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書房:《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看黑幼龍的教養】
#文末有分享抽獎得好書活動2本
關於於教養孩子的方法,沒有上萬也有成千,這樣的數字顯示著所有父母的焦慮。
父母之所以焦慮,當然是因為孩子難教,而且很難溝通,父母只好千里尋母萬里尋父般去尋找各式各樣的解決方法。
當所有父母照著方法上的指示,依循著步驟,一步一步的實踐之後,會發現自己與孩子的距離一樣遙遠,孩子一樣不聽話,孩子不是越來越叛逆,就是越來越不快樂。
根據調查顯示,2009年到2017年之間,14~17歲的青少年的憂鬱患者地增了60%,別說青少年,就連12~14歲的前青春期孩子的憂鬱症比例也增加了將近5成之多。
心理學家葛瑞說,現在的孩子比「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孩子還要鬱悶,也比在「冷戰時期」的孩子更焦慮。
憂鬱症藥物的銷售比起十年前增加了400%。
父母該怎麼養孩子?又該把孩子養到什麼樣位置上去才算完成責任?
世界上有那麼多方法,理性的、感性的,為什麼不出一條只要一個方法,就能讓父母搞定孩子,可以什麼都不用記、不用學,輕鬆教養?
其實「萬用」的教養法不是沒有,而是父母不敢用。
這個萬用的教養法則就是「不管」孩子。
聽到「不管小孩」,許多人就膽怯了。
《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說得就是「不管」的教養,將會如何改變孩子,又將孩子帶領到什麼樣的境地去。
作者黑幼龍老師,是中文卡內基訓練的創辦人,是現任卡內基訓練台灣地區負責人。台灣400年來最有影響力的200人之一,長期致力推廣親子「慢養」教育理念。
在我養育孩子的短暫11個年頭,我將「薩提爾模式」導入家庭的教養之中,越推行,越有一股很深的感觸,孩子很聰明,她們需要的不是大人教,她們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
世界這麼大,人生這麼長,何不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闖蕩?父母的不管,不是什麼都不管,而是基於一種愛與信任,「我深信你有自己的想法,受傷了,你知道我就在這兒陪你」。
哪個孩子成長過程不受點傷?不發生點失敗?不產生點迷惘?
既然這些都不會消失,父母還教什麼呢?世界上有個名為「現實」可以代替我們去教育孩子,我們只要放手讓孩子去闖蕩,當孩子最穩固的靠山就行了。
曾經有個歐洲的教育家對美國的老師說,你們的教育像是挖寶藏,挖掘到寶石後,幾經雕琢磨練,最後讓它成為一顆閃亮亮的鑽石。而我們歐洲的教育像是在種花、種樹,不管是玫瑰、康乃馨還是菊花,種類很多,顏色和品種也很多,她們可能長在山坡,可能在平原,也可能在低谷,不管它們在哪裡生長,它們都能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這是我很喜歡《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裡的一個小段落,他將每一個孩子都是珍貴的寶藏,做了立體的詮釋,這樣的信念,一如薩提爾女士對所有人的信念。
這本書,是一個已經走過風雨走過教養之路,如今已經八十一歲的黑幼龍老師所寫,他的教養哲學讓他的四個孩子(三男一女)都受惠,四個子女如今各個有成就,也各個都成家立業。老大是耶魯大學碩士畢業,如今是台灣卡內基的執行長。老二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醫學院畢業,如今是華盛頓大學醫學中心副院長。老三(女兒)的成績從小學到高中都是第一名,本來可以進入羅耀拉大學法學院畢業,但她選擇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如今是三個孩子的全職媽媽。老么則是史丹佛大學碩士畢業,創辦過公司,如今是創投工作者。
這些看似傲人的學經歷,背後有著只有父母才能品嚐的苦楚,比如老二小學經常惹禍,選擇伴侶也選擇離過婚並且大他五歲的女子,結婚後有了自己一對兒女之後,還決定去柬埔寨領養一名孩子。
至於唯一的女兒呢,從小學五年級就開始化妝、打扮、捲頭髮、夾睫毛、塗口紅,然後結交男朋友,如今的丈夫就是中學時的男朋友。
叛逆又聰明的孩子,如何教?
這樣的孩子,父母越想管教,孩子就越叛逆,因為他們早已有著自己的想法。所以,「不管」才是最好的「管教」。
黑幼龍老師將最終的教養「結論」,倒著回放這些路徑,讓所有父母明白,真的有一種教養方式無須拆解步驟,也無須背誦,適合所有孩子的教養方法。
放手「不管」,爾後「陪伴」,亦是我目前體會最溫暖也最適合每一個孩子的教養哲學,因為每位孩子都是如花朵般的植物,而每位父母只要成為用心的園丁就可以了。
願我們成為真誠的園丁,陪著原野的孩子們。
博客來現在為這本書做限時優惠「折價券」
只有這本書才有,只要在期限內8/25-9/01
購買《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不含電子書)
結帳現領現折20元!
記得先領折價券再下單:https://bit.ly/3sFynzl
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s://reurl.cc/Dg0rRm
============
「週末書房《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贈書活動」
1. 參加資格:所有粉絲
2. 參加辦法三步驟:
✅ 在『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粉專上按追蹤
✅ 將此文章”公開”分享,並寫下「一本很想讓人一探究竟的教養書《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
✅ 在此篇文章底下留言「不管孩子真的很有用+分享自己實際的親身經歷」,例如:不管孩子真的很有用,以前吃飯都要一直叫,自從不管之後,小孩反而主動問什麼時候要吃飯)
符合以上三個動作,隨機抽出兩名,獲得《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一本。
活動期限:即日起至9/3(五)23:59 止。於9/4(六)的「週末書房」公布幸運得獎名單。
得獎者於三日內私訊回覆地址、電話與收件者,約兩週內就會收到好書囉。如未如期回覆,視同放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理財心...
「史丹佛大學在哪裡」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史丹佛大學在哪裡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史丹佛大學在哪裡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史丹佛大學在哪裡 在 台灣民眾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史丹佛大學在哪裡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史丹佛大學在哪裡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史丹佛大學在哪裡 在 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從柑橘園到科技矽谷的偉大學校! 的評價
- 關於史丹佛大學在哪裡 在 來到了史丹佛大學,裡面竟然有................................................ 的評價
- 關於史丹佛大學在哪裡 在 美國史丹佛大學英語夏令營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史丹佛大學在哪裡 在 [討論] 喝30%以下的酒至少休息12小時,才能代謝 - PTT推薦 的評價
史丹佛大學在哪裡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疫情期間不方便外出時,還是很多人想辦法運動
運動為什麼讓人這麼著迷?
雖然沒有建立規律運動習慣的時候運動讓人懶惰,
但是一旦有自己的運動節奏並愛上運動後幾天不動好像哪裡怪怪的。
《史丹佛大學的情緒修復運動課》這本書幫助我了解運動,拖過科學解答「為什麼心情不好時就應該要去運動!」這個問題。
我自己也很有共鳴,遇到挫折時,完全沒力氣動的時候,努力拿出開始運動的動力,動起來了就已經成功一半,讓人不知不覺減少心裡壓力,發現自己在運動的過程中是自由的。
不管你喜不喜歡運動,蠻有趣的一本書,可以來看看唷!
方言文化‧Babel Inside
#好書推薦
👇🏻 歡迎追蹤IG我的台灣生活🍀
https://www.instagram.com/marilog0907/
ASPORT
史丹佛大學在哪裡 在 台灣民眾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傳播力更強的印度Delta變種病毒,還是穿越國門進入到台灣社區,中央之前評估許久的入境廣篩,一直到27日(今晚0時後)才開始做。
3+11與諾富特混居事件的決策慢半拍,在這次Delta病毒來台時重蹈覆轍,執政黨政府自豪的邊境管制再度受到考驗,我們也點出幾個急需解決的問題,請執政黨不能再逃避!
-
➤ Delta病毒現蹤才入境廣篩,#超前部署在哪裡?
事實上,早在去年8月,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政策成果暨預防中心主任王智弘就曾提出「#入境普篩」,但指揮中心始終以「沒有必要」打回票。
如今本土疫情爆發、Delta病毒來勢洶洶,衛福部長陳時中一直堅持「入境普篩對病毒並沒有特別效果,目前國內採取入境居家隔離14天的措施都有守住邊境。」6月初才坦承「研擬中」,沒想到Delta病毒竟悄悄穿越國門進入台灣社區,如今才又緊急宣布入境廣篩政策。
在防疫議題上,執政黨一直喊著超前部署的口號,卻直到Delta病毒入侵台灣、民眾人心惶惶後才願意改,在在顯示 #只有後知後覺,#沒有超前部署。
-
➤ Delta病毒入侵逾80國,#重點高風險國家怎定義?
此外,指揮中心要求從巴西、印度、英國、秘魯等7個重點高風險國家入境者,一律入住集中檢疫所並在居檢期滿後進行PCR檢測,但目前全球已有逾90個國家出現Delta病毒,包括日本、韓國、澳洲及許多東南亞國家也出現大批確診案例,究竟「#高風險國家」的定義為何?指揮中心也從未說明。
-
➤ #各國搶打第三劑,台灣疫苗稀缺能跟上?
面對變種病毒威脅,#不少國家都祭出打第三劑疫苗的防範措施,然而台灣疫苗稀缺,算上外購、國產和美國、日本、立陶宛所捐贈的數量,即使全數到貨,也僅能提供七成人口完整接種,如果真的得打第三劑,所需的疫苗在哪裡?
另外,目前有許多國家研究顯示,混打AZ及莫德納疫苗可增加保護力,面對台灣的疫苗荒,混打也可能會是選項之一,但指揮中心至今仍沒有說法,只說「#需要更多科學證據再評估」。
而如果要寄望國產疫苗,陳時中先前在立院表示,高端、聯亞兩家國產疫苗廠商,技術都是重組蛋白,「#不易應付變種病毒」,先不論當初為何 #將國產疫苗的命運都壓在同樣的重組蛋白技術上,如今變種病毒入侵,#食藥署仍堅持EUA審查繞過三期人體試驗,國產疫苗能否應付變種病毒,恐怕才是真正「需要更多科學證據評估」。
-
這波本土疫情已造成上萬人確診、數百名國人染疫逝世,百工百業蕭條,在疫情趨勢漸緩之際,卻又出現Delta病毒的威脅,執政黨政府必須以科學專業防疫,虛心傾聽各界建議、儘速做出因應,別讓Delta病毒在國境之內擴散,造成更嚴重的危害。
#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
老朋友,歡迎上線回娘家
民眾黨黨員重整及繳交黨費作業起跑!
教學懶人包 👉 https://reurl.cc/KAx8yq
全新官網,重磅改版登場!
https://www.tpp.org.tw/
史丹佛大學在哪裡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我們常常會有一種「想當然爾」,或「理所當然」這樣的信念。就是呢,我的選擇就是大家的選擇啊!我想多數人可能跟我想的都一樣啊!類似像這樣的想法。
然而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很值得挑戰的哦!就像我常說的嘛,如果你認為的都是對的,而且這世界真的都是這麼運作的話,那你早就沒有問題啦,你應該是半仙不是嗎?
可事實上都不是如此,只是每次講到這邊的時候,有很多人哦,臉上就會透露出一種歪歪的感覺,就是呢不太認同!
因為他仍然相信他的想法是多數人的想法。沒有關係哦!我來跟你分享一個美國史丹佛大學,他們在1970年代末,所做的一個實驗。
這個研究團隊呢,問具集在實驗室的大學生,他們能不能拿著上頭寫著「悔改吧」,有一點像在傳教這樣的一個板子。
在校園裡面繞一圈,然後觀察學生的反應,同時再告訴他們,如果你不想這麼做,你可以用其他的實驗去替代。然而有些人就同意了這個實驗,而有些學生就拒絕了。
那在這些學生表達完自己參與實驗的意願之後,研究團隊就請學生推測,在自己的學校的學生裡面,大概會有百分之幾的人?當他們被同樣的要求要參與這個實驗的時候,有多少人會回答yes,那有多少人會回答no?
結果呢資料分析發現哦,那些願意參與實驗的學生,他們預測在史丹佛大學的學生裡,大概會有64%的人,和自己做同樣的選擇,也跟自己一樣,願意參與這個實驗。
但是那些不願意拿這個板子、不願意參與這個實驗的人,他們預測大概只有23%的人,會願意幹這種蠢事喔!
所以呢,這個研究結果也告訴我們,大部分人都會認為,跟自己做相同決定的人會比較多。
然而如果進一步的跟這些人做訪談,那些同意拿「悔改吧」這個牌子的學生哦,他們對於呢,要拿著這尷尬的牌子繞校園一圈,都會自我解讀成以下幾個狀況:
比如說,他們會講哦,遇到認識的人就告訴他們,我只是參與實驗就好了,不用覺得丟臉。
再不然就是他們會說,如果一定要參與實驗的話,那這種新的嘗試會比較值得,不要去做那些,沒有人知道、也沒什麼特別的事情。
也就是說喔,他們認為拿這個標語沒有太大的問題、沒有什麼心理障礙。但是那些不同意拿這個蠢牌子的這些學生哦,他們會覺得這個實驗,荒唐又無腦啊!
他們會說,既然要拿這種標語,那其他人會怎麼看我呢?再來,又不是一定要拿那種東西,才能知道大家的反應,想也知道,結果很明顯不是嗎?再來呢,反正只是為了學分做的實驗,誰要做這麼荒謬的實驗啊!
你看哦,這兩方的人馬,他們各自都有各自的說辭;而且呢,他們都還堅信自己的說辭,就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其實這就是一種典型的自我中心。
我們很容易用自己的觀點,跟想法來評斷他人;也就是說,我們很容易去預設他人。而這個預測在心理學裡面,叫做「錯誤共識效應」。
我們誤以為自己的意見、喜好,信念,行動,比實際上的更加常見。然而我們的諺語不是說了:「一樣米養百樣人」嗎?
你可能聽到這邊,可能會吐槽喔,說其實有另外一句是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啊!OK你要這麼說,我也沒什麼話好講哦!
但是呢,請你回到你真實生活裡仔細想想,如果你還是會遇到很多的不順遂,或者是呢,別人常常做一些讓你覺得意外的事。
再不然就是,你在人際裡面常常是有一點辛苦的,那麼你還要繼續相信自己以為的,就是大家以為的嗎?
還是你願意去尊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們需要的是去理解;因為只有理解才有溝通的可能,只有溝通才能夠達成共識,不是嗎?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無論是我們的YouTube還是Podcast。
在Podcast裡面呢,無論你是用蘋果手機還是Android手機,都有內建的Podcast服務;你可以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都可以搜尋到我們的頻道,並且訂閱我們。
當然了,你如果要使用Spotify或是Soundon的服務,也歡迎你去下載這個APP,在裡面也可以找到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實體課程,是在明年的4月18號開課的【寫作小學堂】。
我遇過很多人告訴我,就是他的人生裡,總有一天他要好好的寫作。那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你寫作的目的不是為了成為作家,也不是為了什麼特定的目的;純粹是一種生命的實踐與滿足。
那麼我很鼓勵你,可以參與我們的【寫作小學堂】。
這一門課喔,由嘉玲老師擔綱,她會帶著你回到文字的本質,還有你個人的本質,讓文字成為你最好的朋友。
當然了,如果你要把它用在工作,那也會很有幫助;然而如果你要把它用在自己身上的話,那麼你的生命會變得更豐富。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4月18號的這一門課名額在倒數了;我很期待你的加入,希望能夠在4月18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fGNXAAnitk/hqdefault.jpg)
史丹佛大學在哪裡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11/09(五) 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12/12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8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 11.1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0/20(六)或 11/25(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們常常聽過一句話,叫「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句話呢,在心理學有它的理論基礎,這個理論基礎,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叫做「單純曝光效果」,或者是有些翻譯叫做「簡單曝光效果」,基本上都在講同樣一件事。
這個「簡單曝光效果」或「單純曝光效果」,其實是在告訴我們,如果你想要創造一個人對你的好感,或者是他對你的記憶的話,就多出現在他的眼前。
在電視時代的很多廣告操作,就是用這樣的邏輯,當你看一次、看兩次,不管你看什麼節目中間的廣告,都是這個商品的時候,久而久之,你可能不僅是記住它,而且當你有相關的需要時候,你會優先選擇你所熟悉的,也就是你看最多次廣告的那個商品。
這樣的一個概念的理論基礎,其實是來自於1960年代,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叫羅伯.查瓊克,他做的一個研究。他的研究是這樣子做的喔,他找一群大學生,給他們看一些中文字,那當然在那個年代裡面,史丹佛大學的大學生,基本上是不認識中文字的。
所以呢,他們根本不知道這些中文代表什麼意思,於是呢羅伯.查瓊克,就把這些中文字,給這些學生看。然後呢,每個字的出現頻率都不太一定,從出現1次,到出現25次不等。然後,試著讓這些大學生,猜猜看這些字是什麼意思?
結果發現喔,重複觀看這些中文字越多次的人,他們就會越覺得這些中文字,所代表的是好的意涵。比如說,當我們看到「劫」難的這個「劫」,這個在我們中文的理解裡面,劫難的「劫」,它通常在指設是負面的意思。
但是,當一個學生看到這個「劫」啊,看了25次之後,他們會認為這個字是代表快樂啊,或者是積極啊,這些正面的意思。而不是像是生病啊,或傷心啊,這種負面的意思。
所以,其實歸根究底,不懂中文就是不懂中文。也就是說,他們對這些中文字的理解,是來自於他們本身好感的投射;當他們看得越多次,他們對那個字的好感就會越高。
有了這個發現之後,查瓊克他就想進一步的看看,這樣的現象是不是適用於人的身上。於是呢,他讓另外一群大學生,觀看一些陌生人臉孔的照片,跟上次實驗一樣,每個人觀看的次數從1次,到25次不等。
結果發現喔,隨著曝光的頻率增加,這些大學生,對於曝光次數越多的人,的主觀好感度、主觀喜好度也會增加。這個研究發現,就叫做「簡單曝光效果」或「單純曝光效果」。
可是,我常常說很多研究很棒,但是我們在理解這些研究的時候,常常是理解「一半」的,怎麼說理解一半呢?因為,當你的理解只停留在這邊,那請問一下,你不斷的在某個你喜歡、心儀的女孩子面前,不斷的簡單曝光,重複曝光,就等於你能夠贏得芳心嗎?
你回想一下,自己在國中、高中的時候,你每次下課都到你喜歡的女生,她的班級前面到處晃晃,每節下課都去,就等於你追到這個女生了嗎?甚至於,很多人在青澀跟悲慘的青少年歲月裡面發現啊,這樣子不僅沒有辦法得到對方的芳心,反讓對方有更討厭的感覺。
她討厭你的程度,就跟你出現的程度成正比,那這到底怎麼回事?這個狀況其實就我剛剛說的,理解任何研究不能只理解「一半」,因為「簡單曝光效果」它的後半部,而且是最重要的那個部分,叫做你要讓「簡單曝光效果」發揮作用,它的「前提」是什麼?
它的前提是,對方一剛開始對你的印象不能是負面的,如果對方一剛開始就討厭你的話,那這個時候,你出現的次數越多,只會讓她的反感越大啊。所以,你說這個研究「簡單曝光效果」,最重要的關鍵在哪裡?
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你的「第一印象」到底給別人什麼感覺?然而,我們常常對於自己的第一印象,是沒有知覺的。也就說我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我們的眼睛看不見我們自己,我們的耳朵多數時候,也沒有真的在聽自己,到底說的是什麼樣的話。
所以我很鼓勵你,在你想要運用「簡單曝光效果」,去創造別人對你的好感之前;首先啊,那最重要的那個第一步,叫做你要先確定,從別人的角度、從別的感知、從別人的眼睛、從別人耳朵裡面,你到底會不會下意識的,創造了一些「反感」給別人?
如果會的話,你第一個要做的是先調整這些部分,否則啊你的曝光次數越高,反而效果會越差。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跟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2月12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如同今天的內容所分享的,你要怎樣讓自己在第一時間,給別人的第一印象是好的?
如果你有這樣的一個需求,或者是你想要深刻的從這一個部分,去瞭解、去前進。你想要讓自己跳脫出「自我感覺良好」,這麼可怕的狀態的話。那麼12月12號的『人際回應力』,會帶給你決定性的幫助。
我們會用有系統的方法,幫助你去理解自己,平常不管在表情,或者是語言上的回應,到底給別人什麼樣的感受?更重要的一點是,你怎麼樣透過「表情的調整」跟「回應的提升」,去創造更美好的人際連結。
而且另外一提,12月12號這一期的『人際回應力』,是我們在2018年的最後一期;如果錯過這一次,下一期就要等到明年4月之後了。所以,我很期待能夠在12月12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b9jfEQWSHw/hqdefault.jpg)
史丹佛大學在哪裡 在 來到了史丹佛大學,裡面竟然有................................................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來到了 史丹佛大學 旅遊,見到了傳說中的大衛像,還逛了商場. ... 來去 史丹佛大學 /斯坦福大學校園, 建築,餐廳,宿舍l 北加州週末 哪裡 玩l 矽谷/硅谷小憩. ... <看更多>
史丹佛大學在哪裡 在 美國史丹佛大學英語夏令營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美國史丹佛大學英語夏令營。 2206 個讚。 Stanford University英語夏令營,使專為想要學好英語及體驗世界名校而設計的英語夏令營。 夏令營課程是由Stanford University ... ... <看更多>
史丹佛大學在哪裡 在 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從柑橘園到科技矽谷的偉大學校! 的推薦與評價
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全名小利蘭·史丹福大學, ... 史丹佛大學 /斯坦福大學校園, 建築,餐廳,宿舍l 北加州週末 哪裡 玩l 矽谷/硅谷小憩.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