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12歲以上青少年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12~18歲的青少年即將開始接種BNT疫苗,相信家長們都陸續收到接種通知單。不過有些家長仍然對於該不該讓孩子接種有所疑慮,主要是新冠肺炎在未成年族群大多為輕症,而且擔心BNT可能引發的副作用,不知道接種疫苗是否利大於弊。
-------------------------------------------------------------------------
👉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12歲以上青少年應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原因如下:
🔶疫苗安全有效:美國FDA及CDC已核可BNT使用於12歲以上青少年;歐盟EMA也已核可莫德納使用於12歲以上青少年,這些疫苗在青少年族群是安全有效的
🔶 可減少疾病併發症:少數青少年感染新冠肺炎仍可能嚴重到需住院,或併發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簡稱MIS-C);感染新冠肺炎後也有2~13%可能出現長期後遺症,疫苗可以減少併發症產生
🔶 減少病毒傳播與變異株產生:基於公衛角度,青少年接種疫苗有助於整體防疫
🔶 心肌炎副作用比例低:此副作用的整體通報率,不及萬分之一的機率,主要發生於第二劑接種後,且大部分病症都是輕微且短暫的
-------------------------------------------------------------------------
⚠️接種後可能產生的副作用:青少年接種BNT新冠肺炎疫苗後,可能出現疲憊、頭痛、肌肉痠痛等症狀,這些不舒服症狀發生率有五成以上。
⚠️打完第一劑後有10%會低溫發燒(大部分低於38.5℃),但第二劑後會有20%發燒,且半數超過38.5℃,當孩子感到不舒服時,可以使用退燒止痛藥降溫。
⚠️若在注射第二劑BNT新冠疫苗後的兩週內,若出現胸痛、呼吸急促、心律不整等感覺,請立即就醫。
https://www.pediatr.org.tw/people/edu_info.asp?id=52&fbclid=IwAR2VvHjMh1gHRw6B_AEmUO0Bje1MLn5TmVpknJcea_rfmOL5NKc-sN9pXfU
台灣 兒科醫學會 肺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後遺症照護資源到位,範圍再擴大】
七月底我與 苗博雅 MiaoPoya 議員一起舉辦Covid-19後遺症線上論壇,喚起更多人對Covid-19後遺症患者的關注。我們也要求台北市應該要成立專門為確診患者服務的門診,在市府及衛生局、聯合醫院的努力之下,從八月開始,北市聯醫中興院區成立跨科別特別門診,讓確診者及家屬不再求助無門。
我始終希望能提供完善的資源、清楚的資訊,給解隔離後仍有長期症狀的患者。只要有一位確診,就可能有一位後遺症的病人。因此後遺症的照護資源,需要確保能長期供應,資源要到位且範圍要擴大。
感謝 賴品妤 委員舉辦「武漢肺炎癒後追蹤及後遺症因應計畫座談會」,邀請我及 林昶佐 Freddy Lim 委員一起針對患者在後遺症期間的身心照護做更進一步的討論,更邀集台灣兒科醫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台灣神經醫學會等醫界人士一起討論後遺症的症狀及照護問題、具體需要哪些資源,並邀請 衛生福利部 石崇良次長與會。
會中我再次強調,如何讓長期症狀的病患可以就近求診、讓治療中的病患知道可能面臨長期症狀、讓更多醫院願意加入照護後遺症的行列,是後遺症照護的目標。石次長也帶來好消息,衛福部正在研擬將Covid-19後遺症納入「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PAC)的範疇,期待能盡快看見後遺症資源到位,照顧到更多後遺症患者。
#longcovid
#後遺症
台灣 兒科醫學會 肺炎 在 賴品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武漢肺炎後遺症
#LongCovid
全球疫情已經延燒一段時間了,許多國家都已經開始研究武肺是否有相關後遺症?後遺症會對民眾的生活造成什麼樣的困擾?會對國家發展造成什麼樣的阻礙?
台灣應該也要更進一步的開始研究武肺後遺症及相關的因應措施。
這樣我們才能給國人更健全、更妥善的照顧。
因此我召集了 #衛福部 相關單位,邀請 林昶佐 Freddy Lim委員、 林亮君議員,以及各專科醫學專家一同來討論與分享疫情期間所觀察到的現象。
在會議中我也要求衛福部,要研議一個長期追蹤的計畫,並且透過與國外的合作交流管道,深入研究這個新興傳染病,這樣才能提供有效的協助給病患,並且有助於我們的抗疫工作。
#感謝台灣兒科醫學會
#感謝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
#感謝台灣神經醫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