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2020東奧運順利閉幕,
恭喜中華隊共得
2 金 🥇4 銀 🥈6 銅🥉的好成績,
創下史上最佳記錄,
賽場上競爭非常激烈!
代表隊成員不管有沒有拿到獎牌,
每一位選手、教練、防護員、裁判,
和辛苦的台灣團隊夥伴,
能夠踏上這運動員的最高殿堂,
都是台灣的驕傲!
也感謝日本在疫情嚴峻之時,
靠著延辦1年,
限縮觀眾、簡化開閉幕和緊湊賽程,
嚴格防疫措施,
降低疫情衝擊,
負擔龐大經費入不敷出,
終於順利辦完東奧
交棒給2024法國巴黎!
評價蔡政府體育政策,
從這次奧運成績來看,
國訓中心翻新內部大升級,
體育預算從80億增加到今年134億,
黃金計畫為38名頂尖選手打造專業個人團隊,
使國家頂尖運動員更有效率提升成績,
看起來是有成效的,
也期望政府繼續推廣全民運動,
強化我國體育運動發展環境,
重要的是選手合理基本保障,
並真正落實國體法中組織開放、全民參與,
台灣的運動才能蓬勃發展,
期望2024巴黎奧運延續好成績!
謝謝所有東奥英雄:
游泳☆王星皓、王冠閎、黃渼茜
田徑☆鄭兆村、黃士峰、陳奎儒、陳 傑、楊俊瀚、謝喜恩
拳擊☆黃筱雯、林郁婷、吳詩儀、陳念琴
馬術☆陳少曼
高爾夫☆潘政琮、徐薇淩、李 旻
空手道☆王翌達、文姿云
划船☆黃義婷
桌球☆林昀儒、莊智淵、陳建安、鄭怡靜、陳思羽、鄭先知
舉重☆陳柏任、高展宏、謝昀庭、方莞靈、江念欣、陳玟卉、郭婞淳
射箭☆雷千瑩、譚雅婷、林佳恩、湯智鈞、鄧宇成、魏均珩
羽球☆戴資穎、周天成、王子維、王齊麟、李洋
輕艇☆張筑涵
自由車☆馮俊凱
體操☆李智凱、唐嘉鴻、洪源禧、蕭佑然、丁華恬
柔道☆連珍羚、楊勇緯、林真豪
射擊☆呂紹全、楊昆弼、田家榛、吳佳穎、林穎欣
跆拳道☆黃鈺仁、劉威廷、羅嘉翎、蘇柏亞
網球☆盧彥勳、謝語倢、許絜瑜、詹詠然、詹皓晴
下屆奧運2024法國巴黎見!
17天看比賽很累啊!
神秘のL編終於可以好好睡覺啦!
圖源:ELTA.tv、體育署、法新社
#臺南市地方發展關懷協會
#柯文哲
#東京奧運
#東奧
#新冠肺炎
#COVID19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顏耀星
#新營
#溪北
#台南眾之聲
#台灣民眾黨台南市黨部
#中華隊🇹🇼
#台灣です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夫夫之道 FuFuKnow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去年的二月十八日,粉專私訊傳來一則很可愛的邀請訊息,是來自南臺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第十六屆畢業製作專題「The Same影像紀錄團隊」的六個女孩,希望邀請我們擔任他們作品的主角,藉由我們走過的路,使社會大眾更認識關於同志的議題。 沒想到這一走,就是一年的時光。 這群女孩從我們拍攝夫夫劇場到各種遊行...
吳育欣評價 在 朱成志的華山論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改革開放40週年 :回顧中國人赴美留學史
1978年7月某天凌晨3時許,美國白宮的電話驟然響起,總統吉米•卡特從睡夢中被叫醒。
電話來自北京,打電話的人是總統科學顧問弗蘭克•普雷斯博士,他正在中國訪問。 除了遇到危機,卡特擔任總統期間很少在半夜被叫醒。
卡特問,為什麼這麼早打電話?
普雷斯向他報告說,此時正和鄧小平會見。
卡特問,是有什麼壞消息嗎?
對方說,不是,他問了一個我無法回答的問題,他想知道能不能送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
“當然可以。”
“他問能不能派5000人。”
“你告訴鄧小平,他可以派10萬人。”
那時中美還沒正式建交,十一屆三中全會還沒召開,一窮二白的中國面臨著一堆亟待解決的問題。
“美國戰略智囊”布熱津斯基對鄧小平當時的做法很驚訝,他在回憶錄中曾發出疑問:把中國最聰明的孩子送到美國去,難道他不知道當時中美兩國生活條件的差距 嗎?
鄧小平不那麼認為。
早於這通電話的1978年3月18日,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開幕式上,鄧小平說:“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 都需要學習別的民族、別的國家的長處,學習人家的先進 科學技術。我們不僅因為今天科學技術落後,需要努力向外國學習,即使我們的科學技術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也還要學習人家的長處”。 那一年的6月23日,針對留學生派出工作,鄧小平有說:“我贊成留學生數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學”, “要成千成萬地派,不是只派十個八個”,而且,派出 留學生“要千方百計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寬。”
鄧小平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開幕式上講話
那是一個一度封閉的大國,在特殊歷史時期再次推開國門。
此後,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湧動著中國人熱情、智慧和鬥志的留學大潮拍天而起,以不可阻擋的力量向海外世界卷去。
1978-1979 破曉
1978年12月26日晚八九點,小雪,一架飛機靜靜地停在首都機場停機坪上。 52名中年人穿著黑大衣和黑皮鞋、帶著黑色手提包,順序登上飛機,他們要途經法國巴黎轉機去美國留學。 當時,中國經濟落後,外匯奇缺,這麼多人一共就只有50美元,被領隊揣在兜里。
彼時的中國,剛剛開始從革命的狂熱中醒來,貧窮如一根芒刺穿透剛剛甦醒的肌膚,讓人感覺疼痛。
1978年12月26日,首批52名赴美留學人員到達美國
登上飛機的一剎那,這52個人還有些恍惚,在此之前,沒有一個人想到自己能得到去美國的機會。 這是因為,很多人來自“剝削階級家庭”,這種包袱彷彿也有萬鈞之重,足以影響一個人求學的自信心,甚至將他壓垮,大家因此也心有餘悸,害怕萬一去了,國家 的路線改了,就倒霉了,要么回不來,要么回來了又要被戴帽子。
教育部告訴他們,這是國家的需要,是鄧小平的命令! 到美國去學習他們的科學技術,回來給國家做貢獻,這樣大家才得以安心。
1978年12月底,國務院副總理方毅在人民大會堂為首批52名赴美留學生送行
柳百成,第一批出國留學52人的總領隊,在停止教學的日子裡被打發到鑄造車間勞動,他白天扛沙子,晚上堅持閱讀英文專業書籍,邊看邊做筆記,筆記本積累了一尺多 厚。 開始第一批留學生選拔時,他已經45歲,當時機械工程系分得了一個名額參加清華大學的選拔,系主任親自面試,他得了第一名。 接著學校、教育部也組織了統一考試,他連闖三關後最終入選。
1978年12月26日,飛機萬里西行,滿座的中國學者難抑心中興奮,當時大家對美國就像對月球一樣陌生。
這52名公費留學生學成後,悉數回國,成為了各個領域的佼佼者,個人命運的軌跡也因此發生急速轉折。 1981年初,柳百成回國。 當年清華赴美的9人中,如今已有3人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 柳百成也在促進信息化技術與先進製造業深度融合上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使愛國奉獻、報效祖國的夙願得以實現。 改革開放確實為知識分子帶來了春天,使知識分子有了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平台。
52名首航留學生名單
1980-1983:生長
70年代末的中國留學生所學專業主要集中在科技領域,而到了80年代,更多的留學生選擇了經濟學、企業管理等專業。 這種微妙的變化跟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分不開。
52人去美國留學的次年,中美建交。
在金門島,聽到這個消息的27歲台灣陸軍連長林正誼,站在一塊巨石上,凝望著對岸,內心正翻騰著大海一樣的波濤。 林正誼當即判斷出,腐敗的國民黨當局“反攻”大陸是零概率事件,日後的中國一定會更加開放的走向世界舞台。 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他悄悄下水,遊了三個小時後到達大陸,隨後就讀於北京大學經濟系,林正誼還給自己改了個名字叫“林毅夫”。
1980年,還在北京大學讀大三的22歲青年易綱被派往美國學習經濟及管理,初到時,他揣著2美元,一邊留學一邊靠給學校食堂洗盤子賺生活費。 兩年後,林毅夫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爾茨看中,推薦到芝加哥大學學習農業經濟;曾睡在易綱上舖的海聞從北大畢業,但沒能拿到公費留學,只能 考慮自費,他騎著自行車往返於學校與北京圖書館,從北圖抄寫下美國大學的地址,一封封信寄向美國,最後被加州長灘州立大學錄取,成了改革開放後北大“自費出國 第一人”。 10多年後,這三個命運軌跡若即若離的海歸聚在一起,創立了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也就是後來的國家發展研究院。 從創立到現在,越來越多的留美、留英學者加入其中,他們認為這是研究中國問題最好的地方。
1994年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成立初期合影(左起:張帆、易綱、林毅夫、德懷特•帕金斯、帕金斯夫人、海聞、余明德、張維迎)
1984-1991:大潮
80年代的中國依然不富裕,但改革開放無疑給予了人們通向未來的信心。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商品經濟”的合法地位被確立,無數願意用雙手創造財富的人一頭扎進神秘莫測的“海”,開始了一場改變命運的探險。 社會大環境在不斷改變,國人生活的細枝末節也在悄然變化。 “板磚”單卡收錄機、鄧麗君在甜柔的歌聲,崔健“平地一聲吼”,一首《一無所有》,爆炸型的燙髮, “離經叛道”牛仔褲、T恤衫……
在那個特殊的新舊交替時期,長時間的精神壓抑之後,國人發現所有的事物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鮮,而被新鮮事物包圍的自己是從未有過的年輕!
當時,倍感年輕的還有中國的企業,1984年被很多人稱為“公司元年”。
越來越多不甘庸碌的人,用“下海經商”取代了“拿鐵飯碗、掙死工資”,一大批日後馳騁一時的公司,諸如“海爾”、“健力寶”、“蘇寧電器”、“聯想 ”、“万科”等得以誕生。
同樣是在1984年,留學這件事也迎來了大潮,這一年,國家頒布了《國務院關於自費出國留學的暫行規定》,打開了人們自費留學的渠道。
龍門陡開,江鯽飛躍,此後積壓了十多年的人才狂潮再次噴湧! 中國留學生帶著那個年代特有的激情、勇氣和夢想去往世界各地。 他們看起來有點“狂”,但“狂”的很有底氣。
1985年,吳鷹做了一個艱難的選擇——從待他不薄的北工大辭職,考入美國新澤西州理工學院,帶著一箱行李和30美元,隻身一人來到美國攻讀碩士學位,十 年後,他創辦UT斯達康公司,靠一種叫“小靈通”的電信產品聞名一時。
他們用一種非常艱苦的過程證明了自己的堅韌。
出身於陝西西安的張朝陽在考取李政道獎學金時,對手是祖國各地的700名尖子生,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最終,他成為被選中的100人之一。 後來有人問成為搜狐掌門人的張朝陽:“在面對風險投資時心理壓力能不能承受?”他回答到:“這些壓力比起我在清華參加考試的時候的壓力要小得多。“
1986年,閻焱、熊曉鴿、張朝陽、張亞勤去了美國。
1987年,徐小平先去美國,再到加拿大,刷了很久的盤子,田碩寧也在這一年去了美國,之後成為亞投行第一任行長的金立群則赴美國波士頓大學經濟系研究生院進修 。
越來越多的青年奔向國外。 僅在1985年底,出國留學生的總人數就達到3.8萬人,其中自費留學生7000人。 在之後的十多年間,這些人中的很多人都將回到中國,政界、學界和商界都將不乏他們的身影,中國未來的新技術、新理念和IT產業等將由他們擔負支柱。
這些後來中國各領域的“領航者”,此刻都默默地奔波在各自的留學之路上,誰也不會想到,時代會在某個瞬間猛一轉身,把聚光燈打在他們身上。
4、1992-2002:激盪
跟80年代的“浪漫”有所不同,90年代日漸商業化的時代特徵,讓中國不再像過去那樣充滿神秘感和難以琢磨。
不過,在意識形態領域,兩種不同的聲音仍然在隔空交鋒。 如果僅僅從報紙上的爭論來看,1991年的中國瀰漫著改革是姓“社”還是姓“資”的硝煙。 而事實卻是,爭論如江面上迷眼的亂風,實質性的經濟變革卻如水底之群魚,仍在堅定地向前遊行。
1992年鄧小平南巡,一系列講話的核心其實是對無所不在的意識形態爭論給予了斷然的“終結”,改革開放新一波的浪潮由南向北,在經濟上形成了強烈的號召力。
很多國人都從中嗅出了巨大的商機,很顯然,一個超速發展的機遇已經出現。 這時候,需要的就是行動、行動、再行動! 此後又出現了一波辦公司熱。
“海歸”也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重要部分,與經濟加速相對應的,是留學政策的進一步鬆綁,“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被確立為留學海歸政策的指導思想,這一掃80 年代末一度對留學政策有所收緊的陰霾,給留學潮又加了一把火。
於是,雄心勃勃的人都琢磨起留學來:從商的,想到海外賺得第一桶金;搞文化的,一心盼著成為世界文化的主流;演藝明星們,也開始惦記著衝進好萊塢、 百老匯。 有人甚至帶著“外國月亮比中國圓”的幻想,盼著盡快走出國門。
1993年,一部叫《北京人在紐約》的電視劇火爆全國,將出國熱真切地展示在每一個中國人面前。 “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片中,姜文扮演的音樂家王啟明,在紐約無論如何 掙扎都無法實現自己的音樂夢想,最後成為了一名商人,這是那一代人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模板。
《北京人在紐約》劇照
借助一股股留學潮,有人懷著各種想法趕赴世界各地,也有人正從世界的某個角落匆匆趕來。
中國的改革開放1992年之後進入黃金盛年,互聯網這項科學技術正在太平洋彼岸落地,開始商業化,展現其迷人的魅力,中國也正迎接這一股互聯網衝擊波。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中國互聯網大潮中,“海歸”們也在這一時期鬼使神差地入局。
1995年,走下飛機舷梯的張朝陽感到一陣寒意,他搓了搓手,拎著兩個手提箱向機場外大步走去。 多年的美國生活,讓張朝陽有了“小布爾喬亞式”的審美,扎小辮,POLO衫,戴墨鏡,而迎接他的,是一片未知。
1999年國慶,大家的名片上開始印e-mail地址了,街上有人穿印著“.com”的T卹了,李彥宏斷定:互聯網在中國成熟了,大環境可以了。 於是,他決定回國創業。
同年,陳一舟與兩位斯坦福大學校友楊寧、周雲帆回國。 此前他們曾一起回中國轉了一圈,得出一個結論: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地方都在這兒了,不來這兒,去哪兒呢? 後來他們創辦了一個叫ChinaRen的公司,也就是後來的人人網。
儘管有著諸多不如意,對未來的生活也沒有全然把握,但他們還是回來了,理由只有一個:在美國雖然拿著高薪但找不到自我,不如回國創業。
接下來的時光裡,每個行業都將被“互聯網思維”攪個天翻地覆。
儘管各種優秀“海歸”或出於夢想,或出於商機選擇回國,但這也難以掩蓋這一時期中國大量的人才流失,2002年,也就是中國被世界貿易組織接納的次年,出國與 歸國人數之比一度達到了6.94∶1,也就是說,每7名中國留學生中僅有1人回國!
5、2003-2018:歸來
進入新千年,一切都變得很快,“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成為這個時代最強有力的註解。
出國留學的方針得到了很好的貫徹,自費出國留學限制被徹底廢除,工牌出國留學政策在培養高層次留學人才方面持續發力,吸引留學人員尤其是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工作為國服務所 採取的政策不斷健全,出國教育效益極大增強。 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發布,堅持“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方針。
與蒸騰上升的綜合國力相對應的,就是此階段滾滾洪流般的留學潮,中國已悄然成為全球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之一。
擁有更多選擇的學界精英和商界大佬,選擇將孩子送出國去,出國留學逐漸呈現出了低齡化的趨勢。
前首富王健林在兒子王思聰兩歲時選擇將他送到國外上寄宿學校,從新加坡Swiss Cottage小學,到英國溫徹斯特公學,再到倫敦大學學院哲學系,王思聰一路在國外接受先進的教育 ,養成了張揚的個性。 同樣是前首富的劉永好,做出了同樣的選擇。 1994年,劉永好將女兒劉暢送到美國西雅圖小鎮女子學校讀高中。
出同樣的選擇的,還有很多企二代。 娃哈哈二代宗馥莉就讀於佩珀代因大學;碧桂園二代楊惠妍就讀於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聯想柳傳志的女兒柳青就讀於哈佛大學……
此階段,不僅精英人士、商業大佬選擇送子女出國,越來越多的普通家庭,也加入到送子女出國的隊伍中。 2018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突破了60萬。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了回國。 從2003年開始,中國出國與歸國人數之比不斷縮小,2010年為2.11:1,2015年為1.28:1。 少數人的選擇成了多數,近五年來回國人數占到了出國總量的70%。 更重要的是,歸國者中,精英大有人在!
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發布的調查,海歸創業集中於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在海歸創業者中,58.3%擁有個人專利,65.9%從海外帶回了技術,絕大多數處於國際先進和國內先進水平 。 相對早年的迅速復制海外商業模式,近兩年的海歸技術人才在生物製藥、AI、新材料等技術創業領域扎堆。
國外很多國家的條件還是比中國好,為什麼選擇回國?
回答歸結起來無非兩點:除了中國的機遇,還有國外的天花板。 很多技術人才直言“在美國,華人技術人才能躋身管理層的不多,可能會一直寫代碼。”
2017年初,被稱為“矽谷最有權勢的華人”的微軟前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歸國,成為新版精英歸國的代表。 這些歸國精英或直接投身到創業大潮中,或加盟大互聯網公司任高管,或致力於開拓國際市場。 除了商業精英,還有一批國際公認的科技大咖歸國。 2008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建係以來最年輕的終身教授和講席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施一公做出了回國決定,哈佛八博士王文超、張欣 、張鈉、王俊峰、劉青松、劉靜、林文楚、任濤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
西方媒體評價: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如此重視吸引流失在外的人才回國。
改革開放40年,歸國留學生與鄉下知青、高考學子、下海闖蕩的商人和進程務工的農民工一起,成為推動中國崛起的重要力量。 40年中,這群中國人“晴天搶幹,雨天巧干,白天大干,晚上加班幹”! 不知不覺中,世界卻驚奇不已,一個曾經落後的中國,經濟總量已成為世界第二。
改革開放40年,是中國青年學子負笈海外、勵志報國的40年,是中國教育學習、借鑒、赶超的40年,是從人才輸出到人才回歸的40年。 與此同時,這支源源不斷的留學大軍為中國的社會經濟建設輸入了不竭的新鮮血液,拉近了中外教育、科技的距離,推動了中外人文交流,提升了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 力。
40年歸來,當年第一批的出國留學生已經白髮蒼蒼,他們作為中國留學歷史變遷的見證人,也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科技發展、經濟騰飛。
時代車輪滾滾向前,留學的歷史不斷變化,不變的,是千萬萬萬像他們當年一樣奮力奔跑的人
吳育欣評價 在 我們家的睡前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預告】今晚8:30有直播喔~
今晚的故事絢爛而美麗,每翻一頁都讓人驚嘆讚賞到屏息~《爺爺的神秘巨人》
❇❇❇❇❇❇❇❇❇❇❇❇❇❇
《爺爺的神秘巨人》是下週12/16我在三民書局的聖誕直播中,繪本組裡的「顏值擔當」,她實在太美了。
文圖作者-大衛‧里奇斐德 的創作風格很有戲劇張力、色彩飽和炫目,擅長運用Photoshop將各種傳統技法結合在一起,創作出宛如在看大螢幕電影一樣的閱讀氛圍。
他的繪本首作《森林裡的鋼琴師》印行了12種語言、榮獲2016年英國水石童書最佳插畫大獎。 這本《爺爺的神秘巨人》也入選北市教育局107年度「兒童優良閱讀媒材」,不只是繪畫功力讓人激賞,說故事的能力也備受肯定。
在晚上聽故事前,歡迎大家先欣賞三民書局製作的YouTube 前導影片,感受她美麗的內涵💗,也提前讓她歐洲式的燦爛氛圍渲染你我一些耶誕氣氛吧~。
三民書局‧出版最前線
三民書局與三民網路書店
#爺爺的神秘巨人
12/16(三)晚間8:00 FB直播特賣 書單敬請期待 週日公佈哦~~
吳育欣評價 在 夫夫之道 FuFuKnow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去年的二月十八日,粉專私訊傳來一則很可愛的邀請訊息,是來自南臺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第十六屆畢業製作專題「The Same影像紀錄團隊」的六個女孩,希望邀請我們擔任他們作品的主角,藉由我們走過的路,使社會大眾更認識關於同志的議題。
沒想到這一走,就是一年的時光。
這群女孩從我們拍攝夫夫劇場到各種遊行,從校園講座到台南雄雄食社的一日店長,從公投的挫折走到同婚通過。我們一起在立法院底下淋雨,一起迎接曙光的到來。
這支影片,紀錄了從2019年到今年的過程,有些活動我們甚至已經沒有印象,卻被他們深刻的記錄下來,而參與訪問的人事物所對我們的評價與祝福,也帶給我們繼續往前的力量。
我們都可能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被迷惑了視聽,但他們選擇用諧音將紀錄片取名為「迷或是聽」,當你陷入一件不了解的議題或狀態時,當你迷惑而無助時,如何聽?怎麼聽?用什麼樣的角度去聽,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這不是一部要你們一定要改變立場的紀錄片,
卻是一部讓大家更認識我們的影像呈現。
讓我們一起回顧那段時間,我們共同走過的路吧!
🏳️🌈「迷或是聽」創作團隊 女孩們的話
我們整個團隊在確定要拍攝紀錄片為畢業製作時,就開始尋找適當的題材,當時2018年沸沸揚揚的人民公投剛落幕,但話題還是持續延燒。
其中組員們都相當關注「同性」議題,但也像大家所說的,公投法案的問題就像是文言文,身不在其中是無法得知狀況,所以我們主題便決定為「同性」。
想要透過畢業專題,讓更多人了解既然每個人都嚮往且渴望愛情,但為何因為是少數而投以異樣眼光且得到不平等對待。
在經歷一個寒假每週持續討論整理後,我們決定以同性伴侶為主軸,拍攝他們的日常與生活態度,我們期望找到的主角是有在為同志發聲的公眾人物,在團隊認識且尋找適合人選時發現,「夫夫之道」這對YouTuber高度符合我們團隊的期待,便開始接洽與協調他們是否願意擔任我們紀錄片的主角。
側拍他們所進行的YouTube頻道拍攝的劇場、同性議題校園演講、彩虹遊行等活動,主要也會拍攝阿凱與家人間的互動。同時也開始要求組員更加瞭解他們的故事。
發現他們一路走來不是很順遂,應該是說每一位同性戀者,他們每一個成長過程,他們所面對的大多數人都是投以異樣眼光甚至是批評、諷刺與霸凌,但幸運的是「夫夫之道」他們開設YouTube頻道,以他們的力量開始分享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的故事,也替世界上弱勢的同志聲援,特別是想拍攝出「夫夫之道」他們是如何讓家人接受與認可他們正在做的事情、過程以及想法。
於是有了這個作品的產生。
🏳️🌈 工作團隊
執導老師盧祐德
導演/剪輯廖庭米
副導演王雅卉
製片沈佳宜
執行製片 洪悅華
攝影吳菉
收音郭惠慈
🏳️🌈 特別感謝
夫夫之道里歐(陳荐宏)、夫夫之道阿凱(王盈堯)、阿凱媽媽楊文碧、阿凱弟弟王盈元、宜蘭傳藝老爺行旅副總經理MARK、夫夫劇場人員香蘭、夫夫劇場人員弘凱、夫夫劇場人員哲弘、夫夫劇場人員多莉、彰化囍好園負責人張伯樂、婚姻平權大平台總召呂欣潔(於今年立案更名為彩虹平權大平台)、大同技術學院黃莞喻同學、大同技術學院學輔中心暨資源教室主任許育菁、大同技術學院學輔中心暨資源教室輔導員邵珮睛、WeAre髮廊沙龍負責人艾文、House of Desire團員莊佳翰、House of Desire團員楊焺焣、雄雄食社負責人阿龐、文藻外語大學凱開、成大To.拉酷社 第十二屆社長黃思齊、成大To.拉酷社第十屆社長廖傑恩、成大To.拉酷社第十二屆副社長詹雅淇、成大To.拉酷社第十二屆學術長黃奕嘉。
🏳️🌈 場地致謝
宜蘭傳藝老爺行旅、彰化囍好園、雲林北港藝閣、大同技術學院學輔中心暨資源教室、成大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臺南雄雄食社、臺南WeAre髮廊沙龍(We Are Hair Salon)、社團法人臺南市佳里區漳州社區發展協會、台南道南館自家烘焙咖啡館、高雄步道咖啡廳。
🏳️🌈 活動致謝
台南彩虹遊行、嘉義彩虹生活節、苗栗愛轉來平權遊行、世紀平權婚禮、台南粉紅點。
😍歡迎關注IG
夫夫之道➡️fufuknows
Leo➡️heyitsleo_kai
阿凱➡️eyo_wang
#夫夫之道 #GAY #夫夫日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gBT9fySn4/hqdefault.jpg)
吳育欣評價 在 心靈舒果陳玉珠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一.別對外人說公婆的壞話
婆媳關係大約是世界上最難處理好的關係,
其微妙、複雜、多變、評價標準多樣,
堪稱”世界之最”!
女人婚後,真正能處理好婆媳關係,
婆媳之間真正和睦如母女的,鳳毛麟角
心靈舒果影片內容: 溫馨正能量文章 勵志文章 旅遊影片 風景欣賞 心靈教育. 潤澤生命,淨化身心靈;綜合心靈短文分享,分享一些好的文章和影片, 鼓勵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朋友們,做出正確的選擇 開啟人生生存的勇氣和力量.....
透過影片洗滌心靈,希望給予大家心的舒果 心靈舒果與您分享,也請分享心靈舒果
觀賞更多影片:https://goo.gl/rvS1UC
心靈舒果FB:https://www.facebook.com/anytime999
LINE@ ID :@jkf9464z 請加好友 接收新訊息
1.歡迎訂閱心靈舒果的Youtube頻道,這樣心靈舒果有了新影片,你就會第一個看到唷!(訂閱免費喔 )
2.歡迎到我的FB粉絲專頁【心靈舒果】按讚,這裡會有心靈舒果的最新動態!
3.每一則影片的留言心靈舒果都會親自看過,歡迎在心靈舒果的影片下方留言!(請在youtube影片下留言 我才看得到)
心靈舒果, 需要大家的支持和鼓勵 , 您的分享是我製作影片的動力,請分享影片給至親好友 在平淡的生活中舒發煩悶,增添小小的確幸。 感恩 謝謝
心靈舒果 陳玉珠 心靈舒果陳玉珠 林采緹 Exo Kevin Garnett 藤原紀香 台鐵訂票 采紅豆 Bingyi Lin 綠野花香 順伯 劉瀚文 心靈語坊 心靈天使 天使心 心靈之旅 心旅行 心靈音樂 心靈勇者 心靈小語 人生心靈小語 心靈捕手 心靈判官 危險心靈 心靈 心靈勇氣 心靈雞湯 心靈鑰匙 心靈投手 身心靈 心靈小品 心靈點滴 黃景昭心靈饗宴 人際關係心靈小語 無染心靈 心靈小品文章分享 心靈語錄 心靈開運網 人際關係 心靈饗宴 心靈享宴 勵志小語 勵志文章 勵志 勵志格言佳句 勵志小故事 勵志影片 鼓勵勵志小語 黃景昭 勵志歌曲 勵志故事 自信心勵志小語 勵志小品 勵志名言 勵志名言佳句大全 小故事大道理勵志篇 溫馨勵志小語 勵志的話 心靈活水 名言佳句 立志 分享 好文 文章分享 好文章分享 心靈小品文章分享 溫馨小品 親子文章分享 感動 經典語錄 精彩 感人故事 感人電影 感人影片 感人文章 感人的愛情故事 感人的歌 感人的話 感人 感人小故事 六子心世界 影片分享 就是愛分享 心靈語坊 分享文章 好文章分享 影音分享 愛分享學院 成長 成長影片 知識 成長一起去旅行 旅行 輕旅行 旅行的意義 一個人旅行 帶我去旅行 我愛旅行 縮時攝影 gopro攝影機 運動攝影機 GoPro 強者不是沒有眼淚,而是含著眼淚依然奔跑!心靈影片 心靈小語 心靈雞湯 心靈音樂 老歌 西洋老歌 心靈圖片 威而鋼高山症 百變怪 許淑華 喜翔 吳亞馨 Coldplay演唱會 樂視 日本地震 劉世芳 感恩節 復航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DT5GBAiOy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