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 #111學測 #學習歷程檔案 🇹🇼
有關學習歷程檔案的相關報導彙整,將最近幾天的報導彙整如下,提供108學年度入學的師生家長參考。(引述來源:臺南一中)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公布全台1930個校系的高中學習歷程項目內容草案,最後請以各校系簡章為準。108課綱這學期上路,高一新生需建置學習歷程檔案,包括基本資料、修課紀錄、學習成果、多元表現四部分。分別摘錄如下:
一、修課紀錄:
(一)八成五校系參採各高中一定會開的「部定必修與加深加廣選修」修課紀錄。
(二)部定課程分八大領域,最多校系參採語文領域
(三)有562系參採科技領域、334系參採綜合活動領域,113個系要看高中「健康體育」、看重「藝術領域」的成績也有208個系
二、學習成果:
(一)近500校系參採「探究與實作」學習成果。
三、多元表現:
(一)1930個校系都要看「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四、以醫學系為例
(一)台大醫學系
1.參採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技以及「醫藥衛生學群」修課紀錄及學業總成績。
2.學習成果重視「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成果」。
3.多元表現參採「多元表現綜整心得、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執行成果、社會服務經驗、檢定證照、特殊優良表現證明及其他有利審查資料」。
(二)陽明醫學系-不參採總成績,校長指人格特質更重要。
1.參採修課紀錄的「自然科學領域、探索實作成果、科技領域、醫藥衛生學群」。
2.也看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和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這一大項要由學生自己填,會是審查委員最想看的重點,希望從中找到有從醫動機的學生。
3.陽明醫學系重視書面審查,約占10%。
4.陽明醫學系成立「醫師科學家組」及「醫師工程師組」。
五、其他重點或特殊條件之校系
(一)台北醫學大學牙醫系參採藝術領域修課紀錄,副校長朱娟秀說,牙醫重術科,手巧不巧與未來從事專業工作有關。再加上北醫大重視人文藝術、人道關懷、國際觀,參採藝術領域,也希望學生具藝術鑑賞能力。但台大牙醫系完全不看藝術領域,而是傳統的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科學、社會及科技領域,再加上醫藥衛生學群與學業總成績。
(二)台大電機系和資工系參採的修課紀錄項目較少,台大電機只看數學、自然科學及學業總成績,台大資工看數學、自然科學、科技領域及學業總成績;同一類科系清大電機系甲和資工甲,參採修課紀錄比台大多,電機甲看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科學及科技領域,也看資訊學群、工程學群、數理化學群及學業總成績;不過,清大資工甲卻不參採科技領域。
(三)台灣大學數學系部定課程參採數學、自然科學領域,但不看學業總成績。系主任崔茂培說,台大數學系就是要找數學能力比較好的學生,有高中生數學天分好,但其他科不行,很難在甄選中突出。台大數學系決議不看總成績,希望能找到更多數學偏才。
(四)台北大學會計系是傳統第一類組生報考的科系,但要採計科技領域。會計系教授王蘭芬說,大數據能減少很多人工作業,會計人要會運用科技做商業分析,了解AI很重要。或許未來不只是會計要採科技,而是商業科系都會考慮採納。但台大會計系不參採科技領域,只看國文、英文、數學、社會領域,資訊學群和財經學群與學業總成績。同樣是會計系,選才的看法大不同。
(五)中原大學工業系統工程系管理組要採社會領域,且採納社會領域探究與實作成果。系上教授楊康宏說,中原大學以理工為主,但強調全人教育。系上培育解決問題的人才,很多人未來走上管理職。希望能挑選具人文探究能力的學生。
六、小結:
(一)學習歷程符合108課綱的改革,學生要能適性學習,有關單位也要透過公正公開的選才程序,讓他們適才適所。高教司司長朱俊彰說,大學要的是懂得自主學習的學生,學習歷程重質不重量、重視多元評價,且以校內活動為主。
(二)新課綱推學習歷程 家長憂恐淪"多錢入學",學習歷程重質不重量,並且會以校內活動為主,學生不用擔心淪為軍備競賽,只要修習想念校系採計的相關課程,並將課堂中學到的東西統整為心得,就能做為升學加分的依據。
(三)部分坊間補習班宣傳可以幫忙打造漂亮的學習歷程,鼓勵參加付費的校外活動和競賽等,引起家長恐慌。招聯會指出,大學教授對罐頭式的的備審資料評價低,靠補習班很難拿高分。大學取才具自主性,對高中生而言,不用各科都強,單科突出,也有機會勝出。
(四)根據招聯會最新公布的數據,不到13%校系需要「非修課紀錄成果作品」,需要「社會服務經驗」的也只有18%,需要「幹部經驗」的只有15%。招聯會指出,學生不用為了學習歷程勉強自己當幹部或志工,相較這些項目,其實有約1/3大學校系看重社團活動經驗,學生不妨在高中階段多多參與自己有興趣的社團。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14622
https://times.hinet.net/news/22536324
https://www.ttv.com.tw/news/view/10808310007400I/573
https://www.ydn.com.tw/News/350585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831/1525518.htm
https://udn.com/news/story/6898/4020935?from=udn-relatednews_ch2
台大化學所簡章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老師~~~我終於拿到上海交大的錄取了!!!上了我的第一志願:工商管理❤❤❤」
✏️✏️於是,俐媽向她邀稿,請她分享申請對岸大學的歷程和收穫,有類似考慮的孩子可以看看。
1️⃣ 為什麼想去大陸念書?
在大陸讀了6年小學,所以比起許多聽到「大陸」這兩個字就立馬浮現各種負面印象的人,我能以比較客觀的心態去看待台灣和大陸。回台灣後,趁寒暑假時我回過好幾次大陸,有次去上海,走在上海的外灘往陸家嘴那看去,我感嘆上海的繁華,也感嘆大陸的今非昔比。上海是個比台北更國際化的城市,有很多世界500強的公司,有比台灣更多的工作機會,可以看到更多不一樣的人事物。這個世界很大,台灣以外的天空無限遼闊。那何不趁18歲這個有犯錯的本錢、而且也不需要肩負什麼責任的年紀去外面看看,畢竟等20幾歲想出國念研究所時,你會要考慮太多事,因為你那時候已經要出社會、是大人了。我知道留在台灣或許也會有很好的發展,但是去上海,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去感受那些衝擊,會讓自己更加獨立、也迸發堅強,這是留在台灣沒有的,但卻是我想要的。
大陸競爭比台灣激烈很多,去大陸念書一定比台灣辛苦,但我想10年後、20年後回頭看,我一定會喜歡當初那個拋下安逸舒適,勇敢去闖的自己。然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上海復旦大學跟上海交通大學的世界排名都在台大前面,更別說北大清華,且每年都在持續上升,然後經費超多。
2️⃣ 關於申請
大陸每個學校都是獨立招生,跟台灣的學測申請和考指考完全不衝突。我只有申請復旦跟上海交大,但其他的也是都差不多,就是網路上填申請然後寄資料去。等它那個系統開放後照著簡章要求做就好。比較要注意的是復旦要求校長推薦信,所以要申請的人最好寒假後一開學就去找校長。不要等到它簡章出來才去。
復旦3月中、交大4月中公佈簡章,然後都沒有給很多申請時間,還要寄去,而且基本上校長都很難找,所以要早點去。像我就是等簡章公佈後才去找校長寫,弄得很趕,根本來不及去郵局寄,最後是寄7-11的DHL,大推DHL!雖然很貴,但是今天寄明天就到了,而且可以隨時查你的包裹到哪了。有想申請的學弟妹3、4月要密切關注各校的招生網,我有認識人就是太晚才發現簡章出來就來不及申請了,很可惜。
交大沒有要求自傳,但覺得還是寄去給它比較好,我覺得教授會看。申請的系統裡有些要填的東西它網路上講得不清不楚的,有要申請的到時候再私訊問我吧,不然要講的太多了😂
3️⃣ 關於學測成績&面試
北大清華起碼70以上,復旦的話比較特別,它有把國英數挑出來看,所以總級到沒用,國英數加起來要夠(41級),且每科都要頂標。
復旦的面試是辦成體驗營去玩3天,中間有一天安排面試;交大的話就只有一天,上午聽演講+參觀校史室,下午面試。如果申請復旦的話,聽學長講他們那年分成兩組,一組是聊天,一組是會被問可怕問題的,像是用英文說出4個化學元素。交大的話基本就是在聊天,但我有被問對於企業併購案的看法= =還有妳人生遇到過最挫折的事、講三個妳姐姐的缺點……我覺得面試很難,最多就準備個自我介紹和動機吧,還有想想你想告訴教授什麼,為什麼要錄取你,我遇到的教授都很和藹,就放輕鬆盡量答就好。
4️⃣ 香港vs上海vs北京
我之前也有想申請香港的學校,但後來沒申請的原因是因為香港的學校是在學測前申請的,而且它很看重你交過去的資料,所以要花很多時間心力去準備,我不想在學測前分心。而且香港的學費真的很貴,聽有上的同學說一年大概要100萬。對於我來說想去香港和想去上海的渴望差不多,所以就想說申請上海的就好,可以專心準備學測,然後把錢省下來以後去歐美念個研究所之類的(如果申請得上的話😂😂😂)。但不論香港還是上海,其實它們離台灣都不遠,但卻離世界近很多。北京的話,純粹是個人不喜歡北京,不然其實北京也是不錯的選擇啦,北大清華很猛,人大也很好,然後其實浙江大學也很好,也滿多人申請的,有些系在大陸的排名不輸復旦交大。
ps. 如果老師以後有學生想申請大陸大學的話可以儘管來問我沒關係 😀覺得申請大陸大學有些東西學校講得不清不楚,我也是有學長姐幫忙才省了好多麻煩😂
🏫 俐媽謝謝妳的分享哦😃
台大化學所簡章 在 喵喵狗的鄉民日報 PTT Dai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原文恕刪
趁著急診值班的空檔,來回一下這篇,手機排版紊亂還請海涵
先說小弟當年國中基測南投區榜首,申請是可以上建中的,所謂的被採訪也是有過(還記
得是中時),連台中某黑道補習班都直接冒用我的名義打給我同學說"你們班考最好那個XX
X已經來報名我們的濁X數學了,你要不要來?"
當然後來沒去建中,順利的升上了串,也不知為什麼就被慫恿去考了第一屆的科學班(當
年全名似乎是叫做高瞻計畫實驗班,分為三組,物理班40人,生物化學班各20人),莫名
其妙摸了個生物組第五名,也就進去念了
以上只是自述小弟背景,或許能搆著回這篇文的門檻
大概上下三屆都知道,我們這一屆出了個神人,苗栗來的(國高中時期也是苗栗傳說),高
一到高二上幾乎都是全校第一(屌打數資),但是他整個大一全都在念自己的生物學,準備
選訓營和爭取那四個可以出國的名額. 還記得高一某天他喜孜孜地告訴我,太好了我終於
把高二化學念完了!,我問他念那麼快幹嘛,他表示"這樣才能接著念高三有機的部份,念
完之後生物化學和有機化學才不會看不懂啊!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整個裡拜上課時都抱著一本生態學在啃,然後就消失20天去選訓營
了,回來那天剛好是週五,下週一要段考,他一邊收書包一邊說"這一次考試的範圍我都
沒有念,能及格就好了",然後就繼續考了全校第一
強者如他,高一那次也是失利,並沒有爭取到出國名額
升高二時他的生活就更精彩了,早上進教室先擦桌椅,然後人就消失到實驗館練實驗了,
中午會回來吃飯午休,下午繼續消失,如果當天有體育課的話他會來跟我們打球,就這樣
持續了半年多,請了一千多節公假,抱回奧林匹亞金牌,而其他人也是趁這學期才勉強扳
倒他,讓他從長期校排第一的寶座上下來(當然還是全校前10)
某次體育課完,大家圍著電風扇吹的時候,同學問他,為什麼你那麼強? 他只有淡淡的
說,他真的覺得自己沒有多聰明,只是比大多數學生更早找到自己要的,後來我才知道,
他真的燃燒生命在拼獎牌的時候,每天一點睡三點就起床念書了,這絕對是我,甚至是大
多數學生做不到的毅力與努力
----------------------------------------------------------
剛升上高一去水利大樓的補習班試聽的時候,才熊熊發現,我準備聽高一課程,怎麼一堆
長得跟我一樣的屁孩在補高二高三?幾乎全都是數資班的學生耶!也是那時才恍然大悟,真
正的"資優生"或許真的不多,幾乎都只是"學優"而已,在我們身旁這些所謂的強者,可能
只是先跑一步,而且願意比你先跑一點而已.
(還記得當年高中數資班的物理老師就語重心長的說過,這一屆數資班的補習先修風氣很
盛,盛到很誇張,如果他們真的這麼厲害,為什麼不能靠自己念)
-----------------------------------------------------
強者我高中同學在拿了生物金牌,學測順利75級上台大醫之後,我問他未來要做什麼,他
回我"如果只是當醫生,拿別人已經研究出來的東西在用,我覺得很無聊,我想要念完醫
科之後走研究路線,去探索還未知的領域比較好玩",然後順手在畢業前再拿了個化奧金
牌.
聽完他的回答,我突然想到最初高一初成班之時,開了一次家長會,當時的校長餅乾進門
就對所有的家長說"各位未來醫生的爸爸媽媽,以後這個班就是醫科班了"(我到現在還記
得高瞻班當時招生簡章上寫的是,培育未來基礎研究之人才...)不過我們班40個人也是不
負所託,真的一半20個人都念了醫.
------------------------------------------------
另外一個補習班先修王,數資的同學,考了75級台大醫申請槓龜,就毅然決然考指考了,
他表示"台灣也才一所大學進百大,我不念這所大學最好的科系我念什麼?"霸氣考了個中
區榜首,如願以償去了.
數資班那年最後成績也超好,十個還十一個台大醬料,其他也幾乎都是物理電機等等.
另外一位數資班,我真心覺得"很聰明,不是只會念書"的同學相對起來"只"考上了中醫雙
主修,成為小弟的學長,直到大四還在被他媽媽問要不要重考......
--------------------------------------------------
廢話說這麼多,小弟只是很感慨,從高中到大學,混在一堆強者中濫竽充數了這麼久,確
確實實體會到,很多人真的真的只是"會念書",他們真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就是被趕鴨
子上架,在社會/家長/文化等氛圍下死K活K,硬是塞進了窄門,撈了個醬料或台大,念得
自己沒興趣,最後出社會做的也不是自己本科系相關的事情.(小弟當年重考時,前面坐一
個台大心理回來重考的,他說報到當天系主任很悲情地在系辦裡,對排隊休學的同學說"
同學,可以多考慮看看,我們系也不錯啊...")
從小念到大,真心覺得,會念書<=聰明<=有腦<=智慧,高中三年也只是拼一張門票,我常
跟大學的吊車尾夥伴們互開玩笑,說隔壁藥學系的隨便抓幾個認真的來我們系,大概都能
前10,升學考試真的是少個幾分命就變賤了.(玩笑話,沒有要戰)但這真的是最悲哀的地
方,把一個沒什麼想法,只會念書的醫科學生(小弟相關科系,故以此舉例)丟去街頭,他
可能被罷凌成失智;但是一個8+9可能卻知道,他只要一包煙就能交到一群情義相挺的兄弟
.那這個8+9雖然不會念書卻能生存下去,是否比這個學生"聰明"多了呢?
而進入臨床工作後(一樣以自己作為例子),根本不會有人管你台大醬料出來的還是中山,
緊急狀況的應變能力和臨床工作的態度(有腦)才是決勝負的關鍵,而這非常大一部份建立
在個性與做人(智慧).
扯遠了,我想表達的是,世俗社會上對於強者/成功的定義,很大的一部份取決於學歷/薪
水/社經地位...等等,而對於學生來說無非是系所學校成績,不要在睜眼說瞎話說,出了
社會這些沒人看,真的沒人看的話這個板就不會從台科戰到大葉了啦...
對於這些年紀輕輕就有同輩無法企及的成就的學生,在我看來真的是運氣比較好的一群,
他們剛好被放對了"點",天賦(會念書)和努力(自己肯念)的方向match到了,自然發光發
熱,如果發展的方向錯誤,EX:很會念書爸爸卻逼他去拉小提琴,練到手指破皮還沒興趣
於是一輩子默默無聞;運動健將被逼著念書,天份得不到發揮,書也念不好...,那也只能
平凡一生,成為你我之間的大多數人,而事實是,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
每年這個時期和八月底放榜必定要戰個兩次高中學校科系,無非也是腦X妓者媒體在那邊
帶風向,用醫科電機財金等等去衡量一間學校,一個學生真的是膚淺至極的事,台灣的高
等教育(甚至基礎教育)輸國外最多的地方,不是學識而是人格養成,基本的"做人"素養都
沒有,出了社會大概也就像現在人人喊打的妓者一般水準吧.
題外話,最後敝班"成就最高"的同學是一位高一時坐在我正後方,上課時會不斷用廢到笑
的冷笑話攻擊的同學,目前在哈佛念化學博班,也算是符合當初招生表上"基礎研究之人
才"了吧.
文長話多,感謝有耐心看到此的各位鄉民,祝福不管是在學的或是已經出社會的大家,早
日match到屬於各位的點,順風高飛.
--
台大化學所簡章 在 研究所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歡迎交流研究生學習歷程、研究所入學考試、推甄題目、解答、正備取錄取分數、考取 ... 如題小弟我錄取這兩間博士班,個人背景為大學化學系,碩士班目前在台科應科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