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為什麼我不支持「以核養綠」! (10/30/2018 蘋果日報)
"「以核養綠」是今年我聽過最扯的話術。 .... 台灣位於板塊交接帶,我們真的承受不起若是地震所造成的危害,若是新北市的核能發電廠倒塌,整個大台北都要遭殃,所破壞的海洋環境、土壤生態更是難以估計。
而「以核養綠」,恐怕只有以核,而沒有養綠,當大家越來越習慣核能所帶來的方便,那麼還需要節電嗎?當之後電又不夠了,是不是又要再蓋核五?
所以,政府的責任在於除了開發綠能產電以外,應該更積極的推廣民眾節電,讓總電量盡量在現有能提供的範圍內。適當的提高電費我是認同的,但我們應該為了環境,為了我們的下一代多負一點責任。...."
黃柏鈞/牙醫師
「以核養綠」是今年我聽過最扯的話術。
先說說以核養綠其內容主要有兩項,一是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即廢除2025非核家園的法條(此次公投成案的內容),二是重啟核四。
核能也許不會像火力發電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但核廢料的存放與處理,確實還是充滿爭議,特別是核廢料到底有沒有輻射線?核廢料處理絕對100%安全嗎?若這麼安全,存放你家好嗎?這些有人敢拍胸脯保證嗎?以前,墾丁的珊瑚礁多麼美麗,核三廠蓋了之後,被所謂的熱污染破壞殆盡,而這就是我們為了發展所付出的代價。
也許你會問,如果不發展核能發電,那麼電從哪裡來?我們應該是先想到,是否我們應該為了「台灣要發展」、為了「我們就是電不夠」,而「合理化」我們破壞環境的理由?為了現在經濟的成長,所以讓後代子孫收拾我們所破壞的環境,你不覺得很自私,又很不負責任嗎?
再者,台灣位於板塊交接帶,我們真的承受不起若是地震所造成的危害,若是新北市的核能發電廠倒塌,整個大台北都要遭殃,所破壞的海洋環境、土壤生態更是難以估計。
而「以核養綠」,恐怕只有以核,而沒有養綠,當大家越來越習慣核能所帶來的方便,那麼還需要節電嗎?當之後電又不夠了,是不是又要再蓋核五?
所以,政府的責任在於除了開發綠能產電以外,應該更積極的推廣民眾節電,讓總電量盡量在現有能提供的範圍內。適當的提高電費我是認同的,但我們應該為了環境,為了我們的下一代多負一點責任。
另外,各種以不理性的手段,如絕食等等要求政府聆聽自己的意見,我是不贊同的。無論你是反核還是擁核,這種訴求就是一種感情威脅和情緒勒索,畢竟民主社會就一定存在著分歧,一定有和你意見不一樣的人,憑什麼你就得要求大家聽你的話呢?
最後我想說,筆者是真心希望台灣環境是能永續發展,而不是為了眼前的「生活方便」。
★ 更多影音資訊:
<3 鄭重推薦!超級棒的ㄧ系列有關台灣島嶼源起的科普介紹影片,內容深入淺出地介少了生活在我們這座美麗島嶼上的每一個老老少少的人們都必須要了解的基本地理、地質常識。
其實談到能源議題,或是經濟、科技等領域的議題,還是不能脫離我們所處的這個大環境,台灣島以及其周遭區域是一個怎麼樣的環境與先天自然條件,相當大程度的主宰了什麼樣型態的發展方式,什麼樣的能源型態,才是真正適合我們生存、發展所需的最佳選項。
看看這些地理、地質科學專業領域的科學家們費心費力研究出來的台灣地理、地質介紹科普影片,絕對可以讓我們每一個人對於自己每天生活、生存的這塊土地、海域有更正確、更深入的了解與掌握。這些都是不容錯過的珍貴、必看好內容!
順天而行 vs. 逆天而行 兩種思維與作法,我想絕大多數的朋友們都有足夠的智慧與判斷力可以分辨出哪一種才是比較安全可行,真正可長可久的方式與做法。不是嗎?
【紀錄新發現】20140802 - 臺灣大地奧祕系列 - 山起山落蓬萊島
https://youtu.be/Fgd8JHOVADY
大愛電視DaAiTV_發現_123_台灣火山的故事
https://youtu.be/PUoz4G5yWEs
【發現】20071222 - 深入地底脈動 - 台灣火山實探
https://youtu.be/xN5yj0iEVAQ
【紀錄新發現】20140830 - 臺灣大地奧祕系列 - 穿透海平面 - 台灣海底地形
https://youtu.be/cQZ4bxnUM9Q
圖片說明:
圖1~圖3是美國國家地質調查局地震資料庫中的統計分析資料,地圖上所呈現的地震,其統計時間為1900~2013的短短104年期間,最小的地震規模為7.0~7.5規模,最大的地震規模超過規模8以上。看看台灣所處的那個位置上有多少次7級以上強震吧。
以台灣的面積以及人口密度的現實狀況,台灣沒有任何體質可以承受任何一次輻射污染災害。
圖4是美國國家地質調查局地震資料庫中針對地圖上所顯示的區域內,從1900年1月1日起到2018年10月8日止,短短119年之內,台灣及其周遭地區發生過的地震規模大於2.5的地震震央所在以及其地震規模大小,完整的地震紀錄有12,949筆資料,但因為超過地圖所能顯示極限,所以目前地圖上只能顯示出規模較大的10,724次地震紀錄。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1030/1456743/
♡
同時也有4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共軍天昨天首度派出直9反潛直升機,進入我西南空域,引發外界關注。空軍強調,有注意相關動態,並研擬應處作為。學者分析,共軍此舉凸顯積極經營水下戰場,也就是巴士海峽的潛艦走廊。此外,台日執政黨今天首度展開安全對談,雙方聚焦中國對台日的軍事威脅。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
「台灣海底地形」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海底地形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海底地形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海底地形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海底地形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海底地形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海底地形 在 蔡阿嘎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海底地形 在 地質知識網絡- 【好文共賞】臺灣附近的海底地形#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海底地形 在 台灣大地奧祕05穿透海平面台灣的海底地形3mins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海底地形 在 台灣周圍海域海底地形圖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海底地形 在 台灣周圍海域海底地形圖 - 加油地圖 的評價
- 關於台灣海底地形 在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期末考高二基礎地球科學試卷卷別 的評價
台灣海底地形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大家都應該了解的,很基本的地理、地質常識。(04/16/2016 台灣地質知識服務網)
這張全球主要地殼板塊、活火山,以及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分布地圖,是由美國內政部所屬的USGS美國地質調查局所製作公布的,這是加上的繁體中文的版本,方便大家閱讀、理解。
在地圖上台灣北部的紅點是標示台灣目前還在活動中的活火山(地底下岩漿庫存在且正在活動) -- 基隆外海的龜山島,至於台北盆地北端的大屯火山群,按照定義,應屬於休火山。
生活在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相互交會擠壓、碰撞處,也和日本一樣同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之上,屬於全世界地震活動最頻繁地區之一的台灣島上,這張地圖上所傳遞出來的訊息,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要知道的地理、地質常識。
幫忙分享出去,讓自己以及自己的親朋好友們也一起清楚了解我們台灣的一大地理、地質特性。謝謝~~
如果朋友們還有興趣瞭解更多、更詳盡的台灣地理、地質常識的話,這裡有三支由行政院國科會正式補助拍攝製作的「發現台灣大地奧秘」系列影片,也ㄧ並提供給朋友們做參考:
★【紀錄新發現】20140823 - 臺灣大地奧祕系列 - 火山的故事
https://youtu.be/4o2MPZj4UAM
★【紀錄新發現】20140802 - 臺灣大地奧祕系列 - 山起山落蓬萊島
https://youtu.be/Fgd8JHOVADY
★【紀錄新發現】20140830 - 臺灣大地奧祕系列 - 穿透海平面 - 台灣海底地形
https://youtu.be/cQZ4bxnUM9Q
圖片資料原始來源:
台灣地質知識服務網 / 環太平洋地震帶Circum-Pacific Belt
http://twgeoref.moeacgs.gov.tw/GipOpenWeb/wSite/ct…
♡
台灣海底地形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看見台灣 系列專輯之二!! 這是一集難得一見、不容錯過的影片!(02/12/2016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在經歷過中台灣921大地震,以及剛剛發生的206南台灣大地震的傷痛之後,這集精心製作,詳細解析卻又淺顯易懂的台灣地質環境大解析的影片,是每一位生活在台灣島上的人們都必須要知道的基本地理常識。
這是一集值得跟大家分享的珍貴影像與知識,強烈的推薦給所有的朋友參考!看完也麻煩分享出去給更多的朋友了解台灣島嶼地質的特性喔~~謝謝!
大愛電視【紀錄新發現】20140830 - 臺灣大地奧祕系列 - 穿透海平面 - 台灣海底地形
唐山過台灣的歷史裡,難以航渡的「黑水溝」,究竟是什麼?當琉球群島或是呂宋群島發生地震,台灣經常跟著連動是為了什麼?
台灣海峽曾經是陸地嗎?花東、墾丁曾經是海底珊瑚礁所在嗎?黑潮流經台灣東、西部,潮流和地形交互作用下,海底會產生怎樣的樣貌和生態?
中央山脈延伸恆春海脊,並和菲律賓海脊相接,這樣的地形讓台灣西南、南部海域、南中國海海盆,發生了哪些精采的內幕故事?
望著漫漫翰海,人們很難想像在海底下的地形,和眼前所見的世界有所不同。海平面是一道界線,也是一線連接,穿透海平面,我們將發現陸地和海底地形互為表裡,互為印證。
海底地形探測,解開了許多科學家和地質家的疑問,未來持續進行的海底地形探測隨著數據越來越豐富,會告訴我們更多地質的故事,甚至顛覆眼前所見的認知。
★ 這一系列的影集是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國科會)政策支援補助,由大愛衛星電視台負責執行製作的台灣地質科普教育影集。
觀賞完整影片:
https://youtu.be/cQZ4bxnUM9Q
★★★ 很棒的分析,高調推!! - 對災害的樂觀偏見與不尊重專業,是台灣災害管理缺少的關鍵思維!!! (02/06/2016 聯合報)
https://www.facebook.com/momlovestaiwan/posts/724042471064676
★★★ 請大家一起來幫個忙好嗎!!? (02/06/2016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在我們一起虔誠為南台灣地震災區民眾們祈福!向投入救災的所有國軍弟兄與警消、醫護人員們致上最高敬意 !為不幸罹難的同胞哀悼之餘.....
請大家一起來幫個忙好嗎!!?
這是 USGS 美國地質調查局所統計公佈的南韓、日本、台灣、菲律賓與中國大陸東南部地區在過去短短115年間(1900 ~ 2014)所發生規模超過6.5以上強震的地震規模及震央的統計分析,以及台灣島所處的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兩大板塊交會擠壓的強大應力作用所造成的每年地殼位移的方向與移動程度分析圖表。
這張圖表中的地震分為三個等級,最“輕微”的地震類別為規模6.5 - 7.0的等級,中等的類別是規模在7.0 - 7.5之間的地震,最嚴重的地震則以規模7.5 +(規模7.5以上)來標示。
麻煩大家幫忙仔細查看一下這張地震統計地圖,以核廢料安全處置時間動輒需要以千年、萬年,甚至百萬年為時間單位來計算的話,全台灣島有哪一個區塊是屬於地質穩定的地區可以適合來做核廢料終極貯置地點的呢。有誰知道下一個強烈地震將會發生在台灣的哪一個地點,而我們每天所必須面臨的地震威脅有多麼高呢?
你知道規模6.5以上的地震破壞力有多大呢? 1999年9月21 日凌晨發生在中台灣南投縣集集附近的921大地震其規模為7.3,這樣的地震強度在這張USGS 的地震統計圖表中還只算是中等程度的大地震,而今天凌晨(02/06/2016)震央位於南台灣高雄市美濃區但是造成台南地區重大災損的規模6.4大地震,根本還排不進這張USGS的強震統計圖表之中。
想想看,請大家幫忙冷靜、仔細的想想看,以我們台灣身處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以及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會碰撞擠壓的交會點之上的天然地理條件宿命,我們所面臨的地震風險有多麼的嚴重,我們怎麼能夠輕忽任何地震所可能帶來的威脅與破壞呢?我們哪裡有本錢不盡全力去防範、去降低任何地震所可能帶來的潛在威脅與破壞呢?
★ USGS地震統計資料原始來源:
Earthquakes M6.5+ 1900-2014 Magnitude
http://earthquake.usgs.gov/…/…/images/philippinesea_tsum.pdf
★★ 以台灣目前將近98%能源外購的比率,每年超過台幣2兆元的對外能源採購費用來說,我們哪裏有本錢浪費能源?我們哪裏有本錢不知節制的揮霍用電呢?我們哪有本錢不努力提升能源效率呢?
我們台灣每多建設一分的再生能源發電,每提升一分能源效率,台灣就能減少一分的空氣污染,水污染,也減少一分的對外採購能源的費用,發展再生能源和提升能源效率是取代高污染、高排放的火力發電的利器,就更不用提再生能源不會產生危害萬年,處理上極端危險、困難,費用又超級天價昂貴的核廢料以及核輻射污染問題了。
我們目前已經製造了夠多的核廢料了,不能再繼續丟給我們的後代更多棘手無解的核廢難題,並且糟蹋這片我們跟後代子孫借來使用的珍貴生存環境。
畢竟陽光、風力、潮汐、洋流、地熱能才是台灣真正自有的自主能源,由於能源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得我們現今擁有過去數十年中所無法想像、無法擁有的更多樣、更多重的優質能源新選項,是時候讓我們拋棄老舊的、僵化的電業、能源思維,積極的改革台灣的能源政策,建設台灣的新世代的、永續環保的新能源建設了。
透過大力發展再生能源與提升能源效率的建設,不但是解決台灣的能源問題,翻轉台灣不健康的能源對外依賴度,也才能促成台灣新的綠色產業發展、開發新的本土藍海產業鏈,創造真正在地的優質新工作機會、產生實質的在地GDP產值,任何改變都有其挑戰性,但事在人為,只要有決心,事情就不難。
在遭遇問題與挑戰的時候,有心要做的找到解決方案,不想做的只會找到推託的藉口。讓我們把握嶄新的契機,凝聚全民共識,攜手完成台灣能源轉型目標,為我們、為將來是代子孫、也為了整個地球環境生態打造一個乾淨、安全、永續的生存空間吧!
======== ♡♡♡ ========
☞ 更多的相關內容請至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momlovestaiwan ) 以及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官網 ( http://momlovestaiwan.tw/content/masterpage/Index.aspx )謝謝!! ♡
台灣海底地形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共軍天昨天首度派出直9反潛直升機,進入我西南空域,引發外界關注。空軍強調,有注意相關動態,並研擬應處作為。學者分析,共軍此舉凸顯積極經營水下戰場,也就是巴士海峽的潛艦走廊。此外,台日執政黨今天首度展開安全對談,雙方聚焦中國對台日的軍事威脅。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1991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Pp_a4olxBQ/hqdefault.jpg)
台灣海底地形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中晝新聞 #疫情最新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 #疫苗施打 #整點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RJTnqSu93k/hqdefault.jpg)
台灣海底地形 在 蔡阿嘎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拍攝時間2021年3月)全新單元來啦!看蔡阿嘎影片長知識~不用去日本!台灣就有!這次要帶大家尋找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神社,據傳全台灣還遺留有2、300座的神社遺址,現在變什麼樣子呢?我們就一個縣市一個縣市,慢慢把他們找出來跟大家分享!😁😁😁
► 訂閱二伯&蔡波能:https://pros.is/2UncleYT
► 訂閱蔡桃貴:https://pse.is/TsaiGray2018
► 訂閱蔡阿嘎Life頻道:http://pics.ee/AGaLife
► 蔡阿嘎主頻道:http://pics.ee/AGaU2
► 蔡阿嘎FaceBook:http://pics.ee/AGaFB
► 加LINE好友:https://pse.is/GaLine
► Instagram:http://pics.ee/AGaIG
【蔡阿嘎尋找台灣神社系列1:基隆新北】
[猴硐神社]
建造日期不明,約1934年,社格為社祠,可能是由當年興盛的瑞三礦業公司所奉獻,二戰後,猴硐神社並沒有馬上被破壞,但是隨著瑞三礦業的衰退,以及侯牡公路的開闢 ,最後難逃被拆除的命運。在臺灣的神社中具有設計上的特色,利用小丘的自然地形作成神社,與環境極為協調。此座鳥居屬於明神鳥居。
[金瓜石社]
1898年鎮座落成時,是全台僅次台南開山神社的第二座神社,從一開始就從頭打造參道、鳥居與社殿,可說是十分完整的神道空間。
祭祀大國主命、金山彥命、猿田彥命,為日本礦業人之守護神。日人離台後,神社廢除並遭破壞棄置,現僅存有二、三之鳥居、完整燈籠四對、旗幟台數對及拜殿柱子。
[基隆神社]
1912年設立(109年)的「基隆金刀比羅神社」供奉的是航海的守護神。基隆港是當時日本台灣往來的重要港口,故基隆地區一直有相當數量的日本人居住,也將他們的宗教信仰帶入基隆。
主祀能久親王、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天照皇大神、大物主命與崇德天皇。神社建築於1969年被拆除改建為現今中國北方宮殿樣式的忠烈祠。神社之大鳥居則改建為現今中正公園之牌樓,仍可見部分神社之石燈籠、狛犬及參道。
[汐止神社]
建於1937年,附近原為紀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之御遺跡地。(他是進攻台灣,於澳底登陸攻下基隆之日軍統帥)
國民政府來台後,台灣的神社幾乎被拆除或改建。而汐止神社於1946年被改建成汐止忠順廟,祭祀唐代的雙忠大將軍與儒釋道三教神明。除神社正殿被拆除外,鳥居、石燈籠與狛犬(石獅)被保留成為寺廟的附屬建物。忠順廟碑沿用原本是汐止神社社號標的石碑,因此依稀可見原本「汐止神社」的字樣。
#尋找台灣神社 #蔡阿嘎 #台灣遺留下來的日本神社現在變什麼樣子
#蔡桃貴 #蔡波能 #嘎嫂二伯 #二伯
#stayhomewithme #stayhome
聯絡蔡阿嘎:
withgalovetaiwan@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uC0_sn_3A8/hqdefault.jpg)
台灣海底地形 在 台灣大地奧祕05穿透海平面台灣的海底地形3mins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由國科會所推動的「科普傳播事業催生計畫」,補助大愛電視台製作的科學影片《 台灣 大地奧秘》系列,集結 台灣 地質和海洋領域超過二十位的科學界精英共同 ... ... <看更多>
台灣海底地形 在 台灣周圍海域海底地形圖 - 加油地圖 的推薦與評價
內容均屬科技部海洋學門資料庫所有,請務必尊重智慧財產權,.,2021年11月16日—行政院海洋委員會下屬的「國家海洋研究院」今天(16日)在臉書曝光台灣周遭海域海底地形圖 ... ... <看更多>
台灣海底地形 在 地質知識網絡- 【好文共賞】臺灣附近的海底地形#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好文共賞】臺灣附近的海底地形#地質出版品#海底地形整體說來,海底地形可用「東深西淺,南縱北橫」8字來概括,本文利用海底地形圖,輔以地質架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