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聊瑜伽哲學- Purusha、Prakriti與心理變化]
.
.
.
Sāṅkhya Philosophy 數論,是阿育吠陀、瑜珈、印度占星的基礎。它是二元論。
.
.
今天先來講其中提到的Purusha與Prakriti。
.
.
𝙿𝚞𝚛𝚞𝚜𝚑𝚊
可以把它解釋為絕對純淨的意識、至高的智慧、神性。它是永恆的存在、而且無所不在,它看著萬事萬物的發生,也被稱為「觀者」。我會把它理解連結成宇宙意識或是「高我」
.
.
而
𝙿𝚛𝚊𝚔𝚛𝚒𝚝𝚒
是顯化的萬事萬物。例如大自然、人、身為人而產生的想法、情緒等,都是Prakriti,它被翻譯成造化、原質,我也把它理解成「小我」。
.
.
Purusha無所不在,它彷彿也分成好多小小的部份,分別存在我們的肉身裡,這個在我們身體裡的純淨意識,我把它理解成「靈魂」,其實都是Purusha,這個神性看似離我們很遠、但它其實就存在我們的內心裡,它也是瑜伽士想要連結的方向。
*註:靈魂有自己的梵文-Atman
.
.
.
.
我們身為顯化出來的Prakriki,總是有許多想法,接著再來講講
𝙰𝚗𝚝𝚊𝚑𝚔𝚊𝚛𝚊𝚗𝚊
不同層次的心理變化:
.
.
♥︎𝙼𝚊𝚗𝚊𝚜
是想法、意念。它經由我們的感官而產生,它像風一樣來來去去。它可以同時影響我們的生理與心理層次、以及影響我們的意識與潛意識。
/
♥︎𝙱𝚞𝚍𝚍𝚑𝚒
,也叫Mahad,它針對我們的念頭做出辨別、判斷、決定,好壞、對錯、美麗醜陋,這些分別都來自Buddhi,它也幫我們分別什麼是Purusha、什麼是Prakriti,所以它是幫助我們通往內在智慧的門徑。
/
Buddhi如果再被放大強化,就可能變成
♥︎𝙰𝚑𝚊𝚖𝚔𝚊𝚛𝚊
Ahamkara是自我認同、自我定位、我執、或英文會被翻譯成ego自尊。開始以「我」為中心。
(另外還有Chitta/ Samskara我們下一回會講)
.
.
.
Ahamkara這個字很有趣,Aham的意思是自我,Kara的意思是監獄,所以Ahamkara等於是將自己放到監獄裡。 所有你給自己與別人給你的定位、認知、角色、價值觀、期待等等,都像是將自己放到這個框框或監獄之中。
.
.
還記得我們剛剛談到的Purusha嗎?那個純淨的意識、神性、光與愛。身而為人的我們一定都會有Ahamkara的定位與認同,但大家別忘了Purusha還在我們內心,請別把它一再用層層的監獄給限制住。宇宙有無限的光與愛、有最崇高的智慧,而你也就是光 就是愛、最崇高的智慧也存在你的內心當中。
.
.
.
.
願我們能夠放下所有標籤、拋開一切自己附加以及別人加諸的期待,從這一刻起活出真實的自己。
.
.
.
.
.
這是最近身心靈療癒瑜伽中的分享,
在課堂中,我們還做了找回自己的冥想🥰
之後有時間再來錄給大家🤍🤍🤍
.
.
.
關於高我與小我;靈魂與自我,我很喜歡 點石成金 分享的「靈魂與自我:找回原本最真的自己」,在YouTube 與podcast 大家都可以去搜尋聽聽這集🥰🥰🥰
.
.
.
.
歡迎告訴我你們看完這篇的想法,
有什麼問題也可以一起討論!
如果你們喜歡,也歡迎多多分享出去喔🤎🤎🤎
.
.
.
.
。療癒瑜伽課的開課計劃。
🧚🏻開課中- 每週一14:00 涅槃瑜伽學苑 Nirvana Yoga & Ayurveda School
🧚🏻計劃開課-
🤎每週一 20:30 忠孝新生豆豆小班 (目前預計10月復課,中秋節左右會公佈課程資訊與開放報名)
🤎可能會再找一天晚上開線上課,滿足大家之前許願的-想要療癒完可以直接睡覺😆
#yogaphilosophy #purusha #prakriti #antakarana #manas #ahamkara #buddhi #illustration #procreate #瑜伽哲學 #高我 #小我 #靈魂 #做自己
追蹤紅豆的IG💁🏻♀️
instagram.com/yogabeanbean/
吠陀經翻譯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EP62是旅行熱炒店進入南亞地區的第一集(如果不算EP50裡面提到伊本.巴圖塔在印度、斯里蘭卡與馬爾地夫之間的無限輪迴的話)。身為一個沒去過、對南亞史地也不太熟的人,對於僧伽羅(Sinhalese)與泰米爾(Tamils)各自的歷史脈絡,以及今日在斯里蘭卡的分布也非常好奇,於是整理了一些數據和重要資訊跟大家分享。
1️⃣ 僧伽羅人來到斯里蘭卡的時間,比泰米爾人稍微早一些,他們的文化根源和今天印度北部(如印地語/烏爾都語、旁遮普語、尼泊爾語、孟加拉與等)相似,其語言都可以追溯到普拉克里特諸語(Prakrit languages),再往上則能回溯到吠陀梵語(Vedic Sanskrit,較古老形式的梵語)。傳說公元前6世紀,這群人在一位王子維闍耶(Vijaya)帶領下移居斯里蘭卡,與當地原住民通婚而形成今天的僧伽羅人。
2️⃣ 至於泰米爾人,其實來到斯里蘭卡的時間也不算太晚,畢竟和印度南部今天的「泰米爾納德邦」不過一海之隔,相傳在西元前2世紀就來到斯里蘭卡,後來建立的朱羅王朝更統治北部幾個世紀之久,這個王朝的後裔就是今日的斯里蘭卡泰米爾人。(值得一提的是:斯里蘭卡的人口統計會把「斯里蘭卡泰米爾人」和「印度泰米爾人」分開,後者專指19世紀之後英國殖民下移居的泰米爾人。)
3️⃣ 這兩種人不但宗教不同(上座部佛教、印度教),語言更是分屬兩個完全沒有關聯的語系(印歐語系、達羅毗荼語系),在斯里蘭卡的分佈也也是涇渭分明——大多數的行政區內,不是僧伽羅人佔超過70%就是泰米爾人超過70%。硬要說有什麼同源之處的話,大概是他們的文字都是屬於婆羅米系文字(Brahmi Script) 吧!
4️⃣ 最後補充一個小知識:印度和斯里蘭卡之間有一條沙洲稱為羅摩橋(Rama's Bridge),每次看地圖都讓我很好奇,到底人有沒有辦法不搭船直接走過去呢?一查之下發現,原來在西元15世紀之前,這條沙洲是完全露出水面的狀態,所以當時的人是真的可以步行到斯里蘭卡的!這條連結說明了斯里蘭卡與次大陸曾經是如此神聖不可分割(誤),也使得海峽兩邊都有泰米爾人居住的歷史更加合理。
註:資料來源為斯里蘭卡官方公布2012年人口統計。
勘誤:經熱心聽眾提醒,「safari」中文正確翻譯應為「獵遊」,我在本集的文宣中誤以「莽原」一詞指稱,特此更正 😅
加碼推薦:收聽友台節目,不同角度認識斯里蘭卡——
- 行旅調調 Xinglustyle EP17 斯里蘭卡種族與內戰|半山腰住進泰米爾陌生人的家
- 耳朵旅行社 S2/E34 誌華:在斯里蘭卡交換笑容
【EP62 莽原旅遊首選之地,僧伽羅與泰米爾的百年糾葛:在斯里蘭卡與野生動物的第一線接觸 ft. 用工作探索世界的旅人 Malina】
🔈 收聽節目:
Spotify Apple Google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旅行熱炒店」或至官網
#南亞 #斯里蘭卡 #次大陸 #印度洋 #海島 #英國殖民 #錫蘭 #莽原 #大象 #野生動物 #佛教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阿拉斯加 #美國
吠陀經翻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僧人心態》的作者是被媒體喻為「數位世代心靈導師」的傑.謝帝(Jay Shetty),他畢業於英國倫敦卡斯商學院,拒絕知名企業的工作機會,搬到印度孟買的道場當了三年的吠陀教僧人。在道場的歷練之下,他悟出人生的平靜與意義,回到英國後逐步成為最具數位影響力的思想領袖。
他將多年來在僧人生活中學到的永恆智慧,結合能應用在生活中的實踐步驟,淬鍊成這本書的內容,希望能讓我們脫離焦慮,回歸內心的平靜,活出有意義的人生。在書中,他引用許多印度吠陀教的經典觀念,穿插自己在道場的經驗和體悟,教我們擁抱僧人的心態來解決現代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他在臉書上面發表了另一部激勵人心的畢業演講短片〈30歲沒成功人生就很失敗?其實你只是走在自己的時區〉(英語原文連結),創下四億次的瀏覽紀錄,整段演說裡面我最喜歡他說的這句話:「不要讓任何人用他們的時間表來催促你。」但這個時候,我還不知道他曾經是「僧人」。
直到最近這本書被翻譯成中文版,我才留意到他以前的僧人經歷。因此,這更讓我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他到底從道場的「出世」生活中領悟了什麼,最後決定用數位媒體這麼「入世」的方法來傳遞這些充滿哲學思考的智慧?
👇《僧人心態》最激勵人心的數位心靈導師教我的三件事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ink-like-a-monk/
吠陀經翻譯 在 古印度吠陀經文吟唱人體40部份功能之音頻(40 aspect of ... 的推薦與評價

古印度 吠陀經 文吟唱人體40部份功能之音頻(40 aspect of Veda and Vedic Literature in the human physiology). 4,154 views4.1K views. Oct 9, 2020. ... <看更多>
吠陀經翻譯 在 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 sūtraṃ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3)... 的推薦與評價
世'字本不存在於梵文內, 故此'觀音'是較準確的 翻譯. ... 不能變化詞)是一個“莊嚴肯定和表示尊重同意”的字, 用於讀वेद veda( 吠陀經 )的前後或祈禱之前, ... ... <看更多>
吠陀經翻譯 在 [疑問] 印度《吠陀》經典的資料哪裡找? - 看板historia 的推薦與評價
我無意間從網路上看了一份文件,上面述說:
印度最古老的《吠陀經》,是一本富哲學啟發的書;
可惜後來的衍生作品慢慢變成讚頌神明的作品云云...
於是,我很好奇,《吠陀經》以及它的內容等等到底是什麼東東?
====================================
查了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90%A0%E9%99%80
吠陀經是婆羅門教和現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經典。
「吠陀」意思是「知識」、「啟示」。
廣義的「吠陀」文獻包括很多種性質不同的經典,即吠陀本集、梵書、森林書和奧義書。
====================================
上面說《吠陀經》是印度最古老的經典。
其中最古老的是《梨俱吠陀》(漢譯:歌詠明論),
大約在亞利安人入侵的時候就存在了,是依靠口耳相傳才保留下來的。
然後再演化出另外三本《吠陀經》:
娑摩吠陀 (讚頌明論)
夜柔吠陀 (祭祀明論)
阿闥婆吠陀(禳災明論)
然後才又出現《梵書》、《森林書》、《奧義書》等作品的樣子。
====================================
但是這些都是介紹性質的東西,其他的網路上資源很少,可說是幾乎沒有...
我很想知道這些印度最古老的作品的成書背景、以及它們的內容。
或者是其他相關的知識。
而最想閱讀的是《梨俱吠陀》的全文。
(有這些的中文文獻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了...)
====================================
不知道哪裡可以找得到相關資料?
謝謝。
--
主動是機會的誘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5.215.69
※ 編輯: VElysian 來自: 219.85.215.69 (06/11 23:2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