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1967 到 2021
同一地點的兩張照片,跨越了54個春秋;
不一樣的年代,秉持著相同的精神。
第91代的大龍國小佾生
繼續傳承著千年的薪火~
祝福全天下的老師們 教師節快樂!
謝謝您們的付出❤️
拍攝地點:臺北孔廟
上圖拍攝時間:1967年9月28日
下圖拍攝時間:2021年9月28日
這兩張照片皆攝於孔子誕辰紀念日。圖中為擔任佾生的大龍國小學生,身著藍色長袍與黑色馬褂,腳穿白襪與黑布鞋,在臺北市大龍街的臺北孔廟大殿前擔綱演出「六佾舞」之後,與指導老師合影留念。
謝謝臺北市孔廟儒學粉絲團提供照片
《認識 佾舞》
釋奠佾舞簡稱佾舞,又稱丁祭佾舞、祭祀大成至聖先師之佾舞。依不同編制又分有六佾舞和八佾舞,是釋奠典禮的祭禮中所表演的舞蹈。
相較於歷經近代戰亂與文化大革命的中國大陸,臺灣與韓國至今仍保存完整、嚴謹的儒家祭孔儀典於世,是東亞世界重要的文化資產。
中國南朝齊武帝永明三年(西元485年),對於釋奠已有記載:「元嘉立學、裴松之儀、應舞六佾,以郊樂未具,故從權奏登歌,今金石已備,宜設軒縣之樂,六佾之舞,牲牢器用,悉依上公」,六佾即六佾舞,是中國古代諸侯用舞的編輯,有六行六列,共三十六人。
軒縣就是軒懸,是中國古代諸侯樂隊的編制。這是歷史上樂舞並用祭孔儀式的開始,之後各朝代祭孔的規模和樂舞均有不同。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孝文帝時六佾舞中增加了「三獻禮」的項目,三獻禮即初獻、亞獻、終獻。唐朝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的祭孔大祀,是採用六十四人的八佾舞。
佾舞的來自宗廟宮庭雅樂舞,舞者稱為「佾生」,佾是隊伍的行列,分祭天子、公侯、大夫、士,又有八佾、六佾、四佾、二佾之分。與宮庭樂舞相同,釋奠佾舞也分文舞和武舞。
台北孔廟在1967年前的佾舞因日本殖民統治的緣故被迫改變服飾,1931-1932年(昭和6-7年)的佾生是著白衣繫紅帶,執雉羽。到了1934年-1936年(昭和9年-11年)佾生是著白長袍黑短掛,到了1943年,日本對台灣的統治進入皇民化時期,此期的佾生服裝也稍有不同。1946年-1967年共22年間,和1968年後,佾生的服裝也有兩個不同的變革。後期至今改用明朝服飾,佾生為黃袍墨綠腰帶黑靴,節生為綠袍墨綠腰帶黑靴。
台北孔廟的佾生長期由大龍國小學生擔任,男女生皆可,採六六三十六的佾舞編制;由佾舞老師躬身教導後學生須自行記憶所有舞步。
《認識 教師節》
根據《孔氏祖庭廣記》記載,孔子生於東周春秋末期,鲁襄公22年(西元前551年)的農曆8月27日。1934年的孔子誕辰日時,柳翼謀、張其昀等人主辦的國立中央大學《國風》雜誌,曾出版「聖誕特刊」以紀念孔子之誕辰。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教師節出現在1931年,由當時的南京中央大學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人發起,他們聯絡了京、滬地區的教育界人士,共同擬定每年的6月6日為教師節,並發表《教師節宣言》,提出「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增進教師修養」三項目標,在全國各地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翌年(193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將6月6日明定為全國教師節(亦稱雙六節)。
至於為什麼要訂在6月6日?根據發起人的說法,並沒有太特別的原因,只是因為比較好記「便於號召」而已。另外,由於6月已接近學期末,是個向政府提出建言的好時機,因為如果有改良的方案,還可以趕在下一個學期實施。
1939年,教育部決定把教師節的日期改為「至聖先師」孔子的誕辰日,但卻誤將農曆日期當做西曆,而把教師節定在8月27日;後來經師範大學的程發軔教授進行考據,依曆法推算出孔子的西曆誕辰日應為9月28日;於是行政院在1952年提請總統明令,將孔子誕辰紀念日及教師節改為9月28日,沿用至今。
每年到了教師節(孔子誕辰紀念日)這一天,不但各地孔廟都會舉行祭孔大典,以最隆重的禮儀對孔子表達無上的敬意,在教育行政單位及各級地方政府所舉辦的「慶祝教師節大會」中,也會頒獎給資深及優良的教師,以表彰教師們對社會的貢獻。
原本我國的教師節屬於國定假日,但自從2001年我國施行週休二日後,許多國定假日就變成了只紀念不放假的節日,而教師節便是其中之一。
2016年6月21日,我國行政院正式公告勞工國定假日7天刪除案失效,勞工國定7天假日確定將恢復,換句話說,教師節勞工可以放假,但是一般公立學校教師因不適用勞基法,所以不能放假。
勞工7天國定假日恢復後,所有符合勞基法的勞工,在9/28、10/25、10/31、11/12、12/25五天可以放假,但這就產生了一般勞工在教師節這天放假,但教師卻沒有放假的情況。
教育部人事處表示,目前是依循內政部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的第二、三條之規定,孔子誕辰紀念日(俗稱教師節)是只紀念不放假,在該法尚未修改之前,一般教師在教師節仍無法放假。
於是,2016年的教師節成為勞工放假、公家機關照常上班、公立學校更出現「教師上班,學生放假」怪象,堪稱史上最混亂的教師節,不過行政院秘書長陳美伶於9月24日表示,教師節和勞動節都是勞工放假、軍公教上班,這個規定已經存在15年,絕對沒有史上最亂休假這種事情。
陳美伶強調,五一勞動節就是最好的運作模式,希望國人放心依照五一勞動節模式來進行就可以了,不過唯一例外是股匯市,五一勞動節時股市休市,但在教師節不休市,其原因是金管會早已在前一年公布次年股匯市休市時間。金管會副主委桂先農表示,已跟銀行業及金融業工會達成共識,教師節當天的薪資給付,會按照國定假日雙倍給薪來處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James Hong Official 項明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日兩國, 文字相通, 通用漢字, 食稻米,飲茶, 用筷子, 漢傳佛教、 儒家思想、文化服飾, 傳統節慶都很相同之處。但由唐朝、元朝、明朝到清朝, 以至二戰, 多次發生戰爭。項明生嘗試由 “一粒米”出發, 去探索中日之間二千多年恩怨情仇。 項明生和陶傑由宮崎駿童話世界的銀山溫泉開始, 聯想到大正年...
唐朝服飾日本 在 風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風生活】
在十九世紀的韓國,露乳裝是一種流行,平民百姓都這樣穿,背後究竟有什麼原因呢?
---------------------------------
㊙LINE好友獨家全新服務
http://bit.ly/3bTyVIZ
🌊加入﹝風傳媒Telegram﹞,獨家內幕搶先看
http://bit.ly/2Ta3nWR
♞國際政經強強聯手,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給您最權威的中英日全球新聞!https://bit.ly/2tehBg1
🔥下載﹝風傳媒APP﹞,更多熱門資訊一手掌握
http://bit.ly/2P4VOzg
#日本殖民 #哺乳 #傳統服飾 #韓服 #韓國歷史 #朝鮮王朝
唐朝服飾日本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早幾個月曾經寫過四大美人楊貴妃在日本有各種傳說,山口縣就有楊貴妃的墳墓;至於山口百惠是楊貴妃後人,卻是都市傳說。不相信?你試試用日本語去搜尋一下。只有華文媒體內容農場會不停翻炒「山口百惠是楊貴妃後人」。(*相關文章連結在底部位置)
曾經聽過一種有趣的講法,仰慕楊貴妃的日本古人對「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有無盡遐想,古代長安本來就有地熱水,因此相信泡溫泉會變成四大美人一樣美。
若要在日本找尋1300年前唐土的流金歲月,首推奈良正倉院還保存了李隆基跟楊玉環送給聖武天皇的螺鈿紫檀五弦琵琶。這可是當今世界上僅存的唐朝五弦完整實物。這裏妥善保存起來的唐朝文物,除了樂器還有其他生活用品,自然也包括服裝,詳盡展現唐朝宮廷與民間的點滴。
研究唐代歷史也好、看電視劇也好,大概都有印象看過唐代的化妝。唐代人相信額上貼花鈿、唇角點笑靨,為女性增添嬌媚效果。但是《長恨歌》出現的句子「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講的卻不單是額上彩妝,也包括其他華美飾物,形容當時兵荒馬亂,貴妃倉惶落難。
如果要數中國最早出現花鈿,我看過最早的講法是長沙戰國楚墓的彩繪女俑;接着有壽陽公主和上官婉兒,帶起梅花妝的熱潮—花鈿的起源現在難以定論。
話說,剛剛開始學日本語的時候,很喜歡濱崎步的MV『Voyage』。濱崎步的古代造型化妝用上了花鈿,而且超級巨型(笑)。『Voyage』是一首令初學者的我有耐性逐一查字典的歌曲,相當有意義。
今次的漢服體驗使用的是唐制印花齊胸衫裙,配大袖衫和披帛。「齊胸」指的是裙頭束在胸前、「齊腰」指的是裙頭束在腰間。大袖衫多見於敦煌壁畫,長短各有不同。披帛原是遮擋風沙之用,後來成為唐代女性服飾常用配搭。
唐代印染技術發達,服飾多用團花圖案,以草本印染爲主。由於傳統團花衣裙比較厚重,不適合夏天,所以這次準備的是現代數碼打印的印花布料製作的衣裙—文明的利器可以減少拍攝期間中暑風險!
如果如果各位有興趣中國古代傳統化妝服飾,可以閱讀沈從文的書;希望穿上各朝代的漢服,就可以透過Instagram聯絡這次合作的造型師以及攝影師報價:@riyuebinggan @akilokyicheng62
*部份攝影套餐價格及服務請參閱留言位置
延伸閱讀:從『安史之亂』楊貴妃之謎到日本三大美人的山口縣貴妃墓
https://www.kiri-san.com/post/33747
唐朝服飾日本 在 James Hong Official 項明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中日兩國, 文字相通, 通用漢字, 食稻米,飲茶, 用筷子, 漢傳佛教、 儒家思想、文化服飾, 傳統節慶都很相同之處。但由唐朝、元朝、明朝到清朝, 以至二戰, 多次發生戰爭。項明生嘗試由 “一粒米”出發, 去探索中日之間二千多年恩怨情仇。
項明生和陶傑由宮崎駿童話世界的銀山溫泉開始, 聯想到大正年間大文豪芥川龍之介的中國夢碎。然後追溯日本人的祖先, 位於青森三內丸山的繩文遺跡。發現處於石器時代的繩文人,在公元前300年,繩文人突然進入農業社會,學會了種水稻。因為日本忽然來了一批“新移民": 彌生人。對照《史記》, 當年是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派徐福率領童男童女三千, 去東海找三座仙山, 為日本帶來了稻米!
▶️如果你有興趣跟我去全世界終身遊學 :請like Facebook: https://m.facebook.com/JamesHongAkio/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ames_hong_ms/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jameshongofficial
Webpage: JamesTrip.com 終生遊學
唐朝服飾日本 在 Empire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Jan 10, 2018 - 唐朝服飾明朝服飾#中國#唐朝服飾#漢服#唐朝漢服#kimono #TangDynasty #TangDynastyHanfu #China #和服#日本#Chinese #Chinesehanfu #ChinaHanfu ... ... <看更多>
唐朝服飾日本 在 日本和服起源於中國唐朝服飾 ... - 星期一古著Blue Monday ... 的推薦與評價
日本 和服起源於中國唐朝服飾 和服(又叫做「著物」)是日本的傳統民族服裝,之所以取其名,是因為日本人口中的90%以上,都屬於「大和」民族。和服發展到現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