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邊61-6工作室滿週年了!🎉🎉🎉🎉
一年來,從禪繞畫、心靈拼貼、和諧粉彩以及咖啡烘焙、咖啡杯測課程,工作室成長為藝術陪伴的分享空間,看著臉書跳出週年回顧,所有開幕時的夥伴依然熟悉,也都在這一年間飛越成長!感恩⋯💓
總是有非常多人要感恩,最最要感恩的是鳳姐😍因為鳳姐用心的美食讓開課總是很順利😊!同學們常常是看菜色,不是看課程來的🤣
感恩蘿拉老師,是親愛的阿姨、是恩師也是將我眼與心一起開啟的貴人,去年心靈拼貼認證培訓營,大馬指導員說,也許我們沒有慧根,但我們一定要會跟!😆是追隨蘿拉老師的最佳標語💖
感恩歐老師與瑪老師!團隊的能力與能量,讓我有厚實的肩膀可靠!😘😘
感恩腦公,義無反顧一路支持,以無比龜毛的精神設計了工作室的一桌一椅⋯⋯😱想起那段監工歲月,還餘悸猶存😑😅
感恩參加課程的所有同學,你們每一位都成就了今天的我們與工作室,無論是2歲的小小孩,還是年近70的大小孩,每一堂課,我都從各位身上習得許多!謝謝你們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陪伴!請同學們繼續看緊我們!😊😊
最後,感恩我的兩位小小人,一年來,他們也跟著工作室的腳步成長了!讓我放心投入教學!
忘了感恩2隻貓貓,我在工作室一人工作,她們兩位也忙的很,讓我充分感受忙碌的氛圍!🤹♀️🤹♂️
感恩藝術,讚嘆陪伴!❤️
蘿拉 & 戴安 禪繞畫 ※ Laura Liu, CZT & Diane Tai, CZT
Marion's Drawing Lab - 瑪莉安隨手畫實驗室
Olive Drawing Studio
婷婷老師禪繞畫工作室開幕小小茶會,跟大小朋友一起吃吃畫畫,ㄧ邊喝腦公的醇香咖啡~真是太幸福了(o^^o)
咖啡杯測課程 在 Taiwan Coffee Laboratory 台灣咖啡研究室- Posts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認證杯測師每三年必須進行一次校正考試,方能維持其資格。 課程期間配合防疫標準等規範。 也請參加的杯測師們,衡量自身狀況勿勉強參與。 ... <看更多>
咖啡杯測課程 在 [其它] 杯測課程心得- 看板Coffe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昨天上了超級紮實的杯測課程,跟大家分享一下過程
先說心得:
非常值得上的課,因為極多操作、實際喝的練習,原理老師講解也很清楚,不管是自己買
豆、烘豆或沖煮,應該都可以加強評鑑能力,找出味道的原因並改善。
雖然像我這種喝興趣的,可能也不會去考認證,但會想藉由飲食讓自己味嗅覺更能發揮更
多。
也可以比較詳細的分辨自己沖的咖啡哪裡有問題、該怎麼改善。
老師是高雄菁咖啡的柯老闆,取得CQI杯測師/SCA烘豆師,還有各式各樣的比賽評審等等
。
課程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五點,實作的部分很多。
1.咖啡基本區分、喝三個等級的咖啡以及喝咖啡花與果殼茶:
咖啡花像菊花茶,順口,淺淺的香甜;咖啡果殼茶是選用來自卓武山,特地保留果肉所做
的果殼茶,有濃郁的香氣和口感,老師說和一般用剩料做的果殼茶不同。喝果殼茶就能懂
咖啡的酸甜味來源。
2.介紹了杯測的測試標準(水粉比、水溫、浸泡時間)和需要採用的篩網標準,並且說明CQ
I和coffee review的分數差異處(這個對以後買豆子有幫助)
3.喝了五味的水、試了三種不同的酸,接著要喝四杯咖啡,試出是加了哪種酸,並記錄加
了此種酸會讓風味有怎樣的變化。
4.實際操作魔鬼水,分兩階段,第一階段從9杯無色無氣味的水中分辨出九個等級的酸、
甜、鹹味。
第二階段要喝8杯,要喝出這杯水裡,加了酸甜鹹的哪2或3種,並分出味道的濃度的等級
,並且計分。
5.(忘記這在什麼時間點教)用四種材質的湯匙讓我們比較杯測匙對風味的影響、如何啜吸
以達到有效的霧化來增加鼻後嗅覺。
6.下午的課程中,介紹CQI杯測的10個表格內容和評分方式和標準(香氣、風味、餘韻、酸
質、醇度(BODY)、一致性、平衡性、乾淨度、甜度、瑕疵、整體評價
7.注水、破渣、撈渣教學(每個同學都有機會練習到)
8.接著又是一連串的喝到吐行程:五杯一組,共有6組,其中有放了幾組味道不一樣(同產
地同處理法的不同咖啡),或加了某種帶很細微苦味的物質在咖啡乾粉中。
注水、破渣、撈渣後的每個階段都要給分,我們嗅聞各種香味和喝了好幾輪,老師也一起
操作,最後和老師一起給分、討論為何這樣給分、哪幾杯有瑕疵風味或不一致、是否真的
是不一致或僅是錯覺等等。
喝到這裡我已經很累了,都快味嗅覺疲勞了,喝一組五杯,還要非常快速的分辨、記住並
退到旁邊給分,杯測時間有限,也不能一直龜在旁邊一直喝,而且每個階段、溫度,都會
有不一樣的感受,常常推翻自己前面的給分,杯測和評分真的神難啊! 我們才試六組,只
能說杯測評審真的超神的....
9.比較常見的三角杯測
10.7種烘培度的比較和標準,先把七種焙度的樣品喝過,老師解釋要如何喝出這些焙度:
目標、未發展、淺焙、深焙、快烘、慢烘、表面烤焦,各自有哪些特殊味道。
接著又玩盲測,要從另外的七個樣品中分辨出這些焙度,到這裡我都快瘋了,只有深焙分
得出來,其他都很好喝,然後有點差異,可是分不出這三個比較酸的咖啡中,誰是未發展
、誰是淺焙、誰是快烘。也不知道那兩個相似的誰是誰。味覺已經虐爆了...最後老
師也會在公布答案後與同學檢討、再度試喝討論。
課程最後會拿到一套魔鬼水、烘培檢測組,可以回家再度練習
魔鬼水
咖啡評分
※ 編輯: isscat (223.138.42.204), 02/21/2019 21:18:5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