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聖史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 Vienna
聖史蒂芬大教堂是維也納最重要的教堂,有著色彩繽紛的磁磚屋頂外,其高聳的哥德式南塔更是維也納天際線的主宰之一。這座將近820歲的古老教堂經歷過維也納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更見證了哈布斯堡皇朝乃至於奧地利的興衰。
在十二世紀中葉時,維也納已經是德語文化圈中的重要城市,原有的教堂已經不能滿足當時的信仰需求,當局便開始興建這座敬獻給聖史蒂芬的大教堂。聖史蒂芬大教堂在西元1160年落成時其實是座羅馬式的教堂。其後經過數百年的增建與改建,才成為今日的羅馬、哥德式與巴洛克混合風格。
聖史蒂芬大教堂巨大的南塔是它最顯眼的特徵,這座高136公尺的哥德式高塔歷經65年興建,塔頂視野極佳,可以盡覽維也納市景。事實上也因為如此,南塔在歷史上兩次鄂圖曼土耳其人圍攻維也納時都曾作為瞭望塔與指揮中心。直到1955年,南塔都還作為夜間火災警戒塔,配有一名觀察員以及其生活的套房。今日的塔頂則開放給訪客登頂一覽市景,同時也販賣紀念品。不知紀念品店的工作人員是否也是每日攀爬343階樓梯上來上班。另一側的北塔本來也打算比照南塔的樣式與高度興建,但因為工程太過浩大而止於目前的高度。
聖史蒂芬大教堂色彩斑斕的磁磚馬賽克屋頂則是另一大特色。這個由二十三萬片磁磚鋪成的屋頂除了華麗之外,也極具歷史意義。南面屋頂上拼排出的是象徵哈布斯堡皇室的雙頭鷹徽,北側則是分別象徵奧地利共和國與維也納市的鷹徽,也算是記錄了奧地利的政體轉變。聖史蒂芬大教堂的屋頂在二戰空襲所引起的火災中付之一炬並倒塌,原本龐大的木架屋頂結構由於重建費用太鉅,而改用超過六百頓的鋼取代。而大教堂華麗的屋頂外牆,則在維也納居民踴躍的捐獻下完成重建。
而聖史蒂芬大教堂的內部也如其外觀一樣雄偉震撼,主要的建築風格是以哥德式為基底再加以一些後期的巴洛克式裝飾。兩排巨大的支柱撐著令人歎為觀止的屋頂衍架,柱上則有許多聖人雕像,一路指向祭壇的描述聖史蒂芬故事的畫作。由於教堂的興建的歲月漫長,也因呈現了許多藝術觀念上的轉變。例如教堂內早期的歌德藝術品,由於是為了榮耀神權,因此都是匿名的創作。到了後期文藝復興時期,人性主義逐漸高漲,也因此此時期的藝術品常可以看到藝術家本人的形象以各種形式出現。
教堂內部在二戰時的轟炸與火災時也遭受到了損害,教堂兩側的彩繪玻璃於此時毀壞,因此除了祭壇後方的彩繪玻璃外,現在看到的都是相對平淡的馬賽克玻璃。但其實在當時為了因應轟炸,許多預防破壞的措施已被採用,例如能夠拆下的木作就拆下運往安全處保存,運不走的藝術品如佈道壇石雕等,則在周圍蓋起保護性的磚牆。
由於座落在維也納熱鬧的格拉本大街 (Graben) 旁,即便聖史蒂芬大教堂的部分外觀似乎長年都有鷹架架設進行維護,仍是許多旅人造訪維也納必訪的景點。因此除了在外面拍照之外,也推薦進入參觀和登塔飽覽維也納市區美景。
更多我的旅行照片請參考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同時也有14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7萬的網紅TXO Lia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是我第三百六十六部影片 之後會陸續的上 英雄教學 觀念教學 實況精華 等等...各式影片 喜歡的朋友就追隨吧 如果不喜歡 那就多看幾遍就會喜歡了 合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Facebook個人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xoli...
哥德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旅行中的小故事與人
對我來說,景點不見得是旅途中最重要的。
但,遇到的人與發生的故事,都是讓我覺得非常入心也會成為我生命故事的一環的。
這就是旅行的迷人之處。
.
今天去了一趟Kutná Hora ,我一直沒有對人骨教堂很有興趣,直到回來也是這種感覺。
但,
Kutná Hora這個城鎮,不只是如同旅遊書上所寫的,是個淘銀礦小鎮而已。
.
它是13世紀末捷克最富有也最繁盛的城市,它最知名的,也不是人骨教堂。
我開始思考,為什麼大家只知道人骨教堂?!為什麼所有的人都說這個小鎮沒什麼?!
.
天啊!超有什麼好不好!
我超愛這個小鎮,甚至超過庫倫諾夫!
原因是因為太純樸、太可愛、太單純也太熱情。
.
今天一路上遇到的人都是。
/
and,
拜託我先說在前面,網路上教大家的交通手段以及景點路線,真的可以參考就好,
每一個人的角度、方法都不一樣,
相信你自己!相信你自己!相信你自己!
.
#說故事時間
👉第一位(意思是今天有很長的故事喔~):
在布拉格總站買車票的時候,不會講英文的國鐵奶奶(👉對的,是奶奶)!
看錯了我寫給她的小紙條,先是幫我印出了一疊車票、然後我拿到票後確認之後發現少一段票,她居然尖叫地唸了一堆捷克語,我片面猜測的意思是:「天啊我居然犯這種錯誤,怎麼辦怎麼辦!」
.
然後,我微笑示意用英文說:「沒關係,在幫我加一段就好!」
奶奶幫我打出了第二段,結果攤在她眼前的車票太多,她又開始慌了!一直搖頭、可能是要我稍等的意思!我本來想,我拿到車票自己組裝就好!
.
奶奶一直執意要我等她,他一定要幫我把票組合好。
#這個故事最後面我想說_交通方法我再寫一篇文好了_根本不用這麼困難也不用那麼累
我一直覺得,捷克人真的很有意思!他們的撲克臉,真的需要一點開關來開啟就沒事了!
/
#到了庫特納霍拉
我現場真心覺得到底是誰寫這個小鎮只有人骨教堂很無聊?!
明明人家是世界文化遺產城鎮、明明整個小鎮很好玩、很舒服、很療癒啊!
.
因為晚了點出門,google上找了一間河粉店用午餐!沒想到就挖到寶了!
.
👉第二位:
這間河粉店,是疫情之後才開的,因為太好吃、服務超級好、英文也超強,讓我忍不住跟店家聊了起來!
然後老闆姑娘說,如果河粉飯麵不夠都可以免費加,而且我的媽啊!超好吃超好吃!可能是我這一個月在捷克吃到最好吃的亞洲餐,好到我跟姑娘說:「我可能會從布拉格專程搭車來你家吃東西!」
.
份量夠、又好吃調味超棒、還可以免費加飯麵!
.
再來~
我在Kutná Hora鎮中心玩了很久,光是可愛的小城鎮拍照跟遇到的人就超可愛!我在石頭噴泉拍照,結果噴泉的按鈕慢了2秒鐘才出水,我整個被嚇到!一旁買東西的帥哥在一旁笑得很開心後,跑來問我要不要幫我拍照!
#旅行不就是有這麼多特別的偶遇才形成了特別的美好印象?
.
#走了一段路去芭芭拉教堂
拜託,芭芭拉才是經典!
看到這個城鎮的建築以及這麼特別的哥德式教堂,必得去懷疑原因!
後來一查才知道,媽啊!
當時因為銀礦而繁盛的Kutná Hora,是13世紀末捷克最輝煌、最有錢的城市,那時候的布拉格應該也要沾她一點光啊!
.
走到芭芭拉教堂,其實已經有點遠,
我不確定你們是怎麼回到人骨教堂或者Kutná Hora中央車站的,
但,
拜託搭公車就好!不要自己走到腿斷掉!公車也沒多少錢!好舒服好好搭還很快!
14kc而已(據說65歲以上老人只要3kc)。
.
👉第三位:15號的公車司機
.
我本來要搭801公車,後來先來了15號!
司機有點帥!但我瞄到他的手機畫面是妻子跟小孩的模樣~
.
我問了他一下票價以及是不是有到人骨教堂那一站?!
.
帥司機很nice地回答了我問題,並且跟我說票價、以及到站確認。
找了錢給我之後,很有禮貌地跟我點了頭示意我往後面坐。
.
我對公車司機一向很有距離,可能被台灣公車司機嚇怕了!
但是,上回在西班牙的公車司機、以及這一次的Kutná Hora司機,我真的真心覺得美好。
.
人骨教堂,應該是Kutná Hora我覺得比較不吸引我的!(我知道你們很多人應該不以為然!)
.
首先很遺憾地告訴大家,現在下了地下室就不能拍照了~
.
接著,因為看過了Kutná Hora小鎮的歷史、看到了芭芭拉教堂、也遇到了這一路上的美好故事之後,我真心覺得人骨教堂可能是需要第一站先看完再去小鎮以及芭芭拉教堂,不然會一路失望下去。連對面的聖母升天教堂都更有趣一點!
.
不過,還是要憑良心說,人骨教堂畢竟還是有它的賣點,不會不值得去啦!只是我更喜歡Kutná Hora小鎮多一點而已。
/
好的,
故事說完了!回到布拉格,我今天又搞定了公寓的heater了!
從布達佩斯回到布拉格,這兩天我看了最低溫會來到6、7度!
我想,
這對位在台灣的你們來說很不可思議,
但因為歐洲屬於乾冷,室內都有暖氣,我其實不覺得冷,反而覺得很舒服啊!
.
只是公寓的暖氣是需要設定的,我只好電話遙控了生病的公寓妹子主人。
.
瞬間,她又把我教會了暖氣的處理。
瞬間,我把10度的公寓變成了20度的暖房,啊!超美好的。
/
旅行的能力都是這樣練就出來的。
今天我一直覺得,不是我去了那些多厲害的景點而感到開心,
景點一直都會在,沒有意外的話。
.
但,你的故事專屬於你,
會因為你的心情、你的心態、你的經驗、你的想法而留下不一樣的美好。
/
今天的河粉姑娘,我跟她說:「這是我在布拉格這一個月吃到最好的亞洲餐點!」
姑娘好開心地跟爸媽分享,也歡迎我繼續來吃。
.
今天的公車帥司機我感謝他很有禮貌地回答我,下車前多繞道前頭跟他說聲謝謝,他一樣把手放在他的左胸膛,微笑點了頭。
.
今天尖叫的國鐵奶奶,最後一樣微笑講了一串我聽不懂的捷克語,
但是我的感受非常好也非常舒服。
.
很多人問,歐洲人會不會排華?
.
我想世界上什麼人都有,就算真的遇到了,他也只是你今天遇到的其中一個,
忽略掉就好了,別讓不愉快的經驗或人,影響你一天的好心情。
.
但如果你遇到了友善而美好的經驗,
千萬不要吝嗇地回饋、回覆、給予稱讚並且感謝。
/
Wish you everyone have a very good day.
/
團購中:
👉醫美級保濕保養品,999元套組送17片玻尿酸面膜:https://bit.ly/36HTPt5
.
👉對抗covid-19,量子天使噴起來:https://bit.ly/3jRuinv
.
👉寧靜頸枕53折:https://bit.ly/3mSAcrB
.
👉世界最安全防盜包募資划算團購:
⭕️海龜包👉:https://bit.ly/3z8boOQ
⭕️側背包👉:https://bit.ly/2X9a40V
⭕️背包+側背包組 👉:https://bit.ly/3C39gt
哥德語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言:壞消息是老闆真的分身乏術撥不出時間寫沙丘,好消息是已經寫新的專題。於是按老規矩用舊文重貼來冷飯熱炒一下。在達利不遠千里跑去 LV-426 幫忙催產異形之前,他曾繞路過去沙丘,準備要扮演帝國皇帝 Shaddam IV。下文包含了這個史上最曲折的劇組故事,而圖左正是他原本會在電影中的華麗扮相。]
【達利如何催生異形寶寶】#葉郎電影徵信社 #舊文重貼
1979年上映的《Alien 異形》馬上要滿四十週年。四十年來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一直低調地躲藏在《異形》電影宇宙的深處不為人知,而那個人偏偏正是當年催生異形寶寶的關鍵人物。
他的名字叫達利。對,就是你認識的那個達利。
▇ 史上最偉大的失敗製作
一切的起頭是這位西班牙超現實主義藝術家有一天突發奇想覺得他要去好萊塢當明星。他想要演的是科幻小說家Frank Herbert的科幻巨著《Dune 沙丘魔堡》中的銀河帝國皇帝一角。
《Blade Runner 2049 銀翼殺手2049》的導演Denis Villeneuve此時此刻正偕同Javier Bardem、Josh Brolin、Oscar Isaac、Rebecca Ferguson和Jason Momoa等重量級卡司在沙漠裡拍攝《沙丘魔堡》電影。但在Denis Villeneuve之前已經有非常多人嘗試過要把《沙丘魔堡》搬上銀幕,他們之中唯獨只有David Lync那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版本抵達終點。而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達利參與的這一次華麗的嘗試: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失敗製作的Alejandro Jodorowsky版本。
智利導演Alejandro Jodorowsky被稱作邪典電影之王,他的《El Topo鼴鼠》和《The Holy Mountain 聖山》雖被譽為邪典電影的經典,但嚴格說仍是有利可圖的商業製作。法國製片Michel Seydoux因此告訴他下一部不論他要拍什麼他都可以幫他找到錢。
Jodorowsky的華麗卡司其實一點都不輸給Denis Villeneuve的版本:除了《Citizen Kane大國民》的Orson Welles、《Sunset Boulevard 紅樓金粉》的Gloria Swanson、《Kill Bill 追殺比爾》的David Carradine、《Rocco e i suoi fratelli 洛可兄弟》的Alain Delon之外,還找了滾石合唱團的Mick Jagger跨界來演男主角。但最令人錯愕的跨界還是達利。
▇ 達利引介異形之父
當導演和達利在紐約碰面談條件時,不按牌理出牌的達利提出了大概是電影史上最匪夷所思的合約條款:
1. 皇帝寶座的設計必須是「由兩隻交錯的海豚組成的馬桶」;
2. 皇帝的朝臣必須由達利認識的朋友擔綱演出;
3. 達利將不會閱讀劇本上的任何敘述(他的理由是「你的點子一定不會比我的厲害」);
4. 為了成為好萊塢有史以來身價最高的演員,達利的酬勞將以每小時10萬美金的費率計算。
天知道為什麼導演Alejandro Jodorowsky為什麼會答應這麼瘋狂的條件。不過導演也有他自己的解套方式:據說他隨即修改劇本把達利的戲份刪到可以在一個小時內拍完的量,剩下的台詞將由一個機器人替身代替達利佈達皇帝的旨意,而不再由皇帝本人親自現身說法。
但達利這高貴的酬勞也不是白拿,熱心的大師隨即發揮了他在歐洲藝術界的廣闊人脈,幫導演介紹了一位即將影響電影設計美學數十年的前衛藝術家:後來以《Alien 異形》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的瑞士超現實主義藝術家H. R. Giger。
▇ 從娜芙蒂蒂王后到異形頭骨
H. R. Giger 14歲的時候第一次在明信片上看到達利的名作《Premonición de la Guerra Civil 內戰的預感》,立刻對於畫作中撕裂的身體結構和陰影的運用方式感到目眩神迷。
本來學建築和工業設計的他,開始善用自己的工業設計專長和達利的超現實主義風格畫面,在肢解的人體上組合各種機械道具、軍事裝備、觸手、生殖器官、骷髏和骨頭,成為獨樹一格的哥德風藝術。
1975年達利從好友處得到了一本Giger的畫冊,隨即邀請Giger帶著女友到達利在西班牙的住處度假。達利的家是當年歐洲藝術界的聖地,許多藝術家都透過好客的達利在這裡認識和交流。
達利很快把Giger介紹給正在為《沙丘魔堡》找視覺設計的導演Alejandro Jodorowsky:「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藝術家,應該對你有幫助。」
1975年底、1976年愛寵,Giger飛往巴黎開始替《沙丘魔堡》劇組工作的同時,也在巴黎舉辦了一次小小的個展。後來成為《異形》中的怪物原型的那幅作品《Necronom IV》也出現在展場。
有趣的是這幅異形的概念圖中居然找得到達利的影子。達利在1972年一幅名為《Nefertiti 娜芙蒂蒂》的素描裡頭,就把著名的埃及娜芙蒂蒂王后塑像從長長的脖子一路延伸到帽子的絕美線條,還原成變形的頭骨。電影中異形光滑而細長的頭骨幾乎就是達利想像中娜芙蒂蒂頭骨的翻版。
▇ 我害怕我腦袋裡的畫面
這時候另外一位創造《異形》的要角也在巴黎登場。
來自美國的Dan O’Bannon是個年輕的電影全才。他剛剛和大學同學John Carpenter 一起完成了成本僅僅6萬美元的處女座《Dark Star 黑暗星球》。O’Bannon身兼演員、編劇、美術設計、特效執行的才華讓《沙丘魔堡》的導演Alejandro Jodorowsky相中,說服他放棄美國的一切(房子、車子、還有他寫到一半的《異形》以及《Total Recall 魔鬼總動員》的劇本),飛到巴黎加入他的華麗劇組。
「跟我來,有個新的藝術家億要讓你認識認識。」Jodorowsky立刻帶著O’Bannon到展場裡頭看H. R. Giger的作品。
這兩位《異形》的生父、生母終於見面的歷史性一刻其實詭異怪誕到極點。黑髮的Giger穿著一身黑色皮衣,皮膚慘白的像是此生從來沒有見過陽光一樣。O’Bannon還以為自己見到了吸血鬼本人。
講話輕聲細語的Giger一碰面就企圖分享精神科醫生開給他的憂鬱症處方——鴉片。
「你要來點鴉片嗎?」
「你為什麼需要用那玩意兒?」
「因為我害怕我腦袋裡的畫面。」
「可是那些只是你腦袋裡頭想像出來的啊。」
「那才是我感到害怕的原因。」
O’Bannon請求Giger讓他借走他的畫冊,回到旅館花了一整個晚上沈浸在Giger的世界裡。巴黎的這一夜改變了O’Bannon的一生,也改變了好萊塢電影史。
▇ 被異形爆胸的克隆氏症患者
Dan O’Bannon先前一直在寫一個關於太空中的怪物的劇本。但他腦中始終苦無怪物的具體形象。
O'Bannon自己是一種和先天免疫有關的罕見疾病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患者。克隆氏症的病徵包括腹部常感不適或隆起、嚴重腹瀉、抽筋、作嘔及大便出血等。持續不斷的絞痛、抽筋正是那些寄生在肚子裡的想像怪物的起源。患者形容發病的過程說「像是鴨子一樣,表面上優雅地在水面上漂浮,其實水面下正發瘋似地暴力打水」。
《異形》中令人頭皮發麻的異形爆胸橋段正是來自於克隆氏症病友O’Bannon自己的真實經驗 。
當他看完H. R. Giger那本超乎想像的畫冊:「我被Giger作品中的原創性給狠狠擊中。它們不只是令人害怕萬分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它們還是充滿原創力、絕美至極的作品。我一邊看著它們一邊心想:如果誰可以讓這傢伙設計一隻電影中的怪物,絕對會是史無前例的空前成果。」
O’Bannon知道他終於找到了他始終無法完成的《異形》故事缺少的關鍵元素,他稱作「蛋糕上的櫻桃」。
▇ 難產的沙丘魔堡催生了剖腹產的異形
《異形》的生父、生母在巴黎見面的這一天其實距離《沙丘魔堡》這個製作宣告夭折已經只剩幾週的時間。
《沙丘魔堡》的原作者Frank Herbert到歐洲出差的時候順便去劇組探班,發現瘋狂的導演還沒開拍就已經把950萬美元的預算花掉整整200萬,而且完全自由發揮、離題甚遠的劇本已經讓電影可能長達14個小時,用Herbert的話來形容「整個劇本已經是一本電話簿的規格」。
1976年初Alejandro Jodorowsky的《沙丘魔堡》因為投資人撤資而宣布無限期中止(稍後Ridley Scott接手籌拍也同樣半路放棄)。
當年拋下一切飛往巴黎的Dan O’Bannon身無分文地回到美國,瀕臨破產的他只能借住在編劇好友Ronald Shusett的沙發上。他只能拼命寫劇本,希望終有一天能翻身脫離這張沙發。
結果好運突然從天而降。當年曾試圖叫他不要去巴黎、來幫我們做特效的好萊塢科幻片劇組《Star Wars 星際大戰》一砲而紅,原本對科幻片興趣缺缺的Fox突然變得渴求任何隨時可以開拍的科幻電影。《異形》橫空出世。
當年《沙丘魔堡》導演Alejandro Jodorowsky留下的另一個遺產也被《異形》繼承:
Dan O’Bannon在《異形》劇組沿用了Jodorowsky獨一無二的美術設計工作模式。他把Jodorowsky集結的全球美術菁英——法國漫畫家Moebius、英國設計師Christopher Foss和瑞士超現實主義藝術家H. R. Giger集合在旅館房間,讓他們用擂台賽的方式提出各自的設計,誰的設計圖勝出就掛誰的名字。
這組被Jodorowsky稱作「spiritual warriors 精神戰士」的美術兵團成員,先後不同程度參與了導演Ridley Scott的《異形》和《Blade Runner 銀翼殺手》的設計工作,更影響了《Akira 阿基拉》、《Ghost in the Shell 攻殼機動隊》、《The Terminator 魔鬼終結者》、《The Fifth Element 第五元素》和《The Matrix 駭客任務》等等經典。
現在誰還敢說達利一個小時收費10萬美元很貴呢?
哥德語 在 TXO Lia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是我第三百六十六部影片 之後會陸續的上 英雄教學 觀念教學 實況精華 等等...各式影片 喜歡的朋友就追隨吧 如果不喜歡 那就多看幾遍就會喜歡了
合作邀約:charlie112999@gmail.com
Facebook個人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xoliang/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charlie1129999?utm_medium=copy_link
歐付寶斗內:https://payment.opay.tw/Broadcaster/Donate/EB01AB4343B42971B158AF3965E55480
#TXO
#Liang
#夜叉

哥德語 在 Sascha Heusermann 賀少俠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Brandon O'Neal is an African-American/Taiwanese comedian and actor. On social media you may know him under the name Blasiantw. What is life like for this Blasian influencer in Taiwan? Watch to find out.
Follow Brandon on social media: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asiantw
TikTok: https://www.tiktok.com/@blasiantw

哥德語 在 TXO Lia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是我第三百四十五部影片 之後會陸續的上 英雄教學 觀念教學 實況精華 等等...各式影片 喜歡的朋友就追隨吧 如果不喜歡 那就多看幾遍就會喜歡了
合作邀約:charlie112999@gmail.com
Facebook個人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xoliang/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charlie1129999?utm_medium=copy_link
歐付寶斗內:https://payment.opay.tw/Broadcaster/Donate/EB01AB4343B42971B158AF3965E55480
#TXO
#Liang
#塔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