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文資局引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倡的「世界記憶」概念,徵選台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
去年台南神學院以「南部基督長老教會在台灣傳教之歷史文獻」為主題,即入選第一屆台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今年再針對同一主題進行增補,並與「賴永祥長老史料庫」一同提報,兩案雙雙入選第二屆世界記憶國家名錄發表。
能獲選登錄為台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除了代表基督長老教會在台宣教歷史的里程碑,更象徵民間單位對於文資保存的肯定。
透過台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期待能將南市的歷史脈絡與世界史連結,讓世界也能透過歷史研究認識台南。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75710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文獻 在 基督影評故事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ttp://www.tcnn.org.tw
詳細說明
●肩負教育使命
1885年,時值清光緒11年,6月12日英國宣教師巴克禮牧師發行台灣第1份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此即為《台灣教會公報》前身。巴克禮在《台灣府城教會報》的發刊詞中點出,漢字難學,使用者有限。為了傳達教會消息方便,並兼有教育信徒的使命,故採用本土化的廈門音白話字印製報刊。
《台灣府城教會報》除了教會消息之外,也記載了當時台灣的政治、軍事、經濟、及民情風俗等消息。如1885年台灣最早的中學及盲人學校設立、1887年台灣改設為行省,1894年甲午戰爭戰況、及1895年台灣民主國大總統唐景崧攜巡撫印逃離台灣至廈門一事,與當年日軍進襲接收全台的戰情變化等,深具獨特性與文獻價值。
●禀持公義報導
隨著時代變遷,歷經數度更名,於1932年正式定名為《台灣教會公報》。《台灣教會公報》迄今曾2度停刊,第1次於1942年4月至1945年11月,被日本政府強行停刊;第2次於1969年4月至11月,因國民黨政府禁令,無法使用台語與白話字,而於12月改以華語與漢字編寫。
《台灣教會公報》詳實記錄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威權統治下的政治參與,導致1987年2月的1825期因報導228事件,遭警備總部扣押,引發教會界2度遊行抗議,迫使警總連夜趕印公報,發還公報社。
為迎接2005年《台灣教會公報》創刊120週年,台灣教會公報社於2004年製作了《台灣教會公報全覽(1885~2002)》,提供豐富的史料,有利於台灣史及台灣教會歷史的保存。
●運用網路宣教
2011年起,為了更即時傳遞新聞,同時擴展《台灣教會公報》的讀者群,設立了「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Taiwan Church News Network, TCNN)。透過更環保、更豐富的網路平台,與眾教會分享訊息,讓讀者能掌握第一手的教會新聞。
TCNN初期以《台灣教會公報》內容為主,陸續將會結合各地義工記者,做更即時、多元的服務。同時也藉由《台灣教會公報》豐富的副刊內容,提供信仰造就與生活訊息。
電話號碼
+886-6-2356277
電子郵件
pctcnn@gmail.com
網站
http://www.tcnn.org.tw/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文獻 在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Archives of the PCT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講者:王昭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主委)、陳逸凡(台灣教會公報社總編輯) 時間:2023/5/13 (六) 14:30-16:30 地點:新營曬書店(台南市新營區中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