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D 開課後感】
八月份的 Living Your Design #人類圖初階課程 終於順利完成。很感恩各位參加者對我如此信任,在我第一次開課時,在很多事情還未盡善盡美時,就願意來支持我。
雖然在這當下仍然有點百感交雜,但還是想趁這機會,跟大家分享我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其實打從最一開始,對於開辦人類圖的知識型課程,我的內心一直充滿掙扎。
認識我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很強調實驗精神。相比起把官方知識完整無缺地教授予對方,我更享受透過簡單而直白的方法,分享自己獨到的眼光與看法,啟發他人看見之前沒有想過的可能性,引導對方找出屬於他自己的視野。
相比起跟隨官方的框架去教授知識,我更渴望走出自己的路,自創出屬於自己的產品/服務,呈現出我的眼光、我眼中的人類圖、從中參透出的實用生命哲學。這正正是為甚麼當初我會先設計出 #職場引導服務 和 #薦骨健身房。
我相信,人類圖是死的,但我們的理解與眼光卻是活的。我們真正要學會的,並非知識本身,而是內化這門知識的一套思維模式。
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重新理解和演繹人類圖,可以透過自己的故事與生命賦予這知識生命力。唯有如此,這知識系統才能夠讓更多人獲益。
也正因如此,我曾經一直認定,人類圖初階課程無法達到我所渴望的效果。至少當時的我是這樣認為的。
直到幾個月前,我忽然有了新的覺悟:誰說人類圖初階課程一定要把所有知識內容完整無缺地教授?誰說不可以達到目的卻同時擺脫既有框架?誰說教學只有一種可能?
就是以上這些「誰說不可以」,讓我決心作出一次嘗試、一個實驗。我決定要反叛和任性一次,我決定要設計出一個屬於我、適合我、能夠代表我的 Living Your Design人類圖初階課程。
坦白說,當時的我根本無法預期這實驗結果會如何,我最終是否會享受其中,參加者們又是否會接受並喜歡我的教學方式。我內心充滿恐懼和自我懷疑,但我更不甘心在沒有作出任何嘗試下,就此放棄嘗試,就此投降認輸。
我很清楚自己,相比起協助不認識人類圖的人從零學起,我更渴望服務對人類圖已經有基礎認識的人。他們不需要填鴨式教育,不需要人把官方知識灌輸給他們聽,因為這些資訊在書本、Podcast和線上都能夠隨便找尋得到。他們真正渴望得到的,是透過聆聽引導師的親身體驗與反芻思考,從而理解這些知識背後的脈絡與架構,並找出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方法。
為了達到這目的,我決定採用小班教學的方法,因為我相信,唯有如此,才能夠有效深化知識,讓每位參加者都能夠透過針對性的討論與對答,讓自己腦海中的疑問得到解答。
傳統20-30人的上課形式,往往容易給少數幾個性格主動的參加者壟斷發言(就像喉嚨中心開放、自少就踴躍發言的我)。而站在台上分享的講者,自然也樂於專注在這些「支持度高」的參加者身上,但卻因此讓那些比較安靜的參加者喪失了參與的機會。最終結果,是一群主動進取的參加者滿載而歸,感覺獲益良多,而另一群被動內斂的參加者卻感到被受冷落,對學習喪失興趣。
有趣的是,這次八月份開的兩班的所有參加者皆是喉嚨中心有定義的,也就是較不會「為發言而發言」的一群。他們課後就有跟我分享說,他們平常上課都不會想在大班的課堂上高談闊論、搶著發言發問,所以枉枉因此錯過了問問題的機會,唯有下課後自己回家翻教材算了。
相比之下,講求互動的小班教學,能夠確保每位參加者都能夠開心參與。他說,這也是他在這課程中感到特別開心和滿足的其中一大原因。
然而,這樣的課程安排其實是挺具挑戰性的。越講求互動,就越無處可逃。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夠投入,並享受其中,作為引導師,我必須要在過程中因應對象,不斷調整修正表達方式。
有些人天生喜歡邏輯架構性的表達,有些人更喜歡生動的例子,有些人則喜歡聆聽我的看法跟親身體驗,有些人卻喜歡體驗性學習。如何可以平衡大家的特質與要求,讓大家都可以透過這課程對人類圖產生興趣,對走進自己的實驗產生興趣,這的確不是容易的事。
不過還好擁有3-60通道的我,天生就是個喜歡挑戰的人。比起難關,我更怕悶,更怕照板煮碗。如果要我用想同的方法教授相同的內容,只是換成不同的參加者,我大概做過一兩次就不會再想繼續做下去了。而小班教學正好滿足了我設計中的渴望,一方面能夠讓我教學相長,另一方面又能夠讓我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和滿足感。
除了小班教學之外,這次的包班設定也同樣讓我感受良多。
這次八月份開的兩班,一班是包班,參加者彼此是朋友,而另一班卻是互不認識的陌生人,剛好可以讓我親身感受兩者之間的差異。
包班的確如我所料,比較熱鬧一點。因為大家彼此認識,所以很多分享都很直接,有些時候,A說自己沒有這方面的覺察,B卻說他一直有看見這點,然後大家就一起大笑起來。能夠讓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學習、一起成長,這正正是當初我設定包班的原因。
然而,讓我真正感到驚喜與感動的,卻反而是互不認識的那班。大概因為大家互不認識,所以在頭一兩堂課大家都顯得比較安靜,較少發言,也讓我分享起來感到有點吃力。但隨著一課一課的過去,他們越聊越熱絡,開始打成一片,有說有笑。看著一群陌生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建立起互信,建立起友誼,這的確很美麗,也的確很讓人感動。
Living Your Design 人類圖初階課程就像一個迎新會,讓有興趣走進Human Design人類圖世界的人,可以初步體驗這世界的美麗。就我而言,其實這課程中所學的知識並不重要,甚至就連內在權威與策略也並非最重要,唯一重要的,是透過認知彼此設計中的不同,發現原來世界還存在著很多可能性,因此不要停止相信,不要停止在生命中繼續探索。
因為我相信,只有我們願意繼續向前走,我們每個人都一定能夠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如果你也有興趣踏上旅程,歡迎報名參加10月份的線上課(或聯絡預約包班也可):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livingyourdesign
▂▂▂▂▂▂▂▂▂▂▂▂▂▂▂▂▂▂▂▂▂▂▂▂
✨✨ 若在職場上遇上任何疑難,或想探索自己在職場上的可能性,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 職場引導服務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ervice
.
🔍🔍 若對走進Human Design人類圖的世界,對學習基礎知識很感興趣,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Living Your Design 人類圖初階課程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livingyourdesign
.
💪💪 若渴望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好好運用自己的薦骨權威,或想認識薦骨的運作,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薦骨健身房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acral-gym
.
👁️👁️ 若對靈魂、意念和催眠感到興趣,歡迎追蹤 靈魂事務所 專頁,獲得最新的課程和服務資訊。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教授鼠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片說明】 你知道憂鬱症嗎?可能很多人聽過,某名人明星罹患憂鬱症自殺,最近奇怪的現象,好像得憂鬱症是一件值得消費的事情,所以今天這部影片想跟你聊聊憂鬱症,以及大眾對憂鬱症的誤區 最後我會採訪重鬱症病友,讓你深入了解憂鬱症患者的真實感受 【憂鬱症狀整理】 1.持續的情緒低落、空虛感、焦慮感、...
喪失興趣 在 Cheers:快樂工作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精神病患,往往是不願意傷害別人,寧願選擇傷害自己的人】
得病之前,和朋友談到因 #憂鬱症 自殺的名人明星時,我都輕描淡寫地說著:「太消極了!」「開心點不好嗎?」「真的應該想開一點啊!」
現在,我的耳邊也充斥著這類勸解和鼓勵的話。親人、朋友和以前的我一樣,輕輕鬆鬆地說著「開心點嘛」「堅強一點」「一切都會好的」這樣那樣的話。
我微笑點頭,畢竟不能辜負別人的好意,但事實上,如果我可以遇見以前正常的自己,會對說那些話的自己說:「站著說話不腰疼!你懂個屁!!!」…
喪失興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係】
「思念就像嗆水/逆游而上的人不願清醒/順勢而下的人/不斷癱瘓」親愛的,獻給你 #單身情詩,讓這首詩陪伴你的痛楚。
喪失興趣 在 教授鼠鼠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影片說明】
你知道憂鬱症嗎?可能很多人聽過,某名人明星罹患憂鬱症自殺,最近奇怪的現象,好像得憂鬱症是一件值得消費的事情,所以今天這部影片想跟你聊聊憂鬱症,以及大眾對憂鬱症的誤區
最後我會採訪重鬱症病友,讓你深入了解憂鬱症患者的真實感受
【憂鬱症狀整理】
1.持續的情緒低落、空虛感、焦慮感、悲觀、無助、絕望
2.自責,負罪感,喪失自尊,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價值,自暴自棄
3.過激反應,容易不安
4.對曾經喜愛的活動喪失興趣(性欲也是重要指標)
5.疲勞,精力不足,乏力少動
6.回避社交場合和社交活動
7.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選擇困難
8.失眠,早醒睡不著,或睡眠過量
9.缺乏食欲或暴飲暴食
10.自殺傾向,嘗試自殺
11.莫名的頭疼、身體疼痛、抽筋、消化問題
【貼心提醒】
訂閱後不要忘記按旁邊鈴鐺
才不會錯過最新上傳的影片
【推薦播放清單】
開箱與體驗:https://ppt.cc/fKXJ7x
世界真相系列:https://ppt.cc/fRmsCx
鼠鼠談創業:https://ppt.cc/fTnIgx
【社群】
教授鼠鼠Youtube
●https://ppt.cc/fK9u6x
教授鼠鼠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essorsusu/
教授鼠鼠IG
●https://www.instagram.com/professor_susu/
教授鼠鼠微博
●https://weibo.com/professorsusu
#憂鬱症
#鬱症
#躁症
喪失興趣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情緒病人說】
「我曾考慮是否要戴太陽眼鏡、背對鏡頭,再叫你們幫我變聲,但我又想為甚麼要呢?」眼前27歲的Cynthia,是眾多聯絡過的躁鬱症患者中,唯一願意出鏡受訪問的。「這件事不應覺得羞愧,Bipolar(躁鬱症)可以很嚴重,但也可輕鬆點去面對。」2016年,她確診躁鬱症,就是情緒會大起大跌地走向兩極,猶如乘坐過山車。既會極度興奮、精力旺盛,像是無所不能的女超人;又會忽然情緒低落,對所有人或事喪失興趣,世界變得灰暗。這兩年來,她不斷努力擺脫這過山車。
《果籽》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