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出生、死亡與復活——Zack Snyder 的擁躉在高潮甚麼? | 盧斯達 on Patreon】
導演版《正義聯盟》(Zack Snyder's Justice League) 在電影以外,本身就是一個電影業的經典暗黑案例,也是奇蹟。
電影的製作史抖出來,便折射出「製作電影其實好困難」。擁有 DC 版權的華納高層,太想複製 Marvel 宇宙的成功,便將最不適合的作者向導演,放入「製作委員會」架構,強迫 Zack Snyder 改變前兩部電影的風格和敘述;為了增加每日放映場次,強迫《正義聯盟》必須剪到 2.5 小時,結果必然是整個故事「支離斷裂」。
後來 Snyder 的養女自殺,最終令其退出製作。華納也自信滿滿地拉了《復仇者》導演 Joss Whedon 過來魔改。最終《正義聯盟》如期上映,畫虎不成,變成人人恥笑的怪胎。
逆襲與奇蹟
四小時的導演版能夠重見天日,則是奇蹟。首先是狂熱的教派粉絲大力推廣,買廣告版、買私人飛機拉巨型橫額宣傳,要求釋出導演版。後來電影的演員也在社交媒體發難參戰,站了導演版那一邊。加上串流時代,HBO 要搞好自己的串流影業,就加碼給 Zack Snyde 後期和補拍費,令導演版完汁完味上映。
沒有 Netflix 帶起串流這門生意,一部四小時的電影不適合電影院,就會上映無期。前網絡時代,是大片商主宰觀眾能看甚麼戲,觀眾唯一權力就是買票與否,但對電影製作的影響相當間接。公義一定會遲來。導演版《正義聯盟》由死亡至復生,也在戲外上映了粉絲與大片商的對決,卑微的人類最後以熱情和意志成功逆襲片商,完成大衛打倒巨人的奇跡。電影公司高層屬意的版本一敗塗地,普通人與串流影業的「策略性同盟」,最終復活了導演版本。
整個行動重新定義了「甚麼是電影」,也為「不適宜在商業電影院上映」的異類找到歸宿。在沒有奇蹟的時代,任何小奇蹟都足以令人熱淚盈眶。
為他的執著乾杯
以前我不看美漫,也不太看超級英雄片。應該是看 Zack Snyder 之後,才開始留意漫畫。改編美漫神話的《守望者》,還有 Snyder之後的超級英雄三部曲 (《超人:鋼鐵英雄》、《蝙蝠俠對超人》、《正義聯盟》) 也許都生錯了時代。2010 年代是 Marvel 的時代,Marvel 成功不是 Marvel 有問題,而是觀眾被特定的經驗局限了, DC 那邊也有諾蘭的三部曲作為前設,大家對超級英雄題材都有預設期望。我剛好沒有,就當劇情片來看,非常受落。
Snyder 的故事並不晦澀,通常是被大量剪走,戲院觀眾才會得出「前因後果解釋不清」。《蝙蝠俠對超人》即如此,導演版多了 30 分鐘劇情,一切都解釋得很圓滿。Snyder 當然有很多放飛自我的自 high 段落。他沉迷慢動作;他沉迷忠實改編而不考慮「非漫畫迷」的閱讀困難;他沉迷營造氣氛,導致每次亞馬遜人出場時都要響那個 BGM。你覺得他經常自 high 過度,但又為他的執著乾杯。
一般導演用對白交代劇情,Snyder 則用 Cinematography 交代劇情。奇觀式的鏡頭和節奏。那些東西無法用文字或者口耳相傳來播道,完全是用心去看才能一個人感受。例如《蝙蝠俠對超人》的開場,他堅持不用言語和對白來直接塑造世界觀,這部電影的時間線是蝙蝠俠已經退休和迷失,正在「墮落」。開場時重演蝙蝠俠父母被打死的場景:中槍的父母倒下,母親的頸鏈化成一顆一顆下墮的珍珠,到最後是韋恩少爺年少時跌入了蝙蝠洞。這一切都意象化蝙蝠俠人生的「墮落」。
然後演蝙蝠俠的 Ben Affleck 第一句說話是一首詩白:
Tere was a time above... A time before…
There were perfect things. Diamond absolutes.
But things fall... Things on Earth...
And what falls is fallen.
In the dream they took me to the light. A beautiful lie.
畫面繼續,韋恩少爺倒在蝙蝠洞,然後一堆蝙蝠包圍他,帶他緩緩上升,象徵他用蝙蝠俠的身份治療創傷,向上飛出那個象徵黑暗回憶的蝙蝠洞,但他說,光明的出口是一個漂亮的謊言,他在義警生涯早已失去信仰。後來他對管家說,他不在乎報紙寫甚麼,他一向是一個罪犯,跟他打擊的罪犯沒有兩樣。
這一段是整部電影的開首。通常是觀眾姍姍來遲,或正在吃爆谷時不留心的時間線,但訊息量非常大。它一開場,就是氣勢不凡的大師之作。
神之降生、死亡與復活
那麼這三部電影合在一起,究竟講了甚麼?它其實講了一個宗教故事,或直接說,是耶穌和凡人的故事。《超人:鋼鐵英雄》講耶穌降生、《蝙蝠俠對超人》講耶穌受難,《正義聯盟》則講耶穌之死啟發了門徒,門徒集結起來對抗降臨世界的邪惡,還有耶穌死後復活。不是過度解讀,而是 Snyder 的影像交代明顯得不能再明顯。
《超人:鋼鐵英雄》講超人對自己與別不同的身份困惑,最後在人類家人的啟發下,選擇為人類而戰,成為啟發人類變得更好的神子。敵人要他交出自己,便類似經書中的客西馬尼園,電影還特意安排超人到一所教堂找神父聊天,將耶穌的玻璃壁畫與主角並排呈現,他就是神的化身。
《蝙蝠俠對超人》講人類如何面對外星人存在於世界的難題,整個世界都在批判超人是否應該行動,而他的救人行動都會有無關的傷亡者,令「神之子」良心受到責備,受到考驗。墮落的蝙蝠俠、操持一切的 Lex Luthor 都代表人類,人類無法接受自己不是宇宙中心,也不能忍受上帝之子不受人類控制,於是在十字架上釘死耶穌。
可以殺死氪星生物的氪星石,最後被製作成一支長矛,即歷史中刺中耶穌的朗基努斯之槍(Lance of Longinus)。最後超人用它來殺死故鄉的怪獸,同歸於盡,令質疑他的人類最終接受了「全善」確實存在。超人之死令蝙蝠俠「悔改」,重新找回行俠仗義的初衷。
《正義聯盟》,耶穌死後落葬,而蝙蝠俠則為了應付外星侵略者而招集隊友,是第一代聖徒集結起來的戲份。管家問為甚麼他做這些事,為甚麼相信這個行動,蝙蝠俠說:「因為信念 (faith)﹗」非常的宗教感。
聖禮
大致橋段的發展,導演版基本上是 re-contexualize 了 Joss Whedon 版本 (或者反過來說)。 Joss Whedon 的版本是超人最終一個救全家,其他人都成了配角,一部爆谷電影輕鬆完結; Syder 的版本則突出鋼骨起源與重要性,還有閃電俠在行動失敗之後突破自己,將時間倒流的段落。雖然超人還是各種能力點滿,但整個行動沒有其他人努力參與亦不會成功。你會感受到 Syder 對這個故事的角色充滿關注充滿愛——有時是太多的愛,所以一些刪掉也可以的段落,也在這次「告別之作」全部保留。
整部電影經歷了導演養女的死亡,之後電影死亡又重生,那種來自古老世界的神話意象撲面而來,一切最後以一首《Hallelujah》作結,與其說是電影/影集,整件事更像一首神話詩。它像一部21世紀的《吉爾伽美什史詩》,帶出了英雄和諸神的起源,世界的危機和墮落,講述人們的信念失而復得。
在《蝙蝠俠對超人》被評為「太過自我質疑的超人」和「太過黑暗的蝙蝠俠」,都只是處於「神被死亡試煉」的章節,他們都在《正義聯盟》完成了角色的弧度 (character arc) 。超人死而復生,成為之後人們熟知的樂觀積極的超人;蝙蝠俠由不再相信別人,變成懂得相信別人。Snyder 的角色是有發展的,只是發展速度不符我們的心急預期,像他的慢動作一樣,很慢,但看到最後一刻,看到所有的點和線都連結起來,確實有非同凡響的滿足感。
這三部電影攤開來,就是兩個主要角色的聖禮。本來是破碎的,然後通過試煉,變成更好的人,變成更好的英雄。前兩部電影的所謂「黑暗」只是為了鋪設他們後來的脫胎換骨。只是公司迫不及待,拔苗助長,最後浪費了精品。還是那句,華納太想學 Marvel,但你不是耶穌,你不能把水變成酒。你要醞酒,要找對人,還要給時間。
//喜歡老盧的文字的朋友,一如平常,歡迎贊助,感謝。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Porknuckle Gam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註1:阿努納或阿努納基諸神為蘇美神話中的諸神,分有天上神和地下神。在基加美修史詩中地下神有七柱是冥界的判官。 ※註2:杜木茲(Dumuzi)是蘇美神話中的牧羊之神。後在巴比倫尼亞神話中演變為塔木茲(Tammuz)也就是伊絲塔的老公。 ※註3:阿提拉將Dumu視為日文諧音的Doom(末日)並把ジ...
「吉爾加美什史詩」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吉爾加美什史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吉爾加美什史詩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吉爾加美什史詩 在 浩爾譯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吉爾加美什史詩 在 Porknuckle Gami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吉爾加美什史詩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吉爾加美什史詩 在 Porknuckle Gami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吉爾加美什史詩 在 Re: [問題] 英雄王真的是最古英雄嗎? - 看板C_Chat 的評價
- 關於吉爾加美什史詩 在 (地球星)宗教哲學複製文本儲存庫- 《吉爾伽美什史詩》 (又譯 ... 的評價
- 關於吉爾加美什史詩 在 [閒聊] 吉爾伽美什史詩新資料片- 看板C_Chat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吉爾加美什史詩 在 吉爾伽美什史詩英文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 ... 的評價
吉爾加美什史詩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神出生、死亡與復活——Zack Snyder 的擁躉在高潮甚麼? | 盧斯達 on Patreon】
導演版《正義聯盟》(Zack Snyder's Justice League) 在電影以外,本身就是一個電影業的經典暗黑案例,也是奇蹟。
電影的製作史抖出來,便折射出「製作電影其實好困難」。擁有 DC 版權的華納高層,太想複製 Marvel 宇宙的成功,便將最不適合的作者向導演,放入「製作委員會」架構,強迫 Zack Snyder 改變前兩部電影的風格和敘述;為了增加每日放映場次,強迫《正義聯盟》必須剪到 2.5 小時,結果必然是整個故事「支離斷裂」。
後來 Snyder 的養女自殺,最終令其退出製作。華納也自信滿滿地拉了《復仇者》導演 Joss Whedon 過來魔改。最終《正義聯盟》如期上映,畫虎不成,變成人人恥笑的怪胎。
逆襲與奇蹟
四小時的導演版能夠重見天日,則是奇蹟。首先是狂熱的教派粉絲大力推廣,買廣告版、買私人飛機拉巨型橫額宣傳,要求釋出導演版。後來電影的演員也在社交媒體發難參戰,站了導演版那一邊。加上串流時代,HBO 要搞好自己的串流影業,就加碼給 Zack Snyde 後期和補拍費,令導演版完汁完味上映。
沒有 Netflix 帶起串流這門生意,一部四小時的電影不適合電影院,就會上映無期。前網絡時代,是大片商主宰觀眾能看甚麼戲,觀眾唯一權力就是買票與否,但對電影製作的影響相當間接。公義一定會遲來。導演版《正義聯盟》由死亡至復生,也在戲外上映了粉絲與大片商的對決,卑微的人類最後以熱情和意志成功逆襲片商,完成大衛打倒巨人的奇跡。電影公司高層屬意的版本一敗塗地,普通人與串流影業的「策略性同盟」,最終復活了導演版本。
整個行動重新定義了「甚麼是電影」,也為「不適宜在商業電影院上映」的異類找到歸宿。在沒有奇蹟的時代,任何小奇蹟都足以令人熱淚盈眶。
為他的執著乾杯
以前我不看美漫,也不太看超級英雄片。應該是看 Zack Snyder 之後,才開始留意漫畫。改編美漫神話的《守望者》,還有 Snyder之後的超級英雄三部曲 (《超人:鋼鐵英雄》、《蝙蝠俠對超人》、《正義聯盟》) 也許都生錯了時代。2010 年代是 Marvel 的時代,Marvel 成功不是 Marvel 有問題,而是觀眾被特定的經驗局限了, DC 那邊也有諾蘭的三部曲作為前設,大家對超級英雄題材都有預設期望。我剛好沒有,就當劇情片來看,非常受落。
Snyder 的故事並不晦澀,通常是被大量剪走,戲院觀眾才會得出「前因後果解釋不清」。《蝙蝠俠對超人》即如此,導演版多了 30 分鐘劇情,一切都解釋得很圓滿。Snyder 當然有很多放飛自我的自 high 段落。他沉迷慢動作;他沉迷忠實改編而不考慮「非漫畫迷」的閱讀困難;他沉迷營造氣氛,導致每次亞馬遜人出場時都要響那個 BGM。你覺得他經常自 high 過度,但又為他的執著乾杯。
一般導演用對白交代劇情,Snyder 則用 Cinematography 交代劇情。奇觀式的鏡頭和節奏。那些東西無法用文字或者口耳相傳來播道,完全是用心去看才能一個人感受。例如《蝙蝠俠對超人》的開場,他堅持不用言語和對白來直接塑造世界觀,這部電影的時間線是蝙蝠俠已經退休和迷失,正在「墮落」。開場時重演蝙蝠俠父母被打死的場景:中槍的父母倒下,母親的頸鏈化成一顆一顆下墮的珍珠,到最後是韋恩少爺年少時跌入了蝙蝠洞。這一切都意象化蝙蝠俠人生的「墮落」。
然後演蝙蝠俠的 Ben Affleck 第一句說話是一首詩白:
Tere was a time above... A time before…
There were perfect things. Diamond absolutes.
But things fall... Things on Earth...
And what falls is fallen.
In the dream they took me to the light. A beautiful lie.
畫面繼續,韋恩少爺倒在蝙蝠洞,然後一堆蝙蝠包圍他,帶他緩緩上升,象徵他用蝙蝠俠的身份治療創傷,向上飛出那個象徵黑暗回憶的蝙蝠洞,但他說,光明的出口是一個漂亮的謊言,他在義警生涯早已失去信仰。後來他對管家說,他不在乎報紙寫甚麼,他一向是一個罪犯,跟他打擊的罪犯沒有兩樣。
這一段是整部電影的開首。通常是觀眾姍姍來遲,或正在吃爆谷時不留心的時間線,但訊息量非常大。它一開場,就是氣勢不凡的大師之作。
神之降生、死亡與復活
那麼這三部電影合在一起,究竟講了甚麼?它其實講了一個宗教故事,或直接說,是耶穌和凡人的故事。《超人:鋼鐵英雄》講耶穌降生、《蝙蝠俠對超人》講耶穌受難,《正義聯盟》則講耶穌之死啟發了門徒,門徒集結起來對抗降臨世界的邪惡,還有耶穌死後復活。不是過度解讀,而是 Snyder 的影像交代明顯得不能再明顯。
《超人:鋼鐵英雄》講超人對自己與別不同的身份困惑,最後在人類家人的啟發下,選擇為人類而戰,成為啟發人類變得更好的神子。敵人要他交出自己,便類似經書中的客西馬尼園,電影還特意安排超人到一所教堂找神父聊天,將耶穌的玻璃壁畫與主角並排呈現,他就是神的化身。
《蝙蝠俠對超人》講人類如何面對外星人存在於世界的難題,整個世界都在批判超人是否應該行動,而他的救人行動都會有無關的傷亡者,令「神之子」良心受到責備,受到考驗。墮落的蝙蝠俠、操持一切的 Lex Luthor 都代表人類,人類無法接受自己不是宇宙中心,也不能忍受上帝之子不受人類控制,於是在十字架上釘死耶穌。
可以殺死氪星生物的氪星石,最後被製作成一支長矛,即歷史中刺中耶穌的朗基努斯之槍(Lance of Longinus)。最後超人用它來殺死故鄉的怪獸,同歸於盡,令質疑他的人類最終接受了「全善」確實存在。超人之死令蝙蝠俠「悔改」,重新找回行俠仗義的初衷。
《正義聯盟》,耶穌死後落葬,而蝙蝠俠則為了應付外星侵略者而招集隊友,是第一代聖徒集結起來的戲份。管家問為甚麼他做這些事,為甚麼相信這個行動,蝙蝠俠說:「因為信念 (faith)﹗」非常的宗教感。
聖禮
大致橋段的發展,導演版基本上是 re-contexualize 了 Joss Whedon 版本 (或者反過來說)。 Joss Whedon 的版本是超人最終一個救全家,其他人都成了配角,一部爆谷電影輕鬆完結; Syder 的版本則突出鋼骨起源與重要性,還有閃電俠在行動失敗之後突破自己,將時間倒流的段落。雖然超人還是各種能力點滿,但整個行動沒有其他人努力參與亦不會成功。你會感受到 Syder 對這個故事的角色充滿關注充滿愛——有時是太多的愛,所以一些刪掉也可以的段落,也在這次「告別之作」全部保留。
整部電影經歷了導演養女的死亡,之後電影死亡又重生,那種來自古老世界的神話意象撲面而來,一切最後以一首《Hallelujah》作結,與其說是電影/影集,整件事更像一首神話詩。它像一部21世紀的《吉爾伽美什史詩》,帶出了英雄和諸神的起源,世界的危機和墮落,講述人們的信念失而復得。
在《蝙蝠俠對超人》被評為「太過自我質疑的超人」和「太過黑暗的蝙蝠俠」,都只是處於「神被死亡試煉」的章節,他們都在《正義聯盟》完成了角色的弧度 (character arc) 。超人死而復生,成為之後人們熟知的樂觀積極的超人;蝙蝠俠由不再相信別人,變成懂得相信別人。Snyder 的角色是有發展的,只是發展速度不符我們的心急預期,像他的慢動作一樣,很慢,但看到最後一刻,看到所有的點和線都連結起來,確實有非同凡響的滿足感。
這三部電影攤開來,就是兩個主要角色的聖禮。本來是破碎的,然後通過試煉,變成更好的人,變成更好的英雄。前兩部電影的所謂「黑暗」只是為了鋪設他們後來的脫胎換骨。只是公司迫不及待,拔苗助長,最後浪費了精品。還是那句,華納太想學 Marvel,但你不是耶穌,你不能把水變成酒。你要醞酒,要找對人,還要給時間。
//喜歡老盧的文字的朋友,一如平常,歡迎贊助,感謝。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吉爾加美什史詩 在 浩爾譯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切都是幻想出來的?
來讀 #BBC新聞 了解為何人們喜歡聽故事
📚Our fiction addiction: Why humans need stories
虛構之癮:為何每個時代人類都需要文學故事
📖A handsome king is blessed with superhuman strength, but his insufferable arrogance means that he threatens to wreak havoc on his kingdom. Enter a down-to-earth wayfarer who challenges him to fight. The king ends the battle chastened, and the two heroes become fast friends and embark on a series of dangerous quests across the kingdom.
一位英俊的國王擁有超人的力量,但性格中存在令人無法忍受的傲慢,注定了一場浩劫即將降臨在他的王國。一位樸實的徒步旅行者上場,向他發起了挑戰。國王結束較量後學到教訓了。之後,兩人英雄相惜,結為好友,在五湖四海一起執行一個個危險使命。
-insufferable: 難以忍受的
-arrogance: 傲慢
-havoc: 浩劫、毀滅
-down-to-earth: 樸實的、腳踏實地的
-chasten:懲戒、磨練、教訓
-embark on: 啟程、展開
🖊The fact that this tale is still being read today is itself remarkable. It is the Epic of Gilgamesh, engraved on ancient Babylonian tablets 4,000 years ago, making it the oldest surviving work of great literature. We can assume that the story was enormously popular at the time, given that later iterations of the poem can be found over the next millennium.
這個故事歷經數千年而不衰,足以說明此乃不凡之作。這就是《吉爾伽美什史詩》(Epic of Gilgamesh),刻在4000年前的古巴比倫泥板上,是現存最古老的偉大文學作品。完全可以假定,這個故事在當時非常受歡迎,因為在之後的一千年裏,這部詩作還有新版本被創作出來。
-remarkable: 非凡的
-engrave: 鏤刻
-enormously: 非常地、極大地
-millennium:千年
📜What is even more astonishing is the fact that it is read and enjoyed today, and that so many of its basic elements – including its heart-warming ‘bromance’ – can be found in so many of the popular stories that have come since.
更讓人吃驚的是,今天居然還有人在閲讀、欣賞這部史詩,而且敘事中許多基本元素都能在之後很多流行故事中見到,包括溫暖人心的兄弟情誼。
-astonishing: 令人吃驚的
-bromance: 「兄弟情」
🗿Although we have no firm evidence of storytelling before the advent of writing, we can assume that narratives have been central to human lif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cave paintings in sites like Chauvet and Lascaux in France from 30,000 years ago appear to depict dramatic scenes that were probably accompanied by oral storytelling.
雖然沒有確鑿證據可以證明,在書寫出現之前就存在講故事的形式,不過完全可以假設,在數千年的時間裡,文學敘事都是人類生活的中心。一些洞穴壁畫就描繪了有可能配合口述故事而出現的戲劇場景,比如來自三萬年前法國肖韋岩洞(Chauvet)和拉斯科岩洞(Lascaux)的壁畫。
-narrative: (文學)敘事
-cave paintings: 洞穴壁畫
-depict: 描繪
專家學者又是如何看待虛構的故事?
加入每日國際選讀,每天多些國際觀點
https://events.storm.mg/member/HOWSJ/
——
原文連結請看留言
——
#告訴我✍🏻 你最喜歡的文學作品
就送你【文學故事單字包】!
#小編私心是傲慢與偏見😍
吉爾加美什史詩 在 Porknuckle Gami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註1:阿努納或阿努納基諸神為蘇美神話中的諸神,分有天上神和地下神。在基加美修史詩中地下神有七柱是冥界的判官。
※註2:杜木茲(Dumuzi)是蘇美神話中的牧羊之神。後在巴比倫尼亞神話中演變為塔木茲(Tammuz)也就是伊絲塔的老公。
※註3:阿提拉將Dumu視為日文諧音的Doom(末日)並把ジ視為G=Giant(巨人)來解讀。
※註4:因為小安的立繪全黑。
就在聖誕節前夏天來到了迦勒底。
42度C的酷暑,因熱病而倒下的員工。
甚至就連從者都染上神秘的熱病而紛紛倒下……。⋯
儘管唯一一位逞強著說「我很有精神!」的某從者說:
能夠解決這場異常氣象和原因不明的熱病的人
只有御主一人───。
離迦勒底離崩壞只剩不到半天的現在,究竟能否突破這般絕境
平安地迎來聖誕節呢?
冰糖豬腳是由三位玩家共同經營的遊戲頻道,
會有各種不同類型的遊戲內容,歡迎各位訂閱。
歡迎到FB按讚獲得我們更多訊息►https://goo.gl/PfXbDa
Youtube Gaming►https://gaming.youtube.com/channel/UCLTe-8-BQUDdKPcJx_DmLgw
到Streamtip贊助支持我們更多創作►http://0rz.tw/QYSUY
豬腳的discord討論區►https://discordapp.com/invite/h7C7ZVw
吉爾加美什史詩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西元前統治蘇美文明時代都市國家烏魯克的半人半神王。
據說他並非只是傳說人物,而是現實中也存在的人物,
人類最古老敘事詩『吉爾伽美什史詩』中記述的王。
身高/體重:182cm.68kg
出處:蘇美文明.吉爾伽美什史詩
地域:巴比倫尼亞、烏魯克
屬性:混沌.善 性別:男性
格性刻薄無情。不聽他人的意見,
只以自己為絕對標準的暴君。
傲然披露其極盡奢華的黃金甲冑,
如流水般釋放出各種財寶的破天荒英靈。
第一人稱寫作『我』讀作『本王』。
神性:B(A+)
擁有最大的神靈適性,
但因本人厭惡神靈,導致階級下降。
擁有三分之二為神,三分之一是人的高神格,
世間早已沒有他的敵手,
他已經是獲得這世間一切的超越者。
『王之財寶』
階級:E~A++ 種類:對人寶具
Gate of Babylon。
與黃金之都連接的鑰匙之劍。
可以連接空間,自由取出寶物庫中的道具。
使用者的財產越多,攻擊就越強大。
本作中則作為普通攻擊之一來使用。
『天地乖離開闢之星』
階級:EX 種類:對界寶具
Enuma Elish
以美索不達米亞神話中冠以神之名的劍--
乖離劍EA對空間進行切斷。
在大量寶具中也屬於位居頂點的寶具之一,
也是「斬裂世界」之劍。
吉爾伽美什是財寶收藏者。
他的口頭禪是「地上之寶已全被本王蒐羅」,
這句話並不是什麼比喻性的修辭。
他搜集了出現於他所在時代的所有技術雛形,
加以保管並封印了起來。
『人類雖愚蠢,但人類所創造的道具、
文明還是有價值的』是他本人的主張。
-----------------------------------------------------------------
影片是取自於這位日本大神-td9596891
影片來源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km8acQSJfk
吉爾加美什史詩 在 Porknuckle Gami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第七特異點 絕對魔獸戰線 巴比倫尼亞」舞台為神代,世界最古老的都市文明巴比倫。迦勒底在2016年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在2017年迎來人類滅亡之前,主角與瑪修前往觀測到的最後一個第七特異點,執行奪回人類未來的任務...
在FB獲得最新消息►https://goo.gl/sCkx8a
※註1:尼薩巴女神為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神話中掌管穀物、書寫和學問的女神
※註2:源義經私受官位一事後來成了和兄長對立的導火線
※註3:迪亞馬特的11個孩子們(中文名稱多為個人自行音譯)
七頭蛇木修瑪夫:一說是迪亞馬特自身。有7個頭的大蛇、又或是7條大蛇之說法。
水之蛇烏修木迦爾:被視為與木修瑪夫相同,但也有認為是不同的兇暴的龍。
毒之蛇巴斯目:頭上長有角、有兩隻前足和翅膀的蛇。
蠍尾龍木修胡休:有「巴比倫之龍」之稱威名遠播的神聖聖獸。
海魔拉哈姆:將海上風暴給神格化的海洋魔物,其名為「兇暴」的意思。
巨獅烏伽魯:象徵迪亞馬特的權力與軍力之強的怪物(因為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中,獅子是象徵王權的動物)。
狂犬烏利提姆:雖然一般被視為狂犬,但也能解釋為獅子人的猙獰的犬。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中是比較主流的存在。
蠍人基塔布利魯:與太陽神沙瑪什有深刻淵源,為瑪修山(雙子山)的理性守護者。
暴雨的魔物烏姆・達布爾提:被繪成獅身鷲頭並有翅膀的樣子,是神所使役的風之魔物的一種。
人魚庫盧魯:雄的人魚。在現代的占星術裡跟山羊座結合。人魚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也是常見的精靈。
飛翼公牛庫薩利克:跟『基加美修史詩』中登場的天之公牛被視為同樣的聖牛。
※註4:原文為西班牙語
「Buenas noches!señorita!señor、要吃peyote嗎?」
※註5:烏羽玉為一種仙人掌,有迷幻藥的效果
※註6:笨蛋是バカ、河馬是カバ
※註7:未確認生物(如大腳怪、尼斯湖水怪等)UMA=Unidentified Mysterious Animal
※註8:西班牙語señorita為稱呼未婚女性的詞
吉爾加美什史詩 在 (地球星)宗教哲學複製文本儲存庫- 《吉爾伽美什史詩》 (又譯 ... 的推薦與評價
《吉爾伽美什史詩》 (又譯為鳩格米西史詩)是來自美索不達米亞的文學作品,是已發現的最早英雄史詩。史詩所述的歷史時期據信在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 ... ... <看更多>
吉爾加美什史詩 在 [閒聊] 吉爾伽美什史詩新資料片- 看板C_Chat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有博物館從黑市買回來以前沒發現過的吉爾伽美什史詩一部分的泥板上面記載了新的史詩故事內容-- 新資料片來了--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90.109.164.81 ... ... <看更多>
吉爾加美什史詩 在 Re: [問題] 英雄王真的是最古英雄嗎? - 看板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
看到推文有人說金閃閃村長 還有說挪亞方舟跟吉爾伽美什史詩無關的
都是對歷史和史詩內容一知半解才會這麼說吧
當然TM的金閃可能不完全跟我們這邊的歷史和史詩一樣 TM也有他自己原創的設定
不過在討論到我們的歷史和史詩的吉爾伽美什時 多認識一點再評斷總是好的
※ 引述《Sinreigensou (神靈幻想)》之銘言:
: 吉爾伽美什被稱為「最古的英靈」或者是「最古的英雄王」
: 我看史詩故事年份被推定是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間
: 但是其實以歷史而言這沒有很早吧?而且其實他是烏魯克第五任國王
: 前面四任怎麼被無視了?難不成他們是棒槌不配成為英靈
他是"蘇美王表"記載的烏魯克第一王朝第五個國王
前面不但有四個王 再更前面也還有蘇美其他城邦的國王(下面詳述)
但是他們都沒有史詩故事流傳 只有吉爾伽美什有
推文很多人說過了
: 再說埃及也有第一王朝那爾邁,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3050年的君王
: 怎麼他就不能是第一人?
關於第一個統一上下埃及的國王 也是很有爭議的
埃及本身在神廟雕刻和莎草紙記有好幾種王表 大部分都毀損嚴重
保存比較完整的是19王朝塞提一世神廟牆上的阿拜多斯王表 https://goo.gl/CwcJK7
其中第一個王的名字 象形文字為Mnj 讀作Meni
托勒密王朝的歷史學家曼涅托在寫埃及史時 用希臘文寫為Menes(美尼斯) 成為通稱
因此一直以來 美尼斯都被認為是最早統一埃及的王
但隨著第一王朝第二任,第三任王的墓都已被發現 美尼斯的墓卻一直沒發現
同時代的文獻也都沒提到美尼斯 因此被視為傳說人物
但1898年時 發現了那爾邁石板 上面畫著一個統一上下埃及的王 名字叫Narmer(那爾邁)
過去已知的現存文獻中從沒提過這個人的存在 於是引起學界一連串的爭議
但1994年時又發現了那爾邁的墓 種種考古證據證明那爾邁的確存在 且統一埃及
又在第五任和第八任王的墓中發現的王表 第一任王都寫那爾邁 而沒提到美尼斯
於是美尼斯的存在變得岌岌可危 目前研究有的認為是那爾邁的別名 有的認為是第二任王
無論如何 目前對於那爾邁 我們知道的只有 1.他的名字 2.他可能統一了埃及
除此之外就一無所知了
反觀吉爾伽美什卻有十二塊泥版(黏土版),3600行的敘事詩歌頌他的英雄事蹟
要選最早的英雄王 你會選沒故事的還是有故事的?
再來看一下金閃閃的部分 有歷史跟史詩的 先看歷史的
這邊可能要先簡述一下兩河文明 因為一般人在學校讀過的歷史講得非常簡略
兩河流域最早的文明是蘇美人的城市 在烏魯克誕生了楔形文字 接下來的發展如下:
3000~2350 BC 早王朝時期 約3000個蘇美城邦
2350~2193 BC 阿卡德王朝 阿卡德人薩爾貢征服蘇美城邦 首次統一兩河流域
2193~2112 BC 古提王朝 遊牧民族古提人入侵
2112~2006 BC 烏爾第三王朝 烏爾王烏爾納姆再次統一兩河流域 又稱新蘇美時期
2006 BC 遊牧民族亞摩利人入侵 建立巴比倫第一王朝(古巴比倫王國) 到漢摩拉比時強大
之後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歷史了
一般所說的"蘇美時期"包含了從早王朝到烏爾第三王朝這段時間 約一千年
其中蘇美人是兩河流域的原住民 黑髮 孤立語言 最早發展出城市並發明了楔形文字
蘇美城市後來發展成約3000個城邦 並以幾個較大的城邦為中心形成聯盟
如埃利都(Eridu),烏爾(Ur),烏魯克(Uruk),基什(Kish),拉格什(Lagash),烏瑪(Umma)等
每個城邦都以神廟為中心 蘇美人沒有統一的國家 但有共通的語言,文字和神話系統
所以金閃身為的"烏魯克王"
並非只是烏魯克一城的王而已 還是以烏魯克為首的城邦聯盟的盟主
不僅如此 在蘇美時期還有"全兩河流域共主"的概念
雖然每個城邦都有王 但同一時期只有一個最強的"天降王權" 可說是所有城邦的大王
這個概念出現在考古發現的"蘇美王表" https://goo.gl/ZRwuDQ
蘇美王表列舉了從早王朝時期一直到烏爾第三王朝的統治者
實際上兩河流域到阿卡德王朝才統一 之前都是城邦林立
但在王表中有一個天降王權 會從一個城邦轉移到另一個城邦 例如:
早王朝第一期
"王權自天而降,王權在埃利都。在埃利都,Alulim成為國王,他統治了28800年。"
後記載了埃利都的十個王名
早王朝第二期
"在大洪水之後,王權再次從天而降,王權在基什。"
基什第一王朝
後記載了基什的23個王名
"基什被打敗了,王權轉移到了埃安那" (埃安那是烏魯克內的神廟,因此就是指烏魯克)
烏魯克第一王朝
後記載了烏努格(烏魯克的別稱)的12個王名,第五個是吉爾伽美什
"烏努格被打敗了,王權轉移到了烏爾姆" (烏爾姆就是烏爾)
烏爾第一王朝
後記載了烏爾姆的四個王名
王表中大洪水前記載的都是神話人物 因為都活了上萬年
基什第一王朝的歷王也都活了上百年
但最後兩個國王恩美巴拉格西(Enmebaragesi)和阿伽(Akka)已確定是史實存在的人物
而吉爾伽美什(Gilgamesh)本身雖然缺乏證據 但因為和上面這兩個人相關
而那兩個人已被證明為史實人物 因此現在一般也被認為是真有其人
他們的生活時期大約是2600 BC
王表中吉爾伽美什統治了126年 之後的王的在位時間就比較正常了(1~2位數)
所以TM說他是神代開始結束的王
史詩中基什王阿伽被吉爾伽美什打敗 從此烏魯克成為最強的城邦 得到天賦王權
因此吉爾伽美什不只是烏魯克王 還是全兩河流域的盟主
絕對不只是村長 而是類似中國夏王,商王這樣的共主
再來看吉爾伽美什史詩的部分
要先提到史詩的發現
而這邊要先提及楔形文字後來的發展
前面提到蘇美人發明了文字 而他們當然是用來書寫蘇美語
當阿卡德人統一兩河流域後 他們被較高的蘇美文明影響 借用了楔形文字來拼寫阿卡德語
阿卡德語屬於閃語族 和蘇美語完全不同 但他們在使用楔形文字時
除了拿來寫阿卡德語外 還保留了很多蘇美語發音的詞彙
就像日文在吸收漢字 用來拼寫日語(訓讀)之外 還保留了很多漢語發音的詞彙(音讀)
另外阿卡德人還繼承了蘇美的神話系統 只是改變了神的名字
雖然阿卡德王朝只統治了約150年 但讓兩河流域的上層語言改用阿卡德語
烏爾第三王朝的烏爾納姆統一兩河流域時自稱"蘇美與阿卡德之王" 算是互相同化
後來同為閃語族的巴比倫人和亞述人也繼承了同一套文字和神話系統
甚至連印歐語族的西台人和波斯人也學了楔形文字用來表記西台語和古波斯語
19世紀時 歐洲學界解讀楔形文字蔚為風潮
由於波斯語有流傳至今 在19世紀時波斯楔形文字已基本解讀完成
而巴比倫楔形文字和阿卡德楔形文字 由於和希伯來語,阿拉伯語接近 也正在解讀中
同時也發現一種未知語言的楔形文字 就是後來發現的蘇美語
1857年時 倫敦皇家學會還舉辦了楔形文字解讀大賽 邀請學者們分別解讀後再比較
結果從一致的部分確認了基本文字
然而1872年時 大英博物館的員工喬治.史密斯在整理從尼尼微挖掘運來的泥版時
發現藉由他過去做銅版雕刻的經驗竟也能解讀出楔形文字
他解讀出的部分為"船停在尼西魯山邊,放出的鴿子又飛回來了"
他馬上聯想到聖經中挪亞方舟的故事 而立刻向上通報
這個消息馬上震驚學界 於是考古學家馬上尋找出更多的泥版
最後總共找到了11塊用阿卡德語書寫的泥版 推估原文應該有3600行
但由於破損的緣故現在只能解讀出其中約2000行 還有第12塊未發現
不過後來又陸續挖掘出更早的蘇美語版的泥版
蘇美版保留下來可辨識的部分更少更殘缺 且內容也不盡相同
但憑著這些斷簡殘篇 和阿卡德版對照 已可為阿卡德版消失的第12塊泥版補足內容
20世紀 阿卡德語和蘇美語楔形文字解讀大致完成
於是拼湊出一個大致完整故事的"吉爾伽美什史詩"
史詩的內容已經出版成書 市面上也有中文譯版
但很多人都沒看過 只憑著一知半解就自行演繹評論甚至想翻案
建議還是去找本書來直接看一遍
還沒找到前也可以先看我之前東刪西減之後的精簡版
#1LHTEUcY (TypeMoon) https://www.ptt.cc/bbs/TypeMoon/M.1430639518.A.9A2.html
阿卡德語泥版的第11塊內容是關於大洪水的部分 也是保留最完好的一塊
更是出土以來各界最為重視的一部分
世界各地或許都有大洪水的傳說 但內容細節往往天差地遠大不相同
但是吉爾伽美什史詩中關於大洪水一段的內容
卻幾乎是挪亞方舟故事的翻版 相似度不只超過87%
兩者有所關聯已幾乎是共識 尚有爭議的只是過去是否真的發生過這一場大洪水
而因為吉爾伽美什史詩中的大洪水部分 被視為聖經創世紀中挪亞方舟故事的原型
TM也藉此塑造出他擁有全世界英雄寶物原型 以及具有開天闢地能力的形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185.1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489681482.A.F9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