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屁寶因為氣喘而住院,這次疫情這樣,我內心其實很怕!非常怕!
(氣喘通常3歲以上才會確診,所以秦秦和星星也是我擔心的)
如果只是一般感冒看醫生拿個藥到還好,如果是氣喘嚴重到要住院...非常時期完全不想在診所或醫院待太久或是佔用到醫療資源(畢竟現在確診的人也很需要病床),偏偏最近又比較潮濕,吹冷氣一不小心就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就很容易引起氣喘。
身為30多年氣喘兒經驗和氣喘兒之母的茜茜,我也是很小心在控制,深怕有任何狀況要送孩子去急診看醫生,感覺似乎要帶著孩子上戰場那種感覺,我該有多焦慮...
想起在屁寶氣喘發作時,非常多人關心屁寶的狀況,其中一位女醫師人超好,跟我說了好多。
當時我問他能不能分享他的想法時,他說他需要想想看怎麼寫比較好,再給我(我內心是敬佩的,覺得他很慎重地看待這件事情,是位好醫生,台灣人的福氣啊)。
現在我想把這位好醫師的建議分享出來給大家,是很好的時機。
如果你家也有氣喘兒,或是你有家人朋友的孩子是氣喘兒,相信對你們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
畢竟是關係到醫學專業,所以茜茜把醫師的的原文一字不動地放上來跟大家分享。
『目前兒童氣喘治療,首選就是低劑量吸入性類固醇,另外也可以考慮白三烯調節劑。很多媽媽對於使用類固醇會有疑慮,不過其實吸入性類固醇的藥量很低,作用在我們想治療的呼吸道,會有直接且有效的抗發炎效果,使用劑量不高的話也不會有全身性的副作用。
氣喘治療的目標是達到長期控制,減少緩解藥物的使用。所以依照醫師的建議使用吸入性類固醇,才能達到控制發炎,減少發作。緩解藥物只能救急,不能減少發作頻率。如果一直發炎,呼吸道會阻塞、纖維化,反而得不償失喔。
⭕️重點1:真的需要使用類固醇時,請照醫師建議,勇敢的用下去!
⭕️重點2:氣喘是個長期抗戰,請跟著醫師調藥,不要自己停藥或加藥喔。』
/
我看了他寫給我的以後,我便安心讓屁寶每天都使用『吸入性類固醇』來控制氣喘,每天早晚都要吸兩次,並且更注重除濕、防蟎、空氣品質,一直到現在他的氣喘沒有再發作了。
謝謝你!
美麗又善良的H醫師。
(我其實有偷偷問醫生可不可以讓大家知道你的名字,覺得好醫師要讓人知道呀!但H醫師目前還有點害羞,所以先化名,以後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
#照片是昨晚睡前兩個屁寶在玩誰先笑就輸了的遊戲
#屁寶超弱笑到一直拉人中😂
#然後星星很不爽我們在玩不抱他睡覺(在旁邊大叫)
吸入性類固醇 兒童 在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治療兒童氣喘的吸入性類固醇,到底不會影響身高,我的回答請看這這篇文章↘️
#別急別慌別害怕
#整篇文章要看完
📣孩子的身體說明書,給爸媽的小兒健康小講堂: bit.ly/2ARMo5u
吸入性類固醇 兒童 在 不來的郭醫師 《 Dr. Brad Kuo 》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兒童過敏
根據調查研究發現,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過敏疾病,則其孩子發生過敏疾病的機率是70-80%;若其中一方有過敏疾病,則其孩子發生過敏疾病的機率是30%左右,而父母雙方都沒有過敏病史,其孩子也會有10-20%發生過敏疾病的機會,大致上來說,大約每3、4人中,就會有1人會患過敏疾病。
根據台大謝教授的研究,台灣從1974年(1.3%)到1994年(10.79%),氣喘病兒增加8倍,尤其台北地區增加最為明顯。可見環境改變對過敏疾病發生的機率有很大的影響,加上前面已贅述過遺傳與食物,因此,引起過敏的因素包括「遺傳」「環境」「食物」三大項。
過敏原可誘發的過敏疾病,在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是塵螨。此外,感冒、氣候變化、空氣污染、二手煙、心理情緒改變、劇烈運動,也會加重過敏症狀。辨識「過敏原」為何並非想像中的容易,反而臨床上以直接調整過敏體質較為可行!!!
常有小朋友被醫師告知有過敏體質,其特徵包括有家族性過敏病史,雖然有時父母沒有,但祖父母有,甚至有的會隔好幾代。其次是容易發生過敏的疾病,如:嬰幼兒時會有牛奶過敏腹瀉,及臉部、手、腳部濕疹。接著常在半夜及清晨咳嗽,呼吸喘不過來的氣喘症狀,兒童期則常見鼻塞、嘴巴張開呼吸、及揉鼻子、揉眼睛的行為,有如敬禮般的動作,及下眼皮血液滯留造成的黑眼圈等…,都是過敏兒的特徵。
比較常見的過敏疾病包括:氣喘、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結膜炎、過敏性腸胃炎、蕁麻疹、偏頭痛等...。在不同年齡會出現不同的過敏症狀,但也可能會同時發生。
例如:在嬰幼兒時期,常會出現食物過敏和異位性皮膚炎的問題,學齡前兒童即3-6歲開始會出現呼吸道的問題氣喘,緊接著年齡再大一點,就會有過敏性鼻炎、結膜炎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研究,過敏疾病如果越早發生,則其嚴重性就越大;也就是說,一個三個月大的嬰兒發生的過敏疾病比三歲大的幼兒才發生過敏疾病來的嚴重,更難照顧。因此,我們要盡量保護小寶寶不要太早發生過敏性疾病。
如何預防兒童過敏疾病?
從懷孕開始,保持居家環境整潔,孕婦不吸二手煙。母親自懷孕七個月起及產後哺乳期間,少吃含高量過敏原的食物,如:蝦蟹類、牛奶、蛋、麥、及有殼堅果類;盡量母乳哺育6個月以上。嬰兒副食品延後添加,最好6-7個月大再給;蛋類、帶殼海鮮類、及堅果類食物,則在寶寶一歲時才給。(註: 有醫界先進指正近年有研究認為父母有過敏體質者或有過敏傾向者可於四個月大開始添加副食品,本人建議時機可諮詢可信任的兒科醫師評估副食品添加時機),少使用藥物來預防過敏疾病發生,包括白三烯拮抗劑、抗組織胺、及吸入性類固醇等。
辨識「過敏原」為何並非想像中的容易,反而臨床上以直接調整過敏體質較為可行!!!
註: 有醫界先進指正近年有研究認為父母有過敏體質者或有過敏傾向者可於四個月大開始添加副食品,本人建議添加時機可諮詢可信任的兒科醫師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