,如果沒有留下紀錄,可能只是一些人的回憶,但是寫下來,它就成為歷史的一部分。參與國際醫療交流,不只是協助政府達成外交任務、增進台灣能見度,也是善盡作為地球村的一份子。而對臺大醫院來說,也因此得到較多主治醫師的名額,留下人才,如今有很多院長級的醫師,年輕時候都曾遠赴利比亞、沙烏地阿拉伯,他們願意離開舒適圈,接受挑戰、迎向未知,不只幫助別人,也讓自己成長,藉著在異國行醫拓展視野,增加歷練,後來都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醫院的領導者,甚至衛福部長,足以成為年輕醫師的典範。」
=====
目錄
推薦序1 讓無國界的醫療交流一直存續下去/侯勝茂
推薦序2 極其珍貴的醫療外交經驗/林芳郁
推薦序3 醫療外交是值得推動的事/陳明豐
推薦序4 國際醫療幫助他國,也有益醫師成長/何弘能
總策劃序 讓回憶成為歷史/吳明賢
前 言 推動國際醫療,展現台灣軟實力/婁培人
結 語 實踐人道精神,重新思考醫學的本質/朱家瑜
第1章 半世紀醫療外交緣起—利比亞
利比亞醫療服務大事紀
5位醫師負責兩百張病床,忙到沒日沒夜
醫師必須「十項全能」,隨時互相支援
有了台灣醫師,利比亞病人不用再遠赴義大利
遇見火爆少年格達費
歐洲進修,影響一生
醫療外交尖兵,讓台灣名揚異域
第2章 伊斯蘭東西文化交會—沙烏地阿拉伯
中沙醫療團大事紀
「愈是疼愛的孩子,愈要讓他接受訓練」
自告奮勇,迎向充滿未知數的挑戰
用實力贏得肯定,促成中沙醫療交流
建立制度、培育人才,才能真正讓民眾受益
文化衝擊大,尊重、包容創造雙贏
共用杯子喝飲料,尊重不同風俗
久旱逢甘霖,民眾淋雨狂歡
什麼病都看,練出全才
「聯合國」般的環境,年輕醫師快速成長
接觸歐洲醫學發展,拓展視野
學習承擔責任,從醫師蛻變為經營者
第3章 新時代國際舞台增輝—越南
臺越醫療大事紀
台灣醫療實力堅強,國際交流開步走
臺大醫院技術轉移,越德醫院成為越南移植醫學重鎮
病患重獲新生,視臺大醫院醫師為貴人
傾囊相授不藏私,給釣竿也給漁網
術前溝通,術後協助照顧病人
團隊來臺大醫院受訓,深度學習有效率
搶救心跳,面對複雜疾病不再束手無策
前一天在臺大醫院開刀,第二天在越南開刀
肺臟移植難度高,最晚發展
親自上刀,才是真正的學習
傳授protocol,基礎工程第一步
教整個團隊,不是只教一個人
那一晚,真希望有哆啦A夢的任意門
從臨床到研究全面提升,交流更有意義
學會變通,提供當下環境中最好的醫療
為病人著想,提供多種選擇
看到一張病床擠3個病人,才知台灣人多幸福
臺越相隔千里,藉醫療交流搭起友誼之橋
BOX 臺越交流幕後推手,從頭到尾全都顧
BOX 「NTUH-HOPE」臺越醫療交流計畫
第4章 千里外大漠醫療交流—蒙古國
臺蒙醫療交流大事紀
供需相符,資源才能發揮效益
有呼吸器卻沒有供氧系統,基礎建設待建立
腎臟切片過程驚險,病人痛到大叫
完成蒙古國第一例內視鏡修補耳膜手術
臺蒙醫師合作完成兒童聽損的基因研究
蒙古國中風死亡率高,協助成立第一個腦中風中心
手把手示範教學,醫護人員能力大增
多管齊下,降低中風風險
常見風濕性心臟病,像過去的台灣
解決眼前的病痛,也培養解決未來問題的能力
蒙古醫師認真學習,弄懂每一個「為什麼」
學會技術也要發揮所長,才能真正造福當地民眾
地大無法常就醫,設計適合的醫療模式
護理師輪流支援,長達半年
分享衛教經驗,發揮護理師強項
突破語言障礙,交流更順暢
從善如流,蒙古醫院也有活力走廊
生殖醫學交流的經驗與新生命誕生的喜悅
打排卵針到懷孕後追蹤,從頭教到尾
軟硬體同時到位,成功率才會提高
傳承經驗,讓更多人受惠
互派團隊,交流模式成功
教技術容易,建立文化難
病歷在病人手上,醫師難整合
國際交流拓展視野,也看到城鄉差距
與其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醫師能幫多少忙?政治改革才是根本
第5章 新南向攜手產業共進—印尼
臺印醫療交流大事件
響應新南向政策,深耕臺印醫療交流
一封來自印尼的電子郵件,意外促成交流
印尼醫師學習超音波,測量唇顎裂孩童的吞嚥功能
長短腳的孩子經手術、復健,又能踢球了
建構緊急醫療系統,搶救垂危生命
想成功移植器官,不能只靠外科醫師
團隊完整學習,才可能發展移植醫學
台灣基層醫療普及,膽道閉鎖有機會治療成功
膽道閉鎖的印尼幼兒,等不到未來
兩個孩子來台移植肝臟,重獲新生
兵分兩路,推動國際醫療
遊戲中學習跨科合作,提升效率
護理團隊快速補位支援,解決問題
不只學醫術,更重要的是醫院管理
藉醫療交流傳遞思想與行為的DNA
把價值觀與信念留在異國,影響力難以估計
培訓當地醫護人員成為種子教官
分享制度與經驗,臺灣當仁不讓
移植台灣經驗並非易事
出發點單純,收穫反而出乎意料
有能力,就應該回饋國際
BOX 半世紀醫療外交耕耘,新時代國際舞台增輝
BOX 善盡世界公民責任,讓他國因台灣而改變
第6章 火山下婦幼健康提升—瓜地馬拉
臺瓜醫療交流大事件
訓練當地醫護擔任種子教官,才能永續經營
同步提升軟硬體,搶救新生兒
看到助產士接生,彷彿時光倒流
「人」是最重要的資源
臺大醫院代訓瓜國護理師,回國後就能開班授課
不是幫忙接生,而是幫忙找出問題
提升醫療水準,需要在地醫護自發投入
先確保母子均安,再改善開刀技術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
在地醫護求知欲強,討論熱絡
產婦集中,感染風險令人擔憂
黃金1分鐘,從鬼門關救回小生命
小孩不是大人的翻版,新生兒也不是兒童的縮小版
交流新觀念,深化夥伴關係
產房有兒科醫師輪值,值得台臺灣借鏡
中醫醫人,上醫醫國
生平第一次,由學員頒發感謝狀
凡事起頭難,改善生產死亡率需30年
臺瓜雙方共同努力,才看得到成效
台大內視鏡醫師 在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您的支持 讓我知道還有人在乎 受益,也可以提供更優質的內容給大家! https://pay.soundon.fm/podcasts/dc9eb737-7abd-4ed4-9cb0-19b93459627b
員生醫院 吳漢強主任 學經歷
https://www.ysh.org.tw/?page_id=5694
私立中山醫學院醫學系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院碩士
大葉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學系博士
中國安徽醫科大學皮膚科博士班
法國巴黎第七大學硏究員
香港大學頭頸外科硏習
台大耳鼻喉科進修
中華民國耳鼻喉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美容醫學專科醫師
台灣亞太美容外科醫學會美容外科專科醫師
台灣生髪抗老化醫學會生植髪專科醫師
私立中山醫學院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漢強耳鼻喉科診所及佳佳診所
姚思美時尚診所主診醫師
主治項目
耳鼻喉疾病之診查及治療、鼻整形手術及內視鏡顯微手術及微創手術
耳部: 中耳炎、耳鳴、眩暈、聽力障礙、聽力矯正、助聽器研發配置
鼻部: 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鼻中膈彎曲、創傷性鼻部手術、鼻部整形
喉部: 睡眠呼吸中止症、聲帶問題
頭頸部: 良性及惡性腫瘤之診斷及治療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D0OqKg1k7k/hqdefault.jpg)
台大內視鏡醫師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主持人:詩瑋
來賓:員生醫院胃食道逆流中心主任暨中山醫院腸胃科 吳文傑醫師
主題:終結胃食道逆流
近10年來,胃食道逆流儼然成為新文明病之一,每4人就有1人罹病。胃食道逆流發生的原因是為什麼?火燒心的感覺有沒有可能是我的心臟真的有問題?壓力、暴飲暴食、肥胖、愛吃消夜都會影響嗎?有藥物可以治療胃食道逆流嗎?什麼情況可能需要考量手術?膠囊內視鏡又是什麼檢查?讓吳文傑醫師告訴你!
收藏好書: https://reurl.cc/pdZ9rx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日 11:00 am-12: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20.04.14
#StayHome
#宅在家
#胃食道逆流
-----
按讚【觀點】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 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蘋果APP下載: https://news98.page.link/apps
安卓APP下載: https://news98.page.link/play
線上收聽: https://pse.is/R5W29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Apple Podcast: https://goo.gl/Y8dd5F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rpx4cf0Dy4/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jEGjFsNfpo3TqVmJlUZ53iiAz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