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品酒潮流指向了傳統烈酒威士忌,從不同國家不同年份,以至用上怎様的木桶釀製也各有喜好,而向來愛好杯中物的筆者當然也會湊湊熱鬧,間中和朋友交流一下。
俗語有謂「酒乃穿腸之物」,但其實只是輕嚐淺酌也無傷大雅,當中似醉還醒的意境更造就了不少千古傳誦的佳作,就像是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的五言古詩、七言絕詩,無不是在酒意酣濃之時的著作,那種天馬行空、放下束縛的澎湃情感意境絕非一般人能夠體會得到!
古有七步成詩,想不到現代亦有把酒論書法,最近筆者扮下文青受邀來到香港國際青年藝術家協會舉辦的「今非昔墨」畫展,認識了國寶級修復大師洪傳驊先生和知名書法家陳明德大師,在兩位老師的深情引領下,一邊品嚐蘇格蘭得獎名釀,一邊細味著兩位前輩寫晝的歷練和心得,意會那半醉還醒的超然境界,讓筆者這位藝術菜鳥體會甚深。
平時細味威士忌大都是聯想與食物的結合,又或以年份和木桶去界定優劣,今次經專業唎酒師指點下,原來水質才是至為重要的關鍵,就像是今次品嚐的Arran 10年單一純麥威士忌,以廠齡論酒歷完全是青年級數,但就是因為釀酒廠的獨有環境,讓水源經過了天然瀑布的過濾,清純而富含礦物,加上調酒師的鬼斧神工,使出品甘醇帶香草果香,層次豐富,就連英女皇也在佳釀未成之際已預留了給皇孫,要知道蘇格蘭威士忌一般都有數十至幾百年悠長歷史,能在衆多馳名老牌當中脫穎而出,實屬史無前例,可想而知其獨特之處,如此的故事性亦令此品牌一炮而紅,出品大受歡迎,限量生產前提下很多時都有缺貨的情況。
而知名書法家陳明德老師更是威士忌的擁躉,據其透露威士忌能幫助他達到創作的狀態,尤其是近年所創作揉合了古典味及現代感的「非書法」,以書法線條及留白抒發出個人藝術理念,個人風格鮮明,讓水墨脫離古典傳統的框架,有時候更會加上日本墨象噴點與西方滴墨揮灑,以非常規之形態走進當今世代,一方面希望能藉不包含中國文字的非書法藝術,讓書法藝術步向國際,傳承這種珍貴的傳統藝術。
共賞威士忌與畫 從畫中看透人生
今次大會是受到陳明德大師的啟發,舉辦了威士忌與畫作的共賞活動,希望帶大家走進藝術家的內心世界,感受不同的覺悟。
由香港國際青年藝術家協會舉辦的「今非昔墨」畫展將於2021年7月17日至9月17日在葵涌大連排道182號金龍工業中心第四座24樓B室舉行,由七位知名藝術家共同策劃的群組展覽,讓威士忌和畫作愛好者都可以在這個活動中聚首一堂。品嚐威士忌的風格和研究生產方法的細微分別,透過細味威士忌的味道和歷史,讓我們沉醉於威士忌和畫作之中,每個人都能夠從同一幅畫作有不同嘅覺悟和了解。展覽期間亦有不同活動提供讓來賓一同參與,使大家更能了解體會當中樂趣,在繁忙的日子中停下腳步,慢活人生。
參與藝術家:
畫壇殿堂級人物黃配江、知名書法家陳明德、金石書畫家張振國等等。七名大師的作品都極具個人特色,用墨水「畫」破昔日與現今的界限,從中看透他們在藝術及人生路上的高低起伏和跌盪。
活動日期:9月4日
活動時間:下午3時至5時
活動地點:葵涌大連排道182號金龍工業中心第四座24樓B室
有誰共嗚 有緣能得墨寶一幅
由國寶級修復大師洪傳驊先生題字的墨寶會贈送給有緣人。在展覽期間大家來到雅博軒都可以寫下對畫作的感言,每段感言會由各位大師評級,最有覺悟的留言會獲得墨寶一幅,希望畫展能夠帶給大眾不同的感覺和想法。有緣人會在畫展完結後有專人通知領取墨寶。
#今非昔墨
#香港國際青年藝術家協會
#共賞威士忌與畫
#從畫中看透人生
#非書法
#Arran
#杯中物
#墨寶
#古家私房菜
#揾食達人Keith
#instagood #followme #follow #instalike #food #likeforlike #tagsforlikes #igers #foodporn #yummy #lifestyle #instafood #followback #foodiesofinstagram #foodie #hkfoodblogger #lovefood #hkkol #hkblogger #hkinfluencer
品牌聯想的五個層次 在 一大粒小台客-Noemi Giulio Ev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客媽精選😎【HOLA西式餐具/自有品牌精品瓷器✨】粒粉專屬特惠開團囉!
📣開團頁面:https://bit.ly/3s6sPgV
HOLA自有品牌熱銷商品少量釋出!
家的儀式感,升級起來!
經過了居家防疫的這些時間,相信大家多少有過外賣訂餐的經驗。
網友分享-
〔五星級餐食外帶回家吃之後,才知道用餐氣氛的重要!〕😲
〔...用紙盒便當裝,跟在飯店用餐落差怎麼那麼大!〕😣
有沒有!?儀式感就是那麼重要!!
吃飯也要吃氣氛,是越來越多人追求的生活品質。
在家就是要過得比在飯店渡假舒服啊!
西方人結婚的時候,挑一組上等的餐具瓷器組,就是大部分人,象徵著成家意義的習俗。為家挑選一組貼近小倆口的風格餐具,是新人開啟共同生活序幕重要的一個環節。
想為大家守護一份家的幸福與溫度,就是用這樣的心情,台客媽與HOLA聯手為大家訂做出本次的團購。🙌
本次開團,台客媽從HOLA一線商品中精選出 #五款精品瓷器,#四款西式餐具。
#精品瓷器-
1. #蕾娜系列
這組透露著英式優雅,義式手工感的蕾絲浮雕餐盤,用現代的方式詮釋了花朵與葉脈的紋路,賦予餐盤一種微奢華同時輕快簡練的節奏。純白浮雕蕾絲是許多歐洲家庭喜歡的瓷器類型(我婆家也是用類似的餐具)。純色瓷器的高貴中帶著一點活潑的變化,展現出不凡品味。蕾娜系列瓷質佳,密度高,色澤及亮度均勻,質感紮實,透露出高級感。與細緻的宮廷風、隨興的鄉村風、粗獷的工業風都能搭配出具有特色的質感。浮雕立體,花樣清新脫俗,餐盤有蕾絲邊與圓邊兩種款式。
強化瓷/可微波/可進洗碗機、烘碗機/HOLA自有品牌/產地中國/經SGS安全檢測。
2. #古韻系列
外層以細沙霧面釉料手工塗刷,內層施以亮光釉。自然陶土燒製的陶瓷,就是存在些許尺寸落差,更增添溫潤與質感。平穩紮實,本人比照片好看,質感更佳!透露出一種日系的簡約,及北歐風的素淨,所帶給人的安定感。細沙釉面從視覺傳遞出溫度。觸感極佳,每次輕輕捧起,盤中佳餚滿足的不再只有口腹之慾,還滿足了心靈,以及我們對家的想像。暖灰、冷灰、霧粉三種顏色,用低彩度混搭出寧靜的,生活的慢板。
陶土/可微波/產地中國/經SGS安全檢測。
3. #芙里花系列
市面上花形系列的瓷器中最雅致的一款!花形瓷器因為視覺效果強烈,生活旅遊雜誌曾經以一張花形醬料碟裝著醬油的上視照片,吸引過無數的目光,讓這個從古董文物就代代相傳下來的碗型,再次大放異彩。充滿韻律與平衡的花形,最能烘托出任何裝盛的佳餚,不會下廚也要會擺盤,不會擺盤也要會挑盤子,指的就是這款無誤!骨瓷的材質,輕、薄、略為通透,質感堅韌,質地細緻帶有蛋殼感,易於保養,是品味卓越的你的首選。
骨瓷/可微波/可進洗碗機、烘碗機/產地中國。
4. #微風之葉系列
手工彩繪風格貼花,金邊。不是真的手捏陶,比手捏陶堅硬,但賦有手捏不規則質感的強化瓷。這款把春天帶到餐桌上的植物系、森林系、觀葉控瓷器,讓人感覺浮誇卻又是那麼百搭!就算沒裝食物的時候看著也覺得滿足!坊間貼花的瓷器經常有龜裂、色差、針孔、歪斜、摺痕、跳花、接縫...等問題,常常是質感打折的原因。這組微風之葉,承襲了HOLA自有品牌的優良質感,完全找不到上述的瑕疵。花色精美活潑,顯現出優雅非凡。細緻的金邊,在不規則的邊緣延伸,給人一種用手工金繼技藝修復過的聯想,更增添了溫度與質感的層次。
強化瓷/可進洗碗機、烘碗機/HOLA自有品牌/產地中國/經SGS安全檢測。
5. #瑞斯系列
霸氣而澎湃感十足,捍衛著餐桌的公領域,為宣示分享而生的瑞斯系列!展現沉穩而大器優雅的瓷器。高亮度的釉面表現出自然深淺色澤,濃濃的手工陶質感,厚重紮實。同系列的不同造型、不同顏色,隨性而內斂,高低錯落,協調混搭,兼容並蓄。共同生活,不代表什麼東西都非得用得一樣,這就是我嚮往的愛情!不用心機也能輕鬆打造出餐桌上的和諧風景。
瓷土/可微波/可進洗碗機、烘碗機/HOLA自有品牌/產地中國/經SGS安全檢測。
#西式餐具
1. 契爾斯霧黑系列
2. 拉菲爾系列
3. 豪沃系列
4. 卡爾斯黑金系列
都是不鏽鋼精工,做工細緻,收邊完美,高質感,美觀又別具特色的餐具。雖然是西餐具,以餐匙取代調羹,搭配筷子,也是很多現代中西合璧,無國界混血家庭的習慣。
本次團購商品可單獨選購✅,也有搭配好的四口之家套組✅。套組價格更優惠!
可單買也可與套組搭配。不同款式之間混搭也是可以的喔!
另有⭐高腳杯、⭐醒酒壺、⭐玻璃杯、⭐葡萄酒架…等商品可搭配選購。
我自己購買碗盤瓷器的習慣,會多抓一、兩組起來備用,客人來可以用,將來也不會因為破損一、兩個就無法成套,提供給各為參考。
時間很快就進入下半年了,緊接著登場的就是重要的年節,經過這不簡單的一年,我們值得好好相聚,好好飲食。家是最不容妥協的地方,提升家的儀式感,就從餐桌上開始。歡迎進場選購-
📣開團頁面:https://bit.ly/3s6sPgV
開團期間:8/12上午10:00 - 8/18晚上11:59
網站付款方式:
1. 信用卡、ATM轉帳、HOLA土城店現金付款(不取貨)、全家代碼繳費、街口支付、LINE Pay共6種方式
2. 如非HOLA會員,可以選擇FB或Google登入選購
3. 本團商品滿799免運,運送服務範圍限台灣本島(不包含離島地區)
4. 訂單完成並付款成功後,約5-10個工作天陸續出貨
5. 提醒大家結帳輸入地址時,不能有全形、符號或是空格
**備註 : 由於FB官方設定關係,若於FB點擊團購連結後無法使用line pay,請洽詢特力+客服專線: 0800-086-889,將會有專人與您聯繫。
團購訂單客服:
HOLA特力和樂土城online店
LINE ID: hola_onilne
服務時間: 09:30~12:00,13:30~17:30 (例假日公休)
電話:(02) 8261-0330
地址:新北市土城區青雲路152號3F
品牌聯想的五個層次 在 健身教官-應充明Jimm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身體記憶比大腦學習更可靠》
這是一本”找感受度”的書
當你要教一個小朋友騎腳車, 游泳, 或是任何技能時, 會鉅細彌遺地把所有執行方法交代清楚才讓他們開始嘗試嗎? 又或者說, 每一個人都會騎腳踏車, 但是隨便找一個人描述一下他們怎麼可以一遍前進一邊維持平恆其實是有困難的
在近代, 絕大多數的學校教育都遵行的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的身心二元論: 人類的心智是由大腦發展出來的, 而身體只是智慧的一個載體. 因此所有學校教育全力注重在語文數學社會之類的理論課程上, 體育課的時間相對被壓縮. 因為人們相信使用統計化與系統化的學習, 可以有效地提升邏輯與辯思能力, 這也是被認為是未來人類發展的主要方式
從傳說笛卡爾製造了一個女兒的機器人開始, 人類就開始醉心於人工智能的開發. 而過去幾年, 機器首先在西洋棋盤上擊敗了人類之後, 最新的技術AlphaGo也在數年前連續三次完勝人類的圍棋冠軍柯潔! 至此, 人工智能的新紀元降臨, 電腦的運算速度與儲存資訊量是人類所遙不可及的!
完了完了, “機械公敵”的電影世界要成真了..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在街上可以看見越來越多裝配有輔助駕駛的車子, 但是不管什麼品牌的車商, 一開始信誓旦旦的跨下海口他們可以在幾年知道製造出第五級自動駕駛的汽車商 (100%不需要人類), 在過去幾年之中紛紛宣布: 要達到這個目標比他們想像中的困難 (但是只有馬斯克對此還表示出非常大的信心)
在自動駕駛系統中, 設計師把所有的汽車動作透過數據而模組化, 讓它們可以經過運算而在路上控制車體的動作. 但是最大的困難就是在不管是任何道路之中的實際情況是瞬息萬變的, 包含突然改變的風速, 掉落的障礙物, 無預警闖入小動物等等, 這些都與在有固定範圍以及明確規則下的棋盤內不同. 所以我們知道, 將一個醫療機器人放在手機製作的生產線上一定會出現大問題, 因為外在環境已經改變了, 與在電腦內原先預設的演算程式不一樣, 工作人員除了改造外形之外, 也需要重新設計所有軟體
當你聞到了一個熟悉的麵包味道, 回憶會馬上把你拉回兒時放學時經過一家麵包店的情景; 當你看到了前男/女友留下來的一個小物品時, 腦中馬上會浮現在當初在相處時對於這個東西的回憶; 當你聽到了一首流行老歌時, 時空在瞬時間會轉換回到學生時代, 可以讓你徜徉其中不可自拔
我們所認知的世界, 除了先經過大腦的思考與分析之外, 也靠我們其他的感官所汲取的資訊同時輸入所建構起來, 這就是”體驗”. 身體的感知能力, 就是記憶的中心. 在學習時, 讓全身的感官同時參與, 就可以幫我們打造更多層次的大腦地題, 這也是我們在運動時常常提到的”本體感覺”. 我們的五感 (視覺, 聽覺, 觸覺, 味覺與嗅覺) 從身體各處接收到無數資訊後, 轉化為電位傳回中樞神經系統, 而形成了第六感: 直覺
有的時候迷路時, 你會很自然地知道要往哪一個方向轉彎; 在很短時間內要做一個決定時, 你當下會不假思索地做出選擇; 甚至是你可以下意識的分辨出你眼前的這個人是否在說謊. 這些都是直覺, 而直覺靠的就是所有感官經驗的累績. 這不是透過系統模組化與運算就可以做得到的
書中有提到好幾個例子: 華爾街的金融顧問僅僅使用統計分析的數字來決定未來的投資方向, 但是到最後對於市場的預測往往與實際上有很大的落差; 一些消費用品的廣告鎖定了特定的目標族群, 但是經常發現與與想像中買氣完全不一致. 因為第一, 數據呈現的是一個平均值, 無法表明一些誤差的來源, 第二, 冷冰冰的統計結果沒有情感, 無法體現消費者實際市場上瞬息萬變的思考模式
在我個人的記憶力就有一個印相很深的例子: 在某一年, 我服務的某一間公司很大器的砸重金買了上海地鐵二號線一個月的廣告, 二號線總長度接近70公里. 他們在車廂內所有的拉環上都貼上了健身房的廣告, 主打: 在每一站的出口都會有一間xx健身房! 他們希望透過這一波宣傳來大力提昇該月的來訪數. 結果, 隔一個月開高層會議時, 發現前一個月花了大筆鈔票的過靠成效幾乎等於零… 那個月市場部總監被臭幹到差點從樓上跳下去…
可是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假如實際每天坐地鐵通勤的人都會知道, 沒人真的去看拉環上寫的是什麼, 所有人都是瘋狂低頭滑手機! 而偏偏當初做這個決定的人, 每天都是開車上下班, 就算有搭乘地鐵, 也只有偶一為之, 所以無法真正的掌握實際狀況
打不死的蟑螂, 存在在地球上的歷史比人類還久, 時至今日, 他們唯一的天敵就是拖鞋. 而我們都有過滿屋子追著小強跑的經驗, 有的時候快把家都翻過來了還不一定打得到牠們, 更別說牠們給你來一了一個更大的驚喜, 飛了起來!!!
蟑螂的大腦只有一百萬的神經元, 而人類卻有一千億個. 但是牠們的腳上卻有無數的知覺接收器官, 可以接收外在的溫度, 壓力, 以及物體移動. 其實另外一個更好的例子就是章魚 (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我的章魚老師”)
人類有模仿的本能, 之前1977年的一個實驗就發現出生僅12天的嬰兒的表情就會隨著在他們面前實驗人員的改變而改變. 所以當我們在學習一個新事物的時候, 必須要有一位效仿的對象可以讓我們就近觀察. 在細看他們的過程當中, 我們很自然的會使用上我們所有的感官去做揣摩, 進步是最快的. 所以在每一行業之內, 要最快進入狀況就是找一位師傅或是前輩, 除學習他們的知識以外, 也是吸取他們的技巧與經驗
在看這本書時我一直聯想到我們的這個圈子..
運動也是一樣, 你怎麼可能從書本的圖片就學會怎麼臥推? 你要如何從影片中就學會怎麼深蹲? 這些學習的方式正如人工智能一樣, 把運動分段, 模組化, 但是這些方式無法與你互動, 無法及時給你口令與指導
商業健身房的經理主管每一天瘋狂的開會逼業績, 指責教練為什麼會員約不來? 預約數太少? 他們有沒有實際在健身房中與會員聊過天, 觀察過每一個時段人流的改變? 了解一下目前的環境是否存在一些什麼問題?
有些教練不斷的進修, 認為這樣可以不斷的提升他們的專業度. 但是卻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都這麼苦口婆心了, 會員還是無動於衷? 但是真的願意放慢角度來好好發揮同理心體會一下會員真正想法的教練也不多
因此, 過去我們都把人腦視為一個精密運算的電腦, 但是現在看來, 遠遠不足夠, 還要搭配身體的力行, 強化所有感知與智慧緊密搭配, 才是進步最快的方式
我非常同意功能性訓練大師Michael Boyle的主張: 他完全不建議在健身房內放鏡子. 確實, 在運動時如果我們過度依賴視覺, 反而會削弱其他感官訊息的輸入. 所謂的”本體感覺”, 就是我們可以掌控到我們的身體在什麼速度下, 輸出了多少力量? 移動了多少的距離? 關節與肌肉如何相互的影響?
我覺得這一本書可以讓我們重新的檢視我們學習或是教學的邏輯, 走出過去侷限我們的思考框架, 任何事情使用理智的分析建構固然重要, 但是身體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體驗也是不可或缺的, get your hands dirty, 讓我們實際將自身的所有的體驗與大腦連結, 創造出一個更加全面的身心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