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除了建國 別無他途】
這篇文章的謬誤在於除了慣常的 #台華不分:
更無差別忽視過往所有「中(華民)國 / Chinese (whatever)」在歷史上與國際上的自我實踐
「外國人」之所以會「誤會」
不只是因為「名稱」,主要還是「實踐」。
那些「中(華民)國 / R.O.China / Chinese」過往乃至今日(包含「法統」、語言、文化…等)彰顯自己才是 #正統中國 的各種實踐
島民都長期自我身分認同混亂了
根本怪不了外國人
除此之外,
中華黨國人根本最樂見看到外國人把「中(華民)國 / R.O.China / Chinese」當作 #真正的中國China
另外,
主張「中(華民)國=中國」、「中(華民)國人=(法理上的)中國人」的人(如我等 #法理建國派)
從來並非將目標放在「中(華民)國」應該要「反攻大陸」(干我屁事 = =)
而是一來要強調 #揚棄中華黨國、推動「#台灣建國」這唯一的根本解決之道
二來則要強調倘若將「中(華民)國」直接透過改名等手段「台灣化」
將導致「台灣 中(華民)國化」的惡果
將 Chinese authority on Taiwan 這個代管政府的本質淡化
只會平白造成更多外界不必要的誤解
衍生成「那些現在自稱是 Taiwanese 的 Chinese」
等於讓「那些 Chinese」得以進一步襲奪 Taiwanese 的身分權與代表權
簡單來說,
就試想看看馬英九、郝龍斌、韓國瑜、吳志揚等廝
對外自稱是 Taiwanese、是 Taiwan 的總統、市長
豈不荒謬、讓人倒盡胃口?
忽視、漠視、無視台島上的 Chinese 跟 Taiwanese 確實是不一樣的族群
刻意要塑造「全島一心」的假象是不切實際的
且對於台灣要走向未來與國際是毫無幫助的
認清這就是兩個立場相互衝突對立面
並以台灣人的最大利益為唯一目標
才是身為台島人應有的態度
在台灣完成建國以後
自然就能以台灣之名走進國際社會
而不必糾結在什麼要改什麼名
實際上卻一直在把台灣之名平白奉送給中華黨國
#終止代管_自決建國
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
(英語:Chinese Professional Baseball League,縮寫:CPBL)
簡稱:中華職棒、中職
創立:1989年10月23日
CEO:吳志揚------------via wiki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