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父「們」的故事】我所知道的老袁─淺談二次革命
宋教仁案的影響是十分嚴重的
這除了代表民初內閣政治的崩壞開端
也加劇舊革命勢力及袁世凱北洋勢力之間的不信任感
尤其是孫文
在宋教仁案後堅持主張武力討伐袁世凱
而雙方最終在「善後大借款」的爭議中徹底鬧崩!
之前老ㄕ就跟看倌們提過
民國政府成立後,繼承了清朝留下的大批賠款
為了償還這些賠款
民國政府只能用「以債養債」的方法
姑且應付眼前的危機
於是在
民國2年4月
袁世凱向五國銀行借款
結果國民黨議員指控袁世凱
借款未經國會同意,程序有問題!
他們還認為:
袁世凱根本是拿借款來擴充北洋軍!
民國2年5月
江西都督李烈鈞、廣東都督胡漢民、安徽都督柏文蔚
通電反對貸款
此三人俱為國民黨員,而且執掌三省的軍事
這讓老袁極度的不安
他認為:
「國民黨恐怕意圖用軍事手段反抗我。」
所以在
民國2年6月
袁世凱調動北洋軍第六師南下
隨即先後免除李烈鈞、胡漢民、柏文蔚的都督職位
打算剝奪國民黨的軍事實力
這就讓孫文認為:
「袁世凱是先奪國民黨兵力,然後要全面清除國民黨!」
雙方的歧見越加劇烈深刻
終致無法彌補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打吧!
民國2年7月8日
前江西都督李烈鈞
在孫文的授意下率先於江西宣布討袁!
這就是「二次革命」的開端
中國內戰再起
距離清宣統退位僅1年多,離宋教仁身亡僅半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次革命初期
革命黨人的主力,分布在江西、江蘇兩省
江西方面
李烈鈞不但率先發出討袁宣言
之後更被推舉為「七省討袁聯軍總司令」,一時之間聲勢浩大
江蘇方面
則由黃興主持大局
這裡曾經是臨時政府的中樞所在
鎮守南京的陸軍第八師,更是自清末以來就被積極打造的精銳部隊
可說是國民黨的主力
而且
湖南、四川、廣東、安徽、福建
先後宣布獨立反袁
(另外加上海的陳其美亦宣布獨立反袁)
一時之間,革命黨聲勢頗為浩大
但!
在中國最強軍事集團─北洋軍面前
他們只是小菜一碟
早在二次革命前夕
就奉命南下的北洋先鋒軍─李純部隊
僅損傷200多人後,就擊潰李烈鈞的主力,佔據江西
而江蘇戰場上
黃興曾試圖集結分散在江蘇各地的兵力,北伐山東
結果卻上了陽夏之戰的老對手
北洋之犬─馮國璋
馮國璋趁革命軍尚未集結之際,積極搶攻
不但將北上的革命軍各個擊破,還迅速反攻一路殺到南京城下
黃興眼見戰況不利,因此撤離江蘇
他這一走,導致革命軍士氣潰散
南京也隨即被北洋軍輕鬆攻略
至於其他獨立省分
那煙硝味更是稀薄的可以
因為老袁早就策反了各省的中下階軍官
導致宣布討袁的革命黨領袖根本指揮不了部隊
最後各自灰溜溜的出走避難
上海的陳其美更遜
因為他連上海的一座軍火庫都打不下來
(不過作戰其間倒是摧毀許多民宅
這樣的戰果讓老ㄕ覺得他們不像軍隊,比較像拆遷大隊)
最後袁世凱出動海軍部隊
才轟個幾炮,陳其美就徹底歇氣,逃命去也
所以名字好像很威的「二次革命」
其實袁世凱只花3個月就肅清了
時間雖短
可是這場內戰的影響卻極其重大!
國民黨方面
早在宋教仁案發生後,黨內就分成
武力討袁派(孫文為首)
法律討袁派(黃興為首,主張以法律程序對袁世凱提出挑戰)
孫文武力討袁的結果
造成了法律討袁派與孫文一派實質上的分道揚鑣
孫文有感於國民黨不方便掌控
於是另組「中華革命黨」
國民黨
昔日宋教仁苦心經營的民初第一大黨,至此名存實亡……
(值得一提的是
黃興雖然主張法律討袁
但最後在孫文堅持下,仍投入二次革命的行列
這是「孫黃」的最後一次合作
因為當孫文另組中華革命黨後
黃興認為孫文過於獨裁,所以並未加入
而黃興更在二次革命後的3年後過世
這一對清末革命勢力最有力的組合,就此解散不復存在……)
然後老ㄕ認為
二次革命
破壞了以「法」治國的概念
雖然在那新舊交替的混亂時代
真的不能太期待法律能有效運轉
可後世的歷史工作者
卻難以忽略一個事實
「二次革命,是民國軍事政變的開端」!
日後軍閥們的互毆
不就是循著二次革命喊放中央的模式進行?
孫文
也因此可以被指責為軍閥混戰的元兇!
(可我也要說句公道話
我不相信在民初的年代法律能有效解決問題
只能說
孫文揹了軍閥混戰開端的黑鍋)
(然後我再說句心底話
孫文這黑鍋還揹的很爛!
因為袁世凱未能推翻,革命勢力還敗的分崩離析
這一切都是因為
孫文沒有合理的軍事概念,加上不切實際的投機心態
才造成如此潰敗
老ㄕ曰:
「跟著孫文搞革命?準備找人替自己收屍吧!」)
袁世凱方面
他終於清除了國內最大的反抗勢力
而且
他更找到了藉口,可以對國會中的國民黨開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片為:
江西都督─李烈鈞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