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個消息,很多人內心裡都響起一句話「有生之年啊...」,這個消息就是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與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李光章餐敘,這也是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與台灣高階官員的首次會晤。大使克拉夫特除了表達明白中國的威脅之外,並提到台灣進入聯合國的議題。
在我看來,克拉夫特大使這番談話,比較偏向於「表態」。我認為,重點並不完全在聯合國,接下來可以觀察的是,美國是否有意願成立 #東亞北約(East Asian NATO-like alliance ),聯合東亞各國組成軍事同盟,共同防堵中國。這在今年二月時,曾任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前身為太平洋司令部)總司令、前美軍退役上將的布萊爾(Dennis Blair),出席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聽證會時,曾提出東亞北約的看法,他認為中國若真的動用武力侵略台灣,美國組東亞北約的可能性很高。
若東亞北約有隱約成形的可能,則代表美中關係正式進入冷戰狀態,若正式進入冷戰狀態,那就是全面性的經濟、軍事、外交上的直接對抗。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今年七月也發表了幾近檄文的談話,談話中提到「中國對南海大部分地區擁有主權的主張完全非法」,這也是美國首次就南海爭議表明反中的公開聲明。
近日訪台的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則是負責美國主導的新聯盟籌設「經濟繁榮網路」,是否會和 「東亞北約」 形成如同二戰後 「馬歇爾計畫x北約」 的經濟-軍事雙保險,讓擁有相同價值觀與利益的國家緊密結合,對抗中國霸權侵略,是值得觀察的。
而這個 #東亞北約若成形,就 #一定要有台灣的參與,否則就沒有意義!
為什麼呢?
這就要提到過去冷戰時期的SEATO,(Southeast Asia Treaty Organization),可稱為東南亞公約組織(或東約組織)的歷史。
東南亞公約組織,相較於北約組織,影響力疲弱許多,主要是因爲:
1. 地緣政治-組織構成不健全:東約組織8個成員國中,只有泰國和菲律賓位於東南亞;其他澳洲、法國、紐西蘭、巴基斯坦、英國和美國,有些是因殖民宗主國關係,有些就是在附近湊隊,並沒有起到圍堵中國的效果。
另外當時中華民國想參與,但英國、法國、菲律賓、巴基斯坦反對,因此少了一個強力抗中(共)的國家。
2. 組織強度:和北約不同,東約並未設立一支接受統一指揮的軍隊,而各成員國對軍事參與的程度也不夠積極,較重視自身國內利益,使得在越戰等主要戰爭中,未能產生有力的干涉效應。
3. 利益不同與內部矛盾:幾個國家的核心利益不同,如英法著重殖民地利益,泰菲要剿滅國內游擊隊,紐澳是想打好和英美關係,取得防衛保證。各國都沒有很用心在對外剿共,而區域利益又會有部分矛盾之處,和北約的戰略方針單一(抗蘇)不同。
另外,那時中國對外採取 「親第三世界,反西方殖民,假裝是好人」 的話術,且那時期的中國也沒有積極想入侵東南亞的計畫,導致東約各國後來都跟中國建交,再加上英法退出遠東事務,越戰失敗等影響,1977年名存實亡的東約就解散了。
因此,這東亞北約是否能成功,有3個要點:
1. #各國是否都認知到中國的野心和實際威脅:隨著中國野心擴大,目前以美國為首,各國開始警覺,近日間諜案、外宣爭議、科技與經濟上防堵的訊息,越來越頻繁。
2. #參與國是否代表性足夠:一定要有台灣不然沒有意義!台灣身為中國最想拿下的國家,也是抗中最有經驗的國家,位居封鎖中國向外的第一島鏈關鍵位置,也位居資訊戰爭的第一排搖滾區,重要性等於北約的西德,東亞北約的核心,一定要有台灣!
3. #經濟聯盟:各國是否能在軍事以外,經濟也形成充分連結,這點在國際企業的搬遷上,可嗅到蛛絲馬跡。另外一點很重要的,是參與成員保有一致的價值觀,比如民主自由的政體。
現在正是歷史的節點、是國際情勢風向轉變的關鍵時刻,我希望台灣能把握這個時機,透過外交體系,和美國與世界潛在盟邦強調,如果世界各國注意到中國威脅,就需要對台灣做出「戰略清晰」的表態!
我主張我們以「台灣」之名參與世界、進入國際組織!當我們越認識自己的歷史,當我們越了解自己是誰,就明白「台灣」從來都應該就是「台灣」,做回我們自己,我們的名字就叫台灣!
各國是否都認知到中國的野心和實際威脅 在 很多人內心裡都響起一句話「有生之年啊...」,這個消息就是美國駐 ... 的推薦與評價
各國是否都認知到中國的野心和實際威脅 :隨著中國野心擴大,目前以美國為首,各國開始警覺,近日間諜案、外宣爭議、科技與經濟上防堵的訊息,越來越頻繁。 2. ... <看更多>
各國是否都認知到中國的野心和實際威脅 在 社論》疑美論、反美論系出同源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因此,疑美論與反美論實際上是一體之兩面,符合中國霸權崛起的利益。 ... 的美夢,企圖輸出專制獨裁價值觀,威脅到民主與自由,才引發美國的反制。 ... <看更多>
各國是否都認知到中國的野心和實際威脅 在 [新聞] 反戰學者:俄攻烏是美挑釁台海緊張美要負- 看板Military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來源:
https://news.ltn.com.tw/amp/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245359
原文摘要:
反戰學者:俄攻烏是美挑釁 台海緊張美要負最大責任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3/03/20/4245359_1_1.jpg
由陽明交通大學退休教授傅大為(右二)發起,政大(退休)兼任教授郭力昕(左一)、
政大教授馮建三(右一)、中研院研院員盧倩儀(左二)成立「台灣反戰聲明工作小組」
,今召開「和平、反軍火、要自主、重氣候」記者會。(記者林曉雲攝)
由陽明交通大學退休教授傅大為發起,政大(退休)兼任教授郭力昕、政大教授馮建三、
中研院研院員盧倩儀等學者成立「台灣反戰聲明工作小組」,今召開「和平、反軍火、要
自主、重氣候」記者會,說明四大訴求,並公布學界連目前共有37人連署支持的名單。
馮建三表示,俄羅斯是烏俄戰爭主要發起戰爭之犯罪者,但挑釁主犯是美國,從犯是英國
,設圈套的人比動手殺人更糟糕,普廷是非常反列寧的人,而依去年4月美國發布資料,
美國用反恐名義在海外發動軍事行動增加的更多,兩個都是威脅。
傅大為表示,台海緊張情勢,美國要負最大責任,真正在抗中的是美國,中國感受到很大
危機、當然要反抗,台灣不應跟著美國後面抗中,台灣應該和美國、和中國採取等距離外
交,台灣不應「膝蓋式(敲一下、反應一下)」的反應中國威脅,而他們的反戰聲明已被
人偷跑外洩、還被畫兩個大叉叉貼在網路上,他們已因此被扣帽子和被抹紅、他們將提出
完整主張說明投書各媒體。
盧倩儀表示,美國新保守主義勢力當道,主張世界應該永遠是美國單極稱霸,犧牲其他國
家來支撐美國稱霸,用烏克蘭削弱俄羅斯,用台灣削弱中國,但台灣有什麼義務去做這樣
的事?反戰不是不反侵略,不是投降主義者,而是要打破禁忌和盲點,民間反戰是當政府
和美國談判時的重要勢力。
反戰聲明四大呼籲包括,1.烏克蘭和平:要停戰談判不要衝突升溫,2.停止美國軍事主義
與經濟制裁,3.不要美中戰爭,台灣要自主並與大國維持友好等距關係,4.國家預算用在
民生社福與氣候減緩而非投入戰爭軍武。
對於反戰聲明的訴求,成功大學電機系教授李忠憲日前曾批評,「反戰」口號混淆了侵略
與抵抗的關係,真正要做的應該是「反侵略,要和平」,認為反戰的主張是受到中共宣傳
的影響,無法區分侵略和抵抗侵略的差別。
我國駐德代表謝志偉也在臉書對此發文表示,威脅者、侵略者或加害者是俄國、中國無誤
,這些學者不是「反戰」,而是根本「站反」了,對於聲明要「台灣自主並與大國維持友
好等距關係」的說法,認為「『等距』是叫台灣躺著等中國拿電鋸來鋸」。
心得感想:
反戰學者觀點如下
馮建三:
「俄羅斯是烏俄戰爭主要發起戰爭之犯罪者,但挑釁主犯是美國,從犯是英國,設圈套的
人比動手殺人更糟糕,普廷是非常反列寧的人,而依去年4月美國發布資料,美國用反恐
名義在海外發動軍事行動增加的更多,兩個都是威脅。」
傅大為:
「台海緊張情勢,美國要負最大責任,真正在抗中的是美國,中國感受到很大危機、當然
要反抗,台灣不應跟著美國後面抗中,台灣應該和美國、和中國採取等距離外交,台灣不
應「膝蓋式(敲一下、反應一下)」的反應中國威脅,而他們的反戰聲明已被人偷跑外洩
、還被畫兩個大叉叉貼在網路上,他們已因此被扣帽子和被抹紅、他們將提出完整主張說
明投書各媒體。」
盧倩儀:
「美國新保守主義勢力當道,主張世界應該永遠是美國單極稱霸,犧牲其他國家來支撐美
國稱霸,用烏克蘭削弱俄羅斯,用台灣削弱中國,但台灣有什麼義務去做這樣的事?反戰
不是不反侵略,不是投降主義者,而是要打破禁忌和盲點,民間反戰是當政府和美國談判
時的重要勢力。」
這聲明根本是集疑美論大成,看到都膩了
這個邏輯跟黑社會恐嚇傷害民眾,但是民眾抗議卻要找警察的邏輯一樣
因為黑社會到處鬧事開槍,一定都是警察在挑釁!
根本呵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9.140.15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79307168.A.E7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