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討論度極高的好評台劇《火神的眼淚》,精準細膩地刻劃出消防隊員的工作日常,也探討了許多不為人知的隊員職場辛酸,日前此劇播出了山難搜救的劇情,劇中驚心動魄的內容其實正是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消防隊員每天都可能面臨的挑戰!
本縣消防局第二大隊山難搜救隊的同仁五月初即執行了一場品田山搜救任務,隊員們一接獲有民眾自品田山斷崖掉落的訊息,立即組隊啟程,搭乘直升機前往品田山,品田山的地勢險峻,海拔3524公尺、近90度的懸崖、高達200公尺落差,搜救任務的難度和危險程度都非常高,連從事消防工作19年、出勤300場以上山難搜救的帶隊官都說,這是有史以來最艱困的任務。
這支影片呈現了消防隊員真實的搜救現場和驚險的命懸一線瞬間,每一次的任務,隊員們都為了民眾的性命安全,用自己的生命在搏鬥;我也籲請鄉親們對我們的消防隊員多些尊重和了解,當隊員們執行勤務時,有許多行動都是基於專業的考量,請大家務必多加配合。
最後,再次向每一位消防隊員們深深致敬,感謝有你們的付出,冒著極高的風險拯救生命,消防英雄們辛苦了!
疫情升溫還是要提醒所有鄉親朋友,乖乖在家看《火神的眼淚》,#少出門,#勤洗手,#外出全程戴口罩。
🎥完整版影片:https://youtu.be/85Syyk2d84I
也謝謝各家媒體包括自由時報、聯合報、蘋果新聞網、中時電子報報導以及TVBS分享
#火神的眼淚
#防疫不出門追劇追起來
#品田山搜救任務
#消防英雄
#領頭楊
「品田斷崖難度」的推薦目錄:
- 關於品田斷崖難度 在 楊文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品田斷崖難度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品田斷崖難度 在 藍氏旅遊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品田斷崖難度 在 鳶嘴,奇萊北峰,品田,那一個比較恐怖- 看板Hik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品田斷崖難度 在 台灣百岳之美| #品田斷崖的險峻與風采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品田斷崖難度 在 百岳特輯|《品田山「品田V斷」!》武陵四秀之首大皺褶地形 ... 的評價
- 關於品田斷崖難度 在 【百岳專輯】 品田山V型斷崖攀爬完整單攻紀錄“完整版” 的評價
- 關於品田斷崖難度 在 品田山難度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品田斷崖難度 在 品田山難度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品田斷崖難度 在 網路上關於品田斷崖意外-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品田斷崖難度 在 網路上關於品田斷崖意外-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品田斷崖難度 在 網路上關於品田斷崖意外-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品田斷崖難度 在 【聖稜線】台灣百岳最美路線 - Mobile01 的評價
品田斷崖難度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覲見帝王之山 南湖大山
我雖久仰南湖大山的盛名,然而這座型態沈穩莊嚴、有帝王之山稱號的名岳,因為所需天數較多、因難度稍微進階,便一直等到我完成了其他幾座山岳後,才決定來覲見這座帝王之山 。 這座被印在兩千元鈔上、貴為五岳之一的名山,其實為冰河地形的一部分,因此冰河遺跡也是我此行的拍攝紀錄重點之一。
▌攀登南湖大山的行程
一般攀登南湖大山的行程約需時三至四天。第一日先由登山口到雲稜山莊,第二日再由雲稜山莊經審馬陣草原、五岩峰、南湖北山、南湖北峰,抵達南湖圈谷山屋。第三天後就視個人的體能與時間,攀爬南湖大山、南湖東峰與其他群峰等等,之後再宿一晚南湖山屋,或者往回至審馬陣山屋甚至雲稜山莊過夜,第四天再回到登山口。
我則是因為拍攝需要,總行程安排五天。第一天從勝光登山口啟登,並於雲稜山莊過夜。第二天從雲稜山莊出發,抵達南湖山屋後,開始勘查預計的拍攝地點。第三天就開始實際的拍攝與攀登,晚上再宿於南湖山屋。第四天早上則是在圈谷拍攝,之後前往審馬陣山屋,然後拍攝南湖大山夕景。第五天再由審馬陣山屋回到登山口,完成這次的攀登。然而拍攝的行程並非總是順利,特別是在春天瞬息萬變的天候狀況下。
▌我的實際行程
第一日
我照著原先的計劃,自勝光登山口啟登,朝雲稜山莊推進。沿路雖然多在樹林中,但偶爾能從一些開闊處看到南湖大山,因此並不至於太無聊。於是我就在上上下下的森林路徑中,順利地抵達雲稜山莊。
第二日
因為知道這天大概是我這趟行程中最後有好天氣的一天,因此決定在破曉前出發,以便白天有更多時間可以拍攝。離開雲稜山莊不久後,整體走勢就從下坡改成一路上坡。最初也是一直走在森林中,最後終於在審馬陣草原前走出森林,開始有開闊的視野。
在這裏,除了可以看到隨侍在側的南湖大山外,回頭也能看到完整的聖稜線,走起來真是心曠神怡。此後順著草原一路上坡,抵達南湖北山並快速登頂後,便轉向前往並通過五岩峰。五岩峰看似猙獰,但實際上其實踩點明確。雖然有時要手腳並用,偶爾有輕微的暴露感,但整體來說,通過並不困難。此外,五岩峰滿佈奇石奇木,加上一邊壯觀的五岩峰斷崖,對攝影人來說其實是充滿拍攝機會的地方。
通過五岩峰後,就來到了南湖北峰。這裏有著毫無阻礙,可以俯瞰上下圈谷的絕佳視野。在這裏仔細欣賞了圈谷美景後,便開始下切前往南湖山屋。南湖山屋看起來小巧可愛,但其實可以容納約40人左右。然而我抵達山屋,卸下裝備、稍事休息後,由於久旱無雨,第一件事就是下切一百多公尺的高度至南湖溪取水。取水來回花費約40分鐘,佔去了一些可以用在攀登與拍攝的時間。
取完水回到山屋後,維持基本生活的條件才告滿足。由於天氣預報顯示隔天可能變天,因此我決定再努力一下,先前往下圈谷拍攝一些冰河證據,並登頂南湖大山,並在回程拍攝下圈谷的夕景,完成一半預定的拍攝目標。
離開山屋前往南湖大山主峰的路,在抵達主南岔路之前基本上是緩和的。而在這段路上,有一個我最想紀錄的岩石,那就是鹿野忠雄發現的羊背石。1933年,日本博物學家鹿野忠雄與地理學家田中薰教授一行人,在南湖大山一帶進行了詳盡的地質調查與紀錄。他們最終發現了12個圈谷、各類冰蝕地形等冰河證據,其中也包含了這個羊背石。
鹿野忠雄除了是第一位台灣冰河地形發現者,他對台灣的高山、生態與種族都有廣泛且深切的研究,並把台灣以現代且科學的方式,發掘並記錄下來,是我相當敬佩的一位學者。能夠跟他站在相同的歷史現場,也算是了了我自己一個小小的心願。拍攝完羊背石後,我繼續往南湖大山推進。過了主南岔路後,便來到一處不算緩的石坡,橫亙在我與主峰之間。但這並不是前往主峰的唯一『障礙』,過了碎石坡不久,還必須通過一處散落的『巨石陣』,才能抵達南湖大山山頂。南湖大山山頂其實相當平坦,且視野極佳,能夠眺望眾多名峰。
隨著天色漸暗,我便離開山頂,準備回到圈谷拍攝夕景。途中再次經過主南岔路時,斜射的金黃光線穿越稜線與群峰,並照亮了遠方的中央尖山,這幅美景美得讓我忍不住駐足欣賞許久。離開了主南岔路、主東岔路,我來到可以俯瞰下圈谷的地點。在這裏,可以看到冰河圈谷典型對稱且悠緩U字型谷的特徵。這時日落橙黃色的光線隨著過去冰河的出口,由西面照入圈谷底部與南湖山屋。
回到山屋,烹煮並用完晚餐後。我用保溫瓶泡了一壺茶,擠出最後一點精力,拍攝晴朗無雲夜空中、點點繁星下的圈谷夜景。
第三日
依照預報,這天應該自凌晨起就開始會有雲層聚集。然而凌晨四點到山屋外面看時,發現天空依然晴朗,似乎還是有拍攝的機會。由於昨天已經攀登了南湖大山、去了下圈谷,於是這日就決定直接前往上圈谷與東峰,並在進入上圈谷前,在懸谷的一側拍攝下圈谷的晨景。而這日的天空也出現美麗的雲彩,日出的紅光更是照耀著南湖大山。
結束拍攝晨景後,我便繼續往上圈谷與東峰前進。通過平坦的上圈谷底部時,我注意到這裡散佈著另一個冰河地形的證據,也就是漂礫。漂礫是由冰河由他處搬運過來的岩石,因此種類與周遭的岩石不同,加上這裡沒有其他有足夠搬運力的流體可以移動這樣大的石塊,所以可以推論冰河曾經存在。
離開上圈谷與漂礫後,我繼續往東峰推進。在這裡我不慎走到另一條,不經由主東峰鞍部,而是從東峰陡峭面攀爬而上的路。雖然最終仍然順利登上東峰,但額外消耗了一些體力與時間。抵達東峰後,我發現這裡是由平坦片狀的板岩組成,這時想起在上圈谷看到的漂礫,也許就是從這裡被冰河搬運下去的吧!
南湖東峰的視野極好,除了可以看到南湖大山極具帝王氣勢的一面外,也可以看到四條冰河遺留的地形,除了北峰下切路、北峰與東北峰之間與東峰的三條冰河外,在主東峰間的鞍部,過去也是兩條冰河的分界,一邊推往蘭陽溪方向,另一邊則推往立霧溪方向。現在看來雖然可能只是一般的山峰與谷地,但稍加運用一點想像力,南湖群峰間滿佈冰河的畫面就鮮明地呈現在眼前,也著實讓我相當興奮。
在東峰欣賞周遭豐富的冰河地形與壯闊景觀時,我注意到天上的雲開始聚集。我本來準備繼續往陶塞峰與東南峰推進,但隨著變厚的雲層開始遮擋日光,我便趁著在稜線上還能收網路訊號,趕緊查看最新的氣象預報。結果預報顯示有70%的機率會開始降雨,且越晚機率越高。考量前往東南峰再折返需要一段時間,以及我還需要下切至南湖溪取今日要用的水,便決定先回到南湖山屋,陶塞峰與東南峰便下次再會吧!
我回到山屋時,其實才早上十一點多而已。這時不見雨滴落下,其實有點懷疑自己是否因為不準確的預報,而做了錯誤的決定。然而就在下切去南湖溪取水來回的短短四十分鐘內,濃霧開始大量湧入圈谷,周遭能見度與氣溫都快速下降,所以也許沒有推進到東南峰也是個好選擇吧!大霧一直持續到晚上,所以連帶我希望拍攝的夕景與星空也沒有拍到,為此我也在心中開始盤算隔天的拍攝要如何調整。
第四天
這天被其他準備下山的隊伍吵醒,雖才凌晨三點半,但既已毫無睡意,便決定去山屋外看看天氣,沒想到外面又變回了晴朗的夜空。我也開始趕緊煮水、準備早餐,並且用最快的速度開始打包,準備拍攝圈谷晨景。等一切準備就緒時,時間已經來到凌晨四點半,我便離開山屋往北峰前進。這時圈谷上方天空又不時有雲霧繚繞,我開始意識到日出有可能出景,便來到前一日準備拍攝夕景的拍攝點,架起腳架等待。果然不久後,這些雲霧在日出光線的照耀下,呈現出令人驚豔的色彩。
拍攝完圈谷晨景後, 我繼續往上抵達北峰,往今日預計的住宿點審馬陣山屋前進。不過在通過五岩峰時,就如同昨日一樣,雲層開始增厚,霧氣也開始湧入。等我抵達審馬陣草原時,能見度甚至低於十公尺。再次參酌了氣象預報後,發現天氣只會越來越糟,甚至開始降雨後,便決定提前一日下山,最終下午五時前抵達勝光登山口,結束這次的南湖群峰行。
▌我的裝備
我這次帶上山的裝備,除了基本的睡眠系統、煮食系統與保暖衣物外,因為天數較長,帶了比較多的食物。也因應山上缺水,帶了取水用的水袋與濾水器。拍攝器材方面,則帶了腳架與一機三鏡與濾鏡等等,最終總重量來到23公斤左右。也因為較重的負重與較長的天數,在登山鞋的選擇方面就顯得格外重要。這次攀登南湖群峰,我選擇了專為長天數負重行程設計的 Hanwag Taiwan Tatra II Wide GTX登山鞋。
Hanwag是創立於1921年,來自德國巴伐利亞的專業戶外鞋品牌,品牌名稱正是創始人Hans Wagner的姓名縮寫。Hanwag的鞋子對於品質、工藝與性能的追求,也讓它成為一些德語系國家軍靴的供應商,是其可靠耐用的背書。今年2021年也剛好是Hanwag創立的一百週年,我想能通過一世紀考驗的品牌,表示它長久以來都能持續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其產品設計與品質更是禁得起歲月的試煉。
當初我選擇Hanwag Tatra II Wide GTX作為這次南湖群峰行程的使用鞋款時,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它是硬底鞋。通常一般迷思認為鞋底應該要軟,走起來才會舒服。然而事實上正好相反,在崎嶇地形與負重情況下,硬底鞋才能夠提供最大舒適。主要原因就是在硬底鞋遇到不平整的困難地形有較好的抵抗力,腳底感覺起來仍是相對平穩。軟底鞋因為缺乏可以抵抗地形的硬度,因此會把地形的不平整傳達給腳底與腳踝,除了腳底不舒適外,腳踝也容易有為了保持平衡而扭傷的風險,而這個情況在負重的狀態下則會更為加劇。
而我這趟穿的Hanwag Tatra II Wide GTX登山鞋,使用了Vibram® AW Integral鞋底,其中底有加裝強化塑片,因此有極佳的穩定性與支撐性。鞋底也有很深的刻紋,具有強大的抓地力。這幾點對常常要走在陡峭崎嶇地形的南湖群峰行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五岩峰、北峰下切路、東峰前與主峰前路徑等。這幾個地方充滿像是巨石塊、板岩坡與碎石坡等過去我必須放慢速度,甚至降低重心通過的地形,這次我驚訝地發現Hanwag Tatra II Wide GTX可以讓我輕鬆自然、不必改變速度與姿態地通過,也感覺不到這些凹凸不平地形可能帶來的不適感。Hanwag Tatra II Wide GTX登山鞋強大的抓地力與確實的支撐性,有時甚至讓我感覺雙腳是吸附黏著在這些地形上,令我在背負沈重攝影裝備通過困難路段時,信任感與安全感油然而生。
此外,Tatra II Wide為寬楦型的鞋款,更符合亞洲人的腳型,也在這趟長天數的負重行程中帶來額外的舒適。事實上,Hanwag除了提供標準楦與寬楦(Wide)供消費者選擇外,Hanwag也是全世界唯一有提供拇指外翻楦(Bunion)的品牌,可見其為使用者著想的用心之深。經過這趟南湖群峰行後,我對Hanwag Tatra II Wide GTX登山鞋愛不釋「腳」,也推薦給有長時間負重登山需求的人。
▌南湖大山的拍攝與攀登建議
如果是以拍攝為主的話,行程上我會建議第一天就走到審馬陣山屋,在這裡可以拍攝南湖大山被夕陽照得滿面紅光的景色。第二天凌晨出發,在日出時抵達北峰下切處,拍攝圈谷日出景色。之後則可以視體力與行程,直接或留待隔日再攀登南湖群峰。
品田斷崖難度 在 藍氏旅遊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危壁 崖隙直下,谷底 雲煙飄洌
亂風掩去心的顫聲,身懸在岩壁邊緣,令人驚魂動
—————————————————————————————
【 武陵四秀篇05 - 品田斷崖 】
#藍氏旅遊筆記 #武陵四秀 #品田 #池有 #桃山 #喀拉業
前往品田的路上,突然遇到巨大坑崖
如被巨斧狠劈了一刀,直砍成近乎90度的深V峭壁
站在崖口下望,好幾層樓的高度,臨之目眩!
實在頭皮發麻啊
這令人膽戰的地形,使品田山的難度晉升為「B級山岳」
同時也被冠上「百岳十峻之一」的稱號
*註:「十峻」意為 台灣十大山勢高拔險峻之峰
—————————————————————————————
攀爬前,先在腦中分析路線,模擬等一下的每個動作
居高臨下,本身的懼高症也開始發作
心跳劇烈加快,手心冒汗不已
危險的地形,激發起身體的原始本能
也激起求生意志,讓原本睡眠不足的我 瞬間醒了過來
—————————————————————————————
準備妥後 取下單眼收包
戴上攀爬手套,縱身轉向 緊抓岩壁及繩索,垂直下攀
懸崖雖然看起來困難險阻,但其實有許多踩點
利用岩壁上許多的突起及凹陷,四肢進行施力,及維持身體平衡
而且石盤堅硬,非常好使力;
也不用擔心土質鬆軟而崩塌的問題
拉好繩索,細細地 看好每一步,穩穩地 踩實每一腳
實際爬起來並不想像中的艱難,甚至沈浸在它的樂趣
—————————————————————————
攀岩,讓人恐懼,但又挑戰人的恐懼
或許這就是它的魅力
.
.
.
.
待續
於2021.3月 攝影
—————————————————————————————
< 注意事項 >
・雖然攀爬難度不高 (我自己覺得啦),但還是具危險性
請先從簡單的攀岩訓練開始,學習找踩點
・雖然品田斷崖有繩索,但還是建議行前練手力及背力
・如遇雨會溼滑,不建議走這條
・安全為第一優先
#台灣百岳 #百岳 #爬山 #背包客棧 #igtaiwan #igerstaiwan #viewtaiwan #登山 #台灣 #taiwan #台湾 #ilovetaiwan #Trails #健行 #攀岩 #百岳練習生 #攀登 #旅遊 #旅 #旅行 #斷崖 #品田斷崖 #taiwan_dream #meyoutaiwan @ 品田山
品田斷崖難度 在 台灣百岳之美| #品田斷崖的險峻與風采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品田斷崖 的險峻與風采 爬過72座百岳,走過許多斷崖,品田斷崖是我看過, 目前爬過最深且最垂直的斷崖,90度垂直的斷崖,一定 要靠拉繩索才能完成上下斷崖,難度確實很 ... ... <看更多>
品田斷崖難度 在 百岳特輯|《品田山「品田V斷」!》武陵四秀之首大皺褶地形 ... 的推薦與評價
|百岳特輯|《品田山「 品田 V斷」!》武陵四秀之首大皺褶地形橫柱成品豎石成田品田山V型 斷崖 詳實全紀錄.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 <看更多>
品田斷崖難度 在 鳶嘴,奇萊北峰,品田,那一個比較恐怖- 看板Hik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我下禮拜六要去爬鳶嘴
光看別人的照片就覺得比奇萊北峰還恐怖
可是下面這個網站把鳶嘴稍來的難易度寫成"易"
奇萊北峰寫成"中上" 我反而困惑了
https://www.mushroomgrass.idv.tw/map/
此外 我也計畫明年去爬個武陵四秀
上面那個網站把四秀的難易度寫成"中"
但品田山好像也是斷崖處處
不知道這三座山的驚悚程度怎麼排行
好讓我心中有個底
如果比奇萊北峰還恐怖的話
我就要考慮看看要不要去了......
PS. 上面的網站很有趣 台灣百岳搭配google map
我沒事就會上去背一下台灣地理
--
懂得抓住歌的味道 靈魂
就像繪畫 不是會寫實才是有實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5.162.170
※ 編輯: coexistence 來自: 211.75.162.170 (11/30 15:0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