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最可愛的市場是在哈囉?👋👋👋
延續前一篇,在外旅行我最喜歡逛的就是在地市場,台灣南部有些市場還保留著過去傳統的風貌,而近年因為網路流行語「是在哈囉?」讓許多人發現原來高雄左營有這一座保留著傳統風貌的「哈囉市場(左營第四公有零售市場)」。
每日早上五點就開市的哈囉市場,從早就人潮絡繹不絕,走進市場中,從生鮮水果,雞鴨魚肉,五金雜貨,應有盡有,更有好多我第一次見到的蔬果,而且南部的攤販阿姨們看到我拿相機都好熱情,讓人都快招架不住了 😳
📷 你還沒追蹤我的IG嗎!超美的不追可惜:https://www.instagram.com/journey_hsu/
哈囉市場當時聽見這名字時覺得好可愛!也想這名稱可能不是隨便亂取,由來或許與當地歷史有些許關聯?查詢之下發現,早期因為左營有美軍駐紮,美軍經常到購買軍用伙食,因為當時許多菜販看見老外卻又不會說英文,只好喊著「HELLO!HELLO!」,整個市場充滿著哈囉聲,久而久之,這裡就被稱之為「哈囉市場」。
🙋♂️ 想問問大家有去過哈囉市場嗎?
去過請選 1⃣️,想去請選2⃣️,第一次聽到請選 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90的網紅Photonew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雷生春故貌」伍振榮攝影展覽,己於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MAG都市視藝中心正式開幕,出席開幕禮的包括多位雷氏後人、攝影界的朋友和公眾人仕,一同欣賞香港攝影師伍振榮,如何忠實地保留了香港老社區集體回憶裡的一個獨特面貌。屹立於荔枝角道與塘尾道交界80年的「雷生春」在1930年代由台山商人雷亮斥資興建 ,其...
名字由來查詢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天只營業四小時唷!
一份25元、一整張55元,口感有別於平常吃的蔥油餅,口感酥脆,神似澎湖鹹酥餅乾😋😋😋
名字由來查詢 在 Cheap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高雄百年史 從打狗到高雄】
#三分鐘歷史小教室
高雄的歷史不短,可追溯到明朝、荷蘭統治時期,但一直以來都叫做打狗,高雄一詞的歷史,到今年才剛好一百年,那是怎麼從打狗到高雄的呢?
#打狗的由來
首先打狗是怎麼來的,我們得從明末說起,當時高雄一帶是由平埔族馬卡道族所組成的聚落,不過那時是大海賊時代,來自中國、日本的海盜非常猖狂,時常侵擾沿岸,馬卡道族為了抵禦海盜入侵,會在住家周圍種植刺竹林作為防禦之用,而竹林的族語發音類似「打狗」,漢人聽馬卡道族人常常「打狗」、「打狗」的叫,還以為是在虐待動物,反正就把這地方稱為打狗了。
不過另一個說法是,高雄因為靠海,而海浪聲就像是打鼓的聲音,漢人就把此地稱為打鼓,荷蘭人聽到漢人用閩南語講打鼓,就把它用拼音寫成了打狗(Takau)。
#海盜時期
明末中國沿海的海盜相當猖獗,這些人橫行於東南沿海,由中國與日本人組成,其中最大尾叫做鄭芝龍,也就是鄭成功他爸,不過後來鄭芝龍歸順明朝朝廷,並以暴制暴降伏了其他海盜,台灣海峽的海盜才漸漸消散。
#荷蘭人統治時期
16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打不贏澳門的葡萄牙人,又非常想跟中國與日本做生意,於是看上了台灣海峽的澎湖,並不花一兵一卒佔領了此地。
後知後覺的明朝無法忍受荷蘭人在澎湖蓋城堡,也不想跟荷蘭人貿易,於是發動大軍於擊退了荷蘭人,對的,第一個驅趕荷蘭人的可不是鄭成功。
但其實就是人多欺負人少而已,因為明朝水師整整有一萬人,戰艦兩百艘,荷蘭人只有850人,其中還有110人未成年呢,荷蘭人還堅守了七個月。
但中國人還是講求人情味了,有意無意地跟荷蘭人說,台灣不在我們管轄內,你或許可以去那邊繞繞...
總之1624年的荷蘭人被明朝趕來了台灣,不過行政中心設在大員,也就是今天的台南,其實到了後期,大員的泥沙淤積問題已經很嚴重了,但荷蘭人在大員經營多年,還蓋了兩座城堡,下重本下不願意離開大員。這時擁有天然良港的打狗,還是個小漁村,給荷蘭人抽抽烏魚稅而已。
#明鄭時代
1661年鄭成功趕走了荷蘭人,因為軍隊糧食不足,實施屯墾,把一部分的軍隊駐屯於左營,左營後來也成為清領時代鳳山縣的行政中心。
#清領時期
1683年清朝把台灣納入版圖,打狗一帶為鳳山縣管轄,左營成為行政中心,後來又把行政中心遷移到了今天的鳳山區。清領這段時間,1860年後因開港的關係,打狗港成為南部糖重要的輸出港口,並在打狗山上設立英國領事館。
#日治時期
1895年日本人取得台灣後,沿用打狗的名字,直到1920年台灣總督府施行全台大改名,把台灣一些難念、難聽的地名都改了一輪,如「噍吧哖」難寫又難念,日本人把它改成「玉井」,就是那個芒果的故鄉。「鹹菜硼」筆劃太多,日本人改成「關西」,就是那個新竹客家鄉。
打狗也在這波更名的浪潮中也以「高雄」之名從新出發,高雄音似日語中taka-o的發音,從此打狗變成了高雄,高雄也在日治時期這段時間,猛爆性發展,積極建設下,包含修築鐵路、建港、都市規劃、引進煉油、造船、水泥等工業,高雄成為了台灣第二大城,奠定了高雄重工業的基礎。
#高雄一百
今年是打狗更名為高雄的第100年,高雄市政府文化局以「 高雄一百」為核心,推出「百年追尋」戶籍謄本調閱、「餅乾盒行動」影像徵集、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大高雄歷史常設展」、高雄市立圖書館「百年港都,世紀書海」主題書展等一系列歷史探尋活動,以及兼具實用與設計創意的文創小物,與大家一同寫自己的歷史,說自己的故事──高雄一百,從你我開始。
更多活動訊息可至「 文化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粉專查詢
名字由來查詢 在 Photonew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雷生春故貌」伍振榮攝影展覽,己於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MAG都市視藝中心正式開幕,出席開幕禮的包括多位雷氏後人、攝影界的朋友和公眾人仕,一同欣賞香港攝影師伍振榮,如何忠實地保留了香港老社區集體回憶裡的一個獨特面貌。屹立於荔枝角道與塘尾道交界80年的「雷生春」在1930年代由台山商人雷亮斥資興建 ,其意大利式的建築風格,別樹一幟的外形早已深入民心。
許多朋友都不知道「雷生春」名字的由來,原來它取名自一句對聯:「雷雨功深揚灑露,生民仰望藥回春」,寓意醫館出產的藥品,能令人妙手回春。「雷生春」現已列為一級歷史建築物,雷氏後人於2000年亦將「雷生春」捐予政府,後來由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積極進行「雷生春」活化工作,成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雷生春堂,現已投入服務。
今日的「雷生春」現已煥然一新,外貌就仍然保留著歷史建築特色,不過,其活化前的面貌就鮮為人知。於2003年攝影師伍振榮獲雷氏後人邀請參觀拍攝「雷生春」,完整地記錄了這一座舊宅的原貌,是次會展出這批收藏近10年的影像,讓市民有機會一睹「雷生春」修葺前的故貌,展覽展出一系列具歷史意義的特獨相片,歡迎公眾與各界人仕來臨參觀。
展覽詳情:
日期:8月8日~8月26日(逢星期一休息)
時間:1:00PM~7:00PM
地點:MAG都市視藝空間
地址: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JCCAC L8-07室
(石硤尾港鐵站C出口)
查詢:2815 4284
網址:www.ma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