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東基晉升花東唯一地區教學醫院】
台東醫療再捷報!
台東基督教醫院通過教學醫院及醫院評鑑,成為台東、花蓮2縣市,唯一地區教學醫院!而緊急醫療能力部分,也通過「急診中度級能力」評定。
東基陸續與和信、台大醫院簽署醫療合作,專精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及心臟衰竭治療的台大心臟內科李啟明醫師,12/27駐診東基為鄉親服務;和信放射腫瘤專家鄭鴻鈞醫師已於11月進駐開診。
癌症放射治療「直線加速器」已完成安裝,現正進入測試階段,預計明年農曆年後開始提供服務。
慶鈴會持續提升台東醫療水準,來提高鄉親平均餘命。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和信 放射治療 在 亞當老師・酮享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看新聞學養生
#2019諾貝爾醫學獎
#知道癌細胞怕什麼我們就不怕了
結論:有足夠氧氣,就不會有癌細胞!
🍀大家可以提供你如何增加氧氣的方法嗎?
原文連結:https://tinyurl.com/wkc95au
2019諾貝爾醫學獎抗癌新招:別讓你的癌症腫瘤「缺氧」! 2019-10-08
癌症怎麼治療,是長壽的現代人非常關心的議題,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只要你活得夠久,基本上可以100%確定你會罹患癌症。只要你沒有因為別的原因死亡,癌症終究會找上你。
近年的諾貝爾獎,同樣也將關心的焦點放在了癌症議題,這2年的得獎這,都是在癌症治療有顯著貢獻的學者。像是2018年的諾貝爾生醫獎,就頒發給了兩位免疫學泰斗:美國免疫學家 James Allison 和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他們在癌症免疫療法開疆闢土,貢獻顯著。
而2019年的諾貝爾生醫獎甫於昨(7)日公佈,由3名研究細胞如何感知氧氣、適應缺氧環境的英、美學者共同獲得。他們的研究,揭示了細胞氧氣感應的平衡機制,釐清細胞在低氧環境的生存方式,並據此發展抗癌妙方,這種思維甚至可以拿來治療貧血以及其他現代疾病。 「缺氧」會讓腫瘤加速轉移 先跳過艱澀的研究部分,我們直接來看看這次的研究結論,對於癌症治療有什麼助益呢?
簡單來說,研究結論顯示,「缺氧」會讓放射治療失敗、讓腫瘤對於化學治療產生耐藥性,更嚴重的是,缺氧還會促進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 我們都知道,癌症腫瘤的生長速度遠高於一般的細胞,這樣的生長異常,勢必會導致腫瘤內部有一些缺氧的區塊。而缺氧的環境,會促使腫瘤產生「缺氧誘導因子(HIF)」,促進血管生成給腫瘤供氧,有了這些新生血管,相當於給腫瘤細胞的家門口蓋了個高速公路,轉移起來也更方便了。 避免腫瘤「缺氧」我們可以這麼做! 大家肯定有疑問,我時時刻刻都在呼吸,怎麼會有「缺氧」的問題呢?其實缺氧不是我們想像的呼吸不到空氣、快窒息了。當吸進來的氧氣不夠身體所需時,就會產生慢性「缺氧」。
你是不是常常有睡不飽、呵欠連連的問題,這其實就反映了身體處於一個缺氧的狀態。運動量不足,整天坐著看電視、整晚滑手機或平板,熬夜不睡覺等,甚至吃到對身體不好的食物、吸到髒空氣、生活壓力大、抽菸、喝酒等,都是常見的慢性缺氧原因。
除了改掉這些壞習慣,多做一些有氧運動,也可以避免身體「缺氧」喔!三總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張宏,也曾經是淋巴癌的患者,在化療結束後開始慢跑,而第2年就成功挑戰21公里的半程馬拉松,後來持續每週跑步30公里以上,現在也持續堅守醫療崗位。 《運動是癌友最好的朋友 和信物理治療師教你「運動藥方》文中曾提到,澳洲腫瘤協會研究主席Prue Cormie教授表示,「運動是除癌症治療外,癌症患者可以服用的最好的藥物」。而國際間的臨床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 走路與游泳 是很好的抗癌運動 有兩種強度較輕的運動,是適合絕大部份癌友進行的運動。
一、走路: 走路就是一種有氧運動,只要每次進行較長時間(至少30分鐘),並能長年持續,不僅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和抗氧化能力,還能夠有效擴張全身的血管,使人體能吸入比平常更多的氧氣,進而加快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二、游泳: 游泳可以提高抗病能力,此外,還有研究指出,游泳能幫助癌友更好地吸收藥物,從而提高藥物的療效。當人體組織透過有氧運動,得到充分的氧氣供應,就能促使各組織器官的細胞健康發育生長,並正常發揮生理功能,這樣就能有效避免細胞發生變異現象,進而防止癌細胞的生成,或是阻止癌細胞擴張。
亞當老師分享新聞
和信 放射治療 在 飛碟早餐-唐湘龍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的醫療保健單元邀請癌症病患者 小琪、就是這樣有限公司創意總監 黃文博來到空中,和各位朋友分享《生命太短路太長:台東醫療資源缺乏問題》
📻聽重播按這裡! https://youtu.be/U1FvGvK_bP0
▶飛碟聯播網 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http://www.uforadio.com.tw/app
◎內容介紹:
癌症治療對任何家庭來說,都是很辛苦的事,對醫療資源貧瘠的台東縣,更是格外如此。就設備資源來看,台東縣和西部的差異極大。在一個小時車程內的北桃生活圈中,癌症放射治療(電療)所需的直線加速器,就有五十四台之譜。但在南北跨距長達一百七十六公里的台東縣,僅有「一台」。而針對癌症及心血管疾病診斷、追蹤的利器磁振造影儀(MRI),在台東也只有「一台」。台東在地治療能量如此缺乏,使得部分台東在地的病患,不得不遠赴外地就醫。若遇災損或是機器故障,那麼對需要就醫的患者影響更是巨大。當台東的患者非得要遠赴花蓮、台北、高雄就醫時,治療期間長期且長途的奔波與心理上的負擔,就成為患者與家屬心中說不出的苦。另外,難以赴外就醫的經濟弱勢族群,也更需要在地醫療資源來就近照顧。
而歷經2016年七月尼伯特颱風重創台東醫療院所設備的教訓,台東基督教醫院審慎思考,決心於院區擴建一棟包含地下一層、地上五層的「癌症醫療大樓」。引進癌症放射治療用的直線加速器,補強癌症治療的能力,另外並引進心導管檢查與治療設備,以及磁振造影儀等,共同擔負在地的醫療責任。未來東基的「癌症醫療大樓」建置完成後,不但可使台東地區民眾就近得到先進、妥適的癌症治療、亦可進行心導管緊急手術,同時也能提供精密、及時的醫療檢查,使台東地區民眾,特別是經濟弱勢的患者,能夠就近安心接受治療,不再需要為承擔長途奔波的辛苦與經濟壓力而擔心了。
◎來賓介紹:
癌症病患者 小琪
癌患小琪,十多年前被確診罹患乳癌,選擇到台北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就醫。將近一年的療程中,光是交通台東搭乘火車到台北再轉捷運又換接駁車,就需要七個多鐘頭,也曾在化療第三次體力無法負荷只好借住在北部親戚或同學家,甚至被航空公司拒載過、也曾因狀況不佳無法治療,白跑過兩次。還有對於家人的牽掛,這些種種身心的煎熬,曾讓她無助佇立台北街頭,想著「哪一天,台東人才能留在台東治療?」
就是這樣有限公司創意總監 黃文博
資深廣告人黃文博先生從1999起持續至今在幫台東基督教醫院做公益,因應東基要籌建癌症醫療大樓,讓台東人減少辛苦奔波往返外縣市治療癌症,黃先生和其他公益夥伴為東基規劃了一個勸募活動,製作「生命太短路太長」這首歌曲,徵求並選拔出一位愛心歌手來演唱,並且拍攝成一支MV,希望透過歌曲讓社會大眾能感受台東人留在台東治癌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